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专业术语汇总

摄影专业术语汇总

摄影是一门独特而又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从初学者到专业摄影师,掌握摄影术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专业术语帮助摄影师们准确描述、交流和实践他们的创意想法。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常用的摄影专业术语,帮助读者加深对摄影的了解。

一、光线与曝光术语

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表示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之间所持续的时间。常用单位是秒(s)或分数

(1/1000秒)。

2. 光圈(Aperture)- 相机镜头的开口,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

3. ISO值(ISO)- 表示相机感光度的度量单位。提高ISO值可以增加在低光条件下的拍摄能力,但同时也会引入噪点。

4.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 在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可以使图像更明亮或更暗。

二、对焦术语

1. 对焦(Focus)- 将摄影师的注意力放在主体上,使其清晰锐利。

2. 自动对焦(Auto Focus)- 相机使用自动对焦模式来检测并调节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

3. 手动对焦(Manual Focus)- 摄影师手动调整镜头以焦距清晰。

三、构图与角度术语

1. 视角(Perspective)- 指摄影师与拍摄主题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影响图像的空间感。

2. 比例(Proportion)- 元素或物体在图像中的相对大小。

3. 对称(Symmetry)- 图像中元素在视觉上平衡和对称。

4. 透视(Leading Lines)- 通过引导眼睛的线条构成,使观众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地方。

5. 黄金比例(Golden Ratio)- 将画面分割成特定比例,以获得更好的平衡及视觉效果。

四、摄影器材术语

1. 相机机身(Camera Body)- 相机中的主要部分,包括感光元件、快门、光圈等。

2. 镜头(Lens)- 放置在相机机身上的光学器件,用于聚焦和捕捉图像。

3. 快门按钮(Shutter Button)- 通过按下快门按钮来拍摄照片。

4. 三脚架(Tripod)- 用于稳定相机并减少移动造成的模糊。

五、后期制作术语

1. 后期制作(Post-processing)- 在拍摄后使用计算机软件对照片进行编辑和增强。

2. 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 调整照片的色彩以获得更准确的颜色表现。

3. 对比度(Contrast)- 掌握图像中明暗之间的差异程度。

4. 饱和度(Saturation)- 指图像中颜色的强度和鲜艳程度。

5. 剪裁(Cropping)- 裁剪图像的尺寸和组成,以提升视觉效果。

六、摄影类型术语

1. 风景摄影(Landscape Photography)- 拍摄自然风光,并强调环境和景观。

2. 人像摄影(Portrait Photography)- 专注于捕捉个人或群体的形象。

3. 静物摄影(Still Life Photography)- 拍摄不动的物体,如花朵、物品或食物。

4. 街头摄影(Street Photography)- 在公共空间中捕捉人们的日常生活。

5. 婚礼摄影(Wedding Photography)- 拍摄结婚仪式和庆祝活动。

总结起来,以上的术语只是摄影中的冰山一角。对于想要深入学习摄影的人来说,熟练掌握这些术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了解和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摄影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摄影技术,提高他们的创作和表达能力。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摄影师,掌握摄影术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摄影的专业术语

摄影的专业术语 2010-01-05 12:58:32 常用摄影术语集合 焦距光圈快门快门速度景深景深预览感光度色温白平衡曝光相对孔径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 焦距(Focal length) 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 (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 /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 快门(Shutter) 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 /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 当某一物体聚集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景深的一些说明: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 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

常用摄影名词

常用摄影名词 光圈:控制镜头有效通光口径的装置。通过改变内口直径、控制通光力、光速直径(5.6和8差一级)。 光圈的功能:与快门相配合,控制曝光;与镜头焦距、物距配合,控制景深。 快门:快门是装在镜头中间孔径旁或胶片平面的前部位置的用以控制曝光的装置。(1/30秒和1/60秒差一级)。 快门的功能:与光圈配合用来控制曝光量;在拍摄动态物体时,控制其被摄动态物体的虚实。 焦距:焦距,既“焦点距离”的简称。焦距决定着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响大小。焦距越大,在胶片上形成的影像越大。 焦距的功能: * 可以在拍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镜头焦距改变被摄体在胶片上的影像面积; * 可以随着焦距的改变,压缩或加大被摄体之间的物距; * 可以改变画面的景深;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的数值。 负片:摄影中所使用的能够获得负性记录的感光胶片。 反差:黑白(或色彩)对比关系的差异程度。感光度越高,反差越小;感光度越低,反差越大。

灰雾:显影后均匀于整个画面上的雾状银粒。 造成灰雾的原因是:胶片感光度高、冲洗胶片时的显影温度高、胶片(或相纸)超过了使用期限、照相机(或胶卷暗盒、相纸暗盒)有漏光现象、冲洗胶片(或相纸)的化学药品不纯或失效。 层次:照片中从高调到暗调这一范围内密度变化的速率,也就是连续影调中包含阶调的多少。宽容度:感光材料在正确再现景物亮度差异前提下允许曝光量变化范围的数值。也就是“允许曝光误差”的可接受程度。宽容度大则允许曝光误差的氛围大。 偏光镜:能够将非偏振光改变成为偏振光的滤光镜。可以消除或减弱景物表面的反光、提高色彩饱和度。 柔光镜:这是一种“效果镜”,它的作用主要是:柔化物体的高光部位,从而给予画面一种“梦幻”效果。 景深:景物清晰的范围。影响景深的因素:光圈大小、焦距长短、物距远近。 前景:是照片中位于被摄主体前面的景物。它的艺术作用:引导视线、陪衬主体、充实画面、表达空间。 背景:背景是照片中位于被摄体后面的景物。它的作用是:烘托主体、证明环境、表现空间、平衡画面。

【摄影技巧】摄影的专业术语

焦距光圈快门快门速度景深景深预览感光度色温白平衡曝光相对孔径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 焦距(Focal length)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 快门(Shutter)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 当某一物体聚集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景深的一些说明: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 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聚集,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为了得到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色温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摄影专业术语汇总

摄影专业术语汇总 摄影是一门独特而又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从初学者到专业摄影师,掌握摄影术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专业术语帮助摄影师们准确描述、交流和实践他们的创意想法。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常用的摄影专业术语,帮助读者加深对摄影的了解。 一、光线与曝光术语 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表示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之间所持续的时间。常用单位是秒(s)或分数 (1/1000秒)。 2. 光圈(Aperture)- 相机镜头的开口,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 3. ISO值(ISO)- 表示相机感光度的度量单位。提高ISO值可以增加在低光条件下的拍摄能力,但同时也会引入噪点。 4.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 在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可以使图像更明亮或更暗。 二、对焦术语 1. 对焦(Focus)- 将摄影师的注意力放在主体上,使其清晰锐利。 2. 自动对焦(Auto Focus)- 相机使用自动对焦模式来检测并调节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

3. 手动对焦(Manual Focus)- 摄影师手动调整镜头以焦距清晰。 三、构图与角度术语 1. 视角(Perspective)- 指摄影师与拍摄主题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影响图像的空间感。 2. 比例(Proportion)- 元素或物体在图像中的相对大小。 3. 对称(Symmetry)- 图像中元素在视觉上平衡和对称。 4. 透视(Leading Lines)- 通过引导眼睛的线条构成,使观众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地方。 5. 黄金比例(Golden Ratio)- 将画面分割成特定比例,以获得更好的平衡及视觉效果。 四、摄影器材术语 1. 相机机身(Camera Body)- 相机中的主要部分,包括感光元件、快门、光圈等。 2. 镜头(Lens)- 放置在相机机身上的光学器件,用于聚焦和捕捉图像。 3. 快门按钮(Shutter Button)- 通过按下快门按钮来拍摄照片。 4. 三脚架(Tripod)- 用于稳定相机并减少移动造成的模糊。

几十个常见摄影术语集锦

几十个常见摄影术语集锦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一些专业的摄影术语总是把我们搞的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什么意思,本文,小编将介绍一些最常见的技术术语,以及一些比较高级的摄影师术语。相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指南手册。 摄影术语 基础摄影术语 摄影:这个词来自两个古希腊词“phos,graphis”,意思是“光”,“图”意思是绘画。因此,照片字面意思是用光绘画。所以摄影是用光绘画的艺术。 光圈:镜头中的可变开口,光线通过该开口进入胶片或数字传感器。以f值为单位测量。我喜欢将它与你的瞳孔进行比较,瞳孔根据房间的亮度水平打开和关闭以允许更多或更少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 包围曝光:在不同曝光或EV下拍摄一系列图像。您可能会在相机上看到一个设置为AEB(自动包围曝光)的设置。这通常在创建HDR图像时使用,或者在难以照明的情况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想有从明到暗的一系列曝光。 “B”门:只要按下快门按钮或用快门线按下按钮时,相机上的“B”设置就会使快门保持打开状态。在佳能上,它可能位于相机顶部的模式转盘上,或者位于快门速度设置的低端,尼康也相似,具体参考手册。 EV:曝光值是一个数字,表示可以产生相同曝光效果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各种不同组合。 曝光补偿:根据相机的建议测光参数修改快门速度或光圈以产生特定效果(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通常用于快门优先或光圈优先模式。用相机上的一个小+/-按钮表示。您的相机会读取从主体反射的光线。因此,当拍摄较浅或深于18%灰色的拍摄对象时,您可以使用此设置告诉相机正确曝光值,规则是白加黑减。 曝光:到达数字传感器的总光量。通过设置光圈,快门速度和

ISO来控制。在我之前的位置中已经详细讲解了这三个参数的原理和用法。 F-stop:是通过将镜头的焦距除以孔径来定义的镜头中的孔径开度的量度。f-stops的顺序是2的平方根的倍数(1.414 ...):1,1.4,2,2.8,4,5.6,8,11,16,22等。尽管这些数字相当神秘,但请记住每一步都是光量的两倍。 ISO:代表您的相机数字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数字越低(ISO 100),灵敏度越低,数字越高(ISO 3200)越敏感。较高的ISO允许您在低光照条件下拍摄。 快门速度:曝光期间快门打开的时间。使用快速(如1/2000秒)来冻结动作,或使用慢速(1/4秒或更长)来模糊移动物体。 变焦镜头:任何具有可变焦距的镜头,例如24-70mm或18-55mm。 定焦镜头:任何不变焦的镜头,是一个设定的焦距,如50mm镜头。 快门线或定时器:无需按下按钮或触摸相机即可触发相机快门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期间帮助消除相机的振动。 微距镜头:非常靠近拍摄对象的镜头,允许物体的1:1再现尺寸或更大。 标准镜头:通常是50mm镜头(在全画幅传感器相机上)被认为是标准镜头,因为它最接近人眼看到的镜头。35mm镜头在半画幅相机上是最接近人眼看到的。 远摄镜头:简单地说远摄镜头比普通镜头长,例如70-300mm。焦距比标准长的镜头,给出了狭窄的视野和放大的图像。超长焦通常是300mm和更长的镜头。 广角镜头:比标准镜头显示更宽的视野,可以更广阔的场景。根据广角的程度,也可能存在边缘失真(超广角),如果变得足够宽,图像将变成圆形(鱼眼)。 倾斜移位镜头:在使用视图相机时尝试重建可用移动的镜头。能够倾斜前透镜元件允许重新调整焦平面。允许调整主体在框架内的位

照相机的各种专业名词解释

照相机的各种专业名词解释 摄影是一门让人着迷的艺术,而照相机则是摄影师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照相机的各种专业名词往往让人头疼。为了帮助广大摄影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照相机,本文将解释一些常见的照相机专业名词。 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快门速度是指照相机在开启和关闭快门之间所花费的时间。通常用秒(s)或 者分数(通常是1/)来表示。快门速度决定了捕捉图像的时间长度。较快的快门 速度可以冻结快速移动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能捕捉到移动物体的轨迹。 2. 光圈(Aperture) 光圈控制了照相机镜头光线的进入量。它由一个由数值表示的光圈值(f-number)决定。较小的光圈值表示更大的光圈开口,因此更多光线进入,使得图 像更明亮。而较大的光圈值则表示较小的光圈开口,光线进入量减少,图像会更暗。同时,光圈也影响照片的景深,较大的光圈值会导致较小的景深,使得背景更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值则会有更大的景深,使得前景和背景都更清晰。 3. 感光度(ISO) 感光度决定了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在胶片时代,感光度取决于所使用的胶片,而在数码相机时代,感光度可以通过机身设定进行调整。较低的感光度适用于光线充足的环境,可以拍摄出更少噪点的图像。而较高的感光度适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但会导致图像中更多的噪点。因此,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条件和所需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感光度。 4. 曝光(Exposure) 曝光是指照相机感光元件(如胶片或数码传感器)在一次光线进入相机的过程 中是多亮。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共同决定了曝光的结果。过曝和欠曝分别表示

图像过亮和过暗的情况,摄影师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的组合来获得理想的曝光。 5. 对焦(Focus) 对焦是指将图像的主题或关键部分放在合适的焦点上,使其清晰可见。照相机 的对焦系统通常使用对焦点或对焦传感器来检测和锁定焦点。同时,对焦系统也可以选择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模式,具体取决于摄影师的需求和摄影环境。 6. 白平衡(White Balance) 白平衡是调整照片颜色温度的过程。不同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太阳光等)具有不同的颜色温度,而照相机的白平衡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源的颜色来自动或手动调整相机的色彩表现,以更准确地还原实际场景中的色彩。 7. 多重曝光(Multiple Exposure) 多重曝光是指在同一张照片上进行多次曝光的技术。在某些照相机中,多重曝 光功能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图像叠加到同一帧中,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8. RAW格式 RAW格式是一种未经任何处理的数码图像文件格式,它保留了照片中的原始 数据。相比于JPEG格式,RAW格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多的后期处理空间。然而,由于RAW格式文件较大,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并且后期处理的软件要求 也相对较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照相机专业名词的解释。熟悉并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摄 影爱好者更好地掌握相机的使用技巧,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但要记住,实践和不断尝试才是提升摄影技术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领会到这些名词所蕴含的美妙之处。

摄影构图知识:这些摄影构图术语你需要知道

摄影构图知识:这些摄影构图术语你需要知 道 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来进行画 面的组织和布局。构图是摄影中最为基础的技巧之一,也是影响照片 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构图中常用的术语,帮助 大家更好地理解摄影构图技巧。 一、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通过在画面中使用对称元素来达到平衡和稳定的效果。对称构图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中心对称。这种构图方式使画面在视 觉上产生强烈的平衡感,但过度使用会导致画面显得死板和无趣。因此,在使用对称构图时,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将主体过度置于中心位置。 二、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将画面按照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均分为三份,将主 体置于其中一个交汇点附近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画面更 具有张力和动感,同时避免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央显得死板的问题。

此外,在进行三分法构图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强调主体所在的线和线条交汇处,使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 三、透视构图 透视构图是通过使用透视关系来构建画面空间的构图方式。在透视构图中,我们通常会选取一个主轴线,并让画面中的主体沿着这条轴线进行排列。透视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但是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强调透视关系,导致画面显得失去平衡和和谐。 四、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也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将画面从角度45度的方向进行分割,使画面中的主体沿着这条对角线安排。对角线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张力和动感,并且可以在视觉上拉开画面的空间距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对角线构图时,需要注意画面的平衡,避免画面倾斜或失去重心。 五、前景构图

前景构图是通过把前景作为画面的重要元素来构建画面的方式。通过使用前景构图,可以使画面在视觉上更具有层次感和深度感。此外,在设计前景构图时,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倒L形构图”或“倒Z 形构图”来提高画面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 六、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是一种常见的美学原则,它是指将画面分割成两部分,并使一部分长度等于另一部分长度的约1.618倍。黄金分割构图是通过使用黄金分割比例来设计画面元素的排列和布局的方式。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平衡和美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黄金分割构图时,我们需要适当地处理好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以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就是摄影构图中常用的术语,通过学习这些术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摄影构图的原理和技巧。当然,除了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尝试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构图水平。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摄影常用术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一定的基础才能更好的深入;即便你不要当什 么摄影师我也不是,但当你拿起相机时,你就要为下一张优秀的照片 而努力;所以,抽空看看这些摄影常用术语,很短很简单的; 焦距Focal length: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 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会标在镜 头前面,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 镜头”,指对于35mm的胶片、70mm等长焦镜头; 光圈Aperture: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 的光量就会增加一倍,缩小一档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 示,序列如下:f/1, f/, f/2, f/, f/4, f/,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 快门Shutter: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CCD的时间曝光时间;例 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焦距、摄距和光圈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2摄距越长,景深越长;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色温Color temperature: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单位为“K”;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白平衡White balance: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曝光Exposure: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决于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这样,、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用于调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术语大全——摄影必备构图词汇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术语大全——摄影必备 构图词汇 摄影构图是指通过镜头将所拍摄的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 行组合排列,使得图像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和谐统一,达到表现主题、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进行构图,掌握构图术语是 摄影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构图术语大全,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摄影构图知识。 一、明暗关系 1.前景 前景是指图像中距离镜头最近、最突出的物体或景物,用以与主 体区分出层次感,并增强画面的景深。 2.主体 主体是指画面中最吸引眼球、最能表现主题的物体或人物,是构 图的核心所在。

3.背景 背景是指主体背后的场景或环境,起到衬托主体、烘托氛围和强化主题的作用。 4.明暗调节 明暗调节是指通过光线和阴影的运用来调节画面的明暗关系,使画面的对比度适宜,通过暗部和明部的区分和对比,突出主体。 二、空间尺度 1.远景 远景是指镜头所能拍摄到的远处景观,通过远近的对比,以扩大视野、创造层次感。 2.中景 中景是指距离镜头适中,可以清楚看到物体细节的景物,常用于创造空间感和景深效果。 3.近景

近景是指镜头所能拍摄到的最接近物体的景观,一般用于拍摄细 节和刻画个性化主题。 4.空间对比 空间对比是指在画面中把远近的景物、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产生大小对比和远近对比,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三、构图角度 1.俯拍 俯拍是指拍摄者高于被拍摄物体,从上往下拍摄,使物体显得平 凡和敬畏。 2.仰拍 仰拍是指低角度拍摄,从下往上拍摄,使物体显得高大、神圣。 3.正视 正视是指镜头和物体平行,直面着拍摄对象,以表现客观、真实 的场景。 4.左右两侧拍摄

摄影专业术语表

术语表 平衡.照片中各元素(de)视觉对称状态. 无罩灯泡闪光灯.一种便携式闪光灯设备,垂直(de)闪光管可让闪光照射360.(de)范围. 遮光板.黑色(de)金属折叠板,连接到反光板上,用于控制光束(de)宽度. 反弹闪光.将影棚或便携式闪光灯(de)光线从各种表面反弹,如天花板或墙壁,从而实现间接(de)、无阴影(de)照明. 宽位照明.两种基本人像摄影照明之一,主灯照亮拍摄对象对着相机(de)那一侧脸部. 连拍速率.数码相机每秒可以记录(de)照片数(fps)以及每次曝光相机可以记录(de)照片数.典型(de)连拍速度从2.5fps到6fps,一直到8fps,最高为40fps. 眼神光.拍摄对象眼睛(de)虹膜或瞳孔中因反射光线而形成(de)镜面高光. 色温.光源光线(de)温度(开氏温标),也称为胶片感光度.彩色胶片有5500K(日光)、3200K (钨丝灯)或3400K(泛光灯)(de). 交叉照明.光线从拍摄对象侧面打来并掠过面部,最大限度提高皮肤纹理(de)效果.也称为侧面光. 景深.在给定光圈下你和焦点前之间照片清晰对焦(de)部分. 慢速快门.使用(de)快门速度比闪光同步速度还要低,目(de)是捕捉场景中(de)环境光. 羽化光.有意不对准光线(de)方向,让光束(de)边缘照亮拍摄对象. 补光卡.表面有金属薄片(de)白包或银色卡片,可将光线反射到拍摄对象(de)阴影区域. 补光灯.场景中(de)第二个光源,用于在主光造成(de)阴影中进行补光- 闪光补光.一种闪光灯使用技巧,用电子闪光灯(de)光线在主光造成(de)阴影中进行补光 闪光主光.一种闪光灯使用技巧,闪光灯成为主光源,而场景中(de)环境光对闪光灯造成(de)阴影进行补光. 闪光灯测光表.一种手持式入射光测光表,可测量场景中(de)环境光,并且与主闪光灯相连时,可仅读取闪光读数或闪光与环境光(de)组合.对于确定室外闪光曝光和光比时,它非常有用. 全身人像.这种拍摄姿势包括模特从头到脚(de)身体所有部分.全身人像中(de)人物可站立、可坐着或斜倚着.

摄影专业术语

环境光线〔ambient light)一个环境中的所有光线,包括太阳光以及诸如钨丝灯光或荧光灯光之类的人造光源。也叫做可用光线。 环境测光〔ambient metering)一种手持测光表,度量落在拍摄对象上的光线。 视角〔angle of view)镜头看到的包括在取景器或LCD屏幕中的区域。 光圈〔aperture)镜头中的一个可变孔洞,用于让光线进入相机。也叫做f级。 归档〔archival)描绘打印资料或材料在正确存储下可保存多长时间不会变坏。 伪影〔artifact)由于镜头变形或者图像数据的篡改而导致的像素的非自然染色。 不对称性〔asymmetry)照片中的不平衡性。 可用光线〔available light)参见“环境光线〃。 皮腔〔bellows attachment)相机主体与镜头之间的一种可伸缩装置,用于拍摄微距照片。 包围曝光〔bracket)为了使用不同的设置对同一场景曝光几次,一般分别使图像曝光过度和曝光缺乏1级。在后期处理中,可以混合曝光过度和曝光缺乏的图像版本,以在高光和阴影区域显示更多的信息。 快门线〔cable release)附加到相机的一条线缆,在另一端有一个按钮。按下按钮就会翻开一次快门。使用快门线在拍摄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场景时很方便,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相机的抖动。 暗室〔camera obscura)拉丁词汇,表示"黑暗的房间〃的意思。最初是指一个黑暗的房间,有一个小的开口或光圈让光线进入,在开口对面的墙上形成倒立的影像。 拍摄对象眼中的光线〔catch light)反射在拍摄对象眼睛里的任何光线或光源。 兴趣中心〔center of interest)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照片区域。

摄影常用名词解释85个

摄影常用名词解释85个 1.DC :数码相机的标志。 2.DV: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3.ASA :美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4.ISO :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5.GB :中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6.MC :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标志。 7.CCD :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8.LCD :液晶显示器。 9.快门: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10.景深:当聚焦在某景物清晰时,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1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2.短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长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4.取景器: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15.物距: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16.宽容度:感光胶片按比例纪录景物亮度差别,正确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17.颗粒度: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18.自然光:天然形成的光源。 19.潜影:胶片在照相机内拍摄曝光后,未经过显影前所产生的看不见的潜在影像。 20.显影: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的过程。 21.定影:显影之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 22.标准灰:百分之十八反光率所产生的灰色影调,也称V 区中灰,是曝光的基准。 23.全色片:所有7个单色光全部感光的黑白胶片。 24.胶片:是一种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25.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26.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27.产品摄影:也是产品照片。 28. 主光:又称,塑型光,指在摄影画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29. 光度: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 30. 照射角度:指光源传播方向与地平线所成的高低角度。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专业术语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摄影专业名词解释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摄影专业名词解释 1、DC:数码相机的标志。 2、DV: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3、ASA:美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4、ISO: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5、GB:中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6、MC: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标志。 7、CCD: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 8、LCD:液晶显示器。 9、快门: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 10、景深: 当聚焦在某景物时,此处最清晰,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1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2、短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3、长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4、取景器: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 15、物距: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16、宽容度:感光胶片按比例纪录景物亮度差别,正确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17、颗粒度: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18、自然光:天然形成的光源。 19、潜影:胶片在照相机内拍摄曝光后,未经过显影前所产生的看不见的潜在影像。 20、显影: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

的过程。 21、定影:显影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 22、标准灰:18%反光率所产生的灰色影调,也称V区中灰,是曝光的基准。 23、全色片:所有7个单色光全部感光的黑白胶片。 24、胶片:是一种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25、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26、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 27、产品摄影:也是产品照片。主要用于产品的样本、说明书和商品宣传画等。 28、主光:又称,塑型光,指在摄影画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29、光度: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 30、照射角度:指光源传播方向与地平线所成的高低角度。

摄影基本术语光圈快门模式景深感光度白平衡

摄影基本术语光圈快门模式景深感光度白平衡摄影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有很多基本的术语需要掌握。 下面将详细介绍摄影的一些基本术语,包括光圈、快门、模式、景深、感 光度和白平衡等。 光圈是指摄相机镜头光线通过大小的控制。它由一系列表达关于镜头 口径或者开放的光线量的数值构成,例如1.4、2.8、5.6等。光圈的大小 决定了照片的明亮度和景深。较大的光圈(如1.4)允许更多的光线通过 镜头,使照片更亮,并且能够产生浅景深效果,即主题在焦点上清晰而背 景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如5.6)会让照片变暗,并且能够产生较大的景深,即主题以及背景都清晰可见。 快门是控制摄影机曝光时间的装置,也是控制照片的清晰程度和动态 效果的一个因素。快门速度由一系列表示开启时间的数值构成,例如 1/200、1/1000等。较快的快门速度(如1/1000)可以冻结运动中的主题,使照片更加清晰。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30)会捕捉到运动的轨迹,产 生模糊效果。 摄影机通常有不同的模式供选择,包括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和场景模 式等。在自动模式下,摄影机会根据环境光线和主题自动调整光圈和快门 速度,使拍摄结果尽可能好。手动模式下,摄影师可以自己调整光圈和快 门速度,具有更多的控制权。而场景模式则是针对具体拍摄场景的预设模式,例如夜间、运动、人像等。 景深是指照片中能够保持清晰焦点的距离范围。它由光圈、焦距和拍 摄距离共同决定。较大的光圈和较长的焦距可以产生浅景深,即只有其中

一部分处于清晰焦点的区域,其他区域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和较短的焦距 则可以产生较大的景深,即整个照片中大部分区域都处于清晰焦点。 感光度是指摄影胶片或数字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它用ISO值来 表示,常见的ISO值有100、200、400等。较高的ISO值(如400或800)可以使摄影师在低光条件下仍能获得较亮的照片,但会引入噪点。而较低 的ISO值(如100或200)则更适合在充足光线条件下拍摄,并且可以减 少噪点。 白平衡是调整照片中白色区域的色温的设置。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例如日光、荧光灯和白炽灯等,它们的光线呈现不同的冷暖色调。白 平衡的设置可以使照片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自然,避免色温偏离。摄影师 可以根据拍摄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白平衡设置,也可以在后期处理中进 行调整。 以上所述只是摄影的一些基本术语,还有更多的术语和技术可以深入 学习和探索。作为摄影师,掌握这些基本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 运用摄影技术,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

摄影基础理论知识及摄影术语

1.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50mm左右的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40-70mm的范围,18-40mm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35-500mm称为长焦镜头,500mm 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胶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例如,使用0.33"CCD的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镜头时,其视角大概相当于135相机50mm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 2.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

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大。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3.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得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