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初级

通信工程初级
通信工程初级

参考规范

《铁路通信施工规范》 TB10205-1999 《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8-2003 《铁路光缆通信同步数字系列(SDH)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9-99 《铁路数字微波通信工程施工规范》 TB10220-2000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5-2009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341-2007 《客运专线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251号

通信专业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试题库(初级)

一、单选题

1. 下列电平符号中,表示"相对功率电平"的是( )。

(A) dBm (B) dBr (C) dBV (D) dBm0

2. 对多个四线组来说,( )在红组的顺时针方向时,该端为A端。

(A)绿线(B)兰线(C)绿组(D)兰组

3. 芯线接续时,将应接的两侧芯线拉直,在超过接续点( )mm处用扁咀钳分别将芯线泡沫绝缘层剥除。

(A) 15 (B) 20 (C) 22 (D) 25

4. 河宽为500m及以上时,上游禁区宜距电缆弧度顶点( )米处设标志牌。

(A) 200 (B) 300 (C)200-400 (D) 300-400

5. 长途电缆芯线套管排二排时,排在距各端护套切口的( )处。

(A) 1/2 (B) 1/3(C) 1/4 (D) 20mm

6. 长途电缆芯线套管排三排时,第一排在距A端护套切口间距全长的( )处。

(A) 1/2 (B) 1/3 (C) 1/4 (D) 20mm

7. 用哑点法探测地下电缆径路时,探头与探杆成( )。

(A) 0 (B) 45 (C) 90 (D) 120

8. ( )腐蚀是金属由于受到外界电源漏泄电流的电解作用即产生的腐蚀。

(A)化学(B)电化学(C)电解(D)土壤

9. 0.9mm聚乙烯绝缘四芯组接续,分组环的内径为( )mm。

(A) 4.0 (B) 5.0 (C) 6.0 (D) 7.0

10. 某一光缆型号是GYGZL03-12J50/125(21008)C+5×4×0.9,外护套是( )。

(A)纤维层(B)聚氯乙烯(C)聚乙烯(D)铝塑料护套

11. 管道式通棒的长度为( )mm。

(A) 500 (B) 700 (C) 1000 (D) 900

12. 管道包封和上覆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厚度宜为( )毫米。

(A) 50 (B) 80 (C) 60 (D) 100

13. 管道沟的回填,在管道两侧和管顶( )米内应回细土。

(A) 0.1 (B) 0.2 (C) 0.3 (D) 0.4

14. 在电气化铁路区段,电缆引入通信站或车站时,应( )。

(A)气闭(B)绝缘(C)气闭绝缘(D)接地

15. 电缆漏气后,在某一时刻内漏气点两侧的各点气压与距离的变化规律是( )。

(A)越靠近漏点气压曲线越陡(B)越靠近漏点气压曲线越平

(C)越靠近漏点气压曲线越呈直线(D)漏点越小距离越长

16. 音频调度总机呼叫某一分机时,外线( )送出两个频率信号。

(A)同时(B)先后(C)任意(D)轮流

17. 人孔上覆及混凝土口圈的养护时间不少于( )天。

(A) 10 (B) 7 (C) 5 (D) 4

18. 某一光缆型号是GYGZL03-12J50/125(21008)C+5×4×0.9,光纤芯径是( )μm。

(A) 10 (B) 50 (C) 125 (D) 250

19. 特大河流,下游禁区距电缆径路基线应( )米处设标志牌。

(A) 200 (B) >200 (C) 300 (D) 200-400

20、下列属于漏泄同轴电缆的直流电气特性指标的是()。

(A)特性阻抗(B)内、外导体间耐压

(C)电压驻波比(D)传输衰减

21、长途电缆低频回线交流对地不平衡衰减800Hz测量标准为()dB。

(A)≥61 (B)≥65 (C)≥74 (D)≥108

22、地下直埋光电缆与35KV以下的直埋电力电缆最少平行间距为()m。

(A)1.0 (B)0.7 (C)0.6 (D)0.5

23、选择光、电缆径路的原则应应首先考虑()。

(A)安全、可靠(B)便于施工(C)对农林影响少(D)节省投资

24、接头处光缆接续后应余留()m。

(A)1.5-2.5 (B)2-5 (C)2-3(D)3-5

25、为有效地实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直接指导施工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开工前必须进行()。

(A)开工报告(B)图纸会审

(C)技术交底(D)施工调查

26、数字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来实现多路复用。

(A)时间分割(B)频率分割

(C)话路分割(D)时间同步

27、长途电缆低频回线近端串音衰减800Hz测量标准为()dB。

(A)≥61 (B)≥74 (C)<61 (D)<74

28、站场扬声器的安装高度距轨面应大于()。

(A)5m (B)6m (C)7m (D)8m

29、程控交换机供给用户端的电压一般为()V。

(A)60(B)48 (C)24 (D)30

30、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是()。

(A)时分复用(B)码分多址(C)波分复用(D)时分多址

31、光电综合缆的弯曲半径在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倍。

(A)7.5 (B)15 (C)20 (D)25

32、面对高低频综合电缆的A端,每一四线组绝缘芯线的颜色按顺时针方向看顺序为

()。

(A)红绿白蓝(B)红绿蓝白(C)红白绿蓝(D)红白蓝绿

33. 常年水深超过10m的大河中,采用加厚铅护套深水电缆时,气压标准可按水深每增加10m增加( )KPa计算。

(A) 50 (B) 98 (C) 70 (D) 120

34. 人孔用钢筋接续应焊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

(A) 2 (B) 3 (C) 5 (D) 10

35. 水底电缆单独充气,常年水深在5-10m时,最高充气气压应( )KPa。

(A)>150 (B)≤150 (C)>200 (D)≤200

36.一个四线组的幻路不做交叉的交叉符号是

(A)X·X(B)·XX(C)XX·(D)XXX

37. 再生中继的平衡测试,振荡器,选频表的输出、输入阻抗应为( )Ω。

(A)平衡170(B)平衡600

(C)对地150 (D) 600

38. 一个四线组的幻路不作交叉的交叉符号是( )。

(A)×·×(B)·××

(C)××·(D)×××

39. 桥分器是四线式纯电阻汇接网,它属于( )网络。

(A)有源(B)无源(C) RC (D) LC

40. 为了使桥分器具有较高的防卫度和较低的传输衰耗,需将桥分器电阻进行( )相接。

(A)串联(B)交叉(C)并联(D)混联

41. 话筒是一种将声能转化成( )的器件。

(A)电能(B)机械能(C)热能(D)光能

42. 音频调度总机用于线距为20cm、直径为4.0mm的钢线时,传输距离为( )公里。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43. 双音频分机槽路采用中间抽头的线圈,目的之一是提高谐振槽路的( )。

(A)阻抗(B) Q值(C)电平(D)灵敏度

44. 备用设备至少( )检修一次,轮修周期与运用设备相同,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A)每月(B)每半年(C)每季(D)每年

45、对需传输数字通信的高频四线组,单盘测试时应用()频率进行近、远端串音测试。

(A) 90kHz(B) 150kHz(C) 1000kHz(D) 1024Hz

46.交换设备的使用年限为()年。

(A) 10-15(B) 12-15(C) 15-20(D)≥20

47、SDH的帧定位字节用来识别帧的()。

(A)起始位置(B)结束位置(C)失步码(D)同步码

48、电气化铁路区段,综合光缆中调度回线杂音电压不应大于( )Mv。

(A) 1.0(B) 2.0(C) 3.0(D) 4.0

49.HDB3码的最大连零数为()。

(A) 2(B) 3 (C) 4 (D) 5

50.帧同步是采用检测()来确定收、发端传输是否同步。

(A)帧定位字(B)帧失步码(C)帧同步码(D)信令码

51.《铁路有线通信技术维护规则》规定,自动总机的局内串音衰耗应大于()dB。(A) 78(B)67 (C) 56(D) 52

52.PCM30/32路四次群帧结构中的帧定位码是()位。

(A) 9(B)10 (C) 11(D) 12

53.工程设计中,皱纹钢代铠装光缆适用于()。

(A)管道(B)架空(C)直埋(D)一般河流、坡度大的地段

54.同步数字体系(SDH)信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模块是()

(A) STM-1(B) STM-4(C) STM-16(D) STM-32

55. 一个频率为40kHz到4MHz的信号,带宽是( )Hz。

(A) 36M (B) 360k

(c)3.96M (D) 396k

56.光纤中继段多模光纤(1300nm波长)接头损耗平均值应()dB/处。

(A)≤0.7(B)≤0.12 (C)≤0.5(D)≤ 0.2

57.能将数字信号变换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波形的电路是()。

(A)信源编码器(B)信道编码器(C)调制器(D)解调器

58.SDH设备光接口的线路码型采用的是()。

(A)扰码(B)分组码(C)插入比特(D)归零码

59.我国140Mb/s假设参考数字段长度为()。

(A)420公里或280公里(B)240公里或280公里(C)420公里或680公里 (D)620公里或280公里

60、直埋电缆的四防是指()。

(A)防雷电、防强电、防腐蚀和防外界损伤

(B)防雷电、防腐蚀,防鼠害和防外力

(C)防雷电、防强电、防腐蚀和防鼠害

(D)防电磁、防腐蚀、防鼠害和防外力

61.地区电缆的两线间不平衡电阻≤()欧姆。

A 3

B 4

C 5

D 6

62.当串联或并联都不能达到阻抗匹配时,()可进行混联。

(A)变压器(B)扩音机(C)扬声器(D)传声器

63.会议分机送信放大末级采用()耦合输出电路。

(A)串联推挽(B)变压器(C)阻容(D)直接

64.由电阻、电感、和电容构成的四端网络有()。

(A)LC滤波器 (B)衰减器 (C)均衡器(D)整流器

65. 四端网络的对称与不对称是以()来划分的。

(A)水平轴(B)纵轴(C)元件(D)结构

66.在电子电路中,一种在几个输入端同时输入脉冲时才能在输出端输出脉冲的电路称做

()门电路。

(A)与(B)或(C)非(D)或非

67.在一个交叉区内,按交叉指数在该回路实做了奇数次交叉,S杆上()。

(A)不做交叉(B)做交叉(C)未规定交叉(D)可做可不做交叉

68.明线线路转弯时,采用连续转角方法,角杆的角深不宜超过()m。

(A)3 (B)5 (C)7 (D)9

69. 广播线与电话线离得太近又互相平行,就会存在电磁耦合,产生( )现象。

(A)交流声(B)串音(C)杂音(D)失真

70. 下列频率中,用于音频各站电话总机选叫信号频率的是( )Hz。

(A) 500 (B) 605 (C) 1995 (D) 2420

71. 国际上采用( )电阻上消耗功率为1mw时,以这1mw功率为基准电平,称"0"dB。

(A) 1400Ω(B) 600Ω

(C) 150Ω(D) 75Ω

72.电缆的充气维护,部标规定;充气机保气量,分路在200kpa时,24小时气压下降量应不大于( )kPa。

(A) 5 (B) 10 (C) 15 (D) 20

73.GLH-40DC-B型光缆接续,距光缆CS护套切口( )mm处,切去光纤护管。

(A) 80 (B) 100 (C) 160 (D) 200

74.单模光纤一般要求接续平均损耗每个为( )dB。

(A) 0.4 (B) 0.2 (C) 0.1 (D) 0.08

75.电缆的充气维护,部标规定;充气机保气量,高压600kpa时,24小时气压下降量应不大于( )kPa。

(A) 5 (B) 10 (C) 15 (D) 20

76.与系统交叉的基本交叉×··等效的系统交叉是( )。

(A) ××· (B) ··· (C) ××× (D) ·××

77.安装综合光缆盒,缠绕密封带时应稍用力接紧,使原50mm宽的密封带拉至( )mm宽。

(A) 48 (B) 46 (C) 42 (D) 44

78.PCM再生中继器的工作电压是( )V。

(A) 12 (B) 24 (C) 20 (D) 5

79.一次群(PCM-30路)的传输速率是( )。

(A) 1024kHz (B) 1MHz (C) 2048bit (D) 2048kbit/s

80.在电路中起通交流隔直流作用的电子元件是( )。

(A)电阻 (B)电位器 (C)电容 (D)电感

81.电路图上任何闭合的径路均可叫做( )。

(A)回路 (B)网孔 (C)支路 (D)网络

82.铁路通信电缆的充气方式采用( )充气制。

(A)连续 (B)补充 (C)自动 (D)人工定期

83. 对需传输数字通信高频四线组单盘测试时应用( )频率进行近、远端串音测试。

(A) 90kHz (B) 150kHz

(C) 1MHz (D) 1024Hz

84. 终端600Ω测试时,磁石电话机的送话输出电平应( )。

(A)≤22dB (B)≥3dB

(C)≤10dB (D)≥0dB

85.脉冲编码调制PCM30/32系统中,()时隙用于信令。

A TS16

B TS0

C TS31

D TS1

86 电缆的充气设备,输出气体的干燥露点优于( )℃。

(A) -40 (B) -20 (C) 40 (D) 20

87与系统交叉的基本交叉···等效的系统交叉是( )。

(A)×··(B)·×·

(C)··×(D)×·×

88. 近端反耦合网络,一般接在( )的近端平衡套管中。

(A) 1#套管(B) 2#套管

(C) 3#套管(D)靠近耦合点小

89.为使再生中继段A.B端近端串音衰耗达到规定指标,电缆配盘时,将近端串音衰耗值较小,( )值较大的电缆,配放在中继段中间。

(A) K2、K3 (B) e2、e3 (C) k1、k2 (D) e1、e2

90. 抵消B近端反耦合网络的反反耦合网络应接在平衡套管B的( )一侧的接头中。

(A)靠近A增音站(B) A端

(C) B端(D)靠近B增音站

二、简答题

1、光、电缆敷设时应如何余留?

2、简述通信电缆结构及分类。

3、什么是光通信?

4、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5、简述通信光缆线路的施工顺序。

6、简述管道光缆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注意事项。

7、通信工程中,对光、电缆埋设标有哪些要求?

8、试说明通信线路工程中,哪些情况下应埋设光、电缆标石?

9、简述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0、铁路通信系统为其它铁路专业提供的业务应用通道有哪些?

11、简述施工技术管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12、数字配线架(DDF)的作用是什么?

13、PCM话路测试项目主要有哪些?

14、简述电缆端别的识别方法。

15. 在铁路通信中,通常哪些回线需要加感?哪些回线不需要加感?

16. 什么叫电耦合?什么叫磁耦合?什么叫系统性耦合?

17、网络和电路的区别是什么?

18、音频调度总机选叫分机的过程是怎样的?

19、什么叫相对功率电平?其电平符号是什么?

20、扬声器与扩音机配接的原则是什么?

21、开通或倒换后要做好哪些试验?

22、电缆线路的加感方式有哪几种?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含义?

23、低频回线加感后,特性阻抗发生哪些变化?

24.架空光缆杆路上的防雷措施是什么?

25.通信电缆线路工程,在电缆敷设前为什么要配盘?

26.长途电缆为什么要规定A、B端?

27.在通信站中,保护接地应接至何处?

28、光纤接续对环境有何要求?接续过程有哪四个步骤?

29.衰耗均衡器的作用?

30、产生光纤色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1、通信机械室室内布线原则是什么?

32、为什么说850nm、1310 nm、 1550 nm波长是光纤通信系统的三个工作窗口?

33、电气化铁路区段光缆进入通信站引入室后应做什么处理

34.在一个光缆中继段内,每一根光纤接续损耗平均值应符合哪些指标?

35.电缆低频回线加感后,特性阻抗发生哪些变化?

36.说明交叉符号的意义。

37.消弧线和排流线的作用是什么?

38.过桥线和横连线的作用是什么?

39.什么是分线盒、分线箱、交接箱?各用在什么场合?

40.万用表、兆欧表、电桥、电缆径路探测仪、接地电阻测定仪各有什么用途?

41.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测电压和电流?

42.用气吹法敷设管道光缆时,气吹和牵引点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45.电缆芯线接续方式常用的有哪几种?

44.什么叫电缆成端?

45.什么是多模光纤?什么是单模光纤?

46、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哪些规定?

47、电气化铁道区段电缆引入室内及通信站时有何规定?

48、光缆接续后光纤收容有何规定?

49、站场光电缆线路建筑的埋深应符合什么规定?

50、光电缆线路主要设备材料包括哪些内容?

51、简述光中继段的测试指标。

52、地区电缆充气有何规定?

53、简述线径0.9mm铜芯电缆直流测试绝缘电阻标准和直流电阻标准。

54、电缆单盘测试项目包括哪些?

55、通信电线路直流测试的内容有哪些?分别用什么仪表?

三、综合题

1、直埋光缆有哪两种敷设方法?直埋光缆的敷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铁路通信光、电缆施工存在哪些常用防护情况?

3、简述铁路光、电缆线路施工定测要领。

4、什么是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它有哪些优点?

5、直埋电缆沟开挖的基本要求。

6. 画图说明高频对称电缆单段平衡的平衡顺序?

7. 怎样选用管孔?

8.通信电源为什么要接地线?其作用?

9、为提高设备质量,在实施维修中应注意什么?

10.电缆线路地线有哪几种?分别用于什么地方?

11. 光缆线路的日常维修有哪些内容?

12. 光纤接续的步聚和方法是怎样的?

13. 选择交叉的原则是什么?

14. 电缆线路直流和交流电特性测试有哪些项目?

15. 对电缆的土壤腐蚀怎样防护?

16. 《维规》规定交流配电屏的性能要求及电源配线标准如何?

17.某接头用OTDR测得A→B方向接头损耗为0.25dB,B→A方向接头损耗为-0.2dB,试计算街头损耗平均值。

18.光缆接续施工应符合哪些规定?

19、光时域反射仪的原理和功能是什么?

20、对称电缆采用加感有什么优点?

21.有一条线径为0.9mm长度为5公里对称电缆,若这是一条合格的电缆,则这条电缆的两线环组为多少,线间绝缘电阻是多少?两线间不平衡电阻应满足什么标准?

22、一条铝护套7X4长途电缆加感接头,采用封焊接续所需材料、工器具是什么?

23、光缆敷设时,对余留有何规定?

24、通信设备安装前应如何进行开箱检查?

25、工程开工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6.光缆故障测试有娜几种方法?

27.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配盘有什么要求?

28.光缆应如何防蚀?

29、铁路通信工程应按什么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30、怎样确定光电缆引入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31、光通信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应符合什么规定:

32、通信电源设备和接地装置随工检验项目有哪些

33、SDH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应检测哪些项目:

34、铁路运输通信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工程是按什么原则确定的?

35.通信室外接地系统与其他接地体间的距离有何要求?

36.通信站联合地线分别接至何处?

37.通信站设备安装竣工资料包含哪些内容?

38.电气化铁路区段长途通信电缆屏蔽地线如何设置?接地电阻值为多少?

39光电数字传输设备SDH系统安装竣工验收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40、设备配线时,对音频配线的连接方式有哪些要求?

最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2.2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2.3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

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试举出若干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例子。 答:模拟信号:语音信号等 数字信号:计算机处理数据等。 2、请说明有线电视、市内电话、调频广播、移动电话、校园网等通信系统各使用哪些信道。答: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市内电话:双绞线 调频广播:无线信道 移动电话:无线信道 校园网: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3、试述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信源;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信宿;5)信道。 4、一个有10个终端的通信网络,如果采用网型网需要用到多少条通信链路?如果采用星型网需要有多少条通信链路? 答:网状网:45条;星状网:10条 5、试述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单位。并说明二进制和多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相互关系。 答:1)传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传送的码元数目,单位为“波特”或“B”。 2)传信率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it/s”或“bps”。 3)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Pe=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 4)误信率是指发生差错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Peb=系统传输中出错的比特数/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r=Rmlog2m(bit/s) 式中,r为传信率,Rm为m进制的传码率。 6、描述点对点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7、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在哪里?各有哪些优点?

答:线路交换:网上的交换设备根据用户的拨号建立一条确定的路径,并且在通信期间保持这条路径,从被呼用户摘机建立通话开始到一方挂机为止,这条线路一直为该用户所占用。线路交换的很大一个优点是实时性好。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与转发的交换方式,很适合于数据通信。它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有限长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都有地址,而且序号相连。这些数据包各自独立地经过可能不同的路径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然后按照序号重新排列,恢复信息。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 8、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每个码元占用的时间为1ms,1、0等概率出现,求(1)码元速率,(2)每秒钟的信息量,(3)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每秒钟信息量=Rmlog2m=1000*1=1000(bit) 3)r=Rmlog2m=1000*1=1000(bit/s) 9、同上题,如果码元速率不变,改用8进制传输,且各码元等概率出现,求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r=Rmlog2m=1000*3=3000(bit/s)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选题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选题 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的 FPGA 实现 CVSD 音频编译码算法研究与 FPGA 实现 DQPSK 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及 FPGA 仿真实现 基于FPGA 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无线通信系统选择分集技术研究 MIMO 系统空时分组编码的性能研究 基于量子烟花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研究 基于量子混沌神经网络的鲁棒多用户检测器 论文写作叩叩舞衣衣期酒吧期玖叁 船载AIS 通信系统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 的QAM 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多载波通信的信道化技术研究 简易无线通信信号分析与测量装置 DFDTD 时域有限差分matlab 仿真 超宽带多径信道下 Chirp-rate 调制性能研究 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低复杂度测距算法研究 基于低轨道编队飞行皮卫星群的空间网络设计与仿真 Lin ux 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的仿真研究 高速无线局域网 MAC 协议仿真研究 无线紫外光多址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分配算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制式通信信号产生器设计与实现 开关电源EMI 滤波器的设计 反激式电源传导噪声模态分离技术的研究 核电磁脉冲源辐射的数值仿真 基于MATLAB 的扩频通信系统及同步性能仿真 一种多频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MSK 调制解调器及同步性能的仿真分析 跳频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OFDM 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性能分析 复合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同步方法的研究 基于DDS+ PLL 的频率源设计 基于训练序列的 OFDM 系统同步技术的研究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MIMO_OFDM 技术研究及其性能比较 基于蓝牙的单片机无线通信研究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远程信息无线传输的研究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温湿度光照采集无线传输的研究 基于WiFi 的单片机无线通信研究 FSK 调制的无线数字传输系统编码技术设计与实现 直扩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 卷积码的编译码设计及单片机实现 频域均衡技术的研究及 MATLAB 仿真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计算机通信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计算机通信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只在______________上发生,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在______________上同时传输信息,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不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必须______________进行。 2.OSI参考模型从高到低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3.在同一种媒体中传输信号时,如果信道长度固定,为了增加传输容量,不可能通过减少______________来解决,而只能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来实现。 4.在通信中,TCP协议是______________的,UDP协议是______________的。 5.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几个洲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___________,在同一建筑或覆盖几公里内范围的网络称为______________,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______________。 6.从支持应用的角度看,传输层应该向高层提供的服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输层的连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实施控制、实现______________通信控制并保证传输的______________。 7.在信道传输中,从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号每秒种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称为______________,而表示每秒传送的构成代码的比特数称为______________ 。 8.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_____________ 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_____________比特。 9.现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接入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Ethernet 2.LAN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口径宽、适应面较广。本专业以就业导向为理念,以培养职业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强调学科交叉,重在培养宽泛的知识面,加强了电子背景的学生在人机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美学等知识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有:掌握典型的信息系统、电子产品与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维护与营运技能;掌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调试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掌握电子产品和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工程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面很广,可在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可到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能源交通、电力、家电、智能仪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也可在电子与计算机领域从事电子产品界面设计、外观设计、系统设计、辅助

设计和测试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基础、软件基础、电子系统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人机界面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电子产品可用性测试等。其中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为专业特色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主体和前沿。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通信领域内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综合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各类通信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技术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设置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数字通信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系统中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掌握通信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熟悉通信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通信网络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网络的构建、通信网络分析与设计方法、网络的运行、安全与维护等方面技术人员的培养。本专业是杭州市首批重点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的青睐,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本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就业质量名列各行业前茅,毕业生可在通信企业的各知名公司从事设计与研发工作,如华为、贝尔、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也可以进入电信、移动、铁通、网通、数据交换局、广播电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还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现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一直以来都是考研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但是,由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不是国家规定的统考专业,故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会找不到方向,如何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们经过悉心的研究,发现,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考卷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由各高校自主命题,参考书参差不齐,统计分析发现:主要考的科目有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而主要的参考书为:通信原理以樊昌信的《通信原理》和周炯磐的《通信原理》为主,信号与系统主要以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和吴大正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为主。 下面,就分析一下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的重难点: 一、通信原理: 1.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2.模拟调制:DSB-SC、AM、SSB、VSB、F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 3.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基带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匹配滤波器,误码率分析;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均衡的基本原理,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则,部分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算法的基本原理 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DQPSK、OQPSK、MASK、MPSK、MQA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载波同步的基本原理。 5.信源及信源编码: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量化(量化的概念、量化信噪比、均匀量化),对数压扩,A率13折线编码、TDM; 6.信道及信道容量: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的分析计算,多径衰落方面的概念(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 7.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线性分组码,循环码、CRC,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 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沃尔什码及其性质,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扩频通信、DS-CDMA及多址技术、扰码 二、信号与系统: 1.绪论 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 信号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 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点的跳变,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系统冲激响应求法,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卷积的图解法,卷积的性质。 3.傅里叶变换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结构和频带宽度, 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函数,

通信工程师基础知识试题库

通信工程师 习 题 集

目录 上篇新技术、新业务知识 (4) 第一章基础知识 (4) 第二章现代电信网 (8) 第三章现代电信技术 (18) 第四章电信业务 (25) 第五章电信市场营销 (34) 下篇通信专业知识 (40) 一、无线通信专业 (40) 第一章无线通信概述 (40) 第二章微波通信 (42) 第三章卫星通信 (48) 第四章无线市话通信 (55) 二、移动通信专业 (61)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61) 第二章移动通信网 (66) 第三章移动通信的无线覆盖技术 (70) 第四章干扰和噪声 (73) 第五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76) 第六章基站控制器(BSC) (79) 第七章GPRS系统介绍 (84) 第八章WCDMA系统介绍 (91) 三、有线传输专业 (98) 第一章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 (98) 第二章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原理 (106) 第三章SDH传输网维护测试项目及法 (112) 四、交换专业 (118) 第一章程控数字交换机 (118) 第二章网 (124) 第三章数字数据网(DDN) (141) 第四章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 (145) 第五章局域网和城域网.................................................................................................... 第六章因特网(Internet) (157) 六、电信网络专业 ...........................................................................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A.MSC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 B.1和6交叉,2和3交叉 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 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 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A.ANN B.ACM C.GSM D.IAM(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A.0类业务 B.1类业务 C.2类业务 D.3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 A) 16

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培养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学术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 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 2. 信息传输理论与编码技术 3. 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 4. 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 5.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6. 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7. 数字图象处理理论与技术 8.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9. 数据采集理论与应用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说明: 1. 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8学分,学科专业课(XW)6学分,选修课(X)6.5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学术活动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一次学术报告,或者在研究生论坛活动中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4. 外语学术论文的要求毕业前发表或投稿一篇外文学术论文。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应用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2.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3.移动通信系统 4.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5.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6.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应用 7.数字图象处理与应用 8.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9.高速数据采集与大容量存储技术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置

说明: 1.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1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 4学分,学科专业课(XW)4学分,选修课(X)7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学分,人文管理课2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 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人文管理类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设置,供学生选修。 4. 实践课可以是软件或硬件设计类课程(也可以通过在校外企业及研究所参加实习或论文工作获得实践课学分)。

考研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新)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院所越来越重视有关信息、网络、通信方面的学科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分支,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全国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160多所,其中既有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也有综合实力强劲、信息与通信专业实力也不俗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力不错但容易被考生忽视的院校。在名专业和名校的分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向左走:专精研究造就传统强势 全国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有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其中除了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外,其他院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靠前,但不能因此低估这些院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实力。毕竟这些院校在成立之初大多专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它们在专业领域的传统强势。 北京邮电大学 光纤通信、宽带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信号处理都是北邮的强势专业。学校拥有一个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智能网就是其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研究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成果之一。学校还与许多知名通信类企业如华为、中兴、思科(CISCO)、IBM、朗讯等有项目合作。 招生信息:北邮的院系划分较细,有几个院系和科研单位均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计算机学院391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724人,电子工程学院239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188人,网络技术研究院346人,总计招生1800人左右。除去一些电子专业,估计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不少于1000人。 报考指南:北邮每年招生人数较多,约有一半以上是外校学生。除了某些实力特别强的实验室或特别有名的导师录取分数较高外,分数线一般都在各院的院线左右。需要强调的是,北邮的初试专业课参考书《通信原理》是由本校教师编写的,不同于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樊昌兴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月全国自考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3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STM-N帧结构中,为了保证信息正常灵活传送所附加的字节称为() A.信息净负荷 B.管理单元指针 C.段开销 D.通道开销 2.在移动通信中,产生慢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噪声 B.阴影效应 C.互调干扰 D.邻道干扰 3.在CDMA反向信道中,接入信道至少有一个,最多为() A.12个 B.22个 C.32个 D.42个 4.工作于SPADE方式的卫星转发器带宽为() A.26MHz B.36MHz C.46MHz D.56MHz 5.OMS是GSM系统中的() A.移动台 B.网络交换子系统 C.基站子系统 D.操作维护子系统 6.单模光纤纤芯的直径一般为() A.100μm以上 B.(70~80)μm C.(40~60)μm D.(5~10)μm 7.在同步数字体系中,STM-16的速率为() A.9953.280Mbit/s B.2488.320Mbit/s C.622.080Mbit/s D.155.520Mbit/s 8.由于通信设备均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环境中,元器件中的电子均进行随机热运动,这种热运动所形成的噪声称为() 1

A.散粒噪声 B.热噪声 C.冲击性噪声 D.交调噪声 9.ADPCM称为() A.脉冲编码调制 B.增量调制 C.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D.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10.按信令通路与电话通路的关系进行划分,信令分为随路信令和() A.共路信令 B.局间信令 C.地址信令 D.用户线信令 11.用来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功能,而不改变其时隙位置的接线器是() A.频率接线器 B.数字接线器 C.空间接线器 D.时间接线器 12.目前我国长途电话网是按照事先编制的、固定的路由表进行路由选择的,其首选路径是() A.扩展式路由算法 B.高效直达路由 C.无级动态路由 D.最终路由 13.用户线与用户直接相连的交换中心是() A.关口局 B.长途局 C.汇接局 D.端局 14.分组方式是一种() A.基于统计复用的交换方式 B.电路的交换方式 C.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D.数字传输的交换方式 15.物理层规定的重要特性有()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目前常用的多址分配制度有预分配方式和___________两种。 17.对数字通信系统而言,其主要性能指标仍然是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___________。 18.按不同的媒介,我们将信道分为两大类,有线信道及___________。 19.光纤色散的大小除了用输出脉冲的展宽来表征以外,还可用___________来表征。 20.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___________等四大部分组成。 21.接收端使用本地载波的解调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

考研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从1864年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到1888年赫兹实验验证电磁场理论,再到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人类进入了电信时代。从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明电子管、晶体管、雷达、广播、电视等,到20世纪中叶香农提出信息论、维纳提出控制论,再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推动了世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各个研究分支呈现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沿着多媒体化、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向网络化﹑融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拓展。另一方面,信息与通信科学技术正向生物、纳米、认知等其它传统及新兴学科和领域渗透,成为发展交叉学科的重要纽带,必将促进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孕育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原理性的突破,并且将引发新的信息科技革命。 二、学科内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完整,关联工业、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军事、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遥控、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各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功能关联、应用协议、性能评估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控制与优化、通信理论、雷达理论、网络理论、导航定位理论、遥感遥测理论、信息对抗理论、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网络安全理论等。 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依据理论分析设计目标模型,再通过逻辑推理或实验验证相关的科学结论。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探测和采集目标数据、以及构建目标物理模型或系统,获得相关实证数据并借助数学与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由此提出或验证科学结论。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过程中均可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蕴涵的基础科学方法。 三、学科范围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l 信息理论 l 通信信号处理 l 信源、信道编码以及网络编码 l 通信网络与协议 l 通信与信息系统架构与体系 l 信息安全与通信对抗

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介绍

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建成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因特网的普及、通信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通信技术的日趋先进,社会对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传递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招生持续升温,研究生报考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其下属二级学科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二级学科三足鼎立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深刻理解信号处理的常用算法(如三大变换: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此外,该学科还偏向于软件设计,熟悉Matlab、C语言或VC++环境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的同学在深入学习这门学科时会相对轻松一些。硬件方面则主要是基于单片机如A rm7芯片的嵌入式设计。 在信息类专业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属于传统专业,分数线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相比不是太高。该专业的考研专业课一般为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均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想报考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但又不想冒太大风险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这个方向。 该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相关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从事设计、开发、维修、科研及教学工作。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就业机会很多,每年的就业情况都比较平稳。 研究方向:信号分析与理论、信号检测与估值、自适应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多维信号处理、智能信号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研究、语音处理与计算机听觉研究、计算机图形学、CSCW与多媒体通信研究、信号检测及其应用、信息安全与生物特征识别及认证。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三) 一、填空题。 1、通信是信息的传输与。 2、数据的成功传输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和传输媒体的性能。 3、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主要包括和传输媒体。 4、通道的带宽是指能够通过信道的正弦信号的。 5、全双工通信方式相当于把相反方向的方式组给起来。 6、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 7、频带传输的优点是克服电话线上不能传送的缺点。 8、宽带系统是指具有比带宽更宽的信道。 9、同步技术中,接收端要根据发送端所发送的信号频率和来接收信号。 10、字符同步方式中,传输方式更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11、多路复用技术通常包括、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12、波分复用就是光的。 13、异步时分复用技术能动态地按需分配时间片,避免第个时间段中出现 。 14、常见的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15、经由电路交换的通信包括三个阶段:线路建立阶段、、线路释放阶段。 16、ATM信元是由和信息段组成的。 17、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要求误码率低于。 18、反馈重发纠错(ARQ)的实现方式分为和连续工作方式。 19、光纤通过内部光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 20、无线传输介质的特点是利用在空间传播的来传送信息。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字数据的各项中,正确的是() A、数字数据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连续变化的数据 B、数字数据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C、数字数据是表现为离散量的数据,只能取有限个数值 D、数字数据只能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2、下列信道的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按照传输的数据类型分,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B、按照传输的媒体来分,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C、按照传输信号的种类,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D、按照使用权限,分为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等 3、()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A、信道 B、数据传输速率 C、信息 D、数据 4、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A、Hz B、MHz C、bps D、mps 5、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传输方式是() A、单工方式 B、半单工方式 C、半双工方式 D、全双工方式

通信基础知识(137-147)

第三单元通信技术及公司产品知识 第一章通信网技术基础 第一节通信网概述 通信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知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力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通信业务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生产、管理、服务、生活的各个环节,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从社会分工来看,通信是负责传递信息的服务行业,通信生产的不是实体产品,而是社会效益,因此在讲求竞争和效益的社会中不可能不充分使用通信手段。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建设和完善本国通信网,使之更好地满足各界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目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几乎触及了通信网的各个领域,现代通信网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性强,通信网的每个构成要素都是作为整个通信网的一部分存在并且起作用的,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全网的概念。 1.1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多用户通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称之为通信网,习惯上把它分为电话通信网、数据通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等等。目前,通信网实现的基本结构形式有五种: 网型网:网型网是具有代表性的完全互连网,在每两个通信节点之间都建立一条传输链路。 星型网:增加了一个转接交换中心,完成所有节点间信息的汇集、接续和分配。 复合网:是以星型网为基础,在通信量较大的区间构成网型网结构。 环型网:节点之间由链路构成一个封闭的环状网。 总线型网:特点是传输流通的信息速率较高,它要求各节点或总线终端节点有较强的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在计算机通信网中应用较多。 1.1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从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构成通信网的基本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以及新近几年引入的接入部分。 终端设备是通信网中的源点和终点。对应不同的通信业务,有不同的终端设备。 传输链路是网络节点的传输媒介,是信息和信号的传输通路。 137

浙江7月自考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36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数字通信系统通过()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 A. 自适应增益控制技术 B. 场效应放大器 C. 高灵敏度接收技术 D. 再生中继技术 2. PCM的基群的数码率为()。 A. 34.368Mb/s B.139.264Mb/s C. 2.048Mb/s D. 64kb/s 3. 光纤的散射损耗是由于()引起的。 A. 材料的不均匀 B. 入射光的强度 C. 温度 D. 入射光的波长 4. 模拟中继接口要完成的功能是()。 A. BOSCHT B. BOS C. CHT D. OR 5. 我国数字网同步已确定采用()方式。 A. 主从同步 B. GPS同步 C. 自同步 D. 准同步 6. RF网对传输信道的要求()X.25分组网。 A. 高于 B. 低于 C. 差不多 D. 相等 7. 由于ATM采用了()技术,使用户对带宽资源的占用是动态的,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A. 异步时分复用 B. 异步交换 C. 分组交换 D. 虚通道、虚通路 8. 目前,大部分国际通信卫星业务尤其是商用卫星使用()。 A. C波段和Ku波段 B. X波段和Ku波段 C. C波段和Ka波段 D. L波段和X波段 9. 在ATM,数据分组长固定为()。 A. 52字节 B. 48字节 C. 5字节 D. 53字节 10. 光端机LD发送电路经过()实现电/光转移。 A. 电平转移 B. 活动连接器 C. 自动功率控制 D. 对LD进行调制 11. 无线信道中传播的是()。 A. 横电波 B. 电磁波 1

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4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于1956年开始招收二年制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分别于1984年和1991年被批准建立博士点,并于1987年和1994年分别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部级重点学科;1988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建立“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1998年5月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3年春批准自行增设两个二级学科: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从事各类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原理、体制与处理方法研究,包括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处理、识别、对抗等。主要研究方向有: 1.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 2.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高效调制解调、自适应传输技术和技术体制等)、新型军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信号与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在通信、雷达、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包括非平稳、非线性系统处理,时空二维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实时图像处理,图像制导,遥感图像处理,图像信息隐含技术,成像理论与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4.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语音、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水印技术,版面分析与文字识别,高速并行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软件编程,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在单片集成等领域的研究。 5.信息安全与对抗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信息与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安全、信息科学技术与安全对抗、雷达对抗、通信对抗、网络安全与对抗、信息加密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6.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利用电、红外或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目标信息、检测与识别目标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雷达与多谱段图象系统等信息系统新体制新方法,各种时空环境下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对抗,干扰与反干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掌握坚实宽广的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106·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基础知识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基础知识 一、通信设计的概念 通信设计是对现有通信网络的装备进行优化与整合,是在通信网络规划的基础上,根据通信网络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经济方法,依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工程项目进行勘察和技术、经济分析,编制最为工程建设依据的设计文件和配合工程建设的活动。 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包括规划、设计、勘察、可行性研究、编制技术规范暨询价书等; 设计文本是指按照合同、委托书要求完成的文本,包括设计文本、 勘察文本、规划文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规范暨询价书等。 通信设计往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通信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实施,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融资和招投标咨询、项目管理、施工监理等过程提供技术与咨询服务。 通信设计主要含设计前期工作,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安装试生产,参加竣工验收和回访总结等工作。 通信设计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并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严格执行通信设计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设计方法,保证工程项目的先进性。通信设计重视工程经济,要做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使得工程项目在建设、营运和发展过程中均有较高的投资效益;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节约用水、 节约用地,并符合国家颁布的 环保标准

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科技要素首先是要通过规划设计注入通信工程的,通信设计要考虑通信网络的全程全网性,建设的连续性以及通信网络的高可靠性要求。通信设计单位是通信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参谋和技术顾问。通信设计是通信工程建设的基础与先导,是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提高通信网络全程全网技术含量的关键环节。 二、通信设计的实施 1.成立项目组 由设计部门负责人组织项目组,任命项目负责人。当项目涉及到其它专业,需要其它设计部门配合时,由本设计部门负责人负责,与其他设计部门负责人协商,明确配合方式和核算方式。 2.编制项目计划 项目负责人对设计任务进行分解,必要时可成立单项设计组,指定单项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对每一单项任务填写“项目计划书”(附件4)如指定了单项负责人,则“项目计划书”要下发到每一单项负责人。项目计划书内容(但不限于): (1)项目名称、设计编号、项目负责人、单项负责人、审核人、校对 人、设计人; (2)提供配合项目的衔接日期(内部、外部)、计划完成设计日期; (3)工程内容说明。 设计部门负责组织设计的实施,详见通信工程的设计工作流程(图 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