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弟子规》课件

合集下载

班会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文化+2023—2024学年上学期

班会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文化+2023—2024学年上学期
也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经常弹劾那些贪赃枉法之人,而
非常喜欢他,甚至还封其为御史,后人也都称他为“铁面御史”

做人就应该像赵阅道这样,能够谨言慎行,少说 话多做事,而在做事的时候,也应该实事求是, 不随意夸下海口,不打妄语,许下了承诺,就努 力践行,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世,被后人敬仰。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诈凡 与出 妄言 ,, 奚信 可为 焉先
。。
陈实守时
东汉的陈实是个高士。有一次和朋友约定好同时出发外出 的时间,过了约定的时间,他的朋友还没有到,陈实就不等朋 友,独自去了。陈实的儿子叫陈元方,当时只有七岁,立在门 外。他父亲的朋友来了,就问陈元方:“令尊大人在不在家里 ?”陈元方回答:“等候尊驾好久不到,已经独自去了。” 陈 实的朋友生了气:“这么做是不是错了,和人家约定好又把人 家丢下,独自去了。”陈元方道:“尊驾和家父约定,是在正 午的时候,到了正午不来,这是没有信;对人家的儿子,骂他 的父亲,这是没有礼。”那个朋友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很惭愧 ,就谢了罪离开了。
曹摅约囚
晋朝的曹摅担任临淄地方的县官。那县的牢狱里,有许多 判了死罪的犯人,在年底时,曹摅到牢狱里去巡视,很同情他 们,说到:“新年人们都很重视的节日,你们难道不想暂时回 家去吗?”囚犯们哭着说:“倘若能够暂时回家,就是死了也 没什么遗憾了。”(曹摅就)把他们全都释放了,约定了日期 让他们回到监狱。他的部下坚决不同意,曹摅说:“他们虽然 是见识短浅的人,用恩义相待是不会背弃约定的,我自己替诸 位承担责任。”到了约定的日期,(犯人们)相继都回来了, 并没有遗漏未归的人。
祸从口出
三国时期,许攸本来是袁绍的部下,他足智多谋。官渡之 战时,他为袁绍出谋划策,袁绍不听,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曹 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没有顾得上穿鞋,光着脚便出门迎接 ,鼓掌大笑道:“足下愿来,我的大事成了!”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2_1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2_1

旧缝纫机卖了,母亲流泪了
有一对姐妹俩,父亲去世了,只剩下老母亲在家。 有一天,姐姐正在择她给母亲买来的菜,妹妹风风火火进门了,高兴地说:“姐,楼下有收旧缝纫机 的,咱们把咱家的旧缝纫机卖了吧。”姐姐说:“那怎么行?咱妈不在家。”妹妹说:“这缝纫机起 码有十年没人用了。现在都买衣服穿,谁还自己做?放在这儿除了占地方就是碍事!”姐姐说:“那 也得等咱妈回来再卖吧?”妹妹着急地说:“等咱妈回来收缝纫机的走了咋办?卖了算了,正好腾个 地方给咱妈买台饮水机,咱妈现在一个人烧水喝多麻烦!”姐姐说:“这倒也是,可是……”妹妹一 把把她手里的菜抓过来放在一边,说:“你还‘可是’个啥?别择菜了,走,到楼下看看去!咱妈肯 定同意,包在我身上!” 母亲回来了,姐妹俩告诉母亲把缝纫机卖了,并把卖缝纫机的钱给母亲。谁知母亲非但没有接钱,还 泪眼蒙蒙地问:“谁让你们把它卖了?”妹妹看到母亲眼含泪,吓了一跳,懦懦地说:“妈,我想你 肯定会同意的,放在家里不是没用吗?” 母亲坐在沙发上一个劲叹息,一个劲地抹眼泪,一句话也不对姐妹俩说。 无奈,妹妹推搡着姐姐去 问母亲生气的原因。母亲这才哽咽地开口道:“以前买什么都困难,要凭票。我和你爸好不容易攒够 了能买一台缝纫机的‘工业券’,可是又没钱买,还是你爷爷知道后晚上拿了一百五十块钱送过来, 我和你爸爸第二天一大早才高高兴兴地去商店把缝纫机抬回了家。现在,你爸爸不在了,我看到了那 台旧缝纫机就想起了你们的爸爸,想起了从前的日子。你们可好,不吭声就把它卖了。” 母亲的一番话,使父亲的从前的音容笑貌顿时呈现在姐妹俩眼前。失去父亲,一直是姐妹俩心中难以 忍受的伤和痛,母亲的话没听完,她们的眼泪就顺着面颊无声无息流下来了。 姐姐终于忍受不住思念父亲的痛苦,趴在床上抽泣,妹妹也抑制不住心头的伤悲,一把搂住了母亲, 泣不成声道:“妈,以后我再也不惹您生气了!”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设计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设计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弟子规》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内容选自《弟子规》完整版,主要涵盖了教材的第一至第十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孝道、尊师、友爱、谨慎、诚实、勤劳、节俭、忍让、谦虚、谨慎等方面的传统美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2. 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勤奋好学、节俭忍让等优良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弟子规》完整版、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实际案例为引子,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引出《弟子规》的重要性。

2. 教学章节一:孝道(1)讲解教材第一章,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意义。

(2)举例讲解孝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照顾父母、尊重父母意见等。

(3)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孝道原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学章节二:尊师(1)讲解教材第二章,让学生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

(2)分析尊敬师长的表现,如尊重教师、听从教导等。

(3)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尊敬师长的具体行为。

4. 教学章节三:友爱(1)讲解教材第三章,让学生了解友爱的重要性。

(2)讨论友爱在班级里的实际应用,如帮助同学、分享快乐等。

(3)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写出一句友爱的话给同学。

5. 教学章节四至十:谨慎、诚实、勤劳、节俭、忍让、谦虚、谨慎(1)分别讲解每个章节,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2)举例说明每个章节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相关章节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弟子规》完整版1. 孝道:照顾父母、尊重父母2. 尊师:尊重教师、听从教导3. 友爱:帮助同学、分享快乐4. 谨慎:言行谨慎、避免过失5. 诚实:诚实守信、不说谎6. 勤劳:勤奋好学、不怕困难7. 节俭:节约资源、反对浪费8. 忍让:学会忍让、和谐相处9. 谦虚:谦虚待人、不骄傲10. 谨慎:言行谨慎、避免过失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弟子规》中的每个章节的主题。

弟子规课堂

弟子规课堂

弟子规课堂---------------------------------------《弟子规》进进课堂――践行《弟子规》,做有道德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经典诗文,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也是祖国的瑰宝。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全文固然仅有1080个字,360句,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概括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它内容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它编写次序为进则孝、出则弟(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夸大了教育的先后次序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这完全符合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

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学生做人。

学习践行《弟子规》,能奠定孩子完美人生的基础。

学习《弟子规》有利于学生继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所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弟子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工作。

一、创设践行《弟子规》环境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红围巾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讯通等平台,宣传有关《弟子规》知识和师生力行《弟子规》的目标要求,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不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适时举行活动,如书法、演讲、比赛等,汇报《弟子规》学习成果。

以《弟子规》内容布置教室、走廊、营造良好学习《弟子规》的氛围。

在红领由广播站中设立《弟子规》专栏,天天开设红围巾广播站15分钟。

内容:5分钟《弟子规》诵读广播,天天中午,必听朗朗领诵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并且通过以故事的形式解读部分句子,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让枯燥的文字变活了。

5分钟弟子规音乐、5分钟经典音乐广播。

一周一内容,轮换播放。

《弟子规》主题班会

《弟子规》主题班会
悌道
兄弟姐妹之间应和 睦相处,互相帮助 。
礼仪
注重言行举止,遵 守社会规范和礼节 。
孝道
强调尊敬和关心长 辈,尽己所能地照 顾和侍奉他们。
忠信
为人处世要忠诚老 实,守信用。
仁爱
关心和爱护他人, 具备同情心和慈悲 心。
现代德育的挑战与问题
价值观多元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导 致学生在道德判断上存
在困惑。
家庭教育缺失
《弟子规》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结合
01
在传承《弟子规》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对《
弟子规》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编。
多元化传播方式
02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展《弟子规》的传播渠
道,提高其影响力。
跨文化交流
03
推动《弟子规》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促进文化多样
性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04
《弟子规》的实践与应用
如何开展《弟子规》主题班会
确定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标
明确班会主题,制定具体目标 ,如引导学生理解《弟子规》 的核心思想,培养良好的行为
习惯等。
准备班会内容
收集《弟子规》的相关资料, 如原文、注释、故事等,制作 PPT或视频,准备互动游戏和讨 论话题。
组织班会活动
通过朗诵、讲解、讨论、互动 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深入理解《弟子规》的内 涵。
依据《弟子规》“兄道友 ,弟道恭”的精神,学生 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 助。
诚实守信
遵循《弟子规》中“信” 的原则,学生应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做到言行一致 。
《弟子规》与学生家庭教育的关系
孝顺父母
依据《弟子规》中“入则 孝”的教导,学生应孝顺 父母,听从教导。

《弟子规》主题班会教案【可编辑版】

《弟子规》主题班会教案【可编辑版】

《弟子规》主题班会教案《弟子规》主题班会教案《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目标:1、学习《弟子规》,背诵《弟子规》,了解《弟子规》的内容。

2、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4、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

活动201X.3.28活动地点:121班教室活动过程:一、教师导入弟子规,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给我们的礼仪。

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

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

这是普通人都应学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

学习《弟子规》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就是学习《弟子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配乐诵读《弟子规》1、四个大组,每个大组诵读一个内容。

2、指名4-8个同学诵读后面3个内容。

三、听故事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四、《弟子规》背诵连句各小组各派一个代表,主持人出第一句,小组挨着顺序背诵,看哪一小组表现最好。

弟子规诵读班会记录(3篇)

弟子规诵读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弟子规》诵读班会二、班会时间2022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五、班会参加人员1. 全体学生2. 班级家委会成员3.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六、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对全体同学和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张老师指出,《弟子规》是我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学习《弟子规》,并将其中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诵读《弟子规》1. 全体同学齐声诵读《弟子规》全文。

2. 班级分组,每组挑选一位同学进行《弟子规》经典段落朗诵。

3. 邀请家委会成员和任课教师参与朗诵,共同感受《弟子规》的智慧。

三、学习《弟子规》心得分享1. 学生代表分享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阐述《弟子规》中的哪些道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2. 家委会成员分享家庭教育中的《弟子规》实践案例,交流如何将《弟子规》应用于家庭教育。

3. 班主任总结学生和家委会成员的发言,强调《弟子规》在培养良好品德、提高道德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四、互动环节1. 开展《弟子规》知识问答,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2. 进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弟子规》。

五、总结发言班主任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并对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1. 坚持诵读《弟子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将《弟子规》中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3.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六、班会结束全体同学和家长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齐声高唱《弟子规》主题曲,本次班会圆满结束。

七、班会记录(一)诵读《弟子规》在主持人带领下,全体同学齐声诵读《弟子规》全文,声音洪亮、富有感情。

分组朗诵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朗诵水平不断提高。

(二)学习《弟子规》心得分享学生代表们纷纷分享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表示《弟子规》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观念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2_3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2_3

新读—入则孝2.3
qīnàiwǒ xiàohénán 亲爱我 孝何 难 qīnyǒuguò jiànshǐgēng 亲有过 谏使 更 Jiànbúrù yuèfùjiàn 谏 不入 悦复 谏 qīnzēngwǒ xiàofāngxián 亲憎 我 孝 方 贤 yí wúsè róuwúshēng 怡吾色 柔吾声 hàoqì suí tàwúyuàn 号 泣 随 挞无 怨
《智囊闺智部》
孝2.3
亲爱我 亲憎我 亲有过 怡吾色 谏不入 号泣随 孝何难 孝方贤 谏使更 柔吾声 悦复谏 挞无怨
回读--《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泛爱众 圣人训 而亲仁 首孝弟 有余力 次谨信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事虽小 物虽小 亲所好 身有伤 应勿缓 须敬听 夏则凊 反必面 勿擅为 勿私藏 力为具 贻亲忧 父母命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苟私藏 亲所恶 德有伤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谨为去 贻亲羞
卧冰求鲤
【典故】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 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 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 出,持归供母。 【译文】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 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 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 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 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 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 归供奉继母。
乐羊子妻
【典故】乐羊子游学,其妻勤做以养 姑。尝有他舍鸡谬入园,姑杀而烹之, 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故,对曰: “自伤居贫,不能备物,使食有他肉 耳。”姑遂弃去不食。 【译文】 古时有一位叫乐羊子的人在 外求学期间,他的妻子在家中辛勤耕 作,照顾婆婆。有一天,邻居家的鸡 误入了乐羊子家的园子,乐羊子的母 亲见了就把这只鸡逮住杀掉并做成了 菜,到吃饭时,乐羊子妻对着鸡只是 暗暗落泪,并不吃它,婆婆感到很奇 怪,就问她为什么这样,乐羊子妻说: “我难过的是家里太穷了,不能有好 菜吃,所以饭菜中才有了别人家的 鸡。”婆婆听到这里,甚感惭愧,于 是把鸡倒掉不吃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品行教育:
▪ “孝”,是中国传统品德的核心与基石,有了 “孝” 才会团结家人,才会奉献报答集体, 才会爱国;有所著名的中学,教育学生就从 “孝”“勤”两字入手;“孝为善本”,《弟 子规》里的孝是从行为开始,进入内心的。 “二十四孝”的口头禅是表明家长对子女的无 微不至的关爱,而反过来,若子女能做到这点, 做到《弟子规》的部分要求,我们家长都会很 开心啦!
三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 古人一早就意识到学习的态度要先行于学习的方法, 只要学习的态度端正了,学习的动力找到了,那么 学习的方法是可以应运而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 现在的考试和以后工作、地位、金钱,更主要的是 有良好的生活态度,有向上的追求精神,学习是学 生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在《弟子规》里“学文” 放在最后,也是与现代教育的理念“学会做人,学 会学习,学会发展”紧密相符的。
房室清 墨磨偏 列典籍 虽有急
▪ 墙壁净 几案洁 心不端 字不敬 有定处 读看毕 卷束齐 有缺坏
笔砚正 心先病 还原处 就补之
▪ 易解: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要整洁,文 具要放端正。磨墨磨偏了,是因为内心不端正;字写的不工 整,是因为内心有杂念。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 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即使遇到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 再离开,发现书本有缺损,要立刻把它补好,保持完整。
▪ 置冠服
▪ 宽转弯 事勿忙
▪ 如“谨”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勿触棱 忙多错
执虚器 勿畏难
如执盈 勿轻略
▪ 这几则的行为教育重点在做事谨慎,个人居室卫生要 搞好;走路时要注意观察,别碰撞到东西,在现在交 通情况复杂的环境中,更有现实意义;做事不忙乱, 就会事半功倍;而学生,特别是女同学在初二、初三 时遇到理科往往畏难情绪严重,若能克服,可以达到 理想的学习成绩,而男生克服轻狂、毛躁的缺点,他 也会更上一层楼。
一些成功孩▪ 子的经验
1、 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2、 务学与求道 3、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 态度决定一切 5、 不强调进步 6、 练就过硬的本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7、 会玩、会偷懒、然后会学 8、 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一步计划、 调整自己 9、 学习别人

(二)
▪ 1、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 习上的忙乱。
▪ 行为教育:包括衣、食、住、行、坐、观、称呼 等。
▪ 品行教育:中国传统的以“孝”为中心,而扩展 开来的“悌”“信”“谨”“仁”“爱”等。
▪ 学习方法教育:从学子的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 都广有涉及。
▪ 贯穿在整个三大方面教育的是细节教育,它不是 空谈大道理,而是给出具体的做法给家长、老师 让我们对小孩的教育有依据的进行。
一行为教育:
▪ 如“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出必告 反必面;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等。这些教 导孩子从细节的呼唤要及时应答;出外和 回家要告知父母;孩子在外要保重身体免 得父母忧心,要努力奋发使父母脸上有光, 而不要行差踏错使父母蒙羞。如果您有这 样的孩子,您的幸福指数会增加不少吧!
《弟子规》
[清]李毓秀
zǒng xù 总叙
▪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 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有仁修订。其内容 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 个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 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 育与生活教育。
▪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 易解: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这些都很 重要。读着这本书,不要想另一本书,这本书没读完,不要 读另一本书。读书计划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要加紧用 功,功夫到了,原先困顿疑惑之处就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求 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 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 )
2、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 记。
3、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
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 5、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 6、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只要孩子爱学习, ▪办法总比困难多!
谢谢大家!
▪ 如“悌”(兄弟友爱,现可扩展为朋友同学的和睦相处):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选择这两则来说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物质财富充足的条件下, 为物质生怨的少,但因口角惹非的多,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自 然会在社会上少树敌而多结友;第二则是很小的细节,帮人代 叫,如果口信不到,则需要回去禀告一声,因为现在的孩子往 往粗心大意,未曾在内心起到重视,在行为上就会轻慢,一旦 孩子在细节上都有注意,这就是做大事的基础。
▪ 再如“爱众”与“亲仁”:
▪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 人有短 道人善 扬人恶
切莫揭 人有私 即是善 人知之 即是恶;
切莫说; 愈思勉
▪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情弱者与爱护环 境一样成为必须的公民素质。
▪ “爱”是孩子们行走社会的通行证!
▪ 在与不同的人比较中,大人尚且容易迷失自我,孩 子们若从小有良好的心态,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宣 扬别人的优点,能善意的呵护别人的缺陷,而不是 去嘲笑,取花名等,那么这样成长的个性会合群而 得到源源不断的助力!
▪ 再如“信”——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 错;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 这些话,有劝诫孩子们说话要以事实为根 据的;有提醒孩子们重诺重践,诚实为人 的;有要求孩子们不要太以自我为中心, 学会取长补短,去不断发展自己的,就由 “信”提升到了人的学习的根本目的—— 不断提升发展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