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领导(1)
管理学第六章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三、管理方格理论 四、权变理论 五、生命周期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
•领导者必须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专 权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
•专权型领导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臵下属执行。这种领导者 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并认为决策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民主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 决策,要求上下融洽,合作一致地工作。 •放任型领导是指领导者极少行使职权,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 完全自由。领导者的职责仅仅是为下属提供信息并与组织外部进行 联系,以此有利于下属的工作。
而产生的权力,如律师、医生、大学教授和企业中的工程师可
能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与之相反,一个身居领导职位的人, 因为缺少某种专门知识,因而可能缺乏相应的专家权力。提倡
“内行当家”,其道理之一就在于此。
第二节 领导的权力基础
(5)非权力性影响力。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影响力,与领导者本
人的素质与行为(品德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和 作风因素)密切相关,被领导者是从内心自愿地接受影响。例如,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 路德· 金,尽管法定的权力很小,但他凭着 个人人格的力量,有力地影响着许多人的行为。
第六章 人格特质与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学》PPT课件

存在感、本 能、直觉
“腹”
一型的性情心理
• 非常强責任心、有恆心、有毅力 • 嚴守規律、守誠諾 • 做人做事很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和原則 • 主觀性强 • 不斷要求自己提昇 • 對批評及錯誤非常敏感 • 不輕易稱讚別人,亦不懂得接受別人
的嘉許
二型的性情心理
• 樂於助人 • 常把別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忘我地幫
5、有领导欲望
喜欢管理,喜欢承担责任。
6、有影响力
有支配欲性、有权力欲望、自信、成功导向、可依赖性、能量与活动力、 自我控制、对模糊状态的容忍度高、社会能力强、易交往、合作等等。
特质理论
基伯(Gibb):天才领导者要有7种先天特性:
善于言辞, 具有英俊潇洒的外表, 具有过人的智慧, 自信, 心理健康, 有支配欲, 外向且敏感。
•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 1930年以后的美国。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 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 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 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是稳定 而持久的行为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 刺激作出反应。
道自己的底線和死穴
四型的性情心理
•感情細膩,容易被身邊的人和事,甚 至環境所觸動
•情緒化 •感情愛恨分明 •豐富想像力 •很强同理心 •善於表達情感
五型的性情心理
• 理性、頭腦冷靜、很强思考能力 • 喜歡學術研究 • 需要很多的私人空間,很享受獨處 • 沉默、不善交際 • 拙於詞令
六型的性情心理
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企业存在的目 的不是为了实现经营者个人愿望或欲望,而是为了保证员工们 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 2:明确地描述愿景和企业的目标 • 领导者要明确企业的愿景,要把企业做成这个样子。 • 3:必须不断地挑战新事物
第六章 领导心理与行为

领导特质理论的局限
虽然人们界定了许多成功领导者的个性持征,但 并没有发现一致的模式。两个特征非常不同的领 导者在相同的情况下完全可能都获得成功。 领导行为本身的复杂性。特定工作中,个性与个人行
为间的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但是研究并没有证实这一点。
领导特质间的相互重要性并不能确定 由于特征模型不能对领导者进行成功的、准 确的预测,研究者便将他们重点从界定领导特征 转向研究领导行为
领导风格:从极度独断到高度参与的连续体中,领 导可选择一种适当的风格:
– – – – – A1(独裁1)在没有获得更多信息的情况下独自作出决定 A2(独裁2)在从下属处获取信息的情况下独自作出决定 C1(磋商1)与有关个人进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 C2(磋商2)与群体所有成员进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 G2 (群体决策)与群体成员一起讨论问题、评价方案、 达成共识
领导有效性 标准
工作表现
领导生命周期 理论 路径—目标理 论
工作表现 满意度
指导型 支持型 成就指向型 参与型
下属个人特点 环境因素
工作表现 满意度
领导—参与模 型
途径——目标理论模型
下属特点
控制点 经验 需要 感知能力 效果 下属 知觉、期望 工作绩效 满意度
领导行为
指导型 参与型 支持型 成就取向型
环境特点
任务结构 正式权力 群体源自动态情景领导理论亦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赫西(P. Hersey)和布兰查德 (K. Blanchard)提出的。
因素
进取心
被提到的%
36.2
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3.6
抱负、实现欲望
相貌 关心他人
38.1
14.8 49.2
9.4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自测练习(第6章行政领导)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自测练习(第6章行政领导)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2分)试题1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选择一项:a.委任制b.聘任制c.选任制d.考任制反馈正确答案是:选任制试题2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聘任制b.选任制c.委任制d.考任制反馈正确答案是:委任制试题3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
选择一项:a.委任制b.考任制c.选任制d.聘任制反馈正确答案是:委任制试题4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选择一项:a.聘任制b.委任制c.选任制d.考任制反馈正确答案是:考任制试题5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选择一项:a.合法权力b.奖惩权力c.决策权力d.归属权反馈正确答案是:决策权力试题6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的核心内容。
选择一项:a.行政道德b.职业道德c.社会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反馈正确答案是:行政道德试题信息未标记标记试题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6分)试题7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有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基层领导者b.高层领导者c.政治领导者d.中层领导者e.经济领导者反馈正确答案是:高层领导者, 中层领导者, 基层领导者试题8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有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a.考任产生的领导者b.选任产生的领导者c.委任产生的领导者d.政务类行政领导者e.行政类行政领导者反馈正确答案是:政务类行政领导者, 行政类行政领导者试题9满分1.00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
第六章 领导艺术

(2)法定权的使用方法与艺术 ) ① 敢于独立负责 利用法定权独立地负责工作,是要求在一 定的权限内,有系统、有步骤、有方法地 实施领导行为。 主要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主要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进行预定目标的设计 合理适宜地选人用人 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决策,以坚定的态度进 行决断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
三、把握领导艺术的层次性
领导艺术层次差异性比较
分类 层级 角色定位 核心能力 人物特征 使命差异 权责利
高层 中层 基层
领导者
决断力
先知先觉
天时
用权
管理者
执行力
后知后觉
人和
尽责
作业者
落实力
不知不觉
地利
谋利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
安东尼结构
分类 高层 中层 基层 决策 47 31 18 用人 35 42 35 业务 18 27 47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
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1、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修养是领导艺术得以发 挥的重要前提; 2、对领导条件、方式、方法运用的纯熟、巧 妙、高超并富有创造性,是领导艺术的核 心; 3、领导所创造的“美”的形象,是前两者结 合的结果,是领导艺术的外在形态;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
1、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知人善任,
用人首先必须知人,不了解人就不可能用好人 。
2、用人不疑,尊重人才 、用人不疑,
对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让他们工作,大胆负 责。
3、使用与培养相结合 、
优秀领导者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 组织内建立自己的人才培训体系,将培养人 才的投资看作“最合算的投资”。
领导学概要第六章 领导观

第二节 现代领导观的具体内容
三、领导政绩观
政绩是领导者的施政成绩,领导政绩观则是领导者对如何获得政绩和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与 态度。
树立科学的、正确的领导政绩观,是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需求,它不仅关系到 领导者自身的成长,关系到一个组织、一项事业的顺利开展,更关系到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 解决好领导政绩观问题的核心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普通高等教育秘书学系列规划教材
领导学概要
LINGDAOXUE GAIYAO
主编:姚怀山 主审:梁忠民
6 第六章 领导观
第一节 领导观的内涵与价值
一、领导观的内涵
领导观,是指领导者对领导活动和领导规律的本质认识,是领导者对领导本质、领导动力、领导 原则、领导方法、领导目标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领导行为的指导。
第三节 领导观的构建与确立
二、领导观构建与确立的途径
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领导观念的构建与确立更是一个涉及主客观因素的复杂的 系统工程,正确领导观的构建与确立,必须多管齐下,内外兼修,才能达成真正的目的。
(一)通过努力学习,实现领导者观念的转变 (二)通过实践锻炼,塑造和修正领导者的观念 (三)培养自我价值观意识 (四)对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创新 (五)通过组织的强力灌输,牢固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领导观 (六)建立考评监督机制,用以引导和约束正确领导观的形成与保持
要准确理解领导观,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要素: 第一,领导观是在领导者头脑中形成的思想认识。 第二,领导观不是领导者的所有观念,它是专指作用于领导活动的思想认识。 第三,领导观的内容由领导活动的内容所决定。 第四,领导观是领导行为的指针和尺度。 第五,领导观是具有层次的。
第一节 领导观的内涵与价值
第六章行政领导
领导权变理论
• 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在独裁和民主两个 极端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领导行为方式, 构成一个连续带,连续带模式表示一系列 民主程度不同的领导方式。
• 菲德勒的权变模式:
将与领导有关的情境因素分为三种:领导— 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要提高 领导的有效性,或者改变领导方式、或者 改变领导者所处的环境。
4.归属权:又称关系的权力。由于部属对领 导者的认同或敬慕而服从领导。
行政领导责任的含义
• 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 权是统一的。
• 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 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 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行政领 导者发行责任,完成工作任务,也是 对国家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
2.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 为( )。
A 决策权力
B 权力性影响力
C 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E 非权力性影响力Fra bibliotek3.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 )。
A 决策权力
B 归属权
C 专业知识权
D 奖惩权力
E 合法权力
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 )。
A 四分图理论
B 领导系统模式
C 领导方格理论 D PM型领导模式
3.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 )。
A 归属权
B 决策权力
C 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 守是( )核心内容。
A 行政道德
B 社会公德
C 职业道德
D 社会行为道德
三、多项选择
1.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 (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第六章领导管理学案例
20
费德勒模型
高
以人为主-关系导向 工作为主-任务导向
低
• 项目 • 领导-员工关系 • 任务结构 • 职位权力 I 好 明确 强
执行
有利
II 好 明确 弱 III 好 强 IV 好 弱
适中
V 坏 明确 强 VI 坏 明确 弱 VII 坏 强
不利
VIII 坏 弱
不明确 不明确
不明确 不明确
21
菲德勒根据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1)不能简单地评价哪种领导方式好或不好。 必须把领导者和下属的状况、环境、工作类型 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同情况适合不同的领 导方式。 (2)要提高领导效率。一方面,通过改变领导 者的个性和领导方式;另一方面改变情境,这 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改变领导者与下属 的关系、改变工作结构程度的高低和改变领导 者的职位权力。
教学重点:领导的含义与实质、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激励的含义 与功能、激励的原则与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领导的含义与本质、有效沟通。
2
本章教学内容
领导与领导理论 激励
沟通
3
第一节:领导与领导理论
领导的含义 领导与管理
领导的作用
领导理论
4
一、领导的含义
(一)领导 所谓领导,就是借助某一种或几种力量来对他人行使影响,并使被影 响者的行为和态度发生变化,以实现组织或团体的特定目标的过程。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原意为促动、驱使 人们行动的各种动力组合,这些动力包括个人 内在性的动力和源于个人以外的外在性动力。 从管理的角度,激励是指针对员工的行为 产生变化的内在规律,利用能够激发、引导、 强化和修正人的行为的各种力量,对员工的行 为施加影响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领导科学概论(南通大学第六章 领导作风
第一节 领导作风概述
• • • 一、领导作风的概念及特点 (一)领导作风的概念 领导作风:是领导在领导机构和领导活动中 的态度和言行的一贯体现。这一概念包括以 下几个要素: 第一,领导的内涵。 第二,领导机构和领导者。 第三,活动。 第四,一贯。 第五,体现。
• • • •
(二)领导作风的特点
1.从属性 2.外在性 3.时代性 4. 行业性 5.稳定性
•
1、领导者作风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2、简述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 • 3、简述领导的工作作风。 • 4、简述改进领导作风的途径和方法。
•
谢 谢!
• 一、领导作风的主要内容 • 1.思想作风 • . 2.工作作风 • 3.生活作风 4.学习作风 5 .组织作风
二、领导作风的优良传统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密切联系群众 • (三) 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 其他优良作风
• 1.廉洁奉公作风 • 2.艰苦奋斗作风 • 3.谦虚谨慎作风 4.宽容和善作风
二、领导作风的本质
• (一)领导作风的思想本质 • (二)领导作风的社会本质
三、领导作风的地位和作用
• (一) 领导作风是实现领导性质的根本保证。
• (二)领导作风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 (三)领导作风是影响 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 (四)领导作风是优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 键环节。
第二节 领导作风的基本构成
第六章__领导作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重、难点问题
•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 重点掌握:领导作风对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社会 主义领导者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基本要求;改 进领导作风的途径和方法。 • 一般掌握:领导作风的含义;领导作风理论 • 侧重培养的能力与素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 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 •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 • 本章对学生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领导作风的含 义;了解领导作风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领导作风对 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思想、工 作、生活作风方面的基本要求;改进领导作风的途径和方 法。
第六章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要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和特点,首先必须了解审计的分类,了解经济责任审计到底是审计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传统上,我们总是将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一起作为一种复合标准来对审计进行分类。
按照这种复合标准,通常把审计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的公允性及其放映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所进行的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和个人严重侵占国家资财、严重损失浪费以及其他严重伤害国家经济利益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所进行的专案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
我们认为,按审计的内容和目标对审计进行的上述分类是不科学的。
首先,这种分类形成的三种审计并非相互独立的审计类别,它们在内容和目的上存在交叉和重复,不符合审计分类的要求,也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其次,这种分类没有涵盖审计的全部内容,如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都没有包括进去。
第三,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也主要是按审计的目标来对审计进行分类的。
例如《INTOSAI 审计准则》第38 和40 段认为:“全范围的政府审计包括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
”因此,审计还是按其内容和目标分别分类为好。
1、审计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其他经济活动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不属于审计按其内容的分类。
财政收支审计也叫财政审计,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责任性所进行的审计。
财政审计普通只能由政府审计机关来进行,而且是政府审计的基本和核心职责;财政审计的对象是本级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审计的目标包括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责任性,而不仅仅是真实性、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