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精选版
露天采煤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

露天采煤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其采煤方式,也在不断演进。
目前,我国煤炭采掘已由地下采掘向露天采掘逐步转变。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露天采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露天采煤安全技术的发展也变得非常重要。
一、露天采煤安全技术的发展1、无人驾驶技术在露天煤炭开采过程中,人工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都非常低。
为了提高开采的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我们可以引入无人驾驶技术。
通过自主控制系统,无人车辆可以自动进行开采作业、货运、运输和卸货等操作,使得煤炭采掘更加高效、安全。
2、尘埃控制技术在露天采煤过程中,无论是垃圾清理还是煤炭爆破,都会产生大量尘埃,从而对采煤作业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使露天采煤更加安全,我们可以采用尘埃控制技术,采用吸尘器和喷雾器来清除煤尘并控制噪音。
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获取采煤区域的地形、地貌和环境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采煤作业的效率和安全。
同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精确把握采煤的情况,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矿井管理。
4、智能监测技术智能监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和分析采煤作业的情况,从而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或摄像头来检测煤矿地质条件和煤层水平变化情况等,以确保采煤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二、展望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升级,露天采煤安全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未来露天采煤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1、自动驾驶技术将得到普及未来,无论是物流还是露天采煤等领域,都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
因此,无人驾驶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2、煤炭数据将用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煤炭数据将用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以进一步提高露天采煤安全性和效率。
3、绿色采煤将成为大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未来,绿色采煤将成为大趋势。
例如,通过研发新型煤炭开采技术,减少煤炭采掘对环境的影响,并减少煤炭开采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露天煤矿开采理论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露天煤矿开采理论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世界上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加速,煤炭作为化石能源之首,依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能源之一。
在中国,煤炭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其中露天煤矿占据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储量。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露天煤矿开采理论及工艺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煤炭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露天煤矿开采的理论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首先,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已经从传统的人工采矿逐渐发展成了机械采矿的时代。
现在的露天矿坑,一般采用大型矿山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大型机具,取代了传统的人工采煤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变了煤矿开采的面貌。
其次,随着高新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广泛应用,如无人机、遥感、三维扫描等,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也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水平升级。
以无人机为例,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整个煤矿进行测量和勘探,使得煤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煤矿的开采和生产情况,更好地管理和调度煤矿生产。
第三,环保思想的不断深入,也在推动露天煤矿开采的技术升级。
如近年来,伴随着煤炭开采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我国出台了严格的环保政策。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在环保方面也做足了文章。
例如,开采过程中能够实现精准矿区控制、节能降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等多项环保措施,更好地保护了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了煤炭开采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最后,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能源结构的调整,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煤炭行业的行业整合和技术升级,露天煤矿开采将更加注重绿色生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开采的推广应用等方面,以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式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煤炭的需求。
综上所述,露天煤矿开采理论及工艺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发展,并将在煤炭行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相信露天煤矿开采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煤炭能源的需求,并为我国的煤炭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露天采煤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

露天采煤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露天采煤是一种常见的煤炭开采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开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然而,由于采煤过程中需要大量爆破作业,露天采煤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因此,如何提高露天采煤的安全性一直是煤炭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露天采煤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问题存在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露天采煤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随着安全意识的提高,煤矿企业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章制度,从源头上保障了采煤作业的安全性。
2. 安全防护设施的改进:近年来,煤矿企业不断增加对生产设备的投入,采用了先进的安全防护装置,如监控摄像系统、安全防爆设备等,有效提高了采煤作业的安全性。
3. 人员培训与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企业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如无人机巡检、遥感技术等,有效减少了人为巡查的风险。
4. 多方合作与信息共享: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政府、行业协会、煤矿企业之间加强了合作,建立了安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共享实时监测数据和安全案例,及时预警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了露天采煤的安全性。
二、露天采煤安全存在的问题1. 爆破作业的安全风险:由于露天采煤需要进行大量的爆破作业,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工人和设备的安全风险。
爆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事故包括煤矿火灾、煤尘爆炸等,这些事故对人员和设备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2. 地质灾害的隐患:露天采煤的地质条件通常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塌陷、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
这些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采煤设备和生产线路造成破坏。
3. 人为因素的影响:露天采煤作业中,人为因素仍然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人操作不当、违规操作、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4. 安全监管不严:在一些地区,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安全管理不严格,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事故频发。
煤矿开采的露天采矿技术

大型矿床开采
露天采矿技术适用于大型 矿床的开采,能够提高开 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山地矿床开采
在山地矿床开采中,露天 采矿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地 形优势,减少剥离量,提 高资源利用率。
矿体边缘开采
对于矿体边缘的开采,露 天采矿技术能够实现安全 、高效的开采,降低开采 风险。
露天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
采矿业的发展。
生态环保需求驱动
02
随着社会对生态环保的重视,露天采矿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
生态恢复,满足社会需求。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
03
未来露天采矿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开采效率和安
全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钻机
用于钻孔、爆破和勘探 等作业的设备,分为露
天钻机和地下钻机。
03
露天采矿技术的安全与 环保
露天采矿技术的安全措施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强化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实施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对露天采矿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采矿作业的安全进行。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和人员,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露天采矿技术的环保措施
控制粉尘排放
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降低采矿过程 中产生的粉尘浓度,减少对周围环境 和作业人员的危害。
降低噪音污染
国内外露天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国内外露天采矿技术发展趋势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露天采矿作为一种常见的矿产开采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露天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探讨。
二、国内露天采矿技术发展趋势1. 机械化程度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露天采矿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例如,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将逐渐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设备所取代,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环保意识增强:近年来,环保意识在国内得到了大力提倡和推广。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例如,通过采用新型的矿石选矿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3. 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露天采矿企业将更加注重信息化管理。
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实现对采矿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 智能化采矿设备:智能化采矿设备将成为国内露天采矿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例如,智能化的矿石破碎设备将能够根据矿石的性质和粒度要求,自动调整工作参数,提高破碎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国外露天采矿技术发展趋势1. 自动化程度提高:在国外,自动化技术在露天采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自动化的巨型采矿车辆和无人机等设备能够实现对采矿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绿色采矿技术:国外露天采矿技术趋向绿色化。
通过采用环保的矿石选矿技术和能源节约的采矿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 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在国外露天采矿技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对采矿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3D打印技术:国外一些先进的露天采矿企业开始尝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采矿设备的制造。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零部件制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四、总结国内外露天采矿技术发展趋势都是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露天开采技术发展与展望

露天开采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露天采煤技术地下采煤生产的发展,推动了采煤技术的进步,18世纪以来,地下采煤技术经历过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18世纪肇始于英国,采煤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械化生产。
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绞车、水泵、扇风机,取代了辘轳提升、水斗戽水和自然通风。
20世纪初到40年代后期,陆续出现了风镐、电钻、凿岩机、链板输送机、气动装岩机、电动装载机、带式输送机、自动卸载矿车等采掘设备和大功率的电动绞车、水泵、扇风机等技术装备,但采掘工作面仍以使用电钻的爆破落煤技术和凿岩机为主。
我国自1875年起,逐渐实现了矿井提升、矿井通风、排水等几个主要辅助生产工序的机械化作业,这是中国近代采煤工业的开始。
第二个发展阶段,采掘工作面从单一生产工序的机械化,发展为全部工序的综合机械化。
矿井生产的日趋集中,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推动了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等环节的进一步技术改造。
一些装备正朝着大型、强力、高速的方向发展。
露天采煤包括剥离和采煤作业是一个移走矿体上的覆盖物,得到所需矿物的过程。
首先剥去上覆岩层,使煤层敞露,然后开采。
地下开采则需开凿一系列井巷(包括岩巷和煤巷),进入地下煤层,然后进行采煤。
二、露天采煤发展露天开采是人类使用矿物最早出现的开采方式,中国可供露天开采的矿产资源丰富。
平朔、霍林河、伊敏河、准格尔、元宝山、昭通等地的煤田,均有可观的储量可供露天开采。
露天采煤始于出现了勺斗容积为3~4立方米的动力铲和以铁道或汽车配合使用的采、装、运设备。
60年代以来,露天采煤规模、技术装备发展迅速,各种工艺方式都已形成配套的设备组合和系列,并已用电子计算机监控的吊斗铲,日产20余万立方米的轮斗铲,载重达200~350吨系列的自翻车和自卸汽车;以及带宽3.6米,最长作业线98.65公里,最大生产能力每小时达48000米立方的带式输送机等。
我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露天采煤。
三、露天采煤过程无论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都必须首先进行地质勘探,查明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可采层数、层厚、倾角、储量,以及地质构造、自燃倾向、水、瓦斯等赋存状况和开采条件,然后合理规划矿区的建设规模、矿井数目、产量和建设顺序。
露天采煤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范本

露天采煤安全技术发展与展望范本随着我国煤矿产业的快速发展,露天采煤作为大型煤矿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重要性逐渐凸显。
然而,由于采煤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如山体滑坡、火灾爆炸等,使得露天采煤的安全性成为煤矿行业的重要课题。
因此,为了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性,各类露天采煤安全技术逐渐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露天采煤作业中的监测与预警技术得到了较大的突破。
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煤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山工况,并通过声光报警设备及时提醒矿工。
同时,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到指挥中心,为矿山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快速决策。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矿山安全管理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综合评价矿山的安全状况,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对采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预防。
此外,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监测矿工的生理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立即触发报警系统,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再次,人工智能技术在露天采煤安全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精确判断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并提前发出预警。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采煤机械进行智能识别和控制,降低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露天采煤安全技术不断发展,对矿山生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当前的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监测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需加强等。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手段。
总之,露天采煤安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与推动。
通过监测与预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露天采煤作业的安全性。
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系统,以及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采煤过程中的应用,从而实现矿山的高效、安全运营。
露天采矿技术及其采矿设备趋势

露天采矿技术及其采矿设备趋势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大发展背景下,作为工业的重头项目之一露天采矿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在采矿技术及设备使用上都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工艺、设备有着明显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业的创新与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许多的差距,下面文章就露天采矿技术及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地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露天采矿;技术和设备;发展前景在我国社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背景下,社会整体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显著增加。
但是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众多不安全性因素,并且因为施工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层出不穷,这也意味着露天采矿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是当前矿产行业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
基于近年来露天采矿设备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在采矿行业发展中,对于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显著提升,因此为保证开采工作的平稳运行,全方位延长专业设备的使用寿命,工作人员就需要在日常维护和保养中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在积极开展采矿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设备的管理与保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露天采矿技术的稳定运行,保证专业设备在运行期间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基于此,下文将详细分析露天采矿技术及其采矿设备的发展问题。
1、露天采矿技术1.1 间断开采技术间断开采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大型机械设备对其进行煤矿生产。
通常情况下是由卡车进行运输,但是此种作业模式由于功率较大,油耗较高,因为在维护成本方面就会大大增加,而且卡车在运输途中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所以为了改善此种情况带来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
比较常用的是卡车辅助架线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供电的方式使得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这样就能减少大量的耗油以及尾气的排出,同时也会采取节能耗油燃料如柴油或是液化天然气,同样能够起到降低耗油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
来发展趋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高鹏飞马骁史磊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9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露天煤矿开采现状,探讨了露天煤矿开采技术装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露天开采,大型化,集中化
1 露天开采技术概述
露天采矿是指利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开采作业,已经广泛用于开采煤炭、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及化工原料等矿床。
当今世界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
我国铁矿石90%,有色金属矿石52%,化学原料矿石77.7%,建材矿石近100%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煤炭虽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露天开采比重不足10%。
目前已建成或正在改扩建的千万吨露天煤矿有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30.0Mt/a),宝日希勒一号露天煤矿(20.0Mt/a)、魏家峁露天煤矿(一期6.0Mt/a,二期12.0Mt)、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14.0Mt/a)、锡林浩特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10.0Mt/a)、神华新疆准东露天煤矿(20.0Mt/a)和新疆帐篷沟露天煤矿(10.0Mt/a)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炭矿山的露天开采工艺有:
(一)间断开采工艺。
有单斗—铁道开采工艺、单斗—卡车开采工艺等。
(二)半连续开采工艺。
有单斗—卡车—半固定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开采工艺、单斗—移动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开采工艺等。
(三)连续开采工艺。
轮斗—带式输送机—推土机开采工艺。
(四)拉斗铲倒堆开采工艺。
(五)综合开采工艺。
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41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年左右,其中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将达到8亿吨/年,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我国煤炭露天开采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的技术现状
我国露天煤矿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进入了大型化、集中化、现代化的新时代。
尤其是引进国外先进的露天采矿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露天煤矿开采的效率。
2.1开采方式
我国现有生产露天矿采用的开采程序都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缓工作帮、全境界开采方式。
煤矿绝大多数采用工作线呈平行走向分布,垂直走向推进的纵向开采方式。
露天矿开拓的核心问题是运物方式。
目前采用的开拓方法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与公路联合运输、汽车箕斗联合运输、汽车破碎机带式输送机运输等。
2.2开采设备
穿孔是坚硬矿岩露天矿的主要生产环节之一。
目前我国金属矿山主要采用孔径250mm的牙轮钻和孔径200mm的潜孔钻,部分矿山使用孔径310mm的牙轮钻和孔径250mm的潜孔钻。
近年来,我国露天矿在爆破技术和新型炸药研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在露天矿基建剥离时,成功地进行了万吨级大爆破和数十次百吨级和千吨级的大爆破,掌握了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松动爆破、抛掷爆破及定向爆破的技术。
在炸药加工方面,成功研制出了多胺油炸药、多孔粒状胺油炸药、乳化炸药和防水浆状炸药。
我国大、中、小型露天矿一般采用1~4.6m3挖掘机进行采装。
这种挖掘机对大型露天矿来说,规格小,效率低,全年效率一般为100~120万吨。
目前少数大型露天矿采用6m3和7.6m3挖掘机装载,全年效率可达400万吨左右。
尤其是露天煤矿采用的半连续工艺,其工艺系统环节的配合与设备选型、开拓运输方式、破碎机类型、设置及破碎过程参数选择、工艺系统的可靠性等均对半连续工艺系统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因此,设计部门、生产企业对半连续工艺系统的优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我国露天煤矿建设中,先后引进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挖掘机、大型卡车、破碎机。
2.3运输设备
露天矿铁路运输采用重80吨、100吨和150吨的重联(两台80t牵引机车经改造连成一体)的电机车和载重60吨的翻斗车。
汽车运输一般使用载重20~40吨级的自卸汽车。
少数矿山使用了100吨级的电动轮汽车,个别矿山还引进了170吨的载重汽车。
3 我国露天开采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高效集约化矿井建设是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露天开采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开采规模大型化、工艺设备大型化、工艺连续化和半连续化、开拓方式多样化,并且扩大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等学科在露天矿设计、规划和生产中的应用,便于选择最优方案,并使生产管理现代化。
3.1设备大型化与开采集中化
目前煤矿使用的电铲最大斗容量已达76.5m3,在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公司率先实现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卡车最大装载质量达360t,液压挖掘机最大铲斗容量达55m3,拉斗铲的铲斗客积达160m3;轮斗挖掘机日生产能力24万m3;移动式破碎机破碎能力超过10000t/h。
3.2开采工艺连续化
现在露天采矿最具代表性的全连续工艺是轮斗挖掘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工艺,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但由于矿产资源埋藏和地质条件不同,连续工艺的应用受到限制。
半连续工艺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类矿藏埋藏条件,达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半连续工艺是单斗—卡车—半固定破碎站—胶带输送机系统,该工艺同时具备单斗—卡车适应性强和带式输送机成本低的优点,在国内许多大型露天煤矿达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单斗—移动式破碎机—胶带输送工艺
系统,能够实现坑内破碎后直接接入胶带机运输系统,并实现多台阶运行,在我国伊敏河露天煤矿投入了使用,中电投白音华露天煤矿也将试用该工艺。
近几年,多种开采工艺综合应用已经成为大型露天矿开采的一种发展模式。
例如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准格尔矿区黑岱沟露天矿上部黄土采用轮斗挖掘机—胶带运输机—排土机连续工艺;岩石剥离采用吊斗铲倒堆—单斗电铲—卡车间断工艺;下部煤层采用单斗电铲—卡车—半固定破碎站—胶带运输机半连续工艺,成为世界露天煤矿工艺与设备集大成者。
表土剥离采用轮斗挖掘机—胶带系统,硬岩剥离采用抛掷爆破与巨型吊斗铲倒堆工艺,辅之以单斗电铲—卡车用于剩余硬岩的剥离工程,采煤采用单斗电铲—卡车—半固定破碎站—胶带运输机工艺。
这种综合工艺系统充分发挥了各种工艺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3智能化矿山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露天开采的各个领域。
从矿床勘探、地质模型的建立到矿山设计,从矿山的生产管理、流程调度到设备故障监测,计算机已经成为矿山露天开采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3.4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规范化
合理充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重建矿区生态环境,保持矿山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土地复垦、三废处理、高陡边坡防治及煤炭自燃等问题都给人们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不断深入研究露天采矿与生态重建一体化等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4 结束语
文章分析了我国露天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整个行业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相关内容值得从业人员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曾宪辉,林连宝,邹凯.紫金山金矿地下采空区顶板上露天台阶失稳的控制[J].有色金属,2012,54(2):93—97.
[2] 林连宝.紫金山金矿地下转露天开采采空区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危害控制[J].有色矿山,2013,32(2) 10一14.
[3] 张建民.中国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