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 第二部分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北调东线⼯程南⽔北调⼀.南⽔北调的背景:南⽔北调⼯程于2002年12⽉27⽇上午正式开⼯建设,开⼯典礼在北京⼈民⼤会堂和江苏省、⼭东省施⼯现场同时举⾏,这标志着南⽔北调⼯程进⼊了实施阶段。
南⽔北调三条调⽔线路互为补充,不可替代。
到2050年三条线路调⽔总规模为448亿⽴⽅⽶,其中东线148亿⽴⽅⽶,中线130亿⽴⽅⽶,西线170亿⽴⽅⽶。
整个⼯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南⽔北调⼯程的路线⽰意图如下:三.南⽔北调⼯程的⽬的:1.主要⽬的是缓解北⽅地区⽔资源紧缺问题,特别是华北地区⽔资源严重不⾜。
缓解我国⽔资源最紧缺的黄淮海平原地区⽤⽔紧张状况。
2.⼯程近期⽬标是以解决城市缺⽔为主,兼顾⽣态和农业⽤⽔。
四.南⽔北调东线⼯程:。
1.东线⽅案中⾃北向南沟通的⽔系分别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2.路线:长江下游江苏扬州附近江都抽引长江⽔,基本利⽤京杭⼤运河及与其平⾏的河道为输⽔主⼲线和分⼲线逐级提⽔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库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路向北,在位⼭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后可以⾃流,需新招位临运河进⼊京杭运河的卫运河、南运河终点到天津。
输⽔主⼲线全长1156公⾥;另⼀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线经济南输⽔到烟台、威海,全长701公⾥。
规划分三期实施。
3.东线⼯程供⽔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
由于东线⼯程输⽔河道所处位置地势较低,受⾼程限制,主要供⽔⽬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东半岛,解决苏北、⼭东东部和河北东南部农业以及津浦铁路沿线和⼭东半岛的城市缺⽔,并可作为天津市的补充⽔源?主要受益地区是苏北和⼭东的鲁西南及胶东地区。
具体为:苏北除⾥下河腹部及其以东和北部⾼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微省蚌埠以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县部分地区;⼭东省的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和梁济运河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引黄灌区;河北省⿊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市及近郊区。
(整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完成郑州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图【核心提示】《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
昨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
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咋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小组成员:陈家宁 130910101吴艳莹 130910128周源 130910141陈亭亭 130910201一、规划背景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二、规划理念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2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3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4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5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三、区位分析郑东新区位于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实施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战略而投资开发建设的新城区。
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产业支撑,西起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到115万人。
郑州市龙子湖工程防渗方案研究

作者简介:闫大鹏(197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研究。
1.引言郑州市龙子湖水系工程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主要包括湖体工程、循环泵站、湖区挡水闸及人工湿地等。
龙子湖正常运用水位82.0m,湖区水域面积95万m2,水体规模220万m3。
湖区工程通过魏河及引水涵和龙湖相连接,利用龙湖的退水作为主要水源,通过人工湿地自循环系统保障湖区的水质,是龙子湖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2004年2月,龙子湖工程项目建议书得到郑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
2005年6月,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做出批复,原则同意龙子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抓紧进行龙子湖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但是2006年初龙子湖工程设计因为土地问题暂缓进行。
2010年10月,郑东新区管委会要求正式启动龙子湖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龙子湖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前前后后跨越了6年之久,其中的规划设计边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初步设计阶段的防渗方案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次研究对规划设计过程中防渗方案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进了剖析,提出了应对策略,并总结了经验教训,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防渗方案从地质勘探揭露的地层来看,区内地表被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所覆盖,共分为6层:①层以砂壤土(SL)为主、②层以中砂(Sz)为主、③层以砂壤土(SL)为主、④层以中粗砂(Szc)为主、⑤层为砂壤土、壤土与中粗砂互层、⑥层为壤土及粘土。
⑥层壤土、粘土层在工程场区内为较为稳定的隔水层,其顶板高程一般在40m左右。
②层中砂的渗透系数为χ×10-3cm/s,④层中粗砂的渗透系数为χ×10-2cm/s,②层和④层砂层为场区湖体下部的强透水层。
由于①层砂壤土夹壤土层较薄,层底高程在78.41~81.77m之间,湖底高程为78.5m,使②层中砂在湖底开挖面直接出露或接近湖底。
湖水除通过直接接触的①层砂壤土夹壤土层产生渗透渗漏外,还存在通过②层中砂层的渗漏问题。
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全文

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全文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全文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2009年10月29日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9年11月27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根据2015年10月22日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5年11月26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的《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县(市)、上街区、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二)注重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三)妥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四)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五)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条城乡规划实行统一管理。
各类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等应当统一纳入城市规划、镇规划。
郑州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发展纪实

浓彩重墨半个世纪,风雨彩虹铿锵前行----------郑州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发展纪实清晨,东风渠边,晨练的人们不时跑过,这里是花园口提灌站抽取的黄河水,有一部分就是被输送到这里,化作渠里的一湾碧波。
晨练的市民沐浴着清新的空气,呼吸着花草树木的芳香,仰望蔚蓝的天空,俯瞰着莹莹绿水,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快乐健康的生活着。
东风渠,郑州生态水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众多河渠中的一条,一水托起两岸绿,几十里的绿色长廊打造了秦淮河的美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顺着东风渠一直向上游走去,我们来到了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工程的水源管理处-----郑州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她座落在黄河岸边-----花园口历史重镇,厚重的历史,是一部厚重的发展史,她的发展影射出一部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史。
一、工程建设篇郑州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的前身是郑州市引黄淤灌处,建于1955年,隶属郑州市水利局,副县级事业单位,是花园口引黄灌区的专管机构。
花园口引黄灌区,位于郑州市东北郊,1938年至1947年黄泛故道的顶端。
1947年堵口以后,全是沙丘水洼,不能耕种;泛道外又是碱涝成灾,十种九空,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多靠铲草、熬碱维持生计。
冬春季节,北风肆虐、黄沙滚滚,灰尘弥漫,对工、农业生产和环境卫生构成极大的威胁。
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决定在花园口建闸、放淤,掩沙造田,以消灭风沙来源。
1955年成立河南省花园口黄河淤灌工程处,负责技术设计工作、及承担施工任务。
工程于1955年开工兴建,56年开始引水放淤,在6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6万亩的放淤任务。
1961年10月,在全国性灾荒严重之时,河南省委通令全省引黄灌溉一律暂停,花园口引黄灌溉工作也随之停止。
1963年,灾荒缓解之后,研究恢复灌溉工作, 1964年5月,在省农委和省水利厅支持下,引黄开始在花园口进行稻改示范,试种水稻1041亩,其中插秧面积只占三分之一,旱作物面积占三分之二,秋季取得了平均亩产515公斤的丰收成绩,高产亩单产量达到每亩800到1000斤。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_文本080904

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建设部]城规编第(081001)[深圳市]深规勘设许字第12003012号设计编号:2007 B20编制时间:2008年7月出图专用章: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院长: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明昌高级工程师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管: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徐建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规划室主任:王泽坚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项目负责人:周俊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工葛永军城市规划师、博士项目组成人员:龚志渊城市规划师陈皓城市规划师曹东川城市规划师覃原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邴启亮给水排水工程师赵莹电力通信工程师唐明健燃气供热工程师谭敏敏环保环卫工程师张涛综合防灾工程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4)第三章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规模 (4)第四章空间资源管制 (5)第五章布局结构和功能区发展策略 (6)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7)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10)第八章绿地系统规划 (11)第九章景观系统规划 (12)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1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16)第十二章给水工程规划 (17)第十三章排水工程规划 (18)第十四章电力工程规划 (19)第十五章通信工程规划 (20)第十六章燃气工程规划 (20)第十七章热力工程规划 (21)第十八章环卫工程规划 ..................................................................... 21第十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22)第二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23)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对策 (24)附表 (25)图集 (29)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郑州航空港组团的规划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法规和规范,制定本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城市及水系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区域地理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区域社会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水系治理现状及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城市河流治理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水库及湖泊治理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治理现状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生态水系规划目标和治理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规划范围、水平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规划理念、目标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生态水系治理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综合利用和形态保护规划 (3)4.1 水功能定位 (3)4.2 岸线分配和利用 (4)4.3 滨水空间控制分析 (8)4.4 水系形态保护与河网改造 (13)5 水资源利用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给排水格局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需水预测及供需状况推演........................................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补充水源途径分析与方案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水源方案研究比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优化调度与中水回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郑州市的洪涝灾害与城市化洪灾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设计洪水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防洪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防洪工程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河道治理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水库除险加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 超标准洪水出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水质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水环境现状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水质保护总体布局与水功能区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水域纳污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水源地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 水污染防治与雨水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滨水景观规划与主要水工建筑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水景观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水景观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水景观规划与水文化表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河道内主要水工建筑物及生态护岸........................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支撑保障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水系管理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 数字郑州水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投资需求及分期实施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工程规模及投资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 分期实施安排与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前实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生态水系规划效益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效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实施效果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综合利用和形态保护规划4.1 水功能定位城市生态水系作为城市生命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的定位如下:(1)城市重要的综合性水基础设施。
涵盖供水水源、防洪排涝、雨洪调蓄、亲水景观、雨污水排放、水产养殖等内容。
(2)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经络,其水生生态系统与滨水绿地、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生产防护林带等共同构成覆盖城市的生态网络。
(3)城市生态走廊。
为野生动植物、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等提供通道和丰富多样的生存环境,为人与其它物种的共生创造条件。
(4)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表现。
碧水蓝天与绿地美景共同妆点着城市环境,体现着城市的形象。
(5)城市生态水系也是城市社会公众生活、工作与休闲、娱乐不可缺少的场所。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对自身生态水系的建设需求和建设能力都不断增强,城市生态水系越来越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和城市空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
郑州城市生态水系主要由水库、河流、湖泊等组成,在城市建设中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化、生态走廊、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改善城市环境等综合性功能。
参考清华大学张丙印等编著的《城市水环境工程》的划分,城市河流功能参见表3.2-1,可以分为流水功能、亲水功能、空地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
各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河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对于城市中的水库与湖泊,根据所处的位置、规模和建设情况,其功能又分为防洪保安、供水水源、生态调节、景观娱乐、水产养殖等。
城市中河道,根据所处的城市位置、周边环境和建设条件,其功能又分为水源、行洪、航运、生态调节、旅游景观等。
郑州市的河网水系主要功能定位见表4.1-1。
其中三个湖泊的景观功能仍有所区别。
龙湖、龙子湖景观定位为城市中心绿地水体,其景观特征为富有活力的、广阔的、现代感的,河岸的表现为呈几何伸展的半岛。
西流湖景观定位为城市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带,其景观特征为野趣的、自然的、田园诗意的,河岸表现为自然蜿蜒,群岛密布。
4.2 岸线分配和利用4.2.1 岸线分配和利用原则岸线分配和利用应结合水体特征、岸线条件、使用现状和滨水功能区的定位等因素确定。
并符合如下规定:(1)岸线分配应优先保证城市集中供水的取水工程需要,按照城市远期发展确定需要控制的取水点位置,应控制江河取水点上游1000m到下游100m、湖泊取水点两侧各300m作为专用于取水的生产性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