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控制系统
胶印印刷机原理及其它

胶印印刷机原理及其它胶印印刷是目前主流的印刷方式之一,采用胶印印刷机进行印刷,可以高效、高质地完成大批量的印刷工作。
下面将介绍胶印印刷机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内容。
一、胶印印刷机的原理1.油墨传输:胶印印刷机上设有墨斗,将油墨注入墨斗中,再由墨斗中的凸轮带动刮墨刀刮掉多余的油墨,使墨斗中的油墨保持恒定的厚度。
当印刷时,墨盘通过摆动或旋转的方式与胶印版接触,使油墨从墨盘上经过刮墨刀平整地传输到胶印版上。
2.图像转移:胶印版通过胶印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与传输来的油墨接触,将油墨从胶印版上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胶印版上的图像部分凸出,称为图像区域;胶印版上的非图像部分凹下,称为非图像区域。
当印版和印刷材料接触时,油墨只沾附在图像区域上,然后通过印刷压力的作用被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胶印版利用了油墨和水的相互排斥特性,使油墨只附着在图像部分,非图像部分保持湿润。
3.湿润系统:在胶印印刷过程中,为了保持胶印版的湿润,需要使用湿润水系统。
湿润水系统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墨斗中,和油墨一起传输到胶印版上。
湿润水通过油墨传输过程中的过程消耗,同时也通过胶印版上的非图像区域排出,以保持胶印版的湿润状态。
二、胶印印刷机的组成部分1.版面拼版系统:包括版框、版材和固定装置,用于将版材固定在版框上,形成胶印版,保证版面的质量。
2.转印系统:包括胶印版、胶印滚筒、印刷材料等,用于实现图像的转印功能。
3.墨盘系统:包括墨斗和刮墨刀,用于在转印过程中将油墨从墨盘上传输到胶印版上,保持恒定的油墨厚度。
4.湿润系统:包括湿润水箱、水辊和湿润材料,用于保持胶印版的湿润状态,并排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湿润水。
5.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凸轮和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墨盘、胶印版和湿润系统的运行,并保持印刷过程中的同步性。
6.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传感器和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印刷机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实现印刷的自动化和精确性。
三、胶印印刷机的特点1.高质量:胶印印刷机能够实现较高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印刷出的图像清晰、色彩鲜艳,适用于高要求的印刷品制作。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印刷机作业指导书是为了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印刷机,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印刷机的基本结构、操作流程、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本指导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二、印刷机基本结构1. 主机部分印刷机主机由进纸系统、印刷系统和出纸系统组成。
进纸系统负责将印刷材料送入印刷机,印刷系统负责将图案印刷到印刷材料上,出纸系统负责将已完成的印刷品送出。
2. 控制系统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印刷机的启动、停止、速度调节等功能,液压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印刷机的压力、张力等参数。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检查印刷机各部位的机械传动装置是否正常运转。
(2)检查印刷机的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印刷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2. 开机操作(1)按照印刷机的启动顺序,逐个启动各个部位的电机和液压泵。
(2)调整印刷机的速度和压力,使其适应印刷材料的要求。
(3)将印刷材料送入进纸系统,调整进纸系统的张力,保证印刷材料的平稳进料。
3. 运行操作(1)观察印刷机的运行情况,确保各个部位的运转正常。
(2)及时调整印刷机的速度、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印刷质量。
(3)注意观察印刷材料的状态,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故障。
4. 停机操作(1)将印刷机的速度逐渐降低至停止。
(2)关闭印刷机的电机和液压泵。
(3)清理印刷机各个部位的印刷材料残留物,保持印刷机的清洁。
四、常见故障处理方法1. 卡纸(1)停机后,切断电源,用工具将卡纸处的印刷材料逐渐拉出。
(2)检查印刷机的进纸系统和出纸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修复。
2. 印刷品模糊(1)检查印刷机的压力是否适当,调整压力至合适的范围。
(2)检查印刷机的速度是否过快,适当降低速度。
3. 印刷材料断裂(1)检查印刷机的张力是否过大,适当调整张力。
(2)检查印刷材料的质量,更换质量较好的印刷材料。
印刷机墨量的自动控制工作原理1

印刷机墨量的自动控制工作原理胶印机的水墨机构一直是各大印刷机制造商的研发重点,优良的系统将会使水墨控制变得更加容易,印刷的准备时间和印刷材料的浪费都将大大降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墨量的自动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现代印刷机多采用自动供墨系统,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墨量自动控制系统在印刷发达的国家已成为胶印机采购时的必购组件。
本文旨在探讨墨量的自动控制工作过程及相关原理。
油墨的自动供给1.海德堡单张纸胶印机油墨自动供给系统通过印前RIP后产生的CIP3文件对印张上各墨区密度的记录(现海德堡多记录La,b值),由中央控制台转换为各色墨区墨量,再由输墨滚筒按需上墨,从而实现墨量的自动供给。
2.曼罗兰商业轮转机的自动供墨系统利用液压原理向各印刷机的机组供墨。
这个系统的优点在于按需供墨,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且墨膜表面不干结,同时可以给多个印刷机供墨。
供墨原理如图3所示,主要组成即泵站管路系统和加墨系统。
泵站的作用是将油墨从墨桶或墨罐泵出,管路墨量消耗计量系统的作用是利用高精度计量头计量墨量消耗;加墨系统主要是保证油墨的供给。
局部供墨供墨系统通过分区墨斗给各个印刷单元供墨,其供墨量取决于印版表面图文部分面积的大小,即:根据在印刷方向上印版墨区的宽度范围内图文的面积覆盖率来设置各个墨区。
实际操作时,通过改变墨斗螺杆的旋转角度来调节墨斗墨区的墨缝宽度(基于图文面积覆盖率的平均值),并且控制供墨量,使之适应印版的图文情况。
分区墨量的预设经历了一个由人工调节到自动调节的演变过程。
人工调节是由操作人员直接在墨斗上手工操作,一个单元接着一个单元地依次进行,调节过程非常费时。
另外,人工预设调节是操作人员凭借操作经验和对墨区墨量的视觉预测所做出的对墨区墨缝宽度的设置,调节的精度不高。
直到1982年印版阅读机的发明,才取得了减少印刷准备时间的实质性进步。
采用印版阅读机,可以在装版前自动测量印版各个墨区的油墨需求量,据此再控制墨斗墨区的墨缝宽度。
海德堡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

海德堡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标签:印分类: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刷质量检测控制海德堡海德堡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 CPC控制系统海德堡公司的计算机印刷控制系统即CPC (Computer Printing Control)系统,是海德堡应用于平版印刷机上,用来预调给墨量、遥控给墨、遥控套准以及监控印刷质量的一种可扩展式的系统。
该系统有墨量和套准控制装置CPC1、印刷质量控制装置CPC2、印版图像阅读装置CPC3、套准控制装置CPC4、数据管理系统CPC5。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图 1 CPC系统组成1.1 CPC1印刷控制装置海德堡CPC1印刷控制装置由遥控给墨装置和遥控套准装置组成,它具有三种不同的型号,代表三个不同的扩展级数。
1.1.1 CPC1-O1这是基本的给墨和套准遥控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台上的按键对墨斗电机进行控制实现墨量的调节,对套准电机进行控制实现多色印刷的套准。
图 2 CPC1-01控制台1.1.1.1 墨量的控制海德堡印刷机在轴向上将墨辊分为32个(对开印刷机,四开机则为20个)区域,每个墨区的宽度为32.5mm,在对印刷机组进行墨量调节时,可通过调节单个的墨区墨量来实现。
在CPC1-O1的控制台上,设有控制微电机的32组调节按键7,分别对应于32个墨区。
每组有两个按键,上面的按键为加墨按键,下面的按键为减墨按键。
按键的上方为墨量显示器,与调节按键一样也有32组,分别对应着32个墨区,并且每一组显示器都由16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用于显示该区域墨膜的厚度,调节的范围在0~0.52mm内,每一小格代表0.01 mm。
整个墨斗出墨量的调节,可以通过控制台上的按键3改变墨斗辊间歇回转角度的大小来实现。
墨斗辊回转角度的调节也是通过微电机控制的,回转角度的大小可以在按键上方的显示器上显示,这时显示的数值为实际回转角度与最大回转角度的百分数,如显示器显示“45”表示墨斗辊的实际回转角度为最大转角的45%,调节精度为最大回转角的1%。
gkg印刷机技术参数

GKG印刷机技术参数1. 引言GKG印刷机是一种先进的印刷设备,具有高效、精准、稳定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GKG印刷机的技术参数,包括其结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2. 结构与组成部分GKG印刷机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印刷单元印刷单元是GKG印刷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图像的传输和印刷。
它由供墨系统、网纹辊、压痕辊等组件组成。
供墨系统负责向网纹辊提供墨水,网纹辊通过滚动将墨水转移到版材上,压痕辊则用于固定版材和纸张。
2.2 引导系统引导系统用于确保版材在印刷过程中的准确位置。
它包括各种传感器和定位装置,可以对板材进行自动对位和校正。
2.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GKG印刷机的大脑,负责对整个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它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操作。
2.4 供料系统供料系统用于提供纸张或其他印刷材料,确保印刷过程的连续进行。
它包括纸张传送带、进纸辊等组件。
3. 技术参数3.1 印刷速度GKG印刷机的印刷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分钟XXX张。
这种高速度的印刷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2 分辨率GKG印刷机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可以实现精细的图像和文字印刷。
其分辨率可达到XXXdpi,确保印刷品质量的高标准。
3.3 印刷尺寸范围GKG印刷机支持多种不同尺寸的印刷材料,从小型名片到大幅海报都可以轻松应对。
其最大印刷尺寸为XXXmm × XXXmm。
3.4 自动化程度GKG印刷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减少了人工操作和干预的需求。
它可以通过预设程序完成整个印刷过程,并具备自动检测和故障排除的功能。
3.5 耗电量GKG印刷机在高效运行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能源的节约。
其耗电量相对较低,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
3.6 其他特点GKG印刷机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支持多种印刷色彩,包括CMYK、RGB等。
•可以实现特殊效果的印刷,如烫金、UV油墨等。
•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操作和维护。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由于丝网印刷在基板的大小和形状方面没有限制,可适应油墨,印刷油墨层厚度可调的特性而被广泛使用,因此,对开发控制精度高,性能高,操作简易方便的丝网印刷机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文主要介绍采用高性能的三菱PLC对原有老旧的丝印机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改造的过程。
在开发之前,对丝网印刷机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明确了控制系统的任务,再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改造。
在硬件设计方面,本文采用了三菱FX系列的PLC,其中选择了高性能的微处理器FX2N,并对其余各个模块进行了准确选型,完全满足了设备的要求,详细设计了触摸屏、电气原理图与PLC的通信接口。
在印刷回墨控制方面,采用了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来控制同步带实现图形的印刷。
在软件设计方面,该程序可仿真调试实现,手动程序,自动程序和复位程序三个部分。
根据模块化的编程方法,对梯形图中的重要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在人机界面方面,利用相应软件开发出了触摸屏中的各个功能界面,提高了操作性能,方便操作者操作体验。
关键词:丝网印刷,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触摸屏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for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based on PLCAbstractBecause of no restriction on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substrate in the screen printing, ink to adapt to, the printing ink layer thickness adjustable properties,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Therefore, to develop high control precision, high performance,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of the silk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is very necessary.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high-performance MITSUBISHI PLC to the original old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cess. Before the development, the work flow of the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n the task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defined, and the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two aspects are reconstructed..In the aspect of hardware design,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Mitsubishi FX series PLC, in which the selection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microprocessor FX2N, and to the rest of the modules of the correct selection,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quipment,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of touch screen, electrical principle diagram and PLC. In the aspect of printing ink control, AC servo drive system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ynchronous belt printing..In software design, the program can simulate debugging, manual procedures, automatic procedures and reset procedures for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modularization, the important modules in the ladder diagra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the use of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to develop a touch screen in the various functional interfaces, improve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easy operator to operate experience. Key Words:Screen printing,programmable controller,Servo drive, touch screen目录1 绪论 01.1 丝网印刷及丝网印刷机 01.2 国内外丝网印刷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1.2.1 国外丝网印刷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1)1.2.2 国内丝网印刷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2)1.3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3)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2 系统的总体设计 (5)2.1 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5)2.2 设计原则 (5)2.3 整体设计 (6)3 系统的硬件设计 (9)3.1 三菱FX2N基本单元的I/O地址分配 (9)3.2 丝网印刷机的电气原理图 (9)3.3 丝网印刷机的PLC接线图 (11)3.4 伺服电机的选型 (12)3.5 PLC的基本结构与选型 (13)3.6 三菱的FX2N-48MR主要技术数据 (15)3.7 设计要求 (17)3.8 安全保护措施的设计 (17)4 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9)4.1 系统软件的设计要求 (19)4.2 PLC控制软件的设计 (19)5 系统调试 (24)5.1 安装布线的要求 (24)5.2 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26)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1 绪论1.1 丝网印刷及丝网印刷机丝网印刷就是将丝状物绷在网框架上,通过制作网版来进行印刷。
CPC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C P C 1— 0 l 为 基本 控 制装 置 ,
它通 过 按 钮 遥 控 给 墨和 套 准 ,包 括 区域 墨量 、 墨 斗辊 墨条 宽 度 遥 控 装 置及 轴 向 、 周 向套 准 装 置 。为 了便 于控 制 ,该 供 墨 装置 沿 墨斗 辊 轴 向 安装 了 3 2个 计 量 墨 辊 ,把 给 墨 区 域分 成 3 2个 小 区 域 ,每 个 计 量 墨 辊 的宽度 为 3 2 . 5 m m,计 量 墨辊 中 间 大 部分 做 成 偏 心 柱 。通 过 微 电机 转
按一定顺序和节拍进行 ,并进行必 刷机上及承 印物表面行为的一种全
要 的压 力 、温 度 、 时 间 、速 度 及 其
品 ,墨层厚度约在 1 微米左右 。为
了控 制 印刷 品 墨层 的厚 度 ,就 要 控
制 给 墨 行程 的给 墨量 。 在 给 墨行 程 中 ,低 速 转 动 的墨 斗 辊从 墨斗 中将
—
故障 。 因此 ,在油 墨转移过 程 中 ,
要确定最佳 墨层厚度 并进行控 制 。
一
到快速转 动的匀 墨辊上 ,完成给墨
行 程 。给 墨量 则 由墨 斗 辊 与油 墨接 触的弧度和给墨调节板 ( 即墨 斗 刀
0 2 相 比 ,增加 了随动控 制和 随 动
自动控 制 装 置 。 常 与 C P C 2印 刷 质
CP C控 制 系统 的 结构 与 功 能
1 . C P C 1: 给墨量 和套准遥控 装置 ( 1) 油墨 的流变特 性和 印刷 适性 油 墨 的流 变特 性 是 对 油 墨在 印
( 2) 传统 的给 墨 量控 制 为 了保 证 印 刷 品 上 有 上 乘 的质 量 ,必须 严 格 控 制 印 刷 品 的 墨层 厚 度 。非 涂 料 纸 的 印 刷 品 ,墨 层厚 度 约在 2 ~ 3 微 米 之 间 ,涂 料 纸 的 印刷
报纸印刷机电气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

报纸印刷机电气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摘要: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印刷设备也日趋复杂化,各个生产单元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印刷系统。
这种系统的工作节奏快,效率高,在印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如果不做好印刷机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工作,任其发展就会造成系统地紊乱,影响到印刷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此,本文就重点地探讨电气控制系统的日常调试和维护保养的方法,来确保印刷工作得正常高效地进行。
关键词:报纸印刷机控制系统调试维护1 印刷机的控制系统的组成北人45A印刷机的控制系统主要有给纸机、入纸张力、印刷单元、出纸张力、折页机组构成。
由这种印刷机组成的生产线采用了模块化积木式的设计,每条生产线可以有若干个以上的系统单元组成。
生产线上的每一个折页也可以自成一个Section。
它可以由若干给纸机、入纸张力、印刷单元、出纸张力组成(如图1)。
2 电气控制系统的特点北人45A报纸印刷机的系统分为传动系统、PLC控制系统及上位人机交互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分别采用了Baumueller印报机无轴传动控制系统,三菱Q系列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和易控(INSPEC)组态软件。
这样的系统创新地采用了“即插即用”式的组合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组合的柔性;系统的操作逻辑控制采用了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印刷机的速度及故障的检测和诊断都可以在RS485通讯下自动进行;整个系统采用CCLINK总线链接的链接方式,MELSECNET/H 网也采用多个Section系统进行链接作为多系统链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Baumueller印刷机控制系统采用太网模块安装在主控PLC上来进行数据通讯; 借助“易控(INSPEC)”组态控制软件中的作业管理系统让整个系统的操作和控制变得更具灵活性,它可以让整个系统根据工作的实际来进行作业配置和管理。
图2为系统组成结构。
3 印刷机电气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的方法3.1 墨斗及控制系统的保养北人45A型的报纸印刷机是属于卷筒式的,这样的印刷机的型号对墨斗和墨刀的干净程度有很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概述2.2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印刷机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输纸控制、纸张检测与水墨控制、印刷机的调速以及自动套准,在卷筒纸的印刷中还要有断纸检测和张力控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调节和张力控制,这是印刷机控制中的关键部分。
2.2.1输纸控制输纸是印刷的一个重要工序,各种印刷机的输纸方式是不同的。
早期生产的单张纸(即平板纸)印刷机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一些小型凸版印刷机,采用的是手工输纸方式。
手工输纸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准确性差,因此不能适应现代化印刷机的需要。
随着印刷机性能的提高,单张纸印刷机的输纸越来越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因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自动输纸器(或称自动输纸机)。
另外,卷筒纸印刷机的输纸装置也在不断向气动、电动等自动化方向发展,输纸控制电路越来越复杂。
单张纸输纸器可分为摩擦式与气动式两种类型,其中气动式自动输纸器根据传纸方式又分为序列式(间歇式)和重叠式(连续式)两种,序列式输纸机只在小幅面和低速印刷机上使用。
现在一般使用的多为重叠式自动输纸器,其控制电路有动力传动、纸堆台快速升降、纸堆台自动上升、输纸泵控制、输纸安全杠、双张检测、折角及前规检测等。
输纸器又包括全张输纸器、对开输纸器和卷筒纸输纸装置。
其中卷筒纸输纸器的双纸卷输纸装置纸架的回转和平移均采用电动机控制。
在纸架回转控制中,通过电压信号,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使纸架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控制纸架的回转和上、下纸架;而在纸卷的平移印刷过程中,根据出纸折叠情况,由电压信号通过中间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控制电机左右移动,并使用限位器控制其行程;为了安全,纸架的正、反回转与左、右平移,都采用继电器作互锁,以保证进行某一项操作时,其它操作停止工作。
在输纸控制中,由差动变压器作反馈,输出的控制电压由转换开关进行切换,控制输纸电机的起停。
2.2.2纸张检测纸张检测是保证印刷质量、减少纸张浪费的重要环节,随着印刷机高速化的发展,纸张检测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纸张检测的方式、器件和电路是在不断发展着的,目前,已经由触点式发展为无触点式,由电磁继电器线路发展为晶体管、集成电路与光电器件组成的电子线路,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损坏现象与维修工作。
纸张检测主要包括单纸张检测和卷筒纸检测。
单纸张的触点式检测一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概述般包括前规、折角、侧规、双张与撕纸五个项目的检测;卷筒纸检测一般包括断纸检测和接头检测。
在卷筒纸断纸检测中,通过光电管的光电效应原理进行检测。
正常印刷中,纸带在发、收光头之间通过,光电二极管因光照微弱,其电流很小。
当纸带段落后,光电管受到光线照射,其电流大大增加,从而触发相应的三极管导通,使之输出控制电流,使相应的继电器吸合,控制器则有信号输出,使机器停止运转。
卷筒纸接头检测器是由两组检测光电头组成,当纸带接头通过时,通过光电信号转换,使报警器发出声音报警,同时控制电机的运转,使接头检测控制顺利进行。
2.2.3水墨量控制随着印刷机由凸印向胶印方向的发展,印刷机不但要进行墨量调节,而且要进行水量调节。
印刷机水量、墨量的调节,直接影响到印刷产品的质量。
手动水墨量控制电路与自动控制的电路相比,具有线路简单、使用元件少等优点,在水墨量控制要求不十分严格的印刷机上应用较多。
但手动控制电路一般为无反馈环节的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精度不够理想,并且不能随机速作自动跟踪调节,而需要人工不断调整。
自动控制的水、墨控制电路,是由无级调速的电动机的转速来控制出水量或出墨量。
通过电压负反馈,使给定电压信号与电压负反馈信号电压综合后的差值电压输入放大器,然后经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从而对控制出水量和出墨量的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达到控制出水量和出墨量的目的。
2.2.4速度控制在单张纸轮转印刷机中,高速运行的纸张到达前规定位时,冲击很大,容易造成纸张回弹或纸边卷曲现象,影响纸张定位的准确性。
采用变速输纸的方法,即在输纸的前段时间内是高速,而接近前规时变成低速,这样,纸张缓慢地靠近并接触前规,减少了冲击力,增加了纸张定位的稳定性。
在卷筒纸印刷机中,纸张运行的线速度是一定的,但放卷侧的卷径越来越小,其角速度就越来越大,而收卷侧的情况则相反。
2.2.5纸张张力控制在卷筒纸印刷机的印刷过程中,应保证卷筒纸带有一定的张力,这样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以达到压力均匀适中、印品字迹清晰及折角位置准确等效果。
而实际印刷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概述况。
(1)张力不稳定产生张力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印刷过程中的纸卷由大向小逐渐变化,其阻力矩也随之变化并影响纸张的张力,若此时跟踪控制电路调节不当,则会使张力不稳定;(二)纸卷不圆(这主要是因为造纸厂卷绕时造成的)而影响输纸速度,同时使纸张张力不稳定;(三)机器拖动不稳定。
上述各原因都会使纸张张力忽大忽小地变化,即纸带忽松忽紧。
张力小时,纸带松飘,印出的字迹模糊不实(即墨虚),甚至纸张出现横皱纹。
张力大时,纸带拉的过紧,容易产生纵向皱纹甚至断纸。
张力不稳,还会使折报机折出的折标不准确。
(2)断纸大纸卷惯性大,启动机器时若操作不慎就会产生断纸现象。
另外,纸张的材料不同,其张力也不相同,加之机速调节不当,都会造成断纸故障。
(3)拥纸当机器在高速运转状态下突然停机时,纸卷由于惯性而继续转动,将大量纸张从纸卷展开送出并产生堆积,即出现拥纸现象,给操作带来不便和纸张浪费。
另外,全数字带材加工线张力控制系统不但要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还要求在动态及加、减速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准确地补偿加、减速及系统摩擦带来的动态力矩。
2.2.6自动套准在印刷中往往会有套印,即使是在印刷彩色图像时,也是将彩色图像分为若干单色图像,并按一定的颜色顺序分别制版。
按照国家行业标准,一般印刷品允许误差小于或等于0.4毫米。
随着印刷业的不断发展,以手工控制印刷品质量的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实际生产的要求。
为改善印刷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印刷过程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势在必行,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前提条件。
彩色套印印刷品只有控制在一定的套印位置精度范围内,才能去衡量阶调与色彩再现、图像分辨率、斑点等质量指标。
所以套印的位置精度是彩色印刷的关键。
在彩色套印中,将光电探头安装在色标经过的地方。
光电探头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光电探测器,用来分别对准被检测的两个色标。
从最先一个色标对准相应光电探测器开始计时,到下一个色标对准相应光电探测器为止的时间作为偏差时间。
当偏差时间等于0时,说明无套印误差,当偏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概述差时间不为0时,就对色标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等处理,然后调整色标,从而控制套印的精度。
2.3本文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虽然直流电力拖动系统获得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直流电动机本身在结构上有机械整流器和电刷,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以下三个主要缺点:(1)存在机械磨损、噪声大、寿命低、维护困难;(2)换向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中不适用;(3)结构复杂,难以制造大容量、高转速及高电压的直流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不产生火花、运行可靠,便于制造大容量电动机。
因此,由交流电动机组成的调速系统克服了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缺点,充分发挥了交流电动机本身固有的优点。
和直流拖动系统相比,交流拖动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交流电动机坚固耐用,用交流电动机组成的拖动系统经济可靠、运行噪声小、维护方便;(2)能够适应易燃、易爆、高空、井下等恶劣环境,适应范围广;(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大容量、高转速、高电压电动机,这就为交流拖动系统开辟了更广泛的领域;’(4)由于高性能、高精度新型调速系统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交流拖动系统己达到与直流拖动系统同样的性能指标,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领域。
目前,印刷机的拖动调速系统大都是采用直流系统,由于直流拖动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使其很难再有发展空间。
本文欲着重讨论印刷机的调速、张力控制。
由于交流拖动和交流调速的优点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欲在印刷机的调速控制系统中引进交流调速,以使其符合当前拖动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卷筒纸印刷中,本文着重讨论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在张力控制中要着重体现数字化的特征,争取使其控制实现全数字化。
在传统的模拟控制中,只能对张力进行简单的控制,而不能进行精确的动、静态补偿,在一些运行速度较低且张力精度不高的场合,可达到要求。
但现在,大多数工艺过程为了提高产量和成品率,越来越追求速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动、静态均保持张力恒定。
传统的模拟控制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概述很难达到这些要求,这就需要在张力控制中实现数字化。
可以方便地对张力进行控制和调节,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满足现代生产高速化、精确化的需要。
2.4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4.1论文选题的目的本论文欲着重讨论印刷机的主机传动及调速,和卷筒纸印刷机的张力控制。
使其实现交流调速,张力控制实现数字化。
使之符合现代生产工艺的要求。
2.4.2论文选题的意义如能在印刷机的传动及调速中实现交流控制,不但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节约大量能源,在能源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力的全数字控制也能大大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速度,在不断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发展空间。
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印刷机的速度调节第三章印刷机的速度调节电动机是电力拖动系统的原动机,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去拖动各种类型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运动,以实现各种生产工艺的要求。
在现代印刷中,除主机驱动、纸台升降、油泵、水泵和气泵外,甚至水、墨量的调节也以电动机为动力源。
而且,印刷机的启动、调速及制动也是由电动机来实现的。
所以,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转速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3.1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调节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工作机械的运行速度不可能是单一的。
按照工作机械的要求人为地调节拖动电动机的运行速度,称为电动机的转速调节。
要求实现转速调节的直流电力拖动系统,简称直流调速系统。
因直流调速系统中的直流电动机绝大多数是他励式的,所以主要讨论这种型式直流电动机的调速问题。
3.1.1调速运行下他励式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图3-1他励式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电路图图3-1为他励式直流电动机电枢电路中串接有附加电阻R。
时的原理电路图,在图中所示机电变量的假定正向下,其转速特性和机械特性的一般表达式(3-5)表明,电动机的运行速度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人为地调节,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