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8

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8
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8

关闭窗口

一、最新科技统计数据

(一)科技经费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科技经费支

2050.22312.52671.53121.64004.44836.25757.37040

出额(亿

元)

国家财政科

575.6703.3816.2944.61095.31334.91688.52050

技拨款(亿

元)

3.6 3.7 3.7 3.8 3.8 3.9

4.2 4.0

占国家财政

总支出的比

重(%)

895.71042.51287.6153 9.61966.32450.03003.13664

R&D经费

(亿元)

0.900.95 1.07 1.13 1.23 1.34 1.42 1.49

与国内生产

总值之比(%)

注:2007年数据均为预计数。

由于财政支出科目发生变化,2007年财政科技拨款的预测值与实际调查结果可能会有较大差距。

(二)科技人员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专业技术人员*(万人)2165.12169.82186.02174.02178.32197.92229.82259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万人)322.4314.1322.2328.4348.2381.5413.2432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二、主要科技、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

国家

研究与发展经费(亿美元)与GDP的比例(%)2002200320042005200620022003200420052006

中国155.56 186.01 237.57 298.98 376.64 1.07 1.13 1.23 1.33 1.42澳大利亚71.78 ..117.48 .... 1.69.. 1.78....奥地利44.09 56.91 65.18 73.67 79.33 2.12 2.23 2.22 2.41 2.45比利时48.95 58.43 67.10 69.04 72.73 1.94 1.89 1.87 1.86 1.85加拿大149.99 173.71 199.87 224.25 249.98 2.04 2.01 2.01 1.98 1.97捷克9.03 11.43 13.65 17.61 22.08 1.20 1.25 1.25 1.41 1.54丹麦43.61 54.76 60.81 63.30 67.09 2.51 2.58 2.50 2.45 2.43芬兰45.46 56.49 65.23 68.07 72.27 3.36 3.43 3.45 3.48 3.45法国324.95 390.16 442.85 455.89 476.49 2.23 2.17 2.15 2.13 2.12德国502.22 615.54 682.51 693.17 730.50 2.49 2.52 2.49 2.48 2.51匈牙利 6.65 7.84 8.95 10.41 11.31 1.000.930.880.94 1.00意大利137.40 166.69 189.39 193.99 .. 1.13 1.11 1.10 1.10..日本1240.27 1352.80 1458.76 1512.70 .. 3.17 3.20 3.17 3.33..韩国138.48 160.02 193.70 235.87 .. 2.53 2.63 2.85 2.98..墨西哥28.31 27.74 32.23 38.71 ..0.440.430.470.50..荷兰75.47 94.53 108.30 109.65 .. 1.72 1.76 1.78 1.73..波兰11.08 11.72 14.09 17.23 18.99 0.560.540.560.570.56西班牙67.70 92.69 111.08 126.81 ..0.99 1.05 1.06 1.12..瑞典..120.08 129.45 138.92 146.64 .. 3.95 3.71 3.89 3.82土耳其12.23 14.64 20.33 28.55 ..0.660.610.670.79..英国288.18 324.90 373.43 395.71 .. 1.83 1.79 1.73 1.78..美国2770.55 2897.22 3010.16 3244.64 3437.48 2.66 2.66 2.59 2.62 2.62以色列51.91 51.21 54.23 58.23 63.59 4.75 4.45 4.43 4.49 4.53罗马尼亚 1.74 2.30 2.92 4.06 5.57 0.380.390.390.410.46俄罗斯43.07 55.34 68.04 81.59 106.05 1.25 1.28 1.15 1.07 1.08新加坡19.01 19.66 24.03 27.53 .. 2.15 2.12 2.24 2.36..南非..13.33 18.59 22.25 ....0.800.860.92..

巴西43.6048.9555.9873.41..0.950.970.930.83..印度35.47 39.47 45.26 48.01 0.820.80.78..

资料来源: OECD《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07/2;巴西数据来自The Network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 Ibero-American and Inter-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7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内 容 摘 要

(2006年数据)

★ 全国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6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4.2%。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1009.7亿元;地财政科技拨款为678.8亿元。有17个省市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超过10亿元,其总额为597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科

技拨款的88%。九省市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2%,最高的上海达5.23%。

★ 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位居世界第六位。

R&D经费与GDP之比为1.42%。企业R&D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政府研究机构支出567.3亿元,高等学校支出276.8亿元。来自政府的R&D资金为742.1亿元。基础

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5.2%、16.8%和78.0%。

★ 政府研究机构共有科技活动人员46.2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78万人,占3.85%,具有硕士学位的有5.2万人,占11.26%,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3.1和4.8个百分点。政府研究机构R&D课题总经费中,来自政府科技项目的经费比重为81.6%。R&D经费支出额达567.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的比重分

图1 全国财政科技拨款变化情况(1991-2006年)

[1]

绝大部分进展良好;项目资金投入持续上升;专利和论文继续增长;产业化计划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1.绝大部分项目进展良好

[1]

包括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四、2007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

(一)全国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2006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新进展。

1.科技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增长22.4%,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按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

分研究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5.2%、16.8%和78%。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1.1%、18.9%和9.2%。

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力度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为1688.5亿元,比上年增加353.6亿元,增长26.5%;科技拨款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

科技统计业务相关知识

科技统计业务相关知识 一、统计范围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包括以下两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以每年省科技厅认定公示的企业为准,若最终国家科技部未审核通过、未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则退出高新报表。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三年到期后未复审或重新申请,则退出高新报表。 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两个标准为基础,结合企业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若企业行业代码与产业分类相同,则纳入高新季报。 二、申报时间 名录库调整时间一年只有两次机会,6月10日前和12月10日前,区统计局会直接和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联系,请配合其进行申报工作。 二、报表时间 1、已经申报入库的科技企业要按时报送高新季度报表,报表时间如下:

2、年度报表 报送范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网时间:年后1月20日,截止时间:年后3月6日。年度有两个表:107-1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107-2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活动及项目情况表。 三、R&D项目判读 判断项目是不是R&D项目,主要依据填报107-1表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的某些指标来判断 1、从项目名称中直接判段 如果项目名称中带有“生产线、技改、改造、技术改造、推广、年产、打样、翻新、产业化、示范、cyh”等字样,该项目不算为R&D项目。 2、从填报107-1表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的指标来判段 R&D项目的认定指107-1表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项目主要成果形式代码为1、2、3、4、8,且跨年项目

所处进展阶段为1、2、3、空的项目,但不包括项目成果形式代码为2并且技术经济目标代码为5的项目。 3、项目成果形式为“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的均不属R&D 项目。 4、项目技术经济目标为“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不属R&D 项目; 5、项目进展阶段为“试生产阶段”不属于R&D 项目。 四、不同报表中的R&D 经费填报范围 表名 指标名称 主要区别 《财务状况表》 研究与开发经费 ①不需填报科技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 研究与试验发展(R&D ) 经费支出 ①不需填报科技项目。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活动及项目情况表》 R&D 经费内部支出 ①必须填报科技项目,且根据项目的成果形式和技术经济目标来确定是否属于R&D 项目; ②包括企业内部支出、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但不包括委托其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的经费。

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的论文

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概况 出于制定科技政策的需要,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已日益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最早系统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在世界科技统计界处于领先地位,对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在组织上有一套机构,并有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指标研究工作,并把科技统计、科技指标与管理决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注意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研究并制定了一整套科技统计手册,为科技统计工作提供了共同遵循的统一标准与规范; 系统地收集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了科技统计数据库; 定期出版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internet信息网传输信息; 为满足制定科技政策对指标的要求,十分重视研

究能测独创新以及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指标; 注意加强与非oecd成员国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为合作、收集非成员国的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以下对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这些具体情况和特点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二、组织机构 oecd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目前共有29个成员国,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oecd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协调成员国关系,促进成员国合作,经常为成员国制定国内政策和确定在区域性、国际性组织中的立场提供帮助。 oecd的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oecd成员国和欧共体各派一位大使级代表组成。理事会下设委员会,委员会是oecd成员国举行会议和交换信息的机构,由各成员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派代表组成,委员会内可设有专家组和工作组。针对不同的领域和议题,oecd共设有200多个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 oecd的日常工作机构是秘书处,设在巴黎oecd 总部。秘书处下设司或部,每一个司服务于一个或若

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下载说明:请下载该文档,下载完成后,请输入链接直接下载。百度云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016324397.html,/s/1hq1QJM8 (由于文库上传不了统计年鉴的格式,请见谅!) 备注:每一个年份需要下载一次。(根据国家发布的版本,2008年及08年以后都有excel 版本和网页版本) 我会根据收到的财富值给您压缩密码。 数据年份: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年—2013年。 2013年部分内容展示: 6-1 国家主要科技计划中央财政拨款 Appropriation for S&T by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Main Programs of S&T 单位:万元(10 000 yuan) 项目Item 200 1 2005 2006 2007 2008 200 9 201 2011 201 2 863计划863 Program 731 53 3986 27.8 6 379 501 444 416. 1 559 200 51 15 00 511 500 5115 00 551 500 基础研究计划Basic Research Progra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159 835 2701 28 362 014 433 096 535 851 64 26 97 103 810 9 1404 342. 8 170 0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600 00 1000 00 978 92 129 263 150 415 18 99 76 271 813 3092 44.5 267 819 展计划(973计划) Program of China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 National Major Scientific 375 26.9 5 353 18 395 85 70 02 4 128 187 1407 55.5 132 181 计划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科技支撑计划/科技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105 340 1624 40 288 790 542 337 506 556 50 00 00 500 000 5500 00 642 555 攻关计划

科技统计业务相关知识

科技统计业务相关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科技统计业务相关知识 一、统计范围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包括以下两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以每年省科技厅认定公示的企业为准,若最终国家科技部未审核通过、未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则退出高新报表。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三年到期后未复审或重新申请,则退出高新报表。 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两个标准为基础,结合企业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若企业行业代码与产业分类相同,则纳入高新季报。 二、申报时间 名录库调整时间一年只有两次机会,6月10日前和12月10日前,区统计局会直接和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联系,请配合其进行申报工作。 二、报表时间 1、已经申报入库的科技企业要按时报送高新季度报表,报表时间如下:

2、年度报表 报送范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网时间:年后1月20日,截止时间:年后3月6日。年度有两个表:107-1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107-2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活动及项目情况表。 三、R&D项目判读 判断项目是不是R&D项目,主要依据填报107-1表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的某些指标来判断 1、从项目名称中直接判段 如果项目名称中带有“生产线、技改、改造、技术改造、推广、年产、打样、翻新、产业化、示范、cyh”等字样,该项目不算为R&D项目。 2、从填报107-1表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的指标来判段 R&D项目的认定指107-1表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情况表)项目主要成果形式代码为1、2、3、4、8,且跨年项目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科技统计指标解释

作者:日期:

科技统计指标 科技活动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所谓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指在一个机构的范围之内,并列入这一机构的工作计划,由这一机构的人员有计划地进行的科技活动。目前科技活动统计包括研究与发展活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 研究与发展(R &D)指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开创新的用途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它具备四种基本条件:创造性、新颖性或创新、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新知识的产生。它包括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 基础研究指不直接考虑用途,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 发现、新学说为目的或对已有的规律、发现、学说作系统性的补充而进行的理论研究或实验。其成果以科学论文、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指利用基础研究所发现的知识,确定特定的目标,为了明确基础研究成果的实用化的可能性,探索新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及时对已经实用化的技术探索新的应用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研究。应用研究实际上并不直接产生新的(或改进)产品或工艺,其成果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和专利等。 实验发展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知识,为生产 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从事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为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技术基本特点的原型,可达到设计定型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实验报告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指为解决研究与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 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分。此类活动包括为达到生产顺利进行以及为形成生产规模和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活动成果最终形式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使用的带有技术、工艺参数规范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包括: (1)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业领域里为形成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而进行的工业性试验。 ⑵仿制国内外技术先进的新产品而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3)为满足本部门的技术需求而对引进国内外新方法所进行的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工作。

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3-国内

中国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Statistical Data of Chinese S&T Papers (3) 2017 中国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7年10月31日

2017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中国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目录 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论文情况-1- 二、国内论文学科分布状况-1- 三、国内论文地区分布状况-2- 四、国内论文的机构分布-2- 五、国际合著情况-3- 六、社会科学领域论文分布情况-4- 七、各地区论文、专利数与R&D经费对照-5- 八、各类机构产出论文的影响-6-

2017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中国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 1 - 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论文情况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1987年建立的, 收录我国各学科重要科技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6年CSTPCD收录自然科学领域期刊的期刊有2008种,它们共发表我国作者作为第 一作者的论文49.42万篇;收录社会科学领域期刊的期刊有395种,它们共发表我国作者作 为第一作者的论文6.71万篇 二、国内论文学科分布状况 2 农学183770 3 地学153775 4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120533 5 中医学111388 6 计算技术102686 7 环境科学97571 8 生物学97184 9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6054 10 基础医学68235 2 计算技术29799 3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25108 4 中医学21727 5 农学21203 6 基础医学17311 7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16100 8 环境科学14922 9 生物学14217 10 地学14068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 一、有变动的指标定义 1.外聘的流动研究人员:外聘短期或长期的访问学者、研究人员(编制在其他单位)。 2.招收的非本单位在读研究生:本单位招收的在读的研究生,不包括本单位职工在读的研 究生。 3.用于科技活动的贷款:指本机构为开展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不论 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不包括基本建设费。 4.非科技活动借贷款:指本机构为开展非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不论 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不包括基本建设费。 5.另外:部分指标名称作了修改,部分指标变换了归类方式,在此对这些指标不予以一一 说明,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报表。 二、关于科技活动人员 1.定义 科技活动人员系指直接参加某个机构或单位的科技活动并领取报酬的人员,且不论具有何种身份、资格(学历或职务),均属科技活动人员。包括实际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科技活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 从事实验、测试、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试验农场人员; 与机构的科研活动有关的情报、咨询、物资器材供应、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人员应作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例如,门卫、司机、保卫、食堂、医务室、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员,其工作虽是为了保证整个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因其为科技活动提供的服务只是间接的,不论这些人具有何种身份或资格,均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 2.判断下列哪些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 a.科研课题组人员 b. 科研实验室的打字员 c. 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 d. 科研院所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 e.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 f. 科研机构资料室的工作人员 g. 科研院所分管科研的所长的秘书 〖解答〗 a,b,f,g是科技活动的人员,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和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是间接服务的人员,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与科技活动无关,都不是科技活动人员。 三、关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

2011年科技统计指标解读

2011年科技统计年报指标解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根明

二种表的概念: 1、基础数据表:是由教科年报表1至10组成的原始数据表,基础数据表与封面组合起来共有十一张;其中表1、表3、表4、表8和表9是基础数据。 2、上报审核表:上报审核表是统计年报系统经过对基础数据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而形成的上报表,连同封面也是十一张。但年报汇总时,只交上报审核表,不交基础数据表。 表1 科技人力资源情况表 1.直接从事人文、社科教学与科研的人员一律不在此表填报,但在机关、行政部门工作的,原从事人文社科的人员可以在相关学科及其他学科中填报; 2.在进行人员的基本情况录入时,一定要分清楚职称、学位、学科及相关代码和对应关系。切不可把具有本科以上学位(或学历)的人员在录入技术职务、职务类别代码时录成“辅助人员90”,这样就造成了“大材小用”的结果。如下表, L1(合计) L5(副教授) L14(辅助人员) 07(博士) 12 5 7 08(硕士) 15 8 7 09(本科) 20 12 8 上表L14表明是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在选择技术职务、职务类别时误录入为“90”了,如果全部或部分出现表中所列的情况,这样就不妥了; 3.对照生成上报表1-1时,切记编号10至12行的数据不能出现在L8和L13(其他)列中,如果评定职称的在相应栏填报,没有评定职称的,基表中技术职务一栏可选择“辅助人员”; 4.在符合统计要求的人员范围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如

属双肩挑人员,则按原从事学科填报;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非双肩挑人员一律填报“999”,这样可直接归入其他学科,减少录入时的学科查找; 5.在12月31日前调离学校的人员不再统计。 表2 科技经费情况表 1.“科研人员工资1”是专指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按预算下达的科研人员工资(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科研编制人员,这种情况只有少数部属大学存在,绝大多数院校是没有的); 2.“科研人员工资2”=生成的表41中的L4(当年投入科技活动全时当量人数)×2表45栏(在岗人员年平均工资)×60% 。 3.表中15栏为“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即该栏的经费数仅包括横向科技经费,如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项目费用,但不包括表6中的技术转让经费 4.配套经费跟着经费来源走,即由哪个单位提供的配套经费就在那个单位所对应的栏中填报; 5.“转拨给外单位经费”增加了拨出经费的去向,但其中不应包括“外协加工费”; 6.“基建费”是指主要或专项用于科技活动的基建投入; 7.“在岗人员年人均工资”仅仅指工资单中“岗位补贴和职务工资”2项之和。切不可把科研补贴、奖金、劳务费等放进工资中去。各校“年人均工资”应把握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过大或过小均要引起重视。 表3 科技活动机构情况表 1.仅填报经国家、省部及主管部门批准的科技活动机构,学校自建的机构不可填报; 2.要注意从业人员与实际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折合关系,一般

最新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

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 一、概况 出于制定科技政策的需要,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已日益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最早系统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在世界科技统计界处于领先地位,对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在组织上有一套机构,并有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指标研究工作,并把科技统计、科技指标与管理决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注意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研究并制定了一整套科技统计手册,为科技统计工作提供了共同遵循的统一标准与规范; 系统地收集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了科技统计数据库; 定期出版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INTERNET信息网传输信息;为满足制定科技政策对指标的要求,十分重视研究能测独创新以及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指标; 注意加强与非OECD成员国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为合作、收集非成员国的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以下对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这些具体情况和特点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二、组织机构 OECD的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OECD成员国和欧共体各派一位大使级代表组成。理事会下设委员会,委员会是OECD成员国举行会议和交换信息的机构,由各成员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派代表组成,委员会内可设有专家组和工

作组。针对不同的领域和议题,OECD共设有200多个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OECD的日常工作机构是秘书处,设在巴黎OECD总部。秘书处下设司或部,每一个司服务于一个或若干个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组或专家组。秘书处为OECD政府间的交流与协商提供信息和分析材料。为此,收集数据、分析和研究指标就成为秘书处的极为重要的职能和工作。 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主要涉及该组织的科技政策委员会(CSTP)和秘书处的科技工业司(DSTI)。CSTP是OECD的常设委员会,由成员国以及作为观察员会的非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调成员国的科技政策、促进在科技领域内的合作。CSTP(以及OECD的工业委员会)服务的工作机构,CSTP所需要的科技统计数据、科技指标以及其他信息和分析材料都是DSTI提供的。DSTI下设的经济分析和统计处(EAS)是主要从事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机构。EAS的主要工作是:对各成员国和部分非成员国进行R D调查、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编辑出版科技统计资料;编写科技指标为科技政策委员会提供信息和分析资料;组织专家研究科技统计方法和指标、组织编写各类统计手册和规范。 为了确保科技统计数据和科技指标的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不断改进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以满足CSTP的需求并提高反映科技政策和国家特点的有效性,CSTP下设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NESTI)。NESTI由各成员国以及联合国和观察员国家的代表组成,它是对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建议和协调的机构。EAS的有关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的结果、提交给科技政策委员会的分析材料、科技指标、科技统计的标准与规范等都得经NESTI进行检查和审核。该专家组还可以就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工作向CSTP提

科技统计指标解释

科技统计指标 科技活动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所谓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指在一个机构的范围之内,并列入这一机构的工作计划,由这一机构的人员有计划地进行的科技活动。目前科技活动统计包括研究与发展活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 研究与发展(R&D)指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开创新的用途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它具备四种基本条件:创造性、新颖性或创新、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新知识的产生。它包括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 基础研究指不直接考虑用途,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为目的或对已有的规律、发现、学说作系统性的补充而进行的理论研究或实验。其成果以科学论文、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指利用基础研究所发现的知识,确定特定的目标,为了明确基础研究成果的实用化的可能性,探索新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及时对已经实用化的技术探索新的应用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研究。应用研究实际上并不直接产生新的(或改进)产品或工艺,其成果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和专利等。 实验发展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从事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为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技术基本特点的原型,可达到设计定型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实验报告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指为解决研究与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分。此类活动包括为达到生产顺利进行以及为形成生产规模和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活动成果最终形式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使用的带有技术、工艺参数规范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包括: (1)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业领域里为形成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而进行的工业性试验。 (2)仿制国内外技术先进的新产品而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3)为满足本部门的技术需求而对引进国内外新方法所进行的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工作。

我国科技统计数据

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10) 1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R&D Expenditure 1-1 全国 R&D 经费支出(2004~2009) 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 全国 R&D 经费支出(1999~2009) 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 1 冦法

冦法 2 1-2 全国 R&D 经费支出按来源和执行部门分(2009) GERD by source of funds and sector of performance 亿元 100 million yuan 执行部门 Performance sectors 经费来源 Source of funds 合计 Total 企业 Business 研究机构 Research institutes 高等学校 Higher education 其他事业 单位 Others 合计 Total 5802.1 4248.6 995.9 468.2 89.4

全国 R&D 经费支出按来源和执行部门分(2009) GERD by source of funds and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 按经费来源分 By source of funds 按执行部门分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 3 冦法

冦法 4 1-3 全国 R&D 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2009) GERD by type of activity

1-4 高技术产业 R&D 经费支出及其与工业总产值之比(2009)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expenditure on R&D and as a percentage of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高技术产业R&D 经费支出及其与工业总产值之比(2009) 5 冦法

科技统计指标解释

科技统计指标解释

科技统计指标 科技活动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所谓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指在一个机构的范围之内,并列入这一机构的工作计划,由这一机构的人员有计划地进行的科技活动。目前科技活动统计包括研究与发展活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 研究与发展(R&D)指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开创新的用途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它具备四种基本条件:创造性、新颖性或创新、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新知识的产生。它包括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 基础研究指不直接考虑用途,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为目的或对已有的规律、发现、学说作系统性的补充而进行的理论研究或实验。其成果以科学论文、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指利用基础研究所发现的知识,确定特定的目标,为了明确基础研究成果的实用化的可能性,探索新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及时对已经实用化的技术探索新的应用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研究。应用研究实际上并不直接产生新的(或改进)产品或工艺,其成果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和专利等。 实验发展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从事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为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技术基本特点的原型,可达到设计定型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实验报告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指为解决研究与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分。此类活动包括为达到生产顺利进行以及为形成生产规模和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活动成果最终形式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使用的带有技术、工艺参数规范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包括: (1)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业领域里为形成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而进行的工业性试验。 (2)仿制国内外技术先进的新产品而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3)为满足本部门的技术需求而对引进国内外新方法所进行的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工作。

2020年中国科技地位预测和估计

2020年中国科技地位预测和估计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马峥/俞征鹿/苏成/胡志宇/佟贺丰/秦涛/潘云涛/王 艳/武夷山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3055) 原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3期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对过去20年世界各国科研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出各国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科技论文和专利等数据变动的统计规律,并依此对2020年中国的科技地位进行预测和估计。预测结果反映出,2020年中国科技投入将居世界前列;科技产出数量有所增长,但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科技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为确保实现这个目标,科技部提出在21世纪前50年科技发展实现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二步是:在2020年前后,跻身世界科技大国行列,形成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介绍过国外学者的一种看法,根据对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以及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来计算,世界各国的科技实力大致分为以下5类:第1类为科技强国,目前只有美国够格,其一国研发经费就占世界研发经费总数的1/3强;第2类为科技大国,如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其中日、德分别是排在世界第2和第3位的科技大国;第3类为中等科技大国,如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韩国、瑞士、芬兰、挪威、丹麦、比利时、奥地利等,俄罗斯已经由昔日的科技大国沦落为中等科技大国,并有向科技发展中国家继续下滑的趋势;第4类为"科技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巴西等国;第5类为"科技欠发达国家"(或者称"科技弱国"),以大部分非洲国家为代表。 如果按照这个分类方法,我国现在仍处于"科技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经过不到20年的发展,能否跻身科技大国的行列,仍是个有待考证的问题。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 )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简称《洛桑报告》),最近几年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是在逐年下降的,这种趋势也给我们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带来了难度。 我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正在进行中,这次中长期规划期正好与全面建设小康

科技统计与企业技术创新

科技统计与企业技术创新 连燕华 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8月 一、创新与科技统计的基本概念 1.创新与科技的概念 (1)什么是科学技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关于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的议案》的原则,科学技术活动定义为: 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 ●研究与发展(R&D) ●科技教育与培训(STET) ●科技服务(STS) 我国在UNESCO的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界定我国科技活动包括: ●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 ●与R&D活动相关的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活动 (2)企业技术开发活动 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R&D)及其成果应用两类活动,就企业而言指通常讲的技术开发活动。

企业通常所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或研究与开发活动),就是指这里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的应用两大类活动。有时,我们也简称研发活动、科研开发等。 (3)研究与试验发展(R&D) 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 企业R&D活动中,较为普遍的和大量的活动属于试验发展活动。 (4)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R&D成果应用活动是指为使试验发展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作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的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份。 1.2 创新的概念 (1)什么是创新 是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自主筹集和配置资源,自主实施并在市场竞争中得到验证,获得经济回报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 创新是指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 要点:资源、实施、回报 参与新组合的要素主要包括: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

:xx 古代人口曾八落八从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帷幕。人口普查是现代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大禹 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 人口数字具体到个位令人生疑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徐铭东老师说,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但专家认为,这个数据肯定不能作为准确数据,因为并没有文献流传下来,且这个数据具体到个位数,更难使人相信了。 徐铭东说,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先民们就意识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曾经提出实行四民分业定居及书社制(按社登记户口),强调城乡人口、军民人口的适当比例,认为“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比例失调,则“国贫民饥”。而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指出,如果人口与资源失衡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他说,过去男人不耕田、女人不织布,还是有丰富的草木果实和野兽的皮衣可以穿,因为人少资源多,而如今一个人有5 个儿子不算多,但如果每个儿子又有5 个儿子,如此往复,人口越来越多,而资源还是那些,那分到的就变少。 正因如此,所以了解人口数量以实施相应措施显得相当重要。那么,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实施的人口普查开始于何时呢? xx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口普查 为“避税”夸大官奴婢数量 《汉书·萧何传》中记载,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的军队进入秦都咸阳,萧何

就先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图书收缴上来了,所以刘邦知道此时的人口已由原3000 万降到1300 万左右。可见秦朝时期是做过户口统计的,但是后来这些户口资料全部散佚。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在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 年)的户口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 的户口统计。 不过这些户口统计数据还是存在误差,主要是夸大了官奴婢的数量。徐铭东分析,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西汉时期,很多奴仆被编入官府的户籍,没有徭役,但要对官员加倍征收人头税。但是有一种是不收税的,就是官奴婢。元帝时朝廷各官府奴婢就有十余万,很多贵族官僚也是奴婢成群,他们将其他人员也算作官奴婢不上报。 东汉 最为细致的古代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与选美同时并进 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这2100 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 东汉对户口调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东汉时的户口调查称为“案比”,即案验、比较。 常常在每年8 月举行,同时,宫廷还会派人来“算人”,就是朝廷派人挑选少女入宫,凡是良家少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如果姿色端丽的就可以入宫选妃子。 东汉每年的户口调查规模也是非常之大,从县到乡,上至80 岁老人,下到6 岁以下孩童,都要一一进行调查。东汉户口调查的内容也很细,连身高、相貌都要调查,这些从现在一些考古实物中也可得到证明,在一片汉代的《居延新简》上就写有: “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这里面包括的信息有郡、县、里、姓名、年龄、身高、肤色。 这个叫张贺的人出生在南阳郡武当县龙里,30 岁,身高七尺二寸,肤色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5_国际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ese S&T Papers 201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目录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1 -一、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2-1.《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中国论文情况-3-2.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情况-4-3.《工程索引》(E I)收录中国论文情况-7-4.《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收录中国论文情况-8-5.S 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情况-9-6.美国《医学索引》(I NDEX M EDICUS/M EDLINE)收录中国论文情况-9-7.国际合著论文情况-10-8.基金或项目资助产出的国际论文-14-9.《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中国论文情况-15-10.国际科技论文的学科分布-17-11.国际论文的地区分布-21-12.国际论文作者单位的机构类型分布-22-13.国际高影响力论文情况-24-14.各类机构产出论文的影响-27- 二、表现不俗的中国论文-32- 三、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41- 四、专利产出相关统计-43-附件: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48-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 1 -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 2 - 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一、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 本统计报告的国际论文数据主要取自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献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 、《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ISTP)。自2005年起,增加了对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2011年起增加了对Scopus数据库的统计。 SCI数据库,收录经过严格遴选的、世界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具有独特的引文索引功能,一般认为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下文中凡未特别注明,”国际论文”即指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 Ei数据库,较全面地覆盖了工程、应用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期刊,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下文中“Ei论文”指: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 CPCI-S数据库汇集了自然科学、医学、农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每年全世界出版的会议文献的80-90%,是期刊论文的重要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动向; Scopus数据库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涵盖由5000多家出版商出版发行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卫生保健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21,000多种科技文献; MEDLINE收录文献反映了全球生物医学领域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SSCI收录论文覆盖社会科学领域,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日益突显的今天,针对SSCI论文的统计分析对于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人员也是很有意义的。

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6324397.html, 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来源:《科学》2016年第06期 2015年度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引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已完成。国际 论文数据主要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ISTP)、《医学索引》(MEDLINE)、《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 国内论文数据采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15年收录2 358种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 卓越科技论文 中国卓越科技论文,由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国内的论文共同组成。国际部分提取各学科领域内被引次数超过均值的论文,即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画一条线,高于均线的论文入选,它们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国内部分选取发表在近5年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且论文“累计被引用时序指标”超越本学科期望值的高影响力论文。卓越论文之前称为“表现不俗论文”。 2015年,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中卓越论文数为96 262篇,占论文总数的36.3%, 较2014年增加2.4%。卓越国际论文按文献类型分,96%是原创论文,4%是述评类文章。 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医学、地学、计算技术、环境科学、电子通信等10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数量最多。动力电气、天文学、能源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化工、环境科学和测绘等7个学科卓越论文达到50%以上。 国际论文发表情况 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29.68万篇,比前一年增加1.4%,占世界总数的16.3%。按论文数排序,我国连续七年排在世界第2位,排在世界前5位的是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美国排名第一,论文数量为48.86万篇,占世界份额的26.9%。 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EI收录期刊论文中,中国论文为21.73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32.0%,较2014年提高0.4%,仍居世界第一。排在世界前5位的是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印度。 CPCI-S 2015年收录世界重要会议论文46.72万篇,其中中国作者论文7.12万篇,居世界第2位。排在世界前5位的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和日本。2015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参加了在80个国家(地区)召开的1329个国际会议,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国际会议论文数最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