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椎管内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
1、脊膜瘤
YU M/13
.
82
髓外硬膜下肿瘤
脊膜瘤 张 F/50
.
83
髓外硬膜下肿瘤
脊膜瘤
.
84
2、神经鞘瘤
.
85 LI M/ 50
髓外硬膜下肿瘤 2、神经鞘瘤 张 F/14
.
86
髓外硬膜下肿瘤
3、神经纤维瘤多发
.
87 张 F/76
髓外硬膜下肿瘤
4、表皮样囊肿
李 F/15
Intraspinal Tumor 127 血管畸形
.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脊柱先天性神经管闭合不全----
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低位、 栓系综合症、终丝脂肪瘤、畸胎瘤等。
.
134
脊髓脊膜膨出
.
135
畸胎瘤
.
136
治疗
不同类型的脊髓肿瘤治疗方法不同 良性------------恶性
胚胎残余肿瘤
6.1
转移瘤
6.3
肉瘤
3.7
其他
11.4
.
Intraspinal9 Tumor
按肿瘤与脊髓、硬膜关系、分类
分类
髓内肿瘤(24%)(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51%)(神经鞘瘤,脊膜
瘤)
硬脊膜外肿瘤(25%)(肉瘤,转移癌)
.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髓内肿瘤
.
10
硬脊膜外肿瘤
75
.
颈段脊髓炎
76
.
髓外硬膜下肿瘤
神经纤维瘤病

孔扩大等)
双侧听神经瘤:大多数听神经瘤表现为以内听道为中心占位病变,与岩骨呈锐角,其边 界清楚。
CT表现密度较均匀,可伴有囊变坏死,钙化少见,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骨窗可 见内听道扩大或正常;
• 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基底层黑色 素增加。
临床表现
• Lisch结节:是起源于神经脊 组织的色素细胞虹膜错构瘤 样病变。
• NF1患者出生时即可出现, 至20岁以后几乎所有的NF1 患者都可见到此结节,因此 对确定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诊 断很有价值。
临床表现
• NF1患者的神经纤维瘤可 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 表现为多发浅在的肿块或 结节,也有位于内脏及大 神经干分布者,少数可表 现为皮下沿神经的致密肿 块。
预后
➢ 本病虽为良性疾病,但会出现恶性表现。 ➢ 发生率2%-29%。 ➢ 多发生于肿瘤存在多年的患者,多数患病已10年或更长。 ➢ 且恶变多发生在腹腔、胸腔等位置深,难以根治的部位; ➢ 颈部或四肢较大的神经干的肿瘤亦容易发生恶变,一般多恶变为恶
性周围性神经鞘瘤。 ➢ 神经纤维瘤如突然出现生长迅速或出现明显疼痛应及时活检。 ➢ 于正常人群相比,在40岁以后,NF1患者群的存活率较低。
MRI表现为T1 WI低、等信号,T2 WI稍高信号,病灶内出现囊变出血信号可不均匀,增 强后强化明显。小听神经瘤仅依靠平扫很容易漏诊,应常规MRI增强扫描,表现为 听神经束增粗,明显强化。
NF2
神经纤维瘤病-II型(图)
多发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位置,大多余硬脑膜呈宽基底相连,T1、T2表 现与脑实质等信号的信号强度,若不做增强容易漏掉。增强明显强化,伴脑膜 尾征。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科普知识

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可能有助于预防肿 瘤的发生。
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
生活方式如何影响椎管内神经鞘瘤? 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生活方式如何影响椎管内神经鞘瘤?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非常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有助于身体康复。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椎管内神经鞘瘤? 2. 谁会得椎管内神经鞘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 5. 生活方式如何影响椎管内神经鞘瘤?
什么是椎管内神经鞘瘤?
什么是椎管内神经鞘瘤?
定义
椎管内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源于神经鞘 细胞,通常发生在脊柱的椎管内。
可以尝试冥想、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
谢谢观看
CT扫描和X光也可用于辅助诊断。
何时就医?
及时干预
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可能的 并发症。
如果发现肿瘤,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案。
如何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
如何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手术ຫໍສະໝຸດ 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主要方法,通 常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
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和神经损伤,因此 需谨慎评估。
虽然它是良性的,但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引起疼 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什么是椎管内神经鞘瘤?
发病机制
神经鞘瘤的发生与神经鞘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 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可能增加其发生 风险。
什么是椎管内神经鞘瘤?
常见类型
椎管内神经鞘瘤主要包括颅内型、脊髓型和周围 神经型,具体类型影响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神经纤维瘤病

诊断标准
•
美国NIH(1987年)制定的NF1的诊断标 准为满足以下7条中的2条或2条以上: • ①皮肤6个以上奶油咖啡斑:青春前期 d>5mm;青春后期d>15mm; • ②多发神经纤维瘤或单发丛状神经纤维瘤; • ③腋窝或腹股沟多发性雀斑;
• ④视神经胶质瘤; • ⑤虹膜多发Lisch结节; • ⑥特异性骨改变如蝶骨翼发育不良,
(五)表皮样囊肿
• ①一般特点:起源于外胚层组织的先天性
病变,好发生于马尾部。瘤体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晰,沿着硬膜下匍匐生 长。 • ②影像学:MRI表现为T1像呈不均匀稍低信 号,肿瘤内可见小斑点状或颗粒状中等信 号,T2像呈明显的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强 度相似,增强后瘤体通常无强化 。
• 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根产生根痛需与腰
椎间盘突出相鉴别。 • 由于脊髓受压需与脊髓空洞症,急性 脊髓炎相鉴别。 • 皮肤,神经等改变需与结节性硬化症, 脑面血管瘤病相鉴别。
治
疗
• 绝大多数椎管内肿瘤都可以通过标准
的后路椎板切开,硬膜下探查,显微 镜下肿瘤全切除,进而达到治愈。如 果手术全切除肿瘤,复发一般很少发 生。
• 2 神经症状:约50%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
主要由中枢或周围神经肿瘤压迫引起。 • (1)颅内肿瘤可压迫位听N、面N、三叉N 等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以及颅内压增高。 • (2)椎管内肿瘤常引起脊髓受压,出现疼 痛,感觉运动异常,形成脊髓半切综合征 表现。
•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 诊断:
• ①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 ②C8,T12-L1,L3神经纤维瘤。
谢 谢
临床表现
• 1 皮肤症状: • (1):几乎所有病例出生时就可以见到皮
椎管内肿瘤

脊髓解剖
内部结构 脊髓由白质和灰质组成(横切面) H 形灰质中间的横行灰质为灰质联合, 两旁分别为前角和后角,C8~L2及S2~4 尚有侧角 白质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三部分。主 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传导束组 成
脊髓解剖
C8、 T1侧角发出的交感纤维,支配同
侧瞳孔开大肌、睑板肌、眼眶肌,另 一部分支配同侧面部血管和汗腺 C8~L2 侧角内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 发出的纤维支配内脏、腺体功能 S2~4 侧角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发出 的纤维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高颈段(C1~4):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括约肌功能障碍 其他: C3~5 损害可出现膈肌瘫痪、呼吸困 难;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出现同侧面部 痛温(C4~T1): 双上肢呈周围性瘫痪,双下肢呈中枢 性瘫痪 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括约肌障碍 上肢有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肩部 及上肢根痛 C8~T1侧角受损时产生同侧Horner征
临床表现
椎管内肿瘤造成的症状可称为脊髓压迫症,主 要包括以也几方面。
1、疼痛 大多数由髓外肿瘤刺激神经根和脊 膜引起,常为首发和定位表现。疼痛为自发性,常 剧烈;疼痛沿神经根分布区扩散,在躯干为横行条 带状分布,在四肢表现为由近端向远端放射;初期 为阵发性,可有夜间加重或平卧痛;可因咳嗽、喷 嚏或用力大便等加重;可伴有脊柱自发性疼痛、叩 痛和压痛。
2、感觉障碍 如麻木感、蚁走感、灼热 感、束带感等,也可出现感觉过敏,当感觉 纤维被破坏后则表现为感觉减退或缺失。临 床上将感觉减退或缺失区与感觉正常区的临 界面称为感觉平面,是判断脊髓损害水平的 重要依据之一。
3、运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 肢体的力量减弱,动作不准确,站立不稳, 可伴有或不伴有肌肉萎缩。 4、大小便功能障碍 多见于髓内病变, 如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以及马尾肿瘤。 依病变水平可表现为排便困难,小便潴留, 大便困难;或表现为大小便失禁。
一例椎管内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分析

量 和减少 医疗费用方面有 一定优势 , 并可避免 反复手术 带来 的免疫抑 制从 而减少肿瘤播散的可能 。2 0 0 3年 M rn 报告了一组 20例 患者 的资料 , ai等 t 4 其 中 14例 同时行原发 癌和 C M切除 ,0 3 L 16例在原发癌切除术后 6个月 内再 行肝转移癌切除术 , 两组总 的生存率和 围手术期 死亡率相似 , 同期手术 组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分期切 除组 , 明同期手术 切除是 安全 的。初期 表 的 同期手术仅限于行小范 围肝切除( 2个肝段 ) 1— 的同时性 C M患者 , L 有学 者认为肝切除范围大于 3个肝段时应考虑分期切 除手术。C p s t 等 比较 au oi st 了包括大范围肝切除术的 同期手术和分期手术对同时性 C M患者术后并发 L 症的影响 , 结果发现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相似 , 同期手 术组 患者的住 院时间 相对较短。虽然在肝切除手术经验丰富 的临床 中心 , 同时性 C M 患者行 同 L 期手术与分期 手术同样安全 , 其术后 5年生存率也可达 2 3 % , 目前 尚 5~ 8 但 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 同期 手术切 除具有 明显 的优势。 因此 , 同时性 C M L 患者肝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主要基 于患者的全身情况 、 否急诊手术 、 发 是 原 癌的局部病期以及 肝切除 的范围 , 结合手术 医生 的经 验来综 合考虑 。若 并 同时性 C M患者全身情况差、 发灶局部 晚期 、 L 原 合并急性出血、 穿孔 、 阻或 梗 需行大范围肝切除以及手术医生缺乏肝切除经验时 , 应予 分期 手术 ; 如果 患 者一般情况 良好、 原发灶病期较早、 肝切 除范围较小时 , 则予同期手 术切 除。 结直肠 癌预后 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就是肝转移 , 一般来说 , 如果不及 时 采取有效治疗 措施 , 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不会 超过 l 结 8个月 。在结 直肠 癌肝转移 患者 当中仅 有不 到两成 的患者 可 以成 功实施 同期切 除手术 , 但是 根据相关 统计数 据显 示 , 实施 直肠癌肝 转移 同期 切除手 术患者 在手术 后五年的生存 率也 十分乐 观 , 以说 , 所 当前对 于直肠 癌肝转移 患者来 说 , 实 施同期切除手术是 治疗效 果最佳 的方案。但是在肝切除手术 时机 的选择方 面存在 诸多不 同意 见 , 根据 相关研 究成 果 , 手术死 亡率 以及并 发症 等方 在 面, 两种 方案效 果差
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的各种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等)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的总称。
临床上按其与脊髓和硬脊膜的关系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和硬脊膜外肿瘤。
椎管内肿瘤可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肿瘤可发生在脊椎的任何节段,因胸段最长故肿瘤的发生率也相应较高,约占半数,颈段约占1/4,其余分布在腰髓段及马尾。
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20~50岁之间。
除脊膜肿瘤外,椎管内肿瘤男性较女性发病率略高。
各种肿瘤有其特有的好发部位,如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多发生在腰骶段;而神经胶质瘤则胸腰段和胸段多见;肉瘤及神经节细胞瘤多见于硬脊膜外;肠源性囊肿以颈段硬膜下髓外、脊髓腹侧多见,可与髓内皮样囊肿并发。
发病机制椎管内肿瘤可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压迫血管造成脊髓水肿,变性及坏死,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综合征临床表现1.一般临床表现主要为肿瘤所在平面的神经根损害及该水平以下的长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1)神经根性疼痛: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
(2)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3)运动障碍:肢体力弱在小儿椎管内肿瘤表现较突出,颈髓病变可有四肢肌力减弱;胸腰段损害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腰骶段表现为马尾神经损害征、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等。
(4)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可有肛门松弛,大小便失禁。
2.不同部位肿瘤的临床表现(一)髓内肿瘤1. 室管膜瘤: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尤其多见于中年人,男女发病率相同。
颈段是好发部位。
多数脊髓的室管膜瘤属良性肿瘤,虽然没有包膜,但与脊髓之间界限清楚,手术常能完全切除,术后可治愈或长期不复发。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椎管内神经纤维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椎管内神经纤维瘤(ICD-10:D32.1\D33.4)。
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ICD-9-CM-3:03.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在疾病早期可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夜间痛和平卧痛较为典型。
可出现受压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对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平面多由下向上发展等。
2.辅助检查:(1)X线平片:可了解椎骨的继发性改变,如椎体的吸收、破坏及椎弓根间距扩大、椎间孔增大等;(2)MRI和CT:MRI最具定位及定性诊断意义,可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以及与脊髓的关系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诊断为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病情进展者需手术治疗。
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2.1\D33.4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