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的切削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钛合金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钛合金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钛合金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钛合金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和优异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等领域。

本文旨在对钛合金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

2. 概述2.1 市场规模:钛合金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其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航空航天行业的需求增长、能源行业的发展以及医疗行业的创新需求。

2.2 行业竞争格局:钛合金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钛合金生产商、加工商和分销商。

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市场进入难度较大,导致市场上的主要竞争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之间。

3. 驱动因素3.1 航空航天行业需求增长:随着全球航空航天业的发展,对钛合金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钛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零部件和结构件。

3.2 能源行业的发展:钛合金在能源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海洋油气开发、化工设备和核能设备中。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钛合金市场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3.3 医疗行业创新需求:钛合金在医疗行业中应用广泛,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等。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增加,钛合金市场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需求。

4. 挑战与机遇4.1 技术门槛高:钛合金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这导致市场上的主要竞争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之间,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市场进入难度较大。

4.2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全球钛合金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企业。

这对国内钛合金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也提供了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的机遇。

4.3 环境保护要求:钛合金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对环保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5. 市场前景与建议5.1 市场前景:随着全球航空航天、能源和医疗行业的发展,钛合金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钛和钛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近况

钛和钛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近况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高级会员
沈福 金
在 航 空 、航 天 工业 部 门 ,用 轻质 材 料 的 轻 型结 构 件越 来 越 多 。轻 质 材 料 除 铝 合 金 外 ,主要 是 钛 、 钛 合 金 和碳 素纤 维 增强 型 复合 材 料 ( 以下 简 称C K) F 及 铟康 镍合 金 ( cn 1 I o e)等 。钛 和C K的应用 日趋广 n F 泛 ,如 在 空 客 A 3 0 机 上 铝 构 件 的 重 量 占比仍 达 一3飞 7 % ,而 在 A一 5 WB飞 机 上 ,铝 构 件 则 减 少 为 0 30X
进展。
大 家知 道 ,钛 合 金 材 料 的 可切 削 性 能 很差 ,这 是 由于其 弹性 模 量低 、切 削力 大 和导热 性 差 的缘 故 。 尤 其 是 因导 热 性差 ,钛 合金 切 削加 工 时 的 大部 分 热
间 的 电化 学 电位 差 大 的原 因 ,这 两 种 材料 的接 触 部 位 很容 易 产 生腐 蚀 作 用 。而 用钛 合 金 代 替 铝 时 ,这


钛 合 金 加 工对 机 床 的要 求
工 业 中 ,钛 结 构 件 的 切 除率 可 达 9 %以 上 。据 报 道 0
波 音B 7 7 机 的9 多 吨的钛合 金 毛坯 件 ,经切 削加 一 8飞 0
工 成成 品结 构件 后 的 总重 量不 足 1t I,可 见 切 除 量 之
80 I ,
种 引起 腐 蚀 的 电位 差 降低 约 8 % ,显 然 在 接 触 部 位 0
钛 胜过 作 为 轻金 属 的 铝 。因 此 ,飞 机制 造 商 要 求 在
量 都 留 给 了 刀具 ,而 不像 铝 切 削 加 工 时 那 样 ,7 % 5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优异的高温性能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和能源领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钛合金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1.1 国内发展现状我国钛合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钛合金研发和生产基地,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完善的钛合金材料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提高了钛合金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国外发展现状国外钛合金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钛合金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钛合金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二、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趋势2.1 新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应用于钛合金领域。

例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多功能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未来的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新材料的研发,以提高钛合金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2.2 制备技术的创新钛合金的制备技术是钛合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当前,粉末冶金、熔体冶金和快速凝固等制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制备技术的创新,以提高钛合金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2.3 加工技术的改进钛合金的加工技术对于提高钛合金的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锻造、轧制、拉伸和挤压等加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加工技术的改进,以提高钛合金的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

2.4 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试析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试析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试析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趋势钛合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钛合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给读者带来全面的了解。

我们来看一下钛合金技术的发展现状。

钛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它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

因此,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

目前,钛合金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采用粉末冶金法、熔模铸造法、等离子熔化沉积法等先进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形状和高性能的钛合金制品。

此外,钛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阳极氧化、化学镀、电镀等方法可以改善钛合金的表面性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钛合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在未来的发展中,钛合金技术将继续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钛合金的合金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改进。

通过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改变钛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添加铝元素可以提高钛合金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添加锆元素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因此,钛合金的合金化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将更加先进和高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备钛合金的工艺也在不断革新。

新的制备工艺可以提高钛合金的制备效率和质量,并且可以实现对钛合金材料的精确控制。

例如,等离子熔化沉积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三维打印,大大提高了钛合金制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

钛合金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钛合金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结构件、发动机部件等;在汽车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的车身、发动机等;在医疗器械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等。

因此,钛合金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钛合金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钛合金技术将在材料科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现状_展望与建议

国内外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现状_展望与建议

国内外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现状_展望与建议钛及钛合金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

然而,国内和国外在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上还存在一些差距。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国内外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国内外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的现状有以下几点差距:1.材料研发能力不足:国内在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上相对滞后于国外。

国外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研发体系,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而国内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

2.制备工艺不成熟:国内制备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工艺流程相对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实际生产方面,存在着制备工艺不稳定、退火工艺不完善等问题。

与国外相比,国内制备钛及钛合金材料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内钛及钛合金材料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材料检测标准和材料质量评价体系。

这导致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加强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的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国际合作:国内应与国外的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2.提高制备工艺:国内应加大对钛及钛合金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力度,提高制备工艺的稳定性与可控性,降低生产成本。

3.建立标准体系:国内应建立完善的钛及钛合金材料标准体系,参照国际标准,制定适应国情的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国内应加大对钛及钛合金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青年学者和工程师从事相关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国内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的创新能力。

5.推动产学研结合:国内应积极推动钛及钛合金材料的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升钛及钛合金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总之,国内外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差距,但也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钛合金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

钛合金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

钛合金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钛合金是由钛与其他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而成为了航空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

其优良的耐腐蚀性、高强度和轻质化的特点,深受航空制造业的青睐。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钛合金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从材料的特性、生产过程、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材料特性钛合金具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其中最为显著的包括高的比强度和高比弹性模量,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

具体来说,钛合金的比强度是普通钢的两倍以上,比6061-T6铝合金高出50%以上;其比弹性模量也比钢和铝合金高出近两倍;钛合金的氧化膜能够有效防止金属表面和周围环境的反应,因此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此外,钛合金也具有一定的可加工性和可焊性,即能够通过冷、热加工和焊接等工艺进行加工与连接。

另外,由于钛合金的密度只有钢的一半不到,因此相同体积的材料重量能够减轻近一半,使其在航空领域更为受欢迎。

生产过程钛合金的生产过程相比铁合金要复杂的多,其主要生产方法包括冶炼法和粉末冶金法两种。

冶炼法指的是将钛矿石按一定配比加入电炉中,加入铝、锍、铁等辅助材料,以一定的温度、时间条件熔炼出合金,然后通过氧化和还原的过程,使杂质孟取除,从而获得具有所需成分的钛合金。

粉末冶金法指的是将钛合金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钛合金粉末,再经过挤压、烧结等工艺制备成型件。

虽然粉末冶金法生产的合金具有杂质少、组织细致等优点,但因其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批量生产领域的应用。

应用现状钛合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中,成为航空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钛合金可以分为结构用钛合金、热应力用钛合金和超高强度的钛合金。

结构用钛合金应用于飞机外表面、发动机叶片、定子叶和快门等关键部位。

例如美国波音公司的787、737MAX等商用飞机都大量使用了钛合金;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的苏-57战机也采用了大量的钛合金结构件,使该战机在减重高温抗腐蚀等方面具备优异性能;热应力用钛合金主要应用于喷气发动机高温部件,如燃气轮叶、涡轮盘和喷气发动机燃烧室内衬等,用以抵御高温和高应力环境中的腐蚀和疲劳裂纹。

航空航天钛合金研究现状

航空航天钛合金研究现状

航空航天钛合金研究现状钛合金因其优越的强度、重量比和耐腐蚀性,已在航空航天应用中获得了很大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的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提高钛合金的性能,并研发出更多的新型钛合金。

本文将对航空航天钛合金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

处于耐高温钛合金研究中的主角是钛铝杂化合金,其中的带子钛合金因其成分调配灵活、微观组织调控便捷、性能范围宽广受到广泛的关注。

目前,与传统的铝合金相比,钛合金有更好的强度和硬度,但成本更高。

因此,研究者正在寻找一种更便宜、更高效的方法来制造高性能的钛合金。

在钛合金的焊接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发现,常规的熔焊方法容易导致焊缝区的力学性能下降,特别是韧性显著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利用激光和电子束焊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些方法提高焊接质量。

在钛合金的加工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发现,钛合金的加工难度较大,加工成本也较高。

目前,很多研究者正在开展高效、低成本的钛合金加工技术研究,包括新型切削液、切削参数优化、高效切削工艺等。

在航空航天应用中,研究者正在对钛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改进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提高飞机和火箭的性能。

目前,这方面的主要研究包括:提高钛合金的强度和韧性,降低钛合金的密度,提高钛合金的耐热性,提高钛合金的环境适应性。

未来,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对钛合金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然而,钛合金的生产和加工成本仍然很高,这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正在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来降低钛合金的生产和加工成本,提高钛合金的性价比。

同时,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能替代钛合金的新材料。

因此,钛合金研究也面临着增强钛合金的竞争力、提高钛合金的性能、拓宽钛合金的应用领域等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虽然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但要实现这个前景,还需要在钛合金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如果能成功的话,钛合金将在未来的航空航天工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钛合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钛合金是一种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良性能的金属材料,
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钛合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呢?
目前,钛合金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材料的研发
钛合金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如高强度、高温、高耐腐蚀等。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钛合金材料,以
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制备工艺的改进
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
新的制备工艺,如粉末冶金、等离子烧结等,以提高钛合金的性能和
降低成本。

3. 应用领域的拓展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还
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例如,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海洋工程设备、核电
设备等。

未来,钛合金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功能化
随着人们对钛合金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的钛合金将具有更多的
功能,如自修复、自清洁、自感应等。

2. 精细化
未来的钛合金将更加精细化,具有更高的强度、更低的密度、更好的
耐腐蚀性能等。

3. 绿色化
钛合金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未来的钛合
金制备将更加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钛合金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的钛合金将具有更多的功能、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的切削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和其他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崛起的第三代金属”钛工业必将大有作为。

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的特点及应用作为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兴起的材料,钛合金有以下优势[1-3]:(1)比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176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高温性能优良。

钛合金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

(3)抗腐蚀性强。

在550℃以下的空气中,钛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在航空工业领域,钛合金主要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盘、涡轮盘、叶片、机匣等,以及诸如大型主起落架支撑梁、机身后段及转向梁等结构件[4]。

因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和耐高温特点,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和机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和机体机构效率,有利于缓解热障现象[5]。

近年来军用飞机上所用钛合金材料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6],钛合金材料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美国第四代战斗机的F-22 的机体主要承力材料大量采用钛64(Ti-6Al-4V),约占机身总质量的36%,钛62222 主要用于发动机周围蒙皮机构及发动机框架,约占机身总质量的3%[7]。

在民用飞机方面,钛合金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波音777 上大约采用了11%的钛结构,其平面钛箔的用量将达到12247 kg[8]。

在航天工业领域,钛合金主要用于制造耐高温和低温零件[9]。

如上海钢铁研究所的7 715D 用于DFH-3 卫星的FY-25 型远地点发动机喷注器;俄罗斯的BT37 合金广泛应用于宇航工业形状复杂的低温管路系统。

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的切削加工现状航空航天用钛合金零部件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复杂曲面,如叶轮、涡轮盘和叶片等,实际生产中采用多轴数控加工。

图1 中采用多轴铣削加工的钛合金涡轮即为复杂曲面。

另一类是薄壁框型件,如大型框、梁和壁板等多采用铣削加工。

图2 中采用立铣加工的钛合金壁板是典型的薄壁框型件。

上述两种工件的加工都必须从整块坯料中去除大量的材料,而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较差,其工件的加工成本占工件总成本的比重很大。

切削加工困难是导致钛合金零件价格高昂的重要因素。

1 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性钛合金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其加工特性表现如下[10-11]:(1)钛合金的导热性差,是不良导热体金属材料。

切削加工时,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面积很小,特别容易引起薄壁件的热变形。

(2)钛合金弹性模量低,弹性变形大。

切削时接近后刀面处工件的回弹量大,导致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面积特别大,造成加工件几何形状和精度差、表面粗糙度增大、刀具磨损增加。

(3)钛合金的亲和性大、切削温度高。

切削时,钛屑及被切表层与刀具材料咬合,产生严重的粘刀现象,容易引起刀具强烈的粘结磨损。

钛合金的高温化学活性强,在600℃以上时,与氧、氮产生间隙固溶。

吸收气体后钛合金表面的硬度明显上升,对刀具有强烈的磨损作用。

目前,我国的钛合金切削加工效率还比较低,生产中应用最多的硬质合金刀具推荐的切削速度在30~50m/min,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 目前的钛合金切削加工工艺现有的钛合金切削加工方式主要是车削和铣削。

钛合金车削加工时易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不严重,但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

钛合金的铣削加工比车削加工困难。

因为铣削是断续切削,并且切屑易与刀刃发生粘结,当粘屑的刀齿再次切入工件时,粘屑被碰掉并带走一小块刀具材料,形成崩刃,极大地降低了刀具的耐用度。

在加工钛合金时,通常选择较小的前角,以增大切屑与前刀面的长度;选择较大的后角,以减小后刀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为了降低切削温度,通常选用较小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切深,并使用切削液。

切削速度过小导致材料去除率低下,增加了钛合金加工成本;较大的切深导致切削力增大,影响钛合金工件尤其是薄壁件的质量;切削液的使用增加了加工成本,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切削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钛合金加工缺乏有效的工艺数据库支持。

在具体工艺安排和切削用量选择上,往往凭经验和“试切”来确定工艺参数。

此外,我国刀具和切削液的国产化程度还比较低,制约了钛合金切削加工水平的提高。

钛合金切削加工的发展趋势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钛合金将逐步取代铝合金,成为航空工业的主要材料。

未来的钛合金切削加工将主要面向3 个方向:(1)大幅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去除量,实现高效加工;(2)研发新型刀具,延长刀具使用寿命;(3)减少切削液的使用,达到绿色切削。

1 钛合金高速切削高速切削能大幅提高钛合金加工效率,并保证零件加工质量。

钛合金的高速槽铣和周铣实践证明,高速切削不仅能提高加工效率,还能有效提高被加工表面的质量[12-14]。

钛合金高速切削具有以下优势:(1)温升少,工件热变形小。

高速切削虽然产热量多,但由于切屑从工件上切离的速度快,90% 以上的切削热被切屑带走,传给工件的热量很小,工件积累热量极少,这对于减少钛合金热变形有重要意义。

(2)切削力低。

切削速度高使得剪切变形区变窄,剪切角增大,变形系数减小和切屑流出速度快,从而使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比常规切削力低30%~90%, 特别适合于加工刚性差的航空用钛合金薄壁件。

(3)材料切除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

高速切削时其进给速度可随切削速度的提高相应提高5~10 倍,这样单位时间内材料的切除量可提高3~5 倍。

另外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屑可以被很快切离工件,故残留在工件表面上的应力很小。

由于切削点温度的升高工件表面鳞刺的高度会显著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钛合金高速切削也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

高速导致加工表面温度急剧升高,由于钛合金导热性差,如不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会使得钛合金和空气中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硬化层。

高温烧蚀和切削力的增大造成刀具急剧磨损,使得加工不能持续。

2 钛合金切削加工的高性能刀具大量的研究结果[15-17] 表明:刀具的快速磨损是制约钛合金高速切削加工的最主要因素。

因而,要想提高钛合金加工和应用水平,必须研发适用于钛合金的高性能刀具。

刀具材料方面,应具备高的耐热性、抗热冲击性、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高的可靠性。

硬质合金刀具的价格相对低廉,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钛合金切削刀具,常用刀具有YG6、YG 8 等。

但是在以往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通常不采用YT 类刀具,因为含钛的刀具材料在高温下很容易与钛合金亲合,使得粘结磨损严重。

但是对刀具磨损的研究表明,钛合金在低速铣削时的刀具磨损机理为粘结撕裂磨损,在高速铣削时以扩散磨损为主[18]。

而含钛类刀具可有效抑制扩散磨损。

因此,低速段使用的YG 类硬质合金刀具不适合钛合金高速切削,而YT 类刀具将是新的研究方向。

PCD 刀具的性能很适宜于加工钛合金[19] :(1)良好的导热性。

金刚石的导热系数为硬质合金的1.5~9倍。

由于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高,切削热容易从刀具散出,故切削区温度低,这对于克服钛合金导热性差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2)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金刚石的热膨胀系数比硬质合金小几倍约为高速钢的1/10,在高温下,能够更好地保证钛合金工件的加工质量。

(3)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金刚石刀具在加工高硬度材料时耐用度为硬质合金刀具10~100 倍甚至高达几百倍。

使用金刚石刀具切削钛合金,能够有效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M ori 等[20] 采用新型PCD 刀具在高速切削钛合金时获得了较好的切削效果。

但是Balkrish na Rao 等[21]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刀具的磨损形式表现为剥落和沟槽磨损,不能实现高速切削。

在刀具结构方面,Komanduri 与Reed[22] 设计了一种可提高刀具寿命的新型刀夹,该刀夹可获得较大的刀具后角和负前角;Shuting Le 等[23] 研究了可转位刀具在高速车削Ti6 Al4V钛合金过程中的应用状况,在高速切削状态下,可转位刀具的寿命比固定位刀具的寿命增长了37 倍。

3 钛合金绿色切削传统的钛合金切削使用大量的冷却液,增加了制造成本,造成了环境污染,还会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24]。

绿色切削可有效解决由切削液引起的各类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加工的研究主要有绿色切削技术和绿色冷却技术。

绿色切削技术包括:干式切削、准干式切削、低温切削和绿色湿式切削[25-26]。

干式切削可完全消除使用切削液导致的一系列负面影响[25],由于摩擦使工件和刀具的温度升高,导致刀具磨损加快,工件产生残留应力,同时会使得刀具和工件发生热变形,表面质量降低,因而不适用于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的加工。

准干式切削又称MQL(Minimal Quantit y Lubrication)极微量润滑技术,它是将极微量的切削油与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混合并雾化后,喷射到加工区,对刀具和工件之间的加工部位进行有效的润滑。

MQL 可以大大减少“刀具-工件”和“刀具- 切屑”之间的摩擦,起到抑制温升、降低刀具磨损、防止粘连和提高工件加工质量的作用。

使用的润滑液很少,而效果却十分显著,既提高了工效,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钛合金切削加工的有效途径。

低温切削能够提高工件的切削加工性、刀具寿命和工件表面质量,非常适用于钛合金加工。

林肯大学的Z.Y.Wang [27]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低温加工状态下,刀具材料能够保持良好的切削性能,提高了刀具寿命,保证了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

绿色冷却技术是实现绿色加工的关键,主要包括:液氮冷却、蒸汽冷却、低温气体射流冷却以及喷雾射流冷却等。

液氮冷却采用液氮使工件、刀具或切削区处于低温冷却状态进行切削加工,是目前主要的低温加工手段。

低温气体射流冷却是采用-10~-100℃的冷风强烈冲刷加工区的一种冷却方式。

试验证明,该方式可以显著均匀地降低加工区、刀具及工件的温度,有效地抑制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改善已加工表面的加工质量和提高零件加工精度[28-29]。

由于液氮冷却切屑收集困难,纯气体冷却时刀具没有得到润滑等问题,制约了此种冷却方式的推广。

有学者在此种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钛合金低温喷雾射流冷却加工[30]。

低温喷雾射流冷却加工兼备了低温、射流冲击、充分汽化和使用最绿色的空气等几个要素。

结束语为了满足航空航天对于钛合金工件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的钛合金切削加工必须有长足的进步。

在基于国内的材料、机床和管理等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钛合金材料加工工艺路线的优化、加工参数的优选,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推动国内钛合金产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