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京人与上海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北京人与上海人

从整体性格特性来讲,上海人与北京人堪称是南北两地文化的典型代表。

上海人和北京人的第一重差异,自然是南方人和北方人之别。这既包含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还包括更为基础的由遗传造成的人种在体貌特征、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区别。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以中原和华北为代表,北方人身材高大强健、性格热情粗犷、行为稳重保守,他们喜吃面食和葱、蒜、辣椒等辛辣的食物。一般认为,他们身上羼(chàn)入了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人的血脉。林语堂称他们是“自然之子”;“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江浙一带的南方人,则身材相对矮小,他们聪明灵活,性情温和,善于处世,爱听缠绵的戏曲,吃大米和甜糯的食物。在他们生活的江南富庶的城镇商埠,历来是“花柳繁华,温柔富贵乡”,孕育着一代代才子佳人的风情故事。林语堂称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更为矮小精悍的华南人,包括湖广一带的楚人,他们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传统与古代土著传统的强烈混合物,他们富于活力和进取心,善于挥霍享受,吃蛇和各种奇怪的食物。

我们可以在当代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观测上海、北京两地群体人格的特征和演变。

绝大多数上海人对北京和北京人无可评价——由于缺乏实际的接触、具体的感受。“到北京去”在十来年前,还是属于少数先进人物的光荣和骄傲。近年来到北京出差、旅游的上海人增多,但对北京的共识也只是枯燥的几条:一是“好白相”的地方比上海多(指风景名胜);二是新建筑多,高楼多(其后跟一句牢骚“怪不得上海没钱盖房子”);三是购物、坐车不方便,商品品种少,价格贵;四是气候干燥、刮风,不适应。

一位上海人说,到大名鼎鼎的王府井,没想到走了十几分钟,就逛到头了。他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问别人“北京究竟有几个王府井?”关于服务态度,上海人说,上海的售货员至多不理你,自顾自聊天。北京的售货员还要训你:“别

嚷嚷!嚷什么嚷!”上海的儿童在北京则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他们在大街上看到了拉车的活生生的骡、马,往往怀疑它们是从动物园跑出来的。

对于每个从北京来的人,上海人都会问:“上海好还是北京好?”在北京,则很少遇到这种提问——这对北京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中国还有比北京更好的地方吗?其实,上海人的询问并非未含有城市优越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想验证这一优越感;此外,则是潜意识中对京城模糊的崇敬和神秘感。

比较而言,北京人对上海人的感觉要多得多。几乎每个北京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对上海人的印象,自然,好评不多。北京的女性尤其热衷于对上海男性的声讨,而且众口一词,仿佛个个苦大仇深。上海自然有对北人的轻蔑,例如称北方人为“北佬”,但通常北京人被单列在这种称呼之外。而北京人并没有对南人共同的蔑称,而是将上海人单列——当他们说“他是上海人”时,口气中已经包含了轻蔑,有些像西方人说“犹太人”那样,以至于在京城的上海人不轻易暴露籍贯是比较明智的。但在江南,上海的籍贯却具有自我提携的功用。直到八十年代初,南京、杭州、无锡等地的时髦青年仍以会说上海话、打扮像上海人为荣(而他们在上海的同类,则以打扮成“华侨”为荣);至今上海的征婚广告上,“沪籍”仍是可资开列的条件。电视剧《渴望》中那个自私委琐的男主角被取名“沪生”,引起了敏感的上海舆论的不满,却满足了北京人的集体认同。他们觉得上海人就是这样的。因此,北京人对上海人的最高评价,便是“你不像个上海人”。

但是,在北京人的内心仍有对上海人、对南方传统的尊重。谈及上海同行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精神,北京人往往自叹弗如。而声讨完上海人的北京姑娘,有时会出其不意地流露:“我妈妈(或外婆)也是南方人”;或者“我有个阿姨在上海”,“小时候在上海住过”,等等。北京的孩子到了上海往往备受宠爱,人们惊讶于他们一口纯正的“国语”。如果他转学到上海则会经常地被教师提问,并让他朗读课文。

余秋雨撰文剖析了“上海人的尴尬”:全中国都有点离不开上海人,又都讨厌上海人这种无法自拔的尴尬境地,也许是近代史开始以来就存在的。“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漠、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

市侩(kuài)气……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

的确,北京人对上海人的看法,是代表了“北方人”和“外地人”的普遍看法。

北京人津津乐道的上海人的洋相笑话,包括半两粮票的小点心;一次买一只苹果边走边吃。还传说上海人到北京吃涮羊肉(他们往往念成“刷羊肉”),10个人要了2斤,北京人说“趁早别现眼了,还吃涮羊肉呢!”此外,他们又反感上海人关于自己特别“秀气”的声明:“上海人老是说:‘我只吃一眼眼’,实际比谁吃得都不少。”经常参加会议、吃会议餐的人反映,上海代表在饭桌上的表现往往较差,他们不顾别人地抢食最好的菜(如大虾),一副“不吃白不吃”的架式;而轮到拍集体照时,他们又当仁不让地占据最“风光”、最显眼的位置。

北方人传播的一个关于上海的经典笑话,说一个上海儿童去商店买针,针的价格是2分钱3根,小孩付1分钱,给了他1根针,他却不走,向售货员说:“你还得找我两张草纸。”另一则不是笑话,说上海人待人真热情,快到吃饭的时候,他告诉你附近有一家价格便宜实惠的饭馆。

当北京人无意触犯了上海人的某些“不成文”的规矩时,就会出现不快。例如,前些年的结婚宴席上,最后上的“四大件”(全鸡、全鸭、全鱼、蹄膀),客人往往是不触动的,留待主人用钢精锅装回家去慢慢享用。一位北京朋友抱怨说,上海人家里,一条鱼要吃四顿:切成两段,每次只吃其中一段的一面。而他“破坏”了留待下餐的另一段鱼。他说:“从此在上海人家里做客,我不吃鱼。”

当上海人把自己的规则带到北京时,同样会发生难堪。

随着交往的增加,大多数上海人都会感到北方人更易于相处,没有那么多鸡鸡狗狗、不上台面的小心眼、小动作;而北方人也会感到,上海人并非如表面感到的那么不可交。

一位东北籍朋友谈起上大学时的一位上海同学。他衣冠整洁,独往独来,从不与同学一起看电影、吃饭,以免无谓地请客花钱;他从不言人恶,不涉事非,也不露个人隐私,与所有同学都是“淡如水”的等距离外交,绝无北方哥们结团抱伙、烟酒不分家的作风。起初,这种与众不同很令人反感,但时间长了,别人却感到与他交往比较轻松和安全。另一个表明其性格的小事是:他看书如遇不认识的字,绝不会嚷,向别人求教,而是自检字典——这既避免了“露丑”,而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