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

课程承担单位[]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

课,是专业理论性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 解工业设计的概貌,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与方法。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正 确全面了解工业设计的概念、特征、学科范围、发展历史,了解工业设计师的业 务范围、知识结构,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工作过程和思维方法, 培养正确的设计 观念,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指导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工业设计理论研究员、设计师、设计助理等人员, 以“概论”为载体,将工业设计要素、工业设计程序、工业设计原则、工业设计 师、工业设计管理、工业设计教育等知识融到单元中进行讲解。

本课程需要前期学习《构成基础》课程,完成前导课程是“造型基础”、“色 彩基础”,为本课程学习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产品造型设 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是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先掌握美术基 础的知识,继而获得岗位所需的审美与表达能力,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 上社会从事调研、管理、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知识目标 1?工业设计原则与原理; 2?工业设计要素; 3?工业设计程序;

4. 工业设计师的种类与职责;

5. 工业设计评价;

6. 工业设计管理。 (二) 能力目标

1 .能够按照工业设计的设计程序进行产品设计 ;

2.能够掌握工业设计师的划分与职责; 3 .能够对设计作品做出专业点评。 (三) 素质目标 1 .具备设计评价能力; 2 .具备工业设计管理能力; 3 .具备设计说明的书写能力;

适用专业[] 学时[]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4.具备独立设计产品的能力;

5.具备团结协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从内容的选择与排序、课程的教学实施,到课程的考核都是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开展的,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根据社会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融合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融合了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为后续课程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使用理论单元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知识的掌握,重点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课时分配

学习内容和训练项目:

1.导论

知识点:概述、定义、释疑

2.工业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定位

知识点:产品的定位、工业设计学科定位、工业设计培养目标定位

3.工业设计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4.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与设计程序

知识点:工业设计的理论依据、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工业设计的设计程序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讲授

2. 分组讨论

实施场所:

1.专业教室

工具: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材

3.教案

4.参考书

学生必备知识和技能:

1审美力

2.组织讨论能力

3.产品设计流程老师

必备知识和技能:

1.具有工业设计产品定位能力

2.掌握工业设计学科知识

3.能够熟练指导学生完成产品设计

4.能够正确指导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

考核与评价:

评价内容:

1.工业设计定义

2.产品定位

3.设计原则与方法

4.设计要素

5.设计程序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出勤、作业、讨论

总结性评价:理论试卷

备注:

1.本学习单元旨在使学生掌握工业设计的初步知识;

2.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全部流程;教师主要讲授流程原理部分,设计理念与方法应由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应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构思、草图,效果图,确保设计规范。

单元:工业设计概论

理论单元2: 工业设计教育与管理计划课时:22

学习目标:

1.熟悉我国工业设计现状与教育情况

2.了解工业设计师的种类与职责

3.掌握工业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4.具备设计评价能力

5.具备工业设计管理能力

学习内容和训练项目:

1.工业设计教育

知识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应持的立场与态度、我国工业设

计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内容、世界部分国家的工业设计教育

2.工业设计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点:工业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工业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工业

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工业设计在企业中

的地位与作用

3.工业设计师与设计评论员

知识点:设计分类与设计师分类、驻厂工业设计师、自由工业设计师与校园设计师、设计评

论员

4.工业设计管理

知识点:设计管理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与管理、设计管理的模式、工业设计的评价标准、

工业设计的价值评估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讲授

2. 研讨互动法

实施场所:

1.专业教室工具: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材

3.教案

4.参考书

学生必备知识和技能:

1.设计的历史

2.管理概念

3.作品评价老师必备知识和技能: 1.掌握当代工业设计教育情况

2.熟悉工业设计教育方法与手段

3.掌握各类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

4.掌握工业设计管理的内容

5.能够合理的应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与学生互动考核与评价: 1.工业设计师种类的划分

2.工业设计管理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出勤、作业、资料查阅总结性评价:理论试卷备注:

1.本学习单元旨在使学生掌握工业设计的教育、工业设计师分类与工业设计管理;

2.本单元应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情况;

3.教师应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虚拟项目工业设计的管理。

五、课程实施与建议

(一)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单元教学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掌握专业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理论知识。

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导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倾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研讨式学习等多

种学习形式,独立完成学习内容,锻炼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研讨互动教学相结合方式,把录像片、图片、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充实到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整理了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图片、视频等信息素材,使一些抽象的知识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研讨互动法:小组成员共同研讨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流程,制定小组工作计划、产品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课后利用教学资源、项目资源、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自主查阅文献、自主设计,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为主要手段。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

1成绩评定方式

2.考核内容

教材应图文并

(二)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良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材选用坚持依据该课程标准,优选高职

高专教材。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鼓励教师编写符合要求的校本教材。

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和适应性,以工业设计概论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

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教材应按综合职业技能证书组织内容;

茂、精炼、准确、科学,便于理解和掌握;教材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贴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推荐教材《工业设计概论》,程能林编,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四)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专业教室:投影仪、黑板、教师用机、专业书桌。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注重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仿真案例、教学录相、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教案等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要丰富、图文并茂,教学内容要来源于生产实践,要有实际利用价值。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参考资源如下:

《设计概论》,胡守海编,2006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jc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 [课程代码]:0812010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开设时间]:大二下学期 [开课学时]: 72课时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主要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有关模具制造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知识,具有常用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并具有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生产管理的能力,提高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1.2设计思路 模具制造工艺学是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之一。模具制造及使用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工艺施工和生产管理的技术人才,因而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模具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课程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制造加工工艺的编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编制出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初步能进行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设计,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生产管理,依据模具加工工艺来指导生产,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因此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即紧紧围绕模具加工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以更为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

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 模具加工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模具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按工序性质的不同主要有普通加工,包括车、铣、刨、磨等;还有数控加工;以及特种加工等加工方法。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而系统的分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因而,模具加工工艺课程的教学,主要设置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等三大模块。在整门课程的内容编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 2.课程培养目标 2.1 知识目标 1)了解模具加工的基本原理; 2)了解各种模具加工材料及其性能; 3)掌握模具加工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其工艺规程的编制; 4)熟悉典型的模具加工工艺结构; 5)掌握模具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加工流程 6)学会搜集和查询相关参考资料 7)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2.2能力目标 1)能根据零件图纸,准确的进行加工工艺性分析,确定最好的加工工艺方案;2)能够针对加工工艺方案,确定模具加工的结构形式; 3)熟练掌握各种加工工艺计算; 4)能运用模具加工的相关知识,确定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5)熟练运用以前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看懂模具的总装图和零件图; 6)能应用相关模具加工设备进行简单的模具加工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工业设计概论A答案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工业设计概论》期末试卷 答案 考试班级: 270510 一、填空题(10×2=20) 1.工业设计的核心是( 产品设计 )。 2.设计师不像艺术家,不能仅简单地追踪他们自己的创造冲动。设计师是工作在一个具有大量能影响设计过程的因素的( 商业 )环境中的。 3.工业设计是一个从( 市场调查分析 )开始,经过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到加工制作,在到包装、广告、包装和销售的全过程。 4.工业设计思想的萌芽是指( 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 )过渡时期。 5.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员格罗佩斯于1919年4月创建了(包毫斯设计 )学校。学校的宗旨在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它贯彻了一套新型教学方法和方针,提倡创新、强调艺术与技术结合,以达到为人设计的根本目的。 6.传统工业设计和产品开发主要涉及三个专业领域,即:( 艺术\工程\市场 )。 7.建模技术是CAD 系统的核心技术,目前常用的建模系统是三维几何建模系统,一般常用三种建模方式:( 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 )。 8.空间立体的基本形态包括:( 平面几何形体 )、解析曲面立体、自由曲面立体和自然形体。 9.按照模型的作用,可分为概念模型、功能分配模型和(仿真模型 )。 10.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 3R ),即“减少”(REDUCE )“再循环”(RECYCLE )“再利用”(REUSE )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选择题(5×4=20) 1.下面不是指产品设计的是( D ) A.消费产品设计 B. 交通设施设计 C. 商用机器设计 D. 编织印染设计 2.详细设计阶段产生的结果是(C ) A 确定项目计划 B 确定概念设计方案 C 最后确定设计方案 D 确定可投产性,并转向生产 3.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从策划到产品定案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是(B ) A 产品策划 B 人机工程 C 项目批准 D 产品推出 4.产品文化学在产品设计领域可以应用的方法不包括( A ) A 参考 B 观察 C 访谈 D 视觉故事 5.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要是指产品价值属性的哪一部分内容(C ) A 情感 B 人机工程 C 美学 D 核心技术 三、名词解释(5×4=20分) 1.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的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在本题中能够说明大体的工业设计的广泛的定义或者是狭隘的工业设计的定义都可以按照要求给予一定的分数) 2.市场调查分析:设计人员首先要了解企业的产品情况,在所在的行业和客户的状况,从而确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1市场调研,资料收集和分析.2找出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3着手竞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关于史论的考题整体比较简单,相对于往年来说考的更为具体,对我们对特定 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其中关于设计史和材料成型工艺的考查也考的比较具体,对于简答题, 很多知识点如果记得不牢固就会失去一定的分数。而70分的论述题依然保留着原有论述题的特点,考题相对比较灵活,我们都会从一定的角度给出一定的分析,不会严重的失分,但想要得高分同样也没有那么容 易。 考试分析: 北京理工工业设计史论的考查虽然近两年开始了简答+论述的模式,考题趋于具体化,虽然开始注重考一些具体的细节性的东西,但更注重考查的还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论述题: 论述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考查的题目一般也比较宽,通常是考查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或一些设计理念。 由于硕士研究生期间写文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导师也会更加注重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论述题, 我们一定要体现出一定的写作水平,即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由于并无标准答案,我们也只需从一定的 角度分析得合理、有据,就会得到老师的青睐。 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虽然听起来比较难以宽泛,但具体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也是高 中学习写作议论文经常提及到的: 1、列提纲提纲的目的是便于把握文章的结构,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清晰。提纲不必写出,我们在 心里打下腹稿也行,但写作时要记得自己的提纲。 2、分出论点论据论述题一定要写成议论文这是无可争议的,不管你的随笔或者散文诗歌写得多么出色, 但要记得考试一定是议论文,并且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 3、注意合理分段合理分段的目的也是为了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论点更加分明,尤其要注意论点段的 独立性和显著性,须知阅卷的时间短,任务重,老师不会去看冗长的说明,而是去抓鲜明的论点。

《工业设计概论》结课论文

简述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概论》结课论文一、设计 就一个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言,对其的认识有两种:一是以科学认识为主,追求理性和定量的,注重功能和实用性的标准;二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追求艺术形式和非定量的,注重个人感受和精神标准。理性代表客观现实,感性代表人类态度。设计恰好是从两种不同的认识标准中是的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设计的文化与价值。设计与艺术在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上有相通之处。设计是科技的载体,科技和技术是开发与适用的关系。 设计是沟通人、事、物之间的桥梁,突显出彼此间的差异与多元,透过有形或者无形的对象,提升人们的生活乐趣和质量。这就是说设计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包豪斯设计学校第一任校长所说:“一般来说,设计这一字眼包含了我们周围的所有物品,或者说,包含了人和双手创造出来的所有物品(从简单的日常用具到整个城市的全部设施)的整个估计。”“设计是最基本的人类行为。”(《为现实世界而设计》) 随着世界的发展,现代设计给设计一词赋予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内容。现代设计的核心是创意,创意源于生活,源于文化(生活的精华),源于思想,人的需求是创意之本。在现代设计中:①设计要反映出工业化大生产(批量生产)和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各种要求;②设计要反映出消费者(使用者)与生产者双方的利益和生理、心理的要求,是一项综合性计划。 普遍认为人类基本面临着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哲学世界。所以设计也分为三个基本的领域: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环境设计(Environment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传播的信号、符号的设计,是一种以平面为主的造型活动。它包括思考性过程和和视觉化(造型化)过程:思考性过程注重的是设计的目的、背景,将设计计划的目的和效果以及各种条件和制约全部融入到设计过程之中,是一个设计决策的过程,也叫做决策过程;视觉化过程是将拟定的概念通过图像和文字转换成视觉性图像信息。产品设计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以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人与自然的媒介。本质是人类基于某种目的,有意识的改造自然,创造出自我本体意外的其他物质。环境设计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空间为中心的设计,是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媒介,也叫空间设计。 二、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将工业化赋予可能的综合而有建设性的设计活动。 在国际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组织曾赋予工业设计不同的定义,虽然注重的方面不同,但是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工业设计不是单纯的外观造型,它系统地解决产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工业设计解决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它侧重关注人与物之间的可操作性,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的关系,探求产品对人的适应形式。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追求人性化产品。 对于各国所给出的定义中,我认为最精炼最有概括性的就是加拿大魁北克工业设计师协会的:“给特定的功能寻求最佳形式”。工业设计的根本在于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建立人、物、自然的和谐,满足人对物的需求。 工业设计是将生产者与使用者双方的需求具体化,针对在批量生产前提下对产品及系统加以分析,并进行创造和发展,其目的是希望在是产品获得一种广大用户所能接受的最佳形式。 工业设计不同于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它包含审美因素,并且它追求的是公众审美意识,不是单件艺术品的追求,是追求精神功能与物质功能并存的实用美的产品。 工业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谨的工作,在新产品的开发规划阶段,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购买者的心理,分析原有产品过去、现在并预测将来的情况,还要对它的功能、结构、工艺、材料、成本、使用环境等作周密的市场调查、分析、比较和设想,得出初步设计规划。在方案构想效果图到模型制作阶段,要最大限度地进行广泛的自由构想、创意,不断展开、评价、集中,让人们能从效果图和模型中把握产品的方向。

13级《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 《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学分: 学时: 教师: 适用专业: 院系: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1.1 平面设计的起源 (1)文明与文字的形成 (2)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与字体的初步发展 1.2 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 1.3 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末的平面设计 (1)欧洲金属活字的发明及发展 (2)人性的解放与回归对平面设计的促进与推动 1.4 18世纪的西方平面设计 教学重点:文字的产生、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饰线体、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完善 案例二 工业化时代的平面设计 2.1排版印刷技术的革新与平面设计的发展 (1)蒸汽时代的印刷工业与机械化的排版技术 (2)19世纪木刻活字与木刻插图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3)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发展 2.2 摄影术的发明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对出版业的影响、19世纪字体的三个重大发展、摄影的发明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案例三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震撼 3.1 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 (1)出版物设计的发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兴起 (2)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及影响 3.2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 (1)“工艺美术”概况 (2)英美两国“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表现 3.3 “新艺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 (1)新艺术运动概况 (2)“新艺术”运动对欧美各国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 (3)“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设计师及其设计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和缺点、新艺术运动的产生、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主要的平面设计师及作品、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产生的意义 案例四 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与形成

模具制造技术 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技术 课程编码:20111408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程 开课部门:模具技术系 适用专业及参考学时:64 专业名称专业方向参考学分参考学时模具设计与制造精密模具制造技术 4 64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由常州博赢模具有限公司(校中厂)、华生塑业有限公司(厂中校)合作进行,属于校企合作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模具制造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可获得“模具制造工”职业证书。 2.课程定位 模具制造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技能是使学生掌握编制模具零件制造工艺和模具装配工艺的能力。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是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模具制造工作任务来设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理解工艺文件编制的内容与编制方法过程,进一步理解普通机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电加工技术、光整加工技术、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以及模具装配调试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能进行典型模具轴套零件、板块类零件、成型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进行典型模具的装配工艺分析与工艺文件编制,理解逆向工程技术的基本应用,进行数据采集与建模、快速成型工艺文件的编制。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模具制造相关工艺应用能力,养成学生严谨、协作的良好工作作风。为《项目综合实训》等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工艺编制能力和职业素质基础。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模具机械加工》、《模具设计》、《模具零件数控加工》、《模具CAD/CAM 应用》 后续课程:《模具制造实训》、《项目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3.课程设计思路

工业设计概论试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设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8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彩陶文化中最具有设计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的造型,它利用了水葫芦的原理。 2.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_____________,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双曲石拱桥。 3.意大利比萨教堂是中世纪_____________式建筑艺术的代表。 4.由著名设计家勒·柯布西耶营造的法国_____________教堂,成为现代教堂建筑的著名实例。 5.美国建筑设计师罗伯特·文丘里,是_____________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倡用装饰符号,表达个人的感情。 6.中国古代江南私家园林的装饰设计是_____________性装饰的典型。 7.设计文化中的材料大约可分为_____________材料、复合材料、声光材料三类。 8.宋代毕昇设计的活字印刷术,是设计文化继承方式中的_____________性设计。 9.从设计方法的思路导向的角度分析,可分_____________方向的构思和_____________方向的构思。 10.平面设计由平面构成、_____________构成、_____________构成组成。 11.公共艺术设计类型大约可分为家具设计、展示设计、_____________设计、_____________设计。 12.设计创意和策划的主要应用范围有_____________应用和 _____________应用。 13.设计家可从_____________、同行业、政策、设计家本人中去寻找项目定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先秦最重要的设计著作是( )。 A.《管子》 B.《孟子》 C.《考工记》 D.《墨经》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之一,一学期内进行,周学时为8,总课时为96。 《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基于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简单到中等复杂塑件和模具为载体,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设计、UG模具设计及模具制造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UG等课程之后,为加强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为毕业设计以及以后学生从事本行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不断地优化课程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学术造诣,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课程教学特色。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设计和丰富课程内容。采用符合科学性、先进性的教学理念,将各位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为中心,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有意识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近年来,课程教学团队十分重视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外引内培,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课件、典型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已建成一批课程教学急需的课件、视频、动画、图片等课程教学资源,并传至网络空间,基本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通过前一阶段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还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1)产学结合、工学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 一体化

作业1工业设计概论读书报告

工业设计概论读书报告 题目:读书报告 学院: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原班级:072101班 姓名: 引言: 工业设计简史叙述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演变的脉络,包括 各宗代表性的设计学派,设计风格,着名设计师及其作品,并且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介绍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是十分必要的。 在我国的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技轻道的现象,设计史的研究与学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 显的无关紧要,但是优秀的商业设计是建立在深厚渊博的理论素养基础之上的,在面对广大的市场变化的同时,扎实的艺术素养,丰厚的理论积淀,可以让设计师沉着的面对不同设计类型的风云变幻,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这其中,艺术设计史课程的科学教授方式与正确学习态度是根本。 学习工业设计简史有助于学生把握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内容概述: 设计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芽阶段(18世纪60年代),手工艺设计阶段,大工业时代。其中影响深远的两大革命是1764年珍妮纺织机的发明的手工业革命和1764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设计的发展 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由于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并受到材料的限制,人类的设计意识和技能是十分原始的。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具也不断被创造出来,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为人类设计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使人类的设计活动日益丰富并走向手工艺设计的新阶段。机械化与设计 在整个19世纪,机械化一直是人们讨论设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焦点。无论是欢迎它还是反对它的人都参与了关于机器作用的大论战。工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合理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准化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它使设计完全摆脱了手工艺设计的传统,而生产过程所要求的标准化和市场所要求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工业设计师的难题之一。设计改革 19世纪下半叶,正当美国大批量地生产机械产品,并在后来开始生产家用电器和办公机器的时候,欧洲依然热衷于更加传统的“艺术”工业产品,如家具、陶瓷和金属制品等。在这期间发生了几件有代表新的事件。 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博览会之后,各国争相发展,涌现了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和设计思想。 1.拉斯金的设计思想

《工业设计史》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 ] 学时[ ] 制定人[ ] 审核人[ ] 批准人[ ] 工业设计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 ] 课程承担单位 [ ] 制定日期[ ] 审核日期 [ ] 批准日期[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专业理论性课程。 本课程采用理论 单元教学,学习世界工业发展的线索、概貌、各个时期主要流派、组织、代表人 物以及代表作品, 归纳历史经验和教训, 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最 终使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借鉴历史经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的 观察、分析、创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国内工业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本课程需要前期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课程,完成前导任务是“工业设计初 步“,为本课程学习提供相关的专业概念和专业基础知识。 本课程为后续课程 《产 品造型设计》、《设计心理学》、《产品结构与创新设计》 提供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是辩证的认识工业设计历史, 将设计思维和理念灵活运用 到今后的创新设计中。 这就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工业设计是什么, 掌握工业设计概 论的知识与内容, 对专业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工业设计史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 理论基础,为今后的设计储备基础知识, 为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工业设计理论研究、 设计项目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目标 1.工业设计的萌芽; 2.18 世纪的工业设计与设计风格; 3.19 世纪的工业设计与设计风格; 4.熟悉工业设计的历史; 5.设计代表人物与作品;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2.能够分析和解读设计作品; 3.能够将理论知识融入到今后的设计中; 4.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三)素质目标 1.具备设计的思维与能力; 2.具备分析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 3 ?具备技术与艺术结合进行设计的能力;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 :模具制造工艺学 [ 课程代码] :0812010 [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 开设时间] :大二下学期 [ 开课学时]: 72 课时 1.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主要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有关模具制造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知识,具有常用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并具有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生产管理的能力,提高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1.2设计思路 模具制造工艺学是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之一。模具制造及使用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工艺施工和生产管理的技术人才,因而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模具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课程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制造加工工艺的编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编制出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初步能进行一般复杂 程度的模具加工工艺设计,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生产管理,依据模具加工工艺来指导生产,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因此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即紧紧围绕模具加工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以更为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

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 模具加工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模具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按工序性质的 不同主要有普通加工,包括车、铣、刨、磨等;还有数控加工;以及特种加工等 加工方法。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而系统的分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中应用 最多的是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因而,模具加工工艺课程的教学,主 要设置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等三大模块。在整门课程的内容编排上, 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 2. 课程培养目标 2.1 知识目标 掌握模具加工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其工艺规程的编制; 熟悉典型的模具加工工艺结构; 课程内容和要求 5 ) 掌握模具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加工流程 6) 学会搜集和查询相关参考资料 7)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2.2 能力目标 1) 能根据零件图纸,准确的进行加工工艺性分析,确定最好的加工工艺方案; 2) 3) 能够针对加工工艺方案,确定模具加工的结构形式; 熟练掌握各种加工工艺计算; 4) 能运用模具加工的相关知识,确定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热 处理; 5) 熟练运用以前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看懂模具的总装图和零件图; 6) 能应用相关模具加工设备进行简单的模具加工 1) 了解模具加工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各种模具加工材料及其性能; 3) 4)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要点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要点 1.为什么说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答:人是最宝贵的存在物先秦时期战国思想家荀子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是世间万物最可贵者,所以人是世间万物的根本。 2.设计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社会 答: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超级化,逐渐使设计脱离物质的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过渡。因此,非物质性可以视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一个全新的特征,设计学科是研究形式的生成、变换和感受的一门学科,通过非物质性的设计,为人类不断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及美好的方式。 3.物化意识有三个基本的内容: (1)规定物化人造物预先设计的目的; (2)规定人造物的本质和结构; (3)规定对人造物合乎目的的加工制作。 4.设计的含义:按照特定的目的进行有秩序、有条理的技术造型活动,是谋求物与人之间更好的协调,创造符合人类社会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并通过可视化表现打到具体化的过程。 5.设计的三大领域 生活是由人、社会、自然共同组成的,以人——自然——社会构成的生活世界三要素为对象,可将设计分成三个领域,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 6.什么是产品设计。 人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以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人与自然的媒介。 7.工设的基本概念 工业设计是由英文“Industry Design”翻译而来,由美国艺术家约瑟丶西奈尔于1919年首次提出的,是国际上公认的学术用语。 工业设计概念是以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它有别于手工业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也可以说是将工业化赋予可能的、综合而有建设性的设计活动。 8.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的定义 1980年,第十一次年会上公布的最新修订的工业设计的定义: 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9.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10.所谓人格化过程,就是对人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归纳,提炼出人性化需求,从而使设计的人性化条件明确化与目标化,给物的人格化打下基础。

13级《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13级《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学分: 学时: 教师: 适用专业: 院系: 2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学分 学 时 3 2 开 课 对 象 13级视觉 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目标)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必修史论课。 课程任务:通过整体性理解认识掌握现代设计史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重要设计家的设计思想和历史经典作品,全面提高设计史论知识与修养。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优秀作品,思考作品背后的思想、理念、技术、经济等社会要素,从本质上理解促进设计艺术发展的因素和设计学科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设计语言,感受、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崇尚设计家的同时、打破名家神话观念,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在名作鉴赏中,理解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探索创新观 念。 3

4

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讲授法、示范法、评讲法、图片展示法; 2.结合图片、优秀范例分析、结合示范,评讲等教学方法加以 解决。 教材(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教材: 《艺术设计欣赏》/杨先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目: 《世界设计史》阿部公正监修(日本)美术出版社 2002 《20世纪的设计》 Charlotte&Peter Fiell TASCHEN 《世界工业设计史潮》李亮之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新艺术运动》梁梅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5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1.1 平面设计的起源 (1)文明与文字的形成 (2)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与字体的初步发展 1.2 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 1.3 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末的平面设计(1)欧洲金属活字的发明及发展 (2)人性的解放与回归对平面设计的促进与推动 1.4 18世纪的西方平面设计 教学重点:文字的产生、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饰线体、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完善 案例二 工业化时代的平面设计 2.1排版印刷技术的革新与平面设计的发展(1)蒸汽时代的印刷工业与机械化的排版技术 6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标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正稿删除)《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与任务 冷冲压工艺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具品种之一,《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根据模具技术发展对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的实际要求,采用系统观点和并行工程的思想,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践相结合,做到基础理论适度,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2.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

1.综合目标 反映专业特色,突出职校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以学生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突出《冲压模具设计》的直观性,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1、素质培养入手,贯穿课程始终 2、前沿理论引导,注重实践训练 2.具体目标 1、知识 (1)冲压设备知识:掌握冲压设备的基本原理,会选择冲压设备的规格、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 (2)冲压工艺知识:能从生产批量、材料、形状结构、精度等方面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确定工艺方案。 (3)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和计算知识:能正确选择冲压模具结构类型,熟悉国家标准、手册使用,进行模具零件结构设计和计算。 (4)冲压模具制造知识:掌握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和特点,能制订冲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包含热加工、常规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和冲压模具装配工艺,掌握检验方法。 (5)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知识:掌握多工位级进模有别于一般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特点。 (6)试模技术和冲压件质量分析知识 2、能力 (1)具有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史适用层次、专业:本科、工业设计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的动力和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借鉴历史经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的观察、分析、创造能力和研究国内国际工业设计基本动向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课程讲授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设计的萌芽阶段(总学时:2 ;理论学时:2 ;实验学时:0 ) 1. 具体内容: 1.1设计概念的产生 1.2 生存设计 2. 基本要求: 了解设计概念的产生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3. 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早期的人类历史与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 4. 说明:理论讲授+多媒体 (二)手工艺设计阶段(总学时:2 ;理论学时:2 ;实验学时:0 ) 1. 具体内容: 2.1中国的手工艺 2.2 国外手工艺 2. 基本要求: 了解国内外的手工艺设计发展状况。 3.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及国外手工艺设计的主要特色及代表性的设计风格和特色。 难点:手工艺设计向工业革命时期设计的过渡。 4. 说明:理论讲授+多媒体 (三)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总学时:4 ;理论学时:4 ;实验学时:0 )1. 具体内容: 3.1市场的发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 3.2劳动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 3.3 18世纪的设计风格 3.4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 3.5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3.6保尔顿及其小五金工业 3.7 新条件下的设计 2. 基本要求: 了解18世纪的商业和设计发展的状况。 3. 重点、难点: 重点:18世纪的劳动分工和设计风格。 难点:家具业、陶瓷工业、小五金工业的设计发展概况。 4. 说明:理论讲授+多媒体 (四)机械化与设计(总学时:4 ;理论学时:4 ;实验学时:0 ) 1. 具体内容: 4.1英国的纺织工业 4.2技术与设计 4.3美国的制造体系与设计 4.4美国早期的汽车设计 4.5标准化与合理化 2. 基本要求: 了解19世纪的机械化运动与设计的发展概况。 3.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机械化运动的发展状况。

2020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参照模板

附件7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

目录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4) 入学要求 (4) 学习年限 (4) 培养目标 (4) 职业范围 (4) 人才规格 (6) 专业(实训)课程 (7) 课程结构 (12) 指导性教学安排 (13) 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 实训(实验)装备 (16) 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21) 模具零件检测课程标准 (28) 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2) 模具拆装课程标准 (37) 模具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42) 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 冷冲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冲裁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3) 弯曲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9)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64)

注塑成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二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0) 三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5) 斜导柱抽芯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8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冷冲压与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模具品质管理、数控机床操作、冲压设备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

【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企业模具生产与管理能力 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 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识读与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及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基础能力 零件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通用机床的操作技能 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数控铣床操作技能 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能力 模具零件检测评价能力 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编制一般模具结构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模具制造工》(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3级《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学分: 学时: 教师: 适用专业: 院系: 贞脚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贞脚

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讲授法、示法、评讲法、图片展示法; 2.结合图片、优秀例分析、结合示,评讲等教学方法加以解决。贞脚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教材(书名、作者、、出版时间) 教材: 《艺术设计欣赏》/先艺编/清华大学交通大学/2009年参考书目:《世界设计史》阿部公正监修(日本)美术2002 《20 世纪的设讣》Charlotte&Peter Fiell TASCHEN 《世界工业设计史潮》亮之编著中国轻工业2002 《新艺术运动》梁梅著中央编译2002 贞脚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平而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1.1平面设计的起源 (1)文明与文字的形成 (2)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与字体的初步发展 1.2中世纪时期的平而设计 1.3文艺复兴时期一一17世纪末的平而设计 (1)欧洲金属活字的发明及发展 (2)人性的解放与回归对平而设讣的促进与推动 1.4 18世纪的四方平而设计 教学重点:文字的产生、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饰线体、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完善 案例二 工业化时代的平而设计 2」排版印刷技术的革新与平而设汁的发展 (1)蒸汽时代的印刷工业与机械化的排版技术 (2)19世纪木刻活字与木刻插图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3)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发展 2.2摄影术的发明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对岀版业的影响、19世纪字体的三个重大发展、摄影的发明对平而设计的意义 案例三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震撼 3.1维多利亚时期的平而设计 < 1)出版物设计的发展与平而广告设计的兴起 (2)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及影响 3.2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平而设计 (1)“工艺美术”槪况 (2)英美两国“工艺美术”运动在平而设计上的表现 3.3 “新艺术”运动中的平而设计 (1)新艺术运动槪况 (2)“新艺术”运动对欧美各国平而设计产生的影响 (3)“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维多利亚时期的平而设计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设讣师及其设il?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和缺点、新艺术运动的产生、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主要的平面设计师及作品、新艺术运动在平而设il?上产生的意义案例四 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与形成贞脚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 开设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与该课程平行开设的课程有:《数控自动编程技术》,这些课程讲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而模具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的一类,其他零件适用的模具零件也适用。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在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讲授必需冲压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典型模设计制造内容,并适当简介新工艺和新的成型模具。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非模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 三、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

艺术设计史_课程标准 好

《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中外艺术史》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艺术设计史》被认为是最基础的学科门类,通过整体性理解认识掌握现代设计史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重要设计家的设计思想和历史经典作品,全面提高设计史论知识与修养。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优秀作品,思考作品背后的思想、理念、技术、经济等社会要素,从本质上理解促进设计艺术发展的因素和设计学科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设计语言,感受、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崇尚设计家的同时、打破名家神话观念,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在名作鉴赏中,理解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探索创新观念。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设计史发展脉络和每一阶段的重要内容,理解风格样式及其形成、发展的理念依据; 2、以现代设计史为中心,了解近现代设计各转折阶段的承接关系,重点理解现代设计的形成、发展的原因及今日、今后的设计动向; 3、理解设计大国美、日、德、意的现代设计特征、风格及其形成原因,从中感受民族文化与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4、熟知世界设计史中重要的优秀名作,理解其中表达的含义与历史意义。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教法说明 理论与图片资料及影视资料结合,通过可视化的感性资料理解理论内容;适当的增加资料查阅、问题讨论及设计风格体验练习,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的环境;增设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品的情境,加强互动教学,避免理论的单调、晦涩。 5、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考勤10%、平时成绩60%、小论文3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参考书: 《世界设计史》阿部公正监修(日本)美术出版社 2002 《20世纪的设计》 Charlotte&Peter Fiell TASCHEN 《世界工业设计史潮》李亮之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新艺术运动》梁梅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新世纪出版社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