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论第3章工业设计简史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概论框架图pdf(程能林)

工业设计概论框架图pdf(程能林)

第五章 设计形态学
第一节 设计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概述
一、形态的基本概念 二、设计与形态学
第二节 艺术设计形态的构成与分类
一、形态的构成与分类 二、概念形态的运动、变化与组合 三、自然形态的启示
第三节 艺术设计形态的创造与人类的感知特性
一、艺术设计形态创造中的秩序感 二、艺术设计创造的形式美法则 三、艺术设计形态创造与完形心理学
第二节 设计管理的历史与三个发展阶段
一、设计管理简史 二、设计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三节 设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把设计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三、将设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节 品牌整合设计管理
一、什么是品牌 二、品牌的打造 三、品牌传播 四、从企业的品牌到企业的产品品牌文化内容推演
一、环境与环境意识 二、环境设计的概念与要素 三、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四、现代环境设计的理念与趋向
第二节 环境设计应用与发展
一、室内环境设计 二、公共环境设计与规划 三、新媒体与展示设计
第十章 设计管理
第一节 设计管理的根本目标与基本任务
一、设计管理的根本目标 二、设计管理的任务 三、设计管理的一般分类 四、设计管理的作用
一、艺术设计符号的外延意义 二、艺术设计符号的内涵意义 三、符号意义的意识形态层面
第四节 艺术设计符号的传播与认知
一、艺术设计符号的传播模式 二、艺术设计符号的认知与理解 三、影响设计符号语义传达的因素
第五节 艺术设计符号的分析原则、方法与运用
一、艺术设计符号的分析原则 二、艺术设计符号分析与应用的方法
一、工艺美术运动 二、新艺术运动
第二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 二、包豪斯

3第三章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3第三章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莫里斯以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敏感性发现了这些矛盾,并从深沉的社会历史观和艺术民主思想出发,对当 时产品面貌的混乱和丑陋做了深刻分析,提出了一整套观点。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1.艺术是为人民的 莫里斯说:“我不希望艺术为少数人,教育为少数人,自由为少数人“, ”使黑暗中的成百万人为艺术照亮,那才是人民创造的、为人民的艺术,使得制造者和使用者都感到快 乐的艺术。” “艺术是人类劳动 的甘果,不论是进行制造的手艺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艺术感染的普通人,艺术都 应使他们得到快乐。” “砖工、石匠,他们应该是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美的,因此是快乐的。” 莫里斯从理论上将几个世纪来艺术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做了根本性的批判,将艺术重新植根于社会生活 之中,这一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在莫里斯的创导下,从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英国 出现了一股复兴手工艺的运动,历史上称“艺术与手工艺 运动“ 。
这场运动的主力是莫里斯本人和他的同伴们。莫里 斯在家具、墙纸、织染、地毯等方面不仅自己动手设计, 而且身体力行地进行加工与染织,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水晶宫与工艺美术
水晶宫
机械产品:体现出朴素感,真实的反应了机器生产的特点和 既定的功能。
设计改革的人士兴起了分析新的美学原则的活动 成为工艺美术运动兴起的引线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英国建筑师波金
展览会展品所暴露的矛盾首先引起英国建筑师波金(1812-1852)的不满,他很早就对当时产品上的累赘装 饰感到不满,但他的思想却是追求中世纪的和谐。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的萌芽

工业设计简史

工业设计简史

拉斯金的肖像画
拉斯金的画作
拉斯金的作品
莫里斯的红屋内部设计 莫里斯的红屋设计
【名称】郁金香与百合花(Tulip and Lily) 【分类】地毯(样品)
【时间】1875年 【产地】西约克郡
【材质】羊毛
【收藏】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采用机纺三股羊毛线按照基德明斯特方法编织而 成。高58.4厘米,宽85.2厘米,重0.62千克。每组 重复的图案模板高35.5厘米,宽23厘米。
②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设计实用性”
③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真实感
运动创始人:英国设计家——威廉 ·莫里斯—平面设计师
理论观点:① 设计是为多数人服务的
② 设计是集体的活动
运动的倡导者: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英国设计师和企业家 主要设计金属器皿,以锻打成型。 1888年建立手工艺行会,1908年以失败告终。
吉马德1908年设计的咖啡几
2)、新艺术--奥地利“分离派”
设计思想:设计应集中为现代生活服务,而不是为古旧 复兴而生产的,应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 目的
名称由来:“奥地利美术协会”(The Austrian Fine Art Association),后自称为“分离派”
代表人物:奥托·华格纳和约瑟夫·霍夫曼 设计口号:“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奥地利“分离派”的代表作品
【名称】肯尼特(Kennet) 【分类】家居陈设用布料
【时间】1881年10月18日(注册日期) 【产地】未知
【材质】棉布
【收藏】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蓝夹缬技艺结合局部雕版印染,这段由莫 里斯公司捐赠的布料宽96.5厘米,长68厘 米。
【名称】草莓小偷(Strawberry Thief)

工业设计简史

工业设计简史

人类设计活动经历三大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一、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and Crafts Moverment)是1880年至191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的一场设计革命,波及到不少欧美国家,兵对后世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思想来源于拉斯金,他提出:(1),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而不是盲目的抄袭旧有样式;(2),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玻璃、钢铁的工业材料;(3),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感。

2、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它提出了“美与技术”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它还强调“师承自然”、重视与材料和时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一些朴素而实用的作品。

代表人物:阿什比、德莱赛二、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

2、新艺术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

它们体现了隐潜于自然生命表面之下,无休无止的创造过程,这些纹样被用在了建筑和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了自然生命的象征和隐喻。

代表人物:吉马德(巴黎地铁设计者)三、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一战前后,德国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设计组织,即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们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从而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

1、德意志制造联盟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宣言: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代表人物:贝伦斯还有他的学生,格罗皮乌斯、米斯、柯布西埃2、包豪斯(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间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

(2)包豪斯是由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筹建的国立建筑学校。

(3)包豪斯形成了一下特点:A,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墨守成规,B,将手工艺与现代机器生产结合起来,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提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C,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以及和形态为主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立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的最大贡献之一,D,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E,把学校教育与生产时间相结合。

3、工业设计简史

3、工业设计简史

国家展开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2、“装饰艺术”的风格构成及其影响
①埃及等古代装饰艺术的借鉴
②非洲和南美洲原始部落艺术的影响
③几何造型与大工业生产的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的主要思想及设计手法
①采用了手工艺与工业化的双重特点,折衷主义 的设计思想 ②“新艺术”运动之所以没有广泛普及,是由于 它的曲线、非几何形态造成只能手工生产,而 “装饰艺术”将自然有机形态与抽象几何形态、
包豪斯——现代设计摇篮
德国法古斯工厂,1911~1912年建, W.格罗皮乌斯和A.迈耶设计
包豪斯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包豪斯
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简洁、功能化、标 准化、经济化的现代主义思想 •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道主义思想,为社 会大众、为改善生产关系、改善生活质量而设 计; • 2、功能主义成为20世纪的创造性设计的主流 思想,它创造了技术美学和抽象几何的造型美; • 3、功能主义使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成为现代 工业化的关键标志;
工艺美术运动(手工艺运动)
“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手工艺运动)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 ①为大众设计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假如 我们选择人民的艺术,我们就必须斩钉截铁 地与奢侈断绝关系。” • ②推荐手工艺生产工艺的精美,反对大工业 机器生产的粗糙,并亲自组织商行,身体力 行,在实践中进行现代设计改革。 • ③确立现代设计理念“忠实于材料”、“形 式服从功能”、“忠实于自然”。
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
前言:工业设计阶段
• 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
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

工业设计简史

工业设计简史

一、历史背景走向工业化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与科学最发达的地区。

虽然当时还未开始依靠武力将其意志强加于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但是它作为思想和科学上的先行者地位已经确立。

在欧洲,霸主的地位最终落到了英国的手中。

它在]8世纪中叶以一个强国的面目出现,其财力和军事实力建立在制造业之上,号称是“世界工场”。

随着17、18世纪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的进步,使人们滋长了一种机械唯物论的世界观。

即使真正的工业化时代还没有到来,人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各类机械系统上了。

人类自身有时也用这种机械的观念来看待自身,甚至把整个社会也看作是一个运转着的巨大机械。

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生产中的分工是习以为常的,工作在这些环境下的手工艺人只不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和经济结构中的一部分。

但是在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初露端倪之前,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欧洲的日用产品生产还主要是一个手工劳动的过程。

这个时期理性和求知的精神却使得许多产品的制造过程和方式留下了详细的描述。

著名的《国富论》(TheWealth。

fNation)一书的作者亚当·斯密”’曾详细地描述过当时制造针的工艺:一个工人抽出铁丝;另一个人将它弄直;第三个人将其截断;第四个人做针尖;第五个人将另一端磨平以便制成针尾;做这样的针尾需要2—3道不同的工序,……甚至最后将针插在纸版上也是一道工序。

尽管大部分的日用品仍然是由手工制作的,但是劳动分工的原则被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每一种制造业几乎都有这样的分工。

譬如,著名的布鲁塞尔花边(Bruss~lslace)的制作就被分为至少7种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人承担,而设计工作则由作坊的师傅分段地分摊。

劳动分工也是从17世纪后出现的产品标准化趋向给工业带来的一种变化。

人们不仅要想克服材料性能带来的变化和不稳定性;而且还想克服由于不同生产方式而造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异。

一位叫托马斯·托姆平‘’’的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钟表匠,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以每星期3—4只的速度制造过大约6000只表以及大约550只钟。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
包豪斯学校后因德国纳粹的迫害,被迫于1933年7月解散。格罗佩斯等人流遗到美回哈佛大学等校任教,其他一些著名的教育家、设计家也多相继赴美,这样,工业设计的中心即由德国转移到美国。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未遭破坏,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加之其科学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又为工业设计提供厂良好的条件。此外,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商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厂商通过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激烈竞争,逐步认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最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步入高潮。所以说,工业设计的普及化和商业化是开始于德国、发展于美国,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
第二个时期,大体上从20世纪20至50年代。人们经历了数十年大胆而多样的探索后。为工业设计进行系统教育创造了条件,并逐步转入到以教育为中心的活动。当时、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建筑师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首创了设计学校——国立包豪斯(Das Staatliches Bauhaus,1919-1933)。包豪斯的理论原则是,废弃历史传统的形式和产品的外加装饰,主张形式依随功能,尊重纠构的自身逻辑,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使产品具有简单的轮廓、光洁的外表,重视机械技术,促进标消化并考虑商业因素。这些原则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即要求最佳地达到产品的使用日的.主张使产品的审美特征寓于技术的形式中,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功能主义设计理论的实践在工业设计的理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局限性则表现在.强调用大量的标迎化生产去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抹杀对个性的表现并忽视传统的意义,认为物品只要适用,它的形式就是美的,就能给人以美感。
第三个时期,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各国有关学术组织相继建立,为适应工业设计开展国际间交流的需要,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于1957年4月在英国伦敦成立,其事务所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国际学术组织的建立和学术活动的广泛开展,标志着该学科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个时期,工业设计的研究、应用及发展速度很快,其中最突出的是日本。以汽车为例,70年代以前,国际汽车市场是由美国垄断的,当时日本的技术、设备也多从美国引进,但他们在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注意分析和“消化”,并很快提出了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的汽车以其功能优异、造型美观、价格低廉一举冲破美国的垄断,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工业设计史第三章

工业设计史第三章

2.实用性、适宜性与美的关系
18世纪的商业化使设计师作为风格的创造者或追随者在消费品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考察一些非消费性的工业 产品,如机器、仪器和工具等,就会发现工业革命对工业设计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这些生产领域中,由于较少受 到流行风格的影响,甚至很少有设计师的有意参与,因而产生了一种直接而坦率的设计语汇,即强调产品的使用 功能和效率。这一点对于今后设计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并标志着设计开始与传统分道扬镳。这种趋势首先出现于 英国。由于受到哲学家们关于美学思辨的论著的影响,整个18世纪充满了理性的气息。这些哲学家们所反复研讨 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实用性、适宜性与美的关系。
保尔顿的设计方法是迎合市场的流行趣味 ,崇尚时髦的市场需要有广泛的选择。由于保尔顿的产品也在国际市场 上销售,因而特别注意不同市场上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爱好。在他的产品中,既有仿洛可可式风格的水瓶,也有新古 典简洁优雅风格的烛台。
新古典简洁优雅风格的烛台
魏德伍德的陶瓷工业 VS保尔顿的小五金工业
区别: 它们批量生产的类型不同。 保尔顿的工厂是为趣味变换很快的时尚市场生产的装饰品, 而魏德伍德所生产的产品则必须将美学形式与实用和耐久的要求相协调。
共同: 第一,尽管美学价值是重要的,但它从属于商业上的考虑,支配产品的准则是“它们能否销出”。 第二,两者的设计都主要源于厂外与生产过程无关的艺术家、建筑师以及包含图案、花纹的出版物。
第七节 新条件下的设计
1.设计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
18世纪社会需求的增长使新的消费产品不断出现,但产业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于组织化的水平之上,也就是强化 劳动分工和重视市场营销,而不仅在于新技术的影响。魏德伍德和保尔顿一直在为自己批量生产的产品寻求市场, 不再是仅依赖于顾主的委托定制。这种新的供求关系标志着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更为密切的结合,以及更加强调 商品流通中趣味和时尚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将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 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工业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设计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于改善 我国人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我国工业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市场 的竞争力,创造知名品牌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工业设计必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使中国从国际制造大 国转变成设计大国和设计强国,为工业设计的历史再添崭新的 篇章。
二、流线型风格
图3-13 罗维1935年设计的 “可德斯波特”牌电冰箱
二、流线型风格
图3-14 波尔舍1936~1937年设计的酷似甲壳虫的大众牌小汽车
第四节 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一、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一、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15 伊姆斯1946年设计的餐椅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21 乔治·阿罗设计的“麦奇摩托”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22 1961年博朗生产的台扇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24 汉宁森设计的PH灯具系列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25 阿尔托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一、工艺美术运动
图3-1 阿什比1902年设计的银质水具
一、工艺美术运动
图3-2 德莱赛1881年设计的水壶
二、新艺术运动
图3-3 吉马德1908年设计的 咖啡几
第二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 二、包豪斯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
图3-5 贝伦斯1909年设计的AEG透平机 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
一、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17 克莱斯勒公司1955年生产的 战斗机式样的小汽车
一、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18 厄尔设计的59型卡迪拉克小汽车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19 平尼法尼亚设计的“法拉利”跑车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20 奥利维蒂公司1946年生产的 “拉克西康80”打字机
图3-26 B&O公司生产的影音系统
二、战后欧洲及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图3-28 索尼公司生产的“随身听”
第五节 走向多元化
一、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二、高技术风格 三、后现代主义
一、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图3-30 微软公司生产的人机键盘
二、高技术风格
图3-31 罗维在20世纪40年代末设计的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
二、包豪斯
图3-7 华根菲尔德1923~1924年设计 的镀铬钢管台灯
第三节 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一、艺术装饰风格 二、流线型风格
一、艺术装饰风格
图3-9 艺术装饰风格的手镯
二、流线型风格
图3-11 1936年生产的林肯牌流线型小汽车
二、流线型风格
图3-12 罗维1937年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设计的 K45/S型机车
工业设计概念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工业设计简史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 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 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走向多元化 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展望
第一节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
一、工艺美术运动 二、新艺术运动
一、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
图3-42 苹果公司生产的iPod nano 系列产品
二、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图3-44 青蛙公司2003年为迪斯尼公司 设计的一系列儿童电子产品
二、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图3-45 飞利浦与奥利维蒂合作 设计的“魔毯”计算机
二、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二、高技术风格
图3-32 罗维在20世纪50年代初 设计的收音机
二、高技术风格
图3-33 意大利尼奇公司生产的 高技术风格的缝纫机
三、后现代主义
图3-35 意大利扎努西公司1987年生产 的后现代建筑造型风格的冰箱
三、后现代主义
图3-36 索特萨斯1981年 设计的博古架
第六节 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图3-47 飞利浦公司设计的厨房 用因特网接口
二、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图3-48 诺基亚2009年推出的N97智能手机
二、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图3-50 索尼1999年设计的机器狗Aibo
二、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图3-51 索尼于2003年设计的 拟人化机器人Qrio与工业设计 二、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一、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
图3-37 苹果公司1977年生产的 苹果Ⅱ型计算机
一、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
图3-39 苹果公司1998年生产的 iMac计算机
一、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
图3-41 苹果公司2003年设计的 Power Mac G5计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