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章习题与解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章习题与解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章习题与解析

第4章冯.诺依曼计算机:机器级程序及其执行

1、关于“图灵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图灵机给出的是计算机的理论模型;

(B)图灵机的状态转移函数,其实就是一条指令,即在q状态下,当输入为X时,输出为Y,读写头向右(R)、向左(L)移动一格或不动(N),状态变为p;

(C)图灵机是一种离散的、有穷的、构造性的问题求解思路;

(D)凡是能用算法方法解决的问题也一定能用图灵机解决;凡是图灵机解决不了的问题人和算法也解决不了;

(E)上述有不正确的。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核基本的图灵机模型。

20世纪30年代,图灵提出了图灵机模型,建立了指令、程序及通用机器执行程序的理论模型,奠定了计算理论的基础,因此(A)正确;选项(B)是图灵机的五元组形式的指令集,是一个行动集合,又称状态转移函数,因此正确;图灵机是一种离散的、有穷的、构造性的问题求解思路,一个问题的求解可以通过构造其图灵机(即算法和程序)来解决,因此(C)正确;(D)为图灵可计算性问题,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E)。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图灵机的思想与模型简介”以及第四章课件。

2、关于“图灵机”和“计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计算就是对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纸带上的一串0和1,一步一步地执行指令,经过有限步骤后得到的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

(B)“数据”可被制成一串0和1的纸带送入机器中进行自动处理,被称为数据纸带;处理数据的“指令”也可被制作成一串0和1的纸带送入机器中,被称为程序纸带;机器一方面阅读程序纸带上的指令,并按照该指令对数据纸带上的数据进行变换处理。

(C)计算机器可以这样来制造:读取程序纸带上的指令,并按照该指令对数据纸带上的数据做相应的变换,这就是图灵机的基本思想;

(D)上述有不正确的。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对图灵机思想的理解。(A)(B)(C)均叙述正确,(D)错误。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图灵机的思想与模型简介”以及第四章课件。

3、下图为用状态转换图示意的一个图灵机,其字母集合为{0,1,X,Y,B},其中B为空白字符;状态集合{S1,S2,S3,S4,S5},其中S1为起始状态,S5为终止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转换,其上标注的如表示输入是in时,输出out,向direction方向移动一格,同

时将状态按箭头方向实现转换,其中in,out均是字母集中的符号,direction可以为R(向右移动)、L(向左移动)、N(停留在原处)。

该图灵机的功能是_____。

(A)识别是否如0101,01010101的0、1串,即一个0接续一个1,且0的个数和1的个数相同;

(B)识别是否如000111,00001111的0、1串,即左侧连续0的个数和右侧连续1的个数相同的0、1串;

(C)将形如0101,01010101的0、1串,即一个0接续一个1,且0的个数和1的个数相同,转换为XYXY,XYXYXYXY的形式;

(D)将形如000111,00001111的0、1串,即左侧连续0的个数和右侧连续1的个数相同的0、1串转换为XXXYYY,XXXXYYYY的形式。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图灵机模型及其应用。

根据本题中的描述及状态转移图,可以看到该图灵机是将一个0、1串中的0转换成X,1转换成Y。接着,具体来看S1、S2、S3的转移,一个串从S1开始,当遇到第一个0,将0转换成X,然后向右移一位,进入状态S2,该状态检测下一位是否为1,当不是的话,什么都不做,直接向右移一位,知道遇到第一个1,遇到以后,将1转换成Y,向左移动,进入到状态S3,该状态回溯0、1串,直到遇到X,然后指向在其右侧的符号,返回到S1状态。这个过程即为一个左侧连续0的个数和右侧连续1的个数相同的0、1串,每次都寻找排在最前面的一个0和一个1,将它们分别转换成X,Y,直到所有的0和1转换为X和Y。因此,答案(D)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图灵机的思想与模型简介”以及第四章课件。

4、下图为用状态转换图示意的一个图灵机,其字母集合为{0,1,X,Y,B},其中B为空白字符;状态集合{S1,S2,S3,S4,S5,S6},其中S1为起始状态,S6为终止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转换,其上标注的如表示输入是in时,输出out,向direction方向移动一格,同时将状态按箭头方向实现转换,其中in,out均是字母集中的符号,direction可以为R(向右移动)、L(向左移动)、N(停留在原处)。

该图灵机的功能是_____。

(A)识别是否如0101,01010101的0、1串,即一个0接续一个1,且0的个数和1的个数相同;

(B)识别是否如000111,00001111的0、1串,即左侧连续0的个数和右侧连续1的个数相同的0、1串;

(C)将形如0101,01010101的0、1串,即一个0接续一个1,且0的个数和1的个数相同,转换为XYXY,XYXYXYXY的形式;

(D)将形如000111,00001111的0、1串,即左侧连续0的个数和右侧连续1的个数相同的0、1串转换为XXXYYY,XXXXYYYY的形式。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核对图灵机思想的理解。该图灵机由上题衍生出来,即类似(A)(C)中的间隔字符串无法通过S4,而类似(B)(D)中的字符串可以运行至S4将0、1串变更为X、Y串,但在S5状态中图灵机又将X、Y串变回0、1串,因此该图灵机不是用来转换字串的,该图灵机是用来检验字串的,因此(B)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图灵机的思想与模型简介”以及第四章课件。

5、下图为用状态转换图示意的一个图灵机,其字母集合为{V,C,+,=,“空格”,;};状态集合{S1,S2,S3,S4,S5,S6,S7},其中S1为起始状态,S7为终止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转换,其上标注的如表示输入是in时,输出out,向direction方向移动一格,同时将状态按箭头方向实现转换,其中in,out均是字母集中的符号,null表示什么也不写,direction可以为R(向右移动)、L(向左移动)、N(停留在原处)。

该图灵机的功能是_____。

(A)能够识别“V=C+C;”形式的符号串;

(B)能够识别“V=C;”形式的符号串;

(C)能够将符号串中的空格去除掉;

(D)上述全部能够识别。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图灵机模型及其应用。

选项(A)的状态转移顺序为S1->S2->S3->S4->S5->S6->S7;选项(B)为S1->S2->S3->S4->S7;选项(C)从每个状态中可以看出,遇到空格不做工作,直接指向下一符号,即跳过空格。因此选项(A)(B)(C)均正确,本题答案为(D)。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图灵机的思想与模型简介”以及第四章课件。

6、下图为用状态转换图示意的一个图灵机,其字母集合为{V,C,+,=,“空格”,;};状态集合{S1,S2,S3,S4,S5,S6,S7},其中S1为起始状态,S7为终止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转换,其上标注的如表示输入是in时,输出out,向direction方向移动一格,同时将状态按箭头方向实现转换,其中in,out均是字母集中的符号,null表示什么也不写,direction可以为R(向右移动)、L(向左移动)、N(停留在原处)。

关于该图灵机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既能够识别“V=C+C;”形式的符号串,又能识别“V=V+C;”形式的符号串;

(B)既能够识别“V=C;”形式的符号串,又能识别“V=V;”形式的符号串;

(C)既能够识别“V=V+C;”形式的符号串,又能识别“V=C+V;”形式的符号串;

(D)上述说法不正确,即有该图灵机不能识别的符号串形式。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对图灵机思想的理解。该图灵机由上题衍生出来,因此可以识别“V=C+C;”、“V=C;”再分别将“V=V+C;”、“V=V”、“V=C+V;”代入图灵机,也均可正常运行至终结状态,因此(A)(B)(C)正确,所以(D)不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图灵机的思想与模型简介”以及第四章课件。

7、关于“存储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将“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保存在存储器中,以便于机器自动读取自动处理;

(B)之所以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储于存储器中,是因为输入的速度满足不了机器处理的速度,为使机器连续自动处理,所以要“存储程序”;

(C)依据“存储程序”原理,机器可由四大部分构成: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本质就是“存储程序、连续自动执行”。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程序和数据如何被存储、如何被执行的。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保存在存储器中,可以便于机器自动读取自动处理。因为输入的速度满足不了机器处理的速度,所以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储于存储器中,方便机器连续自动处理。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本质就是“存储程序、连续自动执行”。依据“存储程序”原理,机器可由五大部件构成,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C选项缺少控制器所以错误。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冯·诺依曼计算机:思想与构成”及“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8、关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冯.诺依曼计算机仅需要三大部件即可: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B)一般,个人计算机是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没有运算器和控制器,所以它不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C)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冯.诺依曼计算机和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冯.诺依曼计算机是有差别的,前者不能实现并行利用各个部件,受限于运算器;后者可以实现并行利用各个部件;

(D)冯.诺依曼计算机提出“运算”和“存储”完全没有必要。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思想及构成。

冯.诺依曼计算机需要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个人计算机中同样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并且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冯.诺依曼计算机和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冯.诺依曼计算机确实是有差别的,前者不能实现并行利用各个部件,受限于运算器;后者可以实现并行利用各个部件。所以C选项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冯·诺依曼计算机:思想与构成”以及第四章课件。

9、下图是一个存储器的简单模型。围绕该存储器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该存储器可存取4个4位的存储单元;

(B)该存储器其中的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是1010;

(C)该存储器既可读出,又可写入;

(D)该存储器的地址码分别是00,01,10和11。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存储器内部的实现。

该存储器只可读出,无法写入,所以C错误。该存储器可存取4个4位存储单元。内容分别为1001、0111、1010、0101。地址码分别为00、01、10、11.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2)内容为1010的存储单元的地址编码A1A0是_____。

(A)00;(B)01;(C)10;(D)11;(E)没有该存储单元。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存储器内部的实现。

根据2-4地址译码器的应用,当地址线和数据线间连接有二极管时,则存储的是1,否则,存储的是0。1010的存储单元对应W2地址编码为C选项10。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3) A1A0为01的存储单元,其内容D3D2D1D0是_____。

(A)0101;(B)1010;(C)0111;(D)1110;(E)没有该存储单元。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存储器内部的实现。

根据2-4地址译码器的应用,当地址线和数据线间连接有二极管时,则存储的是1,否则,存储的是0。01的存储单元W1由图可知内容为C选项0111。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10、下图是一个存储器的简单模型。围绕该存储器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当A1A0=10时,D5D4D3D2D1D0的内容是_____。

(A) 100101;(B)011101;(C)101010;(D)010101;(E)都不对。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存储器内部的实现。

根据2-4地址译码器的应用。当地址线和数据线间连接有二极管时,则存储的是1,否则,存储的是0。A1A2=10时为W2,由图可知为C选项101010。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2)当存储单元的内容是100101时,其存储单元的地址编码A1A0是_____。

(A)00;(B)01;(C)10;(D)11;(E)没有该存储单元。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核存储器内部的实现。

根据2-4地址译码器的应用,当地址线和数据线间连接有二极管时,则存储的是1,否则,存储的是0。存储单元内容为100101时,对应的地址编码为W0,所以为A选项00。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11、下图是一个存储器的简单模型-与或阵列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围绕该存储器模型,请写出由A1、A0产生W3、W2、W1、W0的逻辑表达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

(A) W00 = (NOT A1) OR (NOT A0);

(B) W01 = (NOT A1) AND A0;

(C) W10 = A1 OR (NOT A0);

(D) W11 = A1AND (NOT A0)。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核存储矩阵的逻辑控制关系。

同一地址线上各连接点之间是“与”关系。所以B选项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2)围绕该存储器模型,请写出由W3、W2、W1、W0产生D4、D3、D2、D1、D0的逻辑表达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_。

(A) D4 = W00OR W01OR W11;

(B) D3 = W10OR W11;

(C) D2 = W01OR W10;

(D) D1 = W00OR W01OR W11;

(E) D0 = W00OR W10;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存储矩阵的逻辑控制关系。

同一条数据线上各连接点之间是“或”关系。所以应为D1 = W00 OR W10 OR W11。D选项错误。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之“自动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12、已知一个存储器芯片M的4位二进制地址编码为A3A2A1A0,其8条数据线为D7D6D5D4D3D2D1D0,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存储器共有28即256个存储单元;

(B)该存储器共有24即16个存储单元;

(C)该存储器存储单元的位数,即字长为4位;

(D)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为24 8字节。

答案:B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存储器存储数据的方式,以及字节的概念。

地址编码相当于“房间”的钥匙,,一个地址编码对应一个“房间”,即一个存储单元。四位的地址编码就对应了24=16个存储单元,故B正确,A不正确。数据线相当于“房间”内的床位。8条数据线就对应了8个“床位”,即字长为8位,故C不正确。16个房间,每个房间8个床位,一共可以存储16*8位的数据。8位数据为一个字节,故一共可以存储16*8/8=16个字节的数据。故D不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3.自动存储,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2)如果需要构造256个存储单元且每个存储单元的字长为16位的存储器,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总计需要M芯片16个;

(B)总计需要M芯片8个;

(C)总计需要M芯片32个;

(D)总计需要M芯片64个。

答案:C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存储器存储数据的方式。

一个M芯片可以存储24 *8=128位的数据。想要构造的存取器一共可以存储256*16位数据。所以一共需要256*16/128=32 个M芯片。所以C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3.自动存储,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

(*3)如果需要构造64个存储单元且每个存储单元的字长为16位的存储器,该存储器的6位二进制地址编码线为B5B4B3B2B1B0,16条数据线为E15~E0,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总计需要M芯片8个;将B3B2B1B0分别连接到8个M芯片的A3A2A1A0上;将B5B4用一个2-4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4条控制线,每一条控制两个M芯片;将8个芯片任意分成两组,将E15~E8和E7~E0分别连接到这2个组中的每个芯片的D7~D0上。

(B)总计需要M芯片16个,分成8组,每组两个;将B3B2B1B0分别连接到16个M芯片的A3A2A1A0上;将B5B4B3用一个3-8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8条控制线,每一条控制一组中的两个M芯片;将E15~E8分别连接到这8个组中的第一个芯片的D7~D0上,而将E7~E0分别连接到这8个组中的另一个芯片的D7~D0上。

(C)总计需要M芯片8个,分成4组,每组两个;将B3B2B1B0分别连接到8个M芯片

的A3A2A1A0上;将B5B4用一个2-4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4条控制线,每一条控制一组中的两个M芯片;将E15~E8分别连接到这4个组中的第一个芯片的D7~D0上,而将E7~E0分别连接到这4个组中的另一个芯片的D7~D0上。

(D)总计需要M芯片8个,分成2组,每组4个;将B3B2B1B0分别连接到8个M芯片的A3A2A1A0上;将B5B4用一个2-4译码器进行译码形成4条控制线,每2条控制线控制一组M芯片;将E15~E8分别连接到第一组每个芯片的D7~D0上,而将E7~E0分别连接到第2组每个芯片的D7~D0上。

答案:C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存储器存储数据的方式。

64个存储单元且每个存储单元的字长为16位的存储器一共可以存储64*16位的数据,一个M芯片可以存储128位数据,故需要64*16/128=8个M芯片。B不正确。M的字长为8位,想要构成16位的字长,则必须两个M芯片为一组,一共分为四组。故D不正确。一个M芯片有24=16个存储单元,相当于4位地址编码,对应B3B2B1B0 。剩下的B5B4组成译码器,可以组成2*2=4条控制线,每一条控制线控制了24个地址编码。4条控制线就控制了4*24=64个地址编码,即形成了64个存储单元。满足了题目的要求。故C正确,A 不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3.自动存储,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第四章课件。13、已知某机器的指令集合及指令格式如下表示意。

题。

(1) 关于存储器存放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3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数据,而8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指令;

(B) 3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数据,而8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数据;

(C) 3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指令,而8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数据;

(D) 3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指令,而8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是指令。

答案:C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机器指令的格式。

3号单元存储的内容为0001000000001000,其中前6位为000100,为操作码,表示乘法指令,因此三号存储单元存储的是指令。而三号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地址码为000001000,换成十进制为8,指向8号存储单元。查阅乘法指令的功能,发现3号存储单元里的乘法指令是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乘以8号存储单元的数,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A中。。由此可知,8号存储单元存储的是数据。另外,单看8号存储单元的内容,发现没有操作码,由此也可以判断其为数据。故C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以及第四章课件。

(2) 存储器1号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指令功能是_____。

(A) 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加上9号存储单元的数2,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

A中;

(B) 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乘以9号存储单元的数7,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

A中;

(C) 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乘以10号存储单元的数6,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

器A中;

(D) 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乘以9号存储单元的数2,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

A中。

答案:D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机器指令的格式。

1号单元存储的内容为:0001000000001001,其中000100为操作码,表示乘法指令。后面的0000001001为地址码,转换成十进制为9,即指向9号存储单元。而9号单元内的内容为:000000 0000000010,转换成十进制为2。再由乘法指令的功能,可以得出1号存储单元存储的指令的功能为: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乘以9号存储单元的数2,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A中。因此,D选项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以及第四章课件。

(3) 存储器2号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指令功能是_____。

(A) 将10号存储单元的数,取出送到运算器的寄存器A中;

(B) 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加上10号存储单元的数,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

A中;

(C) 将运算器的寄存器A中的数,保存到10号存储单元中;

(D) 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乘以10号存储单元的数,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

A中。

答案:B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机器指令的格式。

2号单元存储的内容为:0000110000001010,其中000011为操作码,表示加法指令。后面的0000001010为地址码,转换成十进制为10,即指向10号存储单元。而10号单元内的内容为:000000 0000000110,转换成十进制为6。再由加法指令的功能,可以得出2号存储单元存储的指令的功能为: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加上10号存储单元的数6,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A中。故B选项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以及第四章课件。

(*4)该程序所能完成的计算是_____。-

(A) 7 ? 22 + 6 ? 2 + 3;

(B) 2 ? 72 + 6 ? 7 + 3;

(C) 6 ? 32 + 2 ? 3 + 7;

(D) 6 ? 32 + 7 ? 3 + 2;

(E)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机器指令的格式。

0号单元的存放的指令功能为:取8号存储单元的数,并送到寄存器A中,而8号存储单元的中数据为7,将其记为:A=7;1号存储单元的存放的指令功能为:将A中的数,乘以9号存储单元的数,结果保留在A中,而9号存储单元的中的数为2,将其记为A=7*2;2号存储单元存放的指令功能为:将运算器中寄存器A的数,加上10号存储单元的数6,结果保留在运算器的寄存器A中,将其记为:A=7*2+6。同理,可以推出,4号存储单元的指令执行完后的结果为:A=(7*2+6)*7+3。5号存储单元的指令功能为:将A中的数存入12

号存储单元。6号存储单元的指令功能为:打印12号存储单元的内容。7号存储单元的指令功能为停机。故最后的结果为显示12号存储单元的内容:(7*2+6)*7+3,即B选项是正确的。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以及第四章课件。

(*5)若要使该程序完成计算8 ? 32 + 2 ? 3 + 6,则需修正存储的数据,正确的修正是_____。

(A)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110,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1000,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0,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1;

(B)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1000,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1,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0,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110;

(C)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1,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1000,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0,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110;

(D)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0,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011,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0110,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00000000 00001000。

答案:C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机器指令的格式。

由上一问的解析可知,原始的程序的完成的计算为:(7*2+6)*7+3,即(8号*9号+10号)*8号+11号,展开括号,即为ax2+bx+c,其中a为9号存储单元内容,x为8号存储单元内容,b为10号存储单元内容,c为11号存储单元内容。想要完成得到本题目要求的计算,需要将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3,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8,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2,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6.故C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以及第四章课件。

(*6)若要使该程序完成任意方程式ax2+bx+c,则需修正存储的数据,正确的修正是_____。

(A)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a的二进制数,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x的二进制数,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b的二进制数,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c的二进制数;

(B)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a的二进制数,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b的二进制数,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c的二进制数,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x的二进制数;

(C)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x的二进制数,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a的二进制数,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b的二进制数,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c的二进制数;

(D) 8号存储单元存放数c的二进制数,9号存储单元存放数b的二进制数,

10号存储单元存放数a的二进制数,11号存储单元存放数x的二进制数。

答案:C

解释:

本题的考查点是:机器指令的格式。

由上一问的解析已经可知,该程序的完成的计算为ax2+bx+c,其中a为9号存储单元内容,x为8号存储单元内容,b为10号存储单元内容,c为11号存储单元内容。故C正确。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四章视频以及第四章课件。

14、已知某机器的核心部件及其结构关系如下图示意。请仔细理解该结构图,并回答下述问题。

(1) 保存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_____。

(A) IR;(B) R0或R1;(C) 存储器的地址寄存器;(D) PC。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功能。

PC是程序计数器,保存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因此选(D),而(A)选项IR是指令寄存器:存储当前指令内容,故不正确;(B)选项,R0与R1是运算器中的寄存器,不正确;(C)地址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不正确。

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执行机制”以及第四章课件。

(2) 保存正在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_____。

(A) IR;(B) R0或R1;(C) 存储器的地址寄存器;(D) PC。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功能。

IR是指令寄存器:存储当前指令内容,因此选(A);而(B)选项,R0与R1是运算器中的寄存器,不正确;(C)地址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不正确。而(D)选项,PC是程序计数器,保存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故不正确。

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执行机制”以及第四章课件。

(3) 当CPU在执行000100 0000001001指令时,PC的值是_____。

(A) 00000000 00000001;(B) 00000000 00000010;

(C) 00000000 00000011;(D) 00000000 00000100。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功能。

PC是程序计数器,保存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当执行000100 0000001001指令时,如图,其存储单元的地址是00000000 00000001,下一条是00000000 00000010,因此选(B)。

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执行机制/过程模拟”以及第四章课件。

(4) 当CPU在执行000100 0000001001指令时,IR的值是_____。

(A) 00000100 00001000;(B) 00010000 00001001;

(C) 00001100 00001010;(D) 00010000 00001000。

答案:B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功能。

IR是指令寄存器:存储当前指令内容,当执行000100 0000001001指令时,即显示此指令,因此选B。

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执行机制/过程模拟”以及第四章课件。

(*5) 当CPU在读取指令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第1个节拍进行A1,C3;第2个节拍进行D1,C4,D2;

(B) 第1个节拍进行A2,C3;第2个节拍进行D1,C2,D6;

(C) 第1个节拍进行A1,C3;第2个节拍进行D1,C4,D2或D3;

(D) 第1个节拍进行A1,C3,C1;第2个节拍进行D1,C2,D6。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程序级执行。CPU在读取指令阶段的节拍如下:T

:发送指令地址给存储器,因此要进行A1:PC将存储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0

交给存储器,同时,进行C3:控制器发送“读”信号给存储器。因此第一个节拍进行A1,C3

T

:取出存储器中的指令给控制器:执行D1,将存储器中读到的指令交给

1

寄存器,同时进行C2,控制器发出信号,让IR接受来自存储器的指令,执行

D6,将取来的内容存到寄存器当中。因此第二节拍执行D1,C2,D6。(D)在第1

个节拍时,多执行的动作C1将会影响PC数据,不正确;

综上选(A),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的执行过程的模拟”以及第四章课件。

(*6) 当CPU在执行指令阶段,假设当前执行的指令“00000100 00001000—将8号单元内容取出到寄存器R1中并与运算器中寄存器R0的值相乘,结果保留在R0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第3个节拍进行A2,C3,C1;第4个节拍进行D1,C4,D2;第5个节拍进行C5;

(B) 第3个节拍进行A1,C3;第4个节拍进行D1,C4,D2;第5个节拍进行C5;

(C) 第3个节拍进行A2,C3, C1;第4个节拍进行D1,C5,D2;

(D) 第3个节拍进行A2,C3,C1;第4个节拍进行D1,C4,D4;第5个节拍进行C5。

答案:A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程序级执行。CPU在读取指令阶段的节拍如下:

T2:控制器解析指令码:指令中有取数指令,因此执行A2,需要将地址码送到存储器,同时控制器执行C3,发出“读”信号取数据,PC程序计数器+1。

T3:指令码控制相关动作执行:执行D1,取出数据传到寄存器,同时控制器执行C4,让寄存器R1接收数据,即D2执行,数据8号单元的内容存至寄存器R1中。

T4:执行乘法运算:C5,控制器发出乘法操作信号给运算器。

综上,选择A。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的执行过程的模拟”以及第四章课件。

(*7) 关于机器指令的执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控制器不断地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按照指令的内容进行执行;

(B) 机器指令的执行即是在时钟节拍控制下产生一系列信号的过程;

(C) 没有时钟与节拍发生器,机器的指令也能正确地执行;

(D) 没有PC,机器就不能正确地执行程序。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程序级执行。

机器指令的完成需要时钟与节拍发生器的控制信号,因此(C)选项错误。其余选项正确,控制器不断的读取来自存储器的指令,并根据指令执行相关操作,PC程序计数器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没有PC则不能执行程序。

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的执行过程的模拟”以及第四章课件。

15、关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程序的执行”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机器需要提供一个其可以执行的指令集合;

(B) 人们用指令集合中的指令编写程序,并将编写好的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于存储器中;

(C) 控制器一条接一条的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读取一条指令则执行一条指令,一条指

令执行完成后,再读下一条指令;

(D) 当读取一条指令后,程序计数器PC的值自动加1,以指向下一条将要读取的指令;

当程序需要转往它处执行时,则可以它处存放指令的地址来修改PC的值即可;

(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核CPU内部构件及程序级执行。

指令集是存储在CPU内部,对CPU运算进行指导和优化的硬程序。人们根据指令集编写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供及其执行,控制器会根据节拍和时钟信号来读取指令,每读取一条,PC程序计数器+1,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因此可以通过修改PC值来完成跳转等功能。ABCD四个选项都正确,因此E错误。

具体内容参考第四章视频之“机器级程序/执行过程/模拟”以及第四章课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题库答案.doc

A. B. C. D. 2.以下软件中,(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 Windows xp B. unix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 A.8 个 B.16 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 A.磁盘 B.硬盘 C. linux 不同的码。 C. 128 个 D. microsoft office D. 256 个 中才能被CPU执 行。 D.外存 D. 28 D.手字板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 )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主机和外部设备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 A. 102 B. 210 C. 103 7.RAM代表的是(C )o A.只读存储器B,高速缓存器 C.随机存储器D,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o A.运算器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D,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D )0 A. 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I可到(D )o A.桌面上 B. ''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A )。 A.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C )。 A.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D )三个层次。 A.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A )。

数学必修2 直线与方程典型 例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1 倾斜角与斜率 【知识点归纳】 1.直线的倾斜角: 2.直线的斜率: 3.直线的斜率公式: 【典型例题】 题型一求直线的倾斜角 例 1 已知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A. 60° B. 30° C. 60°或120° D. 30°或150° 变式训练: 设直线过原点,其倾斜角为,将直线绕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 得到直线,则的倾斜角为()。 A. B. C. D. 当0°≤α<135°时为,当135°≤α<180°时,为 题型二求直线的斜率 例2如图所示菱形ABCD中∠BAD=60°,求菱形ABCD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变式训练:已知过两点, 的直线l的倾斜角为45°,求实数的值. 题型三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例3右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 A .k1<k2<k3 B. k3<k1<k2 C. k3<k2<k1 D. k1<k3<k2

拓展一三点共线问题 例4 已知三点A(a,2)、B(3,7)、C(-2,-9a)在一条直线上,求实数a的值. 变式训练: 若三点P(2,3),Q(3,),R(4,)共线,那么下列成立的是(). A. B. C. D. 拓展二与参数有关问题 例 5 已知两点A (-2,- 3) , B (3, 0) ,过点P (-1, 2)的直线与线段AB始终有公共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 已知两点,直线过定点且与线段AB相交,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拓展三利用斜率求最值 例 6 已知实数、满足当2≤≤3时,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变式训练:利用斜率公式证明不等式:且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知识点归纳】 1.直线平行的判定 2.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注意垂直与x轴和y轴的两直线): 【典型例题】 题型一两条直线平行关系 例 1 已知直线经过点M(-3,0)、N(-15,-6),经过点R(-2,)、S(0,),试判断与是否平行? 变式训练:经过点和的直线平行于斜率等于1的直线,则的值是(). A.4 B.1 C.1或3 D.1或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选题 1、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 )组成。 A 、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 、 主机和外部设备 C 、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 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 以下软件中,(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 、Windowsxp B 、unix C 、linux D 、microsoft office 3、 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 )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 个 C. 128 个 D. 256 个 4、 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 )中才能被CPU 执行。 A.磁盘 B.硬盘 C.内存 D.外存 5、 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 A 、显示器 B 、键盘 C 、鼠标 D 手字板 6、 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 代表(B )。 A. 102 C. 103 D. 28 7、 RAM 代表的是(C )。 A.只读存储器 B.高速缓存器 C.随机存储器 软盘存储器 8、 组成计算机的CPU 的两大部件是(A )。 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控制器和寄存器 C 、运算器和内存 D.控制器和内存 9、 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 表示的是( D )。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 、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 、每秒传输的字数 D 每秒传输的位数 10、 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 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D )。 A.1011 B. 1100 C.10111 D.11011 12、 Windows 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 A 、树形结构 B 、线形结构 B. 210 D.

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典型例题(精)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1 倾斜角与斜率 【知识点归纳】 1.直线的倾斜角: 2.直线的斜率: 3.直线的斜率公式: 【典型例题】 题型 一 求直线的倾斜角 例 1 已知直线l 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3,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60° B . 30° C. 60°或120° D. 30°或150° 变式训练: 设直线l 过原点,其倾斜角为α,将直线l 绕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直线1l ,则 1l 的倾斜角为( )。 A. 45α+? B . 135α-? C. 135α?- D. 当0°≤α<135°时为45α+?,当135°≤α<180°时,为135α-? 题型 二 求直线的斜率 例 2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BAD =60°,求菱形A BCD 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变式训练: 已知过两点22(2,3)A m m +-, 2(3,2)B m m m --的直线l 的倾斜角为45°,求实数m 的值. 题型 三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例3右图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 A .k 1<k 2<k3? B. k3

变式训练: 若三点P (2,3),Q (3,a ),R (4,b )共线,那么下列成立的是( ). A .4,5a b == B.1b a -= C.23a b -= D.23a b -= 拓展 二 与参数有关问题 例 5 已知两点A (-2,- 3) , B (3, 0) ,过点P (-1, 2)的直线l 与线段AB 始终有公共点,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 已知(2,3),(3,2)A B ---两点,直线l 过定点(1,1)P 且与线段AB相交,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拓展 三 利用斜率求最值 例 6 已知实数x 、y 满足28,x y +=当2≤x ≤3时,求y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变式训练: 利用斜率公式证明不等式:(0a m a a b b m b +><<+且0)m >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知识点归纳】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 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 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 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 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 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 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

直线与方程(经典例题)

直线与方程 知识点复习: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tan k α=。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 ) 90,0∈α时,0≥k ; 当( ) 180,90∈α时,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A)机计算的CPU的两大部件是8、组成器和寄存器 B. 控制器运A、算器和控制存和内 D. 控制器C、运算器和内存 )。中bps表示的是(D述9、在描信息传输数每秒传输的指令、、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A 传每秒输的位数字数 D、的C、每秒传输)的容量。容算机的内存量主要指(A 微10、型计B.ROM A.RAM D.Cache C.CMOS )。D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11、十进制数27B. 1100 A.1011 D. 11011 C. 10111 的是(A)。构12、Windows的目录结采用构线形结 A、树形结构 B、结构层次结构 D、网状C、)。D将原时件还原,被还的文件回到(文中收将13、回站的中”档文的我“、B 上面桌、A.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A)。 A、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直线与方程》教案+例题精析

考点1:倾斜角与斜率 (一)直线的倾斜角 例1例1. 若θ为三角形中最大内角,则直线0tan :=++m y x l θ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 A.??? ?????? ??32,22,0πππ B.??? ?????? ??32223ππππ,, C.??? ?????? ??πππ,,330 D.?? ? ?????? ??πππ,,3220 2 若直线:l y kx =2360x y +-=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63ππ?????? B .,62ππ?? ??? C .,32ππ?? ??? D .,62ππ?????? (二)直线的斜率及应用 3、利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已知112233(,),(,),(,),A x y B x y C x y 若123AB AC x x x k k ===或,则有A 、B 、C 三点共线。 例2、设,,a b c 是互不相等的三个实数,如果333(,)(,)(,)A a a B b b C c c 、、在同一直线上,求证:0a b c ++= 1.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α,且sin cos 0αα+=,则,a b 满足( ) A .1=+b a B .1=-b a C .0=+b a D .0=-b a 2.过点P (-2,m )和Q (m ,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 的值为() A.1 B.4 C.1或3 D.1或4 3.已知直线l 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60° B. 30° C. 60°或120° D. 30°或150° 4.若三点P (2,3),Q (3,a ),R (4,b )共线,那么下列成立的是( ). A .4,5a b == B .1b a -= C .23a b -= D .23a b -= 5.右图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 A .k 1<k 2<k 3 B. k 3<k 1<k 2 C. k 3<k 2<k 1 D. k 1<k 3<k 2 6.已知两点A (x ,-2),B (3,0),并且直线AB 的斜率为2,则x = . 7.若A (1,2),B (-2,3),C (4,y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y 的值是 . 8.已知(2,3),(3,2)A B ---两点,直线l 过定点(1,1)P 且与线段AB 相交,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9、直线l :ax +(a +1)y +2=0的倾斜角大于45°,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2:求直线的方程 例3. 已知点P (2,-1).(1)求过P 点且与原点距离为2的直线l 的方程; (2)求过P 点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 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3)是否存在过P 点且与原点距离为6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求过点P (2,-1),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且满足a=3b 的直线方程。 2、设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 A |=|PB |,若直线P 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PB 的方程是( )A. x +y -5=0 B. 2x -y -1=0 C. 2y -x -4=0 D. 2x +y -7=0 3、直线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则该直线方程为________. 4、过点P (-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 5、已知点A (2,-3)是直线a 1x +b 1y +1=0与直线a 2x +b 2y +1=0的交点,则经过两个不同点P 1(a 1,b 1)和P 2(a 2,b 2)的直线方程是( )A .2x -3y +1=0 B .3x -2y +1=0 C .2x -3y -1=0 D .3x -2y -1=0 6、.过点P (0,1)且和A (3,3),B (5,-1)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 A .y =1 B .2x +y -1=0 C .y =1或2x +y -1=0 D .2x +y -1=0或2x +y +1=0 7.如图,过点P (2,1)作直线l ,分别为交x 、y 轴正半轴于A 、B 两点。(1)当⊿AOB

最新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只能读不能写B.断电后信息不消失 C.读写速度比硬盘慢D 能直接与CPU 交换信息 2.计算机病毒是可以造成机器故障的一种:A A.计算机程序B 计算机芯片C 计算机部件D 计算机设备 3.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D A.被终止执行B 继续在前台执行C 被暂停执行D 被转入后台执行 4.若要开机即启动某应用程序只需为该应用程序创建一快捷方式并把它放在:A A.开始菜单的“启动”项里B 桌面上 C.开始菜单的“运行”项里D 开始菜单的“程序”项里 5.进行文件查找时不能按文件的进行查找。A A.属性B 类型C 大小D 创建日期 6.Windows 中剪贴板是指:C A.硬盘上的一块区域B 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C.内存上的一块区域D 高速缓冲区上的一块区域 7.在下列窗口与对话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 A.所有窗口和对话框中都有菜单栏B 所有窗口和对话框都能移动位置C.所有窗口和对话框都能改变大小D 对话框既不能移动位置也不能改变大小8.直接删除硬盘上的文件使不进入回收站的正确操作是:(SHIFT+DELETE) A.“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B “文件”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C.按键D 按键

9.下列关于任务栏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显示当前活动窗口名B 显示正在后台工作的窗口名 C.实际窗口之间的切换D 显示系统所有功能 10.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左窗格中文件夹图标前标有“+”时表示该文件夹: b A.只含有文件B 含有子文件夹 C.是空文件夹D 只含有文件而不含有文件夹 11.在WINDOWS 状态下退出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用户可按键。d A.ALT+SHIFT B ALT+ENTER C.ALT+TAB D CTRL+ALT+DEL 12.WINDOWS98中不能在“任务栏”内进行的操作是:b A.设置系统日期的时间B 排列桌面图标 C.排列和切换窗口D 启动“开始”菜单 13.要新建文件夹应从进入操作。b A.控制面板B 资源管理器C 用户D 页面设置 14.在WORD 中对部分段落进行首行缩进操作首先应:b A.将兴标定位在段落任意地方B 选中这些段落 C.将光标定位在段首D 将光标定位在段尾 15.在WORD 中对于邀请函、证书、请柬一类的大量内容相同、只是其中个人 信息需要根据情况添加的大批量文档均可使用 来完成。c A.合并记录B 条件合并C 邮件合并D 合并文档 16.在WORD 编辑状态下操作的对象经常是被选择的内容若鼠标在某行行首

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典型例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典型例题】 题型一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设直线I斜率为k且1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 【典型例题】 题型一两条直线平行关系 例1 已知直线l i 经过点M (-3, 0)、N (-15,-6), 12 经过点R (-2, - )、S (0, 2 5),试判断^与12是否平行? 2 变式训练:经过点P( 2,m)和Q(m,4)的直线平行于斜率等于1的直线,贝U m的值是(). A . 4 B. 1 C. 1 或3 D. 1 或4 题型二两条直线垂直关系 例2已知ABC的顶点B(2,1), C( 6,3),其垂心为H( 3,2),求顶点A的坐标. 变式训练:(1) h的倾斜角为45 ° 12经过点P (-2,-1 )、Q (3,-6),问h与12是否垂直? (2)直线11,12的斜率是方程x2 3x 1 0的两根,则h与12的位置关系是—. 题型三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求参数 例3已知直线h经过点A(3,a)、B (a-2,-3),直线S经过点C (2,3)、D (-1,a-2) (1)如果I1//I2,则求a的值;(2)如果11丄12,则求a的值 题型四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综合运用 例4四边形ABCD的顶点为A(2,2 2 2)、B( 2,2)、C(0,2 2.. 2)、D(4,2),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

最新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1. 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 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k=tan α。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当[ ) 90,0∈α时,0≥k ; 当( ) 180 ,90∈α时,0

大学计算机基础(浙江大学)题库完整

测试试卷:计科教材练习【01】 ------------------------------------------------------------------------------- - 一、判断题,共10题, 总分:10分。请直接点击选择True or False. 1.计算机文化是指能够理解计算机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作为资源被使用的。( T ) True False 2.计算思维的本质是对求解问题的抽象和实现问题处理的自动化。如果说,数学思维是“抽 象和关系”,那么计算思维则是“状态和过程”。( T ) True False 3.我们可以定义计算机系统是指计算机的所有资源。它包括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T ) True False 4.计算机系统结构是研究计算机的硬件互联使得计算机更有效、更高速和更可靠。( T ) True False 5.应用软件是管理计算机所需要的那些软件。( F ) True False 6.程序设计主要有面向文本设计技术和面向对象设计技术。( F ) True False 7.程序是算法的具体实现。( T ) True False 8.计算机被加电后进入工作状态,就开始执行程序,直到关机为止。( T ) True False 9.因特网的开放结构,主要表现在进入网络的机器,属于企业、机构、政府甚至个人的,它 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地位,没有权限的定义。( T ) True False 10.因特网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互联形成的网络,构建因特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种通信。( F ) True False ------------------------------------------------------------------------------- - 二、单选题,共11题, 总分:11分。请四个中选择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1.半导体技术是按一个较高的指数规律发展的。根据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习题(3)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3.1倾斜角和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 取x 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 2、 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3、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也就是 k = tan α ⑴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⑵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 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 不一定存在. 4、 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斜率公式: k=y2-y1/x2-x1 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 1=k 2, 那么一定有L 1∥L 2 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基础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 )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此直线的斜率为tan α (B )直线的斜率为tan α,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α (C )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D )直线的斜率为0,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0或π 2.直线l 1的倾斜角为30°,直线l 2⊥l 1,则直线l 2的斜率为 (A )3 (B )-3 (C )33 (D )-3 3 3.直线y =x cos α+1 (α∈R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0, 2π] (B )[0, π) (C )[-4π, 6π] (D )[0, 4π]∪[4 3π,π) 4.若直线l 经过原点和点(-3, -3),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 (A )4π (B )54π (C )4π或54 π (D )-4π 5.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若cos α=-5 4,则直线l 的斜率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 知识点考点及典型例题解析全

必修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知识点: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⑴常见的多面体有:棱柱、棱锥、棱台;常见的旋转体有:圆柱、圆锥、圆台、球。 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⑶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2、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222c b a l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 3、球的体积公式:33 4  R V π= ,球的表面积公式:24 R S π= 4、柱体h s V ?=,锥体h s V ?=31,锥体截面积比:22 2 1 21h h S S = 5、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⑴圆柱侧面积; l r S ??=π2侧面 ⑵圆锥侧面积: l r S ??=π侧面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棱柱的底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棱锥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C.棱柱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 D.棱锥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 ★★例2:若一个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其直观图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A 21 倍 B 42倍 C 2倍 D 2倍 ★例3:已知一个几何体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一个组合体,其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个组合体的上、下两部分分别是( ) A.上部是一个圆锥,下部是一个圆柱 B.上部是一个圆锥,下部是一个四棱柱 C.上部是一个三棱锥,下部是一个四棱柱 D.上部是一个三棱锥,下部是一个圆柱

★★例4:一个体积为38cm 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是 A .28cm π B 2 12cm π. C 216cm π. D .220cm π 二、填空题 ★例1:若圆锥的表面积为a 平方米,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 ★例2: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_________ 倍.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 的公共直线。 4、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6、线线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7、线面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相交。 8、面面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9、线面平行: ⑴判定: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 称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⑵性质: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 该直线平行(简称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10、面面平行: ⑴判定: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 称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 ⑵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简称 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11、线面垂直: 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 这个平面垂直。 ⑵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简称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⑶性质: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12、面面垂直: 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⑵判定: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简称线面垂直,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D)被誉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A.查尔斯·巴贝 B.阿塔诺索夫 C.图灵 D.冯·诺依曼 2.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成为(B)。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3.按计算机用途分类,可以将电子计算机分为(A)。 A.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B.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电子模拟计算机 C.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D.科学与过程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计算机 4.(B)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可达到一太次每秒以上,主要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与工程计算和尖端技术研究。 A.专业计算机 B.巨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 D.小型计算机 5.计算机中处理的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以(B)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 A.位 B.二级制 C.字节 D.兆 6.下面不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D)。 A.WAV B.MP3 C.RM D.SWF 7.多媒体信息不包括(C)。 A.文字.图像 B.动画.影像 C.打印机.光驱 D.音频.视频 8.计算机的CPU每执行一个(B),表示完成一步基本运算或判断。 A.语句 B.指令 C.程序 D.软件 9.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硬件为(C)。 A.控制器 B.显示器 C.运算器 D.存储器 10.下列属于硬盘能够存储多少数据的一项重要指标的是(A)。 A.总容量 B.读写速度 C.质量 D.体积 11.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D)。 A.硬盘 B.U盘 C.光盘 D.ROM 12.在计算机系统中,(C)是指运行的程序.数据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 A.主机 B.系统软件 C.软件系统 D.应用软件

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docx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1. 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 直线的斜率 ① 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 k=tan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 l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k = tan0 =0;° 当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 ,α= 90k°不,存在 . 当0,90时, k0 ;当90 ,180时, k0;当90 时,k不存在。 例 .如右图,直线l 1的倾斜角 =30°,直线 l1⊥ l 2,求直线 l1和 l2的斜率 . y 解: k1=tan30° =3∵ l1⊥ l2∴ k1· k2 =— 1l 1 3 ∴ k2 =—32x 1 例:直线 x 3 y50 的倾斜角是()o l2 °°°° ②过两点 P1 (x1, y1)、P1(x1,y1)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k y2y 1 ( x1x 2 ) x2x1 注意下面四点: (1)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 P1、 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例 .设直线l1经过点A(m,1)、B(—3,4),直线l2经过点C(1,m)、D(—1,m+1), 当 (1) l / / l 2(2) l⊥l时分别求出 m 的值 111 ※三点共线的条件:如果所给三点中任意两点的斜率都有斜率且都相等,那么这三点共线。 3. 直线方程 ① 点斜式:y y1k( x x1 )直线斜率k,且过点x1, y1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 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 库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个 C. 128 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 A. 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 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 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 外码 B. 内码 C.ASCII 码 D.标准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