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对比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透析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病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组间数据比较P<0.05。
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更大幅度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肾功能;不良反应慢性肾衰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多种肾脏疾病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一种综合征类疾病,食欲下降、乏力、夜尿增多等属于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1-2]。
本文对比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透析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
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左侧肾脏病变8例,右侧肾脏病变22例;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5.2±0.5)个月;年龄41-76岁,平均(58.3±4.9)岁;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左侧肾脏病变10例,右侧肾脏病变20例;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1±0.8)个月;年龄43-72岁,平均(58.1±4.6)岁。
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

龙源期刊网 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作者:谢孝翠周晶虹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4期【摘; 要】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人。
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器进行透析治疗,实验组给予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透析治疗。
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明显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对照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32%,明显高于实验组8%,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效果显著,且能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尿毒症;高通量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效果【中图分类号】R6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72-01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式之一[1]。
血液透析疗法主要是通过将人体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的原理,将人体血液中多余的水分以及废物清除至体外,保持人体血液中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2]。
目前已知尿毒症毒素有200多种,可分为三类:小分子毒物(分子量500道尔顿),如甲状旁腺素PTH、瘦素、β2-微球蛋白等;蛋白结合毒素如同型半胱氨酸、肾素、血管紧张素等。
普通透析器只能清除小分子毒物,中大分子毒物不能清除,存留于血液,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而高通量透析器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物,尤其是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好。
为进一步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现针对100例尿毒症患者分别采取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情况。
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比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48 期2019 Vol.6 No.4820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比较陈范(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300)【摘要】目的 以我院过去2年接收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为对象,进一步探索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方法 过去2年我院治疗了98例尿毒症患者,其中49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和49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
经过64天临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三年生存率情况进行对比,并统计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三年生存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已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提高了治疗疗效,降低治疗时的不良反应的效果,但是未来还需要有关人士大力探索研究。
【关键词】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8.20.02肾脏疾病在当前已经十分常见,各类型急慢性肾病患者发展到终末期可能出现肾衰竭,导致尿毒症。
尿毒症的主要特点是电解质代谢紊乱,内源性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而对患者造成机体损害。
为此学界相关人士一直没有放弃尿毒症造成的代谢紊乱的代偿性治疗的探索,以图降低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其中血液透析滤过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血液透析滤过是临床广泛使用的用于滤除血液中不能自行排出的代谢产物或有毒物质的主要方法。
下文将借我院治疗实例进行简要分析概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突出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实践结果,从我院2016年至今接受的患者治疗中选取49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和49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r a t e o f d e c r e a s e i n b l o o d u r e a n i t r o g e n( B U N ) a n d c r e a t i n i n e ( C r ) b e t w e e n o b s e v r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r g o u p .  ̄ )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P)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 < O . 0 5 ) .T h e r e w a s n o s i ni g i f c a n t d i f e r e n c e i n
临床和卷 第 1 9期
・1 5 61・
高通 量 血 液 透 析 与 常规 血 液 透 析
治 疗 慢 性 尿 毒 症 患 者 的疗 效 对 比
周 长岳 ( 重庆 市 巴南 区人 民 医院 肾内科
【 摘 要】 目的
重庆 4 0 1 3 2 0 )
② 观察组不 良反应发 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者具有疗效确切 、 不 良反应发 生率低 等优 点。 高通 量血液透析 治疗慢性 尿毒症 患
【 关键词 】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St u dy o n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ic f a c y o f h i g h l f ux h e mo d i ly a s i s wi t b c o n v e n t i o na l h e mo d i ly a s i s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l I c h r o n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6-07-23T10:11:40.6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作者:刘艺[导读]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血液透析,能够更好地清除血液中的大中分子毒素,适合推广应用。
刘艺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中医院急诊科湖南安化 413500【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8例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28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透析后两组患者BUN、SCr、P、β2-MG、PTH等指标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P、β2-MG、PTH水平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血液透析,能够更好地清除血液中的大中分子毒素,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措施,随着其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依赖血液透析来维持和延长生命[1-2]。
本研究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旨在比较两种透析方式的效果,为临床透析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8.36±5.29)岁,透析时间1~8年,平均(3.64±0.72)年,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5例,多囊肾4例,良性肾动脉硬化2例。
高通量透析和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和BNP的影响对比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9 May 20192012019年5月第9卷第9期·临床研究·高通量透析和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和BNP的影响对比谢树锋1 凌志雄2 赖志君3 冯明涛41.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ICU,广东东莞 523325;2.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东东莞 523325;3.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PICU,广东东莞 523325;4.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 523325[摘要]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和常规低通量透析(HD)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BNP)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尿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和治疗6月后的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的变化。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 水平及血清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 和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RP 和BN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更有效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CRP 水平及血清BNP 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关键词] 尿毒症患者;持续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CRP; BNP[中图分类号] R6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9)09-201-03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and conventional low-flux hemodialysis on CRP and BNP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remiaXIE Shufeng 1 LING Zhixiong 2 LAI Zhijun 3 FENG Mingtao 41.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guan,Dongguan 523325,China;2.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guan,Dongguan 523325,China;3.Department of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guan,Dongguan 523325,China;4.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guan,Dongguan 523325,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and conventional low flux hemodialysis(HD)on C-reactive protein(CRP)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remia.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uremia who were required to undergo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20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20 cases).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high-flux hemodialysis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low-flux hemodialysis.The change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 C-reactive protein(CRP)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before the first hemodialysis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 CRP level and serum BNP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RP and BNP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first treatment(P >0.05).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CRP and BNP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High-flux hemodialysi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CRP and serum BNP in patients with uremia,which helps to improve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Key words] Patients with uremia;Maintenance hemodialysis;High-flux hemodialysis;CRP;BNP[基金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201750715028121)。
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对比

行包扎。
术后,使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直至其创面愈合。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及治疗的费用。
根据《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中的内容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个等级[2]。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组别痊愈[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 )]观察组(n=40)28(70)10(25)2(5)0(0)95(38)对照组(n=40)24(60)13(32.5)2(5)0(0)92.5(37)χ²值0.533P 值0.4652.2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住院、创面愈合的时间及治疗费用的对比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创面愈合的时间均更短,其住院的费用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住院、创面愈合的时间及治疗费用的对比(s x ±)组别手术的时间(min)住院的时间(d)创面愈合的时间(d)治疗的费用(千元)观察组(n=40)13.52±4.32 3.8±1.1520.55±4.26 3.56±0.55对照组(n=40)19.54±5.28 5.29±1.3828.48±5.28 4.28±1.26χ²值 5.581 5.2467.393 3.312P 值0.0000.0000.0000.0013 讨论切开引流术和切开挂线术是临床上治疗肛周脓肿的常用术式。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比较

分子毒素。加强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有利于改善尿毒 多的分子量 、 更大 的溶质从血 液 中转移 至 透析 液 中。 症患者 的预后,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 我科对 1 7例尿毒症患 者采用 高通 量血 液透 析 , 现将 8 0年代 中期 , 随着人 工 合 成膜 透 析 器 快速 发 展 , 临床效 果介绍如下 。 出 现 了高通量 血液 透析 ( P , H D) 这种 透 析 方式 是 指 用
育学院学报 , 0 ,0 6 :3— 4 2 32 ()3 3. 0 [ ] 陈国威. 4 运动治疗妊娠糖 尿病临床观察 [ ] 国际医药 J.
卫 生 导 报 ,06 1 (6 :3— 5 20 ,2 1 )7 7 .
[ ] 朱禧星主编. 5 现代糖 尿病学 [ . M] 上海 : 上海医科大 学
病 的发生 。
参考文献
细胞膜 上 的葡 萄糖转 运 蛋 白 一 ( L T ) 4 G U 4 以及 决定 其转运 率 的转运 蛋 白信 息核糖 核酸 ( L T m N G U 4 R A) 的减少 , 动 锻 炼 可 使 肌 肉 的 G U 运 L T一4 G U 、 L T一
4 R A的含量增 加 , 而使 肌 肉摄 取 葡 萄糖 增 加 , m N 从 受体后作 用改善 , 如琥珀酸脱 氢酶 、 羧酸循 环 中的 三 酶活性增 强等 , 是决 定运 动疗 法 改 善胰 岛 素敏 感 这 性和糖代 谢 的主要机 制 J 。 4 3 运 动可改善胰 岛素抵抗 .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渐增 加 , 儿危 对母 害极 大 , 安全有效 的的运动干预可降低基 础的葡萄糖 刺激 的血清胰 岛素水 平 , 调节胰 岛素 受体 , 改善 碳水 化合物 的利用 , 强外 周组织 对胰 岛素 的敏感 性 , 增 消 除胰 岛素抵抗 , 进肌 细胞 对 葡萄糖 的摄 取 和利用 , 促 改善糖代谢异常 。Sh aaA K的研究表 明: 运动可 以激 活 A P 使其 含 量增加 , A K可 以促进 骨骼 肌 M K, 而 MP 对葡萄糖 的利用 , 并且 降低丙 酰辅酶 A的浓 度 , 从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
2017-05-18T10:01:05.2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作者: 王金凤
[导读]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经统计P<0.05;说明高通透血液透析疗法更加安全、
有效。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本文就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
84
例慢性尿毒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实
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不同透析疗法下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
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
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净化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对比常规血液透析法更
具优势,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症
慢性尿毒症是指由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单位受损,逐渐形成不可逆转的肾功衰竭;该类患者是以体内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为主
要表现
[1]。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疗法,为探寻更为理想的血液透析法,我院对近两年的部分慢性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
透析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成果做如下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是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病例总数为84例;患者血肌酐含量均在
442μmol/L
以上,血尿素氮水平均在21.42mmol/L以上。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分布在44--6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8.9±4.1)
岁;原发病种类: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高血压性损伤、糖尿病肾病分别为
44例、6例、22例,12例;临床分期:2期、3期分别
为
50例、3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排除标准: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严重并发症以及精神障碍患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自
愿加入研究小组。
1.2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使用碳酸氢盐为透析液、空心纤维透析器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首次剂量为0.5--0.8mg/kg,每小时逐渐追加10mg,
透析液流量为
500ml/min,血流量控制在220--260ml/min,予以肝素进行抗凝,透析结束前30min停用肝素。透析器表面积为1.3m2,滤过
系数为
8ml/mmHg·h。
实验组:对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器表面积为1.7m2,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控制在250--300ml/min,每次透
析脱水量为
3000--6000ml。
两组患者的每次治疗时间均为4.5h,1周2次,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2]
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经治疗,患者恶心、呕吐、贫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UN、β2-MG、
SCr
、以及KT/V等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在60%以上,则为治疗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在30%--60%之间,则
为治疗有效;患者症状、肾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则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整理好的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及检验,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比较结果行X2值检
验,其他计量资料的比较结果行
t值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1.43%,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随之肾功能的不断衰竭,体内会积聚大量的毒性代谢产物,对成细胞纤维增殖、白细胞游走、多种酶活性、红细胞生成等
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代谢障碍,使患者表现出恶心呕吐、贫血等症状,还可导致神经系统病变、心脏毒性反应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
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
[3]。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及时清除体内毒性代谢物,是维持生物膜功能及体内代谢正常的关键。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
替代疗法,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对流、扩散等途径将患者体内多余的代谢物及毒性物质清除,促使体内电解质、酸碱度恢复到平衡状态
中
[4-5]。以往多为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但难于将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毒性物质彻底清除,且会在体内不断积累,诱发各种并发
症。我院现阶段主张为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该疗法可以对传统血液透析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将分子较大的毒性物质一并清
除,避免体内积蓄,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通量血液是利用人工合成膜完成血液净化,其通透性更强,更容易扩
散,因此可达到更加理想的血液净化效果。此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经统计
P<0.05;说明高通透血液透析疗法更加安
全、有效。
综上所述,在血液净化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对比常规血液透析法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欣,于黔,蒋文勇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90-
2691.
[2]殷培,李冀军,宋岩等.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5(36):4-6.
[3] 苏敏, 郑勇. 综合护理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109-110.
[4] 刘志萍. 综合护理在改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4):229-230.
[5] 袁红波, 楼季庄.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改善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 疑难病杂志, 2011, 10(3):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