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单倍体育种的研究前景
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5-0906(2010)01-0012-03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进展黎亮,李浩川,徐小炜,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100193)摘要: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
单倍体高效率加倍是单倍体技术能否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关键因素。
综述了单倍体加倍的主要方法,介绍常用的秋水仙素化学加倍技术,对其他细胞分裂抑制剂也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今后的单倍体加倍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中图分类号:S513.035.2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Haploid Doubling Technology on MaizeLI Liang,LI Hao-chuan,XU Xiao-wei,CHEN Shao-jia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ina National Maize Improvement Center,Beijing100193,China) Abstract:Application of haploid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the breeding process in maize breeding. Currently,widely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depends on the haploid doubling efficiency.It was reviewed that the main methods of chromosome doubling in maize,including the commonly used colchicine,as well as other microtubule inhibitors.Perspectives on chromosome doubling were also mentioned.Key words:M aize;Haploid;Chromosome doubling;Colchicine单倍体育种能显著地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接 利 用 配 子体 进 行 选择 . 高有 利 基 因 型的 人 选频 率 , 提 节省 了传
统 的 自交 系选 育 方法 中最 少 需要 5 6个 分 离 世代 .大 大缩 短 自 交 系选 育 年 限 14 9 9年 C ae 先 提 出 了单倍 体 诱 导 选 系 的方 h 首 S
中 图 分类 号 : 1 S 3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1. 6/js. 0 — 9 72 1 . .1 03 9jsn1 7 0 0 .0 1 30 9 9 . 0 0
文 章 编 号:0 7 o o(0 1 3 0 3— 3 1 o - 9 72 1) —0 8 0 0
Ha o d Br e i g Te h l g fM a z pl i e d n c no o y o i e
Al 单 交 种 4 A1 单 交 种 5 四 l ) 6 4 H WC 四 14P 4 V 4 /H C 杂交 杂交
乳 糊 粉 层 和 胚 芽 部 位 均 不 显 色( 标 记 ) 则 是 由 花 粉 污 染 所 至 , 无 ,
如 图 l所 示 。
圈 1 So k t 6杂 交诱 导 单 倍 体 的 工 作 流 程 c
育 成 自交 系 。 规 玉米 自交 系 选 育需 要 7 8代 , 常 ~ 杂交 诱 导 单 倍 体 生 殖法 选 系 只需 要 2代 。 当我 们 创 造单 倍 体 的 时候 , 种 者 指定 育 唯 一母 本 植 物创 造 单倍 体 子 粒 去 和一 个 含 有 目标 性 状 的 父本 杂 交 。这 个 杂 交产 生 的穗 包 含 一个 混合 的 子 粒 , 既有 常规 的 子 粒 , 又 有 单 倍 体 子粒 , 是 通 过手 收 获 的 . 倍 体子 粒 是 通 过外 观 选 穗 单
单倍体育种的几个问题

单倍体育种的几个问题(2011-06-15 13:40:02)转载原文标签:转载原文地址:单倍体育种的几个问题作者:玉米田关于玉米单倍体育种,最近谈得很多了,感兴趣的可以查看中国玉米博客上陈绍江老师的博文,也可以进一步浏览/CMRoot/pioneer/research/pipeline/brochures/Dbl HapBrch.pdf。
我在此补充一些看法。
单倍体育种目前已经成为国外的一些大公司玉米商业育种的主要手段。
除了加快育种进程外,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系谱记载简化了,所有材料都是从自交系起始,而不是传统方法那样起始于不同的近交阶段,记载起来较为复杂;因为避免了早期人工选择干预,家系间和家系内的加性效应遗传变异达到最大化,从而发掘配合力更高的系,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单倍体由于没有等位基因,不受显隐性的影响,经加倍成DH群体中,没有显隐杂合子;DH与分子标记相结合应用于分子育种,也更为方便。
玉米单倍体育种的报道最早见于1929年,但直到5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Coe 和Chase Ed Coe(1956)得到高频率诱发单倍体的材料Stock6,才使得这项技术育种应用成为可能。
几十年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可能在几个方面。
1、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育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单倍体发生的频率低,而容易发生单倍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符合育种目标,因此需要得到大规模的植株。
研究表明,玉米单倍体诱导率是由多基因数量位点所控制 (Lashermes & Beckert, 1988; Deimling等,1997)。
经过几个研究小组50多年的研究,诱导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使得商业化育种成为可能。
下面是博主所查到的一些好的诱导系,当据本人所知,目前应用于商业育种的主要以RWS为主。
2、如何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单倍体。
一般来讲,杂交后代中紫顶白胚的应该是单倍体,但在实际中情况比较复杂。
该系统关键基因是Rnj:cudu显性遗传标记系统,它与其它主效着色控制基因一起,在授粉当代的籽粒糊粉上产生颜色,着色主要在籽粒顶端,以及生长的小盾板上,而着色程度受修饰基因所控制(C1-I、Idf等),这些又受发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孙莉)学号:11015071113一、单倍体产生的途径正常植物的孢子体为无性世代,含有来自雌雄双亲的两套染色体,为二倍性(2n)。
二倍性的孢子体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体,其染色体是单倍的(n)。
高等植物的单倍体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孢子体(n)。
二倍体植物产生的单倍体,体细胞中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这种单倍体称为一倍体。
由异源多倍体产生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称为多元单倍体,如,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A、B、D三个染色体组,但是,在育种学上它们都称为单倍体。
单倍体既可以自然产生,也可以人工诱导,它一般是由不正常的受精过程产生的,即由孤雌生殖、孤雄生殖、无配子生殖等方式产生的。
在育种工作中,单倍体主要靠人工诱导产生。
人工诱导产生单倍体的途径主要有下列几种:(一)组织和细胞离体培养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是育种工作中产生单倍体的主要途径。
1.花药(花粉)离体培养:这是目前人工获得单倍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其原理是:作物的每一特化的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
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的途径有二:一是花粉经历了去分化和胚胎发生过程,通过胚状体而形成单倍体的胚,以后直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胚胎发生系统);另一种是花粉多细胞团增殖,形成愈伤组织,以后再经诱导分化成再生植株(器官发生系统) 。
用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是否有育种价值,取决于用于培养的原材料是否优良和是否易于诱导成功。
实践证明,不同基因型的植物材料间单倍体的诱导率不同,所以选择恰当的培养材料是花粉育种的重要一环。
2.未授粉的子房(胚珠)培养: 用未授粉的子房(胚珠)离体培养是诱导大孢子发育成单倍体的另一途径。
研究表明,来自大孢子的单倍体有更强的生活力,并且后代的性状也比较稳定,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以用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的植物或雄性不育植物提供了获得单倍体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植物的改良中有较大意义。
(二)远缘杂交通过不同种、属间作物杂交来诱发孤雌生殖是产生单倍体的一条有效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的发展,重点论述其再脱毒、快繁、育种与有机化合物工业生产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应用的前景作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Q943.11.理论起源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在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植物组织培养的简单过程如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
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2.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
单倍体育种技术

在第1和第9染色体上发现诱导基因
1680/uh
qHI-1
CAU/UH
qHI-9
诱导基因分子标精选记p可pt 以用于辅助选育诱导系
61
1号染色体诱导基因精细定
位<250kb
direction
X68
bnlg1811 X64
X41 umc2390 X93 X22 X18
umc1917
★
AC191011
0.00
精选ppt
52
SSR分子标记检测
精选ppt
53
DGAT1-2 测序结果
精选ppt
54
B染色体传递
玉米小孢子第二次分裂中B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
精选ppt
55
玉米染色体荧光免疫染色结果(金危危教授提供) 黄绿色信号为CENH3抗体,箭头所指为玉米B染色体(信号相对较弱)
如果有B染色体说明不是单受精精选,ppt诱导系A染色体消失为排除所致 56
秋水仙素
配方的优化
加倍环节的优化(时间、温度等)
精选ppt
43
药剂加倍
除草剂:
APM (amiprophosmethy1)、拿草特(pronamide)、安磺灵 (oryzalin)、氟乐灵(trifluralin)等;
秋水仙素
多种因素影响(药剂浓度、 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等)。
精选ppt
44
田间加倍
精选ppt
41
植株颜色鉴别
精选ppt
42
(三)、单倍体加倍
➢ 自然加倍
与小麦、水稻等不同,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一般低于10% ,有些材料不发生自然加倍(Zabirova, 1993; Shatskaya, 1994)
单倍体育种技术

单倍体育种一、什么是单倍体正常植物的孢子体为无性世代,含有来自雌雄双亲的两套染色体,为二倍性(2n)。
二倍性的孢子体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体,其染色体是单倍的(n)。
高等植物的单倍体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孢子体(n)。
二倍体植物产生的单倍体,体细胞中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这种单倍体称为一倍体。
由异源多倍体产生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称为多元单倍体,如,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A、B、D三个染色体组,但是,在育种学上它们都称为单倍体。
单倍体既可以自然产生,也可以人工诱导,它一般是由不正常的受精过程产生的,即由孤42,是由67的染色体组(6x)“单倍体”或“多倍单倍体”。
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
通常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均二、1.体内发生即从胚囊内产生单倍体。
这包括:①自发产生。
与多胚现象常有联系,如油菜和亚生殖。
卵细胞不受精,卵核消失,或卵细胞受精前失活,由精核在卵细胞内单独发育成单倍体,因此只含有一套雄配子染色体。
这类单倍体的发生频率很低。
⑤雌核发育或孤雌生殖。
精核进入卵细胞后未与卵核融合而退化,卵核未经受精而单独发育成单倍体。
远缘杂交中有时会出现此种现象。
2.小苗或诱导愈伤组织发育为植株。
三、单倍体育种的意义代不分离,虽经染色体加倍,水稻、小麦等优良品种。
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将更显著。
四、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1、诱导材料的选择:应该选择表现型优良的个体作为诱导材料。
因为诱导出的单倍体受到供试验植株基因型的影响,诱导材料带有不良基因,这些基因很可能在诱导出的单倍体中出现。
2、单倍体材料的获得:获得单倍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利用自然界的单倍体变异株;另一途径是通过人工的方法诱导单倍体。
3、单倍体材料染色体加倍:经过选择获得的单倍体经过秋水仙素或其他方法加倍后,可获得双二倍体植株。
4、二倍体材料后代的选择:对于后代的二倍体材料按常规育种的方法进行性状的系统鉴定,从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系,选择方法同常规育种。
4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效果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51]DingY,LiuYX,WuWX,etal.Evaluationofbiochareffectsonnitrogenretentionandleachinginmulti-layeredsoilcolumns[J].WaterAir&SoilPollution,2010,213(1/2/3/4):47-55.[52]刘玮晶,刘 烨,高晓荔,等.外源生物质炭对土壤中铵态氮素滞留效应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5):962-968. [53]YangZP,ZhengSX,NieJ,etal.Effectsoflong-termwinterplantedgreenmanureondistributionandstorageoforganiccarbonandnitrogeninwater-stableaggregatesofreddishpaddysoilunderadouble-ricecroppingsystem[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014,13(8):1772-1781.[54]张迎春,颉建明,李 静,等.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莴笋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4):196-205.[55]张 祥,王 典,姜存仓,等.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79-984. [56]ParvageMM,UlénB,ErikssonJ,etal.Phosphorusavailabilityinsoilsamendedwithwheatresiduechar[J].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2013,49(2):245-250.贾 波,谢庆春,余艳欢.4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5):129-13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05.0174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效果贾 波1,2,谢庆春1,余艳欢1(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2.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旨在从黄淮玉米产区主要遗传群体材料中筛选适宜的单倍体诱导系,研究并分析授粉时期对诱导系诱导效果的影响,为基于单倍体技术快速创制优良玉米种质提供研究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单倍体育种的研究前景 姓名:韦启 学院:材料与化工 专业:生物工程(1)班
摘要:单倍体育种是现代作物育种中的重要的育种方法之一,利用花药培养等方法诱导产生单倍体,并使其单一的染色体各自加倍成对,成为有活力、能正常结实的纯合体,从而选育出作物新品种的方法。单倍体育种具有快速获得纯合正常植株的优点,如今已成为育种的一条新途径。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0多种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在育种领域中,地位不可动摇。尽管还有无数的难题有待突破,但是单倍体育种的研究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关键词: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 花药培养 诱导 纯合体 新品种 快速 突破
第一章: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特点 【1-1】单倍体育种的定义 单倍体育种是现代作物育种中的重要的育种方法之一,利用花药培养等方法诱导产生单倍体,并使其单一的染色体各自加倍成对,成为有活力、能正常结实的纯合体,从而选育出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1-2】单倍体的定义及其产生 单倍体是具有配子体染色体组成、只含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的植物体。有的植物如普通小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是由6个每组染色体基数为 7的染色体组(6)组成的。 自1921年A.D.伯格纳在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中发现单倍体植株以来,已发现一系列自发产生的单倍体,并有许多人工诱导单倍体植株的方法问世。单倍体的产生,大体有以下两方面的途径: 一、体内发生 即从胚囊内产生单倍体。这包括:①自发产生。与多胚现象常有联系,如和的双胚苗中经常出现单倍体,可能是由温度骤变或异种、异属花粉的刺激引起。②假受精。即雌配子或雌性细胞经花粉或雄核刺激后未受精而产生的单倍体植株。如品种间杂交,、苜蓿、和的种间杂交等都有此现象。③半受精。雌雄配子都参加胚胎发生,但不发生核融合,因而产生具父母本来源的嵌合植株,这曾在棉花中发现过。④雄核发育或孤雄生殖。卵细胞不受精,卵核消失,或卵细胞受精前失活,由精核在卵细胞内单独发育成单倍体,因此只含有一套雄配子染色体。这类单倍体的发生频率很低。⑤雌核发育或孤雌生殖。精核进入卵细胞后未与卵核融合而退化,卵核未经受精而单独发育成单倍体。远缘杂交中有时会出现此种现象。 二、离体诱导 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再生性和全能性,能发育为完整植株,故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特定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可诱导产生单倍体。方法是将一定发育阶段的花药、子房或幼胚,通过无菌操作接种在培养基上,使单倍体细胞分裂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然后由胚状体发育成小苗或诱导愈伤组织发育为植株。 此外对大麦、小麦还可利用染色体消失法。即将球茎大麦(Hordeum bulbosum)花粉授予普通大麦或小麦,授粉两周后将幼胚置于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球茎大麦的染色体消失,从而获得大麦或小麦单倍体植株。
【1-3】单倍体育种的特点 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在一个世代中即可出现纯合的二倍体,从中选出的优良纯 合系后代不分离,表现整齐一致,可缩短育种年限。 单倍体植株中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经染色体加倍,但由于没有显性基因的掩盖而容易显现。 单倍体培养在作物品种选育上,可加快纯合速度,提高选择效率。用传统办法选育常规品种,一般要经过5-7代的自交,方可育出稳定的品种;选育杂交品种,要先育出大量的自交系,自交系的选育也要有6代以上的自交,费工费时。而培育出单倍体植物后,通过化学药剂处理可以很容易地使染色体加倍,加倍之后即成了纯合的二倍体,育种时间就可大大缩短;此外依靠传统方法不论是选育定型品种还是选育自交系,均存在植株表现型和基因型不一致的问题,选择效率很低;用单倍体培养育种,植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完全一致,通过表现型即可判断出是什么基因型,大大降低了误选的频率。
第二章:单倍体育种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2-1】玉米单倍体技术 主要玉米单倍体技术主要有,自然发生的单倍体、孤雌生殖、花粉、花药培养、传粉玉米子房诱导单倍体、远缘杂交单亲染色体消失、辐射诱导以及利用高频诱导单倍体材料等技术和途径。在获得玉米单倍体以后,需要进行单倍体鉴定确认,主要的方法有:形态解剖学方法、细胞遗传学方法、射线照射法、生理生化法以及分子标记法等,其中,以分子标记方法较为准确。 获得的单倍体是无法直接进行育种利用的,必须进行染色体加倍,使之成为能够利用的二倍体纯系。加倍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自然加倍,在一般情况下单倍体植株表现为雌雄不调,正常花粉粒很少,所以单倍体自然加倍的频率仅占全部单倍体植株的10%。仅仅依靠单倍体的自然加倍难以满足育种实践的要求,必需对其进行人工加倍。人工加倍目前主要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处理单倍体的根尖或茎尖生长点,能够获得较好的加倍效果。 2 玉米单倍体育种存在困难及发展趋势 虽然早在1929年,Randolph和Stadler就首次报道了玉米单倍体,产生了在玉米育种中利用单倍体技术的思想,但由于有两个限制因素:一是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单倍体育种材料;二是单倍体二倍体化时的困难,导致实践的过程是漫长的,单倍体技术至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在玉米育种中有效的应用单倍体技术,要具备几个先决条件:如何简便且大规模地获得单倍体植株;如何简便且有效地重组二倍体;如何简便且快速地鉴别纯系。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上应用具有如下优点:快速获得纯系;在单倍体中能简化基因互作,去掉超显性效应,保留有利的加性和加性上位效应;还可淘汰有害的、致死和半致死的隐性基因。但是,单倍体育种技术也存在缺点:不能有效打破不良基因的连锁;基因间的重组几率较低;单倍体的诱导频率不高。此外,重组二倍体时染色体加倍具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二倍体化的频率能达到15%-25%。随着对单倍体现象的深入研究和科技进步,这些限制因素被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形成了一种新的育种思路——分解育种(梁文科,2004)。分解育种包括3个阶段:获得单倍体;在单倍体水平上进行选育;多倍体的重新合成。而单倍体的获得是分解育种的基础,利用单倍体技术获得纯系是分解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玉米而言,分解育种方案简化为两个阶段:即获得单倍体和单倍体的二倍体化。提出利用单倍体技术获取玉米自交系:利用自然发生或人工培育的单倍体植株,经过自然或人工加倍获得双单倍体和纯系。因为从单倍体到纯系只需一个世代,并且单倍体技术的应用是对配子进行选择,获得优良的遗传重组的机会高于合子的选择,并可缩短自交系的选育年限,提高育种效率。
【2-2】茄子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 茄子花药培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Raina等通过花药培养经愈伤组织获得了茄子单倍体植株;同年,我国的王纪方等通过茄子花药培养也成功获得了纯合体的单倍体植株。1975年,北京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单倍体育种组以六叶茄、九叶茄为材料经花药培养同样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并且已有经花药培养而成的品种“龙丹茄一号”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茄子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获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愈伤组织直接分化不定芽长成植株,另一种是形成愈伤组织,再在其上长出胚状体,由胚状体发育成植株。
【2-3】烟草胚胎培养在单倍体育种上的应用 近些年来,烟草胚胎培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国内外有不少人力图探索利用未授粉的子房、胚珠进行离体培养,诱导出单倍体植株的新途径。尽管烟草花药和花粉培养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花粉单倍体技术已经应用于常规育种之中,形成了花培育种,但胚胎培养应用于单倍体育种比花培具有独特的价值:(1)雄性不育单倍体的培育。在烟草上有的雄性不育败育非常彻底,根本不产生花丝和花药,这样试图利用早期花粉培养而形成单倍体已是不可能。(2)花粉植株表现明显的倍性变异和性状变异,子房培养后代也许较为稳定。祝仲纯与吴海珊(1979,1980)就从普通烟草、黄花烟草的未授粉子房诱导出单倍体苗,烟草未授粉子房培养成功,说明胚胎培养有希望成为与花药培养并行不悖的技术而在物种改良中发挥作用。
【2-4】单倍体育种在其它方面的重要应用 除了以上列出的各种技术,单倍体育种还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如洋葱单倍体技术、甜(辣)椒花药培养技术、鲤鱼雌核单倍体育种技术、甜瓜花药培养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一一作介绍,想要了解可以去阅读相关书籍。
第三章:单倍体育种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前景 【3-1】单倍体育种的研究成果 在我国单倍体育种研究的园地上,经过10多年来许多生物科学、农林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垦植和培育,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有些方面,特别是应用花药培养于育种实践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单倍体育种已成为作物育种的一条新途径。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0多种植物获得了单倍体植株。我国在水稻、小麦、烟草、柏、橡胶和辣椒等植物的单倍体育种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单倍体育种领域,我国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1974年就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作物新品种——单育1号烟草品种。随后又成功地培育出中花8号、11号水稻和京花1号小麦等作物新品种。 单倍体育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很多令人兴奋的成果。相关的各种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功。像是玉米单倍体技术,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在生产中推广,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果。还有其它方面,如茄子花药培养技术、甜(辣)椒花药培养技术研究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2】单倍体育种研究的现状 我们在单倍体育种的研究上,确实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很多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难题,最后都被我们逐一攻破,使得研究工作一步步向前迈进。但是,我们的前进速度非常之慢,很多难题依然阻碍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无数的难题依然令我们的专家束手无策。单倍体植株无法正常结实、单倍体育种在生产中成本高等等问题,依然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