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模型构建

合集下载

基于业务流程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构建

基于业务流程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构建
2 年第 4期
。 …
… R 砌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7 6 9 5 . 2 0 1 3 . 1 4 . 0 3 5
基 于 业 务 流 程 的 工 业 设 计 知 识 管 理 系统 模 型 构 建
李玲鞠 ,郭 焘 ,蔡年贵
( 1 .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四川绵阳 6 2 1 0 0 0 ; 2 .四川长虹 电器股份 有限公 司 ,四川绵阳 6 2 1 0 0 0 )
摘要 :基于企业设计管理发展 的需求和设计活动的知识 高度 密集的特性 ,将 成熟 的知识 管理 方 法引入工 业设 计 领域 ,开展知识管理于企业设计管理 中的基础应用研 究。在 分析企 业工 业设 计部 门 实施知识 管理 的关键 问题 的 基础上 ,梳理企业工业设计 中心的业务流程 以及知识 流动的过程 ,构建 以业务流程 为基础 的工业设 计知识 管理
d u s t r i a l d e s i g n a n d l a u n c h e d a b a s i c K M a p p l i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n c o po r r a t e DM.On t h e b a s i s f o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k e y p r o b l e ms
L I L i n g j u g u i ( 1 .B 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o f Mi a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Mi a n y a n g 6 2 1 0 0 0 , C h i n a ;

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设计研究

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设计研究

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设计研究
何俊杰
【期刊名称】《图书馆》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当前知识管理系统模型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综合分析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设计进行新探索,提出构建基于B/S的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并对模型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做了详细分析.笔者期望通过本文,能为知识管理系统建模相关研究提供一幅崭新的蓝图.
【总页数】3页(P104-106)
【作者】何俊杰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图书馆,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
【相关文献】
1.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设计研究 [J], 戴兆凤
2.基于语义的分布式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J], 王志华;刘衍鹏
3.协同创新视角下的信息环境构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管理系统功能设计研究为例 [J], 袁芬;杨澜;胡若楠;张芮
4.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J], 许明翔
5.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实施的经济评价模型研究 [J], 王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富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之构建

李富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之构建

“4”: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四大业务领域:创造 、管理、保护、运用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四大主要支撑:HR 、财务、法律、流程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四大附助支撑:IT、 项目、质量、行政
“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五个阶段:导入、成 长、成熟、整合、战略运营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五个理念:整体、后 发、行动、全要素、全流程
122020/10/20
2-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两大领域
风险管理 权利管理
1323020/10/20
2-1-1 企业知识产权权利化管理
公司主营业务体系
日常管理
权利化管理
•技术知识产权化管理 •知识产权实用化管理 •知识产权运营化管理 •知识产权持续化管理
项目管理
支撑职能前移
•知识产权权利化牵引 技术开发 •知识产权运营化推动 品牌国际化和体系化 •权利化过程诊断业务
知识产权知识与技能
自我形象与 自我认同
社会角色、价值观
个人品质 与道德情操
从事知识产 权工作的动 机
组织纪律性 亲和力与忍 耐力
团队精神 积极与灵活 的思维能力
沟通能 力 持续学习的 能力和创新 精神
8a2n0A2l0l /r1ig0h/2ts0reserved.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流程管理
9a2n0A2l0l /r1ig0h/2ts0reserved.
深圳企业知识产权沙龙(SZIPS) 首任召集人。
兼任: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研究员 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研究员 深圳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 特邀研究员
332020/10/20
声明
本胶片作者为李富山,版权属于李富山。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自组织分析与演化模型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自组织分析与演化模型
(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 9 ) 00 3
摘要 :从 系统理论的 角度 出发 ,阐述知识管理 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具有 自组织特征 。建立 了系
统的基本演化方程 ,并据此分析说 明了知识管理 系统的不稳定性、 多样性 ( 分岔 ) 、突变和随机 “ 涨 落”等特征和作用机制 ,给 出了自组织理论对现代知识 管理的四点启示。
基金项 目:上海市重点学科项 目经 费资助 ,项 目编
号 :T 5 2 O0 。
的生产力都是各种类型的 自组织跃迁 ,其突变的奇点
和参数是不同的 ,但都可以用非线性 动力系统予以刻 画。笔者充分利用 自组织理论已取得 的进展 ,通过建 模深入探讨 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 。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 自组织条件分析 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

强行驱使的情况下 ,系统 内部各要素协调运作 , 导致 空问的、时问的或功能上 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 的结构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复 杂的系统,系统 内部的多层次 、多单元 、多功能和多 目标的复杂性 、 非线性和非确定性 以及各要素的交互作用 ,使得企业 知识管理系统进入系统内部 自 行主动协调、有序的 自
Ab t a t sr c :F o te p it fve fs se h oy hs p p r a v n e h tk o ld e—b s d ma a e n y tn i rm on iw o yt m te r -t i a e d a c s t a n w e g h o a e n g me ts s  ̄ n e
o rt m cai dcaat s t s mitrs f o - t i y dvrt (i rao ) ct t pe n dm e i p a n ehns a hr e o h s t n e nn s bi , i sy b u t n , a soh dr o g mn c rf e ye mo al t ei fo i ar a a n

百川大模型 构建企业知识问答

百川大模型 构建企业知识问答

百川大模型构建企业知识问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百川大模型是一种基于企业知识问答的模型,致力于将企业内部知识进行整合和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智慧和竞争力。

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知识问答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员工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运营水平。

百川大模型的构建旨在打破传统的知识管理模式,通过将企业内部知识进行归类整合,建立一个大型的知识库,使员工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需要的信息。

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承和分享,让企业的知识资产得以最大化利用。

在百川大模型中,企业知识问答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员工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所需的信息,而系统则会根据问题的内容和关键词来匹配相应的答案。

这种智能匹配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找信息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在构建百川大模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整合和分类:企业需要将各个部门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分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可以确保员工在需要信息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2. 知识问答系统的构建:企业需要投入资源建立一个智能的知识问答系统,能够根据员工提出的问题自动匹配答案。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3. 培训和推广: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培养意识,让他们了解并善于利用企业知识问答系统。

同时要积极推广这种模式,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知识的分享和传承中。

百川大模型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业长期的投入和努力。

然而,一旦建立起来,这种模型将会成为企业的无形财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构建百川大模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百川大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图谱,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进行统一整合,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用户提出的问题转换为可理解的数据结构,从而实现问题的快速定位和解决。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探析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探析

设 , 内部 网络平 台的构建, 到 数据挖掘技 术, 知 识仓库 、 专家 系统等的建立都 会大大推动知识
识 、 程 实例 知识 和 流 程 相 关 知 识 , 提 出 了 流 并
企 业 业 务 流程 与 知 识 流 结合 的途 径 。
套整体 解决方案。 由于综合学派 能用 系统、
全 面 的观 点 实施 知 识 管理 。 以 能很 快 被 企 业 所
( ) 息技 术— — “ 4信 地基 ” 。技 术 是 知识 管 理 的 基 础 支持 因 素 。从 企 业 的 信 息 设 备 的 建
实 际的 方 法 ( mne , 0 4 。 Me s ̄l 2 0 )

引言
斯 坦 福 大 学 著 名 经 济 学 家 保 罗 ・ 默 罗
( al M ・ me) 2 Pu Ro r在 O世 纪 末 就 指 出知 识 将
作 为新 经 济增 长 中最 重 要 的 因素 。 而 同 时 期 渡 士顿大学信 息管理学教授 达文波特 ( H T・
Ha sn No r &T e y 1 9 ) 为 , 识 管 理 n e , h i ime (9 9认 a 知 战略 可分 为“ 系统 化 战 略 ” “ 性 化 战 略 ” 与 个
知 识 管理 必 须 与核 心 流 程 紧 密 结合 才 能
发挥 出其 效用。经典的弗朗霍夫知识参 考模 型就指 出, 知识 管理的永久中心是增加价值的 业务流程。但是 , 弗朗霍夫的参考模型没有指 出知 识 流 循 环 与 企 业 业 务 流 程 结 合 而使 得 价 值增值的具体方法。IjnC o(0 6 等将流 nu h i2 0 ) 程抽 象为生成 、 块化、 模 预分析 、 执行 、 后验 分 析 和 改 善 六 个 阶段 , 知 识 划 分 为流 程 模 板 知 将

某地旅游文化数字化平台整体系统架构及阶段性开发说明书-3

某地旅游文化数字化平台整体系统架构及阶段性开发说明书-3

某地旅游文化数字化平台整体系统架构及阶段性开发步骤说明书一.旅游文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介绍建设的构想1.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拟分基础资料、资源系统、管理服务、经营服务四大模块。

基础资料模块包括目前OK某地的资讯类信息资料, 它提供了整个某地的旅游.商业.娱乐.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能让用户全方位了解某地的信息,从而增加平台访问量。

资源系统模块包含了商家在线展示平台,可以将某地的吃\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商家按各属行业领域进行分类,设立在线商铺.前期注册为免费会员,免费建立自己的网上商店,如愿意加入诚信商户,需要提供合法的经营证明以及缴纳一定的年服务费;如果愿意在线直播自己的网上商铺,可以按年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免费获得一个摄像头,并加入到网络直播平台,让所有客户都能24小时实时的真实展现商家网点特色或经营的真实性(现在类似淘宝网很多网点都没有实体店或实体仓库成品,很多消费者都对网电购物有担心).平台可以优先推介付费的诚信商家,并根据会员级别以及诚信度提供优先排名等。

管理服务模块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文化教育基地管理、旅游政务管理、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旅游应急指挥管理、旅游决策支持管理等系统。

经营服务模块包括旅游景区与景点、旅游宾馆与饭店、导游公司与导游、旅游车船公司与交通工具、旅游购物商店和商品、旅行社和旅游经营公司、旅游区点与旅游地图、旅游线路与产品、客源市场和游客、旅游专家和旅游规划、旅游咨询与技术服务、旅游销售与预订、旅游投诉与处理等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

1.旅游文化资源管理系统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文化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某地拥有丰富多样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强市之一,某地旅游文化资源面广、线长、点多,为合理开发和有效整合以旅游文化资源为主体的各类旅游资源,有必要建设一个集旅游文化资源、古色文化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为一体的旅游文化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旅游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为旅游文化产业规划、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企业知识管理的创模型

企业知识管理的创模型

企业知识管理的创模型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摘要: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学者能够分为三个学派:行为学派、技术学派与综合学派。

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特殊的视角,对企业职能管理与流程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这些交叉领域汇总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

本文给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灯笼”模型,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十大内容: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共享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资产管理;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知识管理的技术与工具;知识产品的定价与版本;知识员工的管理;学习与创新训练。

把企业知识流的管理概括为“知识流小车”模型。

关键词:知识管理;内容;框架;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学领域的新理论不断涌现。

归纳起来,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方向:其一是用系统与战略的眼光看待管理理论,比如:与谐管理理论、复杂习惯性系统(CAS)、组织流程再造(BPR)等;其二是从信息与知识的角度来切入管理,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等。

企业知识管理到底包含什么内容?本文提出我们的研究框架,希望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与共鸣,进一步推动企业知识管理在我国的进展。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三大学派在近年的经济、社会活动中,“知识”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

研究知识管理理论也务必从研究知识本身的概念、类型与特点入手。

对知识本身的研究,是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出现了“知识”的概念。

《论语》中“知”出现过116次;王充《论衡》中讲到“知为力”,是人类第一次明确指出“知识就是力量”。

目前世界上共有上百种知识管理的定义,这里将较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制造、获取与使用知识的过程。

圭达斯(P.Quitas)等则把知识管理看做“是一个管理各类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与将来出现的各类需要,确定与探索现有与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3期中州大学学报2010年6月V01.27N o.3J O U R N A L O F Z H O N G Z H O U U N I V ER SI T Y Jul.2010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模型构建期邑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企管系,郑州451191)摘要:构建了一个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该系统由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构成。

旅游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主要活动即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这些活动又受到支持活动的制约。

知识管理系统每一部分的运行效率都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必须整体把握、统筹兼顾。

关键词: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15(2010)03—0050—02一、知识管理的涵义张润彤等人(2005)提出,知识管理已被认为是达成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需要从不同方面协调应对不同的资源,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的解决方案,是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u J。

A PCQ(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

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可把知识管理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内,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将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

对于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都已经成为伟大机遇和挑战。

二、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涵义随着知识经济到来,旅游企业组织的形式、模式、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市场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知识管理被置于2l 世纪旅游企业组织管理的核心地位。

对于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一些研究。

林中燕(2000)认为,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等多种管理职能的管理形式和内容,它是一种跨越多种职能的更高级的管理。

在旅游业中,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其次是对旅游企业的信息管理上。

王素珍、刘戈衡(2001)认为,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应包括: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重视知识共享和创新,对知识和人才高度重视,重视组织文化建设¨1。

三、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为了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笔者借鉴波特教授的价值链分析框架,提出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生支培育知识墅旅游企业文化旅持建立旅游企业知识网络游活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核企动心导入知识管理理念竞业争的主知知知话识识识力动要获共刨话动取事新圈1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从该模型可知: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由知识管理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该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不仅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影响环境,甚至改变自身¨1;旅游企业竞争优势源于识别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能力,这些活动又受到支持活动的制约,知识管理系统每一部分的运行效率都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所以,对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必须整体把握、统筹兼顾。

1.主要活动(1)知识获取。

从本质上,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知识与其他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很难拥有和控制。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隐形知识虽然广泛存在于旅游组织中,却经常被忽略,所以很难进行』门类。

相对而言,显性知识比较容易被转移和整理,据估计只有10%左右的知识是显性知识H。

,但由于其直接代表了组织的知识资本,而收稿日期:2010—03一O l作者简介:姚红(1978一),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企管系教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

50且比较容易获取,从而为人们的工作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由此可见,为了促进旅游发展,在确保获取显性知识的同时,必须确认并获取隐性知识,并把它转化为显性知识。

(2)知识共享。

由于技术的运用,旅游业在知识的储存能力上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但知识管理的真正挑战却在于知识的流通和转移上。

知识管理的最终的目的在于能提升竞争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知识共享即知识的有效转移和流通。

N onak a认为,通过个人和团队的相互接触产生的转移方式有4种: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通过会议和团队讨论筹方法而获得。

②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通过使用规划师和头脑风暴来外化,对于旅游业而言这是优先选择。

③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通过网络内部知识在企业问的不断转移而实现,这一方法与目的地的竞争力紧密相关。

④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通过各种报表等形式获取显性知识,产生新的思想。

怕1就旅游业而言,吸收能力模式是最相关的。

中小规模旅游企业的吸收能力在旅游业的转移中非常关键,因为他们是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

研究发现,由于中小企业倾向于与同一领域内工作的人联系,所以同类别的网络合作者要比咨询者和其他一些因素有价值得多。

(3)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知识的生命周期极其短暂,企业和个人必须不断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

知识创新主要基于企业内部,要提供各种培训教育机会让员工成为知识工人,成为企业知识创新的源泉旧1。

同时,要提供开放的环境,让各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使他们的隐性知识有显性化的机会。

就旅游业而言,一线员工的实践经验如果能与理论结合,加上民主开放的企业文化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2.支持活动(1)导人知识管理理念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及实施的时间不长,所以很多人对它还不甚了解。

然而,当旅游企业员工不理解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及其与他们工作的关系时,就不可能有效实施知识管理。

特别是旅游企业的主要领导如果不了解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世的作用,就根本不可能实施知识管理。

因此,要开展知识管理。

首先要让旅游企业的主要领导和员工都了解它,并积极参与,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管理的导人。

知识管理的导入需要通过专家培训,让企业员工们理解:什么是知识管理,它与员工工作的关系如何,与其他管理的关系怎么样,用什么样的平台和工具来实施,如何操作这些平台和工具等一系列问题。

这个环节很重要,是开启企业知识管理大门的钥匙。

(2)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要求缩减管理层,增加灵活性与反应性,使企业能够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合适的反应,这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

传统的旅游企业组织以等级为基础、以命令为特征,在这种组织中,员工处于以直线组织为支柱的框架中,企业逐级纵向传递信息,缺乏活力与应变能力。

过多的层次造成信息的失真和机遇的丧失,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和组织机构已经成为信息沟通与交流的障碍。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层次上传递和共享,员工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平等关系。

企业员工在与顾客的交流中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企业员工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并且员工之间可以实现信息驱动下的工作互动,这扩大了员工的业务知识范围和业务权限。

(3)建立旅游企业知识网络首先,旅游企业需要建立知识库。

建立旅游企业的知识库就是把企业现有的知识分门别类进行加工、提炼,形成企业有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

旅游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收集、分类、整理,识别变化中的顾客需求和新的商业挑战,在新机会消失或变化之前,迅速、恰当地做出反应。

其次,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在流动和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新的知识。

对一个旅游企业来说,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而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新知识的创造,也是企业知识资源的一种积累。

因此,在旅游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员工之间,在旅游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如果没有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要实现创新是不可能的。

在知识管理中,旅游企业应尽可能地建立起各种形式的企业知识网络,来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通过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存在于人脑中的难以编码化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保证旅游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

(4)培育知识型旅游企业文化为了营造知识激活氛围,我们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要让每位员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通过有效的组织环境营造一种信息共享、学习交流的高效和谐机制,鼓励员工交流沟通。

在交流和沟通中每位员工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观点、知识的影响,产生激励与凝聚、竞争与合作的效果。

管理者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相互尊蓖、和谐、愉快、迸取的氛围,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让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施展才能,使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和柔性化。

最后要强调的是,旅游企业在引进知识管理时,应有如下认识:①知识管理在21世纪是旅游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②知识管理不是旅游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

③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的思考,没有绝对标准和最好的模板。

④知识管理不可能单独成功,要配合旅游企业的其他结构条件‘川。

’参考文献:[1]左美云.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与决策,2000(3).[2]林中燕.论知识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4):4l一42.[3]徐拥军.知识管理的认识误区[J].管理科学,2003(1):9—10.[4]A h m ed P,L i m K,Loh A.L ear ni ng Thr ough K n ow l e d ge M an—agem e nt[M].O xf ord:B ut t e r w o r t h H e i n em a nn,2002.[5]N onaka I.ne K n ow l e d ge C r eat i ng C om pany[J].H arvar dB usi n ess R e vi e w,1991,69(6):96—104.[6]王爱林.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J].经济师,2002(5):130—131.[7]C oop c.A nn al s of t ou r i sm re sea rc h[J].K now l edgem a na ge.m er i t and t ouri s m。

2006,33(1):47—64.(责任编辑刘成贺)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