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这项检查通常由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执行,旨在检查腹部的外观、触感、听诊和叩诊等方面,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步骤和相关要点。

1. 患者准备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脱掉上身的衣物,保持腹部暴露。

同时,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应确保检查环境肃静、温暖,并提供足够的隐私。

2. 观察腹部外观医生首先会子细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

他们会注意腹部是否对称、膨胀或者凹陷,是否有皮肤变化(如红斑、瘀斑、疱疹等),是否有腹股沟突出或者腹部疝气等异常。

3. 触诊腹部触诊是腹部体格检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感受腹壁的张力、肌肉的紧张程度以及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大小。

触诊时,医生应使用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4. 腹部听诊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听诊。

他们会注意是否有肠鸣音(肠道蠕动的声音)的存在、强度和频率。

肠鸣音的异常可能提示消化系统的问题,如肠梗阻或者炎症。

5. 叩诊腹部叩诊是通过敲击腹部来评估腹部器官的位置、大小和密度。

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并根据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来判断腹部器官的状态。

例如,浊音可能表示有液体或者固体存在,而清音则可能表示有气体存在。

6. 深部触诊在完成表面触诊后,医生可能会进行深部触诊,以评估腹部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他们会用手指轻压腹部,以感受腹部器官的质地、轮廓和挪移性。

通过深部触诊,医生可以检查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的异常。

7.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测量腹围、测量腹部压痛点、检查肛门和直肠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腹部健康评估。

总结: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腹部外观、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步骤,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信息。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腹部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内容,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腹部器官情况,对于诊断腹部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腹部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观察、听诊、叩诊和触诊四个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内容。

首先是观察,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腹部外形和皮肤情况。

腹部外形的观察包括腹部的对称性、腹壁的外形、是否有腹部肿块等情况。

对于皮肤情况的观察则主要包括是否有皮肤瘀斑、皮肤下出血、皮肤变色等情况。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腹部的整体情况,有无明显异常。

其次是听诊,医生通过听诊可以了解患者腹部器官的声音情况。

主要包括肠鸣音和血管杂音。

肠鸣音是指肠道内气体和液体通过肠道时所产生的声音,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规则的、持续的。

而血管杂音则是指血管内血液流动时所产生的异常声音,可能是由于血管狭窄或者瘤体等原因引起。

通过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血管情况。

接着是叩诊,医生通过叩诊可以了解腹部腔内器官的位置、大小和密度等情况。

正常情况下,叩诊应该产生清音,而当腹部腔内有肿块或积液时,叩诊会产生浊音。

通过叩诊可以初步了解患者腹部腔内器官的情况,对于发现肿块等异常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是触诊,医生通过触诊可以了解腹部腔内器官的质地、形态和敏感度等情况。

触诊主要包括浅层触诊和深层触诊。

浅层触诊可以了解腹部肌肉的紧张度和腹部肿块等情况,而深层触诊可以了解腹部腔内器官的质地和形态等情况。

通过触诊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腹部腔内器官的情况,对于发现肿块、压痛等异常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腹部体格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内容,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腹部器官的情况,对于诊断腹部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医生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需要注意细节,全面了解患者的腹部情况,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视诊
视诊
视诊主要通过观察腹部的外 观、形状和皮肤改变来评估
腹部状况
视诊
腹部外观:观察腹部是否平坦、对
01
称,有无局部隆起、凹陷或皮肤皱

腹部皮肤:检查皮肤颜色、质地和
02
温度,注意有无皮疹、瘀点、瘢痕、
色素沉着或脐疝等异常改变
腹式呼吸:观察病人呼吸时腹部运
03
动是否正常,腹式呼吸减弱可能提
示腹部病变
腹部体格检查的发 展趋势
腹部体格检查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体格检查也正逐步走向精准化和智能化
高精度的影像学检查:高精度的影像学 检查如超声、CT、MRI等在腹部疾病的诊 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提 供更详细、更准确的腹部结构和功能信 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人工智能技术在医 学影像学领域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更 快速、更准确地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异常结果
如果检查结果发现异常,如压痛、肿块、 异常叩诊音等,医生应结合病人的病史、 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以确定是否存在腹部疾病,以及疾病的
性质和严重程度
腹部体格检查的局限性
腹部体格检查的局限性
虽然腹部体格检 查是诊断腹部疾 病的重要步骤, 但也有一定的局
限性
腹部体格检查的局限性
听诊
以上是腹部体格检查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检查时,医生应保持耐心、细致和谨 慎,以便准确地评估病人的腹部状况。同时,病人也应注意配合医生的检查,提供准确的 信息和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操作
腹部影像学检查
腹部影像学检查
在腹部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 评估腹部状况。常见的腹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腹部X线、腹部CT 和腹部MRI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腹部结构和功能 信息,有助于医生对腹部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体检方法,通过观察和触诊腹部,可以了解人体内脏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是否存在异常。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是否对称、平整或者隆起,有无腹肌紧张、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瘀斑、疱疹等异常,以及有无疤痕、肿块等病变。

1.3 肚脐检查:观察肚脐是否突出、凹陷或者有分泌物,以及有无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

二、触诊检查2.1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是否有压痛感,以及疼痛的程度和位置。

2.2 腹部包块:通过触诊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肿块、包块等异常,观察其大小、质地和挪移性。

2.3 肝脏和脾脏触诊:通过特定的手法触摸腹部,检查肝脏和脾脏是否肿大,以及有无异常的硬度或者结节。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区域听诊,观察肠鸣音的频率、音量和性质,判断肠道是否正常蠕动。

3.2 血管杂音:通过听诊器听诊腹部血管,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杂音,可能提示血管狭窄或者破裂等问题。

3.3 腹部血管搏动:通过听诊器听诊腹部主要血管,观察血管搏动的频率、节律和力度,评估血管功能是否正常。

四、敲诊检查4.1 肝脏敲诊: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特定区域,观察敲击音的响度和音调,判断肝脏是否有肿大或者异常。

4.2 胃肠气体敲诊:通过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敲击音的分布和音调,判断胃肠道内是否有过多的气体积聚。

4.3 腹水敲诊:通过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敲击音的特点,判断腹腔内是否有积液,可能是腹水的表现。

五、特殊体位检查5.1 腹部压痛体位:在不同的体位下,观察腹部是否有压痛感,以及疼痛的位置和程度的变化,有助于定位病变。

5.2 腹部肿块体位:在不同的体位下,观察腹部肿块的位置、形态和挪移性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和来源。

5.3 腹部脏器移位体位:通过改变体位,观察腹部脏器的位置和挪移性,有助于判断脏器是否有异常的位置偏移。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如肝脏疾病、胃肠道问题和腹部肿瘤。

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医生会通过观察、触摸和听诊等手段来评估腹部的外观、形状、压痛和肠鸣音等指标。

腹部体格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观察: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腹部外观,包括有无肿块、瘢痕、皮肤变化等。

例如,腹部肿瘤可能导致肿块或凹陷,而腹水可能导致腹部膨胀。

2. 形状评估:医生会观察腹部的形状,如是否对称、是否膨隆或凹陷等。

这些变化可能与腹部肿瘤、腹肌松弛或肠道梗阻等疾病有关。

3. 压痛检查:医生会轻轻按压患者的腹部,以评估是否存在压痛或疼痛感。

压痛可能是腹部炎症、感染或肿瘤的表现。

4. 肠鸣音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区域听取肠鸣音。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应该是规律的、连续的。

异常的肠鸣音可能与肠道梗阻、炎症或肠道运动障碍等疾病有关。

5. 脏器触诊: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脏器的位置、大小和质地。

例如,肝脏和脾脏的异常扩大可能与肝脏疾病或脾脏疾病有关。

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患者的舒适度:医生应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尊重。

在进行压痛检查时,医生应掌握力度,避免给患者带来过多的疼痛。

2. 患者的隐私:腹部体格检查需要患者暴露部分身体,医生应提供足够的隐私,确保患者感到安全和尊重。

3. 仪器的消毒:医生在进行触诊和触摸时,应确保双手清洁,并在需要时使用消毒酒精或手套。

4. 结果的记录和解读:医生应将腹部体格检查的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初步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然而,它并不能替代其他更具体的检查方法,如超声波、CT扫描或MRI 等。

因此,如果医生怀疑患者存在腹部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和治疗。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第23页
腹部常见疾病压痛点
腹部体格检查
第24页
三 脏器触诊
腹部体格检查
第25页
(一) 肝脏触诊
1. 触诊体位 2. 触诊手法 3. 注意事项 (1)常见示指外侧指腹接触肝脏. (2)腹直肌发达者右手宜置于腹直肌外缘向上触诊. (3)触诊时需亲密配合呼吸运动. (4)初始触诊部位标准上从髂前上棘平面开始. (5)大量腹水深触诊难于触到肝脏时,可用浮沉触诊 法. (6)以下腹内轻易误诊为肝下缘:横结肠,腹直肌腱 划,右肾下极.
(2)患者腹壁较厚或配合不协调时可用冲击触诊法.
2.正常人肾脏普通不能触及:
(1)深吸气时能触及1/2肾脏时为肾下垂,肾脏肿大见
于肾盂积水、肾肿瘤、多囊肾等.
(2)左肾下垂应与脾肿大相判别;右肾下垂应与肝肿
大判别. 腹部体格检查
第34页
3.肾脏及尿路疾病压痛点 当肾脏及尿路有炎症或其它疾病时,可在对应 部位出现压痛点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第1页
概述
腹部体格检查
第2页
第一节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腹部体格检查
第3页
一 体表标志
腹部体格检查
第4页
二 腹个别区 常见有四分法及九分法两种分类法
腹部体格检查
第5页
四 分 法
腹部体格检查
第6页
九 分 法
腹部体格检查
第7页
第二节 视 诊
腹部体格检查
第8页
注意事项: 1.患者准备: 2.环境要求 3.医生要求: .
正常人腹壁静脉普通不显露,消瘦或皮肤白皙 者隐约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常见于门静脉高压和上 下腔回流受阻.
门静脉高压者曲张静脉以脐部为中心向四面 放射.血流方向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通过仔细观察、触摸和听诊腹部,医生可以获取重要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五个部分,包括外观检查、触诊、听诊、叩诊和肠鸣音评估。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形状,包括是否对称、是否膨隆或凹陷等。

异常的腹部形状可能与脏器肿瘤、腹水或腹肌松弛等疾病相关。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的颜色、纹理、湿度等。

黄疸、皮疹或瘀斑等皮肤病变可能与肝脏、胆囊或肾脏疾病有关。

1.3 腹部脐部:观察脐部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脐疝、脐部炎症或脐部出血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触诊:2.1 表面触诊:用手轻轻触摸腹部表面,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硬结或压痛。

这些异常可能与肿瘤、炎症或脏器扩大等疾病有关。

2.2 深部触诊:医生会用手指轻压腹部,检查脏器的位置、大小和硬度。

脾脏、肝脏、肾脏和肿块等疾病可能通过深部触诊来评估。

2.3 手法触诊:医生会使用特定的手法,如反跳痛和肌肉紧张等,来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疼痛反应。

三、听诊:3.1 肠鸣音: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

正常的肠鸣音是连续且均匀的,异常的肠鸣音可能与肠道梗阻、炎症或肠胃功能紊乱等有关。

3.2 血管杂音:医生还会检查腹部的血管杂音,以评估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情况。

异常的血管杂音可能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动脉瘤等有关。

3.3 腹部听诊:医生会在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听诊,以检查是否有腹部腹水、气体或肠鸣音异常。

四、叩诊:4.1 针对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叩诊,医生会用手指敲击腹部,以评估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密度。

异常的叩诊音可能与肝脾肿大、腹水或肿块等有关。

4.2 叩击边界:医生会在腹部不同区域找到脏器边界,如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以确定其大小和位置是否正常。

4.3 叩诊音:医生会根据叩诊音的不同,判断腹部脏器是否正常,如鼓音、浊音或实音等。

五、肠鸣音评估:5.1 频率和强度: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并评估其频率和强度。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标题: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患者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触诊、听诊等手段来了解患者腹部的状况,从而匡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腹部体格检查对于发现腹部器官的异常情况、评估腹部疾病的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观察1.1 观察腹部外形:观察腹部的形状、对称性、皮肤颜色、有无疤痕等情况。

1.2 观察腹部蠕动:观察腹部的蠕动情况,了解肠道蠕动是否正常。

1.3 观察腹部静脉曲张:观察腹部皮肤下静脉是否扩张、扭曲。

二、触诊2.1 表浅触诊:医生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表面,了解腹部皮下组织的硬度、压痛情况等。

2.2 深部触诊:医生用手深入患者腹部,检查腹部脏器的大小、形态、质地等情况。

2.3 叩诊:医生用手指敲击患者腹部,通过听到的声音来了解腹部内脏的位置、大小等。

三、听诊3.1 肠鸣音:医生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了解肠道蠕动是否正常。

3.2 血管杂音: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取腹部血管的杂音,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病变。

3.3 肠鸣音和心音的关系:医生通过听诊腹部和心脏,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叩诊4.1 肝脾叩诊:医生通过叩诊来判断肝脾的大小、位置和质地。

4.2 肠气叩诊:医生通过叩诊来判断肠道内是否有气体积聚。

4.3 肾脏叩诊:医生通过叩诊来判断肾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五、特殊检查5.1 腹部超声:通过超声波来观察腹部内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2 CT扫描:通过CT扫描来获取更加精细的腹部内脏影像。

5.3 腹部MRI:通过MRI来观察腹部内脏的详细结构和功能。

结论:腹部体格检查是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医生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需要子细观察、认真触诊、细心听诊和准确叩诊,结合特殊检查手段,可以匡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㈣ 胃肠型和蠕动波 (gastralintestinalpatternandperistalsis) 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除腹壁菲薄或松 弛的老年人、经产妇、极度消瘦者)
胃潴留——见上腹部从左到右的蠕动波 小肠梗阻—蠕动波出现在脐周呈多层梯形排列 结肠梗阻—蠕动波多见于腹部周边
20
㈤腹壁其他情况 ⒈皮疹:充血疹或出血性疹 ⒉色素: 血色病—散在点状深褐色色素沉着 Addison病 — 皮肤皱褶处褐色素沉着 Grey-Turner Sign—左侧腹壁呈蓝色
33
肝脏触诊示意图
34
⑵检查内容: ①大小: 正常人的肝脏一般触不到,腹壁松软的人被 触及,在肋下1cm 内、剑下3~5cm 内,质地柔 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超过上述标准,应叩肝 上界,排除右侧胸腔积液、积气,排除膈肌下降 致肝下移后即判为肝脏肿大。 ﹡测量方法—在自然、平静的呼吸状态下,于右锁 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分别测量肝下 缘距肋缘及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 表示。

一、方法 病人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医生站在病 人右侧,利用自然光线,自上而下从各 个不同角度(切线方向)观察其腹部情 况,注意有无异常发现。 二、视诊内容 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 型及蠕动波、皮疹、疝、腹纹等。
10
㈠腹部外形 正常:平坦对称 平坦—前腹面大致处于肋缘至 耻骨联合平面或略低凹 饱满—腹外形较圆,高于肋缘 及耻骨平面(肥胖及小儿) 宽扁—腹形略大或向两侧塌扁(老年 人) 低平—腹部下凹(消瘦者)
3பைடு நூலகம்
示意图
体 表 标 志
4
腹部分区 ⒈ 九区法 两水平、两垂直线→#字形 上水平线→两肋弓下缘连线 下水平线→两髂前上棘连线 两垂直线→通过左右髂前上 棘至腹中线连线 的中点 ⒉ 四区法 以脐为中心的水平线与垂直 线相交分区
5
示意图
九 区 法
6
示意图 四 区 法
7
示意图 七 区 法
8
9
第二节 视
28
⒉腹壁紧张度减低或消失: 全腹紧张度减低: 表现为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 。见于 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量放腹水后、身体瘦 弱的老龄人和经产妇。 全腹紧张度消失: 脊髓损伤所致腹肌瘫痪或重症肌无力。 局部腹肌张力减低或消失: 局部腹肌缺陷— 疝、 局部腹肌瘫痪。
29
㈡压痛、反跳痛、压痛点:用深压触诊 正常腹部在浅部触诊时一般不引起疼痛, 如按压由浅入深发生疼痛者称为压痛。 压痛最明显部位常为病变部位所在。 注意鉴别: ⒈压痛系起源于腹腔内或腹壁上。 ⒉胸部疾病如下叶肺炎、胸膜炎、心肌梗 塞等可在上腹部、肋下部出现压痛。 ⒊盆腔疾病如膀胱、子宫及附件疾病可在 下腹部出现压痛。
11
异常 ⒈腹部膨隆(abdominal bulge) 平卧时前腹面 明显高于上述水平 临床意义→肥胖、妊娠、病理状况 ⑴ 全腹膨隆→腹腔积液(蛙腹、尖腹) 腹内积气 胃肠道内大量积气(肠梗阻 肠麻痹) 腹腔内积气(胃肠穿孔、人 工气腹) 腹内巨大包块 (妊娠、卵巢囊肿、畸胎瘤)
12
附:腹围测量 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其周 长即为腹围(脐周腹围)。亦可测最大腹围。 (最大周长) 应定期在同样条件下测量比较,以观察腹腔内 容物的变化。
22
⒍脐部: 分泌物、气味、溃烂、溃疡 ⒎腹部体毛: ⒏上腹部搏动: 腹主动脉搏动与二尖瓣狭窄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的 鉴别—— 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贴于剑突下部,吸气时搏 动明显则为三尖瓣关闭不全;呼气时明显则 为腹主动脉搏动。
23
第三节 触 诊
触诊是腹部检查最主要的方法,腹 部某些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 等通过腹部触诊就可以明确诊断。
16
㈢腹壁静脉 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看不到,少数可见 但不迂曲不扩张。 正常——脐以上向↑ 脐以下向↓ 门静脉高压时——脐以上向↑ 脐以下向↓ 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 下腔静脉阻塞时—均向↑ 曲张的静脉分布于腹壁两侧。 上腔静脉阻塞时—均向↓。
17
18
附: 静脉血流方向鉴别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 压在静脉上,然后 一手指紧压并向外 滑动,挤出该段静 脉内血液至一定距 离放松该手指,另 一手指不动,观察 静脉是否迅速充盈; 再用同法放松另一 手指,即可看出血 流方向。
50
⒌膀胱触诊 正常膀胱空虚时隐于盆腔内,不易触及, 只有当膀胱充盈胀大超过耻骨上缘时方可 于下腹部扪及一呈圆形或扁圆形的包块, 触之囊性感,不能推移,按压时憋胀有尿 意。有时需与妊娠子宫或肿瘤鉴别,如排 尿或导尿后肿物缩小或消失即为膀胱胀大。 尿潴留的临床意义: 常见于前尿道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或癌); 脊髓病变所 致瘫痪、昏迷以及腰麻或手 术后局部疼痛;糖尿病等。
38
⑥肝区摩擦感:肝周炎时,肝表面和邻近的腹膜可 因有纤维素渗出物而变得粗糙。二 者相摩擦所产生的振动可用手触及, 称肝区摸擦感。 ⑦肝震颤(liver thrill): 用浮沉触诊法检查。手指压下时感到一 种微细的震动感,称肝震颤,见于肝包 虫病,由于包囊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 囊壁而形成震颤。
39
Cullen Sign —脐周或下腹发蓝(腹腔内大出血)
妊娠时—脐、耻之间中线上褐色素沉着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腰腹部不规则斑片状色 素沉着
21
⒊腹纹: 白纹—— 肥胖者 妊娠纹——下腹髂部呈淡兰色或粉红色 紫纹—— 下腹、臀、股外侧、肩背部 皮质醇增多症 ⒋瘢痕: 外伤、手术、皮肤感染的遗迹 ⒌疝: 腹内疝 腹外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股疝、腹 股沟斜疝、直疝
43
示意图:
脾 肿 大 测 量 法
44
⑶脾脏肿大的临床意义: 轻、中、重三度 轻度— 甲乙线上不超过3cm 。 见于各类肝炎、 伤寒、急性疟疾、亚心炎。 中度— 甲乙线上大于3cm 但不超过脐水平。 见于肝硬化、慢淋白血病、性溶血性贫 血、淋巴瘤、SLE、慢性疟疾。 重度— 甲乙线上超过脐水平或第 3 线上超过腹 (高) 正中线。见于慢粒白血病、肝硬化、脾 脏肿瘤。
13
⑵局部隆起 多因腹腔内脏器肿大、炎性包块、腹内肿瘤、 胃肠曲胀气及腹壁上的肿物或疝引起。 注意膨隆的部位、外形、随呼吸移位或随体 位改变、有无搏动等。
腹壁肿物与腹内肿物的鉴别 嘱患者仰卧抬头,使患者腹壁肌肉紧张,如肿 物更加明显则在腹壁上,反之不明显或消失, 则在腹腔内,被收缩变硬的腹肌所掩盖。
诊断学
腹部检查
1
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体表标志 ⒈肋弓下缘
⒉腹上角 ⒊脐 ⒋髂前上棘 8 ~ 10肋软骨构成体表腹部 上界→分区及肝脾测量 两肋弓交角→判断体型、肝测量 腹中心 3~4腰椎之间 →四区分法及腰椎穿刺标志 九区分法及常用骨髓穿刺点
2
⒌腹直肌外缘 ⒍腹中线
锁骨中线的延续 前正中线的延续 四分法的垂直线 ⒎腹股沟韧带 + 耻骨联合上缘→腹体表下界 ⒏脊肋角 背部两12肋与脊柱交角
常见肝疾病的肝触诊结果 :
40
⒉脾脏触诊:
正常脾脏不能触及、除外内脏下垂 及左侧胸腔积液积气,但凡触及脾 脏则提示脾脏肿大。
⑴方法: 体位—— 仰卧位、右侧卧位。 手法—— 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
41
示意图:
双 手 触 诊 法
42
⑵脾肿大测量法 cm 1线:甲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 至脾下缘的距离 2线:甲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 至脾最远点的距离 3线:丁戊线—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超过正中线用“+”表示, 未超过用“-”表示。
48
⑵肾脏长大的临床意义: 见于肾盂积水、积脓、多囊肾、肾脏肿瘤。 ⑶肾输尿管疾病时的特殊压痛点: 肋脊点——第12肋与脊柱夹角的顶点 肋腰点——第12肋与腰肌外缘夹角的顶点 季肋点——两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 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与腹直肌外缘交点 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线与腹直肌外缘交点
49
示意图 肾 输 尿 管 疾 病 的 压 痛 点
26
触诊内容: 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 脏器触诊、腹部包块、液波震颤等
27
㈠腹壁紧张度:用浅触诊 正常→腹壁柔软,个别人不习惯→肌卫增强, 多次妊娠妇女和大 量放腹水后的病人腹壁松弛 ⒈ 腹壁紧张度增加 腹腔容量增大时,可使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腔 化学物质刺激腹膜时,腹肌亦可因反射性痉挛 收缩使腹壁紧张。 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 腹部饱满 板状腹(board-like rigidity)、 揉面感(dough kneading sensation)。
37
④压痛 :正常肝脏无压痛,肝包膜紧张或有炎症 时则多有压痛。如急性肝炎、肝淤血 (早期);肝脓肿压痛最明显 。 ⑤搏动: 正常肝或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肝肿大无 搏动。 扩张性搏动—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右心室收缩搏 动通过右心房、下腔静脉而传导至 肝脏,故可触到肝脏扩张性搏动。 单向性搏动—如系腹主动脉搏动传致肝脏,搏动 (传导性) 只向一个方向传导。 而不向四周扩 散。
35
临床意义: 弥漫性肝肿大—见于各类肝炎、肝淤血、脂肪 肝、早期肝硬化、budd-chiari 综合征、白血病、血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等。 局限性肝肿大—肝脓肿 、肝囊肿和肝肿瘤等所 致肝肿大是局限性的,且常可 见到并触到局部隆起 。 肝脏缩小———见于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肝硬化晚期。
36
30

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 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于 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趋于稳定,然后 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 然加重并常伴痛苦表情或呻吟即为反跳 痛。 系因腹膜壁层受炎症累及的征象, 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牵拉引起疼痛。 ↓
31
32
㈢脏器触诊 ⒈肝脏触诊: 用于了解肝下缘的位置和肝的 大小、 质地形态、有无 压痛 及搏动等。 ⑴方法—— 体位--病人仰卧,双腿曲膝,腹壁放松。 手法--单手触诊法 双手触诊法 钩指触诊法(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 冲击触诊法(浮沉触诊法)(用于大量腹水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