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1 .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1 0年 3月 一 2 0 t 4年 1 1月共收治腹 股
沟疝 患者 1 5 6例 , 其 中男 1 3 5例 , 女2 1例 ; 年龄 2 3~8 2岁 , 中 位 年龄 6 1 . 5岁。双侧 疝 2 7例 , 单 侧疝 1 2 9例 , 其 中骑跨 疝 1 2 例, 复发疝 9例。1 5 6例患者 中合 并有 高血压者 4 7例 , 糖尿病 1 6例 , 前列腺增生 2 5例 , 慢性支气管炎 1 5例 , 便秘 1 9例 , 肝 硬
总之 , 截瘫 患者的尿路 感染 较难预防 , 且极易 复发 , 且尿路 感染者都有不 同程度 的肾功能损 害 , 但是这种损害时可逆 的,
腹股 沟疝无 张力 修补 术 后并 发 症 的原 因及 预 防
李 少方 , 闫文平 , 秦 刘青
【 关键词 】 腹股沟疝 ; 无张力修补术 ; 术后并发症 ; 预防 【 中图分类号 】 R 6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5 ) 0 3 B 一 0 1 6 0— 0 2
d o i : 1 0 . 1 5 8 8 7 / j . c n k i . 1 3 - 1 3 8 9 / r . 2 0 1 5 . 0 8 . 1 1 8
腹股 沟疝主要是 由于腹股 沟 区腹 横筋膜 的胶原代 谢异 常 导致局部薄 弱所致 , 手术 治疗 是唯 一可靠 的方法 … 。随着对 腹股沟 区解 剖结 构认 识的不 断深 入 以及 新型 医疗材料 的不 断
化 腹 水 2例 。
粘合固定 , 过度运动时对局部组 织的牵拉 刺激 。( 6 ) 老年患 者 结缔组织中的胶原代谢异常 , 局部张力改变 , 刺激所致 。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者:许留忠邵桂清钱锦华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02期[摘要]目的:总结并提高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水平。
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9年7月386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愈384例(99.4895),术后65例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术后尿潴留26例,补片周围积液3例,伤口深部感染1例,网塞感染脱出1例,切口、阴囊血肿8例,腹股沟区异物感16例,慢性腹股沟疼痛9例,复发1例。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若处理不当,可出现各种并发症,须重视其防治。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56.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b)-151-02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修补方式Cq,本院2002年1月~2009年7月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了386例成人腹股沟疝,效果满意,但有部分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86例中,男354例,女32例。
年龄19~92岁,平均57.4岁,60岁以上患者232例(60.10%)。
临床诊断:腹股沟斜疝372例(其中复发斜疝12例),腹股沟直疝12例,直疝合并斜疝2例。
其中,双侧疝12例,嵌顿性腹股沟疝42例。
术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和前列腺增生等125例。
1.2修补材料采用南通华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美国Bard公司的产品,包括网状锥形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
材料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不可吸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黏合固定。
1.3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少数患者为全身麻醉)。
常规疝切口约5 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至外环口,适当游离两侧,能容补片即可。
找到疝囊游离至疝囊颈部,再游离精索,斜疝者如疝囊较小,可不切开,将疝囊由内环口直接推人腹腔;如疝囊过大则行疝囊中部横断,近端结扎,远端疝囊口敞开锁边缝合或剥离。
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i de l a i t n el ry p ten s
合 并高血 压 2 6例 、 心 病 2 冠 2例 、 尿 病 1 糖 8例 、 列 前
2 2 阴囊 血肿 和浆 液肿 . 由于 阴 囊 比较 松 弛 , 位置 较 低 , 血 、 液 容 易 渗 渗
积 聚于 阴囊 , 后 有 发 生 阴 囊 血 肿 和 水 肿 的 可 能 。 术 术 后 常 规 腹 股 沟 手 术 区 用 1 g沙 袋 或 盐 袋 压 迫 切 k 口 6 2 h 以减 少 手 术 区 域 积 液 的 形 成 _ 。观 察 阴 ~ 4, 2 囊 有 无 积 液 、 血 , 侧 精 索 有 无 肿 胀 , 出 现 阴 囊 积 同 若
为 了 寻 找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有 效 护 理 对 策 , 一 步 提 高 进 护理 水平 , 对 我科 2 0 现 0 1年 4月 一 2 l 0 0年 4月 行
管者 , 术后 采用 水 声诱 导 、 部 热 敷 按摩 、 弛 术 等 腹 松
方法 , 助患者 按 时排 尿 。鼓励 患者 术 后 6 8 帮 ~ h后
下 床 活 动 。 嘱 患 者 定 期 排 尿 , 意 观 察 有 无 排 尿 困 注
难 , 旦发 生尿潴 留 , 留置导 尿术 。 一 行
老 年 腹 股 沟 疝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护 理 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 结 合相 关文献 报 道如下 。 并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 料 . 3 2例 行 腹 股 沟 疝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发 生 术 后 并 发 症 的患 者 , 性 3 男 0例 , 性 2例 , 龄 6 ~ 8 女 年 2 6岁 。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368侵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Z HA0 L e pi n g Z HANG Xi n y u
De p a r t me n t o f G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 t h e G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CNP C i n J i l i n Pr o v i n c e , J i l i n 1 3 2 0 0 0 , Ch i n a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防治体会发表时间:2012-03-14T09:49:56.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7期供稿作者:曹龙杨文凯[导读] 术后慢性腹股沟区疼痛、异物感。
其原因为疝修补过程中不慎损伤手术区域感觉神经而出现腹股沟、阴囊及股内侧疼痛。
曹龙杨文凯(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 635100)【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价值。
方法对785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785例腹股沟疝中,男性663例,女性122例,年龄18~86岁,平均57.6岁。
436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49例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
结果本组785例患者全部治愈,4—9d出院,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87例,阴囊积液14例,疼痛4例,术后2月网塞感染1例。
全部患者随访3月—6年,无复发。
结论无力疝修补术为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疝腹股沟手术后并发症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国内外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Lichtenstein修补术。
我院开展这两种手术自2005年1月~ 2011年11月治疗785例腹股沟疝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785例腹股沟疝患者,男性663例,女性122例,年龄25~86岁,平均57.6岁,腹股沟斜疝701例,直疝84例。
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分型,Ⅰ型160例,Ⅱ型436例,Ⅲ型124例,Ⅳ型65例(既往手术方式:59例为传统张力疝修补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6例)。
合并糖尿病96例。
合并高血压病176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134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156例,术前开始服用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其中8例与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一并完成;嵌顿疝76例。
二.方法1.修补材料: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网塞补片装置(mesh plug &patch),其由圆锥型充填网塞(mesh plug)和成形补片(patch)组成;Lichtenstein修补术采用7、5cm×15cm平片,修补材料均为单丝聚丙烯编织而成,不可吸收,具有良好的耐受感染和组织相容性。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发生水(血)肿的原因

底; 术后 切 1加压 ; 合 固定 疝修 补材 料 时应避 开 腹 3 缝 壁 下血 管和股 血 管 等。腹 腔镜 疝修 补 手 术采 取 的预 防措 施有 : 熟练 掌握 气腹针 及 套管 的穿刺 技 术 ; 量 尽 使用 非切 割型 套 管 穿 刺 ;E T P手 术 置 入 第 一 套 管 时 应 直 视 下 切 开 至 腹 膜 前 间 隙 ; A P 手 术 时 发 生 TP
Toa戳 孔血 肿概 率 较小 , 二和 第 三套 管 的穿 刺 应 rcr 第
尽可能在腹腔镜视野下进行; 离腹膜 前间隙时使 游 用 电凝 或 超声 刀 以预 防 出血 ; 合 固定 疝 修 补 材 料 钉 时应避 开危 险三角 ( 髂血 管和 股 血 管 ) 死 亡 冠 ( 和 腹 壁下血管和闭孔血管) 。若 出血造成较大血肿, 应在 严 格 无菌 消毒 下反 复 穿刺 抽 吸后加 压 包 扎并 适 当应 用 止血 药 , 血肿 多可 吸收 治愈 ; 重 出血 导致 广 泛 组 严 织 积血 者 , 应果 断再 次手 术探 查 止血 。
二 、 清肿 血
以往传 统 的张 力性疝 修 补手 术 后很 少 发 生 此并 发症 , 随着疝 修 补材料 的植入 , 们对 此 并发 症 逐 步 人
认识。血清肿是机体对组织刺激产生的 自发炎症反 应, 炎症 反应 剧 烈 程 度 与刺 激 强 度 有 关 也 与 异 物 大 小和 材 质有 关。 在单 纯人 体 组织修 补 的手 术 中血 清 肿极 其少 见 。使用 人 工修 补材 料后 临床 症状 明 显 的 开放 置 引流 。 ( 收稿 日期 :0 9 1-9 20 —00 ) 血 清 肿发 生率 达 0% ~1. 7 6% , 其在 切 1疝 修 补 尤 3 ( 文 编辑 : 颖 ) 本 李 手术 中, 由于 手术 剥 离创 面造 成 的空 腔 大 、 片 与人 补 李乐平 , 玉龙 , 昌庆 . 张力疝修 补术后发 生水( ) 石 靖 无 血 体 组 织接 触 的面 积 大 , 以 临床症0% 。血 清 肿发 生 的 主 要 原 因是 手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9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9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可达2000万例,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及材料学的不断革新,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率已下降至2%左右,国内研究发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其复发率低于1%[1-3]。
而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慢性疼痛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inguinal pain ,CPIP )被定义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出现的新发或与疝修补术前性质不同的腹股沟区疼痛,并且持续时间>3个月[4]。
查阅文献发现CPIP 发生率约为12%,某些疝中心行手术治疗,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仍高达8%[1,5]。
CPIP 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但无论以上哪种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都难以预测,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预防CPIP 的发生显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及重点[6,7]。
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874例行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了CPIP 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预防CPIP 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连续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916例行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7例拒绝参与研究,4例非手术原因死亡,31例失访。
最终进入本研究的病例数总共874例,其中男性792例,女性82例;平均年龄(57.14±16.74)岁;610例行开腹腹股沟疝修补术,占比69.8%,264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占比30.2%。
随访采取远程通信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的方式进行,随访内容主要为术后是否发生腹股沟慢性疼痛、不适等情况。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腹股沟疝诊断标准[8];②当次诊疗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③年龄≥18岁。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并发症防治

3 讨论
在临床普外科中,疝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 着 医 学 多 方 面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与 发 展,人 工 材 料、手 术 操 作 技术等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经过无张力 疝修补术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伤害,且操作步骤较为简便, 补 片 也 是 由 人 工 材 料 合 成 ,能 够 增 强 腹 股 沟 管 后 壁,而 且 不 会对解剖结构带来破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年来,在 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Wa u ,f lcr n c U S r e to i ,E
.
经验交流 .
无 张力 疝修 补 术 后并 发症 分 析
李 明
美 国医师 Lct s i 18 i e t n于 96年率先 提出无张力疝 修补 hne 术 ( ni —e e i ls ) 念。无 张力 疝修 补 术 以人 工 t s nf ehr o at 概 e o r np y 生物材料作 为补片用以加 强腹股 沟管的后壁 , 此法克服 了传 统手术 ( 即不用补片 的缝合 修补法 ) 正常组织解 剖结 构的 对 干扰 , 层次分 明, 而且修补后周 围组 织无 张力 , 命名 为 “ 故 无 张力疝修补术” 目前常用的有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 和疝环 。
5 9.
注意保 护神 经 , 勿切断 或挫伤 ; 后缝合 固定 网塞 和补片 时 最 勿将神 经缝合在 内或受压 。若 网塞 和补 片过大可适 当修剪 。 另外 , 补片预 留通过精 索孔不 能过小 , 否则易压 迫生殖 股神 经 。经局部 封闭和理 疗大 多数 可 以逐 渐缓 解 , 治疗 无效 及剧烈 的放 电样疼痛应考虑再手术探查松解或切除神经 。 总之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 补术操作简单 、 恢复 快 、 复 发率低 、 并发症 少。但 开展此 项手术应 就其相关知 识认真学 习、 熟练掌握技巧 , 降低并发症” 。
王光远 , 郎庆 华, 程永鹏. 腹膜前无 张力疝修补治疗 复发疝 的体
会 . 华 疝 和腹 壁 外 科 杂 志 ( 子 版 ) 20 3:7 .8 . 中 电 ,0 9, 1912
i 江 志鹏 , , 军 , . 前 下 壁 腹横 筋 膜 及 其 相 关 结 构 的 解 剖 0 陈双 周 等 腹
S r ey, 9 5, 1 5 7-98 u g r 1 9 1 7: 9 5 .
1 唐 健雄 . 修 补 术 后 复 发 的手 术 治 疗 . 国 实 用 外 科 杂 志 ,0 2 疝 中 20 ,
2 2 5 2 6 2: 0 ・ 0 .
1 程 若 川 , 2 刁畅 , 建 明 , . 张 等 从解 剖 和力 学 原 理 浅 谈 腹 股 沟 疝 修 补 术 理 念 的演 变 . 中华 疝 和 腹 壁 外 科 杂 志 ( 子 版 ) 2 1 , :7 电 ,0 0 4 18
直径 ≤15c 疝 环周 围腹 横筋膜有 张力 。 . m, 腹股沟 管后壁 完
伞形 网塞尖端缝合 固定 1 针后再经疝 环充填人腹 腔 , 网塞的
外层与腹横筋膜和腹 内斜 肌腱 弓缝合 固定 6~ 针 , 防止 8 可 网塞在体 内移动引起局部不适。治疗上一般无 需特殊处理 , 理疗可缓解症状 。网塞 已明显脱 出移位 者应取 出 网塞 重 新游离 , 妥善安放 固定 。
三、 手术特点
无菌操作 , 中严密止血 , 术 术前常规 预防性使用抗 生素 , 去除
或减轻高危因素。一旦 切 口 感染 , 使用强力 抗生素大 多能控
制, 如有脓肿形成则 切开 引流 , 经换 药后 大多能不 去 除 网
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发 明以前 , 世界医学界 的疝手术 主要 是缝合法 , 简单地 说 , 就是把 缺损 的部位 拉到一起 缝合 。这 种手术 已有 10多年 的历史 , 0 我们 把这种缝合 法称为传统疝 修补术。它在疝 的治 疗上 的确 曾经起过很 重要 的作用 。但 在 10多年 的医疗实践 中发现 , 0 这种手术有很 多弊端 。一是
3 切 口感染 : 献报 道切 口感 染 的发 生率 为 3 5 。 . 文 .%
原因与近会阴部皮肤 细菌较 多 , 上 自身有感 染、 加 高危 因素
等有关 , 如高龄 、 尿病、 糖 免疫 功能低 下、 营养不 良。应严 格
整; Ⅱ型 : 疝环缺损最大直径 15— . m, 环周 围腹横 筋 . 3 0c 疝 膜存在 , 薄且 张力降低 , 但 腹股 沟管后 壁 已不完整 ; Ⅲ型 : 疝 环缺损直径 I3 0e 疝环 周 围腹横 筋膜薄 而无张力 。 已 > . m。 或 萎缩 , 腹股沟管后壁缺损 ; I : V型 复发疝。
5 术后顽 固性 疼痛 : 固性 疼 痛是 指在 术 后 持续 存 在 . 顽
与传统 的手术相 比, 点显而 易见 :1 手 术简 单 , 其优 () 节 省 手术 时间 , 比传 统手术 平均缩 短 3 i 0 mn以上 : 2 由于 三 () 维 网片法修补应用 , 替代 传统 手术 的组织 重叠缝 合 , 增加 不 周 围组织 张力 , 术后无难 以忍 受 的疼 痛 、 牵扯感 及局部 隆起 情况 ;3 三维网片修复法 针对疝 的成 因 , 复后 腹部 平状 。 () 修 使人体感觉更加舒适 , 不会发生移动 , 由于缝合少 , 减少 了网 塞 等带来 的局部不适感和神经损伤 ;4 三维网片底层片可 ()
疼痛 , 因为手术要把缺损周边的肌 肉强行缝合 , 因此术 中、 术 后 都有疼痛感 , 有些患 者术后 甚至 直不起 腰来 ; 手术 术后恢
片的情况下愈 合 。若 形成 慢性 窦道 经久 不愈 , 需再 次 则 手术 取出补片。 4 复发 : . 疝复发是指 通过 一次疝 修补 手术后 , 于原部 位 重新 出现 的疝 。复发率 的高低与疝 的种类 、 手术方式 和手术 者的经验有一定关 系。R t w和 R b i 报 道 24 3例疝 uk o obn s 0
2 0, :3 -3 01 4 2 2 2 5. 1 4
3 陈 杰 . 用疝 外 科 手 术 技 巧 . 京 : 京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0 8 实 北 北 20 :
作 者 单 位 :6 0 0 河 北 省 沧 州 市人 民 医 院 0 10 通 讯 作 者 : 明 , - i:inqag9 5 8 yho cr. n 李 Ema qa gi 19 9 @ a o.o c l n n
・
7 史华疝和腹壁 抖 志 ( 4・ 电子版l 2生 月 第亘鲞 筮 2期 Ci H ri A dmnl lSr ( coi E i9 M 2 l y0 N 2 h J e a bo ia Wa ug  ̄et n dt ) n n l r c i O l .
,
形成; 精索血管损伤或受压而致的缺血纤 维化 压迫 。术 中应
6 朱 卫 华 , 福顺 , 澍 , 疝 环 充 填 式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治 疗 成 人 王 李 等.
腹 股 沟 疝 2 6例 . 5 中华 疝 和 腹 壁 外 科 杂 志 ( 子版 ) 2 1 , :4 电 ,0 1 5 5 .
D I 1 . 8 7 c a j i n 1 7 —9 X. 0 2 0 . 3 O :0 3 7 / m ..s . 6 43 2 2 1 . 2 0 2 s
( 超过 3 月) 个 疼痛 , 围往往 超越手 术累及 的疼痛 区 , 范 主要 原 因有 : 术 中对髂 腹下 、 手 髂腹 股沟 、 生殖股神 经 的牵 拉、 挫 伤、 缝合压迫 ; 手术后 的瘢痕压迫 、 损伤 的神 经引起 的神 经瘤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一
带来 如腹 腔镜 修补法同样 有效的修补效果 , 是集各种 无张力 修补方法优点及针对疝 成因 的一种 新型修 补方法 ;5 网片 () 具有 良好组织相容性 , 且具有一定 的抗感染能力 。
四、 并发症 1 切 口及阴囊 血肿 : . 主要为手术粗糙 、 止血 不彻底 、 剥离
推广应用 ,9 8年 报 道 了 300多 例无 张 力疝 修 补术 的疗 19 0 效, 结果表 明术后 复发 率 <1 , % 复发 疝者 <2 , % 与传统 疝
成明显血肿者 , 反复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 适 当应用 止血药
及抗生素预防感染 , 严重 出血导致 广泛 组织积 血者 , 应果 断 再手术探查止血。 2 局 部硬块和异物 感 : . 主要为 网塞 固定不 当滑脱 、 片 补
置入后卷 曲缩小 、 中止血不彻底所致 。术 中将疝囊底 与 术
修补相 比复发率明显降低 。 二、 疾病分型 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手术复发率之所 以明显降低 . 其 理论基础是认为腹股 沟疝的病 因是腹 股沟 管后壁 的解 剖缺 损 。根据 20 0 3年中华 医学会外科 学分会疝和腹壁 学组修 订 的成人腹股沟疝分型 , 腹股沟疝 分为 4型 : 型 : 环缺 损 I 疝
受 不了压力 而裂 开导致复发 。
修补 材料 的放 置与缝合不够 平整和严 密 ; 3 疝 环相对 于网 () 塞过 大 , 网塞没有放置到 位并充分 固定 ; 4 补 片卷 曲 , 完 () 未 全覆盖薄弱 区域或未能达到完全修补 腹股沟管后壁 的 目的 ; () 5 手术指 征不严 , 认为任何情况均 可使用 ; 6 手术后腹 内 () 压增 高因素未 能得 到有效 控制 ;7 切 口感染及 血肿等 。为 () 预防复发应严格按手术原则操作 , 疝囊高位游 离但不高位 结 扎; 置人网塞后必须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 4 8针 , 如疝环 过 大可将 内环先缝合 数针 , 相应 缩小 疝环 口: 片边缘 需缝 合 补 固定 在 相 对 坚 固 的 组 织 上 . 缘 应 超 过 耻 骨 结 节 约 下 15c 。 . m 并缝合于腱膜上 : 积极 处理 引起腹 内压增高 的各 种 因素。
学研 究 现 状 . 中华 疝 和 腹 壁 外 科杂 志 ( 电子 版 )2 1 , :97 . ,0 0 46 -4
1 Rut o M , bbi sAW .Mes l gher i epar: f lo up r po 1 k w I Ro n h p u n a r i ao lw e  ̄.
面渗血所致 。防治切 口 阴囊血 肿 , 熟悉 腹股 沟 区 的解 及 要 剖, 手术操作 小 心轻 柔 , 细止血 , 后 切 口常规 沙袋 ( 0 仔 术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