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策略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培养

◎李继琛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教学与文化熏陶变得密不可分。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英文学习与中文学习结合起来。
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进一步探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文化渗透1.1优化词汇教学,构建口语语境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沟通与交流。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知识输入,而忽视了知识的输出。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科素养,教师需要优化词汇教学,构建多元化的口语语境,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铺路搭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词汇的本义、读音,还要让他们了解词汇背后隐含的文化背景。
此外,英语学习包含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所以,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要注重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亲身交流、运用中感知和培养英语思维,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以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3What color is it?”为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许多有关颜色的词汇,并能描述物品的颜色。
由于色彩在英语表达中存在许多的隐喻,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展开适当的拓展。
比如,yellow 在英美国家中除了表示颜色,还可以表示“胆怯的、怯懦的”。
在讲述这一隐藏含义时,教师引入歌词:Look at the stars.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And everything you do.Yeah ,they were all yellow.经过一系列的翻译,学生能够理解yellow 的隐喻。
与此同时,教师展开提问:黄色在传统文化中代表什么?接下来,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观点的分享。
与此同时,教师一边聆听答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下关键词。
接下来,学生们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既是尊贵的象征又是财富的象征。
跨文化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跨文化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了解文化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基础是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差异,教师需要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风俗习惯、语言表达和交际方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关键。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体验不同的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故事讲述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策略1.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造不同的情景,如英语电影、音乐、演讲等,让学生在模拟真实语境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
2.任务型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型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并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如小组讨论、辩论等,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社交媒体、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四、评估与反馈在跨文化交际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反馈可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反思和改进计划。
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摘要:掌握准确的语法、词汇、发音等是人们畅通交流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如果没有意识到语言中暗含的文化色彩,就可能造成理解偏差。
英语教师除了教授语言技能外,更应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语言教学中。
作者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文化渗透文化差异辅助资源延伸文化教学2005年11月4日,国际知名语言学家,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claire kramsch教授在亚洲英语教师协会第三届年会上的一席发言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国英语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当谈到如何用英语实现有效交流时,claire kramsch教授表示,掌握准确的语法、词汇、发音等是人们交流畅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如果没有意识到语言中暗含的文化色彩,就可能造成理解偏差。
文化包含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历史背景、世界观等,而这些无不在语言中有所体现。
①由此可见,英语教师除了教授语言技能外,更应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语言教学中。
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背景仔细研究高中英语新标准实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文化渗透已经是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问题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能否充分利用发挥语言材料的作用,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例如,在教授unit2book1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不同之处有时会让学生感到迷惑,教师若能通过两国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然后介绍一些典型的区别,学生必定会更加感兴趣,学习效果更好。
当学习standard english and dialects这篇文章时,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讨论汉语的不同语系和方言及由于方言差异而引起的笑话和趣闻。
又如,在unit5,book1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以介绍其他英雄人物:gandhi,martin luther king,abraham lincoln等并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自己心目中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授完新课后,不妨专门安排一节口语课,让学生充分展示英雄的事迹。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摘要】语言学习的基本目的是进行人与人的交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是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的必要前提。
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教学。
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而导致语言文化交流的失败或者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
成功地英语交际不仅需要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而且需要知道如何得体地表达出来,而培养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自己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跨文化的意识,教师只有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文化交际首先,教师要明白文化差异是文化交际的障碍,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
目前多数人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注意中西文化差异,渗透文化信息,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教师要明白文化教学包含哪些内容。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可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成就等。
交际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
对于文化,有很多东西要教,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词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可能对他们的交际能力影响较大。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浅谈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摘要: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英语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因此,想要学好英语首先应该了解这门语言所传承的文化气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笔者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几点加强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跨文化前言: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真实写照。
而正是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
所以,想要学习好英语首先应该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气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以下笔者就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教育教育途径。
1.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思的目的和重要性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日益频繁。
而在日益密切的交流中,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交往碰撞,跨文化交际显得日益重要。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因此只有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话题、文化背景、场面使用得体的英语,了解英语语言中所承载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做到真正融入到异国风情中。
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真正融入到语言学习中。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根据对外语教学,学生外语能力的普遍调查得知,目前我国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种是英语语法上的错误,一种是语用上的错误,而在语用上的错误其性质更为严重。
因为,语法上的错误只能让人们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影响实际的交际目的,听者还会以宽恕的心态对待。
在语法上的错误,往往会让听着误认为交流者粗鲁,有恶意,严重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客观交际。
而语用的错误使用,正是缺乏国家文化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正因此充分的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文化教学和英语语法教学二者缺一不可。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27期总第675期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摘 要: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越发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理解国内外文化环境差异的前提下学好英语知识,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差异性词汇分析、创设交际场景、创设体验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期为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作者简介:刘晓瑜,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色的用语方式和词汇是文化的集中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国内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对学生今后了解世界、学习先进文化、理解他国的人文环境起到了优势作用。
为此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奠定基础。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语言与文化具有深厚的联系,二者都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特色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对方的文化环境,如学习食物类的英语单词,接触的是饮食文化,学习节日类单词,接触的是节日文化。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脱离了文化环境单纯学习语言知识,相当于丢失了语言知识的沟通、交流属性,背离了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
为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不同需求选择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采取与小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相符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接触、学习、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教育

第 2 卷 第 1 期 3 1 20 06年 1 1月
辽 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 un lo io igE u ain l d ns a o n tu e o ra f an n d c t a mii rt n I s tt L o A t i i
Hale Waihona Puke 生的跨文化j识。这还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成功与否, 薛 除了取 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 , 要拜访某人 , 必须事先通知或
决于双方对英语这种 中介语 的应用 能力外 ,在很大程度上还 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 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
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 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 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 认知模式 、 态度等 的程度 如何 , 合作 当然也包 括对交际对象 的 大的随意性 , 不会像 西方人那样 严格 的按 照计划进 行 , 一般 西 文化 背景、 风俗习惯等的 了解 。 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
谊在英语教学 中融入跨文化意识的教育 , 高学生的跨 文化 意诅 , 使 学生在垮文化 交际中取得 成功。通过 列举 几个 方面的跨文 提 以 化冲突 , 分析其产生的原 因, 简要 井进而论述跨文化 意祝教 育的 目 标和方法 。 【 关键词】 文化 ; 文化 交际; 文化 冲突; 跨 跨 交际一 结构- 跨文化
西方 国家却没有 这样 的文化习惯 , 当他们 受到 音乐 、 美术 等 , 而广义讲 是一个 社会学术语 , 按照社会 学家 和 以表谦 虚有礼 。 人类学 家对 “ 文化 ” 下的定义 , 所 我们所说 的“ 化” 文 是指一个 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hn u表示接受。 T aky ” o 由于中西 社会 所具有的独特 的信仰 、 习惯 、 制度 、 目标 和技术 的总模式 , 文化差异 , 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 自 , 信 毫不谦虚; 而当西方人 是由人类创造 的 , 经过历史检验沉 淀下来 的物质 和精 神财富 。 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 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 自己否 著名 的语言学家邓 炎昌和刘润清 曾经说 过 ,语言是文化 的一 定 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 自己贬 得一文不 值时 ,会 感到非 常惊 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部分, 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还有些社会学家认为, 语言是 讶 , 文化的冠石——没有语 言就没有文化 ; 从另一方 面看 , 言又 语 () 4餐饮习俗方 面的 冲突。中华 民族素 有热情 好客的优 良 受文化 的影 响, 反映文化 。可以说 语言反 映一个 民族的特征 , 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热情 的中 国人 常常互相敬 烟敬 它不仅包含着该 民族 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 民族 酒。中国人宴客,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 主人也总习惯讲几 句“ 多多包涵” 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 对人生的看法 、 生活方式 和思维方式 。 2 文 化 交 际 . 跨 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 、 多喝酒 。而在西方 国家 , 人们讲 所 “ 跨文 化交 际”指本族语者与 非本族语 者之 间的交际 , 也 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 隐私 , 以他们不会做 强人 所难 的事 。 绝 自己想吃什么 就吃什么 , 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 吃饭的时候 , 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 于不 同的 民族所 处 的生态 、 物质 、 社会 及宗教等 环境 不同 , 因 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 客人喝酒 , 不会非要你喝醉 了为止。 4 文化 冲突产生的原 因 . 跨 而各 自的语言 环境 产生了不同 的语 言习惯 、 社会 文化 、 风土人
浅议高中英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要求学生轮流在课上进行3 分钟 的f r e e t a l k , 内容 可 以为英语国家文化 中的一个习语 、 一则笑话 、 一个 故 事 。通 过 这 样 时 间短 、 趣味 l 生 强 的文 化 汇 报 , 可 以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同时使学生学会 主动 收集 文 化资料 , 培养 自觉意识 , 不断积累文化知识 。
应? 许 多 在 东 西 方 文 化 中共 有 的 事 物 ,如 动 物 、 植
笔者授课时 口头向学生描述一个 在跨 文化 交际 中引起误解甚至冲突的事件 , 并通过 图片 、 多媒 体课 件、 电影片段或 录像来展示这一事件 , 然后提出一系 列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 。或者先让学生阅读一篇介 绍英美文化一个侧面的材料 ,然后就材料的 内容进 行扩展性介绍和讨论。通过 师生 的讨论 、对 比和分 析, 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 的敏感性。
0
课 改 探 微
; 戋 议刍中 晏锯谤筹学生 跨灰 化囊 { 策略
一 冯纪 敏
高 中英 语 新 课 程 标 准 把文 化 教 学 内容 分 为 知识 文化和交际文化 ,其 目的在于让学生 了解文化的内 涵, 让教师明确 、 重视影响交际的因素并选择相关的 教学项 目, 使跨文化教学具有较强 的操作性 。 笔者下 面就高 中英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的策略谈谈 自己 的一 点 拙 见 。
二 直接 阐释 法
有外 教上课 的学校 , 要充分利用外教的优势 , 除 开设 口语课外 ,还开展英语角活动。通过英语角活 动, 学生不仅巩 固、 运用所学语 言知识 , 而且 直接 了 解 西 方 文化 , 逐 步建 立 文 化 知 识 结 构 和 文 化 图 式 , 不 断提高跨 文化 的交 际能力。 同时 , 笔者鼓励 学生在课 外多与外教交 流, 通过在 日常生活 中与外教的接触 , 学生往往能学 到许多生动的社会 文化背景方 面的知 识, 直 观地感受 中西文化 的差异 , 身临其境地体会外 来文化的细微之处 , 得到文化 意识 的熏 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策略
摘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我国英语教学一直都是以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和口语训练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
该文分析了跨文化意识的内涵,指出了基础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和内容,进而提出了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基础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目标和内容策略
我国英语教学一直都是以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和口语训练为主,却不重视介绍跨国文化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异国的文化不了解,而导致交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同时,2000年9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把文化意识的培养列入了英语课程的内容,并与技能、知识、情感、策略等课程内容相提并论,更加明确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对此,该文以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为研究视角,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进行了解读,确立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与目标,同时提出了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力图为基础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1跨文化意识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外语教育语言学所研究的文化,是一种狭义文化,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关于“跨文化”,英语中有两种相应的翻译,一种是“cross cultural”,另一种“imercultural”。
在一般的文献资料中,使用“cross cultural”的居多。
跨文化是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
基础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主要关注的是关于中英文化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在中英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和相互充实的关系。
而跨文化意识主要指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跨文化意识不只是指对异文化的敏感性,更是促使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相互融合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它是基础英语教育的目标。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我们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和外语教育最根本的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跨文化意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文化差异意识、文化平等意识、文化理解意识、文化融合意识以及文化传播意识等。
2基础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五级和八级的培养目标。
根据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可以把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制订的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3个级别的31个教学目标归纳为4大类:第一,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第二,增强文化理解能力;第三,恰当得体地迸行跨文化交际;第四,逐步养成世界意识。
在基础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方面,语言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语言交际文化主要包括词汇、习语、语篇、交际习俗和礼仪等。
而非语言交际文化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非语言交际习惯。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同样重要。
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以交际文化教学为切入点,逐步渗透知识文化。
3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策略
3.1加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英语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讲解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以解文化差异,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其次,对比与分析文化异同。
各个民族由于地域、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等不同,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语言与文化知识的教学。
因此,教师应该具有文化平等意识,才能在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对比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
在选择英语学习材料
时,要特别注重其语言背景之后的文化含量。
可以直接把一些原版外文资料作为阅读和听力辅导材料,让学生在纯正的英语文化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的英文作品进行口语的训练,从中能更深刻的了解到异国的文化知识,为进一步的文化学习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加强课堂语言实践学习,如听说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和角色表演。
3.2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中学英语教师要厚积薄发,熟悉外语教学所涉及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民族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借助所学文化因素去增强理解能力,使学生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
因此,要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更新教学观念。
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给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中学英语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二,加强文化修养。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可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其一是重视教师英语文化课程培训,其二是教师要主动地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加强文化修养;其三是要重视文化教学。
3.3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在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学校应努
力营造一个英语文化氛围浓厚的第二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更广阔的舞台。
第二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第一,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培养了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增加文化的积累。
第三,加强课外跨文化交际训练,如学生在校内随处可见英语成语、谚语,身临其境。
同时,定期开展英语角、英语朗诵、英语演讲等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盈光.谈英语交际能力与文化背景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1(12).
[2] 杨静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 张莹.论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