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本卷共两部分(第一卷客观题、第二卷主观题)

2.本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

3.第Ⅰ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作答;第Ⅱ卷在答题卡上用0.5黑色中性笔作答。要求书写工整,卷面干净。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共52分)

一. 单项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

答。)

(一)语言知识运用及文言文课内知识(1-20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愆.期(qiān)垝.垣(guǐ)修禊.(qì)扁.舟(biǎn)脉脉

..含情(mò)

B.谣诼.(zhú)匏.樽(páo)芰.荷(jī)侘傺.(chì)揠.苗助长(yà)

C.公姥.(mǔ)伶俜.(pīng)庐冢.(zhǒng)舳.舻(zhú)蓊蓊

..郁郁(wěng)

D.阡.陌(qián)颤.动(zhàn)吐哺.(bǔ)相勖

..(dùn)

..(xào)混混沌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嘻戏玳瑁芳泽杂糅齐彭殇鼓瑟吹笙

B.附掌船弦顷国顷城青骢马游目骋怀

C.兰皋旌旗杯盘狼籍墟里烟旁稽博采

D.鹄舫消弭横搠赋诗华山洞青青子矜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李老汉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住进去没几天就驾鹤西游了,这总算死得其所

....了。

B. 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寻求入仕的终南捷径

....,而是心灰意冷之后的决断。

C. 他品德高尚,为人注重感情,真可谓二三其德

....。

D. 他有数学方面的才华,又有数学方面的头脑,从事数学学方面的工作,自然是方枘圆凿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听不到声音和气味,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B.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一条条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C. 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

现,甚至有创造。

D.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5.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

①那儿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②少女在欢笑,儿童在玩耍

③那里穿衣吃饭都依靠土地④生活虽然十分艰辛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比喻)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比喻)

C.(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拟人比喻)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通感)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

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部杰出的抒情长诗。

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

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古体诗,选自《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五言诗的最高

成就,语言质朴无华,可谓豪华落尽见真淳。

8.下列诗歌题目不属于乐府诗题的一项是()

A.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无名氏《涉江采芙蓉》

C. 曹操《短歌行》

D. 李白《行路难》

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D.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采之欲遗.谁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始适.还家门

11.下列句子中“将”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爷娘闻问女来,出国相扶将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出头以为饮器

D.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盖余所至,尚不能十一

..兮

.. B.固时俗之工巧

C.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3. 下列句子中“莫”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下列不属于被动句式的一项是 ( ) A.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C.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D.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15. 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B.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16.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厚:满意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高

D.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怀念

17.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不属同类的一项是()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也

A.昼夜勤作息

..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伶俜萦苦辛 B.否泰

C.我有亲父母

..,及时相遣归

..,逼迫兼弟兄 D.便可白公姥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虚词的一项是()

A.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B.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D.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是人物称谓方面的谦敬用语,不属于敬称的一项是()

A. 贱妾

..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B.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C.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

..妇难为

..子 D. 非为织作迟,君家

20.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一日有子午晨昏,一月有弦望晦朔,一年有春夏秋冬,“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

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就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月亮快圆之日。

C.古人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就用了这两种纪年法。

D. 《游褒蝉山记》最后说“临川王某记”,“王某”指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

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字,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二)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①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②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果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翅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③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说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④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⑤但是,所有因得到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积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⑥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⑦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身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力去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21.下面关于“帝王蛾”名称来源因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帝王蛾”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而获此美名的。

B.“帝王蛾”是因其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而获此美名的。

C.“帝王蛾”是因其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了飞翔的快乐而获此美名的。

D.“帝王蛾”美名的由来,一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二是因其勇敢冲破命运的苛刻设

定,并冲破死亡的封锁,从而拥有了快乐的飞翔而获得的。

22.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王蛾的幼虫生活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

B.当帝王蛾的幼虫将要成为成虫时,这狭小的通道就会使它丧失生命。

C.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是说很多的幼虫在通过那个狭小通道时,因力竭而身亡。D.有人怀了恻隐之心,将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

23.以下判断符合文意的正确的一项是()

A.经人加宽的幼虫的生命通道,有利于其幼虫的生命转化。

B.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都不是帝王蛾了。

C.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短时间内很难飞翔。

D.帝王蛾的幼虫只有自己通过那狭小的生命通道,才能够自由飞翔。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6题。

崔护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

..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

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

..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

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盻而归,尔后

..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

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

..知书,

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24. 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独倚小桃斜.柯伫立斜柯:横枝

B.尔后

..绝不复至尔后:此后

C.而孤洁寡合,举进士

..第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在会试中考中的人的通称。

D.吾女笄年

..知书,未适人笄年: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笄年,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

的年龄。

2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B.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C.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D.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2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年清明节,崔护至郊外,无意中发现一座花木掩映、清净优雅的庭院。意欲上前讨水,不料开门

的却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端出一杯清水给他解渴,并落落大方地望着他。

B. 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去找那姑娘。虽然依旧是桃红柳绿,但大门紧闭,不见日思夜想的姑娘,面对

明媚春光和灼灼桃花,崔护的心情无限惆怅,于是他左门题写一首诗,两人的爱情就是由这首诗确

立的。

C. 在小说的最后,他们的真情感动了上苍,奇迹真的发生了。崔护竟将女子哭过来,姑娘睁开美丽的

双眼,恍如隔世般哀怨地望着崔护。二人悲喜交加,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D.这个故事中崔护题的诗《题都城南庄》广为后世传诵,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第Ⅱ卷主观题——表达应用题(共98分)

二.古诗文阅读主观题(第27-29题,共28分)

27.把下列两个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5分)

(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分)

28.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两个小题。(7分)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本诗的“诗眼”是,作者把比作,表现出屈原这种情感的深长。(3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4分)

29.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赤壁赋》中,“_____ ___,____ __。”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

“吹洞箫者”的箫声效果。

《离骚》中表达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是:

___。

(3)屈心而抑志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__。

(5)《诗经?氓》中表示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的二句

是:,。

(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三.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第30题,共两小题。共1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两道小题。(10分)

乱世出奇才

①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②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发、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

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③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7岁。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1)“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概括其“条件”。(4分)

(2)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呢?对此你赞成哪种做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四.写作(60分)

31. 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侯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写景状物,借景抒情;也可以写人记事,再现生活;也可以议论抒情,阐发哲理。把你对自然、社会、人生或生命的感悟、情感写进去。

要求:①准确理解题目确定立意②不能再自拟题目③文体自定但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或套作

2015-2016-1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共52分)

一. 单项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一)

1. 答案 C.

2. 答案: C

3. 答案 B A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B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C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D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4. 答案:DA.搭配不当,听不到声音和气味,

B.语序不当,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C. 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可改为“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

5. 答案:D ③句紧承“村庄”,而后面的“他们”应该指“少女”和“儿童”。且这

四句话分为两层,是转折关系,第一层强调“艰辛”,第二层强调“乐趣”,

这样才符合前后文的语脉。

6.答案 B 不是比喻,是借代

7. 答案:D.

8. 答案:B

9. 答案: 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B

(二)

21.答案:D

22.答案:B

23.答案:D

(三)

24.答案:C 进士,殿试考中的人的统称。

25.答案:A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26.答案:C

第Ⅱ卷主观题——表达应用题(98分)

二.古诗文阅读主观题(第27-29题,共28分)

27.(共9分)

(1)不了解我

..我

..我高高的帽子

.....啊,再加长....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

..是美好的。再加高

长长的佩带

.....。(5分)

(2)出来后,就有人责怪

...

..跟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

..那想要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

受.那游玩的快乐了。(4分)

28.诗歌鉴赏(7分)

(1)怨屈原的幽怨沅湘之水(3分)

(2)后两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描绘了日暮时分秋风吹过枫树林,枫叶萧萧而下,枫林莎莎有声的萧条凄凉的景象,抒发(融入)了作者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与同情。(4分)

29.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三.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第30题,共两小题。共10分)

30.现代文主观题(10分)

(1)(4分)①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2分)

②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2分)

(2)(6分)观点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2分)

理由:①归隐是独善其身,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②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4分)

观点二: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理由:①人生应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

②应不惧失败,勇敢的去实现人生的理想。

四.写作(60分)

31.评分标准:特优文:60-54分基准分57分;

一类文:53-45分基准分48分

二类文:44-40分基准分43分;

三类文:39-36分基准分38分

四类文:35-24分基准分30分

五类文:23--0分基准分18分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模块考查共4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 .....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méng)隶脸颊(xiá)暗然流血漂橹 B.朱拓(tà)咀( jǔ)嚼(jiáo)褴缕万乘之势 C.逡(qūn)巡(xún)踌(chóu)躇(z hú)竦然翁牖绳枢 D.呜咽(yè)牲( shēng )醴( lǐ)踉跄瘐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是珍本。 ②会议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能力的。 A.毕竟沿用鉴赏 B.毕竟采用鉴别 C.究竟沿用鉴别 D.究竟采用鉴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 ....,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得到了有效实施。 D.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 ....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最后还有尾声。 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班固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徐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究竟是在发展我们的精神能力还是相反呢?听听“好声音”、看看肥皂剧,果真能代替反复默诵与咀嚼、温习消化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与针刺般的言语、章节与名篇巨著吗?我们所说的信息,究竟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呢,还是具有深度与品质的追求?视听信息能取代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吗?不,那是不可能的。恰恰是语言符号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能力,取得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调动精神资源,能够发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识见解。只要语言文字没有消失,只要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联没有改变,只要语言文字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还存在,文学的重要性就不会发生变化。英谚云: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文化是存在的根基与理由,有这种文化,就有这种凝聚力,就有追求与生活方式,就有这个民族的自尊心与自爱心。黄鹤楼现在已不在原址,建筑材料也不理想,但是黄鹤楼仍然吸引了那么多游客,原因在于崔颢与李白的诗。以为3D4D 视听节目与网络音频视频能代替文学,那就是以白痴的聪明来取代文化与智慧。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的评价,文学史的特点是看高不看低。当然我们个人常常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文学史盯住的是每个时期的大家名家经典作品,却不会对各个时代都有的二三流作家多加注意。不要过于重视印数,不要过于相信炒作。传播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价值。当然会有许多人以当下市场效益为最看得见的成就,我们不可能排除这样的写作者,他们对于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有其贡献。但是从长远看,从更重要的意义上看,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是一个民族的品位与素质,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史,是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与胸襟。我们写作者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恶俗化、碎片化、单纯搞笑、单纯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写诗的人心中应该有屈原、李白、杜甫、普希金,我们写小说的人心中应该有曹雪芹、蒲松龄、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我们写戏剧的人心中应该有关汉卿与莎士比亚。

大一英语期末考试试卷

Testing Paper Unit 1, 4, 5 Sky:陈人智、吴斌、马琴、苏红光 Group________ Name__________ Score_________ I. Listening (30%) I).Listen to the dialog between Gary and Paul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of the questions you hear on the recording. (2×5=10) (Unit 1 Part II Listening I) ()1.A.Eating and drinking. B. Dancing to the music. C. Standing around at the party. D. Talking with his girlfriend. ()2.A.Women who stay home doing housework. B. Women who stimulate his intellect. C. Women who pursue their own careers. D. Women who enjoy reading novels. ()3.A. Cleaning and cooking. B. Fixing things around the house. C. Washing the car and collecting the trash. D.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taking out the garbage. ()4.A.They are the same as his. B. They are quite progressive for the times. C. They reflect the views of earlier generations. D. They were shaped by their own family life. ()5.A. Visit his friend, Bob. B. Remain at the party to try to make new friends. C. Meet a woman who shares his interest in literature. D. Return home alone and spend the night with his dog. II).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Write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 in the spaces provided. (2×5=10) (Unit 4 Part III Practice One) ______6.Women and men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society because their physical structures are very different. ______7.Girl babies were found to differ a lot from boy babies in birth length, weight and irritability. ______8.Our parents, school,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show us how we should behave. ______9.Male cartoon characters are usually more prominent than female characters. ______10.Nowadays, women are no longer expected to play their traditional roles. III).Listen to the interview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exact words you hear(1×10=10) (Unit 1 Part Four Section III) 11. You throw a little boy a ball, and he will try to _______it 12. A baby boy will pick up a stick and _______it_______ a gun 13. When boys play with Barbie dolls, they like to _______their hair_______ 14. Boys couldn't_______ _______ if their hair is untidy 15. Boys grow their fingernails long because they're too _______ to _______ them. 16. At an early age, boys are attracted to _______ II Words and Expressions (40%) 1.assign __________________ 2.culturally__________________ 3.genetic _________________ 4.sex-biased__________________ 5.neatness ________________ 6.nursery_____________________ 7. carry over_______________ 8.fall behind __________________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最新】20xx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偌大nuó踯躅zhízhú商榷qiè猗郁yī B.裨益bì訾詈zì lì蜕变tuì蕈菌xùn C.咀咒zǔ敛裾jù肄业yì相勖xù D.弥除 mǐ赍钱jī椽笔chuán 磐石pán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道芷阳间行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交广市鲑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 B. 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秋以为期 B.高余冠之岌岌兮 C.客有吹洞箫者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 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④相近者。每在家中云: ‘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公所善,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⑤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⑥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⑦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皇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注】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④〔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⑤〔急足〕急行传递书信的人,属递铺管辖,日行一百里。⑥〔院子〕旧时称仆役。⑦〔舍人〕官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效:学习 B.方知荆南 知:主持 C.相属于道属:嘱托 D.秀公令就岸 就:靠近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B.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C.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D.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夫人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宁夏大学期末考查试卷

期末考查试卷Array 2011学年第 2 学期 考查科目劳动政策与法规学分 2 学院教育学院年级 2007 专业应用心理学任课教师许宝贵试题来源自拟 题目:拟制劳动合同 要求: (1)结合所学劳动政策与法规的知识,拟制一份劳动合同,要求合同格式正确,容包 含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及两项以上约定条款。 (2)合同形式:A4纸打印稿,不少于2000字。 (3)交稿日期:2011年4月25日。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国劳动法》及有关劳动保障法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合同期限 1、本合同为有固定期限合同,期限为年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合同,自年月日起至本合同约定的终止合同的条件出现之日止。其中试用期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注:上述两种合同期限,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其中的一种填写。) 二、工作容 1、甲方分配(聘任)乙方在岗位担任职务(工种)。 2、在正常情况下乙方必须完成生产(工作)任务,具体指标为: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1、甲方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劳动安全、职业卫生规定的作业场所。 2、乙方经技术培训、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乙方如系女职工、未成年工,其劳动保护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甲方安排乙方实行工作制。

实行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工作制,上下班时间按甲方规定执行;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休息、休假由双方协商安排。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由甲方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行。 2、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可安排乙方加班加点,并按规定标准给予补休或者支付加班工资。日加班不超过3小时,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 3、乙方每周休息两天,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及探亲假、婚假、丧假、计划生育假等有薪假期。 五、劳动报酬 1、甲方的工资制度和分配形式: 2、乙方的工资水平,根据其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贡献确定,实行同工同酬。甲方每月定期以货币形式给乙方发放工资。 3、甲方根据经济效益和乙方贡献调整工资和发放奖金,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乙方发放津贴。 4、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甲方应支付给乙方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甲方书面记录支付乙方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以及签字,并向乙方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六、保险福利待遇 1、甲方和乙方按照自治区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其中乙方负担部分由甲方代扣代激。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工医疗时,甲方根据乙方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至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医疗期由甲方发给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

宁夏大学期末考查试卷(doc 10页)

宁夏大学期末考查试卷(doc 10页)

宁夏大学期末查试卷 0至2011学年第 2 学期 查科目 劳动政策与法规 学分 2 学院 教育学院 年级 2007 专业 应用心理学 任课教师 许宝贵 试题来源 自拟 题目:拟制劳动合同 要求: (1) 结合所学劳动政策与法规的知识,拟制一份劳动合同,要求合同格式正确,内容包含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及两项以上约定条款。 (2) 合同形式:A4纸打印稿,不少于2000字。 (3)交稿日期:2011年4月25日。 班级 应用心理学(1)班 学号 12006240729 姓名 马富君

1、本合同为有固定期限合同,期限为年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合同,自年月日起至本合同约定的终止合同的条件出现之日止。其中试用期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注:上述两种合同期限,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其中的一种填写。) 二、工作内容 1、甲方分配(聘任)乙方在岗位担任职务(工种)。 2、在正常情况下乙方必须完成生产(工作)任务,具体指标为: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1、甲方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劳动安全、职业卫生规定的作业场所。 2、乙方经技术培训、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乙方如系女职工、未成年工,其劳动保护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甲方安排乙方实行工作制。 实行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工作制,上下班时间按甲方规定执行;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休息、休假由双方协商安排。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由甲方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行。 2、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可安排乙方加班加点,并按规定标准给予补休或者支付加班工资。日加班不超过3小时,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 3、乙方每周休息两天,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及探亲假、婚假、丧假、计划生育假等有薪假期。 五、劳动报酬 1、甲方的工资制度和分配形式: 2、乙方的工资水平,根据其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贡献确定,实行同工同酬。甲方每月定期以货币形式给乙方发放工资。 3、甲方根据经济效益和乙方贡献调整工资和发放奖金,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给乙方发放津贴。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Ι卷阅读题(6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 B.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却有重要的影响。 C.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有巨大影响,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D.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wěng)郁按捺(nà)罗布泊(bó)铩(shā)羽而归 B.横槊(suò)脊(jǐ)梁涮(shuàn)羊肉战战兢兢(jīn) C.嗥(háo)叫月晕(yùn)黑魆魆(xū)一场(chǎng)大战 D.窈(yǎo)窕召(zhào)唤怯(qiè)生生锲(qiè)而不舍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中亚细亚独特的地貌,奇伟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憾的。 B.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 C.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D.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狼都是邪恶、凶狠的动物,那些回荡在山谷间的深沉而骄傲的狼的叫声,足以使人毛骨耸然。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白脸的角色。

C.说到台湾,身边友人提及的大多是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我却更愿意从细小处去感受这个岛屿的风 俗与人情。 D.多瑙河滋润了布达佩斯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是这里也成了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我们的乡村,似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之中,可以堪称是一幅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国庆长假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我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 各自的岗位上。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 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熨.(yùn)帖慰藉.(jiè)遏.(è)制拜谒.(jié) B.遒.(qiú)劲隽.(jùn)永绮.(qí)丽横亘.(gèn) C.绽.(zhàn)开邂.(xiè)逅佛龛.(kān) 迥.(jiǒng)异 D.发酵.(xiào)静谧.(mì)恪.(kè)守雾霭.(ái) 2.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矫揉造作白璧无瑕目不暇接全神贯注 B.好高鹜远声名狼藉恼羞成怒明珠暗投 C.虚无缥缈趋之若骛风烛

残年仓皇失措 D.扑塑迷离淋漓尽致不绝 如缕谈笑风声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 优点。______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 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 ________,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 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由于甚至所以B.只是也许可见 C.如果甚至而且D.虽然也许然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上个赛季失利之后,他们就卧薪尝胆 ....,发愤图强,终于在这个赛季重新夺回了“新明月”杯。 B.春节过后,他就一直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经过 三个多月的休养生息 ....,今天,他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

C.新时期的创业需要大智大勇,仅凭匹夫之勇 ....,是不能搞出任何名堂来的。 D.“新新快餐屋”自开业以来,天天门庭若市 ....,生意十分红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夜幕早已笼罩了大地,大嫂坐在床边,一边用清脆悦耳的嗓音哼着嘹亮的眠歌,一边用手轻轻地拍着怀里 的孩子。 B.近日,两场太阳风暴接踵刮至地球,它们会给通信、民航和电力等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C.路的一旁,是些杨柳,还有是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如法桐、樱花、落叶松等等。 D.这届体育节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青年体 育爱好者为主。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作者所倡导的“新格律诗”代表作之一;郑愁予的《错误》则深受

宁夏大学现代通信原理期末试卷1

《现代通信原理》试卷一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说明:要求四、五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同上交。试卷和答题纸都应该写清班级、姓名和学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衡量模拟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同样地,数字通信系统用 _______________指标来衡量。 2、所谓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____________,举一个按这种通信方式工作的例子如_________。 3、某数据通信系统每秒传送N个M进制的码元,其调制速率为________、数据传信速率为________。 4、平稳随机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均值为a,方差为σ2的正态随机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调制信道包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调频广播中,调频指数为8,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0千赫,那么该系统带宽为_______________。 8、在2FSK数字调制系统中,已调信号的带宽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PCM系统中,若采用13折线A律压缩特性进行压缩,且编码器为逐次比较型,最小的量化 级为一个单位,则抽样值为-138个单位时的PCM码组为______________。 10、差错类型主要有_____ 和______ 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4种线性分组码中,( )是汉明码。 A.(7,3) B.(7,4) C.(8,4) D.(8,3) 2、在增量调制(ΔM)系统中,信息传输速率为40 Kb/s,则每隔( )时间对音频信号取样一次。

2014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4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人物形象的创造,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它同样具备电影艺术的所有文化品质和美学特征,动画形象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国外的动画电影,其美学特征非常清晰,一看就知道,这是美国的,这是日本的,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日本的动漫,尤其注意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赋予人物极强的民族个性特征,他们的动漫形象已成为日本公民中的一个成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品格和美学特征的动画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比如孙悟空、阿凡提、哪吒、三毛、葫芦兄弟、小蝌蚪、三个和尚等等。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的推进,中国动画电影从资金投入到题材拓展、风格定位等诸方面全面开始学习好莱坞和日本。遗憾的是,

这种学习很多却变成了跟风和模仿,跟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后亦步亦趋,除了学到了别人的风格和技术,并没有学到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中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反而因为太想追求国际化而丢弃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 人物形象塑造。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动画作品不是太像日本动画形象就是照搬好莱坞的创意。因此,无论从形式还是人物塑造上,中国动画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分析中国一些不成功的动画电影,除了题材贪大,主要是缺少幽默、诙谐、轻松的故事,缺少贴近现实、贴近常人情感的故事。动画人物太过沉重,动辄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无所不能,人物身上往往集合了所有人的品格,附加的东西过多,缺乏个性塑造,缺乏想象力,成人观众看得都喘不过气,何况小观众?相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恰恰是来自观众对片中形象的喜爱。比如灰太狼这个形象,本应是个反面形象,片中对它人格化的塑造却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妻管严”,经常挨老婆平底锅的痛打,总想抓个小羊来巴结老婆;比如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中,极其张扬、自作高傲、不可一世的唐老鸭,总是被可爱、温和、智慧的米老鼠捉弄,二者性格对比非常强烈;《西游记》的成功也是因为师兄四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差异,孙悟空虽能上天入地,却抵不过师傅唐僧的一句咒语,师徒四人皆优缺点共存,不是完人和超人,以上的这些成功

合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考试)

合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订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大而无当。 B .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C . 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D . 他说:“他虽然犯了这样大的错误,但我还是不愿意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 (2分)(2019·济宁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教师能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直接关系着一代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未来生活。 B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精确控制下,天宫二号于16日成功实施两次轨道控制,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目前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工作正常。 C . 根据传统国培项目规划,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与人数,让更多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有机会接受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教育。 D . 《抗日战争》将丰富庞杂的史料和实地采集做精心的裁选,在力求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化的叙事,笔触细腻。 3. (2分) (2019高一上·余姚期中)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________。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______。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_____。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______。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的时节。 (郁达夫《雨》) ①是多么的有趣②若非身历其境者绝领悟不到

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 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

宁夏大学期末考试试卷国际经济法B

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A、自然人、法人参与的国际经济交易活动 B、国家实行外汇管制形成的相应经济关系 C、基于国际技术转让协议形成的国际技术贸易关系 D、外国人在他国国内的财产继承 2、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是() A、国际条约 B、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C、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内法 D、国际多边条约、国际惯例、国内法 3、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按买方的发价要求发运 货物时() A、卖方的发货行为构成接受 B、卖方的发货行为构成发价 C、卖方必须以书面形式表示接受 D、卖方的发货行为不构成接受 4、WTO调整国际服务贸易的协定是() A、GATT B、GATS C、TRIPS D、TRIMS 5、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关于风险转移说法错误的是() A、货物未特定化时,风险不发生转移 B、海上路货自合同订立时,风险就转移给买方 C、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公约》的风险转移规定 D、《公约》采用风险转移与所有权转移相一致原则 6、根据INCOTERMS2000,FOB卖方的交货地点是() A、装运港买方指定的船上 B、目的港 C、装运港 D、目的港船上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牙规则》的适用范围比《维斯比规则》的适用范围广 B、依据《海牙规则》,承运人的雇佣人或代理人有权适用承运人可援用的抗辩和责任限制 C、《海牙规则》对承运人实行不完全过失责任 D、《汉堡规则》缩小了承运人的责任 8、关于GATS最惠国待遇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立即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B、是一项具体承诺义务 C、以任何其他国家作为第三国的参照标准 D、必须在相同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比较 9、下列关于托收说法正确的是() A、托收不具有商业信用 B、在托收中银行提供信用 C、依据《托收统一规则》(URC522),除审核“单单相符”外,银行无须承担进一步审核责任 D、国际贸易中的托收大多采用光票托收 10、只受理国家之间争端的机构是() A、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B、国际法院 C、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 D、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