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语之间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商务俄语的特点及汉俄翻译

商务俄语的特点及汉俄翻译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俄贸易不断增长,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商务俄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务活动涉及到对外贸易、对外交往、技术引进、对外劳务承包、商务谈判、经贸合同、银行托收、国际支付与结算、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范围,在这些涉外商务领域中所使用的俄语统称为商务俄语。
要做好商务汉俄翻译,首先要了解商务俄语的特点。
一、商务俄语的基本特点1.词汇特点。
商务俄语的词汇特点表现为专业性强及频繁使用缩略语及借用外来词语。
由于商务俄语涉及法律、经贸、金融税收、保险、海关、商品检验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商务俄语中有一般外事活动中的通用语言,合同、协定中的法律语言,商业广告中的宣传语言等,语言专业性极强。
另外,由于商务活动目的性强,追求高效率,因此,商务俄语多选用概括性强的词语、常使用缩略语及借用外来词语。
2.被动语态较多。
多使用被动句,强调被动动作,突出动作的承受者,以及对有关事项作客观描述及规定,因此,频繁使用被动形动词短语及其短尾形式。
3.典型套语多、格式规范。
人们在长期的国际商务交流中,形成了一系列言简意赅又很实用的商务专业典型套用语句以及相对固定的格式规范。
以经济合同为例,它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合同号、合同签订的地点与日期(注意俄语签署日期的顺序与汉语相反,一般为日、月、年)、双方单位名称;主体条文;结尾——双方的法律地址、双方的签字。
总之,商务俄语基于俄语的基本词汇、语法和句法结构,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
二、商务俄语的汉俄翻译原则了解了商务俄语的特点,要成功地进行汉俄翻译,同样需要翻译理论加以指导,需要遵循如下的翻译原则:1.忠实性原则:坚持忠实性原则是指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并不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却要求信息内涵上的相等,即信息等值。
要做到信息等值,首先必须对原文的语义有正确的理解, 而不仅是字面对应;译文与原文应在外延即概念范圍上相应,而不仅是局部的重合。
俄汉语言文化对比

1、几个概念:对比: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е语言学:лингвистика为什么要进行“对比”?为何要引入“对比”这个概念?比较是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可以说,语言学的所有分支都是某一种类型的比较,因为对某一语言现象的阐述,总是要涉及和包含对这一现象中的各种表现的比较。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是①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②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③共时的对比研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④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对③的解释)所谓“共时的对比研究”,就是说,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在其某一发展阶段的状态,而不是语言的演变。
“共时对比”主要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实状态进行对比描述,不过也并不完全排斥将某一语言的现时状态与另一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进行对比,比如将现代英语与古希腊语进行对比。
(对④的解释)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中的“对比”一词,便主要是为了突出这一侧重点,以便与一般的“比较”相区别。
当然,这种不同是在相同基础上的不同,没有多少相似之处的不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例如,我们可以说俄语中的动词与汉语中的副词不同,这种说法虽然错不到哪里去,却没有多大价值。
然而,如果我们能系统地比较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动词的不同,那么由于俄语中的副词与汉语中的副词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与对应,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有较大的价值。
为了保证我们所作的对比有意义,对比语言学必须研究语言之间哪些语言成分或项目是可比的,比较的共同基础是什么,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比语言学对语言之间的共同点的研究,正是为了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语言对比可以有语音对比(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对比、音段音位音节对比等),词汇对比(词汇形态学对比:构词法对比,词汇语义学对比:语义场对比、词的搭配对比等),语法对比(格对比、句法对比等),篇章对比,语用对比(包括话语结构对比等)转到语言文化对比上,它存在于语言对比的各个系统中。
俄语新闻翻译中对“词”的思考

俄语新闻翻译中对“词”的思考【摘要】在俄语新闻翻译中,词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一个词的翻译不准确可能会改变整个句子的意思。
这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涉及文化差异和专业术语时。
词的多样性也增加了翻译的复杂性,而上下文和文化背景对于选择正确翻译词汇也至关重要。
专业术语更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词的准确性,并且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
词在翻译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正确的词选择可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提高翻译水平需要翻译者不断思考和实践,以确保译文贴近原文的意思。
【关键词】翻译,词,词义,文化差异,词汇选择,上下文,专业术语,准确性,翻译水平,思考,实践1. 引言1.1 翻译中“词”的重要性在新闻翻译中,词的选择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因为在翻译完成后,读者将通过翻译的词语理解原文的意思。
一个恰当选择的词语不仅可以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能够准确表达原文的语气、情感和意图。
在翻译中,每个词都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需要通过深入理解原文和目标语言的语境来选择适当的词汇。
词的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信息的误解或失真,影响读者对新闻的理解和评价。
词在翻译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翻译人员需要对每个词进行慎重挑选和准确把握,确保翻译的精准度和质量。
在面对不同领域和不同语言背景的新闻时,翻译人员尤其需要重视词的准确选择,以保证信息的传达和沟通的有效性。
词在新闻翻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翻译水平和保证翻译质量至关重要。
1.2 翻译中“词”的挑战在翻译中,“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文化的不同上。
不同语言之间词汇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就给翻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有些词在不同语言中是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或者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具有一定的语言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来准确地选择词汇。
文化的差异也会影响词汇的翻译,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某些概念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来确保词汇的准确传达。
俄语翻译专业学生误译探析与教学反思

俄语翻译专业学生误译探析与教学反思在俄语翻译专业的学习中,学生们常常面临着误译的问题。
这些误译不仅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也对学生自身的能力评估造成了困扰。
本文将探析俄语翻译专业学生常见的误译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反思和建议以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
一、误译现象及原因分析1. 词汇误译在俄语翻译中,学生们常常将一词一译的方式运用到极致,导致译文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甚至产生歧义。
这一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首先,学生对于俄语和汉语词汇的差异性认识不足,缺乏对两种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其次,学生对于俄语中的习惯搭配和用法把握不到位,过于依赖字面意义进行翻译。
再次,学生对于不同语境下的词汇表达没有深入探究,导致选择不当的词汇进行翻译。
2. 语法误译语法误译是俄语翻译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词序、时态、人称和语态等方面的误差,导致译文的语法结构紊乱,丧失了汉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度。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对于俄语和汉语的语法规则掌握不够牢固,缺乏语法上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是学生没有意识到翻译的语法结构要与汉语的习惯表达相契合,过于简单机械地进行语法转换。
3. 上下文语义误译俄语翻译中上下文语义的误译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将所翻译句子与上下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理解和把握,造成了语义的偏差。
这一现象主要由于学生对于上下文语境的忽视和对整篇文章的敏感度不够高。
二、教学反思和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以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
1. 强化词汇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俄语和汉语词汇差异的介绍和讲解。
通过对常见词汇的对比和归纳,帮助学生明确词义的多样性和灵活运用。
同时,要培养学生运用词典和其他资料查询词汇的能力,提高其准确选择词汇的能力。
2. 加强语法规则训练语法规则是翻译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强化,通过大量的例句操练和语法解析,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汉俄成语翻译构式研究

汉俄成语翻译构式研究
汉语与俄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它们之间的联系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交流,有必要研究它们之间的构式翻译。
关于“汉俄成语翻译构式研究”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
比如,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语和俄语的成语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意义的代表。
然而,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把两种语言的语法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另一方面,汉语和俄语中有很多相同的成语,这些成语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因此,可以从文化内涵上进行研究,研究不同文化这两种语言中同一个成语的内涵及翻译差异。
再如,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可以从句法上分析汉语和俄语的成语,以及成语在不同语言表达中的差异。
另外,可以对不同成语的内涵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在汉俄翻译中的实际表达方式,以及确定不同词组的含义和构式。
最后,从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可以分析和比较汉俄成语在实际语言交流中的使用及其对于交流的影响。
例如,可以比较交谈对话中翻译汉俄成语的程度,观察汉俄成语对交流的促进作用,以及汉俄成语的使用及其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汉俄成语翻译构式研究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领域,也是一个让人着迷的话题。
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
地理解汉俄成语的翻译,还可以为汉俄语言交流提供重要的参考。
俄语和中文的区别

俄语和中文的区别俄语和中文的区别有很多,我今天先简要的从语义语法词汇修辞以及俄语的起源这些方面来区别一下中文和俄文。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们都是音义结合的。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寓意是语言的意义内容。
语言体系是在千百代人民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组建形成的,有稳固性,有民族性。
所以,我才选择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区别中文以及俄文。
俄语和中文最大的区别还是在语法上,俄语的语法很严谨,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语法。
俄语的语法是规律的,并且是可以学完的,一旦学完,便可以一通百通。
而中文的语法比较随意和散漫,口语性比较强。
在动词方面,俄语当会有中变格变位现在时过去时完成体未完成体的区分,一个动词往往有几十个变体,不同的动词跟格也很不同。
而在中文当中动词没有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之分,只有一些表示现在,过去,将来的词语。
俄语和中文的区别还在于语音上,语音时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实现社会功能的物质凭借。
俄语在发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一个中文所没有的音:大舌音。
大舌音在发音时,舌头平放,由气流冲击舌头上下颤抖。
除此以外,俄语的音比较靠后,而中文的音比较靠前,俄语的音口张得很小,而中文的音口张得比较大,口部肌肉俄语比较紧张,而中文比较放松。
除此以外,俄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俄语的基本语调有四个,分别是语调1,语调2,语调3和语调4。
每种语调都是由句子为单位。
而每个词都有一个字母是重读的,这就是俄语的发音特点,而中文却与它不尽相同,在中文里也主要有四个音调,是每一个字的音调都不相同,听起来如同一个字一个字地蹦豆子一般。
俄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词汇上,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素比词小,但不能独立运用,这就使得词汇显得尤为重要了。
俄语的词汇构成和英语很相近,也有很多词根,由这些词根拓展出很多的词,比如说народ,народный,народовласти,енародовольцы这些都是人民这个词的同根词,他们的意思都和人民相关联。
《2024年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研究》范文

《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语言间的交流与融合愈发频繁。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英语对于各种语言的影响不可忽视。
尤其是在俄语和汉语中,大量外来词来源于英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异同及背后的文化、历史因素。
二、俄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俄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数量众多,涵盖了各个领域。
这些词主要是在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中逐渐进入俄语的。
例如,“контролер”(controller,控制器)这一科技词汇,以及“вещей”(things,事物)等常见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
这些外来词在俄语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俄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汉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与俄语相似,汉语中也吸收了大量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这些词多与现代科技、时尚、商业等领域相关。
如“咖啡”、“沙发”、“摩登”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引入的。
此外,一些国际品牌、公司名称等也常被直接翻译为汉语词汇,如“苹果”、“谷歌”等。
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四、俄汉外来词的异同(一)异处1. 词汇构成:俄语和汉语在词汇构成上存在差异。
俄语中的外来词往往保持了原词的形态和发音特点,而汉语中的外来词则更多地被本土化,融入了汉语的发音和语法结构。
2. 历史背景:俄汉外来词的历史背景也存在差异。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更为密切,因此从英语中引入的外来词较多;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逐渐增多,外来词也逐渐增多。
(二)同处1. 文化交流:无论是俄语还是汉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都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各自语言的词汇,还使人们更容易了解其他文化。
2. 词汇拓展:这些外来词的引入都为各自语言带来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不断发展与演变。
五、结论通过对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外来词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丰富各自语言的词汇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俄汉翻译中的增译与减译——以口译基础课堂翻译实践为例

言文字特点、 修辞手段 的需要 , 将原文隐含或省略的 语 言单位在译文 中突显出来 。增译后 的译文衔接紧
“ 播报”, 更符合语境及汉语的表达习惯。 ( 二) 语 法性 增 译
1 . 句法 密、 意义完整而且更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 表意及修 辞效 果 与原 文更 接近 。 俄 语 动 词 本身 的形 态 变化 可 表示 句 子 的 “ 时”和 在 俄译 汉过 程 中 , 常 出现 以下 几种 增译情 况 。 “ 态 ” 。汉语 动 词没 有形 态上 的变 化 , 句子 是通 过 词 ( 一) 语 表 完整 性增 译 汇 手段 表示 “ 时” “ 态” 。 俄 语 习 惯 可 以省 略 的 词 , 翻 译 成 汉 语 时 不 能 省 例 4:B T a M O  ̄e H H B I i f C O l 0 3 B X O  ̄ H T B e n o p y c c n  ̄ ,
一
关键词 : 俄 汉翻译 ; 口译 ; 增译 ; 减译
中图分 类号 :H3 1 5 . 9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5 )1 0 — 0 0 8 5 — 0 2
译文: 在莫斯科城市 日这一天将会有成千上万项 庆祝 活动。主要 的庆祝活动将在今天举行 , 但庆祝活 所谓合乎 翻译标准 , 就是在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 语言时, 做到 “ 不 增 不 减 ” 。 由于俄汉 两 种 语 言在 表 动会持 续 到周 日。 达方式、 语法结构 、 词汇使用和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 分 析 :例 1中,因 上 文 俄 语 表 述 中 已 提 到 e p o n p n a T r  ̄, 所 以O C H O B H b l e 之 后 省 略 该 词 。但 译 差异 , 语 言 转 换 过程 中难 免发 生 词量 的增 减 , 因此 ,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汉俄语之间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摘要】汉语和俄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语言类型也大相径庭,它们有各自独特的语言系统,语言规范和言语规范(即常规)。汉语和俄语在这三个层面的差异构成了两种语言的总体差别。翻译不是简单的词汇或语法对应,而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在相同情境下起相同作用的话语之间的转换。本文尝试从这三个层面探讨汉俄语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俄语;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间的对比分析与翻译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像俄语和汉语这样两种差别极大的语言,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揭示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对俄语学习特别是对文本翻译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词汇方面,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俄语词汇基本意义对应的情形是大同小异,引申意义对应的情形是大异小同,然而转义罕见对应。1因而,在词汇方面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情境在译入语中对其基本意义、引申意义或转义进行选择。反过来看,翻译又是一种典型的对比分析练习。2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除了语言方面的差异会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中俄的文化差异、心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对文本的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汉俄语在语言层面的差异探讨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汉俄语语言系统层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的系统是指语言内部元素及元素间关系的总和。作为交际手段,语言建立在形式层面(语音,音调,文字)和内容层面(词和语法形式的意义)的对立关系上。任何语言都只运用所有可能的对立关系中的几种。3因而,对于汉语和俄语来说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俄语中存在的范畴在汉语中缺失。俄语动词有体的范畴,任何一个动作都用完成体或未完成体动词表示。未完成体动词现在时表示经常性动作或正在进行的动作(Я ем хлеб на завтрак.早饭我一般吃面包。),完成体动词现在时表示动作即将进行(Я съем хлеб на завтрак сегодня.今天早饭我要吃面包);而汉语中则没有体的范畴,在表示相应的概念时,则用“经常”、“常常”;“正在”、“在”、“着”;“将要”、“要”等副词。未完成体动词过去时表示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正在做某事,完成体动词过去时则表示动作的完成性(Я читала книгу,когда мой брат пришел ко мне.)。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应对俄语动词的体特别关注,以免造成错译。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性和中性,此外还有以-а,-я结尾的共性名词如бродяга(流浪者)、задавака(骄傲自大的人)和тихоня(文静的人)等。而汉语则没有性的区分。在汉译俄过程中,做到名词性的对应不是件难事,而在正式场合表示职业、身份时,俄语习惯用阳性名词代替阴性名词。例如,У нас будет новая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 по рускому языку.(我们将有一位新的女俄语老师)。在这中情况下,如果用阴性名词则有轻蔑的色彩。好的翻译,不单是正确的翻译,更应该是符合交际情境的翻译。因而,汉语名词性的范畴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给汉俄翻译带来了障碍。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词类,它表示人和动物或动作与行为的单位,在汉语中分为个体量词(一颗、一根、一粒等)、集合量词(一群、一堆、一套等)和动量词(看一眼,咬一口等)。而俄语中没有这一词类,有一小部分名词可以作为集合量词使用:гарнитур(一套),комплект(全套),стопка(一小堆),группа(一组),партия
1 《俄汉语词义的对应》,白春仁,1963
2 Marton,1981.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contrastive studies, in Fisiak ed. 157-170
3 Гак В.Г. 《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типология французского 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ов》19页 (一批),рой(群)等。对于个体量词和动量词来说,则有相应的名词和动词对应,例如:жемчужина(一颗珍珠),морковка(一根胡萝卜),соломина(一根稻草),мелок(一支粉笔)和взглянуть(看一眼),куснуть(咬一口)等。因而,做俄汉翻译遇到量词时,我们不得不格外小心,以免出错。 2)、汉俄语中,同一范畴的切分度不同。汉语中的“皮”字可以用来表示多种事物的外壳,例如,皮肤、西瓜皮、瓜子儿皮、毛皮等。而俄语中用кожа(皮肤),покров(外皮,外壳),шкура(兽皮),оболочка(外壳,皮),мех(毛皮),упаковка(包装,包皮)等词表示不同事物的“皮”。由于俄罗斯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多雪,因而对雪的类型划分比汉语中的划分要细致很多。例如,снег(雪),вьюга.метель(暴风雪),блиццард(夹雪的暴风),мокрота(湿雪),снег с дождѐм(雨夹雪)等。同一概念,在汉语和俄语中划分的程度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上述“皮”的概念,很容易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皮肤кожная упаковка则是错误的译法,实际上为кожный покров。 3)、汉俄语中同一范畴在用法和意义上并不完全重合。汉语和俄语中都有数的范畴,然而俄语的数的范畴属于强制性表达,也就是说一个名词的单数或复数的形式表意是不同的(除了数的泛指意义外)。而汉语名词中的数量的表的是非强制性的,相对俄语来说较模糊。В 8-ое августа 2008 года в Пекине устроили цермонию открытия 29-ой Олимпиады,в которой присутствовали руководители страны.(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了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在此,汉语“领导人”为单数,而实际意义为复数,若按照俄语的表达方式将复数形态表现出来,译为“领导人们”则成了拗口的汉语,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汉语中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仅限于表时空意义的名词:已经傍晚了),而俄语的程度副词有时可以直接说明名词:яйцо всмятку(煮的半熟的鸡蛋),Он отчасти философ.(他有点哲学家的气质)。因此,对于这样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俄语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转化。此外,汉语副词一般不能充当谓语,而俄语的副词常作谓语使用:Сапоги ему впору.(他穿这双靴子正合适。)
二、汉俄语语言规范层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规范是指由习惯固定下来的具体表达形式的总和。如果说语言体系中的错误会导致表意的不正确,那么,通常违反语言规范不会导致这样的错误,而会引起语言的不符合规范,产生偏误。1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国人可能因为俄语语言规范方面知识的缺失,将此句译为:Вечная память народных героев!而更恰当的译法为Вечная память народным героям!又如,将“我是他的学生”这句话译为俄语,中国人常常会受母语的干扰,将类似的句子译为:Я его учиник.而这句话显然是表示前后的同列关系,按照俄语语言规范应译为Я ему учиник.2 语言元素的组合也包含于语言规范之中。在这方面违反语言规范的情况尤其多。与语言元素组合的现象本身相比,语言元素组合的规律通常更具民族特性。不同的语言不仅因它们有什么而区别,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因它们如何应用各自的语言元素而区别。3例如,俄语词трактор通过音译和汉化的双重作用变成了汉语词“拖拉机”。作为外来词,我们之所以不能光靠音译,是因为俄语词习惯于辅音连缀,在翻译成汉语时必须在тр之间加上-uo这个双元音,以便构成汉语中的音节。在篇章粘连方面,若主题显著,汉语篇章经常采用零指前的照应方式,而在俄语篇章中则用一些代词来充当句子的主语。所以,考虑到汉语和俄语在这方面的差别,翻译时应做适当的添加或省略。例如,В каникулы обычно Катя не
1 Гак В.Г. 《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типология французского 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ов》21页
2 陈洁 《俄汉语言对比与翻译》43页
3 Гак В.Г. 《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типология французского 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ов》22页 вернѐтся домой. Она останется с подругой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и найдѐт работу, чтобы зарабатывать деньги на учение.通常假期时卡佳不回家,而是和朋友呆在学校,找一份工作,挣钱付学费。 构词中的词素组合及词组中词的搭配规则也是语言规范的一部分。俄语形容词通常不重叠使用,如果重叠则表示固定意义“越来越„„”(Летом погода становится всѐ холоднее и холоднее.冬天天气变得越来越冷)。而汉语中形容词大多可以重叠使用。例如,холодная вода可以译为“冰冷的水”,而“冷冰冰的水”在汉语中更具表现力。同样的,извилистая речка更习惯译为“弯弯曲曲的小河”。从语言的外在形式来看,俄语是采用综合性语言表达手段为主,兼用分析性表现形式的语言。汉语,则相反,其语法意义和语义关系主要依靠词序、语序和虚词表示。1例如,Поговорим потом.(我们一会儿再说。) Давайте поговорим немножко.(我们再说一会儿。)Он пришѐл?(他来了吗?) Наверно он пришѐл?(他来了吧?)。对于汉语来说,语序和语气词是最主要的表意方式,而对于俄语来说词汇形态更重要,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
三、汉俄语言语规范层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按照情境,在意义相近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中选取一种最恰当的方式,这种语法规律的总和就是言语规范或常规。2例如,汉语中的“别客气”,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分别译为“Не за что.”;“Чувствуйте себя как дома.”;“Не стестняйтесь.”等,在汉译俄时译者需要按照语境,选择一种最恰当的说法。通常违反语言常规不会影响交际目的,只会造成语言的“不地道”。用“不地道”的语言进行翻译,只会得出达意而不雅的译文,这并不是好的译文。因而要做一个称职的翻译,除了要掌握语言系统层面和语言规范层面的知识外,还要有充足的言语规范层面的知识。“请问,高尔基大街怎么走?”,中国人可能会译为“Извините, как дойти до улицы Горького?”;而更地道的说法为: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как пройти на улицу Горького?“我今天生病了,所以没有去上学”译为俄语可以为“Сегодня я заболел и поэтому не был в школе.”而更恰当的译法是根据俄语言语常规进行移译“Сегодня я не был в школе,потому что я заболел.” 然而在语言常规方面,不同语言在内容层面的差异更加突出。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况: 1)、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时,所指可能会被替换或者被省略。在俄语中,同样一个动作可以用动作本身、动作借助的物品、发生动作的人或动作发生的地点来表示。Он пошел постричься.Он пошел в парикмахерскую.Он пошел к парикмахеру.这三种说法在俄语中都表示“他去理发了”,而如果将后两句直译为汉语“他去理发店了”,“他去理发师那里去了”,这样则会引起歧义。因而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译者必须根据情境进行恰当的翻译。 2)、在描述话语的情境时,我们不能指出所有的细节,而只能选择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在此种情景下选择的描述点。“Для писем”(信箱),“От себя-К себе”(推-拉),从这样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俄语为母语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对同样事物的描述点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按照译入语的情境描述点进行翻译,则会产生“外语式”的译文:“ящик для писем”“толкать-тягивать”。不同语言的话语还会表现出“省略”或“冗述”不同的语言元素。“Часто пели песни. Особенно одна из новых песен тревожила и волновала женщину.”俄语中时常连用两个同义词或近义词,以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而汉语则忌用这种表达方式。在翻译类似的句子时可将俄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归并处理。3上述句子归并后译为:时常有人唱歌,特别是有首新歌使这位女性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