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定律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定律是指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相机抉择”(相机行事)这一概念,即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来灵活地选择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目标。

此外,凯恩斯定律还包括了“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理论)和“货币幻觉”(货币幻觉理论)等概念。前者指出人们倾向于持有流动性更强的货币,因为货币的购买力更容易受到物价波动的影响;后者则是指人们在面对货币贬值时,往往会低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从而高估商品的实际价值。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十二章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在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的最终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第十三章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永恒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的,距现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 自发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边际储蓄倾向(MPS),它是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 潜在国民收入: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劳力、资本、土地等)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也就是一国的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或发挥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产出量。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产品。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去向:其他生产者。 4.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5.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9.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

量的净增加。 12.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 13.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14.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它包括:………… 15.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NX=X-M 16.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17.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2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21.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22.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量时,所造成的价格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 23.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品的市场价值。

(完整版)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 3.棘轮效应: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至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4.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可以如下表示:MPC=ΔC/ΔY 其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表示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 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波动。(边际储蓄倾向类似) 5.持久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亦称永久消费理论)。他指出,个人或者家庭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离现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越小。例如一个年轻人早期借贷消费,他可以预计自己未来的收入非常好,中期还贷并未晚年准备。区别于侧重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部分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二章 1、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4、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5、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的部分。 6、国民收入: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7、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均衡产出(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边际消费(储蓄、进口)倾向:增加的消费(储蓄、进口)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储蓄、进口)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4、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与收入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即当期消费决定取决于当期收入及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 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到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5、投资(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税收(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税收(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对外贸易乘数:出口增加一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定律:XXX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XXX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

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名词解释

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名词解释 凯恩斯定律名词解释: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 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 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 1、边际消费女性主义递增 凯恩斯认为,造成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此 即第一个心理规律,它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人们的消费是随 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速度却总是追不上收入增加的速度。因而 在经济发展的某一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成为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之一。为此就要设法刺激消费,提高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2、资本边际效率递增 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就是新增加的每单位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之 所以会趋向递减,在凯恩斯看来是因为,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那么资 本边际效率肯定会趋于低落;如果投资者的预期比较乐观,投资就会高涨,使供给增加、 供给价格降低,从而使新增产品的销售收入趋于下降;投资的高涨会使资本产品的需求增大,引起这类产品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大。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使得乐观预期 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也趋于递减。 3、流动偏好 凯恩斯认为,人们在心理上更喜欢以现金形式来保护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财富。这种 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收入或财富的心理动机,便称之为“流动偏好”。从有效需求的 角度看,流动偏好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大量货币收入滞留于人们手中,不能及时充分地转 化为储蓄和投资,直接压低了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人们放弃流动偏好,就不能使利率过低;而流动偏好又造成了迫使利率提高的压力。这样就使得资本边际效率 与利率相比更趋于偏低,从而影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

凯恩斯定律名词解释

凯恩斯定律名词解释 凯恩斯定律是指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 经济学理论,该定律主要解释了经济活动中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凯恩斯定律有两种具体含义,分别是总储蓄与总投资相等的意义和储蓄与消费关系的意义。 第一种含义中,凯恩斯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中,总储蓄的额度与总投资的额度是相等的。凯恩斯认为,储蓄是指个人或企业将收入的一部分留下来,不用于消费或投资的行为,而投资是指用于生产或购买商品的资金支出行为。据此,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的总额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某一时刻的储蓄就是之前的投资,而当前的投资又会成为未来的储蓄。这种平衡的储蓄和投资关系对于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种含义中,凯恩斯通过对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人们在消费时会考虑到自己的收入和预期未来收入,同时也会考虑到现时的利率和未来利率的差异。凯恩斯提出了边际倾向消费率的概念,即指对于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人们愿意消费的部分。通过研究边际倾向消费率,凯恩斯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是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二是边际倾向消费率小于1,即人们倾向于将 部分收入进行储蓄。这意味着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他们储蓄的比例会增加,从而导致投资的减少。 凯恩斯定律对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制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出了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平衡是实现经济稳定的关键,促使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波动。

此外,凯恩斯定律还对理解个人和企业的消费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它提醒我们,在经济决策中要综合考虑收入、利率和未来预期等多个因素,以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宏观经济学》第13章名词解释31个

《宏观经济学》第13章名词解释31个 学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31) 1.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目的(除了自己使用的部分外),是为了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生产者相交换,以便得到他自己需要的东西。 3.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时的产出。 4.非计划存货投资(IU):即非意愿投资。是产出超出需求的部分。 5.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是凯恩斯提出的用于描述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数中消费部分,主要以总所得为其主要变数,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保持稳定的函数关系,收入增减,消费也随着增减,但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用于储蓄的比重越来越大。 6.消费函数: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C=C(y) 7.自发消费: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的消费。 8.引致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随收入变化而变动的消费。 9.边际消费倾向(MPC):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MPC=dc/dy, 0<MPC<1 10.平均消费倾向(APC):任意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C=c/y 1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1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全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1、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社会经济背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公认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作业题15.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 n =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求:1均衡收入;2 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50-变为nx = 4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解答:1可支配收入:y d =y-t n =y-50 消费:c=30+y-50 =30+-40 =-10 均衡收入:y=c+i+g+nx =-10+60+50+50- =+150 解得y =150/= 600,即均衡收入为600; 2 净出口余额: nx=50-=50-×600=20

3 投资乘数 1 4 10.80.05 i k== -- 4 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有 y=c+i+g+nx =-10+70+50+50- =+160 解得y=160/= 640,即均衡收入为640; 净出口余额: nx=50-=50-×640=50-32=18 5净出口函数从nx=50-变为nx=40-时的均衡收入: y=c+i+g+nx =-10+60+50+40- =+140 解得y=140/=560,即均衡收入为560; 净出口余额: nx=40-=40-×560=40-28=12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作业题7.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 解答:IS和LM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公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域)的宏观 经济运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公民经济整体作为观察对象,研究生 活中相关总量的决定与改动,解说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添与颠簸、国际进出与 汇率的决定和改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颠簸、国际进出 等问题,实现长久稳固的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准期间内运用生产因素所生产的所 有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看法,测度的是产品最后价值,中间价 值不计入 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最后产品:在一准期间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公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公民看法,乃指某国公民所拥有的所有生产因素在一准 期间内所生产的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即不论劳动力和其余生产因素处于国内仍是 外国,只假如本国公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公民生产总值。 :公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耗费的生产资料后的所有花费资料和用 于扩大重生产及增添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潜伏产出:潜伏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足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 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准期间内实质获取的可用于 个人花费或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公司的一种并不是购买今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 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司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从头分派,。公司转移支付往常以捐钱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质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获取充足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 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公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建自己的供应,所以政府采纳举措刺激 需求以稳固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依据对总供应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剖析,为推 行其国家干涉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同等于总需求水平常,公司声场就会稳固下来。此时产 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 3.棘轮效应:杜森贝里以为,花费者易于随收入提升增添花费,但不易于随收 入降低而减少花费,以致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花费函数。这类特色被称为“棘轮 效应”。 4.边沿花费偏向:边沿花费偏向指收入中每增添一单位用于增添花费部分的比 率,能够以下表示: MPC= C/ Y 此中C表示增添的花费,Y 表示增添的收入。一般而言边沿花费偏向在0-1 之间颠簸。(边沿积蓄偏向近似) 5.长久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花费函数理论(亦称永远 花费理论)。他指出,个人或许家庭的花费取决于长久收入。长久收入大概能够依据 所察看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均匀数计得,距离此刻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 越小。比如一个年青人初期借贷花费,他能够估计自己未来的收入特别好,中期还贷 并未暮年准备。差别于重视积蓄冬天剖析的生命周期理论而言,本理论重视人们怎样 展望自己的未来收入问题。 6.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类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其他乘数也可这样解说)亦称凯恩斯乘数,发挥总用的前提是:?社会中存在闲置资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 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 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 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 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 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 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一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

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 3.棘轮效应: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至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4.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可以如下表示:MPC=ΔC/ΔY 其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表示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波动。(边际储蓄倾向类似) 5.持久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亦称永久消费理论)。他指出,个人或者家庭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离现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越小。例如一个年轻人早期借贷消费,他可以预计自己未来的收入非常好,中期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