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传染病抗菌治疗

合集下载

《传染病诊疗规范》

《传染病诊疗规范》

诊等。
精选ppt
第三章、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
精选ppt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国内以蒙古、西北、东北多见,以羊型
为主。大城市散见牛型。发病以春末夏初多见,与羊羔生产
季节有关。是否有与牛、羊接触史对诊断有较大意义。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实验室工作人员多在10~50天。

临床类型

1)急性和亚急性型:病程在三个月内为急性,3~6月
第二章、霍乱
霍 • 乱
精选ppt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对可疑病人,应详细询问发病前一周内的活动情况,是否来
自疫区,有无与本病病人及其污染物接触史;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等。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3日,短者3~6小时,长者可达7日。

(1)泻吐期:起病突然,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多无腹痛
和里急后重。
拉明、多巴胺等。心功能不全可用强心剂;肌肉痉挛给予补充钠盐及钙,
预防

控制传染源:实施国境、海港、交通检疫,及时发现来
自疫区的传染源。病人及疑似病人应立即隔离。对密切接触
者应严格检疫5天,也可给予预防性服药,如多西环素或诺 氟沙星连服2天。

切断传播途径:开展“三管一灭”的卫生运动;做好饮
食、饮水、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强调饭前便后洗手,不吃
质为宜。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病原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
星(norfloxacin),成人0.2~0.4g,每日4次口服,
小儿20~40mg/kg/d,分3~4次,疗程5~7日。环
丙沙星、氧氟沙星也可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

1细菌性传染病的抗菌治疗张永信

1细菌性传染病的抗菌治疗张永信

阿莫、氨苄西 选用喹诺酮 林、SMZ-TMP 类

并发症治疗
多西+利福6W 并发症治疗 SMZ-TMP 6W 庆大2W
传染病病原的抗菌治疗
疾病
致病原 首 疗程 其他 选 (天)
钩体病 钩端螺旋 青 5-7 阿莫、多西、

庆大、红、氯
回归热 梅毒
回归热疏 青 螺旋体
苍白密螺 普
旋体

5-10 15
多西、氯、红 头孢曲松 苄星青


SMZ-TMP
甲硝唑 双碘喹林
巴龙霉素
巴龙霉素 螺旋霉素
对症治疗 合并菌血症时才 用抗菌药
10天
贾第鞭毛虫 甲硝唑
阿苯达唑 7-10天 替哨唑
结核感染的治疗
基本原则:早期、规则、全程,适量、联合的“十字方针”
• 1.一线药物 :异烟肼(H)、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 R)、 链霉素 (S)、 吡嗪酰胺( Z)、 乙胺丁醇(E)和氨硫脲(TB1)。其中 HIV/AIDS者避免使用利福平
长期>2W 某些细菌、寄生虫病
伤寒、结核病、 急性血吸虫病
长期低热 某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 4W
结核、病毒性 肝炎、慢性尿感、 布鲁菌病、CMV
热型
弛张热 >39℃
稽留热 40℃上下 间隙热 高热间歇出现
波状热
不规则热 消耗热 >39-40℃
日间波动 3-4℃, 热退不尽 日间波动1℃ 日间波动在 高热与正常间 逐渐上升、 逐渐下降至低热常温 无规律、热高低不等 日间波动4-5℃,
破伤风毒素 肌痉挛搐、抽、角弓反张
肉毒毒素
肌肉麻痹
肠毒素(葡) 呕吐、腹泻
红疹毒素(链)红斑

细菌性痢疾治疗

细菌性痢疾治疗

细菌性痢疾治疗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两方面。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指针对细菌性痢疾的症状进行治疗。

例如,腹泻和腹痛时可以采用止泻药和止痛药;发热时可以采用退烧药。

此外,还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抗菌治疗:抗菌治疗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对于病情严重、伴有血性腹泻和高热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轻症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脱水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可以采用对症治疗,不必使用抗生素。

此外,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该注意抗生素的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除了对症治疗外,抗生素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抗生素的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

细菌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
菌多于革兰 氏阴性细 菌, 但耐药 菌株及条件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 例临床分析——许 3 夕海等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
科 安徽合肥 202 ) 安徽医药》2 0 , 302 ; 0 7 l 7 :6 9 60 [ l( ) 1— 2 目的: 总结 2 0 年以来 c 03 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的临床特征, 为今 后流脑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 5 对 3例 C
维普资讯
有一定的特征性。]
( 广东 深圳市平湖人民医院儿科 5 8 1 ) l l1;
实用医学杂志》2 0 , 3( ) 38 l6 0 7 2 9 :16 一 39
细 菌性传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 6 2
[ 目的: 总结血 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新生儿败血 症的诊治指导意义。方法: 9 对 5例新生儿败 血症患儿发病 3 、2d均进行血培养并傲 、7 8
剂, 水煎 3 分 3 次, 次服, 连服半月。结果: 本组
6 2例中经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后痊愈 5 8例, 明显好转 3 l 例,例治疗 l 周后无效。结论: 用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能大 解热毒而清气血, 共奏清瘟败毒之功 。突出清
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的重要
药敏试验, 给予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结果: 疗程 2 周后, 有并发症者 3 9 例中治愈 6 例, 例, 5 8 好
例——孙智等 ( 四川 安岳县镇子中心卫生院
62 6 ) 《 4 34 ;( 四川中医》20 , 5( ) 8 4 07 2 5 :4 — 9
[ 探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
综合医院 I U老年败血症危险因素和耐药菌 C

抗菌药物:传染病学的治疗突破

抗菌药物:传染病学的治疗突破

抗菌药物:传染病学的治疗突破我还记得那个时代,传染病曾是全球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

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几乎无药可治,导致无数患者死亡。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诞生,我们终于有了对抗这些微生物的有效武器。

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它们能够干扰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有效地治疗感染性疾病。

当时,青霉素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医学奇迹”,它使得原本致命的细菌感染变得可以治愈。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许多曾经肆虐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例如,肺结核曾是人类的一大杀手,然而,自从发现了链霉素这种抗菌药物,肺结核的治愈率大大提高,病死率大幅下降。

然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于病原体对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产生,一些原本可以治愈的疾病再次变得无药可治。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研发新的抗菌药物,以应对不断变异的病原体。

抗菌药物的使用也需要谨慎。

由于它们对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有潜在的破坏作用,因此,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权衡利弊,避免不必要的滥用。

尽管如此,抗菌药物仍然是传染病学治疗的重要突破。

它们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抗菌药物,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抗菌药物在传染病学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不仅使得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还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抗菌药物的局限性,合理使用,避免滥用,以保持其治疗效果。

让我们携手共进,不断探索新的抗菌药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继续努力。

我还记得那个时代,传染病曾是全球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

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几乎无药可治,导致无数患者死亡。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诞生,我们终于有了对抗这些微生物的有效武器。

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它们能够干扰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有效地治疗感染性疾病。

当时,青霉素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医学奇迹”,它使得原本致命的细菌感染变得可以治愈。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细菌性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做好场所卫生消毒
对于幼儿园、学校等幼儿聚集场所,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提高医疗资源配备水平,增加 医疗设施和床位数量,提高医
护人员专业水平。
提升疾病诊疗水平
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疾病诊 疗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患儿得 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023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
contents
目录
•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概述 •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类型及案例 • 幼儿细菌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对策建议
01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种类
定义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 传染性和致病性,易在幼儿中爆发流行。
种类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猩红热、百日咳、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沙眼、细菌性痢疾等。
传染途径与症状
传染途径
主要包括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垂直 传播。例如,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 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通过接触患者呼吸 道分泌物及污染过的物品传播;孕妇感染 后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胎儿等。
VS
症状
治疗原则
一般采取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如猩红热首选青霉素治疗;百日咳可使用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流 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青霉素治疗;沙眼可用四环素等药物治疗;细菌性痢疾可使用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等 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02
幼儿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类型及案例
细菌性痢疾
百日咳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咳嗽持续时间长,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处置技术措施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处置技术措施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处置技术措施(一)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及感染性腹泻病等。

(二)霍乱的症状与治疗霍乱是由O1群和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

临床特点起病突然,剧烈腹泻。

一般为无痛性腹泻 (偶有腹痛)。

每日几次至几十次的腹泻,大便呈黄水样,米泔样,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肌肉痉挛 (小腿痉挛)。

治疗原则轻度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者,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补液。

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选用四环素、强力霉素与氟哌酸。

(三)伤寒的症状与治疗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治疗原则首选药物为氟喹诺酮类,儿童、孕妇可用头孢曲松、氯霉素等。

肠出血者应暂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肠穿孔时应及早手术治疗。

(四)痢疾的症状与治疗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肠道传染病。

急性菌痢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热。

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申毒型可急性发作,高热,并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治疗原则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可给口服补液盐,必要时可输液,其它如对症治疗,降温、治腹痛。

药物治疗可用吡哌酸、诺氟沙星,中毒型菌痢用环丙沙星。

(五)感染性腹泻的症状与治疗感染性腹泻是由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引起的炎症性或分泌型腹泻。

其临床表现,腹泻为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症重者因大量失水引起脱水甚至休克等。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改善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同时对不同的病原体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六)肠道传染病的诊断主要以分离出各疾病的病原菌为准。

在流行区内以第一例病原学诊断为准,以后发生的病例可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进行临床确诊。

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分类概述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传播给宿主并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引起宿主机体发生异常反应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如病原体分类、传播途径分类、感染动物分类等。

病原体分类根据传染病的病原体分类,可以将传染病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和螺旋体传染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是由各种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结核病、破伤风、霍乱等。

细菌性传染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的使用。

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登革热等。

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控制症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主要手段。

真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如白色念珠菌病、肺孢子菌病等。

真菌性传染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真菌药物。

寄生虫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是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寄生虫性传染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寄生虫药物。

螺旋体传染病螺旋体传染病是由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等。

螺旋体传染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

传播途径分类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类,可以将传染病分为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媒介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给人体,如手部的不洁、被污染的物体等。

常见的接触传播的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空气中的病原体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如肺结核、麻疹等。

空气传播的传染病通常需要接触到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被病人喷嚏、咳嗽时的飞沫。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指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如流感、新冠肺炎等。

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如在咳嗽、打喷嚏时。

媒介传播媒介传播是指通过某些中间生物或物体传播病原体,如蚊子传播的疟疾、跳蚤传播的鼠疫等。

媒介传播通常需要特定的媒介才能传播病原体。

食物水源传播食物水源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如霍乱、肠道传染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病原的抗菌治疗
整理课件
疾病 致病原
首选
鼠疫 鼠疫耶 庆大或链 尔森菌
炭疽
炭疽芽 胞杆菌
皮肤:青霉素 环丙
吸入:环丙,
多西+克林 +利
疗程 其他 注意
(天)
7~10 多西, 环 淋巴结 丙等 ,磺 切忌挤 胺 ,三代 压 头孢
10~ 多西,阿 莫
60 青
皮损处 忌挤压 或切开
29
传染病病原的抗菌治疗
9
整理课件
2.皮疹 粘膜疹
风疹 发热第1天 面颈 躯干、四肢、斑丘疹 水痘 第1天 向心性、斑 丘 疱 痂 猩红热 第2天 颈 胸 全身、猩红色针尖皮疹、划痕症、
帕氏线、苍白圈 天花 第3天 离心性、面、颈、上 下 麻疹 第4天 耳后 面、颈 躯干、四肢 前驱期、颊粘膜Kopliks斑 斑疹伤寒 第5天 躯干,上肢鲜红斑血疹 暗红、出血性,面部、下肢无疹 伤寒 第6-7天 玫瑰疹 胸腹、背、四肢
10
整理课件
猩红热样皮疹 帕氏线(Pastia lines)
11
整理课件
杨梅舌
12
整理课件
口周苍白
13
3.毒血症
整理课件
致病原的代谢产物
内毒素
入血
头痛、酸痛、谵妄、脑膜刺激症、肠胀气、中毒性心肌炎、休克
14
整理课件
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外毒素(蛋白质、多肽) *发热、高热及其毒性表现(面红、皮
疾病
破伤 风
致病原 首选
破伤风梭 抗毒素

青霉素
疗程
(天)
10
其他
多西环素 甲硝唑
注意
清创 用血清前皮试 抗菌药均静脉 给药
整理课件
肤发烫 ,心率加快,脉洪、兴奋等) *血象:WBC增高,中性↑ *特殊性表现
15
外毒素的特殊表现
整理课件
白喉毒素 心肌炎、循环衰竭、周围神经麻痹
破伤风毒素 肌痉挛搐、抽、角弓反张
肉毒毒素 肌肉麻痹
肠毒素(葡) 呕吐、腹泻
红疹毒素(链)红斑
炭疽毒素
损伤内皮细胞、出血、渗出↑
皮肤坏死、休克、DIC
金葡表皮溶解毒素 大疱型天疱疮
16
整理课件
角弓反张
17
整理课件
4.致病原
4.1.正确收集临床标本
规定用药前收标本,提高阳性率 及时正确收标本,避免正常菌群污染 特殊培养,特殊试验 涂片染色 密切与微生物实验室联系
18
血培养
畏寒、寒颤时,或高热前
选择
整理课件
不同部位的静脉 间隔抽血2-3次
抽血量
足 成人10ml以上
床边直接接
死灰复燃 新发传染病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严
重威胁人群生命和社会安全
4
法定传染病
甲类 乙类
丙类
鼠疫、霍乱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 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AIDS、 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 脑、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体病、布鲁 菌病、炭疽 、肺结核、血吸虫病、乙脑、破伤风、 疟疾、登革热
整理课件
热退不尽
脓肿、严重结核、风湿热
稽留热 40℃上下 日间波动1℃
大叶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间隙热 高热间歇出现 日间波动在
疟疾、肾盂肾炎、淋巴
高热与正常间
瘤、布鲁菌病、回归热
波状热
逐渐上升、
布鲁菌病
逐渐下降至低热常温
不规则热
无规律、热高低不等 流感、肺结核、癌性热
消耗热 >39-40℃ 日间波动4-5℃, 严重毒血症、险恶
25
整理课件
传染病的抗菌治疗
特异性病原治疗 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
一般对症治疗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心衰、出血止血、肝肾功能衰竭纠正
26
整理课件
传染病抗菌治疗事项
选药针对病原 剂量、疗程参照规范 注意不良反应、治疗反应等 注重传报与相关人群防治
27
传染病病原的抗菌治疗
疾病 白喉
7
1.发热
共同最突出表现
整理课件
短期<2W 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某些细菌 流感、肺炎
长期>2W 某些细菌、寄生虫病
伤寒、结核病、 急性血吸虫病
长期低热 某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 4W
结核、病毒性 肝炎、慢性尿感、 布鲁菌病、CMV
8
热型
弛张热 >39℃
日间波动 3-4℃, 败血症、脓毒血症、肝
整理课件
全国基层医疗机构
培训抗项目菌药物合理应用
1
整理课件
细菌性传染病的抗菌治疗
张永信 华山医院传染病科 抗生素研究所
2
整理课件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
感染性疾病
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体 细菌
螺旋体 真 菌 原 虫 蠕虫
3
整理课件
传染病防治重要性
肝炎、结核等病人数居世界前位 某些已控制的传染病(血吸虫病、性病等)
流腮、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斑疹伤寒、流感、 风疹、感染性腹泻病、黑热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病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病史
}与发热及感染定位、定性相关的为重点
体检 实验室、辅助检查 流行病学资料:极其重要 病原检查(病原学、免疫学、病原基因)
6
整理课件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有传染性 免疫性
种 培养基加中和血液杀菌因子物质和抗菌药裂介、
拮抗剂 或直接选用商售的血培养瓶 必要时抽骨髓
培养
血培养1-2天 后发
现培养液混浊,可先涂片染色
19
直接涂片
痰涂片见抗酸染色阳性杆菌
整理课件
脑脊液或瘀斑刺破液涂片
脑脊液加墨
汁混合后镜检
白喉患者咽部假膜涂片
免疫荧光、酶标抗体检测结合直接涂片镜检
20
明确致病原
整理课件
中段尿镜检 细菌≧2/油镜
10 C5FU/ml
粪检Wbc大量
侵袭性肠炎
粪检Wbc少
非侵袭性或产毒素细菌
粪检G+杆菌
艰难梭菌
脓液涂片 多形G-杆
类杆菌
脓液涂片 G+球
葡、链
脓液涂片 G+杆 + 硫磺颗粒 放线菌
24
整理课件
传染病的病原治疗
治疗目标明确 大多治疗疗效确切
抗病毒药、抗菌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
百日 咳 猩红 热
致病原
白喉棒状 杆菌
首选 疗程 (天)
青 7~10
百日咳博 德特菌
红或 7~10 复方 磺胺
A组溶血链 青 10 球菌(C、 G组极少)
整理课件
其他
注意
大环பைடு நூலகம்酯 1.同时给白喉
克林
抗毒素
2,用抗毒素前 作皮试
阿莫西林、 痉咳后不必用 阿莫/克拉 抗菌药 维酸
一、二代 头孢、大 环丙酯
整理课件
4.2.依据临床特点判断
绿色脓液带荧光 绿脓杆菌
织坏死明显恶臭 厌氧菌
迁移性脓肿
金葡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
剧烈腹泻,镜检 产肠毒素细菌致
脓细胞、白细胞少 非入侵性肠炎
21
整理课件
尿道口、龟头红肿,尿道口黄白色 脓性分泌物流出
22
摘自
整理课件
喉白喉
23
寻找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