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国赛题

重金属污染国赛题
重金属污染国赛题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本文运用Matlab、SPSS及Excel软件,综合分析该城区各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根据重金属的传播特征建立数学模型,寻找出污染源,同时更进一步修改模型以更好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

针对问题一,利用Matlab作出各重金属浓度空间分布图,可看出重金属浓度大多呈高浓度向外逐步扩散现象。同时,利用单因素污染指数公式及污染等级规则,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类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如下:

针对问题二,利用SPSS软件对各重金属变量进行R型聚类分析,将重金属污染分为四类:Cr、Ni、Cu为一类,Cd、Pb、Zn为一类,而As、Hg各为一类。并计算出各区域各单金属污染指数进行对照分析,说明该城区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及其生产品和交通主干道污染。

针对问题三,我们根据重金属物质在土壤中扩散的特点,利用有衰减的扩散模型,构造出浓度与坐标的关系,并利用matlab编程,多次试验,合理筛选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求解参数,从而得到不同重金属的不同污染源。

针对问题四,由于问题三求解的局限性,我们在模型三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水文、人类活动等因素,得出一个更为具体并符合实际的模型。有利于计算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

关键词单因素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 R型聚类分析有衰减的扩散模型扩散规律

一、问题重述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展开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将城区划分为间距为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现根据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以及其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和背景值等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并收集更多信息,建立数学模型,以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

二、问题分析

对于问题一,可通过Matlab画图函数分别直观描述出该城区各类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包括各采样点的平面位置、海拔以及其浓度分布,并大致观测各类区重金属浓度的变化。同时,对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首先需引入单因素污染指数及其计算公式,并给出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等级评判标准。基于此,本文建立因素集和评价集,以简单模糊统计方法构造隶属函数,并在各重金属元素本身对土壤地质的作用是一样的假设下,即不考虑各重金属本身的毒性,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城区各区域的各类重金属总污染程度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问题二,需对数据进行分析,来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考虑到重金属种类有8种,比较多,可通过R型聚类分析对相关性较高的重金属元素聚分成几类,基于此法,可大致判断出哪几类重金属元素很可能源于同一性质或同一类污染物或者相似人为性活动,同时计算出各区域各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和污染等级,由此进行对照分析,综合推测出该城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于问题三,考虑到土壤中重金属的传播特征与分子运动扩散性质很相似,即一般以污染源为起点向周围辐射状传播,并且浓度逐渐地衰减,传播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针对这些传播特点,建立衰减扩散偏微分方程。首先根据问题一所做的图进行初步判断,观察高浓度的大约范围,由此选择数据。然后利用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和回归分析,由此进行参数估计,得到污染源的坐标。

对于问题四,我们考虑到问题三所建立的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问题三的基础上,研究考虑更多能够影响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因素,并将其加入问题三的问题中,由此得到一个更全面的新模型。

三、模型假设

(1)问题一中,各重金属元素本身对土壤地质的作用是一样的,即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中的各重金属元素所占的权重一样。

(2)问题三中,土壤中重金属的传播服从扩散定律,并不考虑其它大气或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3)问题三中,假设重金属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速度是一样的,土壤表面顺滑,不存在重金属物在非污染源处堆积现象。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问题一的求解

5.1.1 各金属元素空间分布

利用matlab 软件,以x 表示横坐标,y 表示纵坐标,z 表示平面上点(x,y)对应的海拔高度,利用色卡,其蓝色至红色渐变表示重金属浓度由低到高变化,得到如下图(其余见附录);

图5.1.1-1:As 空间分布图

由以各分布图可直观看出,各类金属在空间分布上大多呈现出局部集中的现象,浓度较高,再从四周逐步扩散,浓度逐渐降低。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针对问题一,可引入单因素污染指数,作为评价各类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标准。因此,若评价一个区域的污染程度,可进行单因素污染指数的评价,再次对该区域的各类重金属进行综合评价。单因素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 p =

i

i

s c ,i =1,2,3…,8 其中,i p 是第i 类重金属污染指数,i c 是第i 类重金属的实际浓度,i s 是第i 类金属的背景浓度值。

结合参考文献]1[,得到各类重金属污染的等级判定规则,如表5.1.2-1:

该城区各区域的污染程度分析主要依据其各类重金属元素浓度高低,因此可用模糊数学模型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金属浓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重金属的污染指数构成因素集U 。并记为:

{=U 0u ,1u ,2u ,3u ,4u ,5u ,6u ,7u }

评价集中含有四个元素,分别为非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并记为:

{=V 0v ,1v ,2v ,3v }

即各因素集和评价集元素表示如表5.1.2-2:

5.1.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求解

由于题设要求对五个区域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因此以1类区(生活区)为例,进行模糊评价。

(1) 计算各重金属污染指数,作第一次定量。数据处理如表5.1.2-3:

(2) 用模糊统计方法构造隶属函数,同时构造模糊评判矩阵A 。隶属函数即为:

ij a =

n

u ij ,j i , =1,2,3,4,5,6,7,8

得:

?????????????

??

???????????????=4413223115445223221911622302232219447411121134413229112

11422

111

144544311114474413441744744311344

24111A (3) 确定权向量e ,作第二次量化并求解D

设每种金属对土地污染程度的作用是相同的,并保证归一化,取权向量为:

E={1/8,1/8,1/8,1/8,1/8,1/8,1/8,1/8}

令D=EA,得:

D ={0.14,0.52,0.27,0.18}

(4) 取值,得出评价结果。

取α=0.8,1β=0.8,2β=0.9,3β=0.75. 则1d =0.14<α,

1d +2d ×1β=0.556<α, 1d +2d ×1β+3d ×2β=0.82>α,

因此,1类区(生活区)属于中度污染区。

以同样的方法,可求出其余四个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如表5.1.2-4:

5.1.4 结果分析

由表5.1.2-4可知,2类区(工业区)与4类区(主干道路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属

重度污染,该城区应加强对其重金属污染进行重点控制;其次,1类区(生活区)与5类区(公园绿地区)属中度污染,可见人们生活环境及城市绿化水平正趋于严重化;而3类区(山区)属轻度污染,需做好防范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5.2 问题二的求解

5.2.1 R 型聚类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R 型聚类分析模型主要通过研究指标变量间的相似关系将其聚合成若干类,进而找出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模型,针对该城区,分析各重金属间的相关系数,从而推断出重金属污染的具体主要因素。

(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记重金属样本矩阵为n m ij x X ?=)(,-

j x ,j S 分别为第j 类重金属的均值和标准差,有:

j

j

ij ij S x x x -

-=

~

(2)确定相关性度量

记各重金属浓度j x T nj j j x x x ),,,(21 ,j =1,2,…,m 。则以两重金属浓度j x 与k x 的样本相关系数作为其相似性度量为:

2

/11

1

2

1])()([)

)((∑∑∑==-

-

=-

-----=

n i n

i k ik

j iij n

i k ik j ij

jk x x

x x x x x x

r ,

因此,可得到各重金属两两相关系数矩阵A 。 (3)对各重金属浓度进行相关性显著检验 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运用SPSS 软件,对各重金属浓度进行Pearson 相关性显著检验,得到表5.2-1:

由上表可知,在显著水平 =0.01上,各重金属间浓度显著相关,即可利用Pearson 相关性度量标准来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判断,Cr和Ni、Pb和C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和0.665,相关性比较大,很有可能来源于同一污染物或同一污染性活动。

(4)进行聚类分析

针对上述,运用SPSS软件的分析工具,进行变量分群,使用组间连接聚类方法和Pearson相关性度量标准,选择Z-Scores标准化,可得到图5.2-2:

图5.2-2

由树状图可看出,这8种重金属可大体分为四类, Cr、Ni、Cu为一类,Cd、Pb、Zn为一类,而As、Hg各为一类。这四类,各类内重金属的相关性相对较高,其污染可能会来源于同一性质的或关联性较高的活动和污染因素,从而推测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5.2.2 对比分析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基于单因素污染指数计算公式和等级划分规则,做出该城区各类区关于各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和污染指数等级表,如表5.2-3:

由上表分析看出,该城区的各金属浓度均高于自然区背景值,因此其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一些人为活动造成的。

Cr 在生活区属于中度污染,主要源于劣质化妆品、皮革及镀铬金属部件等废物堆放,而Cu 污染主要集中于生活区、工业区和主干道路区,特别处于工业区,铜污染指数高达9.66,主要来源是铜锌矿的开采和冶炼、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钢铁生产等。Ni 污染虽高于母质,但几乎属于轻度污染,一般来源于镀镍、铸币、制造催化剂和玻璃陶瓷和不锈钢和抗腐蚀合金的制造与堆放。并且,Cr 与Ni 的相关性很高,很可能大多源于性质较为相同的工业制造品。因此,该城区Cr 、Cu 和Ni 污染主要由于工业活动以及工业类制造品的废物堆放。

Cd 、Pb 和Zn 主要在工业区和主干道路区污染严重,多分布于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As 在工业区属于中度污染,主要源于化学制药、玻璃工业脱色剂、硬质合金、杀虫剂、砷酸盐药物、化肥以及农药等,从而对公园绿地区等起到轻度污染影响。

Hg 在工业区、主干道路区和公园绿地区的污染属于重污染,特别在工业区和主干道路区,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18.35和12.93。

由此看来,该城区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及其生产品和交通主干道污染。

5.3问题三的求解

5.3.1 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1)建立基本模型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寻找土壤中的污染源,我们需要忽略大气、水文等影响,仅考虑在土壤中的有衰减扩散。以污染源为中心,以辐射的形式向四周扩散。因此,我们根据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和扩散定律,可以建立以下的微分方程:

??

??

?---=-??+??+??=??)

()()()0,,,(0002

2

2

2222222z z y y x x M z y x u c k z c c y c b x c a t c δδδ ① 其中,M 为扩散源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取待求金属的最大质量。2a ,2b ,

2c 分别为x 轴,y 轴和z 轴上的扩散系数。2k 为衰减系数。

(2)化简模型的形式,以便求解

得到②式后,我们将它进一步化简,以便由matlab 程序,得到污染源的坐标。同时令t=1,则将②式化简为:

??

???---???--=

22

202202202

-4)-4)(4)(exp 8),,(k c z z b y y a x x a M z y x c (ππ ② 两边区对数,得:

??

????++-+---=22

202202202

34)-(4)(4)()ln()

2(ln

),(ln k c z z b y y a x x abc M y x c π ③

5.3.1 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的求解

(1)将③试中除x,y,z 外的数据看做参数,即化简为:

z z y y x x y x c 6254232210),(ln βββββββ++++++= ④ 其中:

0β为常数项,2β=-20x 1β,4β=-20y 3β,6β=-20z 5β。

也就是说,利用matlab 软件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参数的值,即可得到污染源的坐标(0x ,0y ,0z )。

由于不同元素的污染源头不止一个,因此我们根据图中所示的污染源,取值计算它的污染源具体坐标。

(2)求解As 的污染源。

由图可知,As 的污染源共有三个。因此,我们自左而右将其分别记为污染源1、污染源2、污染源3. 如图所示:

(3)计算污染源1所取的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得:0x =6190.089;0y =11152.52.且参数可信度为95%。 (4)利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As 污染源2、3的坐标如下:

由此得:0x =12780.85;0y =3388.884.且参数可信度为:93%。

由此得:0x =18217.61;0y =9094.62.且参数可信度为99.9%。

(5) 利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余7种重金属的污染源。结果如下表:

5.4 问题四的求解

5.4.1 对于问题三所建立的模型的评价 (1)模型的优点

针对问题三所建立的模型,我们通过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同时利用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金属的几个污染源的准确位置;模型三中,由于取样所得的点是离散的,因此在取样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较大的点。我们选择缩小范围,取具有代表性的点,拟合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浓度与位置的曲线,最后由浓度最大的点视为污染源。 (2)模型的缺点

按照实际来说,不同的金属元素的传播方式不同,如Cd 、Pb 和Zn 主要通过大气传播,As 主要通过污水传播。我们在建立模型和求解的过程中,均忽略了大气传播、金属元素沉淀等因素,单纯考虑金属在土壤中的四周辐射式扩散,因此模型具有局限性。 5.4.2 关于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 (1)信息采集

从实际出发,若要探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必须加入时间为条件。在时间演变下,探究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

除此之外,必须从深层的传播条件出发。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与当地水文条件、气候、所属功能区以及人类活动有关,因此在采集信息的时候,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湿度,当地的水文状况,这两个因素都能促进重金属元素扩散的速度,由此计算出重金属的扩散系数。

不同的功能分区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有影响。因此需要给功能区赋值,主要考察该区排放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含量的影响。

5.4.3模型的准备

(1)在模型三的基础上,加入时间段,记为T 。在T 时间内,测量不同数据的土壤重金属浓度和经纬度,得到大量数据。

(2)考察收集样本地点的水文条件,计算河流的流速为s 。

(3)根据不同元素,和不同功能区的活动活跃情况,给不同功能区赋值,以表示此种元素在土壤中的浓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记为P 。如:在工业区中,Cu 的污染指数最高,在研究Cu 的污染时,令有以下计算方法:

废水

的含该区年均工业生产排除废水

的含收集样本时间段内排除Cu Cu P =

5.4.4 模型的建立

已知模型三中的有衰减扩散数学模型,可知:

??

???---???--=22

202204)(4)(exp 8),(k b y y a x x ab M

y x c ππ 修改后得:

??

???+---???--=T s k T b y y T a x x T Tab PM

T y x c )(4)(4)(exp 8),,(2

2

20220ππ 由此,便可计算和预测某城市的某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即某种重金属的污染

程度。

六、模型优缺点及推广

模型的优缺点:

(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合理地综合分析各类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的,但对于权重和隶属函数的选择比较模糊,因此本文基于各金属元素权重相等的前提下,使用简单统计方法构造隶属函数,虽在本文涉及的问题和大量数据中是合理的,但现实中各类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作用各不相同,因此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通过SPSS 软件,R 型聚类分析较容易实现多变量的聚合分类,推断出哪几类重金属比较相对相关,但其本身没有函数模型,结果不如主成分分析详细精确,而基于问题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说明, R 型聚类分析就足以解决问题。

(3)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非常符合重金属在土壤中的传播特征,但不考虑其它水流、风力的影响,并需结合Matlab 软件,对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多次试验后,选择置信度较高的参数初值,从而推出污染源的位置,因此该模型的求解有一定的难度和误差。

模型的推广: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推广到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的事物或系统的综合评价,评价其优劣好坏等程度;而R 型聚类分析可以针对于相互之间有一定相关的多变量指标分析问题,可将其分成聚分成几个大类,从而找出主要指标;有衰减的扩散数学模型适合一切满足分子扩散规则的问题,通过数据,可找出点源,也可实现从点源出发的扩散

过程问题解决。

七、参考文献

[1]魏志远.海南省文昌水稻土重金属污染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08-10. [2]李少荣.关于确定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研究[J].河南科学,2012,3.

[3]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姜启源.《数学模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魏秀国.广州市菜园土和蔬菜中镉含量水平及污染评价[J].土壤与环境,2002,11(2):129-132.

[6]金忠青.用脉冲谱-优化法求解对流-扩散方程源项控制反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1992,3(2).

【附录】

(1)A=[74 781 5 7.84

………

5985 2567 44 7.56

7653 1952 48 9.35 ]; %X、Y、海拔和元素浓度

x=A(:,1);y=A(:,2);z=A(:,3);c=A(:,4)

[X,Y,Z]=griddata(x,y,z,linspace(min(x),max(x))',linspace(min(y),max(y)),'v4');%插值

[X,Y,C]=griddata(x,y,c,linspace(min(x),max(x))',linspace(min(y),max(y)),'v4');%插值

figure,meshc(X,Y,Z,C)

caxis([min(c) max(c)]);

xlabel('X(m)');

ylabel('Y(m)');

zlabel('海拔(m)');

title('As立体分布图');

clear all;close all;clc;

x=[1 7776 10613 9 2.329227

1 7458 8920 36 1.900614

1 7405 10981 6 1.521699

1 6423 8831 40 1.214913

1 6395 10443 4 1.962908

1 5567 678

2 7 2.354228

1 5438 3994 10 2.235376

1 5006 8846 6 2.159869

1 4948 7293 6 2.911263

1 474

2 729

3 9 3.085116];%元素数据

xx=x(:,1:4)

yy=x(:,5)

beta=[ 9.38648061866336 -0.00402303999797 0.00000014548075 0.00068845595413 -0.00000005250534

0.02252737015359 -0.00108482795115];%初值

[beta,R,J]=nlinfit(xx,yy,@user_function,beta()) %求解系数

betaci=nlparci(beta,R,J) %置信区间

(2)其他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

图5.1.1-2:Cd空间分布图

图5.1.1-3:Cu空间分布图图5.1.1-4:Ni空间分布图

图5.1.1-5:Pb 空间分布图 5.1.1-6:Zn 空间分布图

图5.1.1-7:Cr 空间分布图 图5.1.1-8:Hg 空间分布图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 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近年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对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十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照搬国外技术与理论无法切实解决我国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环境和科学问题,难以有效地遏制农业环境污染和日趋加剧的发展态势。 为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确定的“保护耕地资源,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重点任务,聚焦我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组织实施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1—

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高发区和重金属污染典型区为重点,以农田面源污染物和重金属溯源、迁移和转化机制、污染负荷及其与区域环境质量及农产品质量关系等理论创新为驱动力,突破氮磷、有毒有害化学生物、重金属、农业有机废弃物等农田污染物全方位防治与修复关键技术瓶颈,提升装备和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到2020年,示范区实现氮磷和农药污染负荷降低20%以上、农药残留率降低30%以上,污染农田重金属有效性降低50%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消纳利用率达到95%。 围绕专项总体目标,衔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全产业链三个层次,在2016年、2017已经启动实施26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度拟发布9个任务方向,其中共性关键技术研究1个任务方向,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8个任务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1.3亿元。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 1. 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主要畜禽种类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粪污环境污染问题,研发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场规划布局、畜禽厂环保型设施设计、粪污污染控制规程;研发集约化养殖粪污收储运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设备;研发集约化养殖业粪污高效转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专用设备;研发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环—2—

重金属污染防治行业分析报告

重金属污染防治行业 分析报告

目录 一、重金属污染现状 (4) 1、重金属危害集中体现于难降解与难发现 (4) 2、重金属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 (6) 3、当前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 (6) (1)重金属土壤污染:隐蔽性强、危害大 (6) (2)重金属水污染:安全事件频发,关注度高 (8) (3)重金属大气污染:易形成交叉污染,监测网络有待完善 (9) 二、“十二五”期间重金属防治投资巨大 (10) 1、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十二五”期间投入或达数千亿元,全面修复总投入或超十万亿 (10) 2、水污染治理:“十二五”综合治理投入约1828亿元 (11) 3、重金属空气污染治理:“十二五”工业烟粉尘治理投入约470亿元 (11) 三、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12) 1、聚光科技:分析仪器综合性企业 (13) (1)环境监测龙头企业 (14) (2)实验室仪器业务:掌握核心科技 (15) 2、永清环保:土壤修复区域龙头 (16) (1)重金属土壤修复业务拓展顺利 (16) (2)率先研发离子矿化稳定化土壤修复技术,具备先发优势 (17) (3)区域垄断,优先受益于湘江治理规划 (17) 3、电科院:“三高”优质投资品种 (18) (1)主营业务:我国唯一同时提供高低压电器检测服务商 (18) (2)高增长:特高压投资翻倍,高压检测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 (19) (3)高壁垒:我国唯一同时提供高低压电器检测服务商 (21) (4)高愿景:打造“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综合电器检测基地 (22) (5)竞争优势 (23)

(6)风险分析 (24) 四、风险分析 (25) 1、重金属污染防治投资进度不如预期 (25) 2、限售股解禁对股价可能形成压制 (25)

分析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分析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要分区考虑,因为每个功能区污染源不同,起最主要作用的重金属也会不同,那么针对每区做如下分析。 在问题一中我们已经得出不同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但这是8种重金属综合影响的结果,究竟哪几种金属的污染效应最大就要看哪些对综合污染程度的贡献最大或者说相关性最大,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建立了基于BP 神经网络的变量筛选模型。 本问将结合BP 神经网络,应用平均影响值MIV (Mean Impact Value )方法来说明如何使用神经网络来筛选变量,找到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的输入项,继而实现变量筛选。MIV 被认为是在神经网络评价变量相关性中最好的指标之一,用于确定输入神经元对输出神经元影响大小,其绝对值大小代表影响的重要性。 神经网络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的广泛互连的神经网络,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真实世界及物体之间所做出的交互反应。神经网络处理信息是通过信息样本对神经网络的训练,使其具有人的大脑的记忆,辨识能力,完成名种信息处理功能。它不需要任何先验公式,就能从已有数据中自动地归纳规则,获得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良好的适应性和联想记忆功能,并行处理和非线性形转换的能力,特别适合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确定性推理,判断,识别和分类等问题。对于任意一组随机的,正态的数据,都可以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统计分析,做出拟合和预测。 BP 网络是由输入层,输出层以及一个或多个隐层节点互连而成的一种多层网,这种结构使多层前馈网络可在输入和输出间建立合适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又不致使网络输出限制在-1和1之间,如图9 。 图9 BP 神经网络结构 学习过程中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逆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 正向传播时,模式作用于输入层。设输入层输入的8种重金属单一污染指数为x ,实际得到的综合污染指数大小为y ,经过神经网络学习得到综合污染指数的大小为y 。BP 神经网络可以在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隐含层建立一种非线性关系: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 输入层 隐含层 输出数据 输出层

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和分布规律

垃圾焚烧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和分布规律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并且焚烧过程中会产生重金属的二次污染,是城市垃圾处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对此,从垃圾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变特性,以及重金属在焚烧过程中迁移分布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重金属在焚烧炉中的最终分布除了受本身特性(蒸发压力和沸点)影响外,还与原生垃圾组成以及焚烧环境有关。 关键词:垃圾焚烧;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污染物分布规律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问题。与填埋、堆肥等其它垃圾处理方法相比较,焚烧法垃圾处理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大幅减少垃圾体积和重量;(2)处理速度快、储存期短;(3)回收能量用于供热、发电;(4)就地燃烧无需长距离运输;(5)通过合理组织燃烧及尾气处理实现清洁燃烧等[1]。焚烧法垃圾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首选技术。由于原生垃圾中含有不等量的各类金属废弃物如各种金属制品、电池等,其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汞、铅、镉、铬、铜、锌、锰等)在焚烧过程中将发生迁移和转化,富集于直径小于1μm的飞灰颗粒中。由于常规的颗粒捕集设备对小颗粒飞灰捕集效率很低,这些富集了有毒重金属的细小颗粒将被排放到大气中,最终被人类呼吸。焚烧炉底灰、除尘设备飞灰、炉壁残留灰以及洗涤塔所产生的污水中也都可能含有重金属,由于重金属的渗滤特性,其中的重金属也会进入环境而造成二次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从垃圾焚烧工业兴起至今,许多国家相继对焚烧炉烟气中重金属等的排放作了严格的限制,且要求越来越严格。表1为现今国内外垃圾焚烧烟气排放重金属控制标准。 表1各国生活垃圾焚烧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3~5]mg/m3(标准状态) Floyd Hasselriis[6,7]等人在对典型垃圾组分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后指出,即便是去除了明显易生成重金属污染的垃圾源,焚烧后仍将有大量有毒重金属存在;另一方面,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摘要: 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重视. 重金属矿山的开采利用是造成当今世界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已经严重威胁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我国重金属的利用入手,总结了我国近几年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物进入环境介质的途径和方式. 为促进我国矿业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对重金属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重金属; 利用; 重金属污染 引言 所谓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重金属矿山的开采及其产品的利用是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也是全球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所在,对于矿山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农作物和人. 其主要原因在于重金属被排入环境后具有永久性,且有明显的累积效应.随着人们对金属矿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以云南铅锌矿为例,云南拥有国内储量最大的兰坪铅锌矿和国内品位最富的会泽铅锌矿,它的开采量日益增大,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随之日益增多,由于云南铅锌矿山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没有专门的尾矿坝,尾矿、废水随意排放,加之由于当地开发无序,滥采滥挖,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矿山特别是铅锌矿山老化,品位下降,开采难度增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并使得生态环境的修复、改造和维护难以进行。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 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但是由于不同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差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人们通常关注锌、铜、钴、镍、锡、钒、汞、镉、铅、铬、钴等。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由于土壤中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不太注意它们的污染问题,但在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

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

重金属污染来源、分布、治理方法 摘要:文章阐明了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同时对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提出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防治的环境矿物学新方法,利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及有用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展现出广阔的环境矿物学研究与应用前景。并提醒人们要提高土壤质量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迅速发展,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也可以导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世界各国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t、Cu为340万t、Pb为500万t、Mn为1500万t、Ni为100万t。中国北方大城市的蔬菜基地和部分商品粮基地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如北京、天津、西安、沈阳、济南、长春、郑州等地;。 南方相对较轻,如福州、宁波、上海、武汉、成都等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将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从中国土壤资源状况看,到2000年底中国人均耕地仅为0.1 hm2,而且随着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及自然灾害损毁等,土壤资源将进一步减少。因而如何有效地控制及治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改良土壤质量,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重金属污染原理 重金属,特别是汞、镉、铅、铬等具有显著和生物毒性。它们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相互转化和分散、富集过程(即迁移)。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1)除被悬浮物带走的外,会因吸附沉淀作用而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2)水中各种无机配位体(氯离子、硫酸离子、氢氧离子等)和有机配位体(腐蚀质等)会与其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导致重金属有更大的水溶解度而使已进入底泥的重金属又可能重新释放出来;(3)重金属的价态不同,其活性与毒性不同。其形态又随pH和氧化还原条件而转化。(4)在其危害环境方面的特点是: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一般为1~10毫克/升,汞、镉为0.01~0.001毫克/升);在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洋-甲基汞);可被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路线。亲硫重金属元素(汞、镉、铅、锌、硒、铜、砷等)与人体组织某些酶的巯基(-SH)有特别大的亲合力,能抑制酶的活性,亲铁元素(铁、镍)可在人体的肾、脾、肝内累积,抑制精氨酶的活性。六价铬可能是蛋白质和核酸的沉淀剂,可抑制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可能致癌,过量的钒和锰(亲岩元素)则能损害神经系统的机能。 本文主要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现行治理方法入手,提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防治的环境矿物学新方法。旨在保护环境,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 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与分布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为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及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重金属行业环境准入,健全法律规范和标准体系,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提高健康危害监测和诊疗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 (一)工作目标 对全市范围内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基本摸清我市重金属污染情况,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妥善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

到2012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到2015年,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2007年基础上削减20%,历史遗留问题初步得到解决,重点防控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重点防控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高,重点防控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二)工作重点 重点防控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砷。 重点防控区域:无锡金属表面处理科技工业园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金属污染排放相对集中的主要入湖河道、重点河流等。 重点防控行业: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池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皮革及其制品业以及涉处理重金属废物的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 重点防控企业:具有潜在环境危害风险的重金属排放企业。 三、主要工作

最新重金属试题

第一部分:重金属污染修复概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的重金属是(B ) A.铜、锌、铅B.锌、锰、铜C.锌、铜、砷D.锰、锌、镉2.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比重大于C 的金属或其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所造成的污染。 A.2 B.3 C.4 D.5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砷(As)能在潮湿的环境中氧化成毒性更强的As2O3。 B.镉(Cd)既是一种重金属又是一种致癌物质。 C.重金属主要通过采矿、冶炼、污灌、污泥、施肥、大气沉降等进入环境中。D.有些重金属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4. 下列固体废物固化方法中,不需要加热的是水泥固化。 水泥固化 B.沥青固化 C.塑料固化 D. 自胶结固化 5.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分为几类?。 A. 1 B. 2 C. 3 D. 4 6、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重金属铅可能引起的疾病() A.神经衰弱B.铅中毒C.心血管疾病D.小儿麻痹症 7、导致日本“水俣病”事件的主要物质是() A.甲苯B.甲醛C.甲基汞D.硫化汞 8、铬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毒性最大的是(a ) A.六价铬B.二价铬C.三价铬D.单质铬

9、重金属废渣堆放造成的最严重、最难以根治的污染问题是() A.水体污染B.大气污染C.土壤污染D.地下水污染10、危险废物是指() A.含有重金属的废弃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C.具有致癌性的固体废弃物 D.人们普遍认为危险的废弃物 11.《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资金计划,国家计划投入750亿元资金,开展,区域将得到国家项目资金的重点支持。 A. 污水治理,长三角 B.雾霾综合治理,京津冀 C.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防治 D.节能减排,珠三角 12.《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几个重点区域? A.5 B. 6 C7 D.8 13、环境污染对人和哺乳动物具有“三致作用”,下列不属于“三致作用”的是() A.致癌作用B.致突变作用C.致死作用D.致畸作用 14、下列属于土壤物理修复的是() A.深耕翻土B.不溶解剂技术C.氧化还原D.植物修复 15、日本某地区曾出现狂猫跳海的现象,这是因为() A.猫太饿了,到海边去抓鱼B.猫吃了受汞污染的鱼 C.猫吃了含有镉的食物D.猫吃了含有铅的食物

我国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我国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含重金属的污染物进入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我国重金属污染突显,国内在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也展开研究,本文描述了我国在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具体采样、测定、评价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我国的应用。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物采样、重金属含量测定、污染评价 前言 重金属污染时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能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逐步富集,浓度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倍的增加,最后进入人体造成危害,是危害人类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国际上,许多废弃物都因含有重金属元素被列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近些年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重金属污染频发、常发的状况。2008年,我国相继发生了贵州独山县、湖南辰溪县、广西河池、云南阳宗海、河南大沙河等5起砷污染事件,2009年环保部共接报陕西凤翔等十二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这些事件致使四千零三十五人血铅超标、一百八十二人镉超标,引发三十二起群体性事件。由于重金属污染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使得我国开始重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类典型的优先控制污染物。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与危害决定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含量分布、化学特征、环境化学行为、迁移转化及重金属对生物的毒性。人类活动极大的加速了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使环境系统中的重金属呈增加趋势,加大了重金属对人类的健康风险,当进入环境中的重金属容量超过其在环境中的容量时,即导致重金属污染的产生,重金属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一旦进入环境,就将在环境中持久存留。由于重金属对人类和生物可观察危害出现之前,其在环境中的累积过程已经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危害,就很难加以消除。因此,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人们就通过不同途径引入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做了广泛研究。

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

第39卷第4期2010年8月当代化工C ontem por ar y C hem ical Industr y Vo1.39,No.4August ,2010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 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收稿日期:2010-06-07 作者简介:房存金(1957-),男,河南商丘人,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从事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及化学在农牧业 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公开发表论文19篇, 获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通过河南省科研项目成果鉴定两项。E-mail :fcjsqzy@https://www.360docs.net/doc/ae8444025.html, 。 由于重金属一般不易随水淋滤,土壤微生物不 能分解,但能吸附于土壤胶体、被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所吸收,通过食物链或其它方式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严重,所以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的初期,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和关注,属于潜在危害,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就很难彻底消除。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受金属的化学特性、土壤的物理特性、生物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分为物理迁移、化学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其迁移转化形式复杂多样,是多种形式的错综结合[1-4]。 1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1.1汞的迁移转化 汞是一种对动植物及人体无生物学作用的有毒元素。土壤中汞的重要特点是能以零价(单质汞)形式存在,还有无机化合态汞和有机化合态汞。除甲基汞、HgCl 2、Hg (NO 3)2外, 大多数为难溶化合物。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毒性在含汞化合物中最强[5-6]。土壤中汞的迁移转化比较复杂,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1.1.1土壤中汞的氧化-还原 土壤中的汞有三种价态形式:Hg 、Hg 2+和Hg 2+2。汞的3种价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价汞和有机汞在还原条件下的土壤中可以被还原为零价的金属汞。土壤中金属汞的含量甚微,但可从 土壤中挥发进入大气环境,而且会随着土壤温度的 升高,其挥发的速度加快。土壤中的金属汞可被植物的根系和叶片吸收。1.1.2土壤胶体对汞的吸附 土壤中的胶体对汞有强烈的表面吸附(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从而使汞及其他微量重金属从被污染的水体中转入土壤固相。土壤对汞的吸附还受土壤的pH 值及土壤中汞的浓度影响。当土壤pH 值在1~8的范围内时,其吸附量随着pH 值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pH >8时,吸附的汞量基本不变。 1.1.3配位体对汞的配合-螯合作用 土壤中配位体与汞的配合-螯合作用对汞的 迁移转化有较大的影响。OH -、 C1-对汞的配合作用可大大提高汞化合物的溶解度。土壤中的腐殖质对汞离子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及吸附能力。通过生物小循环及土壤上层腐殖质的形成,并借助腐殖质对汞的螯合及吸附作用,将使土壤中的汞在土壤上层累积。 1.1.4汞的甲基化作用 在土壤中的嫌气细菌的作用下,无机汞化合物可转化为甲基汞(CH 3Hg +)和二甲基汞[(CH 3)2Hg]。当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后,随水迁移的能力就会增大。由于二甲基汞[(CH 3)2Hg]的挥发性较强,而被土壤胶体吸附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二甲基汞较易进行气迁移和水迁移。 汞的甲基化作用还可在非生物的因素作用下进行,只要有甲基给予体,汞就可以被甲基化。 房存金 摘要:介绍了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汞、镉、铅、铬、砷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源、迁移及转化过程。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提出了治理方法。关 键 词:重金属;污染物;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S 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460(2010)04-0458-03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176000)

重金属的来源及传播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吨,Cu 340万吨,Pb 500万吨,Mn 1500万吨,Ni 100万吨。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治理和恢复的难度大。本文在讨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和分布的基础上,评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分布 1.1 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据Lisk报道,煤含Ce、Cr、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O.02~30mg/k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O%~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吨的汞是通过煤和其它石化燃料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去的。例如比利时每年从大气进入每公顷土壤的重金属量就有Pb 250g、Cd 19g、As 15g、Zn 3750g。 运输,特别是汽车运输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据有关材料报导,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Pb量多达20~50 μg/L,它们成条带状分布,因距离公路、铁路、城市中心的远近及交通量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Вериня等研究发现在公路两侧50m的距离有被污染的痕迹,每月每平方米累积的易溶性污染物在4~40 g。进入环境的强度顺序为:Cu、Pb、Co、Fe和Zn。在宁-杭公路南京段两侧的土壤形成Pb、Cr、Co污染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减弱。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重工业发达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重,污染强弱顺序为:城市-郊区-农村。 1.2 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是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污水按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生活污水中重金属含量很少,但是,由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矿企业污水未经分流处理而排人下水道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从而造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Cd等含量逐年增加。淮阳污灌区土壤Hg、Ca、Cr、Pb、As等重金属1995年已超过警戒线。其它灌区部分重金属含量也远远超过当地背景值。 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95%的Hg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吸附,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自上而下递减。郑州污水灌区水中Hg的浓度达到O.242mg/kg,而土壤Hg含量O.194 mg/kg就会造成重度污染。污水中的As多以3价或5价状态存在,进入土壤后被铁、铝氢氧化物及硅酸盐粘土矿物吸附,也可以和铁、铝、钙、镁等生成复杂的难溶性砷化合物。而Cd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吸附,水中Cd的含量随着距排污口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因此污染的范围较少。Pb很容易被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Pb的迁移性弱,污灌区Pb的累积分布特点是离污染源近土壤含量高,距离远则土壤含量低。污水中Cr有4种形态,一般以3价和6价为主,3价Cr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而6价Cr进入土壤中被有机质还原为3价Cr,随之被吸附固定。因此,污灌区土壤Cr会逐年累积。 1.3 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调查与评价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牛红义,吴群河,陈新庚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对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其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大小顺序为:Cu>Cd>Zn>Pb>A s>Cr>H g ,其中Cu 是主要污染物,Cd 、Zn 和Pb 的地累积指数较高。在所有监测断面中,地累积级别达到4级(强污染)的有5个断面,即4#(雅瑶大桥)、5#(黄歧)、6#(黄沙)、7#(横滘)和16#(花地涌北出口)。 关键词:地累积指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珠江 中图分类号:X 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009(2007)02-0023-03 Investigation and Eval uati on H eavyM etal Poll uti on i n the Surface Sedi m ents i n Guangzhou Section of the Pearl R iver N I U H ong y,i WU Qun he ,C H E N X in geng (R 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 ental S cience ,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275,China ) Abst ract :The heavy m etal po llution i n Guangzhou secti o n surface sedi m ent of t h e Pearl R i v er w as stud ied w it h index ofG eoaccum ulation(I ge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 h e i n dex o f heavy m eta ls i n the surface sed i m ent de creases as follo w ed :Cu>Cd>Zn>Pb>As>Cr>H g .Cu is the m ain po ll u tan t and the I geo of Cd ,Zn and Pb are larger than that of others ele m ents .There are 5sa m pling sites whose I geo get scale 4,wh ich m eans heavy po l l u ti o n ,and they are 4# (The bri d ge of Yayao ),5# (H uangqi),6# (H uangsha),7# (H eng jiao)and 16# (The nort h ex it o f the H uadi Strea m ). K ey w ords :I ndex o f geoaccu m u lation ;Sedi m en;t H eavy m eta l po ll u ti o n ;Pearl R i v er 收稿日期:2006-08-09;修订日期:2006-12-20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031549)作者简介:牛红义(1979 ),男,河南偃师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研究工作。 水体沉积物既是重金属污染物的汇集地,又是对水质有潜在影响的次生污染源[1] ,在环境条件 改变时,束缚在其中的重金属被释放出来,造成二 次污染 [2-3] 。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底泥中的 重金属含量比水相中高得多,常常得到积累,并表 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性。沉积物可以反映水系状况以及水体被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是水环境重金属的指示剂[4-5] 。现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 为特点,应用地累积指数法(I ndex of G eoaccumu la ti o n) [6] ,对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 污染进行调查与评价。1 调查方法 珠江广州河段(113!30?#30?E ,23!10?#10?N ),起于鸦岗,经广州市流至黄埔新港。该河段属 感潮河段,在枯水期涨潮时,珠江口盐水楔可以到达该河段,干旱年份盐水楔可到达广州市区。1.1 布点与采样 监测对象包括珠江广州河段及市区主要内河 涌的约10c m 深的表层底泥。根据珠江(广州河段)水文水质特点、河道走向和弯道、支流和障碍物的位置,沿程污染源分布,以及河道中污染物的回荡等因素,在主干流河道和广州市区内的主要内河涌布设23个表层底泥监测断面,分别为:1# (雅岗)、2# (硬颈海)、3# (水口水)、4# (雅瑶大桥)、5#(黄岐)、6# (黄沙)、7# (横滘)、8# (华南大桥)、9 # 23 第19卷 第2期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年4月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据Lisk报道,煤含Ce、Cr、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O.02~30mg/k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O%~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吨的汞是通过煤和其它石化燃料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去的。例如比利时每年从大气进入每公顷土壤的重金属量就有Pb 250g、Cd 19g、As 15g、Zn 3750g。运输,特别是汽车运输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据有关材料报导,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Pb量多达20~50 μg/L,它们成条带状分布,因距离公路、铁路、城市中心的远近及交通量的大小有明显的差异。Вериня等研究发现在公路两侧50m的距离有被污染的痕迹,每月每平方米累积的易溶性污染物在4~40 g。进入环境的强度顺序为:Cu、Pb、Co、Fe和Zn。在宁-杭公路南京段两侧的土壤形成Pb、Cr、Co污染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减弱。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与重工业发达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重,污染强弱顺序为:城市-郊区-农村。 <2>、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是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污水按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生活污水中重金属含量很少,但是,由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矿企业污水未经分流处理而排人下水道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从而造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Cd等含量逐年增加。淮阳污灌区土壤Hg、Ca、Cr、Pb、As等重金属1995年已超过警戒线。其它灌区部分重金属含量也远远超过当地背景值。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95%的Hg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吸附,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自上而下递减。郑州污水灌区水中Hg的浓度达到O.242mg/kg,而土壤Hg含量O.194 mg/kg 就会造成重度污染。污水中的As多以3价或5价状态存在,进入土壤后被铁、铝氢氧化物及硅酸盐粘土矿物吸附,也可以和铁、铝、钙、镁等生成复杂的难溶性砷化合物。而Cd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吸附,水中Cd的含量随着距排污口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因此污染的范围较少。Pb很容易被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Pb的迁移性弱,污灌区Pb的累积分布特点是离污染源近土壤含量高,距离远则土壤含量低。污水中Cr有4种形态,一般以3价和6价为主,3价Cr 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而6价Cr进入土壤中被有机质还原为3价Cr,随之被吸附固定。因此,污灌区土壤Cr会逐年累积。 <3>、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不同与其它类型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重金属可直接对环境中的大气、水、土壤造成污染,致使土壤肥力下降、资源退化、作物产量品质降低,并且在土壤中不易被淋滤,不能被微生物分解,有些重金属元素还可以在土壤中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在遭受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农产品或是用遭受污染的地表水灌溉农产品,能使农产品吸收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由此形成土壤—植物—动物—人体之间的食物链,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防治重金属污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只有人人都意识到其危害,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要坚决杜绝工业“三废”的排放,规划城市垃圾的堆放,严格控制含有重金属的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于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防治主要用以下方法: (1)工程治理方法: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如换土、翻土、去表土等; (2)生物治理方法:利用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某些习性来适应、抑制和改良重金属污染; (3)化学治理方法:向污染土壤投入改良剂,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粒子代换量和粘粒的含量,改变pH、Eh和电导等物理性质,使土壤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4)农业治理方法:即因地制宜的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重金属的危害,在污染土壤上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 (5)天然矿物治理方法:这是一种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新方法,即利用组成土壤的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硅氧化物、碳酸盐、有机质硫化物等天然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与解吸作用、固定与释放作用来提高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和容纳能力。如何恢复已经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区的本来面目,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全球性的研究课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管理策略探析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管理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19-08-12T09:18:27.3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叶可珍 [导读] 本文将结合重金属污染现状,讨论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法律体系、受损环境修复、高新技术检测等防治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发展。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提高了经济生产水平,但废水、废料、废气的排放也释放了大量重金属物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将结合重金属污染现状,讨论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法律体系、受损环境修复、高新技术检测等防治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发展。 关键词:重金属;环境污染;环境防治 引言:重金属污染来源众多,其中工业活动占据多数,例如:金属加工、皮革制作、电子电池、化工氯碱等等。此类行业在生产运作时会产生大量工业垃圾,如果不能对废料进行科学处理,带有重金属的废料会直接流入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动物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其中水污染、土壤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 一、重金属污染现状 重金属通过工业废料进入土壤、河流当中,对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都会造成严重危害。经过生物链循环,变成食物、水、空气进入到人体当中,从而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健康。例如:蛋白质和酶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重金属在身体内,会和活性酶及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蛋白质与酶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重金属污染对于生物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且影响范围较广,经过食物链富集转化成甲基化合物,相比较于空气污染、水污染来说,重金属毒性更大,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往往等到人们发现时,污染问题已经不可逆转。当前常见重金属污染类型有:铅、锌、汞、铜、镍、铬等等,污染源种类较多,例如:工厂会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大量有毒气体,经过大气的自然沉降进入土壤当中,因此工厂周边的土壤往往金属浓度更高。另外,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尾气,其中含有铅、铬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道路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更加严重。目前,重金属污染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时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我国正处于友好型社会构建过程中,需要提高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加强技术研发,贯彻落实生态环保理念,科学制定污染防控管理策略,推进社会健康、稳定、顺利的发展[1]。 二、综合防治管理策略 (一)提高环保意识 近几年,工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内竞争愈发激烈,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保证经济效益,很多企业在日常运行中往往只关注生产、营销方面,忽视了对废弃物的处理回收,不能正确认识到重金属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例如:电池生产厂家如果不能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废水处理、沉降工作,为了追求经济收益,减少废水处理成本,就会导致大量含有锌、铅重金属的工业水经过管网直接排放到水中,造成大规模水污染。还有一部分企业将重金属废料、废渣就地堆放在工厂周边,导致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影响生态环境。为避免企业出现上述问题,就需要深化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重金属污染对自身健康、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政府部门要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在平时积极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定期考察企业排放效果。将污染防治理念深化到各个企业当中,提高其对于污染管理的认识,维护企业稳定、健康、科学的发展。 (二)完善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重金属综合防治管理的基础,也是规范相关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环境污染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是普遍现象,为了约束污染排放行为,世界各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法律条款。上世纪80年代,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就开始进行重金属污染防控相关法律条款的制定,例如:德国在1987年推行了《土壤保护行动计划》,在1999年推行了《土壤保护法》,用权威性、严肃性的手段规范污染问题。重金属污染往往具有隐蔽性,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一旦问题暴露出来,后续的修补、治理工作就难以进行。不仅仅消耗资金成本较大,同时治理效果也受到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法律体系来预防、控制污染十分必要。为降低重金属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群众生活质量。我国中央部门也相继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未来还需要不断细化污染防治细节管理内容,并结合法律手段予以监控,强调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提高法律执行效果,让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开展的有法可依、有纪可循[2]。 (三)受损环境修复 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十分严重,污染物通过工厂排放进入大气,沉降后进入土壤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土壤出现富集作用,不断吸收污染物,一旦吸附的污染物超过土壤承载能力,就会导致大规模危害爆发。为改善已经出现的土壤污染问题,就需要对受损环境进行修复处理,降低现有污染,确保土壤环境符合国家环境标准。当前常见的受损环境修复方式有热修复、翻土、动电修复等等。其中热修复是通过加热土壤,使部分重金属物质挥发,然后冷凝并加以回收利用。热修复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对于部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的金属物质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但是该技术成本投入较大,无法大面积使用。而动电修复是当前发展较快的一种修复技术,成本低廉可大规模使用,对土壤环境恢复的比较彻底,通过电化学反应,对土壤中的污染物采取氧化还原处理,使金属能够集中在电极两端,方便收集。除此之外,微生物降解、植物吸附都是应用效果较为可观的生物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对此类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治效率。 (四)高新技术检测 重金属污染问题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或郊区中都有体现,因为重金属多数为过渡元素,就算是同一种元素,但是价态不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毒性也有区别,为提高防治效率,需要采取高新技术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与调查。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完整的环境检测制度,并不断完善检测手段。例如:快速检测、动态分析、趋势变化分析、污染预警等等,结合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未来还会为污染防治研制出更多检测技术,将实验室内容逐渐延伸到实际应用当中,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