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艾滋病合并脑弓形虫病3例

艾滋病合并脑弓形虫病3例

艾滋病合并脑弓形虫病 3 例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86 临床资料例1: 患者, 男,30 岁, 性途径感染HIV, 于2006年4月17日确认。

CD4淋巴计数88个/UL。

因头晕、复视1 个月, 加重伴抽搐入院。

患者1 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视物模糊, 并时有左眼复视, 在外未诊治, 至入院前1 天, 出现神志不清伴四肢抽搐, 持续约 1 分钟后自行缓解, 无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及大小便失禁等症。

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亦无高血压病史。

查体:左眼睑及嘴角向下歪斜, 心肺腹无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 血常规及生化正常。

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见小片低密度灶。

弓形虫抗体IgG 阳性。

结合临床诊断: 脑弓形虫病。

例2:患者,女,27岁,静脉吸毒感染HIV,于2008年4月9日确认。

CD4淋巴计数183个/UI。

患者于2008年6月11日曾服D4T+3TC+NV 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15天后失访,至2009 年1 月始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右眼畏光、流泪、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等症就诊入院。

查体: 消瘦, 一般情况差, 反应迟钝, 语言障碍, 右眼睑下垂, 伸舌不能配合, 心肺腹(-), 右侧肢体肌力3 级, 巴氏征(+), 血常规及生化正常。

脑脊液检查常规示:WBC 75X 10?9/L,N 0.45丄0.55, 糖(+),潘氏(++++)。

生化示:TP 6.4,GLU 1.1,CL 118, 抗酸染色、墨汁染色(-) 。

病检见极少淋巴单核细胞,未见恶性细胞。

头颅CT示:右侧颞区见混杂密度占位病变,灶周见大片状低密度水肿区, 邻近侧脑室受压变形,侧脑室、第三脑室增大,局部中线结构左偏。

CD4淋巴计数复查:51个/UL, 因弓形虫脑病、结核性脑膜炎、脑淋巴瘤及脑白质病变均不能排外,给复方新诺明诊断性治疗,同时给予AZT+3TC+EF抗病毒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治疗3周后查头颅MRI示:右基底节区、右侧丘脑及右侧额颞叶、胼胝体压部、左侧脑室枕角见结节状、斑片状稍长T2稍长T2混杂信号,轻度占位效应。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认知功能疗效分析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认知功能疗效分析

DOI: 10.13419/ki.aids.2021.03.03•论著•盐酸多奈脈齐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认知功能疗效分析林兆煜,张波婷,刘佳佳,姜敏,陶鹏飞,楼金成,李惠琴,钱俊(云南酋传染病医院,昆明650301)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呢齐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人的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抗病毒治疗(ART)合并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对照组给予ART治 疗。

治疗前后进行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量表UHUS)、简易智能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药物不良反 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共人组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22例,随机分为治疗 组11例,对照组丨0例(脱组1例)。

两组患者IHDS评分、MMSE总分在8周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12周后 治疗组IHDS评分(8.00± 1.73)分、MMSE总分(26.64 ±5.85)分,变化更显著(/}<0.01);1«1^£中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i己忆力和回忆能力五个维度在丨2周后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记忆力评分(2.25±0.30>分和回忆能力评分(2.70 ±0.45)分,在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5<0.0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f=3.467)及HIV核糖核酸定量(/=3.082)与IHDS评分呈负相关,而文化程度(f=3.375)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f=3.874)与IHDS呈正相关。

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认知功能疗效较单用ART好,记忆力和回忆能力改善更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盐酸多奈哌齐;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21 )03-0229-04Analysis of cognitive function of donepezil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IDS dementia complex LIN Zhaoyu,ZHANG Boting, LIU Jiajia, JIANG Min, TAO Pengfei, LOU Jincheng, LI Huiqin, QIAN Jun. (Yunnan ProvincialHospital of I nfectious Disease, Kunming 650301,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QIANJun,Email:****************Supported by the Youth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Yunn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FD196)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ydrochloride donepezi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IDS dementia complex(ADC) and its impact on cognitive function. Methods Patients with ADC were randomly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RT combined with donepazilhydrochloride tablet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nly ART. The cognitive function variations and adverse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related dementiascale (IHDS), the simple mental status scale (MMSE) and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Results A total of 22 patients with AD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ll) and controlgroup (n=10). One case was los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HDS score and the total score of MMSE in the two groups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P<0.05).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IHDS score(8.00±l.73) and MMSE total score(26.64±5.8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more significant results than in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five aspects of MMSE, including orientation, attention & computation, language ability,memory retention and recall abilit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resen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fter 12 weeksof treatment (/^〈O.05). Meanwhile, the memory retention(2.25士0.30) and recall ability(2.70士0.45) of the treatment group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and(/=3.467) quantity of HIV-RNA(/=3.082)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HDS score, while the educational level(/=3.375)and CD4 count(r=3.874)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HDS.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donepazil in the treatment收稿日期:2020-04-15;修回日期:2020-12-08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青年项目基金(2017FD1 %)第一作者简介:林兆煜(1986—),女(彝族),云南省楚雄市人,of ADC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ART alone, with more obvious improvement of memory retention and recall ability, low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学士,研究方向:艾滋病合并精神障碍通信作者:钱俊,Email: ****************Keywords: AIDS dementia complex; hydrochloride donepazil; cognitive function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IDS dementia complex, A D C)是艾滋病(AIDS)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艾 滋病病毒(HIV)通过感染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穿 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 B B)进人脑组织 引起单核巨噻细胞、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侵犯中枢 神经系统造成患者意识、行为和运动能力改变为主 要表现的综合征。

艾滋病弓形虫脑病

艾滋病弓形虫脑病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发现弓形虫抗体 或抗原,可确诊艾滋病弓形虫脑病。
鉴别诊断
需要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引起脑部病变的原因,如肿瘤、脑血管病等 。
02
艾滋病与弓形虫脑病关系
首选螺旋霉素治疗,因乙胺嘧啶有致 畸可能,孕妇不宜使用。新生儿也需 采用螺旋霉素治疗,同时加用磺胺嘧 啶,疗程至少6个月。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措施
血液系统反应
定期检查血常规,若出现粒细胞减少 等异常,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
过敏反应
肝功能损害
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若出 现肝功能异常,应给予保肝治疗。
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中应用
0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弓形虫特异性DNA片段,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
断和疗效监测。
02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PCR基础上实现定量检测,更准确地评估病原体负荷和治疗效果。
0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一种快速、简便、低成本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政策法规支持和社会参与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艾滋病 和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艾 滋病和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发挥其 在宣传教育、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积极 作用。
加强政府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 成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机 制。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针对重点人群,如青少年、妇女 、老年人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健

艾滋病并弓形虫脑炎22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并弓形虫脑炎22例临床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9976投稿邮箱:sjzxyx22@0 引言弓形虫脑炎是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 me,AIDS)病人晚期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有着较高的感染率,病变复杂、存在很多并发症且由于大部分患者为无症状感染者,可终生呈隐性感染[1]。

因此临床诊断困难是此病最大的特点。

艾滋病并弓形虫脑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脑部影像学检查复杂,但由于长期以来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因此临床上漏诊误诊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也是AIDS 病人最常见的死因。

现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诊疗的2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感染科收治的AIDS 合并弓形虫脑炎患者。

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3-57岁,平均年龄(36±1.07)岁;性传播19例,3例发病原因不明。

1.2 诊断方法①22例患者经抗-HIV 初筛试验均显示阳性,再通过蛋白印迹法(WB)确认血清HIV 抗体为阳性。

艾滋病诊断符合我国2005年制定的艾滋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

②弓形虫脑炎诊断参考《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

理论上,取患者脑部组织进行活检,如果发现细胞内或细胞外滋养体则可确诊,但是该方法不具可行性。

③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流式细胞仪(BD 公司)对CD 4、CD 8细胞进行计数,对于未检测CD 4的病例,采用外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方法统计CD 4+T 淋巴细胞数。

1.3 治疗方法22例患者中13例给予磺胺嘧啶片联合乙胺嘧啶。

具体用法用量:乙胺嘧啶片的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2次,次日减为50mg 每天,分2次服用,3周后再改为每天25mg;磺胺嘧啶每日服用4次共4-6g,维持2g/d 共3周,为了减轻乙胺嘧啶引起的不良反应,加服四氢叶酸10-20mg/d。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3)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3)

神经病学(第8版)
脑寄生虫病
一、脑囊虫病
最常见的是外源性感染,即人体摄入带有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是因不良卫生习惯虫卵被 摄入体内致病
少见原因为内源性感染即肛门—口腔转移而形成的自身感染或者是绦虫的节片逆行入胃, 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内孵化溢出六钩蚴,蚴虫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并发育成囊尾蚴,寄生在脑实 质、脊髓、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
神经病学(第8版)
艾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
本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同性恋和混乱性交、异性性接触、药瘾、血友病、多次输血和 HIV感染者的婴儿。HIV感染后细胞免疫系统缺陷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感染是艾滋病神 经系统损害的病因。
神经病学(第8版)
艾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
临床表现
临床上依据起病快慢、病程长短、病毒侵及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及是否伴有其他病 原体感染可将AIDS的神经系统病变分为以下几类:
抗HIV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HIV药物包括:①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拉 米夫定等;②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等;③蛋白酶抑制剂:印地那韦等
神经病学(第8版)
艾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
治疗及预后
增加免疫功能 可应用异丙肌苷、甘草酸、香菇多糖、白介素-2、胸腺刺激素等或进行 骨髓移植、胸腺移植、淋巴细胞输注等免疫重建
HIV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 机会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继发性脑卒中
神经病学(第8版)
艾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
临床表现
HIV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 HIV急性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包括:①急性可逆性脑病:表现为意识模糊、记忆力减 退和情感障碍;②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表现头痛、颈强、畏光和四肢关节疼痛,偶见皮肤斑 丘疹,可有脑膜刺激征;③单发脑神经炎(如Bell麻痹)、急性上升性或横贯性脊髓炎、炎 症性神经病(如Guillain-Barré综合征)。

艾滋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艾滋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艾滋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文章目录*一、艾滋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 艾滋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 艾滋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3. 艾滋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三、艾滋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艾滋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艾滋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艾滋病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皮质激素,化疗,放疗后引起或恶性肿瘤等继发免疫疾病。

1.3、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酷似AIDS,但无HIV感染。

1.4、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AIDS有发热、消瘦则需与上述疾病鉴别。

1.5、淋巴结肿大疾病:如KS,何杰金病,淋巴瘤,血液病。

1.6、假性艾滋病综合征:AIDS恐怖症,英国同性恋中见到一些与艾滋病早期症状类似的神经症状群。

1.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损害可以是艾滋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需予鉴别。

2、艾滋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2.1、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在艾滋病检查中,属于准确度很高的一种方法。

它从艾滋病的症状着手,通过检查来判定是否为艾滋病。

病理检查主要为角化不全,棘层高度肥厚,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增厚,延长,其增生程度可似假性上皮瘤样。

2.2、免疫组织学检查:常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方法(即PAP),显示艾滋病内的病毒蛋白,以证明疣损害中有病毒抗原。

HPV蛋白阳性时,艾滋病的浅表上皮细胞内可出现淡红色的弱阳性反应。

2.3、醋酸白试验:本试验的原理是蛋白质与酸凝固变白的结果,HPV感染细胞产生的角蛋白与正常的未感染上皮细胞产生的不同,只有前者才能被醋酸脱色。

在此提示,醋酸白试验并不是特异试验,且假阳性较常见。

3、艾滋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在艾滋病毒感染初期,由于体内还未产生HIV抗体,HIV病毒会迅速大量复制,数量急剧上升,艾滋病初期症状会出现头痛、眼眶疼痛、肌肉疼痛、咽喉痛、低热或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腹泻等症状。

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1~3周,待机体免疫系统产生HIV抗体后,艾滋病初期症状会消失。

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顾军AIDS是由HIV引起的性传播与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HIV破坏了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并引起一系列与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的疾病;该病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将了解艾滋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知识。

一、概况(一)世界防治AIDS 情况12 月1 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联合国将2009 年至2010 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普遍可及和人权”,意在强调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

2001 年6 月,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为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制订了统一目标和行动规划,以达到在2015 年年底以前遏制并开始扭转艾滋病蔓延趋势的总体目标。

时隔8 年,全球2008 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约为270 万人,比8 年前下降了17% 。

(二)AIDS 在中国1985 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中国首例HIV 感染者,感染者为美籍阿根廷人,数日后死于中国。

1989 年,首次在吸毒人群中发现HIV 感染者。

这一年,中国发现146 例感染者。

2004 年传播途径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占72.6% ;经性传播感染占8.4% ,母婴感染为0.3% ,还有18.7% 的传播途径不详。

2006 年,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37.0% 和28.0%,而采供血途径传播仅占5.1 %。

2009 年70% 以上通过性传播感染;32.5% 来自于同性性传播,42.2% 来自于异性性传播。

感染人数:1985 年至今存活HIV 感染者和AIDS 患者约74 万人;感染途径:逐渐由采血、吸毒转变为性传播感染;2009 年:新增4.8 万人;70% 以上通过性传播;中国的皮肤科医生任务更艰巨。

知晓HIV的传播途径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毒的传播;那么HI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二、传染途径HIV 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性接触、血源传播及母婴传染。

AIDS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AIDS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备注:3TC和TDF对治疗乙型肝炎也有效 (中国政府免费提供的药物)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s)

奈韦拉平 (NVP, Viramune ®)


德拉夫定 (DLV, Rescriptor ®)
依非韦伦 (EFV, Sustiva ®)
(中国政府免费提供的药物)
蛋白酶抑制剂( PIs )
2 调节基因:参与病毒复制的调节
反式作用因子tat-对HIV复制起正调节作 用。
蛋白表达因子rev—增加结构蛋白的表达, 是病毒复制基础。 负因子nef-有抑制HIV增埴表达作用。

3附加基因:
病毒感染因子vif-促进HIV在细胞内复制。 R蛋白R.vpr-促进HIV蛋白产生。 U蛋白U.vpu-仅在HIV-1中,vpu蛋白 抗 体是HIV-1中感染证据。 X蛋白 X.vpx-仅在HIV-2中。
各系统临床表现:肺部、胃肠系统、神经系统、 皮肤黏膜、眼部等。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 是AIDS病人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致 死原因之一。起病相对缓慢,持续数周至数月。 发热、纳差、咳嗽(多无痰)。后期呼吸困难、 发绀。仅有少许罗音或无。症状重而体征轻。 X线胸片:大多数人为双侧弥漫性间质浸润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是长期治疗成功的关键
治疗失败或耐药的表现是什么?


病毒载量升高
CD4细胞计数下降
出现病毒复制没有控制的临床症状和体 征,如体重减轻、发热、乏力
出现机会性感染

为什么会出现HIV耐药?
患者依从性差 药物剂量不足 HIV基因组的自发突变


耐药病毒的传播
.
HIV耐药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