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尿路上皮癌
FISH技术在鉴别上尿路尿道上皮癌与良性疾病引起血尿中的作用

FISH技术在鉴别上尿路尿道上皮癌与良性疾病引起血尿中的作用王建东;吴晋蓉;程文;王璇;时姗姗;周晓军【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作为非创性分子检查方法,用于鉴别上尿路尿道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和良性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尿.方法运用一组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检测34例UUT-UC患者和33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血尿脱落细胞中3、7、9、17号染色体异常,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4例UUT-UC 患者血尿中25例(73.5%)检测出染色体异常,而良性疾病患者血尿脱落细胞检测出2例发生染色体异常(6.1%)(P<0.001).结论 FISH检测脱落细胞3、7、9、17染色体异常,可以作为一种非创性方法用于鉴别UUT-UC和良性疾病引起的血尿.%Purpos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 FISH ) assay as a non-invasively molecular test to distinguish urothelial carcinoma in upper urinary tract ( UUT-UC ) from benign lesions presenting with hematuria. Methods The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of chromosomes 3,7, 17, and 9 ( pi 6 ) in hematuria specimens from 34 patients with UUT-UC and 33 patients with benign disorder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a set of fluorescently labeled DNA probes. The abnormalities of chromosomes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between UUT-UC and benign disorders. Results The abnormalities of chromosomes were detected in 25 out of 34 ( 73. 5% ) patients with UUT UC and in 2 out of 33 ( 6. 1 % ) patients with benign disorders ( P < 0. 001 ). Conclusions FISH assay of chromosomes 3, 7, 9,and 17 performed on exfoliated cells from voided urine specimens could be used as a non-invasive method to distinguish urothelial carcinoma in upper urinary tract from benign disorders presenting with hematuria.【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2(028)010【总页数】4页(P1091-1093,1097)【关键词】尿道肿瘤;尿道上皮癌;血尿;荧光原位杂交【作者】王建东;吴晋蓉;程文;王璇;时姗姗;周晓军【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5上尿路尿道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主要指肾盂尿道上皮癌和输尿管尿道上皮癌。
2024版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其他并发症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 内分泌治疗可能加重这一状况,需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
双膦酸盐类药物
骨质疏松和骨折
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性功能减退,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给予相应的 心理支持和药物治疗
性功能减退
如潮热、乳房胀痛、肝功能损害等, 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
CHAPTER 04
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策略
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特点分析
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通常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的依赖性较强,内分泌治疗可通过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来抑 制肿瘤生长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常伴有骨转移,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 质量
一线内分泌治疗方案选择及适应证
促黄体生成素释 放激素类似物
这类药物可以模拟促黄体生 成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抑制 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 降低睾丸产生雄激素的能力。 常用的药物有戈舍瑞林、亮 丙瑞林等。
雌激素类药物
雌激素可以抑制垂体分泌促 性腺激素,进而降低睾丸产 生雄激素的能力。但长期使 用雌激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 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已 较少用于前列腺癌的内分泌 治疗。
主要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适应 证包括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高危前列腺癌等。常用药物包括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和抗雄激素药物。
根治性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主要目的是减少或延缓术后复发和转移。适应证包括术后病理 切缘阳性、精囊侵犯、高危因素等。常用方案包括单一抗雄激 素治疗、LHRH-A联合抗雄激素治疗等。
去势治疗
包括手术去势(双侧睾丸切除术)和 药物去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 物,如戈舍瑞林等),适用于所有晚 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
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查房全篇

(250-400g/L) 5.5mmol/L)
43.82
26.35
142.30
3.1
பைடு நூலகம்
25
体温表 入院评估表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20 压疮危险因素:18 自理能力评估表:30 疲乏量表 焦虑量表 营养评估表 水肿分度 贫血分度 骨髓抑制分度
.
护理评估
26
.
护理诊断
一、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贫血有关。 二、体液过多 与白蛋白低下有关。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所
3、补液时注意输液速度,输液滴速控制在4060gitt/min,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4、用枕头抬高浮肿肢体,禁止两腿交叉,定时变 换体位;
5、避免在水肿肢体或部位进行注射或静脉输液。 评价:住院7天患者水肿分级由中度降为轻度。
29
.
护理诊断及措施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所致高代 谢状态及摄入减少吸入障碍。
评价:患者2天后自诉胸闷感消失,继续给予氧气吸入和 协助排痰。
28
.
护理诊断及措施
体液过多:与白蛋白低下有关。(1-19至1-26)
目标:住院7天内水肿减轻。 护理措施:
1、准确评估患者水肿的情况,每日查看水肿情况,并注 意保护水肿皮肤,避免受伤和感染,并做好交接班。
2、遵医嘱静脉输注白蛋白,并使用呋塞米利尿, 排出体内多余液体。
23
.
现病史
阳性体征: 血常规:
1-20 1-21 1-22
WBC(4-10 10ˆ9/L) 1.56
2.51
3.37
Hb(131172 g/L) 25 41 60
血小板(85-303 10ˆ9/L) ?
42
前列腺癌方面免疫组化基础知识

2004版 WHO中, P504s在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80%以上,但在某些前列腺癌如泡沫状腺癌、萎缩性癌、假增生性癌和治疗后前列腺癌中阳性率比较低。而且P504s在12%的良性增生,17.5%的前列腺腺病,萎缩型腺体以及90%以上的高级别PIN中呈阳性反应。此外,P504s在前列腺以外的肿瘤如尿路上皮癌、结肠癌、肾癌以及良性肾源性腺瘤也可阳性。这表明P504s没有组织特异性,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α-甲基-辅酶A-消旋酶 (P504s) 2001年Jiang等[12]首次将P504s抗体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P504s即α-甲基-辅酶A-消旋酶((alpha-methylacyl-CoA racemase),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P13,它所编码的蛋白由382个氨基酸组成,在支链脂肪酸的β-氧化和衍生过程中起作用。P504s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而在正常中前列腺组织中则呈阴性或灶性弱阳性。Jiang等在所检测的137例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100%,并提出P504s是前列腺癌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记物。
第二节 染色方法
本科标抗体法 酶标抗体技术是通过共价键将酶连结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于光镜或电镜下进行细胞表面及细胞内各种抗原成分的定位。
酶的种类及特点 从理论上讲,用细胞化学方法能显示的酶,均可用于标记抗体,进行ICC染色,但实际上在ICC中所能用的酶并不多。现将常用的几种酶列于表4-1,供选用时参考。
Cumming(1980)报告,不固定的组织切片ICC染色时,环鸟苷酸含量丢失80%以上。固定的目的是使构成组织细胞成分的蛋白等物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并迅速使组织细胞中各种酶降解、失活,防止组织自溶和抗原弥散,保持组织细胞的完整性和所要检测物质的抗原性。因此迅速充分固定是ICC染色成功的关键一步。用于ICC的固定剂种类较多,选择时应根据所要检测物质的抗原性质和切片方法以及所用抗体特征等做最佳筛选。制片及固定方法见第一章 ,下面介绍两种近年报道的新方法。
输尿管巢状亚型尿路上皮癌-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 P szts ei Ha srJ Ie n C 3 u t az r m, u e ,s l .Urt ei a c o i oh l l ri ma ” etd ac n n se
浸 润性 尿路 上皮 癌 , 巢状 亚型 ( f t t g uo h l l a c o , e— i ir i rt e a c ri ma n s n la n i n t a i t是 一 种少 见 的恶 性肿 瘤 , e vr n) d a 多见 于男 性患 者 , 因其 侵袭 性 强 , 常 旦发 现 已为 晚期 。W H 2 0 ) 尿系统 肿 瘤分类 中收 录为 浸 润 性 尿 O( 0 4 泌 路 上皮 癌的一 个 独特 亚 型 。该 肿 瘤 具 有 特殊 的组 织 学形 态 和 免 疫组 化 标记 l , 者报道 我 们遇 见 的 2例浸 润性 尿 路 上皮 癌 巢 状亚 型 , _ 笔 】 J 并结 合 文献 分析 其临 床 特征 。 1 材料 和 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l患 者 , 性 , 9岁 , 腰疼 痛 3个 月 人 院 , . 例 男 6 左 CT 提 示左 输尿 管 癌 可能性 大 , 图提示 左 肾 功 能重 度 受 损 。例 2 患 者 , 肾 , 男 性 ,8岁 , 尿 半年 入 院 , T 提示 输尿 管 占位 。 5 血 C 1 2 方 法 : 本 经 1 福尔 马林 固定 后 常规 石 蜡切 片 , . 标 0 HE染 色 , 光 镜观 察 , 疫组 化染 色采 用 S 免 P三 步 法 , 用 抗 体 C 、 K2 选 K7 C 0前 列 腺 特 异性 抗原 ( s 和前 列 腺酸 性 磷 酸 酶 ( AP P A) P )均 为 即用 型 。所 有 试 剂 均 购 自广州 中 杉试 剂公 司。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2002年全球新发病例679 000例,位列男性肿瘤的第2位。
近30年来,得益于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筛查、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药物内分泌治疗等诊治手段的进步,欧美国家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大部分患者得以早期根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疾病认识的不足和诊治经验的缺乏使得我国前列腺癌的生存率远低于欧美国家[。
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以改进我国前列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将是泌尿肿瘤医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前列腺是男性的附属性腺,精液的液体成分主要由前列腺所分泌。
成人的前列腺如板栗大小,包绕尿道并与膀胱、直肠相邻。
靠近膀胱的平坦部分称为前列腺底部,逐渐缩窄的远端称为尖部,紧贴直肠的两叶称为背侧。
前列腺表面有包膜覆盖,尖部有尿道括约肌结构,腺体的背外侧有通往阴茎海绵体的性神经,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需要仔细解剖以上结构以保留术后控尿和性功能。
前列腺的腺体根据超声检查和病理切片可分为中央区、移行区、外周区和前纤维肌肉区。
中央区包绕射精管,占前列腺组织的25%;移行区靠近前列腺尿道,占前列腺组织的10%.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好发区域;外周区位于前列腺的背外侧,是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PIN)和前列腺炎好发区域;前纤维肌肉区则是与膀胱相延续的结构。
病因学遗传因素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一级亲属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的发病危险是普通人的2倍,并且当患病亲属个数增加或患病年龄降低时,本人的发病危险明显增加。
环境因素众多的病因学研究提示,前列腺癌和西方生活方式相关,特别是与富含脂肪、肉类和奶类的饮食相关。
美国出生的亚裔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危险与其在美国居住的时间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密切相关。
国内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也证实,前列腺癌患者的脂肪摄人量和脂肪所占的能量比明显高于对照者。
脂肪酸过氧化过程中可产生具有致癌损伤的过氧化物。
研究发现参与脂肪酸过氧化的酶——a-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 AMAC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但不存在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诊断方法:
• 直肠指检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 • 经直肠超声检查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 • 前列腺穿刺活检 (Prostate Biopsy) • 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MRI波谱学 (MR Spectroscopy, MRS)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 前列腺癌的核素检查(ECT)和X线检查
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ECT可比 常规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敏感性较高但 特异性较差。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后检查,辅助临床分 期。
• BS:
一旦PCa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特别是在PSA>20,GS评分>7
遗传因素
饮食因素
年龄 PCa的危 险因素
激素
种族
· · · · · ·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 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 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 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 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 PSAD正常值<0.15
PSAD = tPSA/PV (Prostate volume) (前列腺体积经直肠超声测定计算得出)
• PSAV正常值<0.75 ng/ml
PSAV = [(PSA2-PSA1) + (PSA3- PSA2)]/2 (两年内至少检测三次PSA)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
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前列腺癌自2008年起成为男性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2014年的发病率达到9.8/10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死亡率达到4.22/10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
2014年前列腺癌城市和农村的发病率分别为13.57/10万和5.35/10万。
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城市地区自60岁开始出现前列腺癌的发病高峰,而在美国高峰年龄段由50岁开始。
上海市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在65岁以后显著高于香港和台湾地区。
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目前上海市65岁以上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0%以上,可以预见前列腺癌的绝对发病数将出现井喷性增长。
此外,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分期构成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别。
以美国的情况为例,在其确诊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中,接近91%的患者为临床局限型前列腺癌,这些患者的一线治疗为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在接受标准治疗后预后较好,5 年生存率接近100%。
而我国的新发病例中在确诊时仅30%为临床局限型患者,余者均为局部晚期或广泛转移的患者,这些患者无法接受局部的根治性治疗,预后较差。
二、危险因素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学研究显示前列腺癌与遗传、年龄、外源性因素如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
(一)遗传因素及年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种族间有巨大的差别,黑人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白种人,亚洲人种发病率最低,提示遗传因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一位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会增加1倍以上;2个或2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风险会增至5~11倍,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比无家族史的患者确诊年龄约早6~7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是指原发于前列腺部尿道及前列腺导管 近端部分被覆的尿路上皮细胞发生恶变的一种疾病。
占成人前列腺肿瘤的0.7-2.8%。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与膀 胱尿路上皮癌的年龄分布相似。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肿瘤累 及前列腺者所占比例高达45%。当有多灶性癌或原位癌与浸润癌 伴发时,肿瘤累及前列腺的比例更高[2]。
现有少数几例发生于前列腺导管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的报 道,但绝大多数为高级别肿瘤,且伴有原位癌。区别分化差的尿 路上皮癌和分化差的腺癌是很困难的。
治疗与预后
*前列腺原发性移形细胞癌具有极强的组织穿透力,能够穿透周 围的软组织,所以约50%的患者发病时多进展到T3或者T4期。约 20%的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灶多位于骨,肺和肝。T3期移 形细胞癌的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大概是34%,对于少数T2期及局限 于前列腺内的移形细胞癌患者来讲,根治性手术可以在一些患者 中获得较长的无瘤生存期。 *前列腺TCC为雄激素非依赖性肿瘤,去势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无 效。 *原发性前列腺癌至今没有明确治疗方案。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 除效果肯定,预后好,术后辅助化疗可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经尿道电切也可作为一种选择。
上虞人民医院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6岁,因“尿频、尿痛、排尿淋漓不净1月余”于 2014-10-13收治入院。
一月余前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尿频、尿痛、排尿淋漓不净1月 余,夜尿次数增多,约7次,未见明显肉眼血尿。一般检查未见明 显肿大淋巴结;前列腺指诊:扪及前列腺增大,质硬,中央沟平, 未及明显结节,退出指套无沾血。
本文患者以尿路梗阻及尿路刺激症状来诊,其PSA值均在正 常范围 。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大多数病例由经尿道切除的的标本诊断,列腺尿路上皮癌的病例,均应排除膀胱原 发性尿路上皮癌累及前列腺的可能。
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能为隐匿性,因此为排除这种可能,有必要进 行随机活检。 本例患者为前列腺穿刺标本明确诊断的。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肿瘤可有尿路上皮肿瘤的所有组织类型及 分级。
发病特点
①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来源于前列腺部尿道及前列腺导管近 端部分被覆的尿路上皮。 大多数病例中发现越靠近前列腺中心区的前列腺导管受尿路 上皮肿瘤累及的程度越大,而位于外周区的前列腺导管和腺泡受 累程度较小。 ②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与其他前列腺肿瘤的症状相似,如尿 路梗阻,血尿,多数患者直肠指检有异常表现,但常不明显。该 类患者的血PSA水平的研究数据较少。
2014.10.20在B超定位下行前列腺穿刺,病理报告提示:(左侧前列腺穿刺) 浸润性上皮性癌(首先考虑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右侧前列腺穿刺)(符合) 前列腺结节状增生。 遂转往上级医院。
既往史
• 2012-01-04 因“反复血尿3月再发4天 “于 我院住院。 • 2012-01-07 今日在全麻下行膀胱肿瘤电切 手术,术程顺利。术后病理示;(膀胱)浸润性 尿路上皮癌Ⅱ-Ⅲ级。术后定期复查并以表阿霉素 灌注化疗。 • 2012-03? 予上海医院再次行膀胱肿瘤电切 术一次(具体欠详); • 2012-10-10 因膀胱镜提示右后壁约0.5cm凸 起新生物,复发可疑,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 离子电切术。病例提示:膀胱炎性纤维组织; 术 后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