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策

南 昌教 育学 院学报 高等教 育
2 1 年 0O
大学 英 语 教 学 中跨 文化 意 识 的培 养 对策
陈 莘
( 东广 播 电视 大 学公路 分校 广 东广 州 5 0 1 ) 广 140 摘 要:我 国大部分 高校英语教 学没有 注重对学生进行跨 文化培 养与教 育,难 以适应社会发展 和经济建设 的需要 。本 文在分析 中西语 言的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 目 标与具体 内容进行阐述,最后详 细论述 了跨 文化 意识的培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 学;跨 文化 意识;相 关对策
差 异 。这就涉 及 到对学生 跨文 化意识 的培养 。
( ) 汇方面 的差 异 二 词
使用 规则 ,那 么语 法规 则也 就毫 无用处 了。” 社会 语言 学家意 义 的体 系 ,不是 产生 结构 的体 系 。”可 语 普遍 存在 的 词汇 的跨 文 化差 异是 影 响到 学生 学 习外语 的重 要 因 知 ,大学 生 学习英 语 的真 正 目的是对 其 表达 意义 的正题 结构 体 系进 素 。举例 来讲 ,英语往往 习惯 于用物体来 比喻人或者 事 ,如t e n 行把 握 ,从 而去进 行跨 文 化 的交 际行 为 ,而语 言 能力 与交 际能力 则 h ml g e f i pt o 的本意 是 “ 炉” ,而其 真正 的含 义却 常常 用来 指 “ 国” ;再 是相 伴相 生 的 。因此 高校 英语 教 学跨 文 化意识 的培养 目标是 培养 学 熔 美 比如 , 《 英语泛读教程 》第 四册课 文 中,来 自美 国前 总统布什 的一句 生用外语 进行交 际 ,而不仅 仅 限于外语 的 语法结 构和规 则。 话 : “o olseh c l hnhlr z e, yu u e f i e e e eo r w d e t o aw i l e s v ”直接 翻译 ,其含义 f 为 “ 地狱结 冰之时 ,才 能见到某个 官员”这 样写 的原 因是 :地 狱在西
高中英语要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高中英语要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浅谈高中英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导言: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涌现,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并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中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中英语教育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学生们需要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以及与不同国籍和背景的人有效地交流。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学习跨文化交际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高中英语教育首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们需要了解和尊重其他不同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差异。
通过教学,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不同文化的艺术、历史、宗教、社会习俗等,让他们明白每个文化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
在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交流和讨论。
例如,组织学生们举办国际文化周,展示学生们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理解;或者通过国际合作课题,让学生与外国学生展开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们对其他文化的认知。
此外,教师也可以邀请外籍人士或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其他文化,以加深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
第二部分:学习跨文化交际技巧学生们不仅需要文化自觉意识,还需要学习跨文化交际技巧,以便有效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技巧:1. 学习与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参加跨文化沟通的训练,学习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例如,如何正确地使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如何避免刻板印象和偏见,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表达观点等。
2. 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学生们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进行对话和交流。
例如,学习倾听和提问的技巧,学会适应不同场合下的交流方式,以及培养灵活变通的交流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们提高交际能力。
3. 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和礼仪: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和礼仪是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文化意识的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文化意识的策略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外文化意识既包括了英语国家的文化,也包括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外文化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的应用场景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文化意识的策略。
文化教育重视与目标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文化意识应该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本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使他们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与他国同龄人交流。
选取适当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渗透外文化意识的教学应该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开始。
老师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学龄、居住环境和接触程度来选取适当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教材中应该包含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比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也可以引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比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的应用场景和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多样化除了选取适当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也可以多样化,更好地渗透外文化意识。
可以采用游戏、歌谣、绘本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培训课程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英语国家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
实践和交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践和交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可以通过组织外出游学、学生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更亲身地感受外国文化,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同时,老师也可以打造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结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可以得出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外文化意识的策略包括选取适当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和交流等。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以下是几种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的方法:
1. 给学生讲解文化背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例如,讲解英语中的美国文化习惯,如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
或者讲解英语中的英国文化,如莎士比亚和英国下午茶等等。
2.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3. 提供文化班级活动
教师可以从课外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舞蹈和音乐,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文化,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此外,英语角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其他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讨论学术方面和本地文化习惯的机会。
4.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交流
学校也可以与国外的学校或机构建立联系,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交流。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建立国际友谊,从而更好地准备他们未来的个人和职业生活。
文化意识是领先于成功的关键因素。
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和领会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个人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让小学英语成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纽带

让 小 学 英 语 成 为 跨 文 化 意 识 培 养 的 纽 带
张 彩 娣
( 阳市 南 渡 中心 小 学 , 苏 溧 阳 溧 江 230 ) 1 30
基 础 教 育 阶 段 英 语 课 程 的 总 体 目标 是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 语 言 运用 能力 。 合 语 言 运 用 能力 的形 成 建 立 在 学 生 语 言 技 能 、 综 语 言 知 识 、 感 态 度 、 习 策 略 和 文 化 意 识 等 素 养 整 体 发 展 的 情 学 基 础 上 。 言 知 识 和 语 言 技 能 是 综合 语 言运 用 能力 的基 础 , 语 文 化 意 识 是 得 体 运 用语 言 。 语 言 是文化 的载体 , 文化 的主 要表 现形式 。语言 是 随着 民 是 族 的发展 而发 展的 . 言是 社会 民族文 化 的一个 组 成部 分 。不 同 语 民族有 着不 同的文 化 、 史 、 俗 习惯 和风 土人 情等 , 民族 的文 历 风 各 化 和社 会 风俗 又 都在 该 民族 的语 言 中表 现 出来 。语 言离 不 开文 化 , 化依 靠语 言 , 教 学是语 言教 学 , 文 英语 当然离 不开 文化 教育 。 因 此 。 小 学 英 语 教 学 中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跨 文 化 意 识 , 在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从 而 为 更 好 地 达 到 国 际 间 的 相 互 了 解 和 信息 的交 流 奠 定 扎 实 的 基 础 。 对 跨 文 化 意 识 内涵 的 认 识 中 外 文 化 有 着许 多 的 差 异 。 它们 体 现 在很 多 地 方 , 括 词 包 义的文化内涵 . 习语 、 语 、 俚 成语 及谚 语 的 不 同理 解 等 。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培养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下是一些方法:
1.引入文化元素: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习俗、传统节日、音乐、电影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索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例如,中西方在礼仪、饮食和教育上的不同。
3.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种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4.文化交流:与英语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带来的收获。
5.提供跨文化学习机会:提供跨文化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如语言交换计划、文化游学等。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导入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导入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之一,因而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导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具有可行性。
目前,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导入较为缺乏,造成这一现状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将其导入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这对初中英语教学能否永葆其生命力和活力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导入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合作与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学英语、用英语的人日益增多。
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的了解,脱离了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我们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不仅会影响到语言知识的理解,造成语法错误,更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本文所指的跨文化,从狭义上指能反映出大量跨文化知识的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从广义上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道德、伦理、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一、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导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必要性。
1.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地说没什么菜;而西方人却大惑不解,觉得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叫《刮痧》,是讲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疗法“刮痧”不被美国认可,造成“虐待儿童”疑案,使得影片中许大同一家被迫受到法律的制裁,父子分离、夫妻分居。
在中国人看来,明明是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刮痧的手法为其治病,而美国人却认为是虐待儿童。
可见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比较大的,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要求。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形成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撞击时有发生。
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也因此得到发展。
有效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都很重要,它们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靠语言的存储与传播,交际是一种语言能力及其同种或异种文化的交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运用这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可由于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及现实的种种客观原因,目的语的文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忽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远未得到培养。
就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力图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构建一个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我们的学生经过10多年的英语学习,虽然积累了大量词汇,掌握了语法,但许多学生仍处于朦胧状态,不能用英语自由地交流,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没有学会用英语思维。
在交际中如果用汉语思维习惯进行英语交流,必然会影响交际速度和准确度。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不仅仅表现在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上,还表现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上——中国人是整体思维,西方人是个体思维。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1.英语较精确明晰,汉语则笼统模糊,汉英语言逻辑顺序不一样(1)出于综合把握对象的思维定式,中国人不习惯从一开始就精确地确定一个词或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惯于在一种动态过程中,靠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其所指,在意义的网络中确定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意识
作者:刘颖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9期
摘要:近年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日益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而英语教学
作为异质文化导入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跨文化差异势必会对
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本文从跨文化差异和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角度谈在英语教
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着重讨论了在这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跨文化
差异对于外语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以及教学策略中应充分引入跨文化意识。
试看以下两个例子:当你因不熟悉英语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而说出“There are many
sheeps”这样的句子时,本族语者会因你是非母语者而原谅你的语法错误,并且也能正确理解你
传递的信息。也就是说,语法错误并不会构成交际障碍而引起反感导致交际失败。相反,如果
你因不了解英文词“gay”所蕴含的“同性恋”的文化内涵,而在参加完party后问同伴“Are you gay
today?”你会招来对方愤怒的瞪视却还不知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本来的好意却不被理解,不言
而喻,这是语言的文化特性在发挥作用,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势必不能用其进行有效交
际。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
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注重听说教学策略中的跨文化意识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在听说教学中没有什么策略可言,只要多放几遍录音,多花一点
时间在听上,“熟能生巧”,学习者就一定能听懂了。背景知识的介绍是一直被忽略的。然而,
跨文化差异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听力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背景知识的熟悉与否。听者
对有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其理解的质量。缺乏应有的背景知识通常是理解失败的主要
因素。(王笃勤,2002:117)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辟出一定的时间在听前,充分介绍背景
知识。所用的语言不限定是目的语,可以是本国语言,在听力练习前展示给学生,或者也可以
列出听力练习中可能出现的与本国文化内涵有差异的词进行解释,这样都能使学习者熟悉背景
知识,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
会话教学和听力教学一样,单凭给学习者时间说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
学效果。教师在让学习者说之前要充分告知其对话内容发生的背景,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
怎么说。与此同时,必要的交际策略和交际技巧教师也应尽量向学生展示。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爱学英语、学好英
语。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进行跨文化教学是必要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
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
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2、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
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可见丰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只有在
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俗,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
景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得体地综合运用英语交际。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就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
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
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音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
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
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是人人皆知的日常
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
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
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
旅游中,我们的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
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
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考核方面都必
须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以实施。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必须增强文化意识并适时传授它,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生进行得体、有
效的交际。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嘉祖,2000,《跨文化交际 —— 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2]束定芳 庄智象,1996,《现代外语教学 —— 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