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司公布长玻纤增强聚氨酯新工艺

合集下载

2021-2026年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调研与“十四五”企业投资分析报告

2021-2026年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调研与“十四五”企业投资分析报告

2021-2026年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调研与“十四五”企业投资分析报告玻纤增强聚氨酯,即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缩写为GRPU)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通过注射浸胶拉挤工艺生成的玻纤增强聚氨酯非常适合作为门窗框扇型材。

由于其独特的材料特性,门窗框扇结构得以简化,却能维持很高的成窗性能参数。

保温节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本身导热系数就低,并且在环境温度明显变化时不易产生缝隙(缝隙会降低气密性,造成对流传热),又不需要增强型钢,所以其成窗在隔热性能上有明显的优势。

抗风压与气密性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的高强度、高模量,使得成窗拥有极好的抗风压能力,无论平开还是推拉,使用或未使用铝合金饰面,65以上系列都可达5000 Pa(9级)。

也正因为在力学性能上的优势,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可构建大窗型、大开启,并可制作平开门。

平开窗的气密性可达国家标准中的8级。

耐候与抗腐蚀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在240℃左右,耐高温性能较好;而耐低温性能更出色,不会遇冷变脆。

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对大部分酸、碱、盐、有机物,以及海水、潮湿空气都有很强的抗蚀力;而且不锈不朽,耐腐蚀性能优于其他材质门窗型材。

所以玻纤增强聚氨酯门窗在严寒地区和潮湿地区具有耐久度优势。

灵活的装饰面由于玻纤增强聚氨酯窗是由隔热材料直接承载,因而室内外侧的型材装饰面设计相当。

聚氨酯大断桥铝窗、聚氨酯铝木复合窗是玻纤增强聚氨酯窗的衍伸系列,均采用了分别组框再卡接的复合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在14%-19%之间,2019年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规模20.48亿元,2020年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规模23.83亿元,同比增长16.4%。

图表 2016-2020年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1. 施工工艺适用范围聚氨酯防水涂料耐老化,防腐蚀,耐热,耐寒,延伸强度大,具有良好的弹性,耐酸碱性,附着力强,粘结力高,对混凝土,木材,金属,陶瓷等表面有极强的附着力和粘结力。

防水层和基层能形成一个整体,不空鼓,出现有意外漏水现象时,用该涂料再次涂刮修补,省时省力。

此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适用于各种设有防护层的屋面防水工程,卫生间、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等。

2. 施工准备2.1 主体材料:甲组份(预聚体)乙组份(固化体)2.2施工工具:电动搅拌机:混合甲、乙料用油漆刷:刷底胶用拌料桶:混合甲、乙料用滚动刷:刷底胶用小型油漆桶:装混合料用小抹子:修补基层用塑料刮板:涂刮混合料用油工铲刀:清理基层用铁皮小刮板:在复杂部位涂刮混合料墩布:清理基层用橡胶刮板:涂刮混合料用50KG磅秤:配料称量用3. 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处理→涂聚氨酯底涂料→局部增强→涂刮聚氨酯涂料一、二、三遍→表面保护或修饰4. 基层要求及处理4.1 防水基层应按设计要求用1∶3 的水泥砂浆抹成1/50 的泛水坡度,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

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

有套管的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表面20MM 以上。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10MM 的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4.2 所有管件、卫生设备、地漏或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4.3 施工时,传统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时,防水基层应基本呈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9%为宜,其简单测定方法是将面积为1㎡、厚度为 1.5~2.0MM 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面上,放置2~3 小时,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印,根据经验说明其含水率已小于9%,符合施工要求。

4.4 施工前,先以铲刀和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排水沟口等部位更应认真清理,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彻底清除干净。

聚氨酯PU

聚氨酯PU

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添加剂
2.扩链剂及交联剂 扩链剂用于改善PUR软、硬度,常用的有伯胺、仲胺、乙醇
等;交联剂为产生交联点的反应物,常用的有甘油、季戊四醇 等。 3.发泡剂 用于生产PUR泡沫塑料。一种为水或液态CO2,用于生产开孔 软质泡沫塑料;另一种为一氟三氯甲烷,主要用于生产闭孔硬 质泡沫塑料。但由于其分解物会破坏臭氧生态环境,世界各国 多致力于研究其代用品。
书》后,有关氟氯烃(CFC)发泡剂的替代问题,经10多年的研 究,已取得显著进展。
概述-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脂肪族
异氰酸酯 脂环族
芳香族
聚酯多元醇 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
低聚物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四氢呋喃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原料
其它聚醚多元醇 其它多元醇
扩链(交联)剂 胺类扩链剂 醇类扩链(交联)剂
催化 剂
软质PU泡沫塑料-应用 1、座椅、沙发、头枕、床垫等
软质PU泡沫塑料-应用
2、各种服装衬里
3、各种减震、包装垫材 4、密封条
5、其它:
各种玩具、超柔软泡沫、网化泡沫、高吸水泡沫、 吸音泡沫等。
硬质PU泡沫塑料
硬质PUR泡沫塑料为高度交联结构,基本为闭孔结构, 在一定负荷作用下不发生明显变形,当负荷过大时发生 变形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合成树脂 绝热材料,用量仅次于聚氨酯软泡。
顶发泡法及立式发泡法3种。
①圆顶发泡法:泡沫利用率只有85%左右,边角废料多。
②卧式平顶发泡法 :泡沫利用率提高到90%~92%,其中发 泡技术又分为:溢流槽式、溢流板式、低压压顶式和高压压顶 式4种。
③立式发泡:泡沫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95%~98%,边角废料 少,而且设 备占地面积小,异氰酸酯扩散少,色泽、形状与品 种易变更。

RIM 增强技术

RIM 增强技术

RIM 增强技术摘要:近年来,反应注射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简称“RIM”)工艺以其投资成本低、生产方式灵活的特点而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RIM工艺的必要补充,RIM 增强技术则通过聚氨酯基体与增强材料的复合,不仅保持了RIM 工艺的基本优点,同时还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强度和其他力学性能,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RIM 增强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RIM 增强技术包括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Reinforced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简称“RRIM”)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tructural 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简称“SRIM”)技术。

RRIM是利用高压冲击使两种单体物料及短纤维增强材料得以混合,混合材料在模腔内经快速固化反应后形成制品。

SRIM又称为垫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其成型特点是,先在模具内铺垫上由玻璃纤维无规组成的非编织毡,再以反应注射成型工艺注射物料得到制品。

与普通的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工艺相比,SRIM工艺的特点是纤维长,充填量大,一般可高达60%~70%,因此增强效果更好,适用于汽车结构件的制造。

[attachment=148116]图1 RRIM工艺示意图一,RRIM工艺特点通常,RRIM工艺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树脂体系和增强材料两类。

其中,应用最多的树脂材料是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

在汽车塑料零件上,尤以聚氨酯最为常见。

聚氨酯是由聚醚和异氰酸酯两个组分组成的,这两个组分在常温下均为液态,它们是通过计量泵或计量缸来计量和输送的。

常用的增强材料有云母、玻璃纤维粉、硅石灰、玻璃微珠、硫酸钡等。

通常,为了改善增强材料与树脂的粘接强度,需要采用增强偶联剂对上述增强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attachment=148117]图2 RRIM常用的缸式计量及混合设备为了将增强材料添加到树脂组份中,需要采用混合设备使它们得到充分混合。

PUR工艺技术新突破

PUR工艺技术新突破
Mideast to dominate trade
据悉, 中东地区正在经历着 从 聚 丙 烯( PP) 净 进 口 地 区 到 全 球 主 要的 PP 出 口地 区 的 转 变 , 而 且 中 东 地 区 最 终 将 统 治 全 球 PP 贸 易 。近年 来 中东 地 区 的 PP 进 口 量 逐 年 下 降 , 2007 年 有 望 首 次 成为 PP 净 出口 地 区 。 据 总 部 位 于 休 斯 敦 的 Nex ant 化 学 系 统 公 司 ( NCS) 称 , 2006 年 中 东 地 区 ( 包 括 土 耳 其) 的 PP 净 进 口 量 为 33. 2 万 吨 , 比 2005 年 下 降 26%, 预 计 2007 年 该 地 区 的 PP 净 出 口 量为 16. 5 万吨。
Krauss- Maffei 公 司 反 应 加 工 设 备 部 的 副 总 裁 Joh n Paul Mead 将 PU R 视 作 PVC 的 一种 富 有生 命 力 的 替代性产品, 同时也符合仪表盘从硬
52 World P la s tics - 2007 Vol.25 No.9
质聚烯烃向软质触仪表盘转化的发展 潮 流 。 Mead 称 ,“ 我 们 认 为 ( 喷 射 PU R) 未来将是 PVC 替代物的一个强 大备选者。尽管这种趋势之一是阴型 模真空成型工艺, 但我们认为在中级 汽车至高端品牌汽车之间, 目前很少 要求采用软质的仪表盘。
H ay es 承 认 , 目 前 PU R 挤 拉 部 件 可 能 只 占 市 场 1%份 额 , 但 由 于 成 本、加工和强度方面的优势明显, 其 用量将会很快得到提升。
2006 年 亨 兹 曼 公 司 公 布 开 发 了 挤拉聚氨酯复合材料的产品指 RIMline 产品承诺有更快的线速度、较少的废 弃物和更高效的二次处理过程。从机 械性 能 方面 来 看 , 亨兹 曼 称, PUR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横向强度、抗冲 能力和较窄的公差。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0 前言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long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LFRT)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一类复合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等与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基体及各种助剂经特殊的设备和投稿日期:2010-10-21修回日期:2010-11-02作者简介:崔峰波,男,1973年生,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巨石玻璃纤维研究院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工艺进行复合而制得[1]。

由于LFRT制得的制品中纤维的损伤、剪碎情况被大幅度减轻,从而使纤维保留了相当的长度而使制品的性能大幅度的提高,具有高强度、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精度高、耐蠕变性能好、低翘曲、耐疲劳性能优良、设计自由度高及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重量轻、可回收重复使用等优点[2],LFRT成为了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性能新材料,已经成为热塑性塑料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种。

目前国外公司工业化生产出长纤维增强粒料采用的树脂基体有PP、崔峰波,曹国荣(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巨石集团玻璃纤维研究院,浙江省玻璃纤维研究重点实验室,桐乡 314500)摘 要:通过制备长玻璃纤维与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在一定温度下的不同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与热性能。

结果表明,在相同玻璃纤维含量下,长玻璃纤维增强PP的弯曲性能与热变形温度均高于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关键词:长玻璃纤维;短玻璃纤维;聚丙烯;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CUI Fengbo ,CAO Guorong(Jushi Group Co.,Ltd ,Jushi Fiberglass Research Institute ,Key Laboratory for Fiberglass Research of Zhejiang Province ,Tongxiang 314500)Research on Properties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Abstract :Long glass fiber and short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P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Their flexural strength at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same glass fiber content ,the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P exhibits higher flexural strength and 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than short fiber reinforced PP.Key words :long glass fiber ;short glass fiber ;polypropylene ;flexural strength ;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技术开发崔峰波,等: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玻璃纤维》2011年 第1期 9中图分类号:TQ171.77+7.7 文献标识码:APBT、PET、ABS、POM、PPS、PEEK、PC、热塑性聚氨酯等,其中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是长纤维增强P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世通产品部总裁steveMeszaros表示: “Kaluga32f ̄建成投产表明 
我们重视俄罗斯在伟世通全球扩张战略中的地位。”伟世通欧洲及南美 
总经理PierreBoulet表示:“这家新工厂将为伟世通提供一个新平台,以 
增加伟世通与俄罗斯各车企的合作关系。” 

安徽座椅等汽车内饰质量状况较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在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宣城、 
六安、黄山和滁#18市抽查30家汽车内饰生产企业生产的的60组汽车内 
饰件产品,经抽查检验,合格6O组,合格率为100%。 目前安徽省拥有奇瑞、江淮、安凯、昌河等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可 生产包括卡车、轿车、客车等各种类型的车辆,在全国汽车行业占有重 要的地位。而这些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存在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迅猛发 展,在合肥、芜湖两地就有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数百家。 巴斯夫新型工程塑料推动汽车工业轻量化 针对市场日益提升的环保诉求,巴斯夫工程塑料于8月l9日在 上海发布了四种面向汽车工业的新型工程塑料,包括耐高温聚酰胺 UltramidEndure、长玻纤增强性聚酰胺UltramidStructureLF、高流动性聚 酰胺UltramidHi Speed及基于可再生材料的UltramidSBalance。 巴斯夫工程塑料亚太区高级副总裁欧达福表示, “UltramidEndure 将在2010K展上正式推出,届时巴斯夫不仅将展示本次的所有工程塑料 新产品,还将展示包括聚氨酯等产品在内的全线塑料产品及应用。”在 环保方面,车用电子产品材料中常用到卤素以满足高阻燃要求,这对回 收再利用带来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巴斯夫在K展中还将展示相应的解 决方案,包括不含卤素的UlramidFReePBT材料和具备高阻燃性的聚酰 胺新产品。 南非车用聚氨酯等塑料市场将显著增长 最新研究发现,2016年,南非汽车聚氨酯等塑料材料市场将达到2 亿美元。 塑料以其轻质以及优异的复合性能在汽车轻量化的过程中,持续地 替代传统的金属和玻璃材料。相关机构通过对聚氨酯、聚碳酸酯等五类 汽车用塑料材料的研究,报告表示南非聚氨酯等车用塑料市场2009年已 获得1.57亿美元的收入,预计2016年将达到2亿美元。 该机构分析师表示,同一辆汽车车重每增加100千克,每百公里耗 油就会增加O.6升。未来轻量化低能耗汽车的销量将会大量增加 丰田纺织牵手一汽生产汽车内饰及零部件 日本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近期宣布,将与中国当地生产厂家进行合 作,于本月在长春市设立合资公司,生产汽车内饰及内部零件。 据日媒报道,丰田纺织(上海)有限公司出资60%,长春市当地公司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0%,投资额为1.83亿 元。 报道称,新公司生产能力不可小觑,每年可为10万辆车配件。此 外,丰田纺织将从2012年开始生产小型汽车卡罗拉(花冠)的座椅以及门 内饰板,而新公司将从中分杯羹。 美国零部件商李尔宣布将在 底特律建新厂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 (Lear Corp.)近日宣布,李尔最早将 于明年在美国底特律新建一家工 厂,预计新工厂将仓Ij造200份新的就 业机会。 李尔与Comer Holdings LLC的 合资公司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AS Semb1Y将负责新工厂建 
设。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目前在美国密歇根州、 
印第安纳州和肯塔基州设有五家工 
厂,主要生产汽车座椅零部件,以 
及其他汽车零部件。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李尔于 
2009年7月申请破产保护,并于11月 
正式走出破产保护。 

湖北公司公布长玻纤增强聚 
氨酯新工艺 
7月底,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 
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布了一种可制作 
A级表面产品的长玻纤增强聚氨酯 
新工艺。该项发明涉及一种长玻纤 
增强聚氨酯产品及生产工艺,其制 
成品主要用作汽车制造行业中某些 
金属件的替代品,特别是汽车A级 
表面产品。 
玻璃纤维和聚氨酯组合材料占 
制成品总重量10%~4O%,聚氨酯 
组合材料含有一定量的异氰酸酯与 
聚醚多元醇或异氰酸酯与聚酯多元 
醇。其生产工艺包括模具制备一喷涂 
脱模层.喷涂油漆一喷涂隔离层原料一 
浇注玻纤增强聚氨酯.合模保压固 
化.脱模等工艺步骤。 
本发明通过“模内漆喷涂工 
艺”和“喷涂隔离层原料”等方 
法,解决了长玻纤增强聚氨酯材 
料难以制作A级表面产品的技术难 
题。并且一次性制成产品,相对于 
金属件的加工缩短了工序,降低了 
生产难度,制品具有强度高、重量 
轻、隔音隔热效果好等优点。 

WWw.puworld.com 5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