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蔬菜种植前景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一、本文概述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食用油供应安全,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其潜力,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油菜产业的种植技术、加工利用、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本文旨在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油菜产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二、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
油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油菜产业持续推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油菜品种的改良和更新,提高了油菜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水平。
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油菜种植、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率也在逐步提升,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我国油菜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油菜籽的加工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油菜籽油、油菜籽饼等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油菜秸秆等副产品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为畜牧业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提供了原材料。
然而,我国油菜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油菜种植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油菜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油菜籽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油菜种植过程中还面临着土壤污染、病虫害等问题,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对油菜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油菜种植的比较效益;加强油菜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油菜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油菜产业的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促进油菜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等。
温室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建设申报书2017版

北京宏业绿之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栋温室有机蔬菜大棚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2017年8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 概况 (1)1.1.2 财务状况 (2)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2)1.2 项目建设方案 (2)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2)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 (3)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3)1.4 项目效益 (3)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1.6 综合评价 (4)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6)2.1 项目建设背景 (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建设条件 (10)3.1 项目区概况 (10)3.1.1 建设地点选择 (10)3.1.2 自然条件 (10)3.1.3 社会经济状况 (13)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5)4.1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规划 (15)4.1.1建设地点 (15)4.1.2项目单位名称 (165)4.1.3公司名称 (195)4.1.4项目土地来源 (195)4.1.5项目占地面积 (195)4.1.6社员参与方式 (15)4.1.7栽培品种 (15)4.1.8技术路线 (16)4.1.9设备购置 (19)4.1.10设施建设 (19)4.1.11科技措施 (19)4.2主要技术参数 (20)4.2.1蔬菜种植技术参数 (20)4.2.2建设标准及产品标准 (20)4.3项目涉及的环保措施 (21)4.3.1环境影响 (21)4.3.2节能减排措施 (21)4.3.3项目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22)4.4项目组织与管理 (23)4.4.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23)4.4.2运行期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23)4.4.3项目进度安排 (25)4.4.4管理措施 (25)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27)5.1总投资估算 (27)5.1.1估算依据 (27)5.1.2 总投资估算 (27)5.1.3建设投资 (27)5.1.4流动资金(含铺底流动资金) (28)5.1.5其他 (28)5.2资金来源 (28)5.2.1中央财政资金 (28)5.2.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28)5.2.3自筹资金及来源 (28)5.2.4 银行贷款及筹措 (29)5.2.5 其他资金 (29)5.3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 (29)5.3.1 财政补助资金主要支持的环节 (29)5.3.2 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 (30)5.4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30)第六章效益分析 (31)6.1经济效益 (31)6.1.1项目投入产出情况 (31)6.1.2 成员增收情况 (33)6.1.3 可分配盈余及分配情况 (33)6.2 社会及生态效益 (33)6.2.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33)6.2.2农业产业化经营 (34)6.2.3建设现代化,促进产业化发展 (34)6.2.4辐射带动能力分析 (35)6.2.5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36)6.2.6生态效益 (36)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连栋温室有机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公司名称:北京宏业绿之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南火垡村委会东南1500米法定代表人:姚加通经营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仓储保管;配送服务;种植蔬菜、果木、花卉、苗木;采摘;销售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花卉、苗木、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农业机械设备。
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46种植科学1.蔬菜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当地的降水资源丰富,土壤面积广阔,地形多样化但相对来说地势较为平整,气候温暖适宜,全年气候类型较为单一,大大增强了当地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优势,可以实行一年多种的播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种植优势,增进当地蔬菜种植业全年收益和面向市场供应的连续性。
并且附近的村镇较多,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较近,有利于蔬菜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与生产商品批量销售,能够有效连接市场,增强当地蔬菜种植业的特色产业化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
2.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1蔬菜种植成本较高。
蔬菜种植一般需要提前购置育苗来进行栽培,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必要的农药以及肥料对抗疾病和促进产量,然而蔬菜种植的整个时期相对较长,肥料及农药投入量较大,加大了蔬菜种植的成本。
并且在种植中还有许多不可抗的因素,比如土壤内出现的根线虫等害虫消灭不彻底,导致蔬菜苗的不可补救,更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2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
目前云南的大部分蔬菜种植仍处于个体种植阶段,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蔬菜产业基地,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比较低。
加之蔬菜种植种类与数量不稳定,经常出现盲目跟风种植的现象,某类蔬菜种植量过多或过少因而导致蔬菜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会引起蔬菜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大了蔬菜种植产业发展的风险性。
2.3蔬菜销路不畅通。
蔬菜种植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没有专业的种植大户或者产业化种植基地的带动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植,蔬菜的销售渠道不宽阔,并且蔬菜销售要通过一级一级的中间商,利润被多层剥夺,蔬菜种植者赚取的利润降低,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者的积极性,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陷入滞后化境地。
3.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当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蔬菜生产中的病虫等灾害都有了相应的整治措施与科技产品,农业生产中投入的现代化机械设施水平与数量不断加大,无论是农业种植生产还是种植土地的养护都得到了现代化技术的支撑。
未来蔬菜产业会不断朝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蔬菜种植与蔬菜商品的生产也会朝着绿色、无公害的方向发展。
设施辣椒新品种苏椒17号示范效果及主要栽培技术

·156·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4期摘要:苏椒17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最新培育的设施辣椒新品种,通过近年在赣榆地区引进示范种植,均表现大果高产、皮薄好销、抗性优良等特点,生产与市场前景好,同时,提出苏椒17号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苏椒17号;种植示范;栽培技术2014年结合实施江苏省“设施蔬菜(辣椒、番茄)产业技术体系CX(12)1004〕”项目新品种示范,引进种植苏椒17号,先后在赣榆沙河万亩“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青口万亩设施蔬菜生态园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进行多点栽培示范,现将该品种示范种植效果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示范面积1.1 温室栽培2014年秋季在赣榆“菜篮子”基地雅仕农场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面积150m 2,2015年春季沙河日光温室种植面积1.33余hm 2,均表现良好的生产与市场优势。
1.2 大棚栽培2015年大棚辣椒春提早栽培在青口镇竹园村蔬菜种植大户徐希斌及周边重点户塑料大棚试种,面积1 333.33m 2,均表现大果高产、皮薄好销等优势。
2 种植表现2.1 大棚春提早栽培大棚春提早栽培,2015年11月25日播种,4月2日定植,5月4—5日始收,7月底拉秧,全生长期8个月。
2.1.1 果实性状。
结果前期(2015年5月9日):苏椒17号果形为长灯笼形,前期平均果长12.4±1.3c m ,果肩直径4.73±0.27cm,果腰直径5.46 cm,单果重58.3±9.5g。
盛果期(2015年5月29日):苏椒17号结果盛期平均果长13.9±1.5cm,果肩直径4.87±0.63cm,果腰直径5.62cm/3.26cm,果皮厚度0.225±0.049cm,单果重74.4±18.0g。
结果后期(2015年7月23日):苏椒17号结果后期平均果长11.0±1.6c m ,果肩直径4.36±0.61cm,果腰直径4.78cm/3.50cm,果皮厚度0.17±0.042cm,单果重52.1±15.1g。
基于产业链视域分析番茄产业发展路径

基于产业链视域分析番茄产业发展路径作者:邓纯琪谢晓霞童光祥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8年第11期番茄制品作为世界各国广泛需求的产品,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番茄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世界番茄产品贸易规模不断增加。
2017年,全球对番茄制品的需要达到了3700万吨左右,番茄产业发展前景巨大。
在我国,番茄的种植、加工以及出口近年来一直持续增长,当前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后番茄产业的第三大生产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第一大出口国。
但从我国番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在番茄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产业链环节中都还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番茄产业的发展。
笔者即从产业链视域,对番茄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进行了研究。
一、产业链视域下我国番茄产业现状产业链属于产业经济学概念,其关注点主要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是对各产业环节环环相扣联系的一种形象描述。
对于番茄产业链来说,其属于狭义的产业链范畴,其完整的链条主要指原材料至终端产品的销售,包括番茄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
从我国番茄产业的产业链来看,在番茄种植环节当前还存在着主栽品种杂、乱及尚未形成种子产业化经营体系的问题。
虽然我国番茄品种众多,但主要品种仅有20多个,而美国则有200多个品种在番茄种子供应商,主要为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等,很多单位并无完善良种繁育体系,觖乏技术支持,种子质量良莠不齐。
在番茄加工环节,则还存在加工制品品种单一及产品附加值低问题。
我国番茄大部分都被制成桶装普通番茄酱,不仅产品单一且产品结构低级化,附加值较低,而我国出口的番茄除被制成番茄酱外,还会被加工为番茄粉、番茄饮料、番茄沙司等高档次产品,大大提升了番茄产品附加值,也导致我国番茄制品竞争力较低。
在番茄销售环节,我国番茄原料及制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而忽视了国内市场,制约了国内市场番茄消费的潜力,也制约了国内番茄产业市场。
二、产业链视域下番茄产业发展路径基于产业链视域,我国番茄产业的发展需注重各个产业链环节,从番茄种植环节、加工环节以及销售环节全面促进番茄产业的发展。
旱地西红柿种植要点及发展策略分析

旱地西红柿种植要点及发展策略分析作者:牛灵芝来源:《中国果菜》 2017年第3期西红柿又称为番茄、洋柿子,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果蔬品种之一,其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生食、煮食、凉拌,也可以制作成番茄酱或番茄汁,吃法多样,深受消费者的欢迎[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对果蔬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当前的西红柿培育呈现多样化,有温室西红柿、旱地西红柿等,所谓旱地西红柿,就是西红柿种在旱季,长在雨季,收在秋季,靠自然降雨和科学栽培管理而生长[2],旱地西红柿和温室西红柿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旱地西红柿的生长周期较长,受光照时间长,因此旱地西红柿一般都色泽较为鲜艳,糖分含量高,甜度大。
种植旱地西红柿操作简单,投入少,省工省时,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好,适宜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缺乏、资金积累少的农户种植。
旱地西红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本文根据西红柿抗旱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通过不断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对于指导北方旱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旱地西红柿的特点1.1 种植技术简单旱地西红柿长在雨季,靠自然降雨和科学栽培管理而生长。
因此,相比于温室西红柿栽培,旱地西红柿的种植操作简单、投入少、省工省时,而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1.2 种植成本较低相对于温室西红柿来说,旱地西红柿对生长条件的要求较低,因为旱地西红柿通常在旱季开始种植,其生产过程中除对阳光和灌溉要求较高之外,对于其它栽培技术无较高要求,生产成本较低。
1.3 经济效益好,受消费者欢迎程度高因为旱地西红柿生长周期较长,相比于温室西红柿,其所受到的光照时间非常充足,加上种植地点通常昼夜温差较大,早霜降临时间较迟,西红柿糖分积累较多,甜度大,口感较好,同时产量高,不易腐烂变质,经济效益好。
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
一种两收!这个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还抗病,连续2年多点试种!

一种两收!这个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还抗病,连续2年多点试种!我国油菜摘薹历史悠久,传统的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由于苦涩味较重,且菜籽产量不高,发展缓慢。
甘蓝型油菜菜薹风味独特、质地细腻、口感脆嫩,烹饪后色泽浓绿鲜艳,视觉和味觉效果好于其他菜薹,并且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既可鲜食,又可脱水制作干菜或速冻出口。
甘蓝型油菜薹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菜油兼用油菜,是指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茎薹作为食用,植株基部休眠芽萌发生长,分枝生产的菜籽供榨油用,实现油菜“一种两收”。
种植菜油兼用油菜既可满足居民对蔬菜饮食的需求,又能大幅度提高油莱种植效益,潜在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 丰产性2017-2019年薹油1号连续2年分别在南通、泰州、扬州、苏州和南京进行多点联合鉴定,对照为宁油16号。
各试点均按统一试验方案进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个重复面积均为20㎡。
南通点采用移栽方式,9月25日育苗,11月2日移栽,密度为9万株/h㎡;其他点均为直播,直播时间10月5~10日,密度为18.0万~22.5万株/h㎡。
小区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采用小区同品种延伸。
每次摘薹后,每亩施尿素5 kg,其他管理同当地生产。
2018-2019年重复2017-2018年产量鉴定试验中,薹油1号主茎薹平均产量为3 345 kg/h㎡,较对照增产3.82%,达到显著水平(P<0.05);分枝薹平均产量为3 567 kg/h㎡,较对照增产3.84%,达到显著水平;菜薹总产量为6 912 kg/h㎡,较对照增产3.83%。
2018-2019年产量鉴定试验中,薹油1号主茎薹平均产量为3 495 kg/h㎡,较对照增产6.98%,达显著水平;分枝薹平均产量3 849 kg/h㎡,较对照增产7.72%,达到显著水平;菜薹总产量为7344 kg/h㎡,较对照增产7.37%。
2 年菜薹平均产量为7 128 kg/h㎡,较对照增产5.62%,达到显著水平;籽粒平均产量为2 659 kg/h㎡,较对照增产4.61%,达到显著水平。
云南禄劝地区荷兰豌豆高产种植技术

云南禄劝地区荷兰豌豆高产种植技术作者:杨顺安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荷兰豆作为蔬菜种植的主导产品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种植开发前景。
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种植管理的经验就种植荷兰豆的关键技术进行研讨。
关键词:荷兰豆;种植;技术荷兰豆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高九十至一百八十厘米。
是豌豆的一个别名,又称为食荚豌豆、菜豌豆等,具有豆科植物典型的直系根和根瘤菌,属半耐寒性作物,喜温和的气候,在温和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属于云南省昆明市管辖下的一个郊区县,地处滇中北部,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缓降。
雄峙东北的乌蒙雪山主峰马鬃岭为最高点,海拔4247米;普渡河与金沙江汇合处的小河口为最低点,海拔746米,相对高差3501米。
由于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呈垂直变化,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但全县仍然是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年均温15.6℃,年降水量968.4毫米,非常适宜喜温和气候作物荷兰豆的生长发育。
一、荷兰豆种植的环境要求1.温度。
荷兰豆属于半耐寒性作物,喜温和的气候,在温和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种子发芽温度以15~18℃为最佳,幼苗耐寒能力很强,能抵挡住零下五六度的寒冷,并且幼苗生长期中,若能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还有增产的作用。
营养生长期则以12~16℃为佳,开花结荚温度以15~18℃为佳。
若整个生长周期高于25℃,则产量会降低。
2.日照。
荷兰豆属于长日照作物,部分品种若日照低于10小时则无法开花结荚。
因此,切忌在雨季种植荷兰豆。
二、荷兰豆品种选择目前荷兰豆的常见品种有合欢66、益农66、澳洲678、604、台湾大荚、台湾11号等。
种植应该选用早熟、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
一般从播种到收获嫩荚需60-65天,到种子成熟需要85-90天。
三、荷兰豆播种适期播种荷兰豆要考虑到豆的开花结荚期处于气温比较温和的时间段,最高温不可高于25℃,最低温不可低于9℃,同时湿度不得过大,不得在雨期播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蔬菜种植前景 【篇一:2017年蔬菜种植前景】
2016年大棚蔬菜种植发展现况 西屏乡柏林村位于江油市城西12公里处,距绵阳市不到30公里车程,区域优势明显。盘江新河穿村而过,属盘江二级阶地,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56户,1559口人,基本农田900余亩。地震前有种植大户1户,种植面积200余亩,现有蔬菜大棚10棚,养殖大户3户。2009年,村民耕地亩产值约1000元,而蔬菜亩产值约4800元,约为耕地亩产值的5位。现阶段我村大棚特点是菜棚建筑质量低,防寒能力弱,种植环境差,冬季不易生产。 2016年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 大棚蔬菜种植经历了近3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我村产业开发的重头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取得的成绩让人鼓舞,可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集中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棚种植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集中反映在: 1、农民缺少蔬菜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蔬菜技术人员数量不能满足需要,且缺乏在田间地头的实地指导。 2、农户对引进特优品种力度不够,主要还是以往的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等大众化品种,没有依据本村资源特色形成 一村一品 的规模化种植。 3、一些种植户一遇到蔬菜产品及农药化肥种子市场价格波动,就会迅速减少种植面积,有的甚至放弃,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村里大棚蔬菜发展的良好氛围,不利于大棚蔬菜的稳定协调发展。 4、5.12大地震后,大棚蔬菜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地震时期蔬菜卖不出去,再加上唐家山堰塞湖泄洪,蔬菜不能采摘,很多种植户资金积压,大棚种植面积大量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二是基于传统农耕思想观念较重,村民认识不到位,限制了大棚蔬菜发展。 将种植大棚当作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严重束缚了思想解放。绝大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意识淡薄,种植停留在传统的农作物上;还有部分村民缺乏种植技术,别人种啥他种啥,别人干啥他干啥,边种植边摸索,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也有一部分农民形成了 以土为本 过分依附土地的思想;还有部分村民存在 小富即安 的现象,易满足于现状,不能把结余投入扩大再生产,无法获得更多更大的结余,缺乏改变现状的冲动和欲望;另外,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开放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害怕失败,怕担风险,缺乏战略性和前瞻性眼光。此外,抱有种地不如打工思想的人很多,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靠种植生活的村民很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销售渠道不畅,受外地蔬菜市场冲击,抑制菜农种植大棚的积极性。 我村的蔬菜种植总体上讲,由于数量少,技术含量低,种植成本大,在市场上竞争能力太弱,大部分菜农是自种自销。再加上外地蔬菜的调入,影响了大棚种植菜农的销售和种菜的积极性。 2016年大棚蔬菜种植前景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向城市,接近两亿农民成为了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农业人口的劳动力不断升值的同时,原来城市周边的菜田又变成了高楼大厦,农村人口也改变了吃菜靠田间地头自给自足的方式。社会逐渐进入到专业分工的时代。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蔬菜产业迎来了他的一次新的革命。光能利用率高,越冬能力强,作物病虫害减轻。通过嫁接,作物根系发达,产量成倍提高,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同时又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 但是,一家一户零、小、散、乱的生产模式,很难保证蔬菜的品质,近几年出现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的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同时,一家一户的生产,对市场规律缺乏预见性,难以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又很难规避市场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倡导公司化的蔬菜基地,农业合作社,却是恰逢其时。 进入新世纪,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绿色有机蔬菜,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成为广大菜农的共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优质优价的意识,成为广大菜农改进生产设施,改进生产技术,由此而来的就是产品更优质,回报更丰厚。最近几年,国家积极引导,菜农的水平不断高,我国的蔬菜生产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以下是河北润田节水就大棚温室节水灌溉的滴灌带技术的一些看法。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篇二:2017年蔬菜种植前景】 如今国家政策对农民好了,很多地区的农民种植都已经发家致富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绿色、健康、养生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主题,种植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很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尤其是绿色产品种植方向,种植行业选择有很多,到底2017年种植什么可以赚钱呢?在这篇种植创业的文章里,我们抛砖引玉,盘点一下赚钱的几类种植创业项目,看看2017年种植什么最赚钱? 一、蔬菜种植 当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很赚钱。对此我们找到了很多种植有机蔬菜的农业大户,他们表示,有机蔬菜收购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以上,就像去年,有机绿菜花收购价每斤1到1.2元,普通菜花市场价每斤7毛钱左右。1年1亩地种植两茬绿菜花收获3500斤,中间再插一茬毛豆1000斤,每亩地收入一般能达到5000元左右,去掉物化成本,纯收入在3500元左右。 绿色蔬菜一直象征着安全、健康、环保等,绿色蔬菜所富含的营养价值在很久以前就被认可,至今人们都在提倡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所以绿色蔬菜对身体的好处都是众所之知的事情,但是一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那就是多吃绿色蔬菜相当于健身,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绿色蔬菜可以向身体免疫系统发出完全运作的讯号,因此,多吃绿色蔬菜等同健身,可以对抗疾病,蔬菜能提高免疫力。 1、食用菌种植 现在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流行的种植项目,但是为什么有些种植户没有得到很高的利润呢?对于食用菌种植者来说,掌握一定的技术才是盈利的关键所在。 2、野菜种植 寻找一块城乡结合处土地,投资种植芦笋,芦蒿,马兰,荠菜等绿色食品,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广,技术含量低,便于掌握。且适应城市消费需要,符合国家菜蓝子工程。 3、甘蓝 在高产、抗病(黑腐病、根肿病)、耐裂、优质的基础上,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专用品种将至关重要。口感甜、纤维少,颜色翠绿一致性强、净球质量1公斤左右的小球型优质甘蓝品种将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 在长江流域,特别是四川、重庆地区的甘蓝以扁球型为主,注重大而齐。华南地区则以耐高温高湿、抗黑腐病、生长速度快、生育期在65-70天的甘蓝品种为主。 4、辣椒 辣椒家族成员众多,传统上北方地区以甜椒为主,南方地区以线椒、尖椒为主。商品性好、口感品质好、耐贮运品种的市场前景广阔。 朝天椒:常规种较多,杂交种占有率较低,尤其是加工用朝天椒,普遍使用常规种。鲜食用朝天椒主要依赖进口品种;加工用朝天椒在颜色和辣度上都有提升空间。 螺丝椒:以往在西北地区多种植,干旱少雨,对抗性要求不高。近两三年,该类型品种大举南下,市场扩大。 线椒:在各类辣椒中,线椒市场最大,目前接近饱和。线椒的口感、辣度和抗病性在辣椒家族中排前列。外观长且直、更高产、耐贮运的线椒是未来市场方向。 青皮牛角椒、泡椒和甜椒种植面积在减少。甜椒难种植、售价低是其难推广的主要原因,而青皮牛角椒和泡椒面积减少与种植效益、消费者需求市场有很大关系。 5、花椰菜 在所有的花椰菜品种中,松花菜凭借口感佳、易加工、产量与白花菜相当的优势,近年来成为白花菜有利替代者。从参展企业的展示品种来看,花梗颜色翠绿、梗长肥嫩、耐运输的不同类型松花菜将会迎合市场需求。 花球重量在1斤左右,适合家庭消费的西兰花品种也十分受市场认可。在商品性上,以花球拱形、紧实,花面着色均匀、颜色深绿色的西兰花为佳。在种植方面,不长侧枝、叶片、叶脉较小,适合密植,生育期在60-70天的西兰花品种最好销。 6、水果番茄 普通大果型番茄仍占据市场主流,水果类番茄发展潜力较大。目前,多数番茄品种单一性状突出,综合性状指数不高。耐裂果、出果率高、耐贮运、果实大小整齐一致是该品种能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既适合保护地种植又适合露地种植的番茄更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提高商品性和抗病性是目前番茄育种的主要方向。商品性方面,色泽红亮、单果重250g-280g、水分多、口感好的番茄品种是市场主流。抗性方面,能增强品种的抗病性,抗ty病毒高性能的品种将成为趋势。 7、西葫芦 瓜行顺直,皮色油绿,抗病毒病、白粉病是西葫芦的育种方向和发展趋势。西葫芦主要消费群体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广西、山东、河北及西北地区,南北方种植差异较大。北方以保护地(大棚)种植为主,采收期较长;南方多是露地种植,亩产量较低。 目前,市场上品种多样,油亮翠绿长条形西葫芦仍是市场主流。但加工少,鲜食多,抗病、绿条、细斑点是西葫芦品种更新的方向。 二、花卉种植 种植玫瑰不错,种一亩玫瑰一年可以净赚2.5万,既好看,又赚钱。那么真的如此吗?我们访问了农科院的王力老师,根据他多年多玫瑰市场的调查发现,鲜花市场上,玫瑰,是销量最大的花卉品种。一个十几二十平米的小花店,一年的玫瑰销售量,就达到20万枝。王老师给估算了一下,种植玫瑰,一亩温室,能种4500棵玫瑰。一年能产4到5茬,年产7到8万枝,大概纯收益为2.5万元。 还可以从苗木发展新动向来种植: 1.、观赏、美化型。 枝、叶异于普通品种的树种,具有较高观赏、美化价值的树种。如:金叶国槐、金枝国槐、金丝垂柳。金枝垂柳、红柳、观赏花桃、木瓜、垂爆109柳等都属于观赏、美化型树种。 2、净化、绿化型。 具有显著的杀菌、消毒、吸附二氧化硫及铅蒸气等净化、绿化环境功能的树种。此类品种有:三查树、辽东?、中林杨:2025、2001、84k杨等。 3、四季长青型。 一年四季、绿叶常青的树种。此类树种有:冬青、松柏、四季杨等。 4、速生用材型。 生长迅速,长大后主要用于加工用的树种。如:速生杨、速生刺槐等 三、药材种植 有人说种植金银花不错,省事,亩收入过万。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经过调查发现,树形四季金银花苗木是目前国内金银花最优良的品种,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的寿命更是可以长达40年。这种品种管理好了当年每亩可以产干花20到30公斤,丰产期,每亩采收金银花干品200公斤以上,每年收益绝对在万元以上。当然了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可以多学习下这种金银花的种植技术。 1、药都树型金银花: 2、大红子山楂: 3、花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