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回顾

合集下载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一、哈萨克斯坦国内各种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哈萨克斯坦的固体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90多种矿藏、1200多种矿物原料,已探明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矿产地超过500处。

不少矿藏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很高,如钨超过50%、铀占25%、铬占23%、铅占19%、锌占13%、铜和铁占10%,许多品种按储量排名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

二、哈萨克斯坦部分固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全球排名情况1.石油和天然气哈萨克斯坦陆上石油探明储量为48亿—59亿吨,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其中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境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共计241个,其中,74个项目(占31%)为开采项目,106个项目(占44%)为勘探项目,勘探并开采项目59个(占24%),非开采项目2个(占l%)。

行业内有142个公司进行作业,其中20个为合资公司、48个为外国公司、74个为本国公司。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公布的资料,2008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凝淅油总产量为7073万吨,其中,原油产量为587l万吨,同比增长6.2%;凝析油产量1202万吨,同比增长0.5%。

天然气产量为3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

2008年,哈萨克斯坦对矿山开采和勘探投资额为67.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6.2%,同比减少15.1%;对石油天然气投资额为53.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1%,同比减少18.5%。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排在独联体国家第二位,其陆基储量可连续开采50年,天然气可连续开采75年。

里海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拥有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加快开发里海的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可靠基础。

2.煤哈萨克斯坦全国煤资源地质储量1767亿吨,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位,占世界总储量的4%。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腹地,是中亚地区第一大油气资源国,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

油气工业是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过去的10年,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GDP)由221亿美元增长到1077亿美元,油气行业在GDP中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油气出口占外汇收入比例由32%提高到64%。

1、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概况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在国家储量平衡表中共有214个油田,112个气田和57个凝析气田,这些油气田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中、西部。

截至2009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5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2%;探明天然气储量1.9万亿方,占世界总储量的1.1%。

据哈萨克斯坦专家评估,2025年之前哈萨克斯坦原油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比例将提高至5.5%,哈萨克斯坦总的远景资源量为120亿~170亿吨,其中60%以上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属里海水域。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工业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初具规模。

1899年在阿特劳州的卡拉孔谷尔油田获得首批自喷油流,从而拉开了油气勘探的帷幕。

20世纪50年代原油产量达200万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曼格什拉克半岛新油区的投产,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由218万吨增加到2390万吨,1988年达到2550万吨。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随着哈萨克斯坦对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油气产量得到了迅速增长,原油产量由3013万吨增加到7640万吨。

与油气生产规模相比,哈萨克斯坦国内的原油消费量不大,约有80%以上的原油用于出口,2009年出口原油及凝析油共6726万吨。

过去,哈萨克斯坦油气主要出口到俄罗斯。

为降低原油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哈萨克斯坦不断加强石油出口管道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哈萨克斯坦现有以下主要出口管线:北线经阿特劳一萨马拉管道至新罗西斯克港出口到欧洲市场,占总出口量的26.O%;西线经里海国际石油财团管道系统(CPC)出口,占总出口量的51.4%;南线经由与伊朗达成的协议,占总出口量的6.7%;东线经中哈原油管道出口到中国,占总出口量的11.5%。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工业综述及中哈合作建议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工业综述及中哈合作建议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工业综述及中哈合作建议明海会【摘要】油气工业是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哈国通过吸引外资、技术改造、兼并收购等措施提升油气工业发展水平.10年来,该国油气产量增加了6倍,2011年开采原油及凝析油8 006×104t,天然气395×108m3.近年,哈萨克斯坦通过修改资源法、颁布天然气法等更加务实的油气政策,旨在不断加强油气资源的监管和利用,保障本国的利益.基于对哈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现状、前景分析,给出了中哈油气合作建议.【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5页(P491-495)【关键词】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采;政策变化与调整;中哈合作【作者】明海会【作者单位】中油国际曼吉斯套有限责任公司,哈萨克斯坦阿克套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储量平衡表中共有214个油田、112个气田和57个凝析气田[1]。

哈萨克斯坦气田多为伴生气和凝析气,分布极不均衡,但与油田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阿特劳州(43%)、曼吉斯套州(29%)、西哈萨克斯坦州(19%)和阿克托别州(5%),而主要的天然气用户则集中于北部、中部和南部。

哈国探明天然气以与原油和凝析气共存和共采为主要特征。

从现已开发的油气田来看,天然气一般埋深不大。

而大部分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测资源量主要存在于哈国西部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埋深较大(超过5 000 m),以含硫化氢及硫化物为特征,需要复杂的开发工艺和特殊的硫化物处理设备,硫磺的商业利用已成为制约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一些油气企业正在努力寻找新手段,计划采用以回注伴生气的方法保持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同时也解决伴生气的处理问题。

截至2012年1月1日,由哈萨克斯坦国家储委批准的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7×1012m3,其中,溶解气2.4×1012m3,游离气1.3×1012m3;潜在和预测的天然气资源量达8.6×1012m3.在现已探明的70个具工业级别储量的气田、凝析气田及油气田中,天然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中,仅卡拉查干纳克和田吉兹2大油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就占哈国总储量的52%.在哈国天然气总储量平衡表中,所占比例大于0.5%的气田(凝析油气田)有16个(表1)[2]。

哈萨克斯坦发展现状

哈萨克斯坦发展现状

哈萨克斯坦发展现状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亚洲中部的国家,自1991年独立以来,国家经历了许多发展变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哈萨克斯坦的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该国以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闻名,在资源开采与输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哈萨克斯坦成为该地区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

农业和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是哈萨克斯坦的传统支柱产业。

该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是主要的农作物,而牛肉、羊肉和奶制品则是主要的畜产品。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业产能的提升。

教育和科技:哈萨克斯坦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国家设立了许多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学科和专业。

此外,政府鼓励科技创新,并设立了多个科研机构和创新中心,以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在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旅游业:哈萨克斯坦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阿尔泰山脉和巴尔喀什湖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户外爱好者。

此外,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历史名胜,如阿斯坦纳的宫殿和博物馆、阿拉木图的古老清真寺等,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历史学家。

环境保护:哈萨克斯坦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该国拥有大片的原始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为国际自然保护组织所关注。

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珍贵的生态系统。

以上是关于哈萨克斯坦发展现状的简要介绍。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哈萨克斯坦正朝着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

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

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一、概况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大陆,是世界上面积第九大的国家。

该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人口约1800万,其中有大约50%的人居住在城市,主要集中在首都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

二、经济状况1. 主要经济领域哈萨克斯坦的主要经济领域包括石油、矿业、农业、金融和旅游业。

石油和天然气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方面,哈萨克斯坦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石油葵等物品。

2. 投资环境哈萨克斯坦对外国投资持开放态度,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吸引外资。

政府提供了多种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以吸引外商投资。

此外,哈萨克斯坦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

3. 经济发展前景哈萨克斯坦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加大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力度,并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由于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三、政治情况1. 政府架构哈萨克斯坦是一共和制,总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具有广泛的权力。

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

首都阿斯塔纳是政治和行政中心。

2. 对外关系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联合国、独联体等国际组织。

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地区合作伙伴。

四、文化与社会1. 宗教和文化哈萨克斯坦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也有东正教和其他宗教的信徒。

该国注重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举办各种节日和活动。

2. 教育和卫生哈萨克斯坦重视教育事业,在各级学校和大学倡导全面教育。

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关注,政府加大了对卫生系统的投入。

五、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哈萨克斯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包括阿尔泰山脉、巴尔喀什湖等风景名胜。

这些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 文化旅游哈萨克斯坦还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音乐、舞蹈、手工艺等。

游客可以参观传统艺术表演、民间庙会等文化活动。

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石油与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石油与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石油与天然气哈萨克斯坦,这个位于中亚的国家,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而闻名于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锂资源拥有国之一,哈萨克斯坦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资源。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石油大国,其石油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

该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卡拉干达盆地和东部的曼格什山脉。

其中,卡拉干达盆地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石油产区,约占全国石油储量的一半。

石油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支柱之一。

该国的石油产量居中亚地区之首,占全国GDP的很大一部分。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行业也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积极推动国内石油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并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发石油资源,提高了石油产量和开采效率。

除了石油,天然气也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能源资源之一。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该国的天然气主要储量分布在卡拉干达盆地和库尔恰托夫脉等地区。

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产量也相当可观,被用于国内能源供应以及出口到邻近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是哈萨克斯坦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

该国积极推动天然气的开采与出口,并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签订了多个天然气出口合同。

同时,哈萨克斯坦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天然气技术和开发能力,以更好地保障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然而,尽管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能源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传统能源产业面临转型的压力。

哈萨克斯坦也在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此外,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哈萨克斯坦正在努力加强环境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总体而言,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为该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技的进步,哈萨克斯坦还将继续发挥其能源优势,推动能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能源和农业两个方面来探讨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

首先,哈萨克斯坦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而闻名于世。

该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铬矿石储量,是全球第三大稀土储量国。

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

这些资源为国家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潜力。

哈萨克斯坦凭借其战略地理位置和能源资源优势,成为了中亚能源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与邻国俄罗斯、中国等签订了一系列能源合作协议,为其能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除了能源领域,哈萨克斯坦的农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良好的自然条件。

其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棉花、玉米、水果等。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致力于发展农业产业,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出口也逐渐增加,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哈萨克斯坦注重吸引外资和推动产业多元化。

该国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举措,为外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准入条件。

此外,哈萨克斯坦积极发展制造业、金融服务、旅游等产业,以减少对能源行业的依赖,并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这些举措为国家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稳定的增长基础。

除了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还注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领域的投入,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

此外,哈萨克斯坦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科技研发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哈萨克斯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能源和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该国通过吸引外资、推动产业多元化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未来,哈萨克斯坦将继续致力于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哈萨克原油性质

哈萨克原油性质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离不开稳定、可靠、充足的石油资源的供应。

哈萨克斯坦在地理上与我国接壤,其境内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且开发前景广阔,是世界上少数极具潜力的石油资源出口国之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对保障我国石油战略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哈萨克斯坦原油可作为我国重要的进口来源我国原油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的原油净进口量已达117Mt,进口依存度已达42%,预计2010年和2020年的国内原油消费缺口将分别达到165和270Mt,大量进口原油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1.1哈萨克斯坦原油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良好,可供出口的比例高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截止到2004年,其境内原油可采储量超过3Ct,居世界第十三位,是除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美国、俄罗斯和我国之外,原油可采储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全国有大小油气田218个,其中储量超过100Mt的大型油气田就有12个,主要集中在其境内的滨里海盆地。

尽管在前苏联时期具有较长的石油勘探与开发历史,但该国油气资源勘探程度总体水平仍然较低,1991年底独立后,受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到2000年前主要的勘探工作和发现均集中在前苏联时期已经勘探过的地区,陆上原油地质储量的增长维持在年均1.70—2.10Mt的水平。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以滨里海盆地为代表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突破,该国的油气地质储量有了飞速增长。

尽管如此,与权威机构的预测水平相比,增长潜力仍然很大。

以滨里海盆地为例,该盆地目前石油探明储量为2.19Gt,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83×1012m3,但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对里海地区未发现的油气资源量所做的预测,该地区的石油资源量预计为6.07Gt,天然气资源量为6.6×1012m3,分别为目前已探明储量的2.8倍和2.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北部接俄罗斯,东邻中国,西邻里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接壤。

国土面积271.73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66.9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34万(2008年7月)。

哈萨克斯坦为世界第11大油气资源国,为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

油气工业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50%,占政府GDP 30%。

国际市场高涨的油价和石油产量增长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增长9.5%。

一、储量与资源据BP Statistical Review World Energy,June 2008,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53亿吨,居世界第9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7位。

另据美国《Oil and Gas Journal》2007.12,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在前苏联国家位居第二位(图1);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1位。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曼格拉克半岛和里海洼地。

主要的油气田有田吉兹(Tengiz)、卡拉恰干纳克(Karachaganak)和卡什干(Kashagan),估计Kashagan油田石油储量估计为380万桶,是近几年来发现的储量最大的油田之一。

该油田本应于2005年开始出产石油,但因为各种原因被推迟到2010年。

2006年哈萨克斯坦获得2个发现,其中重要的发现为Petrom claims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库伦盆地(Turgay)钻探的Rovnaya South 1野猫井,测试获得日产气19.53万立方米,日产油440桶。

2007年哈萨克斯坦获得4个陆上新发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S)2000年对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所作的评估,哈萨克斯坦待发现的石油资源量为33. 66亿吨,天然气为2.05万亿立方米。

哈萨克斯坦油气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储量增长具有一定潜力。

二、勘探与生产哈萨克斯坦为前苏联国家仅次于俄罗斯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早在前苏联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就得到发展,1911年在阿迪劳州马特加地区发现第一口井,到上世纪50年代石油产量达200万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曼格什拉克半岛新油区的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由1965年的218万吨增加到1975年的2390万吨,1988年达2550万吨,石油产量占前苏联产量的4.1%。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迅速增长,石油产量已由1997年的2660万吨增加到20 07年的6870万吨(表1、图2),增长2.6倍;天然气产量由1997年的76亿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73亿立方米(表1、图3),增长2.6倍。

据哈萨克斯坦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08年1-9月哈萨克石油产量为5219.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1%,其中凝析油产量为446.5万吨,同比下降8.7%。

天然气产量为24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 0.6%。

哈萨克斯坦主要的油气田有:田吉兹(Tengiz)田吉兹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生产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滨海沼泽区,该油田1979年发现,1993年投产,估计石油储量150-260亿桶,探明石油储量约60-90亿桶,为世界第12大油田。

2007年石油产量平均为28万桶/日,预计2008年产量可达46万桶/日,未来1 0年完成注气项目后产量可增加到70万桶/日。

田吉兹由Tengizchevroil 公司开发,该公司有雪佛龙(拥有50% 权益)、埃克森美俘(拥有25%的权益)、哈萨克斯坦 KazMuna yGas (拥有20%的权益) 和俄罗斯LukArco (拥有5%的权益)共同组成。

卡什干(Kashagan)卡什干位于里海北部,该油田的开发者为Agip KCO公司,该公司由康菲、埃尼、埃克森美俘、领先石油(Inpex)、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壳牌和道达尔组成的财团,埃尼公司为作业者,Agip KCO公司估计卡什干油田探明储量为130亿桶,总资源量为380亿桶。

2007年埃尼公司预计2011年该油田产量可达30万桶/日。

该油田的投产时间由20 05年推迟到2008年,2008年1月14日该公司宣布的协议,经过长期谈判,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在该财团中的持股比例从8.33%增至16.81%, Kashagan油田其他大股东,埃克森美孚、埃尼(Eni)、道达尔(Total SA)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 ell PLC)将把各自的持股比例从18.5%下调至16.81%。

剩余两家股东,康菲石油(Cono coPhillips)和领先石油公司(Inpex Holdings Inc.)也将减持股份,各公司所持股份见表2。

预计该油田投资需1360亿美元。

卡拉恰干纳克(Karachaganak)卡拉恰干纳克为一陆上凝析气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边界,与俄罗斯的Orenburg油田相近,2007年该气田的凝析油产量为25万桶/日,该油田的作业者为Karachaganak P etroleum (KPO)财团,据KPO称该油田凝析油储量80-9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33万亿立方米,为增加石油产量该财团计划未来6-8年投资100亿美元。

目前石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油田和项目中所持股份见表2。

三、消费与进出口2007年哈萨克斯坦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020万吨油当量,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占49.5%,其次为天然气29.6%,石油占17.6%,水电占3%。

2007年国内石油消费量为1060万吨,天然气消费量为198亿立方米。

哈萨克斯坦出口以能源类产品为主,据哈萨克斯坦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哈萨克斯坦哈出口能源类产品327亿美元,占到出口总额的68.5%,其中石油(原油与凝析油)出口6080万吨(表3),金额281.3亿美元,占58.9%,天然气151.8亿立方米,同比增张1.1%;出口额6.48亿美元,占1.4%,同比增长24.8%。

原材料性商品(包括钢铁、铜材、锌、铝、铅、钛)共计约80. 64亿美元,占比为16.9%;固体资源类商品12.9亿美元,占2.7%。

2007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是原油和凝析油,共计573.5万吨,价值26.46亿美元。

随着哈萨克斯坦输往国际市场的石油管线的建成,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量增长迅速。

目前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管线有:北部出口经由俄罗斯黑海管线系统,2007年石油出口量占总量的34%;西部出口经由里海管线,出口量占51.7%;南部出口经由与伊朗达成的协议,出口量占6.7%;东部出口经由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出口到中国(图4),出口量占7.6%。

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出修建中哈石油管道计划。

当时中哈商定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达3000多公里的石油管道,总投资为25亿至30亿美元,整个石油管道分三段:第一段从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第二段从肯基亚克到阿塔苏;第三段从哈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

从阿特劳至肯基亚克之间的这段管道已于2003年3月由中哈双方合资建成。

2005年12月15日从哈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竣工投产,是中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该管道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最大输送能力1500万吨,该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将为我国的安全供应提供重要保证,2008年1季度俄罗斯Gazpromn eft 和 TNK-BP公司允许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1.2万桶/日,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的油源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的Aktobe油田、CNPC和Kazmunaigaz共同投资的Kumkol油田。

2007年8月18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公报》中计划将里海石油管道与中石油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另一处油田和管道相连接,建成一条从里海横跨整个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的出口路线,此外该管线和可连通中亚各国油气,根据哈国总统表述,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线还将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它将成为中亚第一条非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路线。

四、管理体制与政策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对石油工业进行了重组,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吸引外国公司投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1995年颁布了石油法,并于1999年进行修订。

为加强对本国资源的控制,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哈萨克斯坦政府分别于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对19 96年颁布的《地下资源与地下资源利用法》进行修订,并计划于2008年下半年实行新的《地下资源及其利用法》,该法中详细规定了实行国家优先回购权的程序、所有委员会依法活动的细则;列举了地下资源开采项目所应提交的详尽文件清单,以及这些文件与合同的相互关系等等。

能矿部对以前所签资源利用合同的完成情况进行清点,2007年11、12月份,能矿部已经解除了84个合同,2008年上半年又解除了20个合同,这些合同中的大多数将由法院进行裁决。

2008年4月日哈萨克斯坦颁布政府令,对2005年10月15日出台的N1036号政府令进行了修改,规定从2008年5月17日开始对出口原油征收出口关税,同时对其他石化产品的出口也规定了税费,原与哈萨克政府签有“海关体制稳定”条款(既不受后出台的海关法律制约)合同、及签有“产品分成协议”的石油开采公司不在缴纳原油出口关税企业之列。

详见表4。

五、展望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7》预测,里海地区石油产量持续增加,预计2020年将为480万桶/日,2025年将为520万桶/日,2030年将为570万桶/日,年均增长4.3%。

哈萨克斯坦为里海地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计划2015年石油产量增加到350万桶/日,其中Kashagan产量100万桶/日, Tengiz产量70万桶/日,Kurmangazy产量60万桶/日,Karachaganak产量50万桶/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