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新人教版

【最新】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新人教版
【最新】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新人教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乙表示垂体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参考答案】

B

学霸推荐

1.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以是促甲状腺激素

B.b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2.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

1

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激素②只作用于b,而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3.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切除,病人乙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

A.甲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B.甲病人需要补充TRH,乙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C.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D.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

答案

1.【答案】

D

2.【答案】C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

正确;②是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b甲状腺,激素③是甲

2

3.【答案】D

【解析】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被切除,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须补充甲状腺激素;病人乙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已经过高,但仍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甲、乙两人补充TRH和TSH后,由于缺少甲状腺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故选D。

3

4

高中生物计算题专项解析

高中生物计算题归类解析 高中生物多个章节的知识与数学关系密切,在题目设计进行知识考查时,需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计算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单科试卷中。为培养学生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科内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跨学科知识的自然整合,现将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归类解析: 1.与质白质有关的计算 (1)蛋白质的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一肽链数; (2)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NH2)数=至少含有羧基(-COOH)数=肽链数; (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18×脱去水分子数; (4)不考虑DNA上的无遗传效应片段、基因的非偏码区、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等情况时,DNA(基因)中碱基数: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例1.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 解析: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的分子量总和—脱去水分子质量总和。此题关键是求氨基酸个数,由转录、翻译知识可知,基因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故氨基酸数为b/3,失去水分子数为(b/3-n)。 答案:D 2.物质通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是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2.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解析:葡萄糖从消化道进入毛细血管需经过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两个细胞,进出时共穿过4层膜,8层磷脂分子。答案:C 例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

每日一题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图是在寒冷环境中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温度感受器无关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 【参考答案】C 点睛:对于激素,考生还必须掌握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仅仅起着“信使”的作用,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对生理生化反应起着调节作用。 学霸推荐 1.下列关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分泌生长激素 B.可调节、控制下丘脑的活动

C.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可支配甲状腺的活动 2.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下图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降钙素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 B.人体血钙浓度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C.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旁腺素只能通过促进肾集合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 3.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乙表示垂体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答案 1.【答案】B 【解析】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A项不符合题意;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和控制垂体的活动,B项符合题意;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后,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项不符合题意;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支配甲状腺的活动,D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项错误;甲状旁腺素通过作用于骨和肾而提高血钙浓度,降钙素通过作用于骨而降低血钙

高中生物 计算题的完全解题策略及分类汇集 新人教版

生物计算题的解题策略及分类汇集 一、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 1、解题策略: ①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个数、所含的碱基数或失去的水分子数时,依据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求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时,一方面依据是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1 个;另一方面是依据公式 :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羧基)数=R 基中的氨基(羧基)数+1。 ③求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时,依据公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所含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失去水的分子量 ④求多肽中某种氨基酸的个数时,首先观察各种氨基酸的分子式,一般情况下,所求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通常表现为氧元素或氮元素等比其它的多;然后设所求氨基酸的个数为X ,其余氨基酸总数为Y ,用所求氨基酸的特殊元素的数量列式计算。 2、典例精析: 例1、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含四条多肽链,那么在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为( ) A .570 B .571 C .572 D .573 答案:A 精析:利用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574=4+失去的水分子数,可求出失去的水分 子数为570。 例2|、下列为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数依次为( ) ①COOH 2CH 2NH -- ②COOH 2CH CH 2NH --- COOH ③ COOH CH 2NH -- 3CH ④2NH 32CH CH 2NH ---)( COOH A .2、2 B .3、3 C .4、3 D .3、4 答案:A 精析:②氨基酸的R 基中有一个羧基,④氨基酸的R 基中有一个氨基;再加上形成的四肽中两端分别游离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例3、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该蛋白质的 分子量接近于( ) A .12800 B .12544 C .11036 D .12888 答案:C 精析: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依据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可求得此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100个;由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128×100—18×98=11036。 例4、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 x H y N z O w S (z ﹥12,w ﹥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 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 3H 7NO 2S )、丙氨酸(C 3H 6NO 2)、天冬氨酸(C 4H 7NO 4)、赖氨酸(C 6H 14N 2O 2)、苯丙氨酸(C 9H 11NO 2)。求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 .y+12 B .z+12 C .w+13 D .(w -13)/2 答案:D 精析:设天冬氨酸的个数为M ,其余四种氨基酸的总数为N ,则有方程:M+N=12;然后依据天冬氨酸所含氧元素数 目与其它的不同,用5种氨基酸的氧元素列方程:4M+2N=w+11,(方程中的11是失去水分子中的氧分子数)。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甲状腺机能活动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此外,还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和神经调节(图10-3)。 图10-3 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经垂体门脉系统至腺垂体,有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合成和释放的作用。TSH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的每个环节。TSH还能刺激甲状腺腺泡细胞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使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因此TSH对甲状腺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血液中T4、T3浓度升高时,可反馈抑制腺垂体TSH的合成与分泌,T4、T3的释放也随之减少;反之则增多。这种负反馈作用是体内T4、T3浓度维持生理水平的重要机制。例如,当饮食中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TSH的分泌量增多,从而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甲状腺肿大,临床上称为单纯性甲状腺肿。 (二)自身调节 甲状腺能根据碘供应的情况,调整自身对碘的摄取和利用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这种调节完全不受TSH影响,故称自身调节。 外源碘量增加时,最初T4、T3合成增加,但超过一定限度后,T4、T3合成速度不再增加,反而明显下降。过量的碘产生的抗甲状腺效应称碘阻滞效应(Wolff-Charkoff效应)。自身调节作用使甲状腺机能适应食物中碘供应量的变化,从而保证腺体内合成激素量的相对稳定。利用过量碘产生的抗甲状腺效应,临床上常用大剂量碘处理甲状腺危象和作手术前准备。 (三)自主神经与免疫系统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甲状腺受自主神经的支配。刺激交感神经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刺激支配甲状腺的副交感神经则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 甲状腺活动还受免疫系统的影响。B淋巴细胞可合成激活TSH受体的抗体,如甲状腺Graves病(简称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存在激活TSH受体的抗体。最初,这种抗体取名为长效甲状腺刺激素(LATS),以后又取名为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等。TSI能激活甲状腺细胞的TSH 受体,引起甲亢和甲状腺肿大,其作用酷似TSH作用。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德州跃华学校张国花 2010年7月25日 10:08 高中生物中的计算题分散在各个章节,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将这些知识系统地集中起来复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总结的一点方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共享。 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公式: 3、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水分子数 例1:现有氨基酸6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598,2和2 B、598,12和10 C、599,1和1 D、599,11和9

解析:由条件可以得出R基上的氨基数是10个、羧基数是8个;由前面的公式可得出肽键数=600-2=598;氨基数=2+10=12;羧基数=2+8=10。所以选B。 例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所示),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 A、31 B、32 C、34 D、 35 解析:切去4个丙氨酸后氨基酸总数为35,肽链数为4,所以肽键数为35-4=31。选A。 例3、测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又测得胰岛素分子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 A.1和44 B.1和51 C.2和 51 D.2和44. 解析:依据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计算公式即可求出。选C。 二、物质分子的穿膜问题: 需注意的问题: 1、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2、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3、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4、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5、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6、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7、(一)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 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二)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三)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例1、若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层生物膜(层磷脂双分子 层;层磷脂分子)。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讲课教案

1、拉布拉多犬(二倍体)的毛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不存在显性基因F则为黄色,其余情况为黑色或棕色。一对亲本生下四只基因型分别为EEFF、Eeff、EEff和eeFF的小犬,则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这对亲本若再生下两只小犬,其毛色都为黄色的概率是。若基因型为Eeff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f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子细胞基因型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2、图10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由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1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3、(16分)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 和b 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 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4、(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 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高中生物计算题解法

一、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 ①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个数、所含的碱基数或失去的水分子数时,依据公式:氨基酸 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求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时,一方面依据是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游离 的氨基、羧基各1个(即,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注,环链为0);另一方面是依据公式: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羧基)数=R基中的氨基(羧基)数+1。 ③求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时,依据公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所含氨基酸的总分子 量-失去水的分子量 ④求多肽中某种氨基酸的个数时,首先观察各种氨基酸的分子式,一般情况下,所求氨基 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通常表现为氧元素或氮元素等比其它的多;然后设所求氨基酸的个数为X,其余氨基酸总数为Y,用所求氨基酸的特殊元素的数量列式计算。 二、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 ①判断该生理过程是否跨膜,如内吞、外排、从核孔出入等过程都不跨膜。 ②明确由膜围成的细胞结构的膜层数:单层膜的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小泡和溶酶体)、双层膜的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细胞只考虑细胞膜。需注意的问题: ①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②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③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④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⑤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⑥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 没有穿膜。 ⑦a、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血管壁+红细 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b、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 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C、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计算题: ⑴光合作用的实际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以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或葡萄糖的生成量来表示,呼吸作用速率恰好相反。 CO2+H2O→(CHO2)+ 6O2 易错点: ①净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的实际速率区分不清

高中生物必修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一、选择题 1.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路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C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解析:人在受到惊吓等紧急情况的影响下,体内的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速等特征。可见,在上述情况下,此人发生的生理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主要是其中的激素)调节。 2.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部分分别位于( A ) 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解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大脑皮层中形成各种感觉。 3.(2012年汕头市高二期末统考)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D ) A.毛细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 D.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解析:由温暖的教室到寒冷的室外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最终代谢加快,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B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 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解析:高温作业由于大量出汗失水,所以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高温下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大量流汗后,应及时饮用适量淡盐水,以维持水盐平衡。 5.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C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解析: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请熟记课本上的调节示意图。 6.某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D )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⑤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考查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的。 7.下列有关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灵璧中学)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式是: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 A.12800 B.11018 C.11036 D.8800 解析:对照关系式,要求蛋白质分子量,还应知道脱水数。由于题中蛋白质包含2条多肽链,所以,脱水数=100?2=98,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100?18×98=11036,答案为C。 变式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 A.1024 B.898 C.880 D.862 解析:所谓环肽即指由首尾相接的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的多肽,其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所以,鹅膏草碱的分子量=8 ×128?8 ×18=880,答案为C。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知识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数量关系。基本关系式有: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 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例2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解析:氨基酸分子形成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脱去了水,据此可知,肽键数=脱水数=900÷18=50,依上述关系式,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50+2=52,答案为C。 变式1: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解析:据脱水量,可求出脱水数=1908÷18=106,形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之和=11935+1908=13843,则氨基酸总数=13843÷127=109,所以肽链数=氨基酸数?脱水数=109?106=3,答案为C。

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体液调节

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体液调节 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供您参考! 名词: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借漏斗柄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 3、下丘脑:即丘脑下部。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较高级中枢。 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 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语句: 1、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甲状腺

能产生甲状腺激素,胰岛能产生胰岛素, 2、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分泌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通过促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作用,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激素的调节:①纵向调节:a、促进作用: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加强。B、抑制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反馈调节)。②横向调节: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在体液中除激素外,还有CO2、H+等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学)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教学分析】 本节容包括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激素调节的实例等两部分容,其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是本节课的重点。高三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前面容的学习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及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意义却知之较少。因此本节课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等可以比较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机制,并用于解释与之相关的生活现象(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本节容与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在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据图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

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致病机理。 3、情感目标:学会合理膳食,形成健康的生活状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教学难点:运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来分析生活实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乌什县的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引出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的调节机制。运用教具和板书阐明具体的调节机制,并引导学生运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用具】 图片展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症状,卡纸和板书展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教学板书】 市场信息

生物高中生物计算题专题训练

高中生物计算题专题训练 四川夏茂林 一、单项选择题 1.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m-n+z B.m-n-z C.m-z+n D.m+z+n 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 A.31 B.32 C.34 D.35 3.C63H23O21N47 A.47个 B.46个C.20个D.19个 4.已知某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2×104;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每个脱氧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那么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12120 B.90900 C.181800 D.170928 5.1分子CO2从空气中进入玉米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共穿过生物膜层数至少是()A.8层 B.9层 C.10层 D.11层 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 D.16个 7.已知番茄红果(B)对黄果(b)显性,用红果品种与黄果品种杂交,所得F1基因型都是Bb,将F1自交,共获1200个番茄,则从理论上分析,有黄果番茄() A.900个 B.600个 C.300个 D.0个 8.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20只未标记的,10只标记过的。则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 A.30 B.32 C.64 D.96 9题图10题图 9.关于9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此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1和2、3和4或1和3、2和4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习题新人 教版必修3 一、非标准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解析:环境中的光照、温度等因素可以被生物感受器感受到,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引起A项所描述的生理过程,A项正确。B项描述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正确。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使感受器兴奋,为体液调节过程;之后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为神经调节过程,C项正确。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而不是垂体,D项错误。 答案:D 2.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当接收到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后,就立即打开开关激活某些特定蛋白质,从而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暂时地起到提高连结强度的作用。环腺苷酸分子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激素调节 解析: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液,能通过信息传递过程对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该过程为体液调节。 答案:B 3.下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通过体液,因为此种方式传递信息时要通过突触,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组织液。 答案:B 4.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学计算题归类

专题五:高中生物学相关计算 【知识概要】 Ⅰ.生物的遗传、变异、进化相关计算 一、与遗传的物质基础相的计算: 1.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1)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 C 原子数=R 基团中的C 原子数+2,H 原子数=R 基团中的H 原子数+4,O 原子数=R 基团中的O 原子数+2,N 原子数=R 基团中的N 原子数+1 (2)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和肽链数目之间的关系: 若有n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 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NH 2和-COOH 各m 个。 (3)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与蛋白质的分子量之间的关系: n 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 ,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a -(n-m)?18 (其中n-m 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为水的分子量);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比组成其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减少了(n-m )·18。 (4)在R 基上无N 元素存在的情况下,N 原子的数目与氨基酸的数目相等。 2.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1)互补的碱基相等,即A =T ,G =C 。 (2)不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50%。 (3)和之比 在双链DNA 分子中: ●能够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的比同两条互补链中的该比值相等,即:(A+T )/(G+C )=(A 1+T 1)/(G 1+C 1)=(A 2+T 2)/(G 2+C 2); ●不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的比等于1,且在其两条互补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即:(A+G )/(T+C )=1;(A 1+G 1)/(T 1+C 1)=(T 2+C 2)/(A 2+G 2) (4)双链DNA 分子中某种碱基的含量等于两条互补链中该碱基含量和的一半,即A =(A 1+A 2)/2(G 、T 、C 同理)。 3.有关复制的计算: (1)一个双链DNA 分子连续复制n 次,可以形成2n 个子代DNA 分子,且含有最初母链的DNA 分子有2个,占所有子代DNA 分子的比例为121 n 。(注意:最初母链与母链的区别) (2)所需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 ×(2n -1),其中M 为的所求的脱氧核苷酸在原来DNA 分子中的数量。 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相关计算: (1)mRNA 上某种碱基含量的计算: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所求的mRNA 中某种碱基的含量归结到相应DNA 模板链中互补碱基上来,然后再运用DNA 的相关规律。 (2)设mRNA 上有n 个密码子,除3个终止密码子外,mRNA 上的其它密码子都控制一个氨基酸的连接,需要一个tRNA ,所以,密码子的数量:tRNA 的数量:氨基酸的数量=n :n :n 。 (3)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 、mRNA 、蛋白质三者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核糖核苷酸(或碱基)、氨基酸的数量比例关系为6:3:1。

人教版高中生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2. (改编)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 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 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 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改编)电信号传递到突触前膜,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由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所识别,再转化为电信号继续传递。右图表 示几个神经元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 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 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B释放的递质性质依次是抑制性、兴 奋性 C. 若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 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 4 (改编)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 5.(改编)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部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A. 听觉丧失而听不懂他人讲话 B. 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C. 刺激下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D. 大小便失禁 6. 人在睡眠状态时也能搔痒,这说明() ①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一样的各种感觉 ②脊髓也能形成某些感觉 ③大脑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也能完成一些简单反射 ④脊髓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下面几种生理过程调节,在正常人体内属于正反馈的是() A. 血液中血糖浓度的稳定 B. 体液中pH的稳定 C. 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 D. 人体的体温的调节 8. 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X与Y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 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9.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 用甲状腺制剂连续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B. 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 用碘制剂连续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 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 10. 人的下丘脑受损,不可能影响到下列哪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A. 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 体温恒定状态的维持 C. 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D. 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11.(改编题)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 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 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若上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2. 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期不进食的病人应适当补充钾盐 B. 钾离子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 C. 钠离子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 D. 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 13.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 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C.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 D.激素都能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14.胰岛素可调节血糖浓度,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催化血糖合成糖原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

一、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 解题策略: ①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个数、所含的碱基数或失去的水分子数时,依据公 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求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时,一方面依据是一条多肽链中至 少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1个(即,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 注,环链为0);另一方面是依据公式: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羧基)数=R 基中的氨基(羧基)数+1。 ③求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时,依据公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所含氨基 酸的总分子量-失去水的分子量 ④求多肽中某种氨基酸的个数时,首先观察各种氨基酸的分子式,一般情况下, 所求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通常表现为氧元素或氮元素等比其它的多; 然后设所求氨基酸的个数为X,其余氨基酸总数为Y,用所求氨基酸的特殊元素的数量列式计算。 二、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 解题策略: ①判断该生理过程是否跨膜,如内吞、外排、从核孔出入等过程都不跨膜。 ②明确由膜围成的细胞结构的膜层数:单层膜的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 基体、液泡、小泡和溶酶体)、双层膜的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原核细胞只考虑细胞膜。 需注意的问题: ①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②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③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④在血浆中O 2 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⑤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⑥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 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⑦a、吸入的O 2 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b、CO 2 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C、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 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计算题: 解题策略: ⑴光合作用的实际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以单位时间内CO 2的吸收量或O 2 的释放量或葡萄糖的生成量来 表示,呼吸作用速率恰好相反。

高中生物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细胞呼吸 【参考答案】A D正确。 学霸推荐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D.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少产热甚至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 2.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 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高温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3.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③摄水量增加 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B.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答案 1.【答案】C 【解析】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A项错误;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B项错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C项正确;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得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同时产热减少,但不能通过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D项错误。 2.【答案】D 3.【答案】D 【解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方面导致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摄水量增加。因此,机体水分调 节的顺序正确的是,故选D。 4.【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