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繁殖考核制度
牛场考核标准

兽医考核标准一、基本考核工资月薪xxx元,按百分考核计发,达到90分的核发100%,90分以下每减一分扣100元。
二、目标及考核1.检疫密度100%,考核分10分。
每降一个百分点扣0.5分。
2.免疫抗体合格在80以上,考核分10分。
每降一个百分点扣0.5分。
3.发病率总的控制在5%以内,考核分10分。
每高一个百分点扣1分。
4.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考核分10分。
每高一个百分点扣0.5分。
5.淘汰率控制在15%以内,考核分10分。
每高一个百分点扣0.2分。
6.乳房监测每月2次,做好不孕症、乳房炎等产科疾病的防控,发病率控制在3%以内,考核分10分。
每高一个百分点扣1分。
7.蹄部修理2次,考核分5分。
每少一次扣1分。
8.犊牛去角及时,考核分5分。
每少一次扣1分。
9.消毒工作及时,考核分10分。
每少一次扣1分。
10.日常各项工作档案记录齐全,上报及时,考核分5分。
每少报错报一次扣1分。
11.由个人人为造成医疗事故给牛场造成损失,考核分10分。
报价赔偿50%并扣5分。
12.和技术部的其他技术人员保持顺畅工作衔接,考核分5分。
造成工作脱节扣1分。
育种员绩效考核一、育种员工资实行基薪加绩效的办法。
基薪为每月6000元。
育种员百分考核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考核达到90分含90分的为合格,每降低一分扣工资100元。
绩效工作考核育种员情期受胎率、发情率、漏情率、上班考勤、场长安排的其他工作情况。
二、育种员工作目标及考核1.总受胎率为92%以上、产犊率为90%以上,平均情期受胎率为55%以上,获考核分30分,每项10分。
每降一个百分点扣1分。
2.平均奶牛配种头耗粒2.5支,获考核分10分。
每超一粒扣1分。
3.空怀天数不超过130天,获考核分10分。
4.负责发情鉴定人工授精,获考核分10分,每漏掉一头应参配牛一个情期扣1.5分。
5.做好不孕症等产科疾病的防控,产科病(难孕)控制在10%以内,获考核分20分,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扣1分。
奶牛繁殖考核制度

奶牛繁殖考核制度繁殖考核制度20XX年6月10日一、月份考核标准:1. 成母牛:1) 产后45天以内配种每头牛扣30元; 2) 产后45—12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50元; 3) 产后121—18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20元; 4) 产后181—24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10元; 5) 产后240天以外受孕每头牛奖励30元。
6) 产后240天以上空怀牛每月每头扣40元。
7) 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1支扣100元。
2. 青年牛:1) 月龄以内配种每头牛扣50元。
2) 18月龄以上不受孕每头牛扣30元。
3) 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1支扣100元。
3. 统计方法1) 严重生殖系统疾病牛产后240天以上不考核。
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青年牛不考核。
2) 妊娠120天以后流产按正产成母牛标准考核。
以受配后第二次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3) 受配后第二次定胎之前出场牛不计。
4) 批准淘汰但未出场牛不计考核,在场期间公牛配种受孕牛从下2一胎计考核。
5) 消耗精液量 = 月初库存 + 月入库–月末库存 4. 情期受胎率计算公式情期受胎率 = × 100% 二、年总受胎率考核标准:1. 年总受胎率计算公式年总受胎率 = × 100% 2. 考核标准 1) 成母牛i. 指标≥ 85%ii. 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2) 青年牛 i. 指标≥95%ii. 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3. 统计方法1) 统计日期上年10月1日到本年9月31日。
2) 年内受胎两次以上的母牛,受胎头数和受配头数应一起统计,即各计为两次以上。
3) 配种后第二次定胎以前出场的母牛不参与统计,第二次定胎后出场的母牛一律参与统计。
4) 以受配后第二次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三、年总繁殖率考核标准:31. 年总繁殖率计算公式年总繁殖率 = × 100%2. 考核标准 1) 成母牛i. 指标≥ 80%ii. 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提高奶牛场繁殖效率,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制定本繁育工作制度。
1.2 原则(1)科学饲养,规范管理,确保奶牛健康。
(2)加强繁殖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繁殖技术。
(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
二、组织机构2.1 设立繁育部门,负责奶牛场的繁殖工作。
2.2 繁育部门设繁育经理、繁育员、兽医员、营养员、接产员、饲养员等岗位。
三、繁育工作内容3.1 繁育计划根据牧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繁育计划,包括繁育目标、繁殖周期、配种方案等。
3.2 奶牛发情观察和配种(1)繁育员负责奶牛发情观察,记录奶牛发情时间和配种时间。
(2)繁育员负责配种工作,确保奶牛在适宜的繁殖周期内完成配种。
3.3 孕检和分娩管理(1)兽医员负责孕检工作,定期对奶牛进行孕检,确保奶牛的正常妊娠。
(2)接产员负责分娩管理,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分娩并发症。
3.4 犊牛饲养和管理(1)饲养员负责0-6月龄犊牛的饲养工作,确保犊牛健康成长。
(2)饲养员负责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的营养需求。
3.5 繁殖记录和数据统计(1)繁育员负责繁殖记录工作,详细记录奶牛的繁殖情况,为繁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营养员负责数据统计工作,分析繁殖数据,为繁殖决策提供依据。
四、繁殖技术研究和推广4.1 繁育部门负责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4.2 定期组织繁殖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繁殖技术水平。
五、繁殖设备和设施管理5.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设备和设施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2 定期对繁殖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障繁殖工作顺利进行。
六、繁殖卫生和防疫6.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卫生和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2 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奶牛免疫力。
七、繁殖目标和考核7.1 设立繁殖目标,包括繁殖率、产奶量、牛奶品质等指标。
繁育主管考核

xxxx牧业有限公司繁育主管考核办法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经研究决定,对主管兽医实行考核,具体办法如下。
一、繁育率(按月计)1、配种(原则上采用人工授精)采用人工授精使母牛受孕(需2月后经检测确认):母牛产后60天(含60天,按配种之日计,后同)之内受孕奖励150元/头;产后61~90天受孕奖励80元/头;产后91~120天受孕无奖罚,查明原因;产后121~150天受孕罚50元/头;产后151天还未受孕罚100元/头,提出牛处理意见及依据。
育成牛(16~20月龄初配),第一次配种受孕奖励60元/头;第二次配种受孕无奖罚;第三次配种受孕处罚50元/头,如还未受孕查明原因。
注:使用自然交配使母牛受孕按人工受精的20%给予奖励。
解释:按全场母牛500头,假设一年有360头(每月30头)母牛产犊计算。
①10头60天之内受孕(奖1500元),10头61~90天受孕(奖800元),5头91~120天受孕(无奖罚),3头121~150天受孕(罚150元),2头151天未受孕(罚200元)。
②以上总共奖励:1950元。
2、未及时(当天)准确上报牛的配种、出生情况,每次罚款50元。
二、年终绩效奖(按年计发)全场能繁母牛(18月龄以上)年繁育率在55%以上,每上升0.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下降0.1个百分点处罚80元。
注:年繁育率= 当年成活健康犊牛数÷当年年初能繁母牛数(含从外地购入的足月怀孕牛)。
解释: 假设全场能繁母牛500头,按年计算。
①一年活500头犊牛,全额奖励45000元。
②一年活350头犊牛,年奖金15000元。
③年底以275头犊牛为基准,每多1头犊牛,奖200元(一年);每少1头犊牛,罚160元。
三、除上述条款外,不履行工作职责,每次罚款50元。
(按月计)四、繁殖主管享受兽医主管奖励(含月奖励、年终绩效奖)的10%。
五、月奖励当月发放80%,其余工作满一年后支付。
附: 繁殖主管基本工资4000元/月,基本工资每月足额按时发放。
繁殖工作管理制度

繁殖工作管理制度一个牛群繁殖效益的高低与牧场繁殖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高产母牛因受不良繁殖管理因素而降低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牧场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建立牧场繁殖管理制度。
1. 繁殖工作由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在技术副场长的指导下,接受集团繁殖主任的业务指导。
2. 繁殖工作由产后15天至围产期止所有与繁殖有关的工作。
3. 繁殖的管理目标:3.1 年繁殖率≥82%3.2 牛受胎率≥85%,年情期受胎率50%3.3 耗精数≤3.3支/头。
3.4 胎间距:390天。
3.5 初配年龄≥14月龄,体尺达15月龄的标准,体重370公斤标准,经产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在50-55天以上。
3.6 产后三个月未配牛只不得超20%。
3.7 产后六个月未孕牛只不得超15%。
3.8 不正产率≤6%4. 繁殖管理记录工作4.1 繁殖记录要准确明了、简单实用、便于统计分析。
4.2 记录内容包括发情母牛号、发情日期、配种时间、与配公牛、精液品质、妊娠检查与分娩日期、产道子宫炎症状况。
4.3 做好配种日记、繁殖年度奶牛配种登记表、精液耗用报表、受孕月报表、月情期受胎与停奶和复检月报表、不正产日报表、三个月未配、六个月以上未孕的月报表等各项记录报表,并上报相关部门。
5. 精液计划、采购、使用和贮存的管理5.1 计划:由繁殖主管按年、季、月产犊及待配情况计划,计划力求准确,根据配种经验对种公牛提出建议性选择。
5.2采购:奶牛技术发展中心负责。
5.3精液使用:一头牛一个情期输精1-2次,每次耗精一个剂量精液。
5.4贮存5.4.1精液的贮存于液氮罐中,每几天检查罐中液氮存量,并及时添加液氮。
5.4.2液氮罐严禁暴晒,发现液氮罐外壳(指箱或夏天有水珠现象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5.4.3每年进行一次清洗与库存冻精的盘点工作,做好冻精的进、取和库存记录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6. 人工授精6.1人工授精员每天必须三次以上巡栏,观察奶牛性欲、粘液和阴户、精神状态等。
奶牛场考核中心制度

奶牛场考核中心制度1. 引言奶牛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奶牛场、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安全生产,本奶牛场成立了奶牛场考核中心,对全场养殖情况进行监控和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提高养殖水平和运营效率。
2. 奶牛场考核中心的职责奶牛场考核中心的主要职责为:•对全场的养殖情况进行监控和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促进奶牛场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定期对养殖管理人员进行能力培养和技能提升•对奶牛场设备、环境、饲料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运营效率,为奶牛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3. 奶牛场考核中心的考核内容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奶牛场的养殖情况,奶牛场考核中心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3.1 养殖管理情况•畜舍卫生和环境是否整洁,是否给奶牛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饲养员是否按要求对奶牛进行饲养管理,是否对奶牛进行疫病防治、外观检查等工作进行了落实•奶牛的生产水平和繁殖率等指标是否达到预设目标3.2 生产运营情况•生产母牛、干奶牛、小牛等生产指标是否达到预设目标•奶牛饲养成本、奶源质量和奶品质量等方面是否满足相关标准•生产计划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是否得当,并对生产运营进行综合评估3.3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设备、工具和器具是否维护得当,是否存在问题•安全管理是否存在疏漏,是否有安全隐患存在4. 奶牛场考核中心的奖惩政策为了保证奶牛场的正常运营和有效管理,针对奶牛场的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具体如下:•对考核合格、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表扬,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表现差的员工进行批评,并制定整改措施;•对长期表现不佳、违反规定者进行严重处罚,如解除劳动合同、停工整顿等;•给予考核突出、表现优异的养殖管理组织和奶牛场,给予适当的补助和奖励;•对生产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或惩罚,预防后患。
5. 奶牛场考核中心的其他奶牛场考核中心的成立将对奶牛场管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奶牛场考核中心制度

考核范围
场长、副场长等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饲养员等生产人员
清洁工、饲料工等辅助人员
02
考核指标与标准
奶牛场整体考核指标
牛奶总产量
评估奶牛场的整体产奶能力,以每季度或 每年的总牛奶产量为指标。
饲料转化率
衡量奶牛场将饲料转化为牛奶的效率,反 映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水平。
繁殖率与成活率
《奶牛场考核中心制度》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考核目的与原则 • 考核指标与标准 • 考核实施与流程 • 考核结果应用与改进 • 考核监督与保障
01
考核规范、高效
促进奶牛场整体运 营水平的提升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 性和责任心
考核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 量化考核与综合评估相结合
05
考核监督与保障
考核监督机制与责任人
考核监督机制
为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奶牛场应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该机制应包括对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和 反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规定。
责任人
为确保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应明确考核监督的责任人。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对考核过 程和结果进行准确、客观的监督和评估。
繁殖性能
评估每头奶牛的繁殖性能,如发情 周期、受孕率等,反映种牛的质量 和饲养管理效果。
健康状况
观察奶牛的健康状况,如精神状态 、食欲、运动能力等,反映防疫和 卫生管理效果。
考核标准与方法
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和方法, 包括考核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 估标准,确保考核的准确性和
公正性。
采用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查相结 合的方式,确保考核结果真实
数据整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奶牛繁殖管理

奶牛繁殖1.总则1.1奶牛繁殖技术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提高本地区的奶牛繁殖技术的整体水平,强化该项技术的管理与考核,制订本管理规程。
1.2本规程是根据国家农业部农垦局1998年制订的《奶牛场技术管理规范(草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而制订。
2.繁殖技术指标2.1年受胎率≥90%2.1.1计算公式:年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母牛头数*100%2.1.2统计方法:(1)统计日期为繁殖年度,即由上年10月1日至本年9月30日。
(2)繁殖年度内受胎两次以上的母牛(包括正产两胎和流产后受胎),受胎头数和配种头数分别统计。
(3)配种后两个月以内出群(淘汰、死亡、出售等)不参加统计、配种两个月后出群一律参加统计。
(4)以配种两个月的妊娠结果作为确认受胎头数的最低期限,(也作为以下指标中的定胎期限)。
2.2年情期受胎率≥50%2.2.1计算公式:年情期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总情期数*100%2.2.2统计方法(1)凡输精的情期均应统计在内。
如最后一次配种距出群日不足两个月的牛,该情期不参加统计,但此情期以前的情期配种必须参加统计。
(2)统计日期由上年10月1日至本年的9月30日。
2.3平均产犊间隔≤410天2.3.1计算公式:平均产犊间隔=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总情期数*100%(应该是连续两次产犊之间相隔的时间)2.3.2统计方法按自然年度统计(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未足月活产和足月(270天以上)早产母牛,参加产犊间隔统计,但流产母牛均不统计。
2.4年繁殖率≥85%2.4.1 计算公式:年繁殖率=年实际产犊母牛头数/年初可繁殖母牛头数*100%2.4.2统计方法(1)按自然年度统计,年内生两胎的以两头计算。
一次产双胎的以一头计算,早产在妊娠达7个月以上的参加年实际产犊母牛头数统计,不满7个月的不计入年实际产犊母牛头数。
(2)年初可繁殖母牛头数指年初(1月1日)起的成年母牛头数和年初满18个月龄的和年初虽未满18月龄,但在本年度产犊的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
殖
考
核
制
度
2008年6月10日
奶牛繁殖考核制度
一、月份考核标准:
1.成母牛:
1)产后45天以内配种每头牛扣30元;
2)产后45—12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50元;
3)产后121—18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20元;
4)产后181—24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10元;
5)产后240天以外受孕每头牛奖励30元。
6)产后240天以上空怀牛每月每头扣40元。
7)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2.3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
1支扣100元。
2.青年牛:
1)14.5月龄以内配种每头牛扣50元。
2)18月龄以上不受孕每头牛扣30元。
3)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1.5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
1支扣100元。
3.统计方法
1)严重生殖系统疾病(子宫肌瘤,卵巢粘连,输卵管堵塞)牛产
后240天以上不考核。
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青年牛不考核。
2)妊娠120天以后流产按正产成母牛标准考核。
以受配后第二次
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3)受配后第二次定胎之前出场牛不计。
4)批准淘汰但未出场牛不计考核,在场期间公牛配种受孕牛从下
一胎计考核。
5)消耗精液量= 月初库存+ 月入库–月末库存
4.情期受胎率计算公式
情期受胎率= (受胎头数÷配种情期数)×100%
二、年总受胎率考核标准:
1.年总受胎率计算公式
年总受胎率= (年总受胎头数÷年总实际配种头数)×100%
2.考核标准
1)成母牛
i.指标≥85%
ii.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2)青年牛
i.指标≥95%
ii.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3.统计方法
1)统计日期由上年10月1日到本年9月31日。
2)年内受胎两次以上的母牛(包括正产受胎两次和流产后受胎
的),受胎头数和受配头数应一起统计,即各计为两次以上。
3)配种后第二次定胎以前出场的母牛不参与统计,第二次定胎后
出场的母牛一律参与统计。
4)以受配后第二次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三、年总繁殖率考核标准:
1.年总繁殖率计算公式
年总繁殖率= (年总实际繁殖头数÷年总应繁殖头数)×100%
2.考核标准
1)成母牛
i.指标≥80%
ii.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2)青年牛
i.指标≥90%
ii.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3.统计方法:
1)实繁殖牛头数指自然年度(1-12月)内分娩的母牛头数。
年内分娩两次的以两头计,一产双胎的以一头计,妊娠250
天以上的早产计入实繁头数,妊娠250天以下的流产不计入
实繁头数。
2)应繁成母牛头数 = 年初成母牛头数+ 当年再繁殖牛头数当年再繁殖牛头数应繁青年牛头数指年初(1月1日)12月
龄以上青年牛数,加上年初未满12月龄而在年内实繁的母
牛数。
年内出场的母牛,凡产犊后出场的一律计算,未产犊
而出场的一律不计算。
3)年内入场的母牛,在入场后产犊的,分子、分母各算一头,未产犊的,不统计。
四、年平均胎间距
1.指标≤405天
2.计算公式
年平均胎间距=(∑n胎间距)/ n
胎间距—本胎产犊日距上胎产犊日(不含)的间隔天数。
∑n胎间距—胎间距之和。
n —统计头数。
3.考核标准
年平均胎间距每缩短1天奖励300元,每增加1天扣300元。
4.统计方法
1)按自然年度统计。
2)凡在年内繁殖的母牛均进行统计。
年内繁殖两次,其所形成的两个胎间距一起进行统计。
3)早产也认为产一胎。
遇到流产情况时,不足250天的胎间距不参加统计,超过250天的胎间距一律参加统计。
4)年内未繁殖成母牛胎间距= 产后天数+ 282天
五、年繁殖淘汰率
1.成母牛
1)指标≤6%
2)计算公式
年繁殖淘汰率= (年繁殖淘汰牛头数÷年总成母牛头数)×100% 年总成母牛头数= 年淘汰牛头数+ 年底成母牛头数
2.青年牛
指标≤2%计算公式
年繁殖淘汰率= (年繁殖淘汰牛头数÷年总青年牛头数)×100%
年总青年牛头数= 年淘汰牛头数+ 年底青年牛头数
3.考核标准
每提高1个百分点扣6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奖励600元。
4.统计方法
1)产后天数120天以内无产奶量淘汰牛不计算繁殖淘汰。
2)生殖系统疾病死淘牛全计。
3)久配不孕(配次≥8和产奶量≤10㎏/日以下)淘汰牛。
六、岗位考核:
1.未停奶牛产犊一头扣100元。
2.停奶牛未孕一头扣100元。
3.虚假上报一次扣100元。
4.基础数据漏填或误填扣100元。
七、奖扣标准:
1.比例
组长(1个人)按40%发放,组员(2个人)每人按30%发放。
2.标准
1)实习生及学徒工期间不参加考核。
2)转正后第一个月开始参加考核。
3)转正后工作满4个月到8个月之间享受50%的年终奖金,如
工作满8个月以上享受全额年终奖金。
八、执行时间:200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