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56朵花教案

56个民族56朵花教案
56个民族56朵花教案

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

第四课好大一个家

课题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一、教材分析

本主题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勤劳智慧的好女儿”两个活动内容。教科书24—25页是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通过阅读图例,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西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通过阅读教科书提供的文字信息,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点。教科书第26页上图是各族人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结合资料和统计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

2.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四、课前准备

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课件。

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图片,服饰等(可以是剪、贴画等)。

五、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你能随音乐一起唱。(播放《爱我中华》)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1: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生2:……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板书课题)

(二)找一找感受家之广

师:同学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呢?请同学们在“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二: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

1.出示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问: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

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1)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3%(板书:汉族)其它民族人口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板书:

少数民族)。(2)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再用你喜欢的颜色勾边。(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三)赛一赛感悟家之大

师:同学们对这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和范围都这么熟悉。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呢?下面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活动,比一比谁知道的少数民族多。

生:小组竞赛

(四)说一说感受家之暖

师:课本26页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的情景:他们在哪儿?为什么在那儿?从中使你想到什么?师:嗯,说得好!这张合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板书:都是国家的主人)

同学们还收集到哪些有关民族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听听。

生: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

师:还有哪些民族之最呢?

生:齐读26页,中国民族之最。

(五)唱一唱总结升华

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

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在《爱我中华》乐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设计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汉族

都是国家主人不分大小地位平等

少数民族

作业:看地图填写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个民族,其中()族的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族,我知道我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他们分别是()、()、(

)、()、()。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社会、文化、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了将品德教育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

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一主题《好大一个家》的第一课题,主要是通过读图、资料分析、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初步了解各个民族分布的区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注

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的范例和话题,根据教材弄懂学习目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整理信息、归纳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1、汉族 2、蒙古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

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 似当今的“四片瓦”。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7、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花包头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 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8、壮族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2、了解为何称为少数民族,知道各民族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3、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 特色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介绍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同学们,刚才唱的歌里有一句非常响亮的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 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板书:56 个民族) 3、了解56个民族。 (1)老师带来了一个填空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填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由1个 __________族和55个_________组成的。观察这两个数字和所填的内容,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随机板书:1个汉族55个少数民族 (2)知道为什么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吗? 学生回答后——点击课件。(出示图片“汉族和其他人口对比图”) 从这幅人口对比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找到答案了吗?,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多少,其他民族呢? 是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因为人口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虽然人口相对较少,但分布面积很广。再看一副统计图。 (3)出示中国地区,五个自治区,了解少数名族聚居的特点。 小结:你看——出示分布地图——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这55个少数民族的身影,(我们的周围就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呢!你知道吗?是啊,)在中国的版图上还有五个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自治区。分别是——

56个民族56朵花教案

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 第四课好大一个家 课题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一、教材分析 本主题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勤劳智慧的好女儿”两个活动内容。教科书24—25页是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通过阅读图例,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西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通过阅读教科书提供的文字信息,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点。教科书第26页上图是各族人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结合资料和统计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 2.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四、课前准备

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课件。 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图片,服饰等(可以是剪、贴画等)。 五、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你能随音乐一起唱。(播放《爱我中华》)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1: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生2:……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板书课题) (二)找一找感受家之广 师:同学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呢?请同学们在“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二: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 1.出示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问: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 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1)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3%(板书:汉族)其它民族人口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设计意图 我上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本课共由六个话题组成。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先让学生对中华大家庭有所认识,并以认识和情感基础为基点创设教学活动。教学此课之前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去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将教材中原本知识性较强的内容,通过几个趣味性的活动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各民族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最后以民族团结的录音资料作为感情升华,让生知道各民族不管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增进民族团结。 3、知道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活动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大量的民族资料。 课中:《爱我中华》歌舞视频、录像小片段、课件。 活动过程: (一)歌曲引入 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他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花园里盛开的鲜花五彩缤纷。我们的歌唱家宋祖英就曾用她甜美的歌声赞扬了这块广袤而神秘土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舞《爱我中华》(播放爱我中华歌舞视频) 师:从这首歌中你们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叫3、4个)赞扬:真棒! 师:是呀,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刚才这首歌中,把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比作——引说(贴板书)。在大家的印象中,花是什么样的呢?(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等)师:可见我们的民族真是多姿多彩啊!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民族团结一家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说课稿 团风小学叶玉姣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老师们:大家好! 2011年11月15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认真听会的代表中有不少身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课件:说课内容)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体系、地位、内容(课件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好大一个家》的第一个话题。它是对应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设计的话题。本单元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中华民族凝聚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的话题。(课件附上本单元包含的主题和活动。)本课无论是本单元还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意义。本课涉及到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也略有了解。 2、说学情 一般的学生都清楚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但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分布、民族自治区,民族知识以及各民族杰出人物却了解甚少。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和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三维目标继定为:(课件: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能力与方法:培养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了解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针对本单元的探究重点和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课件: 教学重难点)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少数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知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了解各族人民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难点:尊重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56个民族是一家_科教版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 2、让学生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之 间应该平等相待; 3、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各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分布 情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爱我中华》爱我中华_在线视频观 看_土豆网视频 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歌曲里把56个民族 比作什么?(花朵星座兄弟姐妹)3、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6个民族是一家》(课件出示课题:56个民族是一家)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过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家里的兄弟姐妹可真不少,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除了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请同学们看(课件出示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这五大自治区就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点击课件内容,介绍各自治区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其实啊,除了刚才所说的5大民族自治区,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55个少数民族的踪影.我们班有哪些同学是少数 民族的? 小结:这几位少数民族同学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里,一起学习、生活,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亲如一家。不光是在我们班里,大到我们学校,我们生活的城市,我们的国家,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大家平等相待,不分你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都

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 你能写多少? A 师:我们先到这边来看看吧!这儿在搞什么呢?哦,原来是“你能写多少”。要求在一分钟之内写出你们所知道的民族,写出5个以上的小组就可以获得一份小小的奖品。每个小组选派一人写在你们桌上的题板上,其余组员可在旁边出谋划策,不认识的字可以写拼音,“民族”的“族”字可以省略不写,如“汉族”只需写一个“汉”字即可。拿起你们的水彩笔,准备好了吗?记时开始! B 记时一分钟写民族。 C 交流。 师:你们这个旅游小组写出了哪几个?把题板拿起来,大声地念给其他游客听! 第一组:汉族、藏族、蒙古族…… 第二组:仡佬族、仫佬族、羌族…… …… D 小结:恭喜你们,8个旅游小组有8个都 赢得了这份奖品! 颁奖。

小学民族团结教案精编版

1、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2、可爱的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2.出示地图:刚才同学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 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 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个民族56朵花教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教材内容: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教材与学情分析: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中华文化是由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知道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主要是呈现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安排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民族习俗与礼仪”六个话题。五年级学生对本主题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众多的少数民族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缺乏感性认识。 设计理念: 组织本课教学应做好三个“立足”,即立足教材,把握课目主题,宏扬民族特色文化;立足校本,挖掘地方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时空;立足学科,扣准课标理念,突显课程教学特点。教学此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去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教学此课时,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探究热情;透过民族风情大展台,让学生体验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一样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充分利用本地的地域优势,通过畲族风情展示,让学生较充分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各民族知识的了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畲汉两族学生融洽相处的点点滴滴,升华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相亲相爱的民族情感。 教学目标: 1.情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激发民族团结的情感。 2.能力:尝试多渠道搜集相关民族的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不同民族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2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 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 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1细心的同学你们想想,去哪里可以见到我们的兄弟姐妹呢? 学生:去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活动案例设计 56个民族是一家 常德市鼎城区花船庙小学聂金兰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间应平等对待; 3、了解各民族所居住的地方; 4、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图片;歌曲《爱我中华》、《金孔雀》、《北京的金山上》、《娃哈哈》,各民族分布图。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谈话:谁想说说歌里唱了些什么? 3、揭题:56个民族是一家。 二、开展活动 (一)、比一比,谁知道的民族多! 1、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像我和大部分同学就是汉族人,刚才演唱歌曲《爱我中华》的宋祖英就是土家族人。 2、说一说:你知道的还有那些少数民族?

3、小结:常见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土家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白族、布依族、侗族、傣族、瑶族、朝鲜族、水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二)、认识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1、分组看图片讨论 你能从他们的服饰、姓名看出是哪个民族的吗?再说说你对这个民族还知道些什么? 2、发言贴图(上台) 分组上台介绍,并把图贴在黑板上。 3、边贴边补充 依丽娜:维吾尔族,小姑娘都有长长的辫子,喜欢唱歌跳舞; 卓玛:藏族,穿藏袍,哈达; 阿丫:苗族,她头上戴的头饰好漂亮; 金秀:壮族,他们个个都心灵手巧,特产是织锦; 马康:回族,用白头巾裹头,穿着小马甲; 阿兰:彝族,手拿乐器(月琴),爱好音乐,小姑娘戴鸡冠帽; 蓝齐儿:满族,清朝的皇帝是满族,身穿旗袍好漂亮; 虎森:赫哲族,住在黑龙江,很冷,戴着很厚的帽子; 马图: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住蒙古包; 叶波月摆:傣族,跳孔雀舞,他们住竹楼。 (三)、找家乡 1、课件出示版图,找自治区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DOC)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 编辑 分布特点

编辑 人口数目 编辑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分布地区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基本政策 编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生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明显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1953年7月1日为3532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56个民族是一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为何称为少数民族。 3、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介绍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吉祥三宝》 今天郑老师带来了一首大家很熟悉的歌曲,想不想来听一听? 2、a、师:这首一家三口对答式的歌曲在大街小巷广为传唱。那么这首有如天籁的纯净民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呢?——(蒙古族) 师:对,这就是56个民族之一的蒙古族的民歌(板书:56个民族) b、我们继续来欣赏,看你能从画面中了解到蒙古族的一些什么特点? (蒙语、蒙古袍、草原马头琴蒙古包马背上的民族赛马奶茶手抓羊肉、成吉思汗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等等) 3、师:那你可知道,除了蒙古族外,中国土地上还生活着哪些民族? 4、教师小结:是啊!在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千米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这 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团结友好地生活在中国这个美好的大家庭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揭示课题:56个民族是一家(补充课题:是一家) 二、展开 (一)、观察对比图和分布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定义。 1、老师带来了一个填空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填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1个__________族和55个 _________组成的。观察这两个数字和所填的内容,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随机板书:1个汉族 55个少数民族)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3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认识少数民族的服饰,初步感受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 3.通过搜集信息、课堂展示等活动,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汉族的文化成就,各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和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点击课件。(出示视频“爱我中华”) 学生欣赏,会唱的一起跟唱。 就像歌中所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各族人民齐欢聚”) 2.板书课题。 3、看图片:学生交流。 ⑴从图上看,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多少,其他民族呢?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汉族和其他人口对比图”) 学生齐读调查表上的一段话。 ⑵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相对较少,但分布面积很广,占全国总面积的多少呢?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民族分布面积对比图”) 小结: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这55个民族的踪影,我们的学校里就有少数民族小朋友呢!你知道吗?是啊,少数民族在全国各地和汉族杂居在一起,就像56个兄弟姐妹组成了祖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 二、学习 1.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文化。 今天我们要走进“民族长廊”进行观光游览。就让我暂时充当导游,带大家一起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吧! 2.了解汉族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我们汉族是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

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⑴了解古代四大发明。 学生简单介绍: 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指南针——司南,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及哥伦布航海、麦哲伦环球航行等,都有指南针的功劳。现在在野外探险、科学探测等都需要使用指南针。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使用树皮、破布、渔网等来造纸,降低了成本。 印刷术:唐朝开始盛行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加快了印刷速度。 火药:最早由古代的炼丹家发明,唐朝开始应用于军事方面,到宋朝用火药制成了焰火等。 ⑵学生简介书法成就。 颜真卿的字圆润饱满,柳公权的字硬朗清瘦,欧体字刚劲挺拔,赵体字流畅清秀,《兰亭序》是行书,优雅飘逸,一气呵成。书法是汉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组“一些书法作品”) 学生欣赏书法作品。 ⑶了解文学成就。 点击课件。(播放画外音“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除了四大古典小说,唐诗宋词,汉族人民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你还知道哪些?学生交流。 小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琅琅上口的诗词,曲折生动的小说,这些都是汉族人民创造的文学经典! ⑷了解其他文化成就。 水墨画是汉族文化的一绝。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都是美术文化中的精品。 点击课件。(随机出示图片组“水墨画”) 汉族的服装唐装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十分广泛,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唐装”) ⑸填一填智慧谷。 小结: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3.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魅力。 ⑴我国有多少个少数名族呢?你能列举几个吗? 55个少数民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她们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就说衣服吧,和我们汉族也是大不相同呢! 请你猜一猜: 少数民族的服装、穿戴都跟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环境、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密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含反思 大班教案《五十六个民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描绘民族服饰美的快乐,初步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五十六个民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2、感受描绘民族服饰美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每个民族都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饰特点是什么。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少数民族》; 2、图画纸,铅笔,油画棒,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幼儿活动前对中国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中国的民族 (一)教师: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们周围生活着哪些民族? (二)教师: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字?知道他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他们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二、做一做: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1页,用线连一连,看看各个民族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画一画: (一)阅读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2-4页,进一步了解藏族、xx族和傣族的风俗习惯。 (二)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各民族的状况,并做出小结。 (三)在藏族、xx族和傣族三个民族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幼儿动手绘画,进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样民族服饰的美。 (四)将小朋友绘画作品放在学习园地,大家一起欣赏评论。 教学反思 小朋友们对少数名族很感兴趣,但是活动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家长和小朋友提前查阅资料,活动组织的时候也只有极少数小朋友知道少数民族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民族, 小百科: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课《好大一个家》主题下的第一个活动。本主题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勤劳智慧的好女儿”两个活动内容。教科书24—25页是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通过阅读图例,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西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通过阅读教科书提供的文字信息,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点。教科书第26页上图是各族人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结合资料和统计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 2、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课前准备 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唱十册音乐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 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图片,服饰等(可以是剪、贴画等)。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你能随音乐一起唱。(师出示:56个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穿着不同的服饰,在《中华民族歌》的旋律中载歌载舞。)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民族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1: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生2:…… 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中华古老民族多,五十六族共一国”。这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板书课题) (二)找一找感受家之广 师:同学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呢?请同学们在“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二: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看看这些民族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找民族 师:同学们通过找民族的活动后,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 师:(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和赞赏)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3%(板书:汉族)其它民族人口数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板书:少数民族)我国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一分布特点也反映了汉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下面请同学们将5个自治区在地图上找出来,(出示课件三:中国政区图)并且说说这些自治区的地理位置,再用你喜欢的颜色勾边。 生:(分组活动派代表发言,并在投影仪上展示。) (三)赛一赛感悟家之大 师:同学们对这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和范围都这么熟悉。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呢?下面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活动,比一比谁知道的少数民族多。 生:小组竞赛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共有四课,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第二课《谈学习方法》、第三课《我的心愿》、第四课《我们的作品》 目标导向: 1、掌握每课的生词,并会运用这些词语 2、掌握每课的句型 3、学习新偏旁部首“门”“双立人”“日”足字旁 4、通过课文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汉语的信心,积极参与汉语交际,积累韩语学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把观察插图与学习相结合 2、把多媒体教学与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2、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3、鼓励学生学习汉语 课时安排: 共28课时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一、总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积极参与汉语交际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3、围绕民族团结大院的情况,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各抒已见。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4、能识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5、学习句型 ……着…….. ……就像……一样 因为…… 6、学习偏旁部首“门”的意义,用它组合汉字 7、会写本课中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会组词 教学重点:知道各民族要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各民族在衣、食、居等方面都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教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知道各民族要友好互助,团结 一致,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各民族在衣、食、居等方面都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我国 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秀丽,就像一个大花园,每一个民族就是其中一朵璀璨的花朵,而且每朵花都各具特色。(揭示课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揭题并板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4、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老师出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1)、阿丽亚为什么喜欢音乐课?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意思是什么? (3)、古丽家的大院是什么样的大院? (4)、民族团结大院应该是什么样的大院? 教师小结过渡:是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是哈族,你了解其他民族的一些情况吗? 三、说说自己的民族,了解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四、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五、总结全文,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升华感情。 让我们铭记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才能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一起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六、教师总结: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民族,并且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知道一些少数民族主要的节日,能够讲出一些民族团结、友好互助的故事,感受到我国56个民族的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的情感。 七、作业 查找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俗、文化特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与同学交流,更深刻的了解民族习俗和民族文化。 八、板书设计: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1)、阿丽亚为什么喜欢音乐课?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意思是什么? (3)、古丽家的大院是什么样的大院? (4)、民族团结大院应该是什么样的大院?

大班社会《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反思大班社会《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初步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感受描绘民族服饰美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小朋友非常缺少爱国教育,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很少,也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民族,通过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让小朋友们为自己属于中国这个大家庭而骄傲自豪,并通过此活动了解自己是属于什么民族这一基本情况。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2、感受描绘民族服饰美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每个民族都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饰特点是什么。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少数民族》; 2、图画纸,铅笔,油画棒,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幼儿活动前对中国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中国的民族 (1)教师: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们周围生活着哪些民族? (2)教师: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字?知道他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他们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二、做一做: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1页,用线连一连,看看各个民族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画一画: (1)阅读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2-4页,进一步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和傣族的风俗习惯。 (2)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各民族的状况,并做出小结。 (3)在藏族、维吾尔族和傣族三个民族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幼儿动手绘画,进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样民族服饰的美。 (4)将小朋友绘画作品放在学习园地,大家一起欣赏评论。 教学反思 小朋友们对少数名族很感兴趣,但是活动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家长和小朋友提前查阅资料,活动组织的时候也只有极少数小朋友知道少数民族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民族。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2.了解少数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民族自 豪愿感,感受民族统一与团结。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并介绍少数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联系旧知,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呢,看你们还记得吗?(PPT出示《我们的民族小学》插图) 2.看来,同学们有着很棒的记性。是啊,大家来自不同地方,穿戴不同来到一所学校学习真是开心。你们也一样,和这么多同学在一起真开心。 3.在伟大的中国,地广物博,在课文中同学们认识了一些少数民族。老师今天带来了我们祖国的地图,你们能试着去看看他们民族所在的地区吗? (PPT出示地图,让学生在图上寻找) 初步感知 一.从地图中感知多民族 1.有找到的吗?可以把你找到的告诉其他同学吗? 2.是啊,要找到也确是不易。因为我国是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同学们在图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少数民族遍布全国各地。你还看到了哪里民族呢?可以把你找到的少数民族告诉大家吗? 3.少数民族不止仅仅出现在我们的书本与地图上,少数民族也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PPT)出示资料 据县民族宗教局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县有畲族、侗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等2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000多人,散居在各乡镇(街道)的农村;有1个民族乡、7个民族村,其中畲族人口占较大的比例,有4536人,另有苗族383人、仡佬族128人、土家族105人、蒙古族65人、回族38人,重点居住在莪山畲族乡、富春江镇的大庄民族村、横村镇的湾

下民族村和百江镇的金塘坞畲族村。还有少数散居在分水镇的陈家自然村,钟山乡的青南山自然村,旧县的大山湾自然村等。12月28日是莪山畲族乡成立17周年纪念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县的少数民族村,在生活、民族风情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4.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也有着少数民族的象征 呢?藏在老师的口袋里,我们一起找找。(人民币) 你能找到人民币中的少数民族吗?(文字)其实在以前的人民币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元素,老师也带来给你们,我们一起看看吧。 5.同学们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在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对了,就是我们汉族。 组织学习,有奖竞答 1.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那么你知道的有哪些?老师之前有让同学们进行学习,接下来,我们以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有将竞答。奖品老师也准备好了。 (PPT出示10题) 2.那么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优美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你知道吗?(PPT 出示阿凡提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关于阿凡提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认识了解他。 3.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再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这是什么节日,你们知 道吗?(生答:泼水节)有人知道与它有关的传说吗?老师再讲关于傣族泼水节的故事。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各少数民族之间,除了传说故事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生答)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通过一个民族的服装来认识他们。 1.微视频播放藏族服饰及文化风俗 通过微视频帮助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各种原因也让各民族的服装也各有不同。 2.通过学习单能猜出民族服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