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申报表【模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申报表【模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申报表【模板】

附件2:

编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所属类别:

申报人(单位):(签字或盖章)

所在单位:(公章)

报送单位:(公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请客观真实地填写本申报表。

2.封面右上角的“编号”由主办单位填写;“评选意见”由评选专家填写,其余表格内容皆由成果申报者和推荐者填写。

3.“申报人(单位)”是指成果所属人或成果所属团队的第一负责人;“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不超过5人。以“单位”申报的,“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政治面貌、职务、专业职称和最后学历/学位”等栏目可不填。

4.“所属类别”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申报指南》中的大类,如:“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等。

5.“研究分工”是指团队成员围绕本成果研究与实践分别承担的具体任务。

6. “主管部门意见”是指成果主要实践单位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成果实践效果的鉴定。

7.“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是指本成果或有关成果的获奖情况。

8.“专家鉴定意见”中,鉴定专家需具有高级职称,且在本成果所属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和影响力。本栏由申报者邀请有关专家填写。

9. “报送单位”是指各市教育局或高校,“推荐意见”是该单位对本成果的推荐意见。

一、研究团队

1.第一负责人(单位)

2.主要成员

二、成果总结(另附,具体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与实践过程、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成效、成果特色与创新等几个部分,请按内容要点撰写,一般不超过5000字)

1、成果研究概况

2、成果实践概况

三、成果曾获奖励情况

四、专家鉴定意见(两人)

五、市教育局(或高校)推荐意见

六、评选意见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效果 一.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000字) 成果简介:开展自我评估是教育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基础。南昌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当中,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理念,立项研究,积极实践,先后开展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点)、专业综合评估(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面)、学校基本教学状态数据监测(体)的自我评估工作,构建了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校内自我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测和持续改进,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该体系由教学决策、资源保障和教学执行、监控督导和教学评估、信息反馈等四个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见图1),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系统(质量评价与诊断)为核心,在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自我评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与诊断,然后通过质量反馈及修正系统进行改进。自我评估坚持每年进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每学期开展),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常态监测,在“质量信息收集—自我评估诊断—评估信息反馈—调控与修正” 的闭环管理模式下,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实现教学质量“常态监测、自我诊断、自我调控、持续改进”的功能。

项目实施过程,制定了覆盖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涵盖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的结果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合纵连横的全贯通的评价组织机构,建设了基本状态数据与时点评价数据相结合的结果呈现平台,形成了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机制,在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投入、本科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水平、本科生培养质量、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图1 南昌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示意图本成果以问题为导向,旨在破解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难题:

教学成果申报材料

教学成果申报材料 篇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推荐书 成果名称成果完成人__ 成果完成单位 _______ 申请等级 ____ 申报时间成果科类 ________ 代码学 校网址 辽宁省教育厅制 成果简介 一、成果内容 篇二: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成果名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一、理论依据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重点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的重要性,通过技能大赛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上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基本内容 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能有幸参加大赛的学生固然是佼佼者,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大赛带给我们教学改革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注重传导“做中学、学中做”

的理念,利用先进技术软件和装备,在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完成技能大赛的项目训练与任务整合。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学生对于工作岗位职责及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关注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促进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完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三、实践效果 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们连续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学理念,并自主开发技能大赛训练的教材与训练计划,保留了宝贵的训练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升了专业技能,充分发掘了自身的潜能,也通过省技能大赛获奖,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能够获得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免试入学机会,从而在学业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申报简表成果名称: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成果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成果完成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推荐等级建议:二等奖推荐单位名称(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推荐时间:xx年三月三日成果科类:工学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xx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成果类别:教学改革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申请人及简况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李庆宁高级工程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610学时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陈长江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150学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陈彬高级工程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600学时参与项目实施熊绪副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80学时参与项目引进朱春华高级工程师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80学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一,成果主要创新点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

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万元,购置电脑,安装船舶设计软件.xx 年6月再投资200余万元安装"tribon""sb3ds"软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

教学成果申报材料3篇

教学成果申报材料3篇 XX年终评估教学成果申报 新程小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学校秉承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的主导思想。自从科研课题开展以来,我们以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以常态课质量的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树立校本教研意识 学校本着“立足现实,注重实际,以生为本,自主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带领教师,根据教学上出现的问题、矛盾、困惑确立研究项目,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2项,学校成为教科院张武升院长课题研究的子课题校,承担了“课堂教学文化创新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研究。通过采用课题培训、学习研讨、交流,以及课题研究课等形式,丰富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促进了课堂的教学改革。 二、积极探索“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聚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自主创新”课堂,各学科围绕这一特色,完成学科建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大胆实践,结合学科特点,初步形成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激起兴趣——创设情境——双向互动——求异创新——评价激励 数学学科:创设情境——质疑问难——合作研学——归纳小结——巩固拓展 英语学科:听说导入——情境呈现——玩唱学知——交流运用 科学学科:激趣导入——质疑引思——实验探究——结论分析 以上的教学模式共同的特点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历练、自主探究。对教师来说是对课堂教学文化的创新,对学生来说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教研组活力的源泉,只有科学设置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有效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中体验研究的乐趣。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以学科为单位,教研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发言,依托课题研究、教材解读、各类研讨课、作业研究等教学活动而进行,在个人发表见解、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2、夯实教研内容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实”上下功夫。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教学副校长为主管领导,学科主任具体指导,教研组长组织实施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全面落实校本教研工作。 第一,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常态课展示、

教学成果奖申报须知

教学成果奖申报须知 教学成果的名称 教学成果的名称是该成果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尽量简洁明了,好记易懂,并能概括成果的属性和内涵。恰当的名称能起到对成果 ?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它的每一个词或字都应反复推敲,力 求准确、精辟。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以上的教材, 成果名称一栏填写书名并在书名后注上?教材?字样即可。如:高 等数学(教材)。 在历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中,申报校、 省级奖及国家级奖的成果,在名称上出现过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名称繁杂。有些申报者为了全面反映成果的内容,把名称搞得 很繁杂,成了内容提要,此类名称既不好懂也不好记,难以给人印象。 名称通用化。名称几乎哪个成果都可以用,不能反映成果的属 性和特征。如:?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生产 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等。这些名称如果加上?××学科?、?××专业(课程)?等,就比较完整了。 名称与内容不符。有的名称成了时髦名称的堆砌,把?全方 位?、?立体式?、?整体优化?、?多媒体?等时髦名词几乎全 用上了,而成果的内容却没有这方面的体现,成了所谓的?戴着时 髦名词大帽子下面的‘成果’?。 1

名称如口号。如:?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教学?、?迎接二十一 的挑战?等,这样的名称不能反映成果的属性和内涵,常常出现 ?文不对题?的问题。 半截名称。有的名称过于简单。如:?本科生教学?、?小提 琴演奏?等,此类名称只反映了成果的属性,未体现其内涵。如果 改成?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小提琴演奏教学的改 革?,就完整了。 成果名称实为论文名称。如前所述,教学成果实际应由两部分 组成的,即论述成果的论文和成果的实践。有些成果却用了论文的 名称,不能反映实践的内容。如?××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若将成果的名称改为:?××课程 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二 者就协调统一了。(具体要求详见《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高 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附件4:《国家级教学成 果奖推荐书》等填报说明) 教学成果的介绍 教学成果的介绍,就是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情况,按照文件规 定的具体条件,对成果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反映,应包括: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实践效果、推广价值等各个方面。 每项教学成果都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在创 造性的劳动中取得的,他们个人(或集体)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 都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其在劳动中的思想、态度、行为而论,都是很值得表彰的,但我们介绍的是教学成果, 而不是取得成果的个人(或集体)的先进事迹,因此,介绍不宜成 为某人(单位)先进事迹的综述。 2

青海省第二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附件5 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成果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成果科类 类别代码□□□□□□ 序号□□□□□□ 编号

青海省教育厅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要反映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突出教育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产生明显效果的成果。要重点奖励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取得重大人才培养效益,尤其是在凸显学科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秀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 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成果完成单位: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集体完成的成果,成果完成者和成果完成单位按照其贡献大小从左至右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4. 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综合类成果填其他。 5.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 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他填0。 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他填0。成果所属类别:按下条成果内容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6.序号:由推荐单位填写(省属各高等院校)。组成形式为Gabcde,G代表教育类型,即高等教育; ab为推荐单位代码(详见下表); cde为推荐单位所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G01001”为青海大学推荐的、编号为001的成果,其中01为推 7. 二、成果简介

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有关要求【模板】

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有关要求 一、《**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与《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写要求 《**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是校级教学成果奖申请、评审的依据。同时,为保证与推荐省级教学成果的对接,填写要求应与《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本一致。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 1.申报类别:分别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2.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3.成果完成人:填个人成果的完成人。成果完成单位,填集体成果的完成单位。成果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均按贡献大小从左至右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4.申报学校名称:填成果的申报学校。 5.申报时间:应为申报单位决定推荐省级奖的时间。 6.成果所属科类:按下条“成果所属科类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7.申报等级建议:指成果申报学校根据《江苏省教学成果

奖励办法》给申报成果提出的省级一等奖或二等奖建议。 8.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填写时,不得少填、多填或错位填写。若编码中某一项无法填写,请在这一位填W。其中:ab表示成果所属科类: 基础教育类:学前—01,语文—02,外语—03,数学—04,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05,历史—06,地理—07,物理—08,化学—09,生物—10,科学—11,信息技术—12,通用技术—13,劳动技术—14,艺术(音乐、美术)—15,体育与健康—16,综合实践活动—17,其他—18 职业教育类:德育—01,语文—02,数学—03,外语—04,农林牧渔类—05,土木水利类—06,机械制造类—07,石油化工类—08,轻纺食品类—09,交通运输类—10,信息技术类—11,电子电气类—12,医药卫生类—13,财经商贸类—14,旅游服务类—15,文化艺术类—16,其它(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资源环境、能源、休闲保健、体育、教育、司法、公共服务、教育技术、教育评估、综合等)—17。 高等教育类(本科):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评估、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4。 高等教育类(高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51,资源环境与安全—52,能源动力与材料—53,土木建筑—54,水利—55,装备制造—56,生物与化工—57,轻工纺织—58,食品药品与粮食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方案

第三届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方案(草稿)一、评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分值1、形式(14’)1-1成果名称☆准确、简洁 2 1-2实践年限☆2年实践检验 2 1-3申报材料☆材料填写齐全、规范 2 1-4主要完成人☆参与贡献 ☆综合素质 ☆数量要求 2 1-5主要完成单位☆资格条件 ☆数量要求 3 1-6 校内建设与评审☆校内建设 ☆校内评审 3 2、成果内容 (30’) 2-1 内容体现☆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成果8 2-2 支撑条件☆有支撑成果建设的高水平项目 5 2-3 方向性☆指导思想 ☆方向导向 5 2-4 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 6 2-5 饱满程度☆实质 ☆范围 6 3、创新(16’) 3-1 理论创新☆成果理论创新8 3-2 实践创新☆成果实践创新8 4、应用情况 (26’) 4-1 实施过程☆规范性 4 4-2推广应用☆应用范围 ☆应用程度 8 4-3应用成效☆实施效果 ☆反馈及评价 10 4-4 预期前景☆拓展空间 ☆预期效果 4 5、综合水平 (18’)5-1领先程度☆领先水平与成果报告或论文水平10 5-2项目认可程度☆支撑成果建设项目等级 ☆已获奖励情况 8 Ⅰ、项目特色(10’)☆成果有鲜明特色10 Ⅱ、优先条件(6’)☆优先条件符合程度 6

三、几点说明 1、教学成果主要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本评审指标体系重点突出申报项目的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 2、本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有《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等。 3、本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评价各系部申报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等推荐项目;以教材形式申报参评的项目,依照本指标体系执行。 4、本指标体系共设7个一级指标(含2个加分指标),19个二级指标,29个观测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由设定的满分分值体现。本指标体系满分120分(含加分指标16分)。

教学成果奖评审办法

教学成果奖评审办法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规范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根据国家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1 评奖范围与重点 评奖的范围是:我校的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干部从事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具体包括: 1.1 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在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的探索,在教书育人、探索教育规律、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1.2 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工作创新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1.3 其它在改革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学成果; 2 评奖的类别和等级 2.1 教学成果奖:主要以校级及以上的已结题验收的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及推广应用的成果为主; 2.2 教材奖:主要以公开出版并已应用了两届以上的教材为主; 2.3 网络课件(程):主要以学校立项并通过验收、已投入使用的网络课件(程)为主; 2.4 电子教案:以校内教师自主制作的电子教案为主。 2.5 教学成果奖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奖励等级,其中一等奖占获奖总数15%左右,二等奖占获奖总数25%左右,三等奖占获奖总数60%左右。 2.6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校级成果的基础上,将择优向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推荐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3 申请条件 3.1 遵纪守法,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2 所申请的教学成果要反映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3.3 教师连续两年满教学工作量,教辅人员、教学管理干部在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3.4 有科学总结或反映成果的论文; 3.5 有校级或省级以上立项并已完成验收; 3.6 每项成果主要申报人不超过5人。

机械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机械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1、机械实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素质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克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综合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不强等缺点。 培养方案共分三个层次。 ①工程认识实习: 目的:使学生了解典型机电产品的结构、原理;典型机构的构造、运动、组成;典型零件的结构、材料、功能。以及对机电产品制造过程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了解。 方法:通过“工程材料”、“机械零件”、“ 典型机构”、“电子元器件”展室的参观、演示,典型机电产品的拆装实习和对典型生产企业、典型生产设备的参观、讲解、表演达到上述目的。 ②基本工艺训练: 目的: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掌握初步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质量和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方法:通过典型工艺设备基本操作训练和典型机械产品的加工、装配、调试、质量检验和技术经济分析完成基本工艺训练。 ③综合创新训练: 目的:培养综合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 方法: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机械产品的构造、工艺、材料、传动、配合、零部件设计、整体设计。并进行综合创新训练。学生组成创新训练小组,自行设计、自编工艺,自主加工机电产品。完成设计-制造全过程。 2、培养方案实施 ①实践基地建设 2 为开设工程认识实习中的自行车拆装实习,购置了自行车、拆卸工具;编写

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绘制了自行车零件图组和组件装配图。 2 利用世行贷款购置80余台套设备,加强数控、特种加工实习,增加钣金冲压、非金属成型实习。使第二层次的基本训练实习内容更加全面,其水平与我国目前工业水平相适应并有一定前瞻性。 2 综合创新训练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可资借鉴的现成方案。在教学项目建设中从教学方案制定、教学文件准备到实习条件建设、准备作了大量工作。经过试点和改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 ②培养方案运行 2 自行车拆装实习已在99级学生中全面开展,并已列入XX版教学计划。 2 综合创新训练在98、99年两轮试点的基础上,经过改进,XX年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今年有300名学生参加了综合创新训练。也已列入XX版教学计划。 ③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价 2 通过拆装实习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自行车的机械结构、零件、材料和加工工艺。增加了感性认识,培养了动手能力。为机械类后续课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学生反映很感兴趣,希望增加拆装内容。 2 在创新训练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许多独立开设的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力得到综合运用,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叶平同学和王丽敏同学在总结中写道:“从最开始选择创新目标和创新思维方式,到整个制作过程中对工艺规程的不断创新、改进,都融入了创新思想。”;“这次创新训练使我收获很多,首先它增强了我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将会令我们终身受益”。组成创新小组的形式还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高春月同学说“通过创新训练使我深深体会到,同学之间密切配合是成功的关键,增强了我与他人和睦相处、密切合作的工作作风。”许多同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成果名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一、理论依据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重点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的重要性,通过技能大赛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上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基本内容 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能有幸参加大赛的学生固然是佼佼者,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大赛带给我们教学改革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注重传导“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利用先进技术软件和装备,在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完成技能大赛的项目训练与任务整合。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学生对于工作岗位职责及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关注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促进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完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三、实践效果 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们连续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学理念,并自主开发技能大赛训练的教材与训练计划,保留了宝贵的训练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升了专业技能,充分发掘了自身的潜能,也通过省技能大赛获奖,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能够获得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免试入学机会,从而在学业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四、成果创新点 我们通过与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为学院锻造优秀竞赛良才的同时,让广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适应各种生产任务。

教学成果申报材料3篇.doc

教学成果申报材料3篇 本文目录教学成果申报材料机械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XX年终评估教学成果申报新程小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学校秉承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的主导思想。自从科研课题开展以来,我们以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以常态课质量的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树立校本教研意识 学校本着“立足现实,注重实际,以生为本,自主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带领教师,根据教学上出现的问题、矛盾、困惑确立研究项目,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2项,学校成为教科院张武升院长课题研究的子课题校,承担了“课堂教学文化创新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研究。通过采用课题培训、学习研讨、交流,以及课题研究课等形式,丰富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促进了课堂的教学改革。 二、积极探索“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聚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自主创新”课堂,各学科围绕这一特色,完成学科建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大胆实践,结合学科特点,初步形成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激起兴趣——创设情境——双向互动——求异创新——评价激励 数学学科:创设情境——质疑问难——合作研学——归纳小结——巩固拓展 英语学科:听说导入——情境呈现——玩唱学知——交流运用 科学学科:激趣导入——质疑引思——实验探究——结论分析 以上的教学模式共同的特点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历练、自主探究。对教师来说是对课堂教学文化的创新,对学生来说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教研组活力的源泉,只有科学设置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有效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中体验研究的乐趣。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以学科为单位,教研做到定时间、定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成果完成人:迟惠生、关海庭、牛大勇、金顶兵、宋鑫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 通选课体系 北京大学迟惠生关海庭牛大勇金顶兵宋鑫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具有文理交叉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在研究教学改革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办学方向,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确立了全新的本科教育理念:把本科教育纳入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并把本科教育定位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由此确立了本科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讨论、研究和论证,学校明确了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的思路,为在未来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及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做准备。新的教育理念奠定了通识教育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跨学科通选课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的结合使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得到发展,正确地处理了“博”与“专”的关系,为本科生提供了一种平衡的教育。 通选课和主干基础课是我校本科课程体系的两条生命线,它们的质量直接涉及到教学改革,关系到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制能否深入下去。北京大学从战略规划、理念更新和制度变革等方面对通选课体系的建设予以了强有力的推动。

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高起点构建精品通选课课程体系 以全新的本科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充分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北京大学于2000年9月正式推出了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以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就花了很大精力建设全校公共选修课,要求文理学生必须互选4学分的课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通选课是从原来全校公共选修课发展而来,但无论是意义和作用、所占的地位,还是课程结构和内容,它都比公选课走的更高、更远。它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新体系,力求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教育领域获取广泛的知识,特别是掌握不同领域的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需的方法和眼界。 可以说,通选课从设立之初就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即强调精品意识,力求成为我校代表教学改革方向的精品课。它的设置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课程设置制度的变化,而是一种对人才培养的观念的转变:即让每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它不再是简单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是作为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被纳入到必修课体系中,强调通过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实施和在全校推行按院系或学科大类对本科生进行招生和培养,通选课已经成为学校本科教改的重要平台。 目前,我校的通选课暂分为五个基本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与文化;E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校要求2000年以后入学的本科生都要在以上5个领

教学成果申报

关于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软件开发成果申报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现状 计算机系承担着全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大,尤其是全院统考的时候考试用机房紧张,容易出现不在同一时间段机考,理论和机试往往不在同一时间考试;对于阅卷来说工作量相当大,机试考试阅卷更复杂,教师要先收集学生的考试答卷,然后根据答题情况来进行判分,容易出现误判客观上存在着评分不公正的现象,鉴于我系“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试情况,系领导很重视提出了考核方式改革的要求。 二、计算机系组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情况 2011-6-1开始计算机系主任阿娜古丽老师一直对我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考试情况很不满意,外出考察过很多内地高职院校,他们早就实现很多科目的无纸化考试,计算机系决定组织教师利用暑假和双休日时间自行开发一套网络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计算机在6月份组织了六名教师,开会讨论如何开展工作,6月中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在暑假这些专业教师通过查阅资料,买参考书自我学习和提高,经过两个个月的加班加点,教师们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通过努力后发现我们的专业教师能行,9月阿主任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工作进行的检查,大部分教师已经完成了60%以上,由于本学期教师工作量很大,而且这几位教师都有“通讯网络专业”示范性院校建设任务,后期的工作教师只能利用双休日,晚上等课余时间来完成,并定于11月中旬完成系统的开发。 2011年11月中旬阿主任再次召集相关教师开会检查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的开发情况,并于11月下旬通过测试。安排孙胜刚老师在2303安装一台测试服务器,在整个机房安装的学生客户端并组织我系网络11501班、网页10102班46名学生同时模拟考试,同时提交成绩,经过测试该系统完全可以应用到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考试,以实现该课程无纸化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现已经具备如下功能: 1.题库及命题系统,能对各题型做命题和修改; 2.试卷能自由制定分数、题型、知识点等; 3.可以一次性备份所有考生答题信息; 4.可以录入考生信息包括班级、学号、姓名等信息; 5.系统智能阅卷,成绩打印和导出并生成统计图表; 6.可以同时实现所有机房同时考试,理论和实践同时在系统中考试,实现无纸化考试;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测试情况及后期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现已经过测试,服务器已经安装测试成功,下挂一台客户机,可以正常录入题库,学生可以正常考试,自动判分,查询学生成绩。现有多名专业教师正在为该系统题库,录入考生信息等工作,将于今年1月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无纸化考试做好准备,完成对“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附件 成果名称:激发学术志趣培养领跑人才:“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推荐序号:11025 附件目录: 1.教学成果报告(不超过5000字,报告名称、格式自定) 2.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仅限1份)

附件1 教学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激发学术志趣培养领跑人才:“学堂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袁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 智/郑泉水/张文雪/苏芃 成果完成单位清华大学 2018年4月

根据党和国家的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努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2010年,清华大学被批准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在中组部和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清华大学认真研究总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以“学堂计划”为载体,分别建立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以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作为专用教学场所,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领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在已有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基础上,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力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每年动态选拔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1、创立了“领跑者”理念,引导学生追求卓越 “学堂计划”提出了“领跑者”理念,“领跑者”理念即让优秀学生作为“领跑者”,带动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领跑者”理念是“学堂计划”的核心理念。学校把进入“学堂计划”的学生定位为“领跑者”,希望他们努力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既要在“跑”中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追求,又要在“领”中表现出厚德载物的使命和责任;并告诫他们“领跑者”的五个“不是”五个“是”:不是光环,是使命;不是荣誉,是责任;不是娇宠,是磨练;不是圈养,是放飞;不是孤傲,是引领。让优秀的学生领跑,让所有的学生优秀——这是“领跑者”理念的根本和终极的追求。这一理念已被大家广泛认可,也成为国家“拔尖计划”的基本理念。 2、开展了综合教学改革,推动计划顺利实施 1)建立了科学的学生遴选机制 探索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

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成果名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 实践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一、理论依据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重点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的重要性,通过技能大赛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上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基本内容 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能有幸参加大赛的学生固然是佼佼者,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大赛带给我们教学改革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注重传导“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利用先进技术软件和装备,在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完成技能大赛的项目训练与任务整合。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学生对于工作岗位职责及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关注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促进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完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三、实践效果 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们连续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学理念,并自主开发技能大赛训练的教材与训练计划,保留了宝贵的训练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升了专业技能,充分发掘了自身的潜能,也通过省技能大赛获奖,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能够获得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免试入学机会,从而在学业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四、成果创新点 我们通过与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的能工巧 匠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为学院锻造优秀竞赛良才的同时,让广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适应各种生产任务。 我们技能大赛所使用的教材,是指导老师根据行业标准和操作流程,并结合学 生实际情况自行编写的,这样对于学生进行自主训练、教师的辅导提供了便利。

基础教育教学课题成果奖申报表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序号□□□□□□ 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 □14—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 □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9—幼儿发展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