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引言

资本结构问题自从其诞生那刻起,就一直是公司金融研究领域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价值最大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追求目标,公司经营业绩也受人们普遍关注。资本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方面,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还会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业绩。

资本结构的核心问题就是围绕企业怎样搭配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展开的。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资本结构代表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而债权人和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这些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会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可以说合理的资本结构是公司有效治理的基础。另一方面,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比例会影响企业融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必须寻找一个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的资本结构,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理论研究

资本结构对于公司业绩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是表现在资本结构中股权结构与债务结构的不同选择会对公司的治理效率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下面分别介绍股权结构与负债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2.1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概述

2.1.1资本结构的概述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筹资中通过筹资活动进行调整,继续保持企业现有资本结构的合理。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结构;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包括长

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结构。企业资本结构是由企业采用的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本而形成的,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变化。企业筹资方式虽然很多,但总的来看分为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两类,因此,资本结构问题总的来说是负债资本的比例问题,即负债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2.1.2公司业绩的概述

2.2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所谓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发行的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与其相互关系,股权结构包括了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流通性三方面内容[4]。

2.2.1股权属性

股权属性是指股份公司各个股东的身份,也就是公司股份归谁所有,如国有股、法人股等等。国有股的最终所有者是全国人民,但由国家作为全体人民利益代表来对国有资本进行管理,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者部门行使经营权。这样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各级委托者的意志,并不能够对代理经营者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不能对公司的业绩改变产生直接影响。政府部门同时承担着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双重职能,有着多元化的行为目标,因此上市公司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盈利性,而是要兼顾社会公平性原则,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效益。

我国的国有股由于不能在股票市场流通,也不能在证券交易所自由买卖,导致二级市场的接管机制失效,没有一个有力的竞争机制保证上市公司由更有能力的人来管理,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国有股虽然有很多不利于提升公司业绩的因素,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国有控股的企业往往能够得到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比如垄断行业,因国有股的存在,对业绩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法人股股东有更强的动力来监督大股东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上行使投票权参与公司的重要决策与经营管理。通常法人股股东自身就是一些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公司或者投资企业,具备经营管理活动经验和经营决策能力,能够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降低,从这个角度上说,法人股股东在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法人股因为有着产权主体清晰、投资目的明确和持股稳定等优点,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司行为的规范,因而法人股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业绩水,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当法人股股东持股量过低的时候,可能会釆取一些短期行为而不是着眼于公司长期价值

的增加,最终导致公司业绩的下滑。

2.2.2股权流通性

流通股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股票,流通股的持股者多数是社会公众股东,这些社会公众股东数量非常多但是持有的股份却非常少,股权比较分散。流通股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分享监督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获取的收益,但却要承担因为监管而引起的全部成本,收益与成本严重的不匹配。流通股股东在购买某支股票的时候,主要是看这支股票能否带给他们红利,因此经营状况好的公司的股票当然就越受青睐,经营状况差的公司就往往会被抛售,公司要想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就必须要竭尽所能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提升业绩,这样才有利于公司更好的经营下去[5]。

2.3负债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根据前面资本结构理论的分析,负债结构也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企业的负债治理是否有效,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效率产生影响,能减少代理成本,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有效的债务治理,必然会使公司的经营者积极努力的提高公司的经营情况,改善经营业绩。

首先,负债对公司的管理者有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因为负债需要定期还本付息,能够减少公司的管理者随意支配的现金流,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管理者在职消费和过度投资的行为,也即负债能够减少管理者在公司经营中的代理成本[6]。并且债务人面临着债权人的压力和破产机制的约束,当公司经营一旦失败不能履行债务契约的时候,债权人可以按照相关契约或者法律对债务人进行治理,比如对企业进行重组或者破产清算,给公司的管理者形成很大的压力。为了避免控制权丧失,管理者必须努力经营,所以负债对于公司的管理者有很好的监督作用,并降低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产生的代理成本。

其次,负债能够影响公司的控制权归属。公司负债水平高,虽然能够带来减税收益,但公司破产的风险也更大,当公司不能够正常支付债务时,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由股东转移到债权人的手中。与股东控制相比,债权人控制对公司经营者的约束力更强,因为经营者在债权人控制时比股东控制更容易丢掉饭碗[7

3.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分析

3.1实证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年的年报数据做研究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来衡量企业业绩,与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各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从债务和股权两个方面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8]。

3.1.1负债与公司业绩研究假设

假设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债务规模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修正的MM理论,公司负债能够带来减税收益,负债有利于提高公司业绩,公司价值随着负债水平的提高而增大[9]。根据上述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是严重偏低的,因此本文提出假设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债务规模与公司业绩是正相关的。

3.1.2股权构成与公司业绩

假设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首先根据委托代理关系,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提升公司的业绩水平。

因此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股权集中型的公司相对于股权分散型的公司有更高的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

假设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国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存在负相关关系

不同性质的股东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国家股的股东权利是由国务院授权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行的,往往只有人事任命权,没有剩余索取权,缺乏足够的经济利益驱动,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另一方面,很多国家股处于控股地位的公司受到政府的干预较多,很多时候要完成国家下派的各个任务指标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和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分离,所以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负面的影响。也有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与本文相一致的[10]

假设四:创业板上市公司法人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

法人股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且一般为长期持股,所以法人股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更为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不会像流通股股东那样“搭便车”,对公司的治理能力更强。此外,法人股东与企业一起管理投资项目,承担的风险往往比国家股东承担的大,因而更加关注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司管理层有较高的监控积极性和监控能力,会监督经理人按照股东权益最大化去制定经营决策,所以一定比例的法人股往往能提高企业的业绩。

假设五: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存在负相关关系。目前,我国的流通股持有者绝大多数是个人股东,他们一般通过公布的财务信息来选择公司股票,且持有的时间短,有很强的投机性,加上持股比例小,不能参加股东大会直接行使自己的控制权。

3.2研究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基于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目的,选取了2013年的财务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数据资料来源于和讯财经网、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以及锐思数据库[11]。为确保实证分析的有效性,在选取样本时,遵循如下规律:

(1)为消除异常数据和极端数据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剔除ST以及*ST和PT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因为此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或是连续两年发生亏损有退市的风险,会对结果造成偏差。

(2)剔除数据信息缺失的公司,以避免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3.3研究变量的设计

3.3.1被解释的变量

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有很多,从以前学者的文献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财务指标评价法;一种是市场价值指标评价法。财务指标评价法是指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财务指标来衡量或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常用的衡量企业业绩的财务指标有: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净资产利润率等等。市场价值指标评价法,是指釆用市场价值指标来对企业业绩进行衡量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备受推崇的市场价值指标是托宾Q值(Tobin'Q)。

这些指标的含义和运算方法如下:

(1)总资产利润率(ROA):该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总资产利润率数值越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总资产收益率(ROA)=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2)主营业务利润率(CPM)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赢利能力,一般来说该指标数值越高越好。同时,它也是反映企业真实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主营业务利润率(CPM)=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3)每股盈余(EPS):也叫做每股盈利、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能力。一般来说,每股盈余的数值越高,股东的

投资效益就越大,股东获得较高股利的可能性也更大。

每股盈余(EPS)=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

(4)净资产收益率(ROE):也叫做股东权益收益率或者净值报酬率,它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有着很强的综合性,是反映企业资本收益能力的国际通用指标,同时也是杜邦财务分析模型中的核心指标,综合能力很强,适用范围广。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高,企业运营效益越好,投资者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也越高[22]。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5)托宾Q值(Tobin ' Q):用来反映企业市场价值是否大于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资本成本。托宾Q值大于1,表明企业使用资源创造的价值大于投入的成本,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否则表明浪费了社会的资源[12]。本文中选择胡勤勤、沈艺峰(2002)计算托宾Q 值的方法。

Tobin' Q=总资产的市值/重置成本

=总资产的市值H/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年底总负债账面价值+年底收盘价X流通股数量+每股净资产X非流通股数量)/年底总资产账面价值

综上所述,财务指标评价法因财务指标的相对统一,便于计算,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许多学者在衡量企业业绩时,均选择了财务指标评价法。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反映企业的现时价值和未来增值潜力,市场价值评价法则被认为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因此,本文选择釆用财务指标评价法和市场价值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综合考虑了各个指标之后,在实证分析中选择财务指标评价法中的常用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场价值指标托宾Q 值,来衡量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业绩,以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

3.3.2解释变量

(1)负债指标

本文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负债水平的指标,以检测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全部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是反映资本结构指标的最典型的变量。

(2)股权指标

股权结构,指的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总股份中,不同性质的股份占的比例,及其相互

关系。股权指标分别包括股权性质指标、股权集中度指标和股权流通性指标三类。股权性质,是指公司股份由哪些股东持有,本文以国家持股比例和法人持股比例这两个指标来表示。股权集中度,指的是股权集中或者分散程度,也就是各股东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数的比重,釆用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指标。股权流通性选择流通股比例来衡量[13]。

变量解释表

3.3.3控制变量

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资本结构只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四个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会影响到其组织结构和决策,进而影响企业业绩。

(2)企业成长性指标,选择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衡量,因为不断增加的销售收入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前提,主营业务增长越高,企业的增长速度也越快,也就

意味着企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3)研发支出,因为研发投入的大小往往意味着创业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和科研能力的强弱,而研发投入一旦成功转化为企业的产品,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更强的核心竞争力[14]。

(4)研发支出,是按照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否属于高新技术型企业得到的高新技术指标。

控制变量详细解释及其计算

3.5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择使用的统计方法是回归分析,这是一种实用性很强,应用范围广泛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回归分析不仅可以得到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还能判断出所得到的经验公式是否有效;还可以利用得到的经验公式,根据一个或者几个变量的值去预测、控制另一个变量的值;最后还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判断影响一个变量的多个因素中哪些是显著影响的,哪些是不显著的。为了检验资本结构不同的因素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本文先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创业板53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作研究对象,分析其2013年的有关数据,使用Eviews 6. 0软件,对公司业绩和各个自变量进行回归拟合,并采用标准参数检验(T检验)来确定其相关显著性[15]。

本文借鉴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思路及方法后,建立多元线性的两个回归模型如下:

ε+

+

+

+

+

+

+

+

+

+

=

RD

m

HT

m

ROS

m

SIZE

m

CS

m

CH

m

GH

m

CR

m

DAR

m

m

ROE

9

8

7

6

5

4

3

10

2

1

ε+

+

+

+

+

+ +

+

+

+

=

RD

m

HT

m

ROS

m

SIZE

m

CS

m

CH

m

GH

m

CR

m

DAR

m

m

Q

Tobin

9

8

7

6

5 4

3

10

2

1

'

其中ROE代表净资产收益率,

m代表常数项,DAR代表资产负债率。

3.4实证检验

3.4.1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检验是为了检验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这里使用Eviews 6.0对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年的年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格所示。

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数据回归分析表

3.4.2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关系的实证结果

使用Eviews 6. 0对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年的报表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净资产收益率ROE做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一得出的回归结果

以托宾Q做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二进行回归后得到的结果

Adjusted R-squared为多元线性回归的调整可决系数,是对模型的拟合优度的检验,用来衡量样本回归线对于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拟合程度越高,表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就越高。F检验是对方程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意在检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为显著的。DW检验是一种检验序列自相关的检验方法,一般来说,得出的DW值越接近2,那么自相关程度越弱,越满足回归要求。首先看表格4-4中对模型一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回归结果,2013年的调整可决系数值为0.047617,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观测值与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小,因此模型一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的解释程度很低,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样本量太少造成的。另外F值为1.1944,说明回归方程整体上线性关系不太显著。DW值为1.4859,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从表格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中的资产负债率、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为负,但从T值和P值来看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其他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ROE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的控制变量主营业务增长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正相关关系在5%的水平下显著。

而表格中以托宾Q值做被解释变量得到的回归结果显示,调整的可决系数值为0.3294,说明用托宾Q值做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二与样本观测值拟合程度较好。F值为2. 9103,DW值为2. 0241,说明回归方程显著性较高,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且不存在自相

关。总体来看,用托宾Q值做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二得到的回归结果较为理想。

具体的说,资产负债率与被解释变量托宾Q值的相关系数为负数,且在10%的水平下显著,这与假设1刚好相反。法人持股比例与被解释变量托宾Q值的相关系数为负数,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本文之前的假设4不符合。而流通股比例与托宾Q的相关系数为负数,但也不显著,假设5也没有得到支持,与托宾Q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3.6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以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结论后,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特点,选取变量设立模型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现在根据上述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3.6.1债务规模与公司业绩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本文在实证研究中选择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债务规模的衡量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托宾Q值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支持本文的假设1,不支持原先设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债务规模与公司业绩正相关的假设。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首先,我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往往举债难,与主板的大型企业相比处于劣势,资产信用不足、规模小、资产总量小、可用来担保的资产少,因此往往倾向于内部融资,股权融资,这样造成创业板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太小,负债的减税收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很难体现出来。此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负债以短期负债占绝大多数,风险大,企业到期面临的偿债压力大,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与绩效[16]。

3.6.2国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并不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

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假设3不成立,创业板上市公司国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但是不显著,这说明国家持股比例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性不强。这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国家持股比例过低有很大的关系,国家股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因此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大[17]。虽然国家持股会导致“人格化”产权主体缺失、缺乏经济利益驱动等问题,对公司业绩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国有股比例也往往反映了国家对企业的重视和扶持的程度,这也说明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得到的国家重视程度不够,与主板的大型国企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6.4法人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与本文最初的假设4不同,本文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法人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存在显

著负相关的关系,与之前的假设相反。这与张红军(2000)、宋瑞(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法人股股东的决策动机是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采取了一些有损于企业利益的短期行为,对于企业的业绩提升产生负面的影响[18]。此外,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法人持股的比例较低,因此法人股股东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并不能像在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那样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大的影响,导致本文的回归结果不支持假设4。

3.6.3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显著负相关

根据回归结果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支持本文的假设5,流通股比例越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越差。这首先说明流通股股东普遍存在着的“搭便车”心理,令他们并不积极参与公司的管理和监督;此外流通股股东分布的较为分散,资金实力相对薄弱,抗风险的能力低下'他们依靠短期的买卖差价而不是公司股利股息收入来获取利益,因此买入卖出行为非常频繁,不能发挥流通股股东市场监督管理功能;最后的结果是流通股股东并没有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产生实质的影响,无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印证了假设5。

4.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出建议

从上面对实证结果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业绩,必须在企业微观层面和政府宏观层面这两方面下功夫,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积极发展壮大,提高竞争力,增强营运资本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政府应积极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健全市场法律建设,积极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助一臂之力。

4.1企业积极发展壮大,增强营运资本管理能力

从分规模大小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短期负债对规模小的公司业绩影响是显著的负相关,而对规模大的公司业绩影响为不显著的正相关;长期负债对规模小的公司业绩影响是显著的负相关,而对规模大的公司业绩影响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因此企业应积极发展壮大,努力成为行业或地区的龙头企业,积极享受自身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带来的话语权,灵活处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付款期限,尽可能长时间地占用这些免费资金;另外随着企业逐渐壮大成为地方中小企业的龙头,在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政府也会给予其优惠的税收政策。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是提高竞争力,提高竞争力必须在研究力、服务力、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五个方面

下功夫,使企业在技术、服务、产品、管理上都胜人一筹。

上市公司在2009年一2011年期间,有息负债率高达45. 1896,接近所有负债水平的一半。有息负债的存在导致企业定期支付利息,利息的支出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流动性的压力。如此高水平的有息负债从侧面也反应出公司在营运资本管理方面能力的欠缺。所以公司应尽快增强营运资本管理能力,尽量减少有息负债的规模,积极灵活地运用商业信用来减少利息的支出。

4.2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从实证结果得知,公司业绩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软约束”企业负债融资主要途径是银行借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的企业数量和发行规模都微乎其微。由于银行本身的软约束,对债务公司的监督意愿较弱,使得负债融资带给企业的公司治理效应弱化,导致资本结构难以发挥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与其他债务融资方式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差异,债券融资的“硬约束”会使经理层更加努力工作,减少在职“享受”,避免到期不能如期还本付息或企业破产带来的声誉损失。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是改善公司融资结构和治理效应的重要途径。

而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虽然比股票市场成立得早,但是和我国的股票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债券市场依旧不活跃,制度建设落后,因此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必须从政策、制度上着手,建立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和利率形成机制,加强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建设,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债券市场监管制度;优化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提供多种不同期限的债券品种,逐步建立多层级的债券交易市场,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4.3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破产制度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我国目前在使用的《破产法》是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虽然与老的、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破产法》相比,市场经济的指导原则体现得更淋漓尽致,但是这部破产法仍有很大的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破产法》,建立有效的破产制度,为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效应有效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的破产制即琶解决股东一债权人直接的利益冲突,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企业价值,改善公司业绩。建立有效的破产制度可以从以下2方面着手:第一,面对不同的破产主体,应当一视同仁,不得有歧视性的规定;第二,建立强制性的清算制度,改变企业现行的注销制度。

4.4加强银行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我国上市公司负债整体水平低,没有充分利用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和抵税效应。另外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渠道看,主要来自于银行借贷。但是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是急需融资,但是又融不到资,这可以说明银行对上市公司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目前的银行基本上是国有的,他们在配置信贷资金时易受到政府的干预,体现他们的“政治路线”,而不是以市场化的方式去配置信贷资金。银行应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不受政府干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金融支持力度,以市场化的利率成本为民营企业提供较长期限的贷款,这样,不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公司业绩和市场价值也得到提高,实现双赢的结果。

企业战略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

企业战略最优资本结构 的选择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文档资源★★★摘要:由于受到许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最优资本结构是一个在理论上存在,但是在现实中很难达到的理想资本结构。现实中我们只能追求并达到次优资本结构,从而逼近最优资本结构。 关键词: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次优资本结构 一、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的争议 对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最优资本结构仍存在很多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最优资本结构的含义。一般认为最优资本结构是指能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且企业价值最大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性的资本结构。虽然对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仍然存在着争议,但是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应当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过分偏重任何一种融资都会影响到公司经营的稳定和市场价值的提升。 第二,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性问题,即是否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一派观点否认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净营运收益理论,MM定理,都否定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另一派观点则肯定最优资本结构存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净收益理论与传统理论,修正的MM定理,权衡理论,控制权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都肯定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 第三,最优资本结构的决定问题。在承认最优资本结构存在的学者中,关于最优资本结构的决定,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与争议。 首先是关于最优资本结构决定的理论。关于最优资本结构决定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观点:权衡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控制权理论。权衡理论认为,负债可以为

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研究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单面打印,不允许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其中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2年4月26日”或“2002-04-26”。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包括目前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手段 (一)研究思路 本文将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房地产业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因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定期发布、较为容易取得,且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反映当前行业的特点。所以,本文最终选择实证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改善融资结构的途径和渠道,以实现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和公司价值的提升。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 本文在理论研究和文献回顾部分,主要采取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定性描述、对比的方法,分析各学派的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历程和现状,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类和总结。 (三)写作提纲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企业资本结构基本理论与分析 2.1房地产的相关概念 2.2资本结构基本理论 第三章: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特点及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3.1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 3.2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特点 3.3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第四章: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分析

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剖析

2 第六章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分析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及二者匹配关系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本结构的概念,理解影响最佳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了解资产结构的概念、作用和优化的意义,掌握资产结构的具体分析方法,掌握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关系配合的几种类型及实际运用。 【关键概念】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 资产结构(structure of asset) 关系(relationship) 【引导案例】参见教材P112 3 第一节资本结构的分析一、资本结构的含义资本结构有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全部资本既包括长期资本,也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在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资本结构问题十分重要,资本结构分析是判断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资本成本。 4 二、最佳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 1. 经济周期 2. 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 3. 金融市场因素 4. 行业差别因素 (二)微观因素 1. 企业的资金成本 2. 企业的资产结构 3. 企业的偿债能力 4.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5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流动负债变化的原因 (1) 流动资金需要。 (2) 节约利息支出。 (3) 增加企业资金弹性。 2. 流动负债比较差异分析 3. 流动负债结构变动分析 6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非流动负债变化的原因 (1) 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 (2) 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和风险程度。 (3) 银行信贷政策及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 2. 非流动负债比较差异分析 3. 非流动负债结构变动分析 7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 (1) 公司股本的变化。 (2) 未分配利润的变化。 2. 所有者权益比较差异分析 3. 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分析 8 三、资本结构的具体分析 ( ) 1. 总负债结构变动分析 2.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分析 9 第二节资产结构的分析一、资产结构的含义 (一)资产结构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和封闭性 2.动态性和层次性 (二)不同资产结构下的收益与风险水平 1.保守型资产结构的收益与风险水平 2.风险型资产结构的收益与风险水平 3.中庸型资产结构收益与风险水平 10 二、资产结构反映的信息 ( ) ( ) ( ) (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及股权架构设计Word模板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筹资形式有限、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等因素,使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呈现出与成熟资本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资产负债率低,偏好股权融资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也称为债务融资。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一直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权益资金比例接近负债资金的比例,体现出较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长期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则很少。显然,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是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区别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一面,这也说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首选股权融资。 流动负债水平偏高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在债务资本中占了很大比例。而过高的流动负债将减少企业的营运资金,对企业资金周转有一定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降低。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一半的水平较为合理。流动负债的债务风险较大,偏高的流动负债水平使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在利率上调时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 (一)资本成本。它是指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和用资过程中支付的利息、股利等。资金占用费又称资金使用费,主要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者考虑的投资风险。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向债券持有者支付的债券利息等。债务融资的成本主要是必须定期定额支付利息,而且到期必须偿还本金,而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是股息的支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规模过小,而投资者的需求却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一、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是指长期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本文主要从广义上讲。 围绕资本结构理论,西方国家经历了漫长的研究,最早的有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以及介于两者之中的传统折衷理论。在1958年,美国两位学者Miller 和Modigliani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啄食顺序理论。 二、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 (一)钢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据了解,钢铁行业可分为三类:普钢类、金属制品类以及特钢类,本文发现普通类钢铁企业的业绩较好,这与该类企业的市场、规模、产量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事实上普通钢类企业在钢铁行业中一直占主导位置。而金属制品企业一般以产品深加工为主,虽然产品附加值较高,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数量较小,处于产业链下游,所以不具有代表性。而特钢类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处于行业下游。所以本文中选取了普钢类企业中的部分企业作进一步研究。 下表分别是宝钢股份、鞍钢股份以及武钢股份等八家上市公司的百分数资产结构简表:分别反映了这八家企业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

这八家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都经历了漫长的股权改革,在钢铁行业具有代表性。在这八家公司的资本结构中,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占到的比例最大,而长期负债占的比例最小。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重远远大于长期负债,这种情况在我国钢铁行业十分普遍,这说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负债结构和资本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负债结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偏高,此外这些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在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后,本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资本结构有了一个较为直观地了解,意识到了科学的资本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在现金流充分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合理调整负债期限结构,增加长期负债比重,这对于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二)我国钢铁行业资本结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偏大 股权结构是指企业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安排,我国的股权结构最早是按照所有制性质设计的,主要包括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等四类股权。通过统计我们发现目前30多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多为国有股股东,其

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分析与判别

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分析与判别 [摘要] 各种资金来源的比例关系构成了企业资本结构。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增加,资金成本会降低,但同时财务风险会加大。因此,如何确定负债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资决策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时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企业必须通过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的分析以寻求最优资本结构,从而选择最佳的筹资方案。 [关键词] 资金成本财务风险资本结构综合资金成本 一、引言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筹资渠道,采取适当的筹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筹资方式主要有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两大类。一般而言,负债筹资的成本较低,但财务风险较高,权益筹资的财务风险较低,而成本较高。因此,企业负债的比例结构对于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分析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企业资金取得的方式有很多,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是不同的。

1.个别资金成本。(1)负债资金成本。目前企业负债筹资的主要方式是银行借款和发行公司债券,若银行借款与发行债券(只讨论面值发行)的面值为B,负债的利息率为i,筹资费率为f,企业所得税率为T,则其资金成本为:。 (2)权益资金成本。权益资金成本要比负债资金成本高得多,这是因为:①股权投资的风险明显要高于债权投资,投资人所期望的报酬率要高;②由于企业的股利是由税后利润分配的,不具有减税效应。 股票的资本成本可以通过股票的估价模型进行分析。股票估价的一般模型为:,其中Dj为第j年的股利,K为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当V为代表股票的真实价值的当期净价格P0(1-f),这时的K就是企业该股票的资金成本。 若企业发放的股利是固定不变的,则其资金成本的计算模型为:若企业发放的股利是固定增长的,其增长率为g,则其资金成本的计算模型为: 。 如果考虑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因素对资金成本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票资金成本分析最常用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当投资组合足够多的时候,公司特别风险的大部分可以抵消,这时,我们只考虑市场风险,其大小用β系数来计量,RF为无风险收益率,Km为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则Rp为股票考虑了风险后的收益率,也即可以认为是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其计算的模型可表达为:Rp=RF+β(Km-RF)。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思考课件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思考 院系: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国贸1204 姓名:谭保渝 学号: 201221130119 时间: 2015年11月21日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思考 摘要:本文回顾了自MM理论以来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进展,分为资本结构理论历史发展状况、研究现状以及对发展趋势的评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进程;第二部分为西方主要理论介绍和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进程和一些成果;第三部分为对国外及国内相关理论的评述。 关键词:资本结构 MM理论权衡理论代理成本 引言:资本结构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因此资本结构通常是指企业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公司理财根本目标,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西方诸多资本结构理论中,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影响最大,其核心为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的MM理论,还包括对MM理论的一些发展,如在MM理论中引入权衡模型、代理成本理论等。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对企业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而且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宏观经济运行紧密相关。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并评述各大理论及相关文献,并提出自己在资本结构方面的观点和和意见。 一.历史发展 曹志广先生在《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经典资本结构理论阶段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4] 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是指1958年之前的理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包括: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折衷理论。净收益(net income)理论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即提高财务杠杆程度,来降低资本成本,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且,最优资本结构会戏 剧性地出现在债务资本占100%的极端 情况下。净经营收益(netoperating income)理论说明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 无关。传统折衷理论实质上是对净收益 理论和净经营收益理论这两种极端理 论的折衷。这种理论说明存在一个非极 端的最优资本结构。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阶段在时间上 从1958年开始,直至70年代后期。在 这一阶段,Modigliani和Miller创立并修 订了MM理论;另一方面,围绕着MM定 理,形成了税差学派和破产成本学派两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_1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 摘要: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财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司治理的关键。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但是纵观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策略,却发现它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就需要对它进行优化分析。 关键词: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影响因素;优化方式 1 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1.1 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分为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它往往是企业所无法改变的,因此企业能否盈利及盈利的多少都要被动的受限于它。而对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应该积极的去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抓住对企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并在及时准确的基础上寻找对公司有价值的筹资与投资机会,进而来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1.2 行业竞争情况 首先,要确定企业处于何种行业,因为不同的行业受宏观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影响不同,它们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资本结构。其次,行业的竞争程度也左右了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若一个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其他的商家就有机会进入。但是一个行业的总体利润是一定的,

其他商家的加入会分摊利润使得个别企业利润下降,为了避免财务风险,处于这样行业中的企业应该降低负债比例;相反,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低或者是具有垄断性,其他商家不容易挤入分摊利润,这样的企业可以相应地提高负债比例。论文网 1.3 公司规模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规模越大,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大规模的公司一般都是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适于举债,但它们一般都有很多的内部资金可供选择,所以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公司都会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先选择内部融资,其次选择负债融资;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筹资就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银行借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所以小规模的公司一般都有较高的负债比例。 1.4 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各类资产科目的构成情况,不同的资产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就会有较多的短期债务资金;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要是通过负债和发行股票来融资;资产适于抵债的企业,负债的比例也较大;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为主的企业,一般负债较少。 1.5 现金流量状况和趋势 现金流量状况也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较好时就不会出现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局面,可以用负债来解决资金的问题;但是,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好,就不适合多举债,这样可避免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可以看见的现金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一、前言 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资本结构、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从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来看,主要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和后资本结构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952年,大卫·杜兰特提交了一篇《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的论文拉开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他把资本结构的理论系统地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理论。 1、净收益理论。 核心思想: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按照这种观点,公司获取资本的来源和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债权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 2、净营业收益理论。 核心思想:公司债权资本成本率是固定的,但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经加权平均计算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变,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从而,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 3、传统折中理论。 核心思想: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如果公司负债过度,综合资本成本率只会升高,并使公司价值下降。(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 经典的MM理论可分为最初的MM理论、修正的MM理论和米勒模型三个阶段[2]。 1、最初的MM理论 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在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企业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核心思想:在企业投资与融资相互独立、无税收及破产风险和资本市场完善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 2009财务管理 题目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拟选题目:“金健米业”()资本结构优化之论述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较快发展使企业的融资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尤其是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其自身的资本结构问题。目前,以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为切入点来提高盈利能力已成为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在目前政府的改革政策下,如何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来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让股东和债权人得到有效保障,以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的重要课题。 研究意义:资本结构的优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筹资决策中的核心问题。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关注的重大课题,它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企业融资行为及企业价值,它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研究结论又得到了实务界的实践检验,使得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理论界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企业保持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也是一种能使企业财务杠杆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各要素之间实现均衡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方向。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指企业通过筹资、融资等手段,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的决策过程。通过资本结构优化,可以减少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价值。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时间较长,且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论述较为丰富。而我国资本结构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优点和不足:从内容上看,涉及面很广泛,既有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有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等问题;从研究过程上看,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理论成果;从专业标准上看,没有一致标准,理论研究比较混乱;从研究成果看,还缺乏实际指导性。特别是从现实来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而且资本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目前上市公司的治理与运行距离规范化和科学化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上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

案例8 上市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 马成文郑丽琳编写 一、引言 从融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债权人,其二是股东。它们各自的目标和行为不同,股东要求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债权人要求保证债务的及时归还和利息的如期支付。而经营者面对两种不同目标和行为的投资者,要采取其对策,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经营者与投资者的矛盾[1]。MM 定理所揭示的这种关系的相互冲突性和一致性,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样存在。 由于债券和股票在发行成本、净收益、税务以及投资人对公司所有权的认可程度都不一样,在给定的投资机会时,公司的融资决策就是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的约束,选择适当的资本结构[58]。因此,我们在引入公司资本结构理论时,不能只看其模型本身,而要看它所体现的真正内涵,即不能只见其现象,而看不到其本质。 Modigliani与Miller(1958)所提出的资本结构无关论(Capital Structure Irrelevance Theory,简称MM理论),因其完美与效率市场的假设受到质疑,因而衍生出修正的MM理论、最适资本结构、啄序及信号传递等相关理论。资本结构的理论发展至今,仍是备受争论的议题,学者试图以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公司如何决定其资本结构的解释,如税率、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或管理者策略的观点等。然而不论在理论或实证上,主张与研究结果并不相当一致,究竟什么因素较能解释公司的资本结构仍尚未有定论。由于资本结构的改变会波及公司股权的风险,并影响股票收益率及股价,因此资本结构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决策,但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仅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为何,而很少真正探讨最优资本结构是否存在的问题。 最优资本结构乃是指企业存在一最优的目标负债比率,是在负债收益与负债成本间寻求平衡,使公司的价值极大化或资金成本极小化[2]。故最优资本结构理论除探讨举债对公司价值产生的避税利益外,亦将因举债增加而伴随的财务危机(破产可能性)与代理问题考量在内,意即当负债提高时,虽然公司的价值随之提升,但破产成本也伴随增加,股东与债权人间因代理问题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也会提升[3]。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大都离不开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以及控制权转移三个视角,图1是一个关于上市公司调整资本结构已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文献综 述 摘要: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各个时期学者的研究,结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便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资本结构;科技型中小企业 1引言 为了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创新,从而使得这些企业能够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做贡献。但是目前这类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因此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要素对融资结构选择的影响以及探讨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融资结构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 2资本结构相关理论 2.1经典资本理论 经典资本理论包括MM理论、Miller均衡模型、权衡理论等。MM理论认为如果企业具有相同风险那么它的价值将不会受到负债的影响,如果增加了所得税这个因素,企业的价值就会随着它的负债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说,企业的负债越多,企业价值也会相对越大。接下来Miller均衡模型这一理论是上一理论的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此理论认为个人所得税可能会起到消除一些税盾的作用但是其作用是较小的,所以不能将税盾带来的收益完全消除。所以,如果某个时期的债权投资的税率大于股权投资的税率收益的时候,用这个模型进行计算时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时计算出来的结果表明的企业价值会比之前的理论研究的结果偏小。后

来的权衡理论说明因为税务问题和负债多的问题,企业的要承担的风险和费用就会增加,使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造成企业可能会较难存活的情况,这样一来大大降低它的市场价值。因此,虽然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但是企业最佳融资结构应当衡量负债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成本的多少以后再做出选择。 2.2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融资结构和管理者的利益相挂钩所以它可能会影响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样一来就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本身的价值。可以看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当边际股权代理成本等于边际债务成本时的资本结构。信息传递理论认为信息是不对称的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没有达到激励外部投资者的效果。也会影响内部投资决策。 以上是本人对一些资本结构的现有理论进行的梳理总结。 3公司研发与资本结构相关的研究 Branderandlewis(1986)用博弈法研究公司战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他们设计了一个模型,规定两个企业在第一个时间段选择自己需要的融资结构,然后让他们在第二个时间段做出要如何产出的决定。如果企业因为高负债而选择风险比较高的产出决定,那么这两家公司都因为做出了高水平的债务的选择而把自己要做作出高产量的决策传递给竞争对手。当他们达到纳什均衡时,说明这两家的决策产量都更加冒险。 从以往研究的数据类型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是采用面板数据(Hall,1992;Opler和Titman,1994;Rahhim和Pascal,2001;汪晓春,2002;柴斌锋,2011;王亮亮,王跃堂,2015),并且立足于中观层面,即行业层面(Hall,1992;Opler和Titman,1994;Rahhim和Pascal,2001;汪晓春,2002;柴斌锋,2011;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 资本结构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它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远发展。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筹资渠道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优化资本结构引起企业的重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企业内部因素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合理确定企业负债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资本结构的相关概念及资本结构理论。接着分析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及存在问题,最后针对于此,提出了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资本结构权益资本结构股权结构

ABSTRACT Capita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terprises to streng 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ts setting is reasonabl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decision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system, the enterprise financing channel toward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how to optimize capital structure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enterpris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apital market still is not perfected, internal factor and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s not sound, so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country enterprise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with reasonable enterprise debt level, promote th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Then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nterprise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finally, for the enterprise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apital structure Equity capital structure share ownership

关于企业所有权结构与资本结构关系的思考

摘要: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积极应对来自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 和 自然界的严峻挑战。通过阐述企业所有权结构与资本结构,并分析二者的相互 影 响关系,认为坚持企业所有权与资本结构优化应遵循的原则:不阻碍企业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本收益率,适度弹性原则等。 关键词:科学发展;资本市场;企业所有权结构;企业资本结构 一、企业所有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概述 (一)企业所有权结构 通常而言,所有权指的是所有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的权力,即权利主体对自己的财产实际控制、利用、收取财产所产生的利益和决 定财产法律命运的权利,而其中最本质的是占有权和收益权。这一点直接反映为 企业所有权中的债权和产权。现代企业是一个法人企业,它是资产的所有者,也 是独立的债务人,但债权人和所有者对法人财产都不拥有所有权,这便是资产所有权与资本所有权的区别。 1. 现代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就是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无 论是通过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产,还是通过债务资本形成的资产,都归企业法人 所有。企业法人的财产不仅仅表现为实物资产,还包括其他形态的财产,如对外 投资等,所以,企业法人也拥有自己的债权和产权[1]。这表明:(1)企业所有资产。企业法人财产权对应于债权人的债权和所有者的产权,债权人虽然享有固定收益 的求索权和剩余财产的优先分配权,但失去了获得随企业成长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权利;股东虽然可以享有随企业成长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但具有更大的风险性。控制权问题在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安排尽管很微妙,但由于控制权源于产权,控 制权总是向股东倾斜,即债权并不是真正的终极所有权,只有所有者的产权才表 现为真正的终极所有权。(2)企业具有三重财务身份,即所有者财务、债权人财 务和经营者财务。当企业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外投资时,它拥有产权,需要关注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苏泊尔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摘要]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发展非常迅速。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力度大大增强。融资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偏好股权资本,而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重偏低,这一现象有悖于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主要对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本成本等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和说明。以及决定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 自从20世纪50年代MM定理诞生以来,资本结构问题便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结构决策是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只有深入了解全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才能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全局性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出其存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至今为止对于资本结构的解释有多种理论,譬如平衡理论和优序理论。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单独地作出解释。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为其生产经营融资而发行的各种证券的组合。一般地人们将其特指为企业资产中股权与债务之间的相对比例。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佳资本结构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它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公司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偿债和再筹资能力,决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成为影响公司财务形象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如下: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权益类科目差异相当大。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与西方国家差不多,大都在35%~43%之间,但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重高,超过50%,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40% 以下,相应地,我国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相当低。资本结构的顺序偏好理论认为,企业偏好将内部资金作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资金,最后才是新的股权融资。然而,在筹集资金时,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视权益融资为首要途径,对于负债则过于谨慎,表现为上市后极力扩大股票发行额度,而且分配方案也多以配股为主,很少支付现金股利。 中外众多学者先后进行过大量有关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研究。由于处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将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1991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水平相对偏高、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些特点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尤其股权融资偏好更是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但是,2002年沪、深两市100家样本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从融资行为动机角度证实了在目前中国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架构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是具有相对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这种融资方式普遍低效的事实。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不难看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 一)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1.融资顺序逆转, 严重依赖外源融资。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和西方有 效资本市场的融资顺序, 先内部融资、其次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与之几乎相反。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内源融资在上市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 ○吕长江韩慧博 摘要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国内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无论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还是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都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整体认识,从而把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特点,因此,本文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而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得出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与负债率正相关的结论,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布规律 *本文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9EJY007,00BJY055)的资助。 一、 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决定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各种融资方式所占的比重,从而影响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控制的程度。因此,关于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1958年Modiglian和Miller提出MM定理开始,资本结构的研究以至整个财务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化的轨道。MM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在完善的资本市场等假设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MM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思路和方法的开拓性,MM把现实中的复杂因素通过假设的形式抽象掉,将资本结构问题归结到企业价值与企业行为、投资者行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把财务问题的研究纳入到市场化的轨道。 后来,针对MM定理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前提假设,研究人员进一步扩展了MM定理,使其更加接近现实,如引进了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从而使资本结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在国外的研究资料中,实证研究方法对评价、验证各种理论观 点以及启发新的思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也相对较为滞后,尤其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实证研究资料较少。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学者所重视,并做出了一定的成果。在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方面,陈晓、单鑫(1999)对上市公司负债率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长期财务杠杆与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短期财务杠杆对资本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增加长期负债能够提高企业价值。在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陆正飞、辛宇(1998)通过对1996年机械及运输设备业的35家企业的实证分析,认为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等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甚显著。李善民、苏(1999)对1993、1995、1997年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政府干预较少或公司规模、经营状况剧烈变动时期,有关融资理论可以对公司的负债情况进行较好的解释,在相对稳定时期则反之,这一结论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的研究工作,无论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还是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都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整体认识,进而把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特点,因此,本文拟通过对1998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金融类企业资本结构特殊,故未列入)的分析,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些主要特点,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1998年的数据资料,对工业类企业运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找出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得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深沪市上市公司1998年度及中期报告汇编》光盘(证券时报社等编)

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是财务经济学和微观金融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课题之一,自MM定理产生以后,很多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全部资本结构理论大致分为五类:资本结构无关论、静态权衡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公司控制权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做了简单的比较,并展望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资本结构、信号传递、公司治理、行业竞争 一、引言 从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Durand在《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资本结构理论开始,西方财务界的研究至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并在各国企业的融资行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在公司金融理论中,资本结构理论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最广泛、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缺乏严密的数学推导,因此难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自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MM定理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将全部资本结构理论大致分为五类,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做了总结。 (一)资本结构无关论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融资结构理论发展史上著名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考虑税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资本成本,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市场价值无关。 (二)静态权衡理论 (1)税收与资本结构。1963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公司所得税和资

企业资本结构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名称_______ 企业资本结构研究 _________________

变化,所以必须使资本结构保持一定弹性。

二、研究内容 文章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企业资本结构研究的一些意义和必要性进行简单的简要的说明,然后就是第二部分,对资本结构的含义、代表理论、内涵等理论进行简单的概述。第三部分,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目标论入手,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研究对企业的管理的成效。第四部分,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第五部分以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以第五部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第七部分,也就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提出结论,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环境及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根据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和资本结构理论加以权衡和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2年10月20日前:选定论文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 2012年11月18日前:完成论文第一稿的撰写。 2012年12月12日前:完成论文第二稿的撰写。 2012年12月21日前:完成论文第三稿的撰写。 2012年12月28日前:完成论文定稿的撰写。 2013年5月16日前:进行论文答辩准备。 2013年5月31日前:完成论文答辩。 2013年6月8日前:根据答辩小组意见对论文进行最后修改,完成论文定稿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2010 年财政部会计资格评定中心.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陶新元.财务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CPA财务成本管理[M] ,2010 [4]李晓丹.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周首华.现代财务理论前言专题[J].会计之友,2002,(2) [6]余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0,(8) [7]鲁升亮、王颖梅?财务分析[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8]孙静涛、高东升?管理会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9]刘怀珍?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J].当代经济,2007,(5) [10]谢咏梅?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J].商业文化,2009,(3) [11]原毅军,孙晓华?宏观经济要素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J].经济与管理究,2006,(5) [12]严鸿雁,杨宜?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09,(3) [13]靳远文?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J].现代企业,2007,(6) [14]刘会平?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杂志,2009,(1) [15]刘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J]?现代商贸,2009,(1) 六、指导教师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