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

合集下载

浅论苏珊·格里芬的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浅论苏珊·格里芬的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浅论苏珊·格里芬的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女性主义众多流派之一,它最初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思潮和理论。

旨在探究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共同受压制的根源,提倡解放女性与解放自然的一致性,弘扬女性与自然的价值,实现二者的双重解放。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作家苏珊·格里芬。

标签: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苏珊·格里芬;女性与自然一、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及苏珊·格里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步入第二次浪潮,她们不仅主张在经济、政治、地位等方面和男性平等,也希望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将个人解放和社会变革结合起来,从社会中寻求受压迫的根源,力求解放女性和实现有差别基础上的平等。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各种环保运动也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女性思想与生态思想协调发展的必然性,也认识到女性运动和环境运动合流的重要性,于是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生态女性主义随后衍生出了多元的文化思潮和理论,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认为男性统治者把女性和自然放在被压抑和贬低的从属地位,压迫着“自然化”的女性和“女性化”的自然,他们把二者排斥在男权主流文化之外,并将二者都纳入在男权统治之中。

因此,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者主张重新审视女性与自然等被男权所贬低的客体,建构一个新的生态女性主义世界观,并通过直接的政治行动解放女性和自然。

可以说,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具有激进的女性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文学批评性。

苏珊·格里芬就是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尽管她把自己定义为诗人,但她也是著名的剧作家和哲学家。

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地发表作品,代表作主要有:《女性与自然:她内在的呼号》《色情与沉默》《石头之歌》《她身体的思想:进入黑暗的旅程》等。

二、《女性与自然:她内在的呼号》中的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苏珊·格里芬的《女性与自然》这部著作是生态女性主义的奠基之作,被誉为生态女性主义的里程碑,为生态女性主义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最蓝的眼睛》的自然意象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最蓝的眼睛》的自然意象

99鉴 赏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最蓝的眼睛》的自然意象易彩虹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非裔女作家,《最蓝的眼睛》作为她的处女作一直备受学界关注。

其中,自然意象有着丰富的意义,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深度剖析,发现小说里的黑人女性命运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的破坏使以佩克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精神生态遭遇重创。

在白人文化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为解决黑人女性的精神危机,黑人女性需要借助自然认识自我身份,树立黑人女性的身份意识。

研究自然意象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并更好地理解作品。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非裔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根植于她的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关注性别,种族和文化。

她身为作家,肩负起民族重任,通过作品,她关注被边缘化并深受多重压迫的非裔黑人妇女及小孩”。

在《最蓝的眼睛》中,她描写了一个十一岁黑人小女孩儿佩克拉,她因长相奇丑被家人、同胞和社会唾弃,疯狂地追求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在追求蓝眼睛的途中,神智疯癫。

通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笔者认为,自然与女性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万物的秩序紊乱造成了黑人女性的精神荒芜和扭曲。

在种族歧视和白人文化至上的社会背景下,解决黑人女性的精神生态危机,黑人女性必须回归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借助自然促进黑人自我身份认知和黑人女性身份意识的觉醒。

一、四季作者通过打破春夏秋冬的自然顺序,以秋冬春夏作为故事发展的叙事框架,以此暗示小说里的人物处在一个乱序混沌、被扭曲的社会里。

秋天原本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庆贺丰收的喜悦季节,但是佩克拉因自己长相“丑”而被自己父母忽视和边缘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在学校里,她也被老师忽略,被黑人同胞嘲笑,被白人嫌弃,心灵饱受家庭和社会的无情鞭打。

100鉴 赏在充满严寒的冬季,作者呈现了克劳迪娅一家的平淡朴实却充满温暖,佩克拉获得了他们的帮助,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春天本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季节,佩克拉却遭受了母亲的虐待、父亲的强暴和外人的凌辱,以佩克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春天呈现的却是痛苦的记忆。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探析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探析

前言尽管男人、女人都为自然界所生养,但是与男人相比,女人更贴近大地和海洋。

自然界养育着万物,女人则养育着人类;自然界赋予地球以生命,女人则赋予整个人类以乳汁;大自然千变万化,女人也柔情万千,并在无常和流变中创造着和展示着美的形式与法则。

因此女人比男人更靠近大自然的真实与美丽,本质上更像是大自然的化身,更接近于自然界的造化。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古至今,人类更愿意把女人比作天使;把大地比作母亲。

然而遗憾的是,在男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统治的社会,今天的人类似乎愈来愈远离自然世界。

他们随心所欲地消耗着自然、破坏着自然、驯训和征服着自然;好像自然界只是一个可被无偿利用和支配的对象;从而使人类日益走向大自然的对立面。

这实际上既是对自然世界的压制和破坏,也是对女性的侵占和伤害。

男人们没有认识到:利用理性逻辑、抽象的概念、僵死的形式、以及全部所谓必然性的推理与判断,并不能拯救那已经被破坏了的河流、湖泊、土地、草原;只有通过对大自然的真情投入和倾心相爱,才能最终挽救危机四伏的人类和遭到严重破坏的自然。

这是具有生命力的大自然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世界女性主义者们对于自己和整个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渴望。

因此,流行于当今世界的生态女性主义实质上,是当代西方环境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结合的产物。

与跨文化的全球女性主义一样,生态女性主义力图展示各种人类压迫之间的关系,但它同时也集中思考人类控制非人类世界或自然界的企图。

其中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生态女性主义丰富思想中的一个亮点。

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自然”的概念是历史和社会建构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们认为自然不是与人对立存在的,而是与人和谐相处的有机整体。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并不是中心,而是与自然处于平等地位的。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概念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自然不是僵死的,而是活的;不是人们剥夺的对象,而是与人和谐相处的自然。

第二,女性与自然存在紧密联系,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相似性。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 作者 简介]王 霞( 1 9 6 3 一 ) , 女, 河南洛 阳人 ,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研 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 究和青年思想政治教 育。

4 8・
《 理论探索) 2 0 1 3年第 5期( 总第 2 0 3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哲学问题
科学创立之时就 已经大量存在 , 科学领域对性别 、 自 之前 的差别要远远小于社会性别 ,女性的性别是男 然、 认识方式等的描述都采用 了隐喻的方式 , 正是通 权社会下的一种社会建构。 在男权社会中, 男性掌握
视野 , 生 态女 性 主义 理论 由此 形成 。 生态女 性 主义将 这 一转 移可 以是 从种 到 属或从 属 到种 , 或 从 属到 属 , 性 别社会 建 构 的这种 分 析视 角 ,通 过各 种 隐喻 引 入 或 根据 类推 。” … 隐喻这 种认 知方式 表 达上 的模 到 其对 生态 问题 分析 ,将现 代生 态 问题 的根源 归结 糊 和不 准确 , 一直 被科 学 家所批 判 。 随着科学 哲学 等 于 男权 社会 的 “ 人 类 中心 主 义 ” 与对 “ 人 和 自然 ” 两分 对科 学 的研究 发 现 ,科 学研 究 中也 经常 使用 隐 喻 的
为目 标 ,并对造成男女在社会 中不平等的原因进行 任务 , 从而建立生态女性主义的有机论 自然观。 反思。 到2 0 世纪 7 0 年代之后 , 女性主义吸收建构主 性别 与 自然 隐喻


义的思想 , 并将其运用到对性别的社会分析 中, 将性 隐喻 是语 言 学 和 哲 学 中 重要 的一 种 分 析 方式 , 别 之 间 的差别 看 做 是 一种 “ 社 会性 别 ” 之差 , 男 女 的 它 是通 过将 一种 熟 知 的对象 借用 认识 另 外 的不熟 悉 社会性别差别要远远高于生理性别 的差别 ,在男权 的对象 。古希腊哲学家就经常使用隐喻来表述 自己 社会下 , 女性 的角色被定义为男性 的附庸。 随着人类 对 世 界的认识 , 亚里 斯多 德将 隐 喻定 义 为一 种 “ 通过 生存环境问题的显现 ,生态 问题进入了女性主义的 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的 ,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综述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综述
为 女性所 受 到 的压 迫 与 自然 所 受 到 的 压 迫 有 着 直 女性 与 自然 界 的压 迫 , 导 建 立 一 种 人 与人 、 与 倡 人 接 的联 系 。 自然之 间 的新 型关 系 。1 _
这 一思 想传 人 中 国后 , 引起 了部 分 中 国学者 的
纵 观 国 内学 者 研究 , 基本 上 将生 态 女性 主义 看
系, 然存在 着诸 多可疑之处 ; 仍 而且 , 生态女 性主义带有 强烈的乌托邦 色彩 。这些研 究空 白, 为生 态女性
主 义 的 “ 国 化 ” 下 了很 大 发展 空 间 。 中 留
关 键 词 :生 态 女 性 主 义 ;女 性 ; 自然 中 图 分 类 号 :C 1 .8 93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07—39 (090 —05 0 682 0 )6 03— 5
这一流派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郑湘萍在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一认为加强或者削弱女性与自然的联系都不能使女文中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流派提出了划分标准性获益关键问题在于当前西方父权制式的不可持女性与自然的联系主要存在于生物心理层面还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加深了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是存在于社会文化层面的问题上以及在应该强治
关注。截至 20 年 8 在 中国期 刊全文数据库 、 作女 性 主义 的一 个 分 支 。 “ 历 史 上 看 , 态 女 性 09 月, 从 生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 、 中国优秀硕士 主义 思潮 是 在女 性 主 义 运 动 的三 次 浪 潮 中逐 步 发 学 位论 文全 文数 据 库 和 中 国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全 文 数 展 和完 善起 来 的 。就其 起源 、 展 与 目前 的倾 向而 发
5 4

哈代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哈代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哈代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摘要:哈代通过他的小说表达了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关注,揭示了女性和自然都是男性和文明社会的压迫对象,因而他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关键词:托马斯·哈代;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自然;工业文明;男权;女性Abstract: Hardy expressed the dual concern of women and nature through his novels, reveal women and nature are the oppression object of men and civilized society, and therefore he is a writer of the eco-feminist consciousness,Key words: Thomas Hardy; eco-feminist ideology; natur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patriarchal; women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首要的内容就是认同自然和女性。

它试图探索普遍存在的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都被否定和边缘化了,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往往缺席。

同时,生态女性主义强烈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

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瓦伦认为只有推翻主张控制自然和女性的父权制社会观,才能最终使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和睦相处,协调发展。

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主题一直是自然和女性。

在他的小说中,他把自然和女性联系起来,同时他在小说中大量描写自然生态,通过批判文明与自然的关系来唤醒人们追求和谐的生态意识。

此外,他还在其作品中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因此可以说他的小说其实就是充满生态女性主义内涵的经典作品。

一、自然和女性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认为,女性和自然都遭受着父权制文化的压迫和统治,因而二者有着共同的命运,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他者”。

女性与生态保护:基于女性主义的解读

女性与生态保护:基于女性主义的解读

女性与生态保护:基于女性主义的解读王郁芳【摘要】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任务把生态保护提到了更高的层面,而女性与生态保护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文化的建构中,女性概念和自然概念的相关性十分明显,男权文化下的自然与女性更是有着相似的逻辑统治,女性与自然有更密切的联系.女性特质和性别角色也使女性与生态保护有着特定的密切关系,因为女性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管理者和消费者,女性在教育子女、提高家庭成员环境意识中更是具有重要作用.当代女权运动与生态保护运动都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女权运动所追求的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与公正,与生态保护运动所追求整个人类对环境的公正是完全一致的.【期刊名称】《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女性;生态保护;自然环境;女性主义【作者】王郁芳【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女性运动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974年最早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认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她试图号召妇女领导一场生态运动,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此后,自然和女性的联系成为生态女性主义关心的核心问题,同时把关注各种形式的压迫与统治,把解放妇女、解决生态危机和反对压迫一起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1994年,首届“中国妇女与环境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发表了《中国妇女环境宣言》。

宣言指出:“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也是妇女应尽的义务,有必要对妇女运动的发展战略和妇女解放思想进行变革和充实,以期建立符合人类社会现代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为当代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妇女不仅被看作是社会进步最受负面影响的牺牲品,而且也被视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摘要:新时期文学中,铁凝的小说《孕妇与牛》、迟子建的小说《逝川》和张抗抗的《作女》自觉地展现自然与女性的密切关系,其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尤为突出,她们通过一种超越性别的观念,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男人和女人和谐平等的新型生态关系的理想建构。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女性自然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就是把文学批评放在生态危机和性别歧视的语境下,研究文学、自然、女性与文化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自然和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质疑和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揭露和批判性别歧视,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女性意识。

新时期文学中,铁凝的《孕妇与牛》、迟子建的《逝川》和张抗抗的《作女》,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尤为突出,她们通过一种超越性别的观念,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男人和女人和谐平等的新型生态关系的理想建构。

一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曾指出:“女人比男人更紧密、更深刻地同自然幽暗的原初根据联系在一起,女人最本质、最富个体性的东西同样比男人更强烈地扎根于最自然、最普遍的保障烈性统一的功能。

”[1] (P.8 )而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斯塔霍克认为,女性可以通过自身身体的独特经验(如月经、怀孕、生育和养育等)来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同一性,来体会人类生命与自然生命的一体相融。

铁凝也曾表示:“我想起十九世纪一些批评家曾经嘲讽乔治桑的小说不是产生在头脑里,而是产生在子宫里。

我倒觉得假如女人的篇章真正地产生在子宫里也并非易事。

那正是安谧而热烈的孕育生命之地,你必得有献出生命的勇气才可能将你的‘胎儿’产出。

”[2]铁凝的小说《孕妇与牛》就是通过对女性怀孕后特殊心理的体察,对女性观照生命的这种眼光作了充分的表现。

小说写一个孕妇与一头叫黑的怀孕的黄牛作伴,相互招呼着、关心着,悠闲地从集上回来,走在回村的乡间土路上。

孕妇平和宁静的心态氤氲于字里行间,使人感受到女性创造新生命的幸福与自豪,感受到女性的宽容、悠闲,以及她对周围一切事物无边的爱:“孕妇和黑在平原上结伴而行,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