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实验室常用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最新临床实验室常用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最新临床实验室常用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临床实验室常用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一、定义: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 )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主要包括:全过程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认可等四大部分。 在临床生化实验室常规开展的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 ),旨在检测和控制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高常规工作中天内和天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及时地、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室内质控的主要组成如下:

二、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1、质控图和质控规则在室内质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实验室将质控品与患者标本同时测定,并将质控结果标示在质控图上,然后观察质控结果是否超过质控限来判断该批分析是否失控

质控图具有三种基本图形:Levey-Jennings 质控图(L-J 质控图)、Z-分数图、Youden 图。 室内质控

人员培训

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

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质控品

质控图、质控规则

L-J 质控图

x imat 为第i 次测定值,x mat 为所有测定值的均值,s mat 为所有测定值的标准差。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分析批质控状态的标准。

表示方法:AL ,其中A 是超过质控限(L )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 是质控界限。当质控测定值不能满足规则要求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例如,13s 质控规则,其中A 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 为x s 3±,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 s 3± 时,即判断为失控。

质控方法的核心是由检出随机和系统误差的质控规则组成。 2、质控规则:

12s :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 s 2±质控限,此规则为Levey-Jennings 质控图的警告限

13s :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 s 3±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

22s :2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 s 2+或x s 2-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R 4s :在同一批内最高质控测定值和与最低质控测定值只差超过4s ,此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 31s :3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s x 1+或s x 1-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41s :3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s x 1+或s x 1-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7:7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均值的同一侧,此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x

7T:7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趋势,此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8:8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均值的同一侧,此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x

9:9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均值的同一侧,此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x

10:10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均值的同一侧,此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x

12:12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均值的同一侧,此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x

3、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特点:

1)是Westgard等人在Levey-Jennings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很容易与常用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进行比较并涵盖后者的结果;

2)通过单值质控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显示;

3)具有低的假失控或假报警概率;

4)当失控时,能确定产生失控的分析误差的类型,由此可帮助确定失控的原因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

最初的Westgard多规则通常有六个质控规则,即12s、13s、22s、R4s、41s、x

10质控规则,其中12s规则只是作为警告规则,启动其它质控规则以助于数据的快速判断。常表示为13s/ 22s/ R4s /41s /x

10,就是通常说的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应用13s/ 22s/ R4s /41s /x

10系列质控规则的逻辑图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控制指标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完善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制和体系,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委托制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的函[卫办医政函〔2009〕723号]的精神,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已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的质量探索(Q-Probes)和质量跟踪(Q-Tracks)计划中所制定和监测的质量指标、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有关文件,以及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卫医发〔2008〕27号)、《综合医院评价标准》(2009年版)、《患者安全目标》(2010年版)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中对临床实验室质量和管理的规定要求,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制定了如下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所制定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按照分析过程的不同阶段,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指标。在各个分析阶段中,又着眼于可能对实验室报告结果有影响的关键步骤将指标再细分。目前提出的质量指标有分析前31项,分析中7项,分析后32项,共70项。各阶段具体指标如下:

一、分析前质量指标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是否适当有效 1.医嘱录入错误率 2.申请医生的身份不明确率 3.申请科室信息错误率 4.申请不易识别率 5.申请单上患者信息错误率 (二)患者和标本信息识别 1.住院患者腕带识别错误率 2.未贴标签的标本率 3标签信息错误率 4.标签信息不完整率 (三)采集标本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1.住院患者采血申请未受理率 2.门诊患者采血申请未受理率 3.压脉带和持针器的污染率 4.每100000次采血中的采血人员被针刺的次数 5.重新采集的标本数 6.采样时间错误的标本率 7.采集量不足的标本率 8.采集标本类型错误率 9.采集标本的容器错误率

实验室室内质控月总结

实验室室内质控月总结 篇一:实验室室内质控制度 实验室室内质控制度 1.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 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 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 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应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 任意更改。 7.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 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 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等常规设备的工 作状况进行检查。 10.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 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

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 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篇二:1临检室室内质控 临床检验室室内质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室内质控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 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范围 临检室开展的定量及定性测定项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 一、目的:为了检测标本结果的准确、可靠、科学、有效,更 好的服务于临床。 二、使用范围: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质控品、尿质控 品。 三、质控物的选择:尽量选择稳定性好、甁间差异小、无传染 性和基质、与检测样本一样、效期长的质控品。 四、浓度水平:中值 五、质控数量:足够量 六、质控频率:每天开机检测一次,每半年进行室间质量评价 活动的仪器进行对比一次。 七、质控规则:采用多规则质控方法:12s/13s/22s/R4S/10X 八、环境温度:室温15-20 九、质控操作 1.血质控品 (1)、质控品从冰箱取出,与室温平衡20-30分钟,将血质控品充分混匀。混匀方法:①质控品管口朝上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10次,动作要连贯。②颠倒试管,试管口朝

下,将质控品样本置于操作者双手掌心,来回搓动10次。③重复①和②的步骤8次(共计2分钟左右)。④轻轻颠倒混匀1分钟左右。⑤管底朝上:确认管底无沉积物则说明己充分混匀。⑥要保证质控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要做好质控品的混匀操作,请特别注意混匀的操作方法。 (2)、立即上机,留存质控原始数据。 (3)、绘制质控图,每天的质控数据上质控图,根据先用的质控规则判断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如有失控发生,填写失控报告。 (4)、血液分析仪校准:在室内质控失控时进行仪器校准。方法:用原仪器厂家校准品进行校准,校准步骤:①将从冰箱 中取出校准物,室温放置15分钟,勿摇动。②在测定校准物前, 先测定两份正常人新鲜血液。③校准物瓶口朝上置双手掌心,双手来回搓动8次。④颠倒小瓶,使瓶口朝下置于双手掌心,来回 搓动8次。⑤重复3和4步骤8次(计2分钟左右)。⑥瓶底朝上, 确认瓶底无沉积物,说明己充分混匀。⑦用软纸拭净瓶口,轻轻打开瓶塞。⑧取瓶校准物在仪器上连续测定11次,放弃第一

常用的质控规则

第二节常用的质控规则 一质控规则概述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作出质控状态判断的决策标准。 ●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 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L是质控限。 ●当质控测定值超过质控规则所规定的质控限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视为失控。例如,12s质控规则,其中A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为X±2s,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 时,即判断为失控。 二、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定义 12s(1-2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警告限。 13s(1-3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失控限。 22s(2-2s):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质控限。 R4s(R-4s):在同一批内高和低质控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4s。 31s(3-1s):三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41s(4-1s):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7X(7-X):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7T(7-T):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8X(8-X):八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9X(9-X):九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0X(10-X):十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2X(12-X):十二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第三节经典的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前言: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是最普及、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优点:方便易行,其质控规则仅为单独的12s或13s,即仅以一个规则(X±2s 或X±3s作为质控限)来判断分析批在控或失控。 ●局限性:仅涉及一种质控规则而未同时涉及多个质控规则。相对的简单粗糙,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质控要求 如使用具有X±2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当每批使用2个质控物时,他的假失控概率往往是不可接受的; 如使用具有X±3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质控方法虽然具有较低的假失控率,但其误差检出能力则较低,难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 正是由于Levey-Jennings方法有其局限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在不断发展。现已出现了许多更精确、更完善的质控方法,如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累积和质控方法等。这些方法能兼顾假失控率和误差检出能力,常需以计算机技术及商品化的质控软件一同工作,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尚有待提高。 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1、概述:Westgard等在Levey-Jennings质控方法和Havend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使用多个规则来进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 2、说明:根据不同质控工作的具体要求,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中,实际采用的多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介绍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介绍 一、质控规则概述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作出质控状态判断的决策标准。 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 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L是质控限。 当质控测定值超过质控规则所规定的质控限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视为失控。 例如,12s质控规则,其中A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为X±2s,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时,即判断为失控。 二、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定义

12s(1-2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警告限。 13s(1-3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失控限。 22s(2-2s):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质控限。 R4s(R-4s):在同一批内高和低质控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4s。 31s(3-1s):三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41s(4-1s):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7X(7-X):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7T(7-T):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8X(8-X):八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9X(9-X):九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0X(10-X):十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2X(12-X):十二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三、经典的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是最普及、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优点:方便易行,其质控规则仅为单独的12s或13s,即仅以一个规则(X±2s或X±3s作为质控限)来判断分析批在控或失控。 局限性:仅涉及一种质控规则而未同时涉及多个质控规则。相对的简单粗糙,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质控要求 如使用具有X±2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当每批使用2个质控物时,他的假失控概率往往是不可接受的; 如使用具有X±3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质控方法虽然具有较低的假失控率,但其误差检出能力则较低,难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2017 第十三章 室间质量评价

2017 第十三章室间质量评价 一、A1 1、室间质量评价的问题不包括()。 A、同组不适当 B、不适当的靶值 C、不适当的评价范围 D、EQA提供者不正确的数据输入 E、采用多波长检测仪器 2、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称为()。 A、不满意的EQA成绩 B、满意的EQA成绩 C、成功的EQA成绩 D、不成功的EQA成绩 E、不满意但成功的EQA成绩 3、下列关于室间质评(EQA)样本的检测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室间质评样本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 B、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 C、实验室在检测EQA样本的次数上可以与常规检测病人样本的次数不一样 D、在截止日期之前,实验室对质评结果不应和其他实验室进行交流后,方回报EQA组织者 E、实验室一定不能将EQA样品或样品一部分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 4、参加室间质控活动中,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于()个。 A、10 B、20 C、50 D、100 E、150 5、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 C、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D、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E、因为没有设置好室间质评的警告限、失控限 6、一份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超过+2s界限,另一份结果超过-2s界限。此类的误差一般是()。 A、随机误差 B、比例系统误差 C、固定系统误差 D、外加误差 E、累加误差

7、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先进设备 B、高级人才 C、室内质控 D、质控试剂 E、硬件设施完备 8、0.03050的有效数字有几个()。 A、3 B、4 C、5 D、6 E、7 9、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偏倚为()。 A、1% B、2% C、5% D、8% E、10% 10、标准定值血清可用来作为()。 A、室间质量评价的质控物 B、室内检测 C、批间核查 D、批内核查 E、批间比对 11、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可将此次测定结果判断为()。 A、不可接受 B、不在控 C、不满意 D、可接受 E、满意 12、不及格结果的类型不包括()。 A、书写误差 B、方法学问题 C、技术问题 D、室间质评物问题 E、不按时上报结果

质控规则

Westgard多规则质控图 由Westgard等人提出的“多规则”质控方法采用了一系列的质控规则来解释质控结果。由于选择的这些规则其单个的假失控几率都很低(0.01或更小)而且其联合规则的假失控几率也很低。这些规则特别是对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均敏感,这样提高了误差检出几率。 该方法要求在质控图上绘制平均数±1s,2s和3s质控界限线,这样通过加入一组或几组质控界限就可在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应用。 使用了下列质控规则: 12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2s,仅用作“警告”规则,并启动由其他规则来检验质控数据。 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3s,就判断失控,该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 22s:两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同时超过平均数+2s或平均数-2s,就判断失控,该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R4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2s,另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平均数-2s,就判断失控,该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 41s:四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同时超过平均数+1s或平均数-1s,就判断失控,该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10x:10个连续的质控结果落在平均数的一侧(高或低于平均数,对偏离的大小没有要求),就判断失控,该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多规则质控方法的使用类似于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使用,但是质控结果的解释更具有结构化。为了使用多规则质控方法,应遵循下列这些步骤: 1、至少20天由受控制的分析方法检测质控样本。建议两个不同的质控品具有适当的浓度水平,但单个质控品也可使用。计算每一质控品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建立每一质控品的质控图。质控结果应标记在y轴上,设置的浓度范围应包括平均数±4s。绘制平均数、平均数±1s、平均数±2s、平均数±3s的水平线。对于这些线最后采用不同的颜色,可以将1s、2s、3s分别用绿色、黄色和红色表示。x轴应标记为时间、天或批号和根据要求进行标记。 3、在每一分析批中检测两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两个浓度各测一次。记录质控结果,并将结果绘制在各自的质控图上。 4、当两个质控结果落在2s质控界限之内时,接受分析批,报告患者结果。当有一个质控结果超过其2s质控界限时,保留患者结果。用13s、22s、R4s、41s 和10x规则检查质控结果。当这些规则其中之一指示出分析批失控了,则判断分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修订稿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 一、质控规则概述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作出质控状态判断的决策标准。 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 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L是质控限。 当质控测定值超过质控规则所规定的质控限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视为失控。 例如,12s质控规则,其中A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为X± 2s,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时,即判断为失控。 二、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定义 12s(1-2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警告限。 13s(1-3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失控限。 22s(2-2s):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质控限。 R4s(R-4s):在同一批内高和低质控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 4s。 31s(3-1s):三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41s(4-1s):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7X(7-X):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7T(7-T):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8X(8-X):八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9X(9-X):九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0X(10-X):十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2X(12-X):十二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三、经典的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是最普及、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优点:方便易行,其质控规则仅为单独的12s或13s,即仅以一个规则(X±2s或X±3s作为质控限)来判断分析批在控或失控。 局限性:仅涉及一种质控规则而未同时涉及多个质控规则。相对的简单粗糙,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质控要求 如使用具有X±2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当每批使用2个质控物时,他的假失控概率往往是不可接受的; 如使用具有X±3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质控方法虽然具有较低的假失控率,但其误差检出能力则较低,难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 正是由于Levey-Jennings方法有其局限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在不断发展。现已出现了许多更精确、更完善的质控方法,如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累积和质控方法等。这些方法能兼顾假失控率和误差检出能力,常需以计算机技术及商品化的质控软件一同工作,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尚有待提高。 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 一、质控规则概述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作出质控状态判断的决策标准。 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 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L是质控限。 当质控测定值超过质控规则所规定的质控限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视为失控。 例如,12s质控规则,其中A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为X±2s,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时,即判断为失控。 二、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定义 12s(1-2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警告限。 13s(1-3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失控限。 22s(2-2s):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质控限。 R4s(R-4s):在同一批内高和低质控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4s。

31s(3-1s):三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41s(4-1s):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7X(7-X):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7T(7-T):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8X(8-X):八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9X(9-X):九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0X(10-X):十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三、经典的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是最普及、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优点:方便易行,其质控规则仅为单独的12s或13s,即仅以一个规则(X±2s或X±3s作为质控限)来判断分析批在控或失控。 局限性:仅涉及一种质控规则而未同时涉及多个质控规则。相对的简单粗糙,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质控要求 如使用具有X±2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当每批使用2个质控物时,他的假失控概率往往是不可接受的; 如使用具有X±3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质控方法虽然具有较低的假失控率,但其误差检出能力则较低,难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提高检验质量 检查前要准备的基本资料 1 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 2 检验科分组室情况 3 检验科检测仪器清单 4 开展检验项目清单 39-01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 1 要求在检验科之外不能再设置实验室。各临床科室的实验室要统一到检 验科。(没做到扣3分)查有无小实验室:查医院有关文件 2 实验室布局及流程要符合感控及生物安全的要求。 查看: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流程 39-01建立完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1)成立检验科质控管理小组 (2)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 (3)有年度质控计划及质控总结 (4)检验科有室内质控程序或方法。 (5)参加省级以上临检中心室间质评。 (三级医院参加卫生部) (6)有检验项目操作规程。 (7)有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8)仪器设备定期校验标准检测。 (9)检验试剂使用管理符合规定。 39-02检验科的各项规章制度(部分) 1 各级人员职责 2 工作制度 3 质量管理制度 4 教育培训制度 5 安全制度 6 急诊检验制度 7 检验仪器管理制度 8 值班制度 9 剧毒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意外事件预案 10 消毒工作制度

11 档案管理制度 12 试剂采购及使用制度 13 感染管理制度 14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5网络管理制度 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1项目名称 2适用仪器 3方法及原理 4样本要求(种类、保存、预处理、样本量) 5试剂及配套品 6校准 7质控 8操作程序 9参考值范围 10 临床意义 11 参考文献 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查:SOP文件的内容。 SOP文件的数量(要求所有检测项目) (不能用试剂使用说明书来代替) 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 1概述:适用范围,产品持点 2基本资料:生产厂家、型号、购进及使用日期。 3主要技术指标 4基本工作原理 5操作 6校准 7维护 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实验室常用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临床实验室常用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一、定义: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 )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主要包括:全过程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认可等四大部分。 在临床生化实验室常规开展的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 ),旨在检测和控制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高常规工作中天内和天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及时地、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室内质控的主要组成如下: 二、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1、质控图和质控规则在室内质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实验室将质控品与患者标本同时测定,并将质控结果标示在质控图上,然后观察质控结果是否超过质控限来判断该批分析是否失控 质控图具有三种基本图形:Levey-Jennings 质控图(L-J 质控图)、Z-分数图、Youden 图。 室内质控 人员培训 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 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质控品 质控图、质控规则 L-J 质控图

x imat 为第i 次测定值,x mat 为所有测定值的均值,s mat 为所有测定值的标准差。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分析批质控状态的标准。 表示方法:AL ,其中A 是超过质控限(L )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 是质控界限。当质控测定值不能满足规则要求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例如,13s 质控规则,其中A 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 为x s 3±,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 s 3± 时,即判断为失控。 质控方法的核心是由检出随机和系统误差的质控规则组成。 2、质控规则: 12s :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 s 2±质控限,此规则为Levey-Jennings 质控图的警告限 13s :1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 s 3±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 22s :2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 s 2+或x s 2-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R 4s :在同一批内最高质控测定值和与最低质控测定值只差超过4s ,此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 31s :3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s x 1+或s x 1-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41s :3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s x 1+或s x 1-质控限,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x 7:7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均值的同一侧,此规则对系统误差敏感。

艾滋病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艾滋病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定义: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和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 QI)。强调对实验室质量不仅仅限于检验结果本身,从管理内容来讲要包括影响分析结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检测过程,还应包括检测前(分析前)过程和检测后(分析后)过程。质量管理不只是质量管理人员或质量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实验室全体人员的事。 质量管理层次 自上而下共有五个层次: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质量体系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 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 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十个要素: ◆设施和环境 ◆检验方法、仪器及外部供应品 ◆操作手册 ◆建立和确认方法的性能规格 ◆仪器和检验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 ◆校准和校准验证 ◆室内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评价 ◆纠正和纠正措施 ◆质控记录 (一)、设施与环境 实验室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防止交叉污染 ?实验区的准入制度 ?实验室良好的内务 (二)、检验方法、仪器及外部供应品 实验室必须使用能保证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的检验方法、器材、仪器、试剂、质控品和供应品。 检验方法:ELISA、化学发光法、快速法等 仪器与器材:酶标仪、洗板机、水浴箱、冰箱、移液器、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等 试剂盒:必须有国家规定的生产许可证,注册登记证,不能使用过期试剂。除非有生产厂家的说明,不同批号试剂盒中成分不能相互交换。试剂盒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三)、操作手册 实验室所有使用的检验方法都应该有操作手册。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教学大纲 (供医学检验系本科生使用) 蚌埠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制定 二OO六年八月

蚌埠医学院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 总学时:20学时理论课学时:2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适用对象:医学检验本科 课程简介:《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医学检验专业的实用性人才—检验医师为宗旨,主要阐述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着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运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来阐述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以有利于培养医学检验专业本世纪末科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路,提高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大量现代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检验医学,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快速发展。而且检验医学知识交叉的程度越来越广,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检验与临床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成为医院诊疗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又使检验科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检验诊断质量,改进服务态度,以人为本,发展学科,是值得每个检验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纵观检验医学的发展,核心问题是质量管理,质量是检验科之本,没有检验结果的高质量就谈不上学术的高水平,发不出准确的报告,检验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已成为当今国际上关注的热点。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主要选修课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检验诊断质量,改进服务态度,以人为本,发展学科,更加有利于检验医学的发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用学生正确认识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必要性,掌握和了解临床实验室质量和质量保证的基本知识、有关理论和方法。教学内容注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着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力求反映本专业的新进展内容,努力贯彻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与适用性,运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来阐述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以有利于培养医学检验专业本世纪末科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路,提高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临床实验室管理 【掌握】 1.临床实验室管理的定义。 2.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 【熟悉】

常用的质控规则

常用的质控规则 一、质控规则概述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作出质控状态判断的决策标准。 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L是质控限。 当质控测定值超过质控规则所规定的质控限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视为失控。 例如,12s质控规则,其中A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为X±2s,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时,即判断为失控。 二、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定义 12s(1-2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 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警告限。 13s(1-3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 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失控限。 22s(2-2s):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质控限。 R4s(R-4s):在同一批内高和低质控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4s。 31s(3-1s):三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41s(4-1s):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7X(7-X):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7T(7-T):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8X(8-X):八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9X(9-X):九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0X(10-X):十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2X(12-X):十二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三、经典的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是最普及、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优点:方便易行,其质控规则仅为单独的12s或13s,即仅以一个规则(X±2s 或X±3s作为质控限)来判断分析批在控或失控。 局限性:仅涉及一种质控规则而未同时涉及多个质控规则。相对的简单粗糙,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质控要求如使用具有X±2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当每批使用2个质控物时,他的假失控概率往往是不可接受的;如使用具有X±3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质控方法虽然具有较低的假失控率,但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

实验室常用质控规则 一、质控规则概述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作出质控状态判断的决策标准。 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 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L是质控限。 当质控测定值超过质控规则所规定的质控限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视为失控。 例如,12s质控规则,其中A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为X±2s,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时,即判断为失控。 二、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定义 12s(1-2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警告限。 13s(1-3s):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3s质控限。传统上,这是作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失控限。 22s(2-2s):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2s 或X+2s质控限。 R4s(R-4s):在同一批内高和低质控测定值之间的差值超过4s。 31s(3-1s):三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 或X+1s。 41s(4-1s):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过X-1s或X+1s。 7X(7-X):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7T(7-T):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出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8X(8-X):八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9X(9-X):九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0X(10-X):十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12X(12-X):十二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 三、经典的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是最普及、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优点:方便易行,其质控规则仅为单独的12s或13s,即仅以一个规则(X±2s或X±3s作为质控限)来判断分析批在控或失控。 局限性:仅涉及一种质控规则而未同时涉及多个质控规则。相对的简单粗糙,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质控要求 如使用具有X±2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当每批使用2个质控物时,他的假失控概率往往是不可接受的; 如使用具有X±3s质控限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质控方法虽然具有较低的假失控率,但其误差检出能力则较低,难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 正是由于Levey-Jennings方法有其局限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在不断发展。现已出现了许多更精确、更完善的质控方法,如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累积和质控方法等。这些方法能兼顾假失控率和误差检出能力,常需以计算机技术及商品化的质控软件一同工作,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尚有待提高。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2017 第十二章 室内质量控制

2017 第十二章室内质量控制 一、A1 1、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3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80.7% B、85.7% C、98.7% D、99.7% E、99.9% 2、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1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50.5% B、55.2% C、62.8% D、68.2% E、69.2% 3、N(μ,σ2)为()。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卡方分布 D、二项分布 E、泊松分布 4、在正常人群中测某正态分布的生化指标,多少人测得值在±3SD中()。 A、99.73% B、50% C、68.27% D、95.45% E、99% 5、均数适用于()。 A、二项分布资料 B、泊松分布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 D、偏态分布资料 E、卡方分布资料 6、下面关于准确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准确度是测量中所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 B、准确度可以以数字表达,它往往用不准确性来衡量 C、若已修正所有已定系统误差,则准确度亦可用不确定度来表示 D、以不准确度的数据表达 E、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

7、在确定质量控制方法性能特征的功效函数图中,Y轴的截距为()。 A、误差检出率 B、临界系统误差 C、假失控概率 D、随机误差 E、测定质控结果个数 8、OCV的差异是反映下列哪种情况所产生差异的()。 A、批间 B、批内 C、总体 D、部分 E、组分 9、室内质控失控时,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回顾整个操作,分析误差原因 B、重新检验 C、更换试剂盒或更换质控血清 D、继续测定常规标本,等次日再观察是否继续失控 E、重复进行OCV的检验 10、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的是()。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系统误差 D、允许误差 E、随机误差 11、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做法正确的是()。 A、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B、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 C、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 D、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 E、增加质控规则,提高误差检出 12、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中确定质量控制方法性能的关键指标是()。 A、标准差 B、靶值 C、控制规则 D、极差 E、质量控制测定值的个数 13、检测中,将高浓度标本污染给低浓度标本,而造成的检测值误差,这种误差是()。 A、总误差 B、系统误差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控要求_百度文库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控要求 药物敏感试验的精确度与准确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细菌的接种量, 试验稳定性, 培养基的质量和操作员的熟练程度等。培养基批号改变或质量差,及抗菌药物纸片在实验室操作和贮存过程中活性下降或失效是常见的影响因素。 1. 药敏试验质控 按美国 CLSI/NCCLS规定, (1质控菌株应按标准方法与临床标本种分离菌同步进行药敏试验。 (2更换药物或培养基时必须用相应质控菌株测试; (3所有质控菌株在实行常规监控 (一周一次质控前应连续监测 30天。对每种药、每种菌, 30次试验种失控结果不能超过 3个。如果 30天监控结果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可转为一周一次质控的方法。只要抑菌环直径超出可接收范围都必须校正。当失控原因不明时,可用相应质控菌株连续监测 5天;每种菌对质控中每种抗菌药物同时测试 5个抑菌环,如果结果全部达到可接收范围,可恢复一周一次质控。 2. 其它室内质控试验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参考美国 CLIA88及 NCCLS 规定,并根据国情制定了药敏试验质量控制要求,三级医院类和二级医院类要求有所不同,规定如下: 1. 每个工作日必做质控(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 :过氧化氢酶,凝固酶,氧化酶, ?-内酰胺酶。 2. 每周必做质控:各类染色。 3. 需用时,带阳性对照做的项目:杆菌肽, ONPG , X 、 V 因子(二级医院类不要求。 4. 药敏试验质控:三级医院类跟药敏试验每日做,二级医院类每周做一次。 3.微生物自动系统质控

自动或半自动系统试剂, 当新仪器启用时、新批号试剂启用时、结果出现问题时都需要做质控,按照厂家说明书指定的标准菌株做相应试剂的质控。特别当新仪器启用时,操作不熟练不稳定,质控的频率应增加。 4、质控菌株的保存 1. 使用中的质控菌应贮存在胰大豆琼脂 (非苛养菌或营养丰富的巧克力琼脂斜面 (苛养菌 , 4-8℃保存,每周传代一次。 2. 长期贮存,可用 5%小牛血清肉汤, 10%胰大豆肉汤, 10%-15%甘油,脱纤维羊血或脱脂牛奶,于 -20℃甚至更低温度保存。应以不明显改变菌株原有的抗菌谱为标准。 3. 每次使用前应把菌株传代到相应的平皿上或使其获得单个菌落。 5、抗菌药物纸片的保存 密封包装置于 -20℃以下低温或超低温保存。常规使用纸片可从低温取出一周用量。 6. 接种菌液浓度准备 (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纸片扩散法:过夜培养的质控菌用生理盐水配制成 0.5麦氏单位 ,菌量约 1×108 cfu/mL。稀释法:将菌液配制成 108用多头接种器或加样器在每一浓度梯度的肉汤或琼脂中加入菌悬液,使最终浓度达到:肉汤稀释法为 105 /mL,琼脂稀释法为 104 /点。 7. 贴抗菌药物纸片:每两个纸片中心距离不少于 24mm ,纸片一旦贴在某一位置上,不应变动位置。贴完纸片的平皿 15分钟后再置 35℃孵箱培养 16- 24小时。 8. 读数 :用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 以没有肉眼可见生长物区域为抑菌圈边缘,极其细小菌落生长可以忽略不计。变形杆菌迁徙生长使抑菌环内生长的薄层菌可忽略不计。由于培养基内抗药成分使其对甲氧苄啶和磺胺异恶唑引起的细微生长,生长层小于 20%可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