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河北人民)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25课《人民解放战争》实用教学课件

高一历史25课《人民解放战争》实用教学课件

①中共: 和平、民主、团结,主张建立联合政
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国民党: 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 和内战的方针
和 平 建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 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 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
令长官密电

假和平,真内战
幕。
(2)信誉崩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国
11月16日,周民恩党来信在南誉京一梅落园新千村丈举行记者招待会,散发书面声明,
表示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一手包办的分裂的“国大”。12月21
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声明中国人民不承认伪宪。
2.政治上: 国民大会召—开—:《1国94民6政.1府1时—期1立2月法院,的通地过位《与权中限华》
北平谈判破裂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材料:李宗仁虽然求和心切,但绝非准备投降,看到《协定》内容,一时竟然全无主 张,只好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看罢,拍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认为“共匪 对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条件二十四条款,真是无条件的投降处分之条件。”
——秦立海《毛泽东、斯大林与国共北平和谈》
♦ 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 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斯·斯特朗的谈话》
方针: 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 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史料实证
毛泽东在动员大家撤离延安的时候就极为豪迈地说,“蒋介石是为了争地盘,我们 就给他地盘,我们打仗是为了消灭他的有生力量,今天我们放弃延安,是为了拿延安 换取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何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收复延安》
1946年3月至11月,而宋、孔两家族利用特权套购 (外汇)3亿3千多万美元……蒋介石对这样的官倒违法事 件,不是惩办贪官,而是想方设法欺骗人民,利用小数 点做文章。结果,宋、孔两家族套购的3亿3千多万美元, “由于漏列小数点”而“更正”为334万5多美元,减去了原 来的99%。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同步练习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同步练习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8世纪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国家,统治它的王朝是〔〕A、波旁王朝B、都铎王朝C、斯图亚特王朝D、莫卧儿王朝2、大革命前的法国实行等级制,社会成员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属于第三等级的是:①城市资产阶级、市民②农民、工人③天主教士④贵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3.法国大革命开场的标志是:〔〕A、三级会议的召开B、处死国王路易十六C、热月政变D、攻占巴士底狱4.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革命党人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A、查理一世B、查理二世C、路易十五D、路易十六5.“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都是自由平等的。

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表达了以下哪一文件的核心思想。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6.法国大革命完毕的标志是:〔〕A、资产阶级掌权B、处死了国王C、雅各宾派专政D、热月政变7.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攻占巴士底狱②处死国王③公布了?人权宣言? ④热月政变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8.英法两国革命表现一样之处是:〔〕①新兴的资产阶级领导了革命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③打败了国内外敌人的对抗与干预④确立了自由与平等的理想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成都中考题〕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是:〔〕A、尼德兰革命B、英国革命C、法国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二、说一说:10、请你探讨一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1、学完此课你认为法国大革命有何历史影响?请讲一讲。

12、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英国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它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请答复:①文中“旧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其代表分别是谁?②“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在英法两国分别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③你怎样理解“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三、议一议:13 材料: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PPT课件1 人教版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PPT课件1 人教版

请回答:政协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 题什么? 国共双方的分歧在哪里? 其实质分别是什么? 国民党: 坚持“军队国家化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 真实目的是企图以“民主”为诱饵,诱 骗共产党交出军队
共产党: 坚持“政治民主化是军队国家化的前提” 其含义是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个 人独裁政治,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㈢意义: 重庆谈判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 1.是人民的胜利 2.中共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3.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方针,若发动战争在 政治上就陷入被动.
怎样争? 之二
二.政治协商会议 1.时地: 46年初.重庆 2.党派: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 3. 焦点: 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4. 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⑴原因: ①全国人民的压力和中共的努力 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 ⑵决议: 改…,召…,施…,整…,制… 5.意义: ⑴冲破蒋介石独裁统治 ⑵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国 ⑶符合人民愿望,受到人民欢迎 ⑷体现民主协商精神 6.结果:国民政府发动内战,被撕毁
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第二部分 人民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阶段
1、1946.6——1947.6 2、1947.6——1948.9 3、1948.9——1949.1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战略决战阶段
4、1949.4——1950.夏 渡江作战胜利
为什么战?
一.内战爆发原因: 1.国民党: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 是其阶级本质,内战是不可能改变的政策 为什么说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 2.美 国 : 为达到控制中国目的,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美蒋勾结反对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3.共产党: 代表人民利益推翻独裁统治,是民主革命任务
军数
装备 情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基础巩固题1.掌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权的是A.斐扬派 B.吉伦特派C.雅各宾派 D.热月党人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等级制度造成各等级对立十分严重C.启蒙思想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4.下列有关《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B.主权不可侵犯D.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攻占巴士底狱②处死国王③颁布了《人权宣言》④“热月政变”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6.“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都是自由平等的。

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体现了以下哪一文件的核心思想()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7.在人类重大的历史事件中,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8.法国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事件分别是A.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国王与国会展开斗争、1688年“光荣革命”B.来克星顿枪声、《巴黎和约》的签订C.攻占巴士底狱、1794年“热月政变”D.《人权宣言》的颁布、约克镇战役的胜利9.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是()A.尼德兰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法国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10.年月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占了,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之后,掌权的制宪会议颁布了,1794年7月27日的,结束了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11.阅读下图:请回答:①上图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何时发生②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12.阅读下图: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请回答:①上图反映了法国怎样的政治状况②农民身上的这两个人指的是哪些阶层的成员③农民属于第几等级这一等级还有哪些成员④这幅漫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强化提高题1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有①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革命都以暴力方式进行③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④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而引发革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① D.②③14.1下列表述属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处死了国王②都成立过共和国③都打败了外国军队的进攻④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法国大革命时期,下列国家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是①英国②德国③美国④意大利⑤日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⑤4《人权宣言》规定:“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南宁市历史2013中考8年级上册第5单元配套练习导学案

南宁市历史2013中考8年级上册第5单元配套练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重点】(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单元基础知识】一、内战烽火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的内战,他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人民,假意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商谈和平。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戳穿蒋介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等人的陪同下,和国民党进行,达成了的“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向解放区(山东地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大军进攻解放区,由于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出,转战进行指挥,、贺龙率领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1947年6月,、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大军)强渡,千里挺进敌人兵力空虚的地区,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解放军转入战略的序幕。

二、国民党政权的崩溃1948年9月至11月,、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发起战役,迅速攻占,截断了敌人向的退路,被围困在的敌人部分,其余投降,长春和平解放。

接着解放军攻克,解放东北全境,经过辽沈战役,解放军开始在上占据优势。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统一指挥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为中心的战役,在的大力支持下,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解放以南各省的基础。

与淮海战役同时,解放军挥师入关,开赴战场,同解放军合力进行战役,将敌军分割在、天津和等孤立据点,截断敌人和的通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司令的率领下接受,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的和平解放,既避免了不必要的,又保证了古都的文物古迹免遭的破坏损伤,还为其他国民党将领率部转向人民一方,提供了良好的作用。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学习目标
1. 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并分析内战爆发的原因。 2. 掌握解放战争的过程,尤其是三大战役,分析国民党统治结束的原因。 3.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解放战争中的主要事件,理清基本发展线索。
战略思路的提出 ( D )
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 促进了土地改革的结束 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D 对,材料信息强调了东北地 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这为解放战 争初期中共争取东北提供了理论支 持,因此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有利于 解放战争的胜利。 A 错,国民革命的波及范围并没有到 达东北地区。 B 错,由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与土地改 革无关。 C 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控 制范围没有到达东北地区。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四、多角度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 对中国 (1)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 实现当家做主。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为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 (4)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2. 对世界 (1)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2)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堂练习
1.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

4-2-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4-2-5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考点 4
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莫谈国事” (1)1927 年 4 月 18 日,南京________正式成立。蒋介 石以“________”、“________”为旗号,一步步建立起个人 的独裁统治。 (2)1932 年前后, 蒋介石大力发展________, 限制人民 的言论。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5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3.“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1)1940 年 3 月, 中共中央对抗日民主政权的人员组成 提出了“________”原则。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 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从 1948 年到 1949 年 10 月,华北等解放区召开各 界人民代表会议,选出了各区________。________年 5 月 1 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
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 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5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 由各 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 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关于政府组织 问题的协议》(1946 年 1 月 28 日)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5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 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 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第19课【同步练习】《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河北人民)

第19课【同步练习】《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河北人民)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同步练习1.最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

“十四年抗战”始于( )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九一八事变D.百团大战2.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

”上述情况最可能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 )A.香港B.重庆C.瑞金D.沈阳4.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各界民众的态度是( )A.漠不关心B.掀起抗日救亡运动C.屈膝投降D.甘当亡国奴5.“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该诗中描述的历史事件()A.促使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标志着全面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D.国共谈判,签订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6. 请将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acbB.bacC.cbaD.cab7.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七大的召开D.三大战役的胜利8.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卢沟桥事变爆发D.《双十协定》的签订9.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同步练习

1.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他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保障”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北平的和平解放 4.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毛泽东在1947年写到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揭开全国性反攻序幕的我军领导人是( ) A.朱德、陈毅 B.邓小平、刘伯承 C.林彪、罗荣桓 D.周恩来、贺龙 6.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是( )

◆ 选择题 A.“四二一”学生运动 B.重庆学生反美抗暴大运动 C.“一二一”学生运动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 7.毛泽东评价道: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中共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这个会谈纪要”最终( ) A.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B.满足了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愿望 C.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D.在全面内战的枪炮声中被撕毁 8.“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下列能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 A.百团大战 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井冈山会师 9.《大进军--席卷大西南》是一部讲述新中国建立前夕,解放大西南的一次大型战役的电影,为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的是( ) A.衡宝战役 B.常衡战役 C.湘西会战 D.常德会战 10.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原中美合作所电台岚垭秘密杀害了( ) A.杨虎城 B.江竹筠 C.陈然 D.罗广斌

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

◆ 综合题 (2)从材料二看,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3)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

12.材料题 材料一: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殛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谈,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引自《中央日报》(1945月8月16日)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渝”、“陪都”都指的是什么地方? (2)材料二表明党中央领导人对这份邀请函采取什么态度?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D 3.C 4.B 5.B 6.A 7.D 8.C 9.A 10.B 11.(1)据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可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共定大计。 (2)据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可知,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故答案为: (1)共定大计;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 参考答案 (3)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12.(1)由材料“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殛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谈”可知,这是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邀请函?他邀请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据所学知,材料二中的“渝”、“陪都”都指的是重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迁到了重庆,重庆成为了战时的“陪都”。 (3)由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可知,党中央领导人对这份邀请函采取积极态度,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谈判。 故答案为: (1)重庆; (2)采取积极态度,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谈判。

【解析】 1. 1945年-1949年期间,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妄图实行独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解放战争,打败了美蒋势力,解放了中国大陆。故1945~1949年与打倒美蒋,人民解放有关。 故选C。 本题以表格为切入点,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2. 据“这一次我们去的好,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可知,毛泽东谈论的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故选D。 本题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重庆谈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3. 根据材料“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的评论可知这指的是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故选C。 本题考查了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1945年8月,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重庆谈判后签署了 《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与评论内容。掌握重庆谈判的内容和影响。 4. 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B。 本题以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为依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5. 据“毛泽东在1947年写到”“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可知,揭开全国性反攻序幕的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我军领导人是邓小平、刘伯承。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B。 本题以毛泽东在1947年写到的内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揭开全国性反攻序幕的我军领导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史实。 6. “四•二一”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学生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这次运动从教师发展到学生,从校内发展到社会,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是一次很成功的学生运动,通过运动的斗争实践教育团结了广大学生,为迎接解放作好了思想准备。 故选A。 本题考查“四•二一”运动。注意解题关键词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四•二一”运动的相关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