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审核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计算机网络》

教案

苏继斌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和工程素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和常用的组网技术,为今后从事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训练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二、教学对象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他们具有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并且对计算机网络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接触和使用过不少网络应用。他们希望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利用所学知识能解决一些在网络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以及通信方面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掌握因特网一些重要协议和常用网络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复杂系统工作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际,灵活利用所学原理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为学习计算机、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今后从事……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44学时)和实践教学(12学时)两部分。理论教学借助计算机网络五层原理性体系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因特网为实例,围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按照: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的顺序讲授各层内容,最后教授与以上各层都相关的网络安全。

一是概述。使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功能、构成有一个整体粗略的了解。了解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理解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分层体系结构及各层的基本功能。

二是物理层。主要让学生理解一些数据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物理层能为上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为理解上层协议的工作原理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

三是数据链路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底层技术: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是媒体访问控制和局域网技术。

四是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掌握网络层是理解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的关键,要掌握IP地址、分组转发、路由选择、网络互联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概念。还要掌握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关系,以及将网络虚拟化链路的概念。

五是运输层。理解运输层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掌握可靠数据传输和TCP的工作原理,掌握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六是应用层。由于学生对网络应用的使用较为熟悉,应用层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应用层是如何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各种网络应用的,理解应用层协议所要解决的问题。理解典型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

七是网络安全。先介绍网络安全的内容,然后介绍网络安全服务的各种机制,最后简要介绍典型的网络安全协议和系统。

实践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提高操作技能和面向实用技术为设计原则,以组网技术和构建网络应用服务为核心设计实验内容。具体包括简单局域网组网、网络协议分析、路由器配置、典型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简单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实用性较强的实践内容。部分实验内容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选做。

五、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采用以讲授原理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按照计算机网络五层原理性体系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因特网为实例,围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按照“自底向上”的方法,逐层讲授各层内容,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结构。着眼原理知识,使学生获得长“保质期”的知识,同时关注目前流行的技术,将这些技术作为网络原理的应用实例来学习。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每层协议的原理时,主要按照“问题→方法和原理→具体技术实例”的思路讲解:先分析该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与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先讲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然后介绍在因特网中实现这些功能的具体协议或网络设备。例如,网络层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条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即路由选择问题。先讲授基本的原理性选路算法,如距离向量选路算法、链路状态选路算法,然后再介绍因特网中分别采用这两种算法的选路协议:RIP和OSPF。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

程实际就是一个在学生的知识空间中“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过程。因此,对于每个知识点在授课中应强调知识点在整个体系结构中的位置,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授课过程中,注重阶段性总结,每章结束时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将该章内容关联起来建立起计算机网络某一层的知识结构,然后再放入到整个网络体系结构去,这样学完整个课程后在每个学生掌握的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和技术原理。

在教学方法上,由“单一的教员讲解”转变为采用引导、启发、研究、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结合。强调课前预习,先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将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利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进行创新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学生充分课前思考的基础上,教员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思维方法最终将要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通过课后开放性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针对学生不会看书,不会学习,课堂互动深度不够,研究讨论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部分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根据教员给出的学习要求、学习资料和启发性问题在课前自学,课堂通过有深度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深度互动,迫使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幻灯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特点,多用图例来描述网络原理和系统结构,用动画来描述协议交互过程和设备工作的流程。同时用板书记录关键性概念,并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