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中线坐标放样计算5800P程序

公路中线坐标放样计算5800P程序
公路中线坐标放样计算5800P程序

主程序

(R+B)Tan (N/2)+ O/2-O^3/(240R^2)-(B-K)/Sin (N) →T (R+K)Tan (N/2)+ Q/2-Q^3/(240R^2)+(B-K)/Sin(N) →U ΠR Abs(N)/180+(O+Q)/2→k

F-TCosV→X:H-TSinV→Y

G-W+T→S

IF S<0:Then Goto 3:IFEnd

IF S≥0 and s≤k-q:Then Goto 4:IFEnd

IF S≥k-q and s≤k:Then Goto 6:IFEnd

IF S>k:Then Goto 7:IFEnd

Lbl 3

F+(G-W)CosV→X: H+(G-W)SinV→Y

X+Pcos(V+L) →X: Y+Psin(V+L)→Y

V→U

Goto 8

Lbl 7

S-k+U→S

F+Scos(V+NM)→X: H+Ssin(V+NM)→Y

X+Pcos(V+NM+L) →X: Y+Psin(V+NM+L)→Y

V+Nm→U

Goto 8

Lbl 4

If s>O:then O→u:0→b:else s→u:p→b:ifend

If O=0:then v→u:goto 5:ifend

u-u^5/(40R^2O^2)+u^9/(3456R^4O^4) →C:u^3/(6RO)-u^7/(336R^3O^3)+u^11/(42240R^5O^5) →t Rec(C,V)

X+I→X:Y+J→Y

Rec(T,V+90M)

X+I→X:Y+J→Y

X+bcos(V+MZ+L) →X: Y+bsin(V+MZ+L) →Y

V+MZ→U

If s>O:then goto 5:ifend

Goto 8

Lbl 5

S-O→S

180S/(RΠ)→Z

RsinZ →C:R(1-cosZ)→S

Rec(C,u)

X+I→X:Y+J→Y

Rec(S,u+90M)

X+I→X:Y+J→Y

X+Pcos(u+MZ+L) →X: Y+Psin(u+MZ+L) →Y

u+MZ→U

Goto 8

Lbl 6

k-S→S

S-S^5/(40R^2Q^2)+S^9/(3456R^4Q^4) →C:S^3/(6RQ)-S^7/(336R^3Q^3)+S^11/(42240R^5Q^5) →S Rec(C,V+NM+180)

F+Ucos(V+NM)+I→X: H+Usin(V+NM)+J→Y

Rec(S,V+NM+180-90M)

X+I→X:Y+J→Y

X+Pcos(V+NM-ZM+L) →X: Y+Psin(V+NM-ZM+L) →Y

V+NM-ZM→U

Goto 8

Lbl 8

IF U≥360:Then U-360→U:IFEnd

return

子程序SJK

IF G≥98186.791 And G≤103180.594 : Then 交点X坐标→F:交点Y坐标→H:ZH点切线方位角→V:转角→N:(左转-1,右转1)→M:交点桩号→W:半径→R:一缓长度→O:二缓长度→Q:IFEnd

IF G≥103180.594 And G≤104984.756 : Then 3151446.356→F:486426.357→H:239°13′56.2″→V:21°10′18.2″→N:-1→M:104091.084→W:3800→R:400→O:400→Q::IFEnd

IF G≥104984.756 And G≤106180.908 : Then 3150257.833→F:485495.757→H:218°3′38″→V:9°7′23.6″→N:1→M:105583.771→W:5000→R:400→O:400→Q::IFEnd

IF G≥106180.908 And G≤109014.85 : Then 3149224.89→F:484380.913→H:227°11′1.6″→V:21°28′19.1″→N:-1→M:107101.711→W:3800→R:400→O:400→Q::IFEnd

IF G≥109014.85 And G≤112695.53 : Then 3146547.246→F:483091.569→H:205°42′42.6″→V:54°10′21.5″→N:1→M:110056.079→W:1800→R:240→O:240→Q:IFEnd

Prog "ZJ"

Return

本程序适用于主线,必须有交点才能计算,计算器必须是Casio fx-5800p计算器

正算说明:

G 桩号

P 到中桩的距离(负数为左,0为中桩,正数为右)

L 与路线的交角(90度为正交)

U 算出来的切线方位角

X 算出来的X坐标

Y 算出来的Y坐标

X0 测站X坐标

道路放样坐标计算

全站仪道路放样、方位角及左右偏移坐标计算(直线、缓和曲线<南方NTS-362R6L>) 一、根据直线、曲线要素表 列1:JD5—x=4340430.518 JD6—x=4339782.179 y=441418.4621 y=441651.8123 方位角计算=POl(4339782.179-4340430.518,441651.8123-441418.4621 r=689.0543 Θ=160.2051794 转160°12″18.65′ ∴JD5—JD6直线段长689.0543m,方位角=160°12″18.65′,已知JD5半径=1500,曲线长度248.7908;(JD5桩号K3+328.548,JD6桩号K4+017.030) 利用全站仪进行道路放样:选择程序——道路——水平定线——(新建水平 定线文件)——起始点(输入桩号3328.548,坐标JD5)——水平定线(1、直线-方位角160°12′19″ 2、圆弧—半径1500,弧长497.58 3、缓和曲线-半径1500,弧长497.58)——道路放样——选择文件(水平定线)——设置放样点(依次输入起始桩号-桩间距-左偏差-右偏差)——放样《DHR角度值,HD水平距离》(编辑可以桩号可放样任意一点坐标,编辑偏差左右偏移“左负右正”)见附图 二、道路坐标计算(列1) JD5——JD6坐标计算{x+Cos(方位角)*距离} {y+Sin(方位角)*距离 JD6X=4340430.518+Cos(160.2052)*689.0543=4339782.179 JD6Y=441418.4621+Sin(160.2052)*689.0543=441651.8121 三、坐标距离计算2(列1) JD5—JD6其之间的距离计算【根号下{(JD6Y-JD5Y)2+(JD6X-JD5X)2}】如下: (441651.8123-441418.4621)+(4339782.179 -4340430.518 ) =233.3502 =-648.339 = (233.35022+648.3392)

公路测量坐标计算公式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计算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⑼y x x ⑻x αSsin y ⑺αScos x ⑹90 ααα⑸y x ⑷S 180n x y arctg α⑶l 3456R l l 40R l l y ⑵)K R 336l l 6Rl l (x ⑴Z 1Z 11111012 0200 040 49202503307 03 0+=+===-+=+=?+=+-=-=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 ??=<??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2Rl l β0 2 =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⑿y x x ⑾x αSsin y ⑽αScos x ⑼90α αα⑻y x ⑺S 180n x y arctg α⑹m Rsinα'y ⑸p]K )cosα'[R(1x ⑷34560R l 240R l 2l ⑶m 2688R l 24R l ⑵p Rπ)l -90(2l ⑴α'Z 1Z 11111012 0200 0004 5 23003 40 200+=+===-+=+=?+=+=+-=+ -=- ==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 ??=<??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只知道HZ 点的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知道ZH 点坐标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FX5800道路路线测量程序

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CASIO fx-5800P程序(全线贯通)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 转载自王中伟转载于2009年08月12日 17:34 阅读(1) 评论(0) 分类:技术交流权限: 公开 一、前言 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 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 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 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若图片不清晰,请参见参见教材P161附录1): .

公路测量卡西欧5800万能程序

一、前言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 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

.

. 三、程序代码 .

. .

. .

道路坐标计算公式

曲线坐标计算 1、曲线要素计算 (1)缓和曲线常数计算 内移距R l 24/p 2 s = 切垂距 23 s 240/2/m R l l s -= 缓和曲线角R l R l s s πβ/902/0??== (2)曲线要素计算 切线长 m R T ++=2/tan )p (α 曲线长 ?+=?-+=180/]180/)2([20απβαπR l R l L s s 外矢距 R R E -+=)]2/cos(/)p [(0α 切曲差 L T q -=2 2、主要点的里程推算

s s s S l YH HZ )/22l -(L QZ YH )/22l -(L HY QZ l +=+=+=+=-=ZH HY T JD ZH 检核: HZ T JD =-+q 3、方位角计算 根据已知JD1和JD2的坐标计算出 21JD JD -α 偏角βαα±=--211JD JD JD ZH ?±-=-18011JD ZH ZH JD αα 4、计算直线中桩坐标 (1)计算ZH 点坐标: ZH JD JD ZH ZH JD JD ZH T y y T x x --?+=?+=1111sin cos αα (2)计算HZ 点坐标: 2 11211cos cos JD JD JD HZ JD JD JD HZ T y y T x x --?+=?+=αα (3)计算直线上任意点中桩坐标 待求点到JD1的距离为i L 2 112 11sin cos -JD JD i JD i JD JD i JD i i L y y L x x HZ T L --?+=?+=+=αα里程 待求点里程 5、计算缓和曲线中桩坐标 (1)第一缓和曲线上任意点中桩坐标 在切线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s i s i Rl l y Rl l l x 6/)(40/3 25=-= ZH 到所求点方位角:

道路施工测量公路边线桩点的坐标计算及放样方法

公路边线桩点的坐标计算及放样方法 中建四局一公司 (贵阳市云岩区松柏巷1号550003)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高等级公路施工放样过程中,公路边桩的坐标计算和放样方法。一、引言 公路施工放样测量是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将图纸上的路线设计方案放样到实地上去的一项工作,对新建的高等级公路而言,各方面的质量要求都很高,为确保路基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宽度、坡比符合设计要求,笔者在此主要探讨了利用全站仪对公路边桩放样时的坐标计算方法 二、曲线上任一点的中桩坐标的计算 以直缓(TS)或缓直(ST)点为原点,以直缓点(或缓直点)的缓和曲线的切线为X轴,过直缓点(或缓直点)且垂直于X轴为Y轴,建立切线直角坐标系如图1,用切线支距法计算出曲线上每一点切线坐标。 1、曲线上任一点的中桩坐标的计算: 1.1、缓和曲线上任一点i的切线坐标计算: xi=l i - l5i/(40R2l02) 参考文献(1) yi=l3i/(6Rl0) 式中:x i、y i: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坐标。 l i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到直缓点(或缓直点)的距离。 l0: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1.2、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计算 x i=Rsin αi +m y i =R(1-cos αi )+P 式中:xi、y i : 带有缓和曲的圆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 m :增加缓和曲线后,切线增值长度。 m= l 0/2 - l 02/(240R2) p :增加缓和曲线后,圆曲线相对切线的内移量 p=l02/(24R) αi: i 点至缓和曲线起点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αi =l i/R?180°/π+β0 式中:li :圆曲线上任一点到圆曲线起点的长度。 β0:缓和曲线角度。 β0= l 0/(2R)? 180°/π l o : 缓和曲线长度 1.3、利用坐标系变换,将切线直角坐标系变换为测量坐标系: 图1 1)、第一段缓和曲线上的点,即从TS 点SC 点之间: 参考文献(1)

道路放样坐标计算

全站仪道路放样、方位角及左右偏移坐标计算(直线、缓与曲线<南方NTS-362R6L>) 一、根据直线、曲线要素表 列1:JD5—x=4340430、518 JD6—x=4339782、179 y=441418、4621 y=441651、8123 方位角计算=POl(4339782、179-4340430、518,441651、8123-441418、4621 r=689、0543 Θ=160、2051794 转160°12″18、65′ ∴JD5—JD6直线段长689、0543m,方位角=160°12″18、65′,已知JD5半径=1500,曲线长度248、7908;(JD5桩号K3+328、548,JD6桩号K4+017、030) 利用全站仪进行道路放样:选择程序——道路——水平定线——(新建水平定线文件)——起始点(输入桩号3328、548,坐标JD5)——水平定线(1、直线-方位角160°12′19″ 2、圆弧—半径1500,弧长497、58 3、缓与曲线-半径1500,弧长497、58)——道路放样——选择文件(水平定线)——设置放样点(依次输入起始桩号-桩间距-左偏差-右偏差)——放样《DHR角度值,HD 水平距离》(编辑可以桩号可放样任意一点坐标,编辑偏差左右偏移“左负右正”)见附图 二、道路坐标计算(列1) JD5——JD6坐标计算{x+Cos(方位角)*距离} {y+Sin(方位角)*距离 JD6X=4340430、518+Cos(160、2052)*689、0543=4339782、179 JD6Y=441418、4621+Sin(160、2052)*689、0543=441651、8121 三、坐标距离计算2(列1) JD5—JD6其之间得距离计算【根号下{(JD6Y-JD5Y)2+(JD6X-JD5X)2}】如下:

道路中线坐标放样

道路中线坐标放样 陈艳琼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介绍道路中线坐标的计算,放样及计算机计算程序。 关键词道路中线坐标计算放样 1 前言 道路中线可采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沿中线放样或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目前高等级公路常用全站仪进行坐标中线放样,全站仪是现代高等级公路测量的主要仪器之一,是一种将红外测距仪和电子经纬仪合为一体的仪器,具有测距和测角的双重功能,用它替代经纬仪进行测设放样可省时省工,且不受地形、地物障碍影响,而且测量精度高。用全站仪测设公路中线一般采用纸上定线,据此计算各中桩的坐标,然后进行实地放线。本文着重介绍道路中心线的计算方法,放样原理、放样方法及计算机配合全站仪在道路中线测设计算程序。 2 中线坐标计算方法 全站仪进行中线坐标前需根据纸上定线或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平面线形设计成果(交点坐标、缓和曲线参数及曲线半径)计算相关的曲线要素。有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里程桩号的计算方法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论述中桩各点的坐标计算。 2.1 直线段上待定点M的坐标计算 (1) 式中,(Xb,Yb)-待定点M所在直线的后视点B的坐标 L-待定点M与已知点B的距离;

A0-该直线BM的方位角。 2.2 缓和曲线上待定点M的坐标计算 2.2.1第一缓和曲线(ZH~HY)待定点M坐标 (2) 式中,(XZH,YZH)-直缓点(ZH)坐标; 1-待定点M与ZH点的曲线长; LS-缓和曲线长度 ξ-转角符号,右偏为"+",左偏为"-"。 2.2.2 圆曲线上M点的坐标计算 (3) 式中;XHY,YHY)-缓圆点(HY)坐标; l-M到缓圆点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终点(HY)处的曲率半径; ξ-转角符号,右偏为"+",左偏为"-"。 其它线形坐标计算,基本处理方法与上面相似,这里不再讨论。 3 坐标放样 3.1坐标法放样原理 坐标放样原理就以控制导线为依据,以角度和距离定点。即将全站仪置于导线点用极坐标的方法测设中线。如图1所示,将仪器置于导线点P1(其中P2作为后视点,M为待放点),要放出点M只要知道夹角θ和P1到M 点的距离L即可。当P1(X1,Y1)、P2(X2,Y2)和M(x,y)坐标已知且为大地坐标,则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求出θ和L 值。

部分道路坐标计算公式

如果桩号满足线性规律,我们来求桩号m+n (比如m=5,n=10,则:桩号005+010) 它的坐标应满足: (X+k*m,Y+k*n), 其中k为常数 当n=20,Y轴坐标为:Y+20k,而按所给条件,此坐标应为:Z 则:Y+20k=Z k=(Z-Y)/20 所以:桩号m+n 的坐标: (X+(Z-Y)*m/20, Y+(Z-Y)*n/20) 所以,0+010处的坐标:(X,(Z-Y)/2) 要是曲线关系,要看满足什么曲线关系,具体求解,方法与上面差不多 X0=X1+dcos(a) Y0=Y1+dsin(a) Z0=Z1+Dtan(B) 其中d为水平距离,D为倾斜距离,a为方位角,B为天顶距(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注意正切正负值) 圆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L=F-H; 注:L---所求点曲线长;F---所求点里程;H---圆曲线起点(ZY点桩号里程) X=XZY+2×R×SIN(L÷2R)×COS{α±(L÷2R)}+S×COS{α±(L÷R)+M}; Y =YZY+2×R×SIN(L÷2R)×SIN{α±(L÷2R)}+S×SIN{α±(L÷R)+M}. 注: α---线路方位角; M---所求边桩与路线的夹角; S---所求边桩至中桩的距离; "±"---曲线左偏取“-”右偏取“+”; 当S=0时为中桩坐标。

经高速公路施工一线使用效果很好。 记住在公式中加入Excel的Radians()函数将度转为弧度即可轻松方便地使用, 从ZY点坐标准确快速推算地计算出整条圆曲线。 注意要分清左偏右偏两种情况。 第一条缓和曲线部分:X=L- L 5/(40×R2×L 02) Y=L3/(6×R×L 0) 这是以ZH点为坐标原点测设到YH点的计算公式 圆曲线部分X=R×sina+m Y=R×(1-cosa)+p a=( L i- L)×1800/(R×π)+β0 m = L 0/2- L 03/(240×R2) P= L 02/(24×R)- L 04/(2688×R3) δ0= L 0×1800/(6×R×π) β0= L 0×1800/(2×R×π) T=(R+P)×tg(a/2)+m L= R×(a-2β0)×π/1800+2L 0 切线角的计算β= L2×1800/(2×R×L0 ×π) 缓和切线角的弧度计算:β= L2/(2×R×L0) 圆曲线切线角的弧度计算:a=( L i- L 0) /R+ L 0/(2×R) 上式中:m表示切垂距。P表示圆曲线移动量。β0表示缓和曲线的切线角。δ0 为缓和曲线的总偏角。T表示切线长。L表示曲线长。β表示缓和曲线上的切线 角。a表示圆曲线的切线角。 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X= L - L 5/(40×R2×L 02) Y=L3/(6×R×L 0) 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是以HZ点为坐标原点计算到YH点的计算公式。 坐标转化:X=XHZ-X cosa-Y sina Y= YHZ- X sina+ Y cosa XHZ=T×(1+ cosa) YHZ= T×sina Li 为曲线点i的曲线长,T为切线长,a为转向角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有关计算 发布时间:[返回] .................................................................................................................................................................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九)悬高测量(REM ) * 为了得到不能放置棱镜的目标点高度,只须将棱镜架设于目标点所在铅垂线 上 的任一点,然后测量出目标点高度VD 。悬高测量可以采用“输入棱镜高”和 “不输入棱镜高”两种方法。 1、 输入棱镜高 (1) 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1 (输入棱镜高),如:1.3m 。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 (设 置)。 (3)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2、 不输入棱镜高 (1)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2 (不输入棱镜高)。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 (设 置)。 (3) 照准地面点G ,按SET (设置) (4)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十)对边测量(MLM ) * 对边测量功能,即测量两个目标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 dHD )、斜距 (dSD )、高差(dVD )和水平角(HR )。也可以调用坐标数据文件进行计算。对 边测量MLM 有两个功能,即: MLM-1 (A-B ,A-C ):即测量 A-B ,A-C ,A-D ,…和 MLM-2 (A-B , B- C ):即测量 A-B , B-C ,C-D ,…。

以 MLM-1 ( A-B , A-C )为例, 1、 按MEN P1 J ――程序 (F1 )――对边测量(F2 )――不使 用 文件(F2)―― F2 (不使用格网因子) 或F1 (使用格网因子)一一MLM-1 (A-B ,A-C )( F1 )0 2、 照准A 点的棱镜,按测量 (F1),显示仪器至A 点的平距HD ―― SET (设置) 3、 照准B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B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 dVD o 4、照准C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C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 dVD …,按丄,可显示斜距。 (十)后方交会法(resection )(全站仪自由设站)*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即在任意位置安置全站仪,通过对几个已知点的观测, 得 到测站点的坐标。其分为距离后方交会(观测 2个或更多的已知点)和角度 后方交会(观测3个或更多的已知点)。 巳I ■也人 .?■ ■■ ----------------------------------------------------- E 其按键步骤是: 1、 按 MENU ——LAYOUT (放样)(F2 ) ——SKIP (略过)—— P J (翻页)(F4 ) ―― P J (翻页)(F4 ) ―― NEW POINT (新点)(F2 ) ――RESECTION (后方交会法)(F2 )。 2、 按INPUT (F1),输入测站点的点号一一 ENT (回车)一一INPUT (F1), 输入测站的仪器高一一ENT (回车)。 3、 按NEZ (坐标)(F3),输入已知点 A 的坐标一一INPUT (F1),输 入点 A 的棱镜高。 4、 照准A 点,按F4 (距离后方交会)或F3 (角度后方交会)。 5、 重复3、4两步,,观测完所有已知点,按 CALA (计算)(F4 ), 显示标 准差,再按NEZ (坐标)(F4 ),显示测站点的坐标。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

RTK-南方工程之星道路放样步骤.pdf

第六章道路设计和放样 道路设计以及放样也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道路设计的步骤和道路放样。 §6.1 道路设计 “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标准道路一般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综合 曲线组合而成,修建公路之前,首先设计单位需要设计出公路的《直曲表》,就是该条公路的参数数据,然后勘测方会根据该《直曲表》进行勘察放样工作,勘察放样前就需要使用道路设计,将设计方提供的《直曲表》在软件中输入生成道路设计文件,使用该道路设计文件进行勘测放样作业。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 图6-1 道路设计 §6.1.1 道路基本要素以及特殊类型说明 在介绍设计的两种方法之前,我们先对道路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做一下介绍, 《直曲表》中的主要项目: 坐标和桩号:起始点和各交点的里程和坐标 计算方位角:直线的方位角 曲线间直线长:直线长度 转角:Z表示左偏,Y表示右偏;元素法设计中,转角左偏时,半径需要输入负值。 半径:圆曲的半径 曲线长度:一般包含第一缓曲长、圆曲长和第二缓曲长。 曲线总长:第一缓曲长+圆曲长+第二缓曲长(某些直曲表中,只有第一、第二缓曲长和曲线总长,那么圆曲长就要通过计算的到了) 断链:因局部改线、分段测量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 这种在里程中间不连续(桩号不相连接)的情况叫“断链” 长链:桩号重叠的称长链 短链:桩号间断的称短链。 对于断链的处理,一定要使用分段处理,生成两个道路设计文件。

卵形曲线:是指在两半径不等的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一段缓和曲线。即圆缓圆的情况;也就是说:卵形曲线本身是缓和曲线的一段,只是在插入的时候去掉了靠近半径无穷大方向的一段, 而非是一条完整的缓和曲线。我们简单的理解,出现圆缓圆的情况,即是卵形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一般高速公路的匝道都是卵形曲线。 回头曲线:曲线总转向角大于或接近180°的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也称套线。回头曲线也必须使用元素法设计,回头曲线在山区的公路建设中比较常见。 §6.1.2 元素模式 “元素模式”是道路设计里面惯用的一种模式,它是将道路线路拆分为各种道路基本元 素(点、直线、缓曲线、圆曲线等),并按照一定规则把这些基本元素逐一添加组合成线路, 从而达到设计整段道路的目的。 元素法输入的规则:点-直线-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直线-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按此依次循环。 各元素输入时有以下规定: 1、第一个元素必须是点,且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后面的元素均不能为点。 2、第二个元素必须是直线,长度可以为零,但必须输入方位角。 3、不是第二个元素的直线,不知道方位角的可以不输,软件会自动计算。 4、输入时建议以直线元素结束,没有的输入零直线,软件会自动增加一个零直线结束。 5、卵形曲线和回头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 6、工程之星道路设计,不允许出现“圆圆”的情况。 7、如果碰到有曲线间直线为零的情况,有以下3中分析,以缓和曲线为基准 ①如果线路属于卵形曲线,卵形曲线的组合形式是圆缓圆,所以中间的零直线不 能输入。 ②如果是标准的线路形式,每个交点下都是标准的缓圆缓的情况,中间的零直线 可输可不输。 ③如果是回头曲线,中间的零直线必须输入(不输入就会出现“圆圆圆的错误情 况) 步骤依次为: 输入-道路设计-元素模式,进入元素模式主界面(图6-2)。

CASIO_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

一、前言 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 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 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 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若图片不清晰,请参见参见教材P161附录1): . .

. 三、程序代码 .

道路放样曲线计算公式汇总

一、对称曲线 1、曲线要素计算(α表示偏角、l s 表示缓和曲线长,R 表示半径) 切线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内移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 242s l P = 切线增量: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2R 2403s l -2s l q = 切线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曲线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外矢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 -2 c os P R E 0α+= 切曲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曲线主点里程计算

3、曲线中桩计算 (1)当点在ZH →HY 之间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 i 为该点里程减去 ZH 点里程) 任意点的切线角: 任意点的偏角:πβδ? ?==180l 6li 3/s 2i i R 任意点的弦的方位角:i i δγθ±=ZH (右+,左—) 任意点的弦长:2i Y 2i X i C += 任意点的坐标:i i i i sin cos θθ?+=?+=C Y Y C X X ZH ZH (2)当点在HY →YH 之间时 HY 点的切线方位角:0βγγ±=ZH HY (右+,左—) 任意点的切线角:π ??=?180R l i i (li 为该点里程减去HY 点里程) 偏角:π ??==18022/i i R l i ?δ 弦的方位角:i i δγθ±=HY (右+,左—) i i R X ?sin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i i cos -1??=R Y 弦长:2 i 2i i Y X C +=

坐标:i i i i sin cos θθ?+=?+=C Y Y C X X HY HY (3)当点在YH→HZ 之间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 i 为HZ 点里程减去该点里程) 任意点的切线角: 偏角:πβδ? ?==180l 6li 3/s 2i i R 弦的方位角i i δγθ±=HZ (右—,左+) 弦长:2i 2i i Y X C += 坐标:i i i i sin cos θθ?+=?+=C Y Y C X X HZ HZ

公路施工测量坐标计算系统使用手册

公路施工测量坐标计算系统使用手册 一、程序运行平台: Win9X/ME/XP 。 二、程序开发平台: VC++.NET 三、软件主要功能: 本系统适用于公路主线、立交匝道及铁路的施工放样工作,可根据设计给定参数精确进行公路、铁路的线路坐标计算、导线平差计算等。系统分为线元法坐标计算、交点法坐标计算、导线平差计算、交会定点计算、放样辅助计算、坐标转换程序六大模块。 ( 一 ) 各模块主要功能 1 、线元法及交点法坐标计算:可以对公路主线、立交匝道及铁路线路进行中线桩、边线桩施工放样工作。可计算的线形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 S 型曲线、 C 型曲线、卵形曲线、凸型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等。坐标计算时,可计算任意角度的边桩,同时系统在加桩时可一次计算多个边桩。如果给定置镜点、后视点坐标还可计算出放样角度及放样距离。 2 、导线平差计算:适用于各等级各类型闭、附合单导线的严密、近似平差计算。严密平差时可以提供完整的精度评定及各种所需报表。 3 、放样辅助计算:可进行两点坐标正反算、缓和曲线起点反算、桥涵放样坐标计算及竖曲线高程计算。 4 、交会定点计算:可进行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测边交会计算。 5 、坐标转换程序:可进行高斯投影正反算、坐标换带、方向与边长改化计算。 ( 二 ) 本系统主要特点

1 、功能全面,包含了公路、铁路施工测量的各个方面,更新版本将根据用户需求随时完善、增强。 2 、表格式的数据操作,简单、方便,所输入的历史数据均可留在系统中,每次程序启动后均可显示以前的数据,包括计算结果。本系统还可将用户输入资料保存为磁盘文件 (*.stc) 以便交流及随身携带,也可将原始数据或计算结果输出为 EXCEL 及文本文件。 3 、所见即所得的报表输出功能,支持报表设计,用户可根据自已的需要设计出适合的报表,先进的数据计算引擎,计算速度极快,在预览页面可将报表保存为同式样的 EXCEL 或网页文件,在 EXCEL 中真正体现了人性化的报表界面,支持数据的直接显示、打印。报表中的“单位、制表、复核”等参数在系统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对于“逐桩坐标报表”有两种选择,根据需要可选择全部打印或只打印中桩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请在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 4 、导线严密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所计算数据的变量均采用双精度浮点型,计算精度极高。线路中缓和曲线的计算精度为 0.05mm ,由程序按精度动态选取计算项数。 5 、本系统使现场施工放样的计算工作变的简单、方便,同时也使公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的计算变的容易、准确,也许这才是你真正期待的施工测量软件。 6 、本系统特别针对公路互通匝道的复杂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设计提供参数可选用多种方案进行计算,既可对组成匝道曲线的单个线元进行计算,也可将整条匝道的曲线参数输入进行全线计算,还可以根据匝道起点或终点坐标、方位角推算其它主点坐标及方位角,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放样的最得力助手。 四、输入输出说明: ( 一 ) 格式化输入 1 、桩号输入:桩号按米数格式输入,如 K13+131.88 桩号,输入时应为 13131.88 ,单位为米; 2 、角度输入:方位角、夹角按度分秒格式输入,如 59 ° 01 ′ 46.6 ″,输入时应为 59.01466 ,

常用坐标计算及公路路线坐标计算

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采用全站仪测量线路中线,其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假定坐标系或大地坐标系,测量各交点的坐标,并计算中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利用坐标放样的原理,把各中桩在地面上确定(打桩),以备后续测量。 第一节控制点测设 由于线路通常较长,为确保测量各交点坐标的准确性,通常在线路的全长,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坐标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坐标是测量该段线路交点的坐标基准点。因此,坐标中线测量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一、控制点的布设 图5-1 控制点布置在线路沿线两侧,点位尽量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上,能够看见越长的线路越好。点位要固定,不能有移动的现象。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顶上等位置,若在没有建筑物的地区,则应在地上打入大木桩,在桩顶上订小钢钉。两相邻的控制点能够相互通视,距离在50m—500m的范围之内。如图5-1,控制点为D1、D2、D3。 二、控制点坐标测量 控制点坐标测量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有提供大地坐标系的,即提供地上固定的两可通视点及其坐标。其二是不能提供大地坐标系统的,可以自己假定坐标系统。 (一)无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假定的 假定坐标时应注意坐标的起点位置最好数据能大,以免中线测量的时候出现负坐标。如第一点的坐标假定为(10000,10000)。

图5-2 控制点测量程序1 (二)有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已知的 大地坐标系统是已知的,必须提供已知的两点坐标和实地的点位。其测量出来的坐标均是大地坐标。如提供两点点位与坐标,S1、S2。 图5-3 控制点测量程序2 第二节坐标计算 一、已知某点的坐标,求另一点的坐标

置罗盘仪于D1,后视D2,瞄准JD 1,得方位角β0,测JD 1—D1的距离L 1 得 X JD1 = X D1 +L 1cos β0 JD1 = Y D1 +L 1sin β0 同理测JD 2、JD 3……的坐标。 二、已知二点坐标,求方位角与距离。 已知 JD A (X A 、Y A ) JD B (X B 、Y B ) 用L AB = 22)()(A B A B Y Y X X -+- β AB =arctg A B A B X X Y Y --+n*1800 注意:计算βAB 的时候必须是 B 点坐标减A 点坐标。 当 △Y 、△X>0,n=0 △Y>0、△X<0,n=1 △Y<0、△X<0,n=1 △Y<0、△X>0,n=2 同理得 L BC , βBC аB =β B C -βAB 当а>0 三、计算线路中桩坐标 (一) 直线段 已知:方位角а AB , JD A (X A ,Y A 直线上P 1点到JD A 的距离为则P 1的坐标为: X P1=X A +D ·cos аAB Y P1=Y A +D ·sin а AB 注意:距离D=P1的桩号—JDA 的YZ 桩桩号+JDA 的切线长T 。 (二) 第一缓和曲线P2点 坐标计算(ZH-HY 段任一点) D1 D2 JD1 JD2 JD3 JD4 JD5 JD6 X Y L 1 图5-4 交点坐标计算 图5-5 直线段坐标计算

5800计算器公路坐标计算程序(全线)直缓和圆曲线程序

5800计算器公路坐标计算程序(全线) 原4850程序改编 Lb1 1 ”K”?K:”W”?W:”O”?O:”I”?I IF K<41490.879:Then 40776.825→A: 41490.879→ B: 3761346.715→ M: 505279.147→N:166°45′36.3″→F: 1/1045→D:1/1045→E :Goto 0 :Return:Ifend IF K<41690.879:Then 41490.879→A: 41690.879→ B: 3760651.641→ M: 505442.686→N:166°45′36.3″→F: 1/1045→D:1/1000→E :Goto 0 :Return:Ifend IF K<42242.154:Then 41690.879→A: 42242.154→ B: 3760455.626→ M: 505481.961→N:172°29′22.78″→F: 1000→ R:Goto 2: Return:Ifend IF K<42442.154:Then 42242.154→A: 42442.154→ B: 3759916.982→ M: 505403.549→N:204°04′31.62″→F: 1/1000→D: 1/1045→E: 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2673.884:Then 42442.154→A: 42673.884→ B: 3759740.299→ M: 505310.019→N :209°48′18.1″→F: 1/1045→D: =1/1045→E :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2863.884:Then 42673.884→A: 42863.884→ B:3759539.223→ M:505194.838→N:209°48′18.1″→F:-1/1045→D:-1/800→E: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3636.692:Then 42863.884→A: 43636.692→ B:3759370.853→ M:505107.051→N:203°00′04.15″→F:R=-800:Goto2 : Return:Ifend IF K<43826.692:Then 43636.692→A: 43826.692→ B:3758630.216→ M: 505167.591→N:147°39′10.35″→F: -1/800→D:E=-1/1045→E :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4825.092:Then 43826.692→A: 44825.092→ B:3758478.338→ M: 505281.555→N:140°50′56.4″→F:-1/1045→D:-1/1045→E: 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5025.092:Then 44825.092→A: 45025.092→ B:3757704.093→ M: 505911.911→N:140°50′56.4″→F: 1/1045→D:1/1000→E: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5300.109:Then 45025.092→A: 45300.109→ B:3757544.945→ M: 506032.892→N:146°34′42.88″→F:R=1000:Goto 2 : Return:Ifend IF K<45500.109:Then 45300.109→A: 45500.109→ B:3757297.588→ M: 506151.102→N:162°20′09.32″→F: 1/1000→D: 1/1045→E :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5805.835:Then 45500.109→A: 45805.835→ B:3757103.485→ M: 506198.937→N:168°03′55.8″→F: 1/1045→D:1/1045→E: 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5980.835:Then 45805.835→A: 45980.835→ B:3756804.367→ M: 506262.160→N:168°03′55.8″→F: -1/1045→D: -1/1000→E:Goto 0 : Return:Ifend IF K<46136.333:Then 45980.835→A: 46136.333→ B:3756634.336→ M: 506303.312→N:163°03′07.63″→F:R=-1000:Goto 2 : Return:Ifend Lb1 0 (E-D)÷(Abs(B-A)) →P: Abs(K-A) →Q: F+(PQ+2D)Q×90÷∏→J F+(PQ÷4+2D)Q×45÷(2∏) →G F+(3PQ÷4+2D)Q×135÷(2∏) →H F+(PQ÷2+2D)Q×45÷∏→S: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一:前言 由于我们都是搞公路工程施工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图纸施工,路线的各种要素和参数在设计中已经给定,在施工放样中按照设计要求从图纸中搬到工地实际而已。但是由于公路的等级不同,设计的完善程度和路线的复杂程度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公路的等级越高,路线的线形组合越简单,设计越完善,施工放样越方便,特别是高速公路,它主要满足规范要求,一般都是采用大半径,坐标的计算和放样都相对简单得多;公路的等级越低,受到经济指标的控制,选择路线时不得不利用地形优势而设置很多种线形组合,特别是贵州的山岭重丘区,曲线又受个别地形地质原因而设置一些复杂的曲线,并且设计的完善程度也相对较低,甚至有可能连逐桩坐标都不一定有,给复测中恢复中桩和施工放样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路线的各种放样坐标的计算和复核。 二:直线的中桩和边桩的坐标计算

图1JD1 y JD2 x 图中所有平面交点坐标已知,JD 1坐标为x 1,y 1;JD 2坐标为X 2,Y 2;则平面逐桩坐标及切线方位角的计算过程为: 1、路线方位角计算: β(1—2)=arctg 1 212X X Y Y -- 式中β(1—2)方位角。其中由该式直接求解的为JD 1到JD 2的方位角β(1—2)为0~90°之间的角值,根据(Y 2-Y 1)和(X 2-X 1)的符号把β(1—2)换算为0~360°内。 2、中桩坐标计算: X 中=X 1+com β×L Y 中= Y 1+sin β×L 式中L 为所求桩号到JD1的距离。 3、边桩坐标计算: X 边=X 中+com (β+90°)×L 边 Y 边= Y 中+sin (β+90°)×L 边 式中L 边为所求桩号中桩到放样边桩点的距离;+90°为路线前 进方向的右边桩取加号,+90°为路线前进方向的左边桩取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