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中国人口结构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结构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结构研究报告2020年4月1.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未来 10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绝对数量继续下降;2011年以来我国l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与占比逐年递减,总人口抚养比逐年上升。

即使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将15~64 岁作为劳动年龄人口,201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也达到了峰值,2013 年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逐年递减。

根据联合国2019 年人口展望中对中国人口增长和结构做出的预测,未来 10 年中国劳动人口年龄占比(15-59 岁)将从 64.5%降至 59.4%,2050 年后预计将稳定在 50%左右;从绝对人口数量来看,未来 10 年劳动年龄人口将从 9.32 亿减少至8.70 亿,未来将持续减少。

未来10 年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从12.4%上升至16.9%,预计2060 年后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稳定在 30%左右,15 岁以下少儿人口占比将从 17.6%降至 15.8%,即使放开计划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政策,也难以明显扭转总和生育率向下的趋势。

劳动力内部结构趋向老化;具体来看劳动年龄人口的构成,我们将劳动年龄人口分为 15-24 岁,25-49 岁,49 至59 岁三组,即青中老年三个阶段,较为明显的是25-49 岁中年劳动力人口占比及绝对数量将在未来10 年甚至 50 年内一直呈下降趋势,老年劳动人口占比呈现波动趋势,绝对数量在未来 10 年则逐年下降,而一般我们认为中年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更高。

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的源泉,80%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是现实的劳动力。

考虑到残疾等非自立人口、在校生等,劳动年龄人口与现实生活中劳动力数量存在差别。

不过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总体的比重是稳定的;因此我们简单以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替代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来展开分析,即假定劳动参与率保持稳定。

从经济增长理论来,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降低将削弱经济增长动力。

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现状与特征

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现状与特征

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现状与特征作者:陈习琼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28期摘要:为了了解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现状、特征,收集、整理云南省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图表法、比较法对人口年龄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果显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正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经济,逐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老年服务人才培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现状;特征;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6;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8-0041-04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其中,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为27.6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全省为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高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平均海拔在2 000米左右。

目前辖16个州(市),其中8个民族自治州,8个省辖市,共有县级行政单位129个,2010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 597万人,位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3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3.43%,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1/3[1]。

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云南省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正确把握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针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特点、老龄化特征提出对策,以促进云南省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资料来源于张善余(2013)[2]。

云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相关数据来源于《云南人口普查报告书》(1982年7月1日)[3]、《云南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1984)[4]、《云南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8)》[5]、《云南省统计年鉴(2011)》[6]《云南省统计年鉴(2013)》[7]《云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综合汇总分册(2002)[8]》,以及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2)[9]。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影响分析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影响分析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影响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年龄构成、性别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世界上最多的,然而近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2019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数量为14.4亿,比上次普查时增加了5.38%,增速较上次普查下降了0.57个百分点。

尽管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年龄构成中国的年龄构成呈现老龄化趋势。

2019年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2.568亿,占人口总数的18.1%;15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9.793亿,占人口总数的68.6%;0至14岁的未成年人口数量为2.039亿,占人口总数的14.3%。

可以看出,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未成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这种年龄构成的变化将会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需要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生活福利等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企业和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口的照顾和保障。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未成年人口数量的下降,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教育资源的投入。

三、性别比例性别比例也是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数据显示,全国男性人口为7.364亿,女性人口为7.047亿,男女性别比例为104.5:100。

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多出很多,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不过,近年来,中国的性别比例呈现逐渐平衡的趋势,这得益于“两孩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未来,性别比例的均衡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这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四、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从人口数量变化来看,随着人口数量逐渐下降和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一个新的转型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

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

然而,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

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所指的人口老龄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

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它是各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

一般地,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它是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必然结果。

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则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结构呈老龄化状态。

当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时,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年轻型社会;当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与40%之间时,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成年型社会。

从表中可以看出,老年型社会的年龄中位数要高于30岁,老少比也大于30%,此时六十五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要高于7%。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老龄化不仅会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还会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我国老龄化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我国的老龄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折线图来了解其变化趋势。

从1982年到2019年的37年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3,182万人增加到了2.5亿人左右,年均增加率约为5.8%。

与此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随之逐渐提高,从1982年的4.9%逐步上升到了2019年的12.6%。

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老龄人口的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的趋势,老龄化的程度也在加剧。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来看待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时间序列。

一般来说,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重。

其中,人口老龄化率最高的四个省份是吉林、辽宁、内蒙古和黑龙江,老龄化率在19%以上,而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的老龄化率则不足10%。

这说明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地域和区位因素会影响老龄化的发展。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变化。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对时间序列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理论推理和分析的方法。

对于老龄化趋势的时间序列,我们可以通过ARIMA模型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

ARIMA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可对时间序列的趋势进行拟合和预测。

通过构建合适的ARIMA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老龄化趋势和速度。

综上所述,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老龄化趋势的时间序列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了解我国老龄化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问题的三大特征趋势

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问题的三大特征趋势

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问题的三大特征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口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趋势,这些趋势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我国新发展阶段人口问题的三大特征趋势,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公众提供深入、系统的思考。

我们将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这包括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出生率的下降等。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趋势也值得关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形成了庞大的人口流动群体。

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结构,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口素质和教育的提升也是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特征。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升。

这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也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问题的三大特征趋势包括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迁移和流动的趋势以及人口素质和教育的提升。

这些趋势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应对。

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问题的一大显著特征。

这种趋势不仅深刻影响着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老龄人口比例正在快速上升。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19%,且这一比例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将继续上升。

这意味着,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老龄化程度之深,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人 口结 构指依据各种不 同特征把人 口划分 成几个 组成部分 。考 察各部分 占总体 的 比重或 各 部分之 比 ,依此来 反映部分 与总体 ,部分与 部 分 的关 系 。划 分 的依据 特征 可 以是 自然 的 , 如 年龄 、 性别 , 可 以是 社会经 济 的 , 也 或者 是地
构 统 计 数 据 。这 些 结 构数 据 编 制 成 一 个 “ 年 按 龄 、 别 分 人 1数 ” 性 5 的统 计 表 , 布 在 下 一 年 的 公
纪七 十年代末八 十年代初 实行计划生 育政策到
现 在 ,在 控 制 人 口数 量 上 已经 取 得 了决 定 性 的 成 果 ,遏 制 了人 口的过 快 增 长 ,持 续 多 年 保 持 在 低 生 育 率 的水 平 。但 与 此 同 时 ,也 使 某 些 人
域 的等 等 …- 。人 口的 年 龄 结 构 是 指 一 定 时 期 - s 内 各 年 龄 组 人 1在 总 人 口 中 的 比重 ( : 3 以下 我 们
称 占比) 。它 是过 去 和 当前 人 口 出生 、 亡 和 迁 死
此对 我 国人 口年龄结构作 科学 的预测 ,以期把 握 变化 的具体趋势 ,为及时调整生育政策 提供
摘 要 :根 据 19 90至 2 1 我 国人 口年 龄 结 构 的 统 计数 据 ,运 用 成份 数 据 降维 方 法预 测 00年 21 0 1至 23 00年 的人 口年 龄 结 构 , 结 果是 人 口年 龄 结 构持 续快 速 老 化 。及 时调 整 生 育政 策 , 其 提 高生 育 率 , 必然 的 选择 。 是 关 键 词 : 口年龄 结构 ; 测 ; 份 数 据 ; 龄化 ; 育政 策 人 预 成 老 生
儿 年 龄 段 、劳 动 年 龄 段 和 老 年 年 龄 段 。三 个 年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就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又称人口年龄构成。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

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主要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有: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系数,老化指数(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

老年人口系数是志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人口人口是否老化以及老年化程度;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是指0~14岁的儿童少年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老化指数是志某一时点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数和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例;年龄中位数也称中位年龄,指的是全体人口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人口分成两个相等的部门的那个年龄值。

人口可以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不同类型的年龄结构,必然会影响到未来人口的再生产。

因为年轻型人口的未来育龄人群规模大,出生率高,死忙率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必然也比较快;相反,老年型人口的未来育龄人群规模小,出生率相对要低一些,死忙率相对高一些,人口增长速度必然较小,甚至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状况。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可以用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出来,则有三种与年龄结构相对应的基本的人口金字塔形,①增长性人口金字塔。

由于出生率高,年轻人口的比重大,其塔形下宽上尖。

②静止人口金字塔。

由于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只是在高龄人口部门才有比较急剧的收缩,因而塔形较直。

③缩减型人口金字塔。

由于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

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

根据200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绘制的我国2005年人口金字塔,可看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几个特征。

(1)55岁以上各年龄组分布均匀,基本上反映了解放前人口低增长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