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

学习活动环境和布局思考七步曲

时间: 2012-3-21 作者: 姚远单位:新凯幼儿园来源:新凯幼儿园

活动背景:

《纲要》中对幼儿园环境的表述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认识到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区隔把教室划分成了一个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学习。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不断改变个别化学习环境与布局,使每一个空间里的活动具有多样性,材料具有丰富性,不断给孩子新的刺激,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教育作用。

活动实录与过程:

第一步:根据年龄特征增添适宜的活动区域。

我们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所追求的并不是一

种即时效果,而是为幼儿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

和条件。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的经验少,动手能

力较弱,多数幼儿不能单独活动。因此,区角

数量不宜设置太多,也不宜太复杂,应以幼儿

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如:“娃娃家”、“理发店”

等。中班幼儿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经验,基

本能够独立进行个别化学习活动,活动区域的数量要适当增加,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可增设表演区和科常等区域。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时既要大量增设活动区域,又要适当增加难度,如:在科学区中增设“小灯泡亮了”、“量身高””等活动角;在棋类区中增设五子棋、象棋、五子棋等。在区域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搜集材料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具吸引力。如:棋类区幼儿自主收集了很多类型的棋,孩子们对棋类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在玩的过程中一部分孩子觉得垫子可以更好的和同伴交

流,而且坐在上面也稍微舒服一点,所以就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想把棋类区放一下垫子。经过我与幼儿的协商和交流后,原本两张桌子的棋类区变成了以垫子为主的学习区域。

第二步:调整部分不适宜区域面积的大小。

在第一试教活动后,在与我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我们班级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区域中有的过大,有的过小。比如益智区,因为益智类的材料比较多,所以预设的区域活动面积很大。虽然幼儿的操作空间宽敞,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其他相邻区域的大小设置。相比之下就觉得美工区里放2张桌子都显得有些拥挤,为幼儿的操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与困扰。经过大家的建议后将益智区的面积缩小,与它相邻的美工区和图书区的面积相对增加一些,这样的区域面积调整保证了各个区域之间面积大小的均衡性,为幼儿的专注超多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关注活动区域的适宜开放性与独立性。

幼儿在活动中大多是独立的、个体的。因此,明显的区域划分不但能使幼儿明确不同的学习内容,从而便于幼儿的选择,而且能给幼儿一个安全、独立的空间,使幼儿能够宽松自在进行个别化学习。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各个区域中的学习内容的喜好不同,因此不同的幼儿会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探索和学习,所以我们为孩子创设的活动区域中各区域间是相对开放的,而每个小区域又是相对是独立的。我们利用橱柜的间隔使区域既有明显的划分,又留给孩子独立的操作和学习的空间,便于孩子随时自由地出入。如;我们班级在区域活动中有一条主通道,这条主通道可以去各个的学习区域,左转进入我们的美工区和益智区,右转进入音乐区和阅读区。两个区域之间的进出也很便利,方便幼儿的进出。幼儿在操作时的空间业显现出独立性,幼儿在其中安静、认真的学习和操作。

第四步:关注活动区域间动静分离性。

注意动静交替,以免相互干扰。区域活动中一类是静态,也就是需要动脑和探索类的,小幅度动作操作的。包括科常区、美工区、美工区、益智区……一类是动态的也就是声音比较响,操作或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因此教师应尽量把性质相类似的活动区放在相邻的位置,如:把安静的阅读的图书区和以动脑子为主的益智区放在一起,把操作幅度较大、声音较响的音乐区放在午睡室的空闲空间。这样的设置既可以满足操作区域安静的学习与操作的条件,又可以满足音乐区域内的幼儿淋漓尽致的表达与表现。

第五步:关注活动区域中人数的适宜性。

1、关注每个区域中的操作人数。

活动区域的划分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是宽敞且开放性的空间那么可以容纳人数较多的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可以自由的学习,但与此同时也会给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较大的问题——部分幼儿的随意性很强、东走走、西转转,蜻蜓点水式地从一个地方晃到另一个地方,学习起来极其的不踏实。总结原因看来,每个区域中入区人数的总数是班级人数的1.3倍。我们班级的人数为35人,也就是如果每位幼儿都参加个别化学习活动,那么每个区域中还要有2-3个的空闲位置,这些闲置的位置也是导致部分幼儿不能专注参与活动的原因之一。经过与大家的协商后我将每个区域的人数做了相应的人数减少调整,对比表如下:

经过这样的人数调整后,可以抑制幼儿四处跑动的作用,有助于他们在同一个活动区域呆得更久些,专心完成一个学习内容。走动的幼儿越来越少了,坚持

探索与操作的幼儿越来越多,满场跑的孩子就越来越少,整个个别化学习幼儿操作的氛围逐渐浓厚起来。

2、关注每张桌子上操作人数

调整后的区域格局幼儿安静有序的操作现象越来越突出,但随之而来的我的问题也在困扰着我。幼儿的操作盘子较大、所提供的桌子较小,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间相互拥挤的现象多了、幼儿间说话的行为多了。整体分析下来每个区域中的空间足够大,但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会聚集在有桌子的这块地方,整个桌面非常拥挤,而旁边空闲的面积有很大。如何将这些空闲的空间加以利用,来分散紧凑的幼儿操作现象呢?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商量后我们想试着在活动区域中一半幼儿在桌子上操作,另外一部分幼儿在垫子上操作。与此同时和幼儿约定在个别化学习中6人桌最多只能请4个小朋友操作材料,4人桌最多只能有2个小朋友操作材料。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两天下来大多数幼儿已经习惯了这种操作的方式,而且还会自主的套鞋套、放操作垫。有序的的操作习惯幼儿慢慢开始养成,活动中孩子们能认真动脑,积极探索。

后续思考与调整:

在园级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对区隔和环境的创设思考大多是从幼儿的行为反应进行分析和调整,在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对细节的思考。所以对后续思考中我们班级将从以下的两个方面着手调整。

一、关注区域环境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因为这里很多东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选择、自我的学习,还有自己的成果。在个别化学习的环境

布置中要尽量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布置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一般要关注三个方面:

1、关注幼儿的作品展示。

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作品一定要在环境中展示出来,平面的可以张贴,立体的可以陈列在桌柜上,摆放的、有的可以拍摄图象。这样一方面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体验成就感的重要途径,这些能激发幼儿持续参与活动的愿望。如何呈现幼儿不同形式的作品,使幼儿的作品呈现方式不再单调且更加有情境性是后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关注暗示引导幼儿的图文。

比如在美工区中青花瓷设计区可以张贴幼儿收集来的不同样式的青花瓷,美工区里张贴上折纸的图示……这些是他们收集的、关注的、支持他们学习的环境展示。都和他们的学习息息相关的。关注暗示对孩子的引导和帮助,使孩子能够根据暗示顺利的完成个别化学习的目的。

3、关注幼儿的设计图纸或规则标志。

大班的幼儿活动的规则可以是小朋友自己商定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醒大家遵守规则,幼儿自己画了标志放在了区域里。这些是我在本次区域环境布置中多缺少的一块。比如说在图书区中,幼儿可以自主的绘画阅读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遵守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规则,与材料进行有效的互动。

二、关注各区域中层次性格局的体现。

根据不同幼儿的个体发展需求,每个区域中的材料投放都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在孩子选择的过程中却很难判断或选定适合自己难易程度的材料。后期调整中我将关注每个存放材料的桌面的设置。会用不同颜色的即时贴或彩纸来装饰厨面,以区分为不同的难度的材料。(如:红色的为第低层次的操作材料、红色的为中等难度的操作材料、蓝色的为难度最大的操作材料)幼儿可以按照闯关的方法从第一层次的材料操作逐渐向最高层次的材料逐层操作。既可以让幼儿获得闯关的成功体验又可以帮助幼儿按照难易的续读有序的操作,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或技能点。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合理的环境与布局可以优化对幼儿自我学习的服务,使之更接近幼

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以上就是我对班级个别化学习活动环境与布局思考的整体过程,如有不当请大家指出。

个别化学习活动相对于集体活动而已,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整合上要考虑三性,使活动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我以我班“新年礼物”为例,予以阐述。

一.情趣性——契合主题和幼儿年龄特点

情趣性是指提供的材料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玩的兴趣。

在“过年了”主题背景下,为了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达成“关注节日中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受节日的热闹景象”的目标,我设计了“新年礼物”(感知操作区域)。

初稿设计中,我为了更有情趣性,在区域中投放“新年树、礼品盒、各种材质的纸、小积木、橡皮泥、吸管、花瓣等”,以包糖果(纸包积木)、做糖果(橡皮泥)、做新年花束(根据数、色来粘贴花瓣)的方式来进行,但出现了问题

1、小班年龄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新鲜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因此并列内容较多,使幼儿反而不能专注于完成一项活动。

2、小班幼儿认识依赖于行动,他们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能力得以提高。而我班教室的现有条件较小,局限了区域材料的分区摆放,材料摆放在一起,又使幼儿不能对应材料与目标(如糖纸和小积木——糖果、花瓣和花心——花束等),需要教师的指导操作,使幼儿自主性学习缺失。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现有情况,并结合有新年特质的新年树、新年礼物,我投放了新年树、各类糖果、礼物罐、礼品袋、魔术袋,以摸礼物、装礼物的“一条龙”活动形式,使幼儿在这个区域简单明了的知道操作过程,并吸引幼儿都来参加。

为了装扮新年树,幼儿要通过从魔术袋中摸糖果、装进相应的礼盒(礼品袋)两个环节,增加了活动的挑战性和游戏性。

二.多功能性——促进区域探索活动的多元发展

材料的多功能性即尽量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幼儿的探索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区域探索活动更加灵活有趣。

在个别化区域“新年礼物”中,用在魔术袋中摸糖果的方式,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感官的满足,提高触摸辨别能力(软硬、大小、形状等),并需要打开各种不同开关的礼盒、礼袋,促进手眼协调、手指灵巧等以及各项小肌肉的发展。

在摸糖果时,猜猜说说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什么感觉,发展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在装糖果中,幼儿要根据礼物盒(礼品袋)上的数、形、色进行分装,尝试区分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积累相关的数经验。

利用老师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盒、袋)进行活动,感受材料的多种质感(纸质、布艺、塑料等)和多样性(中开式、侧开式、抽屉式、开盖式、抽绳式等)。

将自己装好的礼盒、礼袋挂上新年树,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共同装扮新年树的快乐。

三.层次性——提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的需求

材料提供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幼儿,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同一个活动区域中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使每个幼儿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在“新年礼物”中,在“摇一摇,听一听”环节中,让幼儿摇摇听听装在糖果罐中糖的数量,感知比较“多与少、1和许多、软与硬……”,幼儿尝试根据声音区分多与少、1和许多,而能力强、有一定经验的幼儿则可以探索里面的糖果是软的还是硬的。

在“摸一摸,说一说”的环节中,幼儿通过在魔术袋中摸糖果,猜猜说说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什么感觉,可以是单一的软硬或形状的描述,但也可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说说多维度的语言,如软软的圆果果、硬硬的三角形等

在“装一装,分一分”的环节中,幼儿要将摸到的糖果按照礼物罐上颜色、形状、数的标示对应分类。小班大部分幼儿都能尝试进行单维度的进行分类,如按数字4,放入4个糖果;按红颜色,放入红色的糖果;按圆形,放入圆圆的糖果。数字也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用圆点和数来分别标示,便于幼儿的认识。但能力强的幼儿则可以按两个维度来分类,如标示:红色、三角形、3(圆点),幼儿可以找3个红色的糖果、3个三角形或红色的三角形来分装,幼儿在一边装时,一边要进行描述,说说按是什么特征进行的。如邹心诚和范似宸在装时根据数字的反复点数和验证,李虹烨的“这是红色的”等,同时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打开的盒子,提供了不同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幼儿的趣味性和探索的欲望,促进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的发展,让幼儿都在各自的能力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个别化学习区域是为适应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特点的幼儿根据兴趣、需要和能力让每个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发展的场所。通过具有情趣性、多功能性、层次性的活动内容及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主动练习、操作、巩固已有知识,使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满足兴趣、好奇心,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展经验和困惑汇总

时间: 2013-5-10 单位:普陀区幼教教研室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普陀区中心组)时间: 2013-5-10 单位:普陀区学前教研室

前一阶段请大教研组长了解、梳理了一线教师在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我们的教研组长非常认真,很多组长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发给教师,并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从大家传上来的汇总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大家反映的问题体现了二个不同层面教师的困惑,一部分是来自新教师的困惑,另一部分就是教师在开展个别化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这次我们主要针对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至于新教师的困惑,由于她们主要还是缺少经验,所以反映出来的问题比较浅显,如:“幼儿容易将教师提供的材料弄乱,怎么办?”、“操作材料多,小班幼儿归放能力差常常桌面上有点乱,材料少放又不行怎么办?”“有的孩子能力已经超过了大纲的要求,是否可以超纲,让个别能力强的孩子有更高能力的探索?”对于这些来自新教师的、难度比较低的问题,

建议各幼儿园可以由教研组长对新教师进行一些专题培训,帮助新教师明确个别化学习中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解答新教师的困惑。

下面将以“共同生活”、“表达表现”、“探索世界”这三个版块进行经验的总结介绍和困惑的分析解答。

一、教师的经验

(一)共同生活

1、生活区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当前实际生活需要和发展目标确定内容。

2、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创设相适应的生活内容,并可以采用步骤图、儿歌、好友互助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在生活区中,对于小年龄孩子首要布置温馨的环境或是结合角色游戏环境,让孩子们这环境中,去操作练习。大年龄孩子则要通过任务等形式提高孩子的兴趣,积极投入活动中。

(二)表达表现

1、在音乐角中延续集体教学的内容,让幼儿进一步学习歌曲或歌表演等,也可以是故事表演的形式。一方面幼儿对于这些内容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对已有经验的巩固。

2、音乐角更加注重于节奏,音乐等感受,因此目标性更强。

3、音乐区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节奏谱、音乐,幼儿进行伴奏、歌舞表达表现。

4、音乐角组织形式,小年龄的孩子可以更多的是模仿,边看边做或者再现一些学过的表演;而中大班的孩子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创编,自主性、创造性更强。

5、美工活动就是要提供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满足幼儿表达表现的兴趣。给幼儿动手的空间要大。

(三)探索世界

1、对于数和科常活动,列出一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主题内容,渗透到主题中。

2、数活动内容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段,从时间、数量、空间方位、几何图形等方面设计内容,并体现趣味性。

3、利用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的情景去刺激幼儿的探究思维及对数的正确认知,将个别化的探究活动、数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互相整合。

4、科常活动应体现一个递进性和层次性,小年龄的幼儿一般是初步地感知,更多的是在感官上给予一定的直接感知,如嗅觉、听觉、视觉训练等,而大年龄的孩子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从而明白一些浅显的科学道理,需要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创造力。

5、在探索世界的区域,老师可以提出假设,让幼儿通过实验来获得结论。

6、涉及实验操作的内容,提供操作卡、任务卡、答案本。注意尽量多用图示、少文字,让图示说话。

7、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在活动进行时,老师对于活动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并随时掌握幼儿探索的动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随着探索活动的深入,教师要及时添加或减少材料。

在这三个板块中,教师的问题和困惑许多都是共性的,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刚才说到的经验恰恰是很多老师问题最集中的。这也说明“知易行难”,我们很多的老师并不缺乏理论,但到了实际操作上就问题多多了。梳理一下教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困惑一:个别化学习中生活区、数活动和科常活动内容单一,怎样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体现内容安排均衡性和序列性,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个别化学习内容要重视平衡性,这是我们每位老师都非常清楚的,这里的平衡包含二层含义,第一,是各领域之间内容的平衡,第二,是主题与非主题内容的平衡。

1、领域之间内容的平衡

大多数老师对于三大版块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清楚的,如表达表现区中要有美工、音乐、语言三方面内容;探索世界区域中要有计算、科常、益智的内容。

但是真正看实际现场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三大版块中,教师做得比较好的是表达表现中“美工”方面的内容,教师能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内容,如折纸、绘画、剪纸、印染等。但是表达表现中“音乐”和“语言”方面的内容比较单一。有些幼儿园的音乐区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节奏的练习,对于音乐表现的其他方面内容如舞蹈、演唱等涉及较少。

领域中的内容不平衡还集中表现在共同生活板块和探索世界板块中的计算、科常方面的内容。很多教师都反映生活区内容少,大班练习系鞋带、中班练习使用筷子、小班练习扣纽扣、折叠衣服等,能想到的其他内容很少。计算和科常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从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在某些方面经验的缺失。

为什么这么多老师都会觉得生活、音乐、科常和数的内容少且单一呢?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于各活动区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同时单一的区域定位局限了教师的思维。

有教师困惑“音乐区和角色游戏中的小舞台有什么区别?”角色游戏定位是游戏,它是具娱乐性的,个别化学习是带有一定学习目的的。个别化区角中兼于游戏和学习之间,既有熟悉的内容继续复习、练习的内容,同时也有新的音乐内容的探索和学习。

很多教师对于个别化学习内容及所属区域的定位比较狭隘和绝对。如教师们普遍将生活区定位于生活技能的练习,因此只能局限练习系鞋带、扣纽扣、使用筷子等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其实幼儿园的生活教育中自理生活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如果学习过生活教参书就会发现,还包括了适应集体生活、文明生活、安全生活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在个别化学习中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解释一下。

例1:中班《我在马路边》之“交通安全”

中班《我在马路边》主题中有个交通安全棋的个别化学习内容,一想到下棋,绝大多数老师会把它归于益智游戏,也就是把它归到探索世界版块中。其实在这副棋中所有的规则是围绕交通规则设计的,如看好红绿灯过马路前进一格、在马路上玩滑板车停玩一次等。老师设计交通安全棋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下棋的过程中,巩固了解一些出行安全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这就属于安全生活的内容。

黄鸣乐设计的“找对错”活动,利用主题墙面的内容,请幼儿寻找其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活动目的也是帮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

同样的例子在科常探索中也有,教师们都说“科常内容少”,实际上老师所说到的科常内容少主要是指“幼儿可操作的小实验内容少”,大家都把科学教育定位于科学小实验了。幼儿

园的科学教育主要有自然科学内容(包括动植物、自然现象、自然环境保护等)、社会科学内容(包括周围生活环境、日常用品、现代化技术等)。科学小实验是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的科学教育的方法,它决不是科学教育的全部。如果教师能这样思考科常活动的内容,再来看我们主题活动,各年龄段中科常方面的内容还是很多的。

例3:中班《好吃的食物》主题中“蔬菜哪些部位可以吃”的活动

活动中孩子根据蔬菜食用的不同部位,将蔬菜进行分类。一说到分类很多老师就会把这个活动定位于数活动。但是孩子在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是“什么是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在此基础上再判断不同蔬菜的食用部位,通过这个活动孩子积累的是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像这类活动就是科常活动,分类的目的是用数学的方法帮助幼儿获得具体科学知识和经验。

例4:大班《春夏秋冬》主题中“制作风车”

制作风车、装饰风车是美工的内容,但是制作当中探索如何让风车转起来,引导幼儿发现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关系,这就是科常的内容。

例5:自然角中的科学探索

自然角里的观察和探索也是个别化学习的一个内容。因为很多动、植物生长的变化不是即时显现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变化的过程。如《动物大世界》中动物的不同本领,蚯蚓能松土、蚕宝宝能吐丝等,都可以利用自然角,孩子自己饲养、观察、发现变化,直观形象的了解动物的本领。

这几个例子说明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的区域定位很多时候是相对的,有些活动可能蕴含着多方面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关键是教师通过这个活动想要帮助孩子积累的是哪方面的经验,根据活动主要目的确定其所属领域。

教师要清楚各活动区的主要功能:

共同生活:让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中,形成基本的自理能力、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探索世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幼儿探索的对象,从生活或媒体中熟悉的事物入手,培养幼儿对探索的兴趣,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表达表现:为幼儿提供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的机会,使其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用不同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清楚了活动区的功能,打破教师原有的思维定式,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避免了钻牛角尖的现象。老师在确定和设计个别化学习内容时就会更关注活动的目的和价值,对活动有更清晰和准确的定位。

2、主题与非主题内容的平衡

教师非常纠结于如何保证“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的均衡性”,就越来越多的出现教师忙于根据主题制作、变换操作材料,动物主题操作的内容都是动物,到了植物主题就把动物改为植物,但实际上幼儿操作的方法和活动目的是完全不变的,我们觉得像这样的做法是无意义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负担。

我们要帮助老师明确一个观点:开展个别化学习时应遵循二条线索来确定内容,第一条是主题活动的线索,第二条是幼儿发展目标的线索,二者能自然结合的尽量结合,不能结合的也不需要生搬硬套。

我们的建议:加强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增加“个别化学习活动计划”。原先的主题活动预设表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只有活动名称及简单材料的呈现,对老师来说操作性不强。而且在这个表里反映的仅是与主题经验相关的个别化学习内容,缺少幼儿当前发展需要的且不能与主题结合的内容。新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计划”中就要能体现这二方面内容。

具体说说如何制定“个别化学习活动计划表”。

在主题开展时,我们很多教师往往会凭主观经验确定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缺少对教参书的解读和分析,缺少对主题活动下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整体思考和设计。因此,教师首先要将教参书中该主题下适合个别化学习的内容全部梳理出来,并根据这些内容的价值将它们分到“共同生活”、“探索世界”和“表达表现”三个板块中,这些是个别化学习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保底内容。

其次,根据幼儿各领域发展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将这一阶段幼儿发展所必须具有的经验,把这些内容增加到个别化学习的计划中,以丰富、平衡幼儿的各种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于各领域幼儿发展的目标和内容要心中有数。现在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于语言、计算、音乐、美术等领域中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是非常模糊的,经常会看到不同年龄段孩子在进行内容和要求相似的活动。我们还是要将以前幼儿各领域的发展目标和内容重新拾起来,如数活动,教师要先理清各年龄段不同时期幼儿计算发展的目标和内容,有了这根主线以后,一步步与主题结合。

最后,结合节日、社会热点等设计相关个别化学习内容。

例:大班下学期3月份个别化学习计划表

这张计划中主要有当月开展的主题活动以及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主要是活动名称)。如3月份大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春夏和秋冬》,在这张表中红色和蓝色的内容的都是主题背景下的个别化学习,其中红色是教参书中的内容,因此后面附有该内容在教参书的第几页。蓝色是教师在主题背景下拓展丰富的一些内容。黑色的是根据大班下学期幼儿发展目标补充的内容。从第一张表格中就能体现出内容的均衡性。

后面就是具体的个别化学习内容的设计,包括活动名称、活动材料、玩法和观察要点。活动材料最好能配相应的图片,更清楚明了。在写玩法时教师要注意区分层次和玩法的不同,以免混淆。观察要点要将体现领域特质和主题经验的内容放在前面,然后再是社会性、学习习惯、卫生要求等其他方面的观察要点。

这样的个别化学习计划便于老师在主题开展中有序的设置内容和投放材料,同时增加了教师观察幼儿活动的目的性,便于老师操作。加强计划是保证个别化学习活动质量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部分。目的是让幼儿经历的课程尽可能地规避缺失,满足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各个发展时期成长的需要。

困惑二:个别化学习中教师投放的材料如何体现丰富性、层次性和挑战性,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个别化学习材料的层次性是老师非常纠结的又一个主要问题,上次教研组长活动有老师问我:“生活区怎么体现层次性,比如说大班练习系鞋带,它的层次性怎么体现?”这个的问题在和园长沟通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时候我也问过她们,园长说:“提供不同的鞋带,有扁的、有圆的,难度不一样了。”我觉得提供不同的鞋带只是材料丰富了,但是孩子在系鞋带的难度上并没有不同,因此不能说是材料的层次性。如果一定要体现层次性,那么第一层次是在老师提供的模板上练习,第二层次是孩子到自己的鞋子或是衣服上练习,也就是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已经开始钻牛角尖,她们觉得所有的个别化学习材料都必须体现层次性,然后就开始挖空心思要弄出不同层次的材料,而不去推敲这些所谓的层次性材料究竟是不是孩子所需要、所喜欢的,是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个别化学习内容、投放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材料的层次性,但不要过于纠结在层次性上,还有二个原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1、注重材料的丰富性

我们很多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会采用“任务”的方式呈现。即老师提出具体的任务,让幼儿选择一定范围内的材料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时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材料就要注意丰富、多样。丰富多样的材料,能促进幼儿在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中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积累各种经验。

例1:丰富的美工区

因为美工区表现形式是多样性,所以教师们觉得美工区活动最简单、困惑也最少。但是我们经常看到情景是:在一个桌子上,3、4个孩子用同样的材料在制作同样的作品,如照片中的,因为内容比较简单,孩子一会就能做好。我们很多个别化活动又有“不能调换活动区域的规则”,所以孩子只能在这里反复制作同样的作品,或是东张西望的情况就来了。如果在区域中老师提供的材料很丰富,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用不同的方法和表现形式来制作,既提高了幼儿美术表现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例2:不同材料的测量

如为了让幼儿感知长短,我们老师在数活动区里投放:地图、各种大小长短不同的尺子、绳子、各种线,吸管、回形针等材料,让幼儿通过各种观察、比较来获得知识。这里构成问题的材料是桌椅、盒子,完成任务的材料是尺子、绳子、各种线,吸管、回形针等材料,这些材料会引发出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测量。如用各种尺子测量,用回形针测量,用绳子测量等方式,在不同尝试中逐渐积累利用自然物测量的经验。当孩子积累了测量的方法和经验以后,教师提出任务让孩子尝试利用尺进行较精确的测量。从材料丰富自然物测量到利用尺的精确测量,材料提供的时机不同也是层次性的一种体现。

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投放或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不仅有利幼儿的探索、发现与提高,使幼儿的活动内容更趋丰富,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活动主题纵向,横向发展,帮助幼儿进行操作。

2、注重材料投放的开放性

我听一位老师说:“我们园长说个别化的材料要经得起专家看。”我觉得真正好的个别化学习材料应该是经得起孩子玩,这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牢固程度,更重要的指材料不同能

力的孩子拿到这些材料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想法玩,而且每次玩都有不同的结果,不断吸引孩子继续操作和尝试,这样的的材料更有价值的。

以开放的方式投放材料,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个别化学习内容及个别化学习中的材料。同样的材料,不同能力幼儿的操作、对材料的组合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幼儿所发现和感受到的事物的特点和关系也是不同的。

例1:大班“动物分类”

动物分类活动是大班《动物大世界》中常见的个别化学习内容,经常能看到老师利用教室墙面用几个不同颜色的图形作为集合圈。我经常看到在这个区域里的孩子并没有投入到活动中,东张西望或是在做其他事情。看看老师投放的材料就能发现孩子不喜欢的原因,老师把分类的具体要求都贴在集合圈上,如“哺乳动物”、“卵生动物”或“海洋动物”、“陆地动物”、“两栖动物”等。虽然老师也投放很多动物的图片,但是因为分类的要求很明确,孩子的操作只有一种答案,所以即使老师投放的动物图片再多,孩子玩1、2次后他们就知道答案了,对活动自然不感兴趣了。

我以前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只是投放动物图片和集合圈,至于怎么分类,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刚开始孩子是很简单的根据动物外表特征分类,如“2条腿的动物”和“4条腿的动物”、“有翅膀的动物”、“没有翅膀的动物”也有“吃草的动物”、“吃肉的动物”等,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有和别人不同的分法。”孩子就要动一番脑筋思考怎么和别人不同,而且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对动物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自然而然开始出现难度较高的根据动物习性的分类,同时进一步发现了有些动物2种条件都满足的,就开始出现交集,反映了孩子对动物认知经验发展的过程。

例2:中班“铺地板”

马晓蓉设计的新中班“铺地板”活动材料很简单,就是kt板裁好的正方形板若干,每块板上有一些不同粗细和排列的线条。刚开始孩子是无意识的随意铺,他们只满足于把整块区域都铺满就算完成任务了。几天以后孩子发现了一块块地板上不同的线条,他们考虑到地板排列的美观性,开始有意识的根据线条的方向和线条的粗细铺地板。几天之后,有孩子开始尝试使用到间隔的方式铺地板,从同一排之间的AB间隔逐步发展到整块地板的区域间隔。孩子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步积累了经验,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例3:大班“学做小学生”

我们很多的课程表都是老师设计好、不能变化的,孩子在区域中根据课程表的上安排的内课,选择要用的书和学具进行整理。但是这个课程表需要孩子安排,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示来将课程表补全,也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安排。这其中渗透很多知识点:纵横坐标的复习、图片与汉字的配对、认识汉字等等,对孩子来说完成任务需要动一番脑筋,有一定挑战性。

这几个活动中的材料制作和准备都不复杂,但由于材料的开放、可变化,给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在其中体验到成功。而且在同伴的影响下,孩子都有向高一层次发展的可能性,这也是一种层次性的体现。

3、注重支持性材料的提供

例1:拆装圆珠笔

科学区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去学习,获得相关经验。例如“拆装圆珠笔”,往往是教师准备一些圆珠笔,将它们全部拆成一个个小零件就投放给幼儿操作。但孩子对于这些小零件一点不了解其作用是什么,一堆零件让孩子没有方向,不知道如何操作,那孩子就不会有兴趣去探索。教师可以提供装成一支圆珠笔所需要的相应材料和零件,并配上相应安装步骤图。首先让孩子找到这些材料,然后孩子可以看着步骤图尝试将圆珠笔重新安装好,幼儿在感受到一些方法、体验到自己成功之后,教师再投放1-2支和前面安装方法类似的但是没有安装步骤图,让孩子自己探索安装方法。这样的安装步骤图能够让孩子清楚自己操作的目的、了解安装的方法,提高了材料的可操作性,孩子对材料的操作兴趣就会大大增加。

例2:小班的音乐区

许多老师觉得小班的音乐区最难开展,中大班孩子有一定能力可以尝试自己看图谱或动作提示照片,自己进行练习。但是小班孩子就需要借助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才能进行活动。确实,小班孩子因为综合能力较弱,所以就音乐这一方面来说他们很难进行自我学习。可以能根据小班孩子模仿学习的特点,借助一些视频帮助孩子学习。如学习小鸭子的舞蹈,可以提供由大班哥哥姐姐跳的小鸭子舞蹈,再配合图片中对重点动作的定格、放大呈现,孩子们可以看看照片模仿练习小鸭子动作,也可以看着录像一起跳跳小鸭子舞蹈。录像的提供降低了小班孩子看图示学习舞蹈动作的难度,同时也激发孩子舞蹈的兴趣。

上面2个案例中安装步骤图和舞蹈视频就是活动中支持性材料,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以及活动对孩子的挑战程度,提供适宜的支持性材料,使孩子能在这些支持性材料的帮助和启发下与材料互动,达到活动目标,使个别化学习活动更有价值。

困惑三:如何引导幼儿能积极参与每个区域的活动,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许多老师问:“有的孩子在一个区域玩了一会就不感兴趣了,开始东张西望了要换内容了,怎么办?”“有的孩子就喜欢盯着一个内容玩,对其他活动不太感兴趣,怎么办?”“怎么样让男孩子对生活区的编织、刺绣活动也能感兴趣?”

教师首先要分析孩子为什么对你提供的活动不感兴趣。如果是因为材料少或是内容简单,孩子一会就能完成了,那就丰富材料、提高难度。如果是内容枯燥;孩子的操作机械、单一,那就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或是任务情境增强活动趣味性。

例1:大班“开箱取宝”

这个活动刚才在介绍个别化学习活动计划表时出现过,回民幼儿园的吴燕华老师设计这个活动非常巧妙。首先,她在活动整合了很多的数方面的知识,如复习巩固纵横坐标、相邻数、单双数、10以内的加减法等,这些都是大班孩子数活动的内容和发展目标。在操作中,幼儿还探索、了解了不同密码锁的开启方法。其次,她将幼儿的操作设计成一个类似于解谜闯关游戏,孩子需要根据密码卡找到正确的房间号,破译密码后得到开启密码锁的数字号码,然后才能拿到房间内的下一关密码卡,最后才能寻到宝贝。这个设计非常符合大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让孩子带着对寻宝的兴趣,不断动脑筋破译密码闯过一关又一关,所以孩子始终非常认真、专注与自己的操作中。

例2:小班《淘淘乐》

配对活动是小班比较家常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很多老师会设计瓶子与瓶盖的配对,考虑到材料的层次性,老师会投放各种大小、颜色等不同特征的瓶子与瓶盖让孩子寻找和匹配,活动主要核心经验是大小、颜色等特征配对以及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实际活动中孩子的操作还是比较机械的,因此参与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特别是对小班孩子来说,在活动中的专注性、持久性本身就比较差,如何通过有趣的设计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呢?姚俐慧老师就根据小班孩子喜欢玩躲猫猫的特点,把所有的瓶盖子都藏了起来。她用大纸箱和彩色碎纸制作了淘淘乐的活动材料,将所有的瓶盖都藏在彩色碎纸下面,孩子先要将手放进纸盒内摸索、寻找瓶盖。孩子们都想找找碎纸下到底藏着什么,好奇自己摸上来的会是什么样的瓶盖,这个小小的情节的设置一下子就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如果老师在设计内容、投放材料的时候都能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能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任务情境和游戏情境,我想孩子一定会对个别化学习活动感兴趣的。

针对“怎样让孩子对所有区域的活动都感兴趣、乐意参与”的问题,我们觉得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不同特点。但是考虑到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带有一定教育目的的活动,还是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孩子尽量尝试每一个活动。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避免命令式的指挥孩子。教师可以将所有活动内容梳理一下,思考哪些活动中涉及孩子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些活动区中投放“活动参与表”。与共同孩子建立规则,让他们知道这些活动是这一阶段每个人要参与的。至于参与活动的时间则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来过活动区的孩子做个标记,可以是签名、敲章、贴小贴纸等多种方式。这样做既体现了孩子的自主选择,也达到了教师的教育目的,同时还可以让老师更清楚的了解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便于教师及时指导。

“对于怎样让男孩子对生活区的编织活动感兴趣”这一问题,我觉得这就像多数女生通常喜欢玩洋娃娃、男生更爱玩枪、玩遥控车一样,这是他们的性别特点,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这一特点。刺绣、织毛线这一类的活动更适合女孩子玩,教师不妨将这类活动看做是“兴趣选修活动”,顺其自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观察与指导精编版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观察 与指导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观察与指导 定位: 学习性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含主题学习的核心经验)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活动。特点: 1、它是以学习为主的。即目标清晰、有序,是以教师预设与幼儿自发生成相结合的学习活动。 2、它是以操作摆弄类学习为主的。 3、它强调过程的自主。包括时间、内容、活动方式、伙伴的选择。 意义——更适合每个不同儿童个体发展需求 1、对幼儿——学习活动更有品质(建构属于幼儿自己的成长经验) 2、对课程——均衡性和过程性。 3、对教师——课程观的改变。(追随幼儿兴趣、需要、原有经验和水平;观察,关注,互动有效性) 教师: 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幼儿动手操作摆弄,在与成人、同伴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形成新经验; 尊重儿童间的差异:承认儿童个体在不同领域中认知能力非同步性,坚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和期待儿童个体的潜质和独特性,充满关爱的去理解和欣赏儿童,树立幼儿的自信,为儿童的个体建构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个别学习活动教师有两大任务: 1、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决定性作用 材料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必备条件、 是教师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 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2、观察指导——更艰巨的任务 教育目标的落实 幼儿发展的推动 二、指导 (三)指导的重要环节——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的目的: (1)使个别幼儿的兴趣变成大家的兴趣 (2)使幼儿随意的摆弄变成有意的探索:幼儿的操作摆弄由兴趣引发,而兴趣不稳定造成游戏的随意性,让幼儿讲述引起大家有意关注和思考,激发新的有意的探索,有目的地游戏 2、交流分享的内容选择: (1)题点、要点的一般选择 所谓题点,是指当下的某一个活动内容或游戏。 如果将一个活动内容看做一条长线,这条线上的许多点都可视作交流的要点。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3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3篇】 导读:本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3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事件的经过: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许多孩子午餐后,在玩自己的玩具。皓皓由于没带玩具,羡慕地看着大家玩。见此情景,我对皓皓说:“我们一起来玩娃娃家吧。”他摇摇头,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孙永俊小朋友。原来,孙永俊小朋友手上玩的是奥特曼的玩具,看来奥特曼的玩具深深地吸引着皓皓。怎么样让皓皓能高兴地和大家一起玩呢?我正在思考的时候,孙永俊小朋友突然大声地叫了起来:“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只见皓皓站在孙永俊的前面,双手使劲地掰被孙永俊紧抱在胸口的奥特曼。我连忙上去将皓皓的双手从孙永俊小朋友的身上移下,柔声地对他说:“皓皓,你很喜欢奥特曼对吗?”他眼里噙着泪水,对我点了点头。我又问:“皓皓,你知道奥特曼会抢别人的东西吗?”“不会。”“奥特曼会喜欢抢东西的小孩吗?”“不会。”“对了,皓皓不抢别人的玩具,奥特曼和老师都喜欢。”听罢我的话以后,皓皓终于心甘情愿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玩起了我拿给他的玩具。 老师的想法:从这件事,发现皓皓小朋友非常喜欢奥特曼。因而别的孩子在玩奥特曼的时候,他会产生羡慕的神情。但是由于小班孩子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的标准,因此,在玩的

时候遇见自己想玩的玩具往往就会去抢。 采取的策略: 1、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联系,家园一致地帮助皓皓,教会他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对同伴说一句有礼貌的话:“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玩好吗?”等等。 2、让爸爸妈妈为他准备好奥特曼的玩具,满足孩子玩的愿望。【篇二】 科科,是我班一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子,平时不声不响,很少与老师、同伴交流;各项活动中,从不举手发言;在同伴心目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这几天,我们的科科变了,不但在活动中能主动举手发言,而且,性格似乎也开朗了许多,能主动与老师交流,画画、午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禁令我们刮目相看。何以令科科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细细地回想着……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原来,最近我们小小班开展的探索型主题活动“我”,每天早晨在吃点心的时候,我们开始选小班长,玮玮也被选了。小班长是帮助其他小朋友发饼干,管主其他小朋友不讲话,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之间增进了友谊。从科科通红的小脸、跳跃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科科感受到了老师、同伴对他的关爱。 可见,爱的获得是孩子健康发展的要素,是孩子精神需求中最珍贵的部分,能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能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愿望。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

幼儿园早教:学习优质个别化学习活动有感

学习优质个别化学习活动有感 上海市曹王幼儿园金瀛 上学期末,通过大教研活动,我们对新翔幼儿园王小箐老师个别化活动照片和文本资料的学习,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通过照片也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在创设环境以及材料投放过程中的智慧与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模式,还有的就是老师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的态度。从对照片的观赏和对文本的仔细揣摩,分析王老师在材料的投放上有几个比较亮的特点: 1、问题情景呈现 在王老师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有些材料的投放能构成问题情景,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特别是那些具有探索性的低结构化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好学好问的心理。如在眼镜大学堂区投放的“陀螺花转转”,幼儿看到这些材料有了探索的欲望,他们会探索陀螺花转动的方法,并在转动过程中带来的视觉冲突。在“纸桌力量大”的区域中,老师虽然投放的材料非常简单,但是,通过比赛能激发幼儿继续去探索出使桌子更结实的方法,通过实验培养了孩子耐心、细致程度。 2、材料呈现的方式不同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探索或操作同一种材料,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胜任了,而能力差的幼儿却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出统一规格模式的产品,教育不能压抑幼儿个性特点,而应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王老师能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能力强幼儿他们大多数较聪明,想象力丰富,有初步的创造性,采用“主题”、“任务”或“问题情景”呈现,让他们有更多自由选择和探索的空间;能力差的幼儿他们一般选择一些操作性强或安静型的材料,如在小手DIY中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垫板自制月牙形“瓦片”、老房子造型的底板、不同层次的图案提示卡等材料。 王老师更多的是采用分层呈现。因为能力弱的幼儿他们思维和创造力相对会弱些,采用分层呈现材料会比较容易掌握。王老师为幼儿创设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区活动的研究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价值

学习区活动的研究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价值 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能为幼儿提供在主题活动中对热点问题的探索空间又能支持幼儿在主题背景下自主地表达与表现还能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解决一些有关认知方面的问题。相对于集体教育而言个别化学习活动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不均衡性等特点以游戏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儿童操作的不同兴趣真正做到了让孩子获得个性化的发展。相对于主题活动而言个别化学习活动重视幼儿个人的自主学习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使幼儿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目前随着人们对个别化学习活动认识的加深这一活动已经被各个幼儿园普遍使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个别化学习活动自身独特的价值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个性化教育是目前学前教育的总趋势。《幼儿园工作规程》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并进一步具体指出“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其应注意根据幼儿个体的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个性化教育不是针对个别行为失常幼儿的个别教育也并非某种特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应当理解为统一要求或一般的教育规律或原则的具体化、对象化。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佳途径在活动中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内部需要、发展速度和“工作节奏”来展开学习并积累个体经验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接触每个幼儿发现他们的有利条件以便因材施教。集体活动和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学科教育的两种主要活动形式二者优劣互补。集体活动主要以集体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与开展。目前的幼儿园课程主要通过单一的集体活动来落实教育任务和实施教育活动。虽然集体活动有其自身优势但对幼儿个别差异照顾不够且因为过分强调活动结果而把教学内容直接传递或灌输给幼儿。因此仅靠集体活动来实施课程和促进儿童发展是极有限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集体活动的一种拓展可以更好地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个性化学习与探索并与集体活动的内容相互承接尤其体现在需要幼儿自我操作、探索的活动内容上有利于教育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与集体活动相比个别化学习活动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相关性更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家庭和社区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设立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区域。这并非仅仅意味着让家长提供一些材料个别化活动和幼儿家庭、社区之间的内在联系应该是双向的一种互利的有机关系。.认知的发展包括一切对事物的认识和体会认知不仅是指主体的感觉也包括对事物的自主理解。在幼儿参与每一项活动的每一个时刻里都在不断地认知并不断增加或改编、改进认知。个别化学习活动无疑对幼儿认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学前期是个体最具有创造力的时期个别化学习活动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首先个别化学习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兴趣和好奇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其次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设置了各种问题这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并将看到的现象在活动中加以利用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最后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愿参加、自主选择和自主行为的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总是以摆弄操作材料外显动作方式反映内隐的心智活动幼儿活动伴随着幼儿动作开展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联合的探索性动作去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的关系。开放的区域活动激发幼儿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材料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2有利于培养

幼儿园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1

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 益智区 ◆拼拼乐 材料:9块、12块、18块的拼图若干套,范例图若干玩法: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拼图独立完成。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能否根据范例完成拼图,提醒幼儿完成后对照范例检查。 2、关注幼儿拼图时的观察细致性,拼图时遇到的问题、采用什么方式拼等。 照片 ◆变一变 材料:不同形状的魔力磁铁若干,不同图案的照片等 玩法:幼儿自主选择不同形状的魔力磁铁,按图案或者自己的意愿构建喜欢的物体。 观察要点:1、在活动中观察幼儿能否积极构建物体,对材料有一定的探索。 2、观察幼儿是否会构建具有空间感的物体,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照片 美工区 ◆水果拓印 材料:颜料、海绵、铅画纸、水果、反穿衣 玩法:将蔬果的切面蘸上颜料,把图案印在纸上。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对拓印作画的兴趣,是否有创意。 2、关注幼儿对水果切面及其图案的熟悉过程。

照片 ◆染画 材料:食用色素、瓶子、滴管、纸巾、垫板、托盘、反穿衣 玩法:用滴管将食用色素滴在纸巾上化开,使其形成自然的图案和颜色。 观察要点:1、关注幼儿对颜色的了解与观察,丰富幼儿经验。 2、观察幼儿对红、黄、蓝色及其相互混合后变化的感知。 照片 哈哈书屋 ◆看看讲讲 材料:各类书籍(主题内故事书、) 玩法: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安静阅读。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对图书种类的偏好。 2、观察幼儿能否安静仔细地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书内容,并愿意表述; 3、观察幼儿是否能做好一页一页轻轻翻阅,有爱护书籍的意识; 照片: ◆点读机带我读

材料:有声书籍、点读笔 玩法:1、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安静阅读。 2、使用配套点读笔,听有声书籍。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使用点读笔的方法以及能否爱护点读笔; 2、观察幼儿是否能跟着点读笔一起说说讲讲书本内容; 3、观察幼儿是否能与点读笔进行互动,比如回答点读笔中的简单问题; 照片 生活小达人 ◆摘水果 材料: 仿真水果、钩子、箩筐、晾衣叉等 玩法:用晾衣叉把水果摘下来放在箩筐里。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对于摘水果材料的使用情况。 2、关注幼儿是否关注到箩筐上的数字与点子与水果数量有关。照片 ◆整理衣物 材料:各种衣服、袜子、整理盒、衣架等 玩法:根据步骤图示折叠衣物、袜子,配对整理好放入整理盒内。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能否将相同的袜子配对。 2、能否根据图示整理衣物。

幼儿园个案跟踪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个案跟踪观察记录表 班级小(5)班姓名曹可欣 性 别 女 观察日期12.6-12.12 记录 老师 王晓红 实 况记录 曹可欣小朋友吃饭不专心,速度很慢。很多时候需要老师多次提醒,或者直接老师喂饭。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就会扒在一边不碰。 情 况分析 与曹可欣妈妈沟通后了解到,在家里吃饭,一般都是奶奶喂。在家的时候,小朋友吃饭吃的慢,奶奶就很主动的喂饭。导致现在孩子在园吃饭需要老师多提醒,不会主动把饭放进嘴巴里,不会自己很认真的吃完一顿 饭。 措 施与方法 对于吃饭问题,我也及时的与曹可欣妈妈沟通。妈妈很配合,说在家会鼓励孩子自己吃饭,拒绝奶奶喂饭。在园,老师也会在与孩子单独沟通的情况下,多鼓励孩子自己吃饭,鼓励孩子不挑食。

实 况记录 吴翼飞常常小便小在身上,这都是由于吴翼飞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平日里对吴翼飞太过宠爱,在家中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都由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帮她做,导致才会出现吴翼飞小朋友这些不良情况。又由于,他们家周围没有和他同龄的幼儿,所以,吴翼飞妍朋友性格比较内向的一个因素。 情 况分析 该幼儿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平时和小朋友之间很少交流,总是一个人玩耍,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在学习方面比其他小朋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较差,所以其他小朋友也就不太爱和他玩耍,这也使得他更加内向,不爱说话了。在日常的生活方面吴翼飞的生活自理也比较弱,吃饭时不愿吃完午餐,到最后总是要老师来喂他吃饭。午睡时,也不能独立的穿脱自己的衣裤,总是需要同伴们的帮助。天气冷了,小便时常要小在身上,而且不愿意告诉老师。 措 施与方法 教育措施: 1、加强家园联系,让孩子的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 2、通过与幼儿家长的交流,让幼儿家长与我们老师相互配合,共同正确引导幼儿。 效 果反思 通过两个月的适应,他渐渐融入这个集体的生活了,在平时生活中尽量让他自己动手。在园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生活中像一位妈妈一样引导她、关心她。也要保持老师的理智。发现引导他改进不足。促进他各方面健康的发展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等。如生活中多一点安抚、也不妨对他的进步以亲亲额头、脸蛋予以鼓励。对他的错误也应该认真、严肃指出。

个别化学习的重要性

个别化学习的重要性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活动,在国外也叫活动区或开放教育,它最早出现于英国,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美国。其特征是把活动划分为几个活动区,每个活动个别化学习根据其内容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幼儿凭借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活动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个别化学习活动这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也引起了人们重视。 一、个别化活动能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满足活动的需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他的《人是教育对象》一书中写到:“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它应首先从各方面了解人。”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3——6岁的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尤其突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通过亲身尝试获得直接经验。在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集体活动形式、时间、内容、方法、教具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幼儿多种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抑,而个别化学习活动恰巧符合幼儿的特点。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的特别充分。孩子们在玩各种操作游戏等过程中,能用已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探索新的奥秘。在学做种类繁多的手工艺品时创造性的去实践,丰富想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水平,不仅要满足幼儿好奇心,还组织幼儿动手动脑,并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故事、实验、看录像、参观、郊游等各种手段,给幼儿创造体验感受学习的机会,不仅括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找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答案,从而激发起再次发问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我们通过个别化学习活动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满足了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幼儿平等意识、创造精神、交往、合作能力及自律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作用,而这些正是幼儿教育主体性的重要表现。 二、个别化学习活动增加了幼儿自主活动的机会,促进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这种集体活动形式为主,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幼儿活动的整个过程,在内容集中、活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使全体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合适、充分的发挥,是不可能达到的。而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幼儿凭借自己的兴趣自主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没有教师过多的指导、组织、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教师为其准备的各种活动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体验、感知、操作进行活动。有的幼儿在正规的教育活动中,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而有的幼儿,则问而不答。从表面上看前一种幼儿聪明、学习能力强,后一种幼儿则学习能力较差。通过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我们发现,每一个幼儿可从不同的区域去进行活动,此时幼儿可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进行各种活动。这时你会发现有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较差的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显示出惊人的能力。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可准备不同的内容和材料,这样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各层次幼儿的能力都能得到促进和发展。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 一)、要求: 1、能自主地选择材料、运用材料愉快地参与游戏。 2、能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述,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内容: 主题区域: 名称:Disney汽车城(主题3:我在马路边) 材料:汽车城场景、建构公路的各种积木、雪花片、停车厂、各种功能的小汽车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如何组合运用材料建构汽车城。 名称:Disney汽车工厂(主题3:我在马路边) 材料:各种盒子、轮子、制作汽车的工具若干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对制作车子材料的使用情况。 名称;Disney淘吧(主题3:我在马路边) 材料;淘泥作品若干、淘泥车的范例若干、淘泥工具、辅助材料等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捏淘泥的方法及捏泥的卫生习惯。 名称:Disney 小车开来了(主题3:我在马路边) 材料:购物班车、私家小轿车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开车的规则秩序,模仿现实开车的情景,体验开车的乐趣。 名称:Disney 书城(主题3:我在马路边) 材料:主题汽车图书、汽车标记图、各类书籍、修补图书工具、自制图书工具、听故事耳机、指偶若干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看书、听故事的习惯,进行适时的引导。 名称:Disney欢乐之家(主题1:我爱我家) 材料:家的场景、电话机、包水饺和春卷、厨房用具、电冰箱、毛豆、整理衣物、串珠珠等观察要点:观察幼儿扮演家庭成员、角色模仿、参与游戏的情况。 名称:Disney玩色小天地(主题2:在秋天里) 材料:秋天的叶子、各色颜料、玩色工具、各种创意的辅助材料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选择不同的辅助工具进行玩色的情况。 非主题区域: 名称:Disney民间游戏坊 材料:弹珠、小纸牌、线、毽子、小棒、红手帕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在游戏时规则的遵守情况。 名称:Disney玩具总动员 材料:麻将、万花筒、水管、天平秤、形状积木、套筒、五子棋等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能否自主探索,尝试不同的玩法。 名称:Disney秘密屋 材料:大屋子、垫子、小玩具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在里面进行什么游戏,情绪是否稳定。 名称:Disney购物乐园 材料:超市情景、各种包装的糖果、膨化食品、购物袋、巧克力、自制礼物、玩具等。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之间买卖交往的情况,丰富幼儿购物的经验,尝试按一定的方法整理物品。

幼儿园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我的幼儿园

小1 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我的幼儿园) 核心经验: 情感与态度: 体验快乐(愿意上幼儿园、愿意与大家一起玩) 认知与能力: 适应能力(遵守简单的集体生活规则、游戏规则) 动作与技能: 名称、颜色、对应等 内容一:玩具商店 材料提供: 设置玩具商店;各类插塑玩具、串联玩具、自带玩具等。 玩法(层次): 1、介绍玩具并交流:我玩……我喜欢玩……;告诉同伴具体玩法:我是这样玩的……。 2、相互交换玩具玩一玩。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2、观察幼儿如何介绍所带玩具的名称和玩法。 内容二:玩具架 材料提供: 彩泥、一些玩具实物、玩具展示架。

玩法(层次): 1、用压、捏、团等方法做出各种玩具的形状(平面、立体的均可) 2、将自制的玩具放在玩具架上,互相观赏。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能否用彩泥塑造玩具的形状。 2、观察幼儿压、捏、团等方法运用的能力如何,如何表达自己制作的玩具。 内容三:我的好朋友 材料提供: 用各种色纸剪成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一次性杯子、固体胶。 玩法(层次): 1、尝试在有记号的杯子上,粘贴娃娃的脸。 2、在杯子上贴出娃娃脸部的基本特征。 观察要点: 观察幼儿如何粘贴娃娃的脸,如何用提供的材料表现娃娃的脸部特征。 内容四:小小手 材料提供: 自制小手模型、色纸、彩色纸条、指环等。 玩法(层次): 1、在自制手指上,根据数字套上相应的指环数量。

2、自制指环,并根据数字套上相应的指环数量。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如何用纸条制作指环。 2、观察幼儿如何操作指环,如何将指环与手指进行对应匹配。 内容五:过生日 材料提供: 圆形的卡纸、蜡烛贴纸、炫彩棒等。 玩法(层次): 1、在圆形纸上用画圈的方式画奶油。 2、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蜡烛贴纸。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的精细动作,如何贴放蜡烛贴纸。 2、观察幼儿如何运用炫彩棒为蛋糕添画奶油。 内容六:胖熊吹气球 材料提供: 故事图片、操作材料 玩法(层次): 1、操作材料,按故事顺序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表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18份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表 幼儿姓名尹楚尧幼儿班级托(1)班性别观察日期2019.11.27 记录老师柳娜 情况分析㈠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而且,我们这里的积木他以前根本没玩过,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没有的一些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㈡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家里,他是小皇帝,上面还有一个姐姐,长他6岁,他提出的条件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人人都会答应,使他养成了唯他独尊的性格,以致,什么都不会,因为有人包办了。 观察情况耿靖博小朋友胖嘟嘟的,非常可爱,可是他有一些习惯很不好。 观察一:晨间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他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要不,就拍着桌子大声叫“我画不来”,当老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观察四:自理能力特差,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妈妈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分析与调整现在耿靖博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策略与措施不良的习惯,不是说一时就能改正的,我软硬皆施,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每天对他吹耳边风,睡午觉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会反思的,逐渐,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针对杨帆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有,午睡起床,让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满头大汉,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向他竖起大拇指,现在,穿衣服对他来说,已经很拿手了。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总结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总结 3.营造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我利用四人合作小组中“优帮差”等形式引导学生来关心他帮助他,使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安全,为有这样的一个班集体而感到骄傲、自豪。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总结【2】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由于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校长事务越来越繁重,在时下的管理工作中,经常流于宏观的管理,但缺乏微观的管理;流于统一的管理,但缺乏个别的管理;即使实行微观的管理,但缺乏深入细致的个别化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命令布置的多,检查落实的少;口头说“理”的多,真抓实干“管”的少;表面形式的多,具有丰富内容的少。这样,降低了管理的绩效,减低了领导的管理效能。校长管理学校工作,应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进行个别化管理。所谓个别化管理,就是领导者针对管理中的个别问题,亲自解决,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全程管理,让领导成为解决问题的终结者。 第一,体现“管”与“理”的结合,防止个别情况的危害作用。《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管”就是担任、过问、保管、料理、照管、约束等意思;“理”就是事理、表示态度、发表意见等意思。学校领导常常在工作中注意“理”,而忽视“管”,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形成“瞎子

捉贼坐着吼”的现象。长期下去,即使校长偶尔发现了学生的问题,欲进行处理,竟然出现因为一些学生不明白校长的身份,双方还产生冲突的现象,其他领导要么认为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要么疏于管理,面对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严重损害了管理者在师生中的形象。 第二,展示领导的示范作用,提高领导的感召力。实施个别化管理,首先,可以使校长转变领导角色,形成“服务”和“人本”的新理念,体现个性化管理的思想,适度淡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线,让领导者为师生服务,关注师生发展与成长,同时,有利于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积极创建学习型学校。其次,体现尊重教师的理念。日常管理中,常常是领导发现了管理中的问题,就指示下属解决问题,然后了解解决的结果,这样给被管理者形成工作中的层次差异。如果管理者及时处理问题,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平等的尊严,让大家意识到领导者也是应该亲自解决问题的,可以消除管理者在被管理者心中一味命令指挥的心理,从而打破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明显界线,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再次,给教师树立具有落实的思想、务实的作风的领导形象,克服领导工作人浮于事,作风飘浮的弊病。而且给教师以及管理者以示范,展示领导处理问题的艺术,容易引起下级的认同,形成领导权威,展示领导的人格魅力。

浅谈幼儿园个别化教学-精品教育文档

浅谈幼儿园个别化教学 一、引言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实施个别化教学,可以为幼儿设置多种有利的发展条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灵活多样的教 育。因此,幼儿园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教学理论,科学运用新的教 学方法,突破原有方法的束缚,来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学中,使用个别化教学方法,注意到幼儿之间的差别, 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二、幼儿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了解幼儿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个别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完成一般性教育后,无法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个 人潜力。因此,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借助个别化教学方法,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当教师掌握幼儿的特点后,才可以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师要重点了解幼儿个性、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 教师只有知道幼儿日常喜欢的食物、活动,才能奠定好开展个别化教育的基础。比如幼儿在好胜心的影响下,喜欢事事争第一, 尤其在一些吃饭、读书、游戏等集体活动中,非常乐于表现自己,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争论的情况。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性,会呈现 出快、慢、好、坏的差距,对于每个幼儿擅长的活动和不擅长的

活动,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地把握幼儿的情况,来开展个 别化教学。 三、幼儿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策略 (一)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 实施个别化教学为幼儿教师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学习和游戏活动的材料外,还承担着更多指导性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非常好的专业技能,来实现个别化教学。由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教师对幼儿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专业化的指导,要运 用合理的方法,来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 要强化幼儿作为教育主体地位的认识,全部的教育活动都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全部理念,以充分发挥每一名幼儿的优点,促进他们发展;另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作为一种可行性很高的教训方法,个别化教学能够提升幼儿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将此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提升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结合的能力,进而实现个别化教学。 (二)以幼儿为中心,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确保教学的内容既要围绕幼儿教育的主题,又要科学组织所有环节,开展的教学方法也就需要具有个别性。 首先,在个别化教学中,教师是通过间接指导方法来进行互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观察与指导 定位: 学习性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含主题学习的核心经验)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活动。 特点: 1、它是以学习为主的。即目标清晰、有序,是以教师预设与幼儿自发生成相结合的学习活动。 2、它是以操作摆弄类学习为主的。 3、它强调过程的自主。包括时间、内容、活动方式、伙伴的选择。 意义——更适合每个不同儿童个体发展需求 1、对幼儿——学习活动更有品质(建构属于幼儿自己的成长经验) 2、对课程——均衡性和过程性。 3、对教师——课程观的改变。(追随幼儿兴趣、需要、原有经验和水平;观察,关注,互动有效性) 教师: 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幼儿动手操作摆弄,在与成人、同伴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形成新经验;

尊重儿童间的差异:承认儿童个体在不同领域中认知能力非同步性,坚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潜力和优势; 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和期待儿童个体的潜质和独特性,充满关爱的去理解和欣赏儿童,树立幼儿的自信,为儿童的个体建构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个别学习活动教师有两大任务: 1、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决定性作用 材料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必备条件、 是教师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 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2、观察指导——更艰巨的任务 教育目标的落实 幼儿发展的推动 二、指导 (三)指导的重要环节——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的目的: (1)使个别幼儿的兴趣变成大家的兴趣 (2)使幼儿随意的摆弄变成有意的探索:幼儿的操作摆弄由兴趣引发,而兴趣不稳定造成游戏的随意性,让幼儿讲述引起大家有意关注

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又到了个别化学习的时间了,幼儿插名片起了小小的冲突,棋吧名额已经满了,可还是阳阳他们央求我可不可以去棋吧玩。相比之下,我们的实验室冷冷清清无人问津。于是,我对阳阳他们说:“你看,棋吧已经满了,如果在进人的话材料也不够啊。我们的小实验室目前还有空的地方,你们可以去实验室。”于是阳阳,东东他们去小实验室玩了。阳阳摆弄了一会颜色变变变之后变开始东张西望,和附近的小朋友说话打闹;东东不停的更换着操作的材料,似乎也没静下心来。 二、分析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可今天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孩子是真实的、自然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卢梭说过:要在自然状态中,让孩子率性发展,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区域化学习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而幼儿就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探究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人探究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可见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像阳阳对他来说自由摆弄颜色很容易,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失去活动的兴趣,所以他就不愿意再玩了。 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进行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对待明天。区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而且没有层次性,针对这个问题,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程序外,还准备了各种材料,增加了难度,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大班个别化学习材料调整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1-11-28 14:52:00

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案例

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学案例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的《多彩的民间活动》中,我们为孩子 们准备了剪纸、制作风车、制作蓝印花布、画青花瓷 等。每一个活动都准备给了丰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 次的和能力的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就拿剪纸来说,有 老师画好的图案,幼儿学剪天安门,有老师制作好的 剪天安门的步骤图,有画好的图案的天安门,有制作 好的模具的天安门,有天安门的图片,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的需要选择剪的方式。这样可以逐步的提高孩子的剪纸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不同层次的材料也能让孩子主动的学习和探索。 相对于集体教育而言个别化学习活动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不均衡性等特点以游戏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儿童操作的不同兴趣真正做到了让孩子获得个性化的发展。相对于主题活动而言个别化学

习活动重视幼儿个人的自主学习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使幼儿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能为幼儿提供在主题活动中对热点问题的探索空间又能支持幼儿在主题背景下自主地表达与表现还能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解决一些有关认知方面的问题。 如在主题《有用的植物》中,要求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认识各种我们生活中各种植物,并进行分类,展示,在个别学习活动中,孩子进行观 察、记录,还进一步进行拓展,了解到 更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植物,知道这 些植物在我们生活的用处,有什么功效。 如芹菜既可以做菜吃,又有降低血压的 作用。在制作八宝茶的过程中,幼儿还通过配茶、泡茶、闻香等了解不同的材料的作用、味道,在这过程中对植物有了更多地观察和了解。 幼儿总是以摆弄操作材料外显动作 方式反映内隐的心智活动幼儿活动伴随着幼儿动作开展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联合的探索性动作去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

幼儿园实施区域个别化活动的策略

幼儿园实施区域个别化活动的策略 摘要: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带动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变革, 幼儿园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个性, 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等等, 促使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然而, 幼儿对于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 区域个别化活动基于差异性的状态开始出现在教育教学中, 主要是通过个别化学习教育让全部幼儿得到发展, 它尊重幼儿的差异性,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规划活动、选定材料等等, 分层投放, 彰显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个别化; 素质教育;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并重, 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区域个别化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开展的, 它注重从活动的选择、材料的投放、评价机制的制定等等都是个别与共性存在的, 其目的在于

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在不同的区域完整的展示自我, 增强自我彰显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全部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 让他们每个个体都能够得到技能的锻炼和提升。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粗略地谈一下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个别化活动。 一、打造多元化内容领域, 激发幼儿个体参与积极性 活动的内容的选择是第一项内容, 幼儿园里幼儿较小, 他们刚刚接触外界事物, 刚开始与“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鉴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认知程度以及认知事物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具体形象, 活动是幼儿教学的主要形态。然而, 幼儿之间本身存在着差异性, 想要每个幼儿都能够完成自己的意愿, 教师就必须有意识的创设活动环境, 尊重幼儿的差异性, 打造多元化的内容区域, 激发幼儿个体的参与积极性。我在教学中结合幼儿的兴趣、需求、认知能力打造多个活动环境, 借以来达到幼儿个体的锻炼和发展。 例如, 以大班的“秋天”教学内容为例, 笔者在教学中打造多元化的教学主题活动内容:看图的活动区域、看视频学习的活动区域、绘画活动区域等等。在每个活动区域教师都准备上相关的原材料, 让幼儿在个别的区域内能够彰显自己。诸如:在看图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这个时候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里都有什么等等;在看视频的时候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触是什么?视频中都有什么内容等等;绘画活动区域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绘画原材料, 大小不一的纸张、多样色彩的绘画笔等等, 让幼儿画画自己眼中的秋天。这样, 以多样化的活动内容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 去发展, 打造幼儿的个性特征。 二、活动区提供层次性材料, 满足幼儿多元化需求 在活动过程中, 材料的投放是活动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 幼儿在活动中需要借助环境和材料实现互动、实施实践, 同样, 活动材料投放如何直接关系着幼儿从活动中获取的经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案例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案例 幼儿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4岁 情况分析: 许佳莹性格沉闷,胆小害羞,特别不自信。表现为对于老师的询问,总是以最简单的言语回答,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掉头或摇头表示的;小朋友欺负她了,她会一整天闷闷不乐,却不敢向老师和小朋友说; 上课时不爱举手发言,大家都高兴地做游戏,她却在一旁远远观看, 不敢也不愿意积极参与;在孩子身上应该体现的好奇爱问,爱动手在 她身上表现的不明显,对周围的事物缺少兴趣,在班级中她更多的是 一名观望者而不是一名参与者。而且她动作也不灵活,走路走楼梯似 乎都比别人慢。对老师的要求也领悟的比较慢。 许佳莹虽然生活在看似完整的家庭,但是她们家庭关系并不怎么 和谐,爸爸妈妈总是不再身边,主要照顾她的是奶奶和爷爷,但二人 文化水准不高,在孩子的教育上也缺乏方式方法,对孩子过度溺爱和 包办代替。 培养目标: 1、鼓励她能融入集体中,乐意、愉快地与同伴共同游戏、学习、 生活。 2、协助她树立信心,愿意与同伴交往,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3、愿意在集体中较自然、大胆的表现,做事情灵活。 个案分析1 一、跟踪时间:二月份 二、观察记录: 镜头一:

有一个午间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结伴在看书,折纸。许佳莹 用完餐后就搬了小椅子过去,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有时剥指甲。 加入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都在投入地在玩,慢慢地我也发现佳莹一直 在旁边观望,看到小朋友看着故事书有说有笑的,她也开始露出了不 一样的表情,有时跟着她们一起笑,有时跟着她们一起伤心。 镜头二: 户外运动时,佳莹也一直扮演观众的角色,我们在做游戏,她总 是原地站着,叫了她她动一动,但一会过去又做了观众。就这样,佳 莹总是沉默的站在一边?? 三、情况分析: 许佳莹这种现象从小班开始已经出现了,我们也做了观察。出现 这种情况原因很多: 家庭原因,可能在家里总是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而且在家里也没有同龄的伙伴。个人原因:幼儿水平相对其余幼儿较弱,幼儿没有自信,不敢于人交流,所以她不愿意主动的融入群体一 起游戏。 但从孩子的表情能够看出,其实佳莹很想能加入她们,孩子们玩 时的欢声笑语和行动已经感染了她,不过她不知道自己该用何种方式 参加,也没有孩子们的主动邀请,她也不确定同伴们是否会接纳和喜 欢她,所以她选择了观望。 四、采取措施: 1、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教师有意识地邀请幼儿参与游戏,多给幼儿机会。 3、实行手拉手活动,让比较开朗的孩子带着她玩,让她不觉得孤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