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小组活动方案
团体音乐治疗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参与者通过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2. 提高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参与者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4. 缓解参与者的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对象适合于有共同需求的心理健康团体,如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等患者。
三、教学时间90分钟四、教学准备1. 音乐治疗师:具备音乐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
2. 音乐设备:音响、麦克风、各类打击乐器等。
3. 活动场地:宽敞、安静的室内空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治疗师简要介绍团体音乐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2. 与参与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热身活动1. 治疗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参与者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
2. 治疗师组织参与者进行“传递乐器”的游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主题音乐活动1. 治疗师根据参与者需求,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演奏。
2. 参与者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即兴演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3. 治疗师引导参与者进行音乐创作,如即兴编曲、歌词创作等。
(四)互动交流1. 治疗师引导参与者分享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2. 参与者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互相鼓励、支持。
(五)总结与反思1. 治疗师总结本次团体音乐治疗活动,强调音乐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参与者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表达对治疗师的感谢。
六、教学评价1. 参与者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互动交流情况。
2. 参与者在活动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治疗师根据活动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治疗质量。
2. 治疗师关注参与者心理健康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八、注意事项1. 治疗师应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沟通能力,引导参与者积极参与。
2. 活动场地应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外界干扰。
3. 治疗师应关注参与者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人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团体音乐治疗活动有助于参与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音乐治疗策划活动方案

音乐治疗策划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治愈力量。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音乐治疗的魅力,我们策划了本次音乐治疗活动。
二、活动主题“用音乐舒缓心灵,让生活充满阳光”三、活动目的1、向公众普及音乐治疗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对音乐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2、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改善情绪的平台。
3、通过音乐治疗活动,增强参与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4、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社区氛围。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1、音乐治疗师X名2、志愿者X名3、对音乐治疗感兴趣的公众X名六、活动流程1、签到与开场介绍(9:00 9:30)参与者在活动现场签到,领取活动资料和小礼品。
主持人介绍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流程,欢迎参与者的到来。
2、音乐治疗知识讲座(9:30 10:30)由专业的音乐治疗师进行音乐治疗知识的讲座,包括音乐治疗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和效果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视频展示,让参与者更直观地了解音乐治疗的过程和作用。
3、音乐冥想与放松(10:30 11:00)在安静的环境中,引导参与者闭上眼睛,倾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深呼吸和身体放松练习。
音乐治疗师用轻柔的语言引导参与者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4、团体音乐活动(11:00 12:00)将参与者分成小组,进行简单的团体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如节奏拍打、歌曲合唱等。
通过团体音乐活动,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5、个人音乐体验(13:30 15:00)为参与者提供一对一的音乐治疗体验,根据个人的需求和情绪状态,选择适合的音乐进行聆听和表达。
音乐治疗师在旁观察和指导,帮助参与者更好地释放情绪,探索内心世界。
音乐治疗小组活动方案

音乐治疗小组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用音乐舒缓心灵,以旋律传递力量”二、活动背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音乐的力量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和情感表达。
为了帮助更多人缓解压力、改善情绪、提升自我认知,我们特组织此次音乐治疗小组活动。
三、活动目标1、帮助参与者减轻压力,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2、提高参与者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增强参与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提升自信心。
4、培养参与者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丰富其精神生活。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时间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具体人数名对音乐治疗感兴趣、存在一定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的人员。
六、活动准备1、音乐设备:音响、麦克风、乐器(如吉他、钢琴、鼓等)。
2、音乐素材:选择各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包括舒缓的古典音乐、轻松的流行音乐、富有节奏感的爵士音乐等。
3、活动场地布置:营造温馨、舒适、放松的环境,摆放舒适的座椅和靠垫,布置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装饰。
4、活动道具:准备纸笔、彩色卡片、丝带等用于创作和表达的材料。
七、活动内容1、开场介绍(1)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参与者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期望和动机。
2、音乐放松(1)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引导参与者闭上眼睛,深呼吸,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
(2)在音乐的陪伴下,带领参与者进行简单的身体伸展和放松运动。
3、音乐情感表达(1)播放一些情感丰富的音乐,如悲伤的、欢快的、激昂的等,让参与者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
(2)邀请参与者分享自己在音乐中所感受到的情绪,并讲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4、音乐创作(1)将参与者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绪主题(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利用提供的乐器或简单的节奏工具,共同创作一段表达该情绪的音乐。
(2)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创作的音乐,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音乐治疗促进心理健康的音乐治疗活动方案

音乐治疗促进心理健康的音乐治疗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效果,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音乐具有舒缓情绪、调节身心、促进沟通等多种功能,通过有针对性的音乐活动,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内心的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二、活动目标1、帮助参与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2、促进参与者的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提升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参与者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三、活动对象本次音乐治疗活动主要面向以下人群:1、工作压力较大的职场人士。
2、患有轻度至中度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
3、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亲人离世)的人群。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如每周六下午 2 点至 5 点,共持续 8 周2、地点:详细活动地址,如_____市_____区_____路_____号的心理健康中心五、活动准备1、音乐治疗室的布置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摆放柔软的沙发、地毯,调节适宜的灯光和温度。
准备各种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鼓、沙锤等。
2、音乐素材的选择收集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包括轻松舒缓的古典音乐、节奏明快的流行音乐、富有情感的民谣等。
根据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挑选特定的音乐作品,如具有安抚作用的《月光边境》、激发活力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
3、活动材料的准备准备绘画工具、纸张、彩色笔等,用于音乐引导的绘画活动。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参与者的反馈和评估。
六、活动内容1、音乐冥想与放松引导参与者选择舒适的坐姿或躺姿,闭上眼睛,播放轻柔的音乐,如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
治疗师用温和的语言引导参与者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深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感受音乐带来的宁静与放松。
2、音乐情感表达播放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音乐,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让参与者在聆听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音乐治疗小组策划书3篇

音乐治疗小组策划书3篇篇一《音乐治疗小组策划书》一、小组名称音乐疗愈之旅二、小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心理困扰。
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舒缓情绪、激发情感、促进沟通等多种功能。
通过音乐治疗小组的形式,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放松、交流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三、小组目标1. 帮助成员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提升情绪状态。
2. 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3. 激发成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4. 通过音乐体验,帮助成员探索内心世界,促进自我认知和成长。
四、小组成员对音乐治疗感兴趣,希望通过音乐改善自身状态的人群。
五、小组时间和地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六、小组活动内容1. 音乐冥想与放松引导成员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进行冥想,放松身体和思维,减轻压力。
2. 音乐创作与表达鼓励成员运用各种乐器或声音素材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音乐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互动游戏,如音乐传球、音乐猜谜等,增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默契。
4. 音乐故事分享邀请成员分享与音乐相关的个人故事或经历,促进情感共鸣和自我探索。
5. 音乐欣赏与讨论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组织成员讨论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七、小组评估1. 成员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成员对小组活动的感受和建议。
2. 观察记录小组带领者在活动过程中观察成员的参与度、情绪变化等,进行记录和分析。
八、小组带领者具有音乐治疗专业背景或相关经验的人员。
九、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和舒适,准备好所需的音乐设备和材料。
2. 根据成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
3. 尊重成员的个人隐私和感受,营造一个包容和支持的小组氛围。
4. 提醒成员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的音乐环境中。
篇二《音乐治疗小组策划书》一、小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日益凸显。
小学音乐治疗社团活动方案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演奏活动,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音乐分享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或音乐故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活动总结
结束活动前,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分享活动体会和收获
活动延伸
主题活动
根据不同主题,设计特定的音乐活动,如情感表达、团队合作等
跨学科合作
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老师合作,将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音乐选择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情感表达的音乐曲目
活动步骤
活动开场
欢迎学生参加活动,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音乐放松
播放柔和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身心的练习,帮助他们进入活动状态
情感表达
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和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愉快、悲伤、愤怒等
音乐创作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可以是歌曲填词、音乐编曲或简单的乐器演奏,让他们发挥创造力
小学音乐治疗社团活动方案活动名称 Nhomakorabea活动时间
活动场地
活动目标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情感表达;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自由表达情感和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活动准备
活动策划者
负责组织和指导音乐治疗活动的老师或专业人士
活动场地
安排适合音乐活动的教室或活动室
音乐设备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乐器和其他音乐工具
音乐治疗趣味活动策划方案

音乐治疗趣味活动策划方案音乐治疗是一种通过音乐和音乐活动来帮助个体改善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形式。
它在个人、小组和群体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音乐治疗通过刺激听觉系统,与情绪、认知、社交和生理等多个维度产生联系,达到治疗效果。
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介绍音乐治疗的活动策划方案:目标设定、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评估和总结。
目标设定:音乐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参与者的身心健康。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目标:情绪调节和心理压力缓解、认知和注意力改善、社交技能培养、身体康复等。
活动内容:1. 音乐放松活动:通过放松的音乐和指导,帮助参与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舒缓情绪。
2. 音乐启发活动:通过音乐欣赏和交流,激发参与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认知和注意力水平。
3. 音乐游戏活动: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参与者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4. 音乐身体活动:通过舞蹈、节奏乐器等身体活动,帮助参与者锻炼身体,促进康复。
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场地:音乐治疗活动可在音乐室、多功能厅或户外场地进行,根据参与者人数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场所。
2. 购置音乐设备和道具:根据活动内容,准备音乐播放器、音响设备、乐器和道具等。
3. 筛选参与者:根据活动目标和参与者需求,筛选适合的参与者,包括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群体。
4. 准备活动材料:根据活动内容,准备相关的活动材料,如活动手册、信息表等。
活动实施:1. 介绍音乐治疗:首先,向参与者介绍音乐治疗的概念和目的,让他们了解音乐治疗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2. 音乐放松活动:通过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引导参与者进行深度呼吸和放松冥想,开启活动序幕。
3. 音乐启发活动:播放有启发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参与者进行自由绘画、写作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4. 音乐游戏活动:组织参与者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如音乐麦克风、音乐接力棒等,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5. 音乐身体活动:组织参与者进行舞蹈、节奏乐器演奏等活动,帮助他们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康复。
音乐治疗小组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名称“和谐共鸣”音乐治疗小组活动二、活动背景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康复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病、精神疾病、儿童心理障碍等领域。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特举办“和谐共鸣”音乐治疗小组活动。
三、活动目标1. 帮助参与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2. 增强社区居民的社交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 提升居民的音乐素养,培养兴趣爱好。
4. 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四、活动对象社区居民,年龄不限,热爱音乐,愿意参与音乐治疗活动。
五、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长为2小时。
六、活动地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音乐室七、活动内容1. 开场破冰: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让参与者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
2. 音乐知识讲解:介绍音乐治疗的基本原理、音乐素养知识等。
3. 音乐实践:a. 聆听音乐:选择适合的音乐,让参与者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变化。
b. 音乐创作:鼓励参与者发挥创意,进行音乐创作,如填词、编曲等。
c. 音乐表演:分组进行音乐表演,如合唱、独奏等。
4. 互动交流:参与者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交流音乐心得。
5.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音乐治疗活动进行总结,收集参与者反馈意见。
八、活动流程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
2. 开场破冰游戏,让参与者相互认识。
3. 音乐知识讲解,提高参与者音乐素养。
4. 音乐实践环节,包括聆听音乐、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
5. 互动交流,分享感受和心得。
6. 总结与反馈,收集参与者意见。
九、活动保障1. 活动场地:确保活动场地安静、舒适,适合进行音乐治疗活动。
2. 活动设备:提供音响设备、乐器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人员:配备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和志愿者,协助活动开展。
4. 活动宣传: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提高活动知晓率。
十、活动评估1. 参与者满意度调查:收集参与者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活动内容。
2. 活动效果评估:观察参与者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活动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治疗小组活动方案1.选题目的与意义1.1选题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老年人的焦虑心理的影响1.2意义音乐疗法不同与一般的心理治疗的原理,它是通过先改变人的情绪,然后在情绪好时再去改变认知。
倾听温馨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缓和人的过度紧张,达到宣泄感情,放松的效果,继而消除或减轻焦虑症状。
焦虑是老年人的身上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老年人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水平、丧偶、健康问题、子女问题等等。
针对老年人出现的焦虑症状,音乐疗法能够帮助老年人缓解焦虑,助其达到身心平衡。
2.研究现状2.1老年焦虑焦虑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症状之一,特别是在患病的老人身上,往往会与抑郁障碍同时发作[1]。
焦虑是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形成的不安、紧张、恐惧等的情绪状态。
焦虑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躯体两方面,在情绪上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恐惧、害怕和忧虑的状况;而躯体症状表现为在紧张的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
当个体尚未完成应该做的事情时,就会紧张担心,这时他通常会积极地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这一种焦虑属于生理性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所处的环境不相符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变成病理性焦虑,医学上称为焦虑症状。
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则诊断为焦虑症。
而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
研究表明,焦虑在中国老年人群体发病率很高。
根据苏亮、蔡亦蕴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的焦虑症患病率约为6.79%,焦虑症状的患病率为22.11%[2]。
陈孜慧等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宁波某大型养老机构的 656 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约27%的老年人存在焦虑障碍。
相对于其他的老年期心理障碍,有关焦虑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对老年人焦虑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老年期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特定疾病患者的焦虑症状的报告。
也有研究者对国外的焦虑量表进行修订,以期将之引入中国,适合测量国内老年焦虑水平。
2.2音乐疗法2.21音乐疗法的概念音乐疗法,又称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于一体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现在对音乐疗法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我国音乐治疗研究者张鸿懿认为音乐疗法是一种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界公认的说法是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Bruscia的观点。
他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以上的定义均认为音乐疗法能对人的身心障碍产生影响,使人体达至平衡[3]。
利用音乐治疗疾病最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书中有“五音疗法”、五音是指中国古典宫、商、角、徵、羽五式音乐,其特性是分别与人体的五脏对应,并且作用与相应的脏腑。
在国外的医学史上,有不少研究者将音乐疗法应用于临床治疗。
英国剑桥大学口腔医生曾用“音乐麻醉”成功地位200例病人拔了牙。
瑞典医学研究者证明了优美动听的歌曲能够延缓老年人大脑的衰老以及唤回失去的记忆[4]。
迄今为止,各种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对人的各种生理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它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的范围很广,从一般情绪问题到严重的精神病都在音乐治疗之列,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
2.22音乐疗法的方法音乐疗法并不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仅是“听”音乐,它主要通过音乐艺术形式产生治疗效果,以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调、拍子以及音的强弱及其组合来治疗疾病,它需要让求治者和音乐治疗师共同参与进这个治疗过程。
音乐疗法的方法主要有主动法、聆听法、即兴法以及创作法[5]。
主动法,也叫参与式音乐治疗(Recreative Music Therapy),即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去,以得到行为的改善。
聆听法,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Receptive Music Therapy),即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状态,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聆听法包括超觉静坐法、音乐处方法、音乐冥想法、聆听讨论法、音乐想象法等形式。
即兴法,是指患者以声音或乐器做即兴式的表演,可分为个人即兴和团体即兴两种形式。
即兴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表达情绪及感觉的方法,患者可通过非语言性的表达直接抒发心中的感觉。
即兴法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更具实际意义。
创作法,是指音乐治疗师帮助治疗对象进行比较简单的音乐创作,包括歌词、歌曲或器乐曲的创作,或者音乐录音及音乐碟片的制作等,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唤起其相关的有助于治疗的情绪。
3.研究方法3.1被试的选择选取广州市老人院老人为研究对象。
根据老人院护理人员对各园区老人的了解情况,选取有明显焦虑症状的老人,用老年人焦虑量表对他们进行评估。
选取标准:(1)在老人院居住达1年以上(2)无精神障碍、意识清楚、有语言表达能力(3)老人知情同意。
根据标准,选出20名老人,其中男女比例1:1,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10人。
3.2研究材料3.21测量工具本研究的测量工具包括老人院老人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满意度量表。
第一部分:老人院老人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
第二部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SAS用以评定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包含20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
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然后再乘以1.25取整数部分为总分标准分。
标准分<50分视为无焦虑症,总分标准≥50分视为有焦虑症,其中在50-62分(含50和62分)视为轻度焦虑,分数>62分视为有严重的焦虑症。
第三部分:对实施了音乐疗法的老人关于小组活动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
3.22干预材料略3.23场地及其他工具设备小组活动主要在广州市老人院社工中心实验室进行。
3.3研究设计对实验组采用音乐疗法辅导方案,每周进行1次,每次共90分钟,持续6周;对照组进行日常活动,不作任何干预。
团体方案:第一节:活动主题:增进信任,建立关系活动目标:1、让小组成员对音乐疗法有初步的了解。
2、增进成员与治疗师的信任关系3、让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促使成员彼此熟悉认识,建立融洽、开放的团体气氛活动准备:背景音乐活动时间:45分钟活动过程:1、治疗师自我介绍2、破冰游戏:(1)你拍拍,我拍拍时间:10—15分钟音乐:规则:要求所有成员围城一个圆圈,再向同一方向侧身。
以8拍的节奏拍打前面的成员,从肩膀到背部,最后到腰部,在拍的同时可以向前走动。
之后所有成员向后转,再以相同的节拍拍打上次拍打你的成员。
(2)大胃王时间:10-15分钟音乐:游戏规则:游戏总共玩三轮。
在第一轮,组员围圈而坐,一个人开始说“我今天吃了一碗饭”,第二位接着说“我今天吃了一碗饭,两个蛋”,第三位“我今天吃了一碗饭,两个蛋,三快牛肉”。
到最后可以是“我今天吃了一碗饭,两个蛋,三块牛肉,四个鸭脚,五片饼干,六粒花生,七根甘蔗,八个橘子,九个苹果,十个胃痛丸”(可以考虑把以上物品写着黑板上)。
第二轮和第三轮说的食物可以又由组员自己想。
3、互相认识游戏:击鼓传情时间:10—20分钟音乐:《summer》规则:小组成一个松散的圆阵,做下列的动作:用一只小球,从排头开始,依次按逆时针方向传递,一边传一边大声地报出自己的姓名,直至传完一周;当你接到球后,必须喊出任意一个队员的姓名,然后把球扔给他;熟练后,用2个、3个球来做第二个练习;游戏结束之前,请一名队员来到圆心,依次报出各位的姓名。
4、介绍小组主题(1)治疗师介绍团体的名称、性质、进行的方式及团体的目标(2)治疗师为组员讲解音乐对人的影响,简单介绍音乐疗法,增强组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治疗师以概括性的言语总结这次活动的主题,然后在优美的音乐中结束这次活动,同时与组员约定下一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
第二节:活动主题:聆听音乐,自由想象活动目标:1、引发小组成员对积极内容的想象2、帮助组员减轻消极的心理体验,增强积极的体验。
3、帮助组员对自己的内部世界的认识,促进自我的发展音乐曲目:放松音乐——《绿草》;想象音乐——《春江花月夜》活动过程:1、教导组员如何进行腹部呼吸。
然后播放放松音乐,进行呼吸放松,使组员进入意识转换状态。
腹式呼吸指导语: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好或躺好,微微闭上你的眼睛作腹式呼吸。
吸气时用鼻腔缓缓的把清新的空气吸到你是腹部。
呼气时张开嘴呼出体外。
吸气时你能够体验到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空气营养着你全身所有的器官。
呼气时你能够感觉到把紧张焦虑的情绪带出体外。
甚至你可以体验到吸气时身体有一种向上漂浮的感觉。
呼气时感到身体在下沉、下沉……好,随着呼吸你能够体验到你的每一根头发都在放松,头皮下丰富的毛细血管里含有营养成分的血液不断的营养着每一根头发,每一根头发。
头皮上有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体验到这种温暖舒适的感觉的时候,大脑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宁静舒适的感觉。
你愿意体验这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好,很好,随着放松,你的上眼皮越来越沉,越来越沉。
感觉到上下眼皮紧紧的粘在一起,你不想睁开,你愿意体验这种闭上眼睛宁静舒适的感觉……2、慢慢地将音乐转换成《春江花月夜》,治疗师给予组员导向性的指导语,让小组成员进入对美好的大自然的想象。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仔细观察每个成员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
引导语: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请想象一下,你现在是站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草地的中央,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溪水欢快地向前流去……仔细看看这清澈见底的溪水……把手放在水里,感受一下清凉的溪水流过双手的感觉……再用双手捧起溪水,洗一洗脸,仔细感觉一下清凉的溪水接触面部的皮肤的感觉……再看一看小溪周围的景色……绿色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鲜花……仔细看一看鲜花的颜色和形状……再仔细闻一闻鲜花芬香的气味……再闻一闻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深深地呼吸一下野外清新的空气……沿着小溪,你来到了一片美丽的湖水旁……仔细看一看这片迷人的湖水……看一看湖边美丽的景色……这里非常安静,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你觉得非常放松和舒服……这里的一切是如此宁静和安详……此刻你的心情无比舒畅和开阔,敞开你全部的心胸,投入这美妙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你觉得全身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你的想象力自由地发挥,去感受你最喜爱的自然景色……感受你生命最美好的感觉……3、在音乐结束后,治疗师等待30秒后,才让成员慢慢地从想象中回到现实。
治疗师可以用以下的指导语:音乐已经结束了,再仔细体验一下你置身于美丽的湖水边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慢慢地回到现实中来……感觉一下身下的椅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双手……活动一下双脚,好,清醒了,不要着急,等你舒服的时候再慢慢的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