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_KMMM_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管理知识的多维评估方法

管理知识的多维评估方法

管理知识的多维评估方法管理知识的多维评估方法是当今企业与组织寻求效率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评估和管理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评估管理知识不仅涉及知识的量化与质性分析,还需要考虑组织文化、成员能力、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接下来,将从多维度的角度探讨管理知识的评估方法。

知识评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效率,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下,管理知识的评估不仅是为了了解当前知识状态,而且也是为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以助于制定战略决策。

在多维评估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分类。

知识一般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即能够通过文本、数字及其他形式明确传达和记录的知识,这类知识的评估相对简单,常通过标准化的测评工具进行。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等形式。

而隐性知识则指个人的技能、经验和直觉等难以外显和传递的知识,这类知识的评估则更加复杂。

对于隐性知识,常用的方法包括个人访谈、案例分析以及观察法等,通过定性的方式深入了解个体在知识应用过程中的表现。

在具体评估过程中,可以借助均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的方法。

这是一种能够帮助组织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之间取得平衡的工具,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估指标,能够全面反映组织的知识管理效果。

均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估: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

在知识管理方面,可以对每个维度设定相应指标,如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衡量员工培训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客户维度可以评估知识在客户满意度提升中的作用等。

此外,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KMMM)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

该模型将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分为几个等级,从初始阶段到优化阶段,通过不同阶段的评估,帮助组织识别在知识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方向。

第五章 管理成熟度模型

第五章  管理成熟度模型

第五章管理成熟度模型大家都知道,假如我们要评价一名学生是否优秀,除了学习成绩之外,还需要看德、智、体、美、劳,这就是我们评价一名学生的模型;同样我们要评价是否是一名好员工,我们不能仅仅评价他的工作业绩,还需要评价能力、职业素养等,这是我们评价一名员工的模型。

除了评价一个人,我们在评价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会往往用到模型,比如用来评价房价平均变化水平的房价指数,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股票价格指数等也都是建立一种管理模型,并通过对变量因素的跟踪,测评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变动状况。

同样的道理,企业要想对自己的管理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和监控,也需要建立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就叫管理成熟度模型。

管理成熟度评价纬度提到管理成熟度模型,企业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围绕哪些纬度建立模型,这些纬度的来源是什么?如何识别评价纬度?一般来讲,企业管理成熟度评价纬度与企业的管理对象和管理范围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在本书第二章讲到的企业管理体系。

不同的企业,由于其业务特点不同,企业核心价值链有异,企业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是不同的。

比方说一家贸易公司需要管理的范围除了战略管理、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之外,还需要重点关注采购及销售管理;而一家制造型企业除了上述之外,采购及仓储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品质管理、销售管理、研发管理则是重点。

我们在本书的前面也已经讲到,有“人”的地方需要管理,有“事”的地方同样需要管理,对于“人”的管理在很多公司都是相同的,但对“事”的管理因为不同公司的业务不同则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上面提到的贸易公司和制造型企业不同,证券公司和银行也会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企业在进行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时候,如何选择评价纬度呢?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通常我们可以按照以下3种模式进行识别:1、根据组织特征规划管理成熟度评价纬度。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管理与一个人的成长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经历从婴儿、童年、青年、成年到老年的过程,“子曰:吾十之有五而志于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识管理模型研究述评

知识管理模型研究述评

资源 Sp ender[5] 观 G hosh al & M oran[ 6]
核心能 K ogut & Zander[ 7] 力观 朱飞[ 8]
把知识看作等同 于人力、物力、财 力等的一种重要企业资源 侧重于分析知识的作用, 促进团队 协作与知识共享, 增进团队和个人 能力, 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2 知识管理研究
知识管理模型研究述评
张晓东1, 2 , 何 攀2, 朱 敏1
( 1. 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74; 2. 成都理工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7)
摘 要: 当前, 知识管理研究已从一般的介绍、评价转到实证与应用上来。从研究知识管理的模型入手, 梳
理出知识管理的演进脉络, 对已有知识管理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提出了对象视角与方法视角互动 的灵动模式, 构建了知识管理综合模型并指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法和知 识扩 散 的路 线 与 途径
表 3 知识管理的战略学派内涵
邱均平[ 14] 指出, 狭义的知识管理, 主要是对知识 本身的管
理, 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 和应用的 管理。
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 而且还包括对与知
管 理 职 能
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 管理, 涉及知识组织、知 识设 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
战略学派强 调, 对于 身处 日益 复 杂的 社会 经 济环 境中的现代组 织, 尤其是知 识型组 织而言, 不仅 要关注 知识的扩散, 更要关注 知识的生成。它认为技术学派通 过集中管理的 计算机 信息系统 来编码 和传播组 织内的 现有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像管理其 它资源一样管理知识 ( 见表 3) , 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创造, 提升企业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评估与改进方法

知识管理的评估与改进方法

知识管理的评估与改进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知识管理。

通过知识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获取、分享和应用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但是,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评估和改进知识管理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常用的知识管理评估方法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常用的评估方法有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知识产权管理评估、知识资源评估等。

1.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是世界上最为成熟的知识管理评估方法之一。

该模型旨在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判断企业是否能够有效地获取、利用和分享知识。

KMMM从5个方面对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进行评估,包括组织文化、知识策略、知识流程、技术支持和知识保护。

2. 知识产权管理评估知识产权管理评估是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情况进行的全面性评估。

这种评估方法主要考虑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应用和管理等方面,旨在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 知识资源评估知识资源评估主要是评估企业知识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效益。

这种评估方法从知识资源的发现、获取、整合、应用和创新等方面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的贡献和成效,为企业改进知识管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知识管理的改进方法1. 意识改变知识管理要实现有效运作,必须从领导层到员工,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意识与目标。

因此,企业应该引导员工以知识为核心,重视知识的价值,强化知识管理的意识。

2. 信息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

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知识流通的效率,从而提高知识管理的效果。

3. 培训和教育知识管理需要具有专业水平和扎实的知识储备的人才。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知识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4. 知识特权设计企业应该建立知识贡献与奖励机制,设计出符合员工工作性质和员工所分配的工作任务的奖励系统,鼓励员工参与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增强员工的知识创新意识。

成熟度管理模型

成熟度管理模型

成熟度管理模型Maturity management models are frameworks that guide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heir capabilities in specific areas, such as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improvement, or technology adoption. These models typically involve assessing the current maturity level of an organization, identify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to move towards a higher level of maturity.成熟度管理模型是一种框架,旨在引导组织在特定领域(如项目管理、流程改进或技术采用)中发展和提升其能力。

这些模型通常涉及评估组织的当前成熟度水平、识别改进领域,以及实施策略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成熟度。

A key aspect of maturity management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organizations typically progress through distinct stages of development, each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The model provides a roadmap for organizations to navigate these stages, identifying key milestones and enabling them to plan and execute effective improvement strategies.成熟度管理的一个关键方面是认识到组织通常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挑战。

知识管理技术成熟度模型的研究

知识管理技术成熟度模型的研究
裹 1 知 识 管理 路 径 与 知 识 管 理 技 术 关 系
2 1 成 熟 度 的概 念 和 特征 .
成 熟 度 模 型 是 生 命 周 期 研 究 方
法具 体 运 用 的一 个 成 果 。 即随着 时 间 的 推移 , 物 在 发 展 过 程 事 中不 断 得 到提 升 , 至 尽 善 尽 美 , 到 发 展 的最 高 境 界 。 从 本 直 达 质 上来 讲 , 熟 度 模 型 描 述 了一 个 事 物 随 时 间发 展 的 状 况 , 成 这 可 以是 人 类所 感 兴趣 的任 何 事 物 。 成熟 度模 型具 有 如 下 特 征 : a 简 化一 个 事物 的发 展过 程 , 将 其 描 述 为 几 个 有 限 的 成 熟 层 . 并 次( 常为 4 通 ~6个 层 次 ) b 这 些层 次 由 一定 的要 求来 界 定 , ;. 必 须 满足 哪 些要 求 才 能 达到 某 个 层 次 ; . 第 一 层 次 发 展 到 最 高 c从 层次 , 各层 次 之 间 具 有 顺 序 性 ( 即后 者 是 前 者 的 进 一 步 完 善 ) ;
2 知 识 管理 技术 的成 熟 度模 型
部 的传 统 技 术 , 如档 案管 理 技 术 、 档 编 辑 出版 技 术 、 行 技 例 文 发 术 等 也都 属 于 知识 管 理技 术 的范 畴 。
知识 管 理技 术 是 知 识管 理实 现 必 不 可 少 的基 本条 件 之 一 ,
是机构( 包括 企 业 或政 府 ) 识 管理 的基 本 组 成 , 知 识 工 作 者 知 是 日常工 作 的基 本工 具 。在 知识 全 球 化 时 代 , 识 不 再 囿 于 一 个 知 馆 藏 。在 知 识 的存 储 和 传 播 上 , 以利 用 知 识 管 理 技 术 ( 数 可 如 据 库技 术 、 型检 索 技 术 、 能 代 理 、 索 引 擎 以 及 网 络 技 术 、 新 智 搜 数 据 分析 技 术 与反 馈技 术 ) 保 证 知 识 的充 分 共 享 , 现 知 识 寻 , 实 求 者 和知 识 提供 者 、 识 寻 求 者 和 知 识 源 之 间 的 交 流 , 信 息 知 使 资 源 得到 及 时 匹配 和传 送 。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许多企业开始探索和实践不同的管理模式,力求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对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成熟度分析模型的概念成熟度分析模型是指通过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在不同方面的成熟度水平,进而指导企业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升级。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管理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成熟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管理目标和策略、组织结构和职能、管理流程和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水平,进而找出提升管理模式的关键问题和具体措施。

1.管理目标和策略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组织的使命和愿景,为此需要确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管理目标和策略进行综合评估,考察企业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策略是否科学有效,是否与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相适应。

2.组织结构和职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布局要合理有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布局进行评估,考察其是否与业务需求相匹配,是否有利于信息流通和决策协调。

3.管理流程和制度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够有效地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进行评估,考察其是否流程清晰、制度完善,是否有利于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4.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现代企业管理对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的需求越来越大,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进行评估,考察其是否与管理需求相适应,是否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1.全面评估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分析模型能够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管理模式,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考察企业的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为企业管理提供全景式的评估和分析。

管理成熟度评价理论与方法课件

管理成熟度评价理论与方法课件

VS
综合评价法可以综合运用自我评价、 专家评价、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等多 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组织的 管理成熟度。通过综合评价,组织可 以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制定 更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提高管 理效率和质量。
03
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战略管理成熟度
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
战略创新与学习能力
评估企业是否具备制定和实施战略规 划的能力,以及战略执行过程中的监 控和调整能力。
评估企业在战略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是 否具备创新和学习意识,能否不断优 化和改进战略。
战略适应性
评估企业战略是否与外部环境变化相 适应,以及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
组织管理成熟度
组织结构与流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确保人才供给和需求相匹配。
完善招聘与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的招聘和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为企 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优化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晋升等方面,激 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财务管理成熟度提升策略
制定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生产成本控制
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05
管理成熟度评价案例分析
某企业战略管理成熟度评价案例
总结词
该企业战略管理成熟度较高,注重长期发展规划,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
详细描述
该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愿景,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和内 部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同时,该企业注重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估,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度模型与生命周期理论有某种相似,它描绘的是一个实体(人、组织、技术、管理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若干不同成熟度水平的层级的发展而达到最高水平的过程。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指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5个层次,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这是管理学领域中较早出现的成熟度模型。

克劳士比创造了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估方格(Quality Is Free,1979),将企业质量管理由低到高分为不确定期、觉醒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等5个阶段,并以此方法评估一个组织的管理成熟度,这是又一个著名的成熟度模型。

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从软件过程能力的角度提出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 ity Model for Software,SW-CMM,简称CMM),该模型包括初始级(Initial)、可重复级(Repeatable)、已定义级(Defined)、已管理级(M anaged)、优化级(Optimizing)等5个成熟度等级,18个过程域,52个目标,以及300多个关键实践。

CM M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成为一种全世界广泛认可的成熟度模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管理研究已经从初期的意义阐述和概念界定转向相关的科学管理方法体系及认知工具的开发。

为推动知识管理在组织中的有效实施,一些机构和学者将成熟度模型引入到知识管理领域,提出了以改进组织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nowledge M anagement M aturity M odel,KM M M)。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可用于衡量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程度,指导组织实施知识管理,评估知识管理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帮助人们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和实施知识管理,已成为近年来知识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外相关机构和学者开发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均比较多,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近30种,如毕马威公司的知识之旅(Know ledge Jour ney)、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的知识管理结果路线图(Road Map to KM Results)、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微软公司的知识管理IT顾问(IT Adviso r, KM Landscape)、TATA咨询公司的5iKM3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Tiwana的10步骤知识管理路线图(10-Step KM Roadmap)等。

上述模型根据其内容和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本文将在总结国外相关机构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9种有代表性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综述相关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一、等级递进规则比较严格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此类模型严格定义了不同知识管理成熟度等级的特征,且强调等级之间由低到高的逐级递进关系,只有在本等级特征得到全部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前进至下一成熟度等级,主要包括Siemens公司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Siemens’KMMM)、Infosys 公司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Infosys'KMMM)、以及Wisdom-Source公司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WisdomSource’s K3M)等。

Siemens公司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Siemens’KMMM)是一个评估组织知识管理整体状况的结构化方法。

该模型由一个发展模型、一个分析模型和一个确定的评估流程组成。

发展模型定义了知识管理的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可重复、已定义、已管理、优化,并提供了为使关键域得到最好的发展并达到下一个成熟度级别的相关信息;分析模型可以帮助知识管理实施人员考虑到所有相关知识管理的重要方面,并揭示应在将来得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 MM)研究述评陈郁青1,2(1.扬州职业大学经济贸易系,江苏扬州225009; 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摘要:随着成熟度模型及知识管理研究的日益深入,国外的相关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众多的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相关模型。

对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9种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作一综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09)02-0067-04收稿日期:2008-12-07作者简介:陈郁青(1977-),男,江苏扬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知识管理。

到发展的关键域;评估流程制定了从评估说明到效果评估的相关步骤。

Infosys科技公司开发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Infosys’KM-M M)定义了不参加、反应性的、有意识的、确信的、共享等5个成熟度等级。

每个成熟度等级都有一些观察得到的能力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可归入人员,过程和技术等三个关键域。

此外,模型还为每个成熟度等级开发了一套关键结果域,每个结果域只针对上述三个关键域中的一项,并代表了在某一特定的成熟等级观测到的组织知识管理状态。

此模型设想的知识生命周期由三个阶段组成:知识获取/更新、知识分享/传播、知识再利用。

WisdomSource公司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WisdomSource’s K3M)从知识管理系统的角度定义了知识管理的成熟度等级。

该模型定义了在达到下一知识管理成熟度等级时一些必须到位的知识管理系统和测量方法的特征。

K3M确定了知识共享的标准化基础设施、自上而下有质量保证的信息流、自上而下的保持测量、组织学习、组织知识基地/知识产权维护、流程驱动的知识共享、持续过程改进、自我实现的组织等8个等级的成熟度,成熟度等级更加细化。

上述三种模型中,Siemens’KM MM和Infosys’KM MM是基于SEI的SW-CM M开发的,对应的成熟度等级的定义也与之相似地分为5级,初始等级为基本无知识管理状态。

Wis-domSource's K3M从知识管理系统的观点出发,定义了更为细化的8个成熟度等级,与前两者不同的是,K3M未将缺乏知识管理意识定义为组织的最低知识管理成熟度等级,该模型的最低成熟度等级始于内容发布系统或门户网站等知识共享基础设施的具备,这在Siemens和Infosys的KM M M中已处于第二成熟度等级。

三种模型清晰地界定了对应成熟度等级的相关特征,由表可以看出,虽然某些特征条款的表述方式并不完全一致,所处的等级也不一样,但三者均有一些共性的特征表述,如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到位的初级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员工和管理层明确了相关任务、稳定和熟练的知识管理活动、使用指标来指导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实践和工具的持续改进、可以灵活迎接新的挑战等。

K3M的第一等级已相当于其他两者的第二等级,因而缺乏对知识管理需要的意识这一特征未被提及。

此外,K3M着重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因此也就未定义知识管理培训、共同的组织知识管理战略、鼓励知识管理等一些Siemens和Infosys所定义的人员和文化方面的等级特征。

三者识别的知识管理关键域也有所差别,K3M从知识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仅认定了过程和技术这两个关键域。

Infosys KM M M的关键域为人员、过程和技术。

Siemens公司从4种不同角度观察,形成了知识管理的4个关键方面,并以欧洲质量管理基金组织(EFQM)的模型为基础,开发出组织知识管理的8个关键域:组织战略和知识目标,外部环境和合作伙伴,员工与企业竞争力,团队合作和组织文化,高层领导的支持,知识结构和知识形式,技术基础设施,流程、任务及组织结构。

表1Siemens'KMMM、Infosys'KMMM和WisdomSource's K3M二、等级递进规则相对灵活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相对于前一部分所述Siemen s’KMMM、Infosys’KMMM、WisdomSource’s K3M等三种成熟度等级递进规则比较严格的模型,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些等级递进规则相对灵活的模型。

这些模型对等级成熟度特征的界定比较灵活,为了前进至更高成熟度等级,只需满足部分而非全部的等级特征。

与前一部分所述模型相比,此类模型的知识管理路线图也不是特别的规则。

主要包括毕马威公司(KPMG)的知识之旅(Knowledge Journey)、Klimko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limko's KMMM)、Weerdmeester 的VISION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V-KM M M)等。

KPM G的知识之旅(Knowledge Journey)定义人员、过程、内容和技术为知识管理的四个关键域,在每个关键域都有某些需要完成的关键工作,关键域与关键工作的对应情况为:人员5项、过程4项、内容3项和技术3项,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可根据这些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得到评估。

根据不同评估结果,企业被置入一个被称为“知识之旅”的5级模型,这5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被定义为知识混乱、知识觉察、知识聚焦、知识管理、知识中心。

知识之旅的成熟度等级界定比较灵活,知识管理路线图也并不规则,它指出:只完成3项或更少关键工作时,组织处于知识混乱阶段;完成2个关键域中总计4项或更多关键工作时,组织处于知识觉察阶段;完成3个关键域中总计6项或更多关键工作时,组织处于知识聚焦阶段;完成4个关键域中各2项或更多关键工作时,组织处于知识管理阶段;关键工作全部完成后,组织则进入了知识中心阶段。

Klimko提出,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路线图为知识管理描绘发展远景并指明前进的道路。

他假设知识管理实施中的知识创造必须建立在对现有知识的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基于此假设,他提出了一个知识管理的成熟度模型。

该模型识别出的5个成熟等级为初始者、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和更新者。

除了初始等级外,Klimko描述了每一个成熟度等级的总体预期,并定义了相应的关键流程、组织挑战和可能的困难。

在此模型中,组织只要满足本等级部分特征即可前进到下一个成熟度等级,而不需要具备所有特征。

VISION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V-KMMM)采用了一个非常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管理的路线描绘和方案开发。

它由两个不同方面的成熟度模型组成。

一个是面向研究、技术开发和示范(RTD)的成熟度模型,另一个是面向组织的成熟度模型。

面向RTD的成熟度模型评估知识管理技术对象的发展等级或成熟度,面向组织的成熟度模型评价有关知识管理的人员、组织和常规技术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