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夹层结构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损伤形式及修理方法
飞机复合材料的修理方法—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准则及修理流程

2
修理基本原则
1)满足结构强度稳定,即恢复结构的承裁能力,压剪裁荷下不失稳 2)满足结构刚度要求,包括挠度变形、气弹特性和裁荷分布等 3)满足耐久性要求,包括疲劳、腐蚀、环境影响等诸方面向题 4)要恢复使用功能,如燃油系统密封、雷击防护、隐身功能等 5)修理增重要小,并注意操纵面等动部件的质量平衡要求 6)满足气动光滑性要求,变形变化要小,保证原结构的光滑完整 7)修理时间要少 8)修理成本要低
4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流程
5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流程
3
永久性修理用材准则
பைடு நூலகம் 结构上原来用什么材料,原则上只能用该材料进行修理 芳纶复合材料结构可用E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修理,其补片铺层
的层数应比原结构铺层多一倍 修理材料必须与固化温度相适应 可选择与原结构用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属同一类型,性能和工艺
在同一水平的材料修理,修理前须得到部件原设计部门的批准。 碳纤维复合材料修理,紧固件选用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发布时间:2021-12-09T07:52:47.64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5期作者:纪书雅[导读] 科技进步带动了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快速发展。
考虑到复合材料已经逐步成为当下飞机结构的关键部分,为此,必须积极进行其损伤机理与金属损伤存在差异的分析,对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0066摘要:科技进步带动了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快速发展。
考虑到复合材料已经逐步成为当下飞机结构的关键部分,为此,必须积极进行其损伤机理与金属损伤存在差异的分析,对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基于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基础之上进行研究,促进飞机复合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修理技术引言:目前我国民用飞机其选用材料将逐渐从全金属向混杂结构技术转化,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舒适性等是未来飞机运行时要的,因此,复合材料的高比刚度、耐高温、材质轻等性能优势将更为显著,能很好的满足民用飞机材料的要求,复合材料也开始应用于制造飞机的主要结构件且用量越来越多。
复合材料在我国航空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也逐渐严格,但随着复合材料及其成形工艺技术的发展,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1.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及分析1.1复合材料结构的类型与特点层压板、蜂窝夹芯结构和蜂窝壁板结构是飞机上使用的主要复合材料构件。
单层板粘合面、不同材质单层板和不同纤维铺设方向上相同材质的各向异性单层板也可以构成复合材料层压板。
致使层压板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是由于这些单层板在厚度方向的宏观非匀质性导致的。
两块薄面板和中间胶接低密度的夹芯组成了蜂窝夹芯结构,夹芯材料有泡沫塑料和蜂窝夹芯,面板较薄,结构形式为层压板,主要材料有预浸单向碳纤维带或编织布、未预浸或预浸纤维玻璃布等。
蜂窝夹芯有铝箔蜂窝和玻璃布蜂窝。
飞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粘接修补技术

信息 SA- 202 室温快固胶
该胶系通用型。主要用 于钢、 铝、 铜、 玻璃 钢、 硬 木、 苯 乙烯、 ABS 、 有机玻璃等金属与非金属的自粘及互粘。 主要设备 : 搪瓷反应釜等 , 约投资 3 万元。 基本原料 :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等。 效益分析 : 约创利 30% 左右。 转让方式 : 出售技术 , 技术转让费 2 5 万元。 单位 : 国家化工技术市场上海分场( 041) 联系人 : 周辉
电话 : 62589243 地址 : 上海市常德路 793 号 614 室Βιβλιοθήκη PS- 12 不干标签纸用乳胶
该胶主要用于制造不干性标签纸 , 也可用于铭牌粘贴。 主要设备 : 搪瓷反应釜等。 基本原料 : 丙烯酸酯等。 效益分析 : 产品投产后 , 可获利 30% 左右。 转让方式 : 出售技术 , 技术转让费 3 万元。 单位 : 国家化工技术市场上海分场 ( 041) 联系人 : 周辉 电话 : 62589243 地址 : 上海市常德路 793 号 614 室 粘 接 2000 / 1
鳍、 方向舵、 鸭翼等部件) 中。然而 , 该结构自身的 抗冲击能力较弱, 所以飞机在使用过程中, 一旦受 到外来物的撞击, 易产生分层、 凹陷、 非穿透破孔 等损伤。为了尽快修复损伤, 我们采用粘接技术,
收稿日期 : 1999- 11- 23 粘 接 2000 / 1
43
应用技术
第 21 卷第 1 期
应用技术
飞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粘接修补技术
30 mm 。 ( 4) 将固定式的 T 型螺 栓 ( M8 80 m m 螺栓杆端横着焊 上长 30 mm 的铁棍 ) 伸 入裂缝 内, 旋转 90 , 杠横着裂缝拉 住, 将已 涂胶的钢板 的中心孔穿进 T 型螺栓压紧 , 然后再将胶纸箔 垫片、 钢垫片一并穿进螺栓, 拧紧螺帽, 不漏即可。 ( 5) 注意事项: a 准备工作 要充分做好, 粘 堵操作要准确、 有序、 迅速; b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 防毒面具 , 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 每次操作时间在 30 min 以内。 经过几年安全运行, 证明粘接效果良好, 解决 了生产过程中一直很难处理的问题。 2 煤气阀门砂眼修补 煤气厂压送车间管道上有一个 DG 400 的阀 门, 在阀体安装过程中发现有一米粒大的砂眼漏 气, 用粘接方法修补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1) 用钢丝刷和砂布清除砂眼及其表面的 铁锈和油污 , 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后 , 再用丙酮清 洗。 ( 2) ( 3) 用沾有胶粘剂的金属铅丝向砂眼揿压, 在砂眼 表面涂上一层自 制胶粘剂 ( 以 压满压实 , 使之不再漏气为止。
蜂窝夹层结构的注胶修理工艺研究

蜂窝夹层结构的注胶修理工艺研究近年来,随着民航领域的快速发展,各大航空公司机队规模逐渐扩大,复合材料用量呈明显递增趋势,其用量和比例已成为衡量飞机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之一。
由于复合材料普遍存在层间性能弱、易受冲击损伤等缺点,在服役期间易受到挤压、超载、冲击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结构性能。
因此,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对其缺陷损伤注胶修理提出迫切要求。
标签:复合材料;修理;技术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主要是由两层刚度/强度较高的上、下面板和一层厚而轻的低密度夹芯层组成,将上、下蒙皮与芯子通过粘接剂胶接,采用直接注塑或模压的加工工艺获得整体结构。
蜂窝夹层结构有质量轻、刚度大、隔热性能较好的优点,大量应用于飞机结构。
但飞机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意外撞击、鸟撞、冰雹等冲击,造成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损伤。
从而大大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的修理及修理后剩余强度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复合材料受损结构件修补的重要性目前,军机和客机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为了确保现役飞机的正常使用,延长老龄飞机的经济寿命,就必须对受损部位进行维修,或对受损构件进行更换。
由于现代飞机设计、制造成本昂贵,而飞机结构的损伤绝大多数具有局部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对于那些不很严重的损伤,更换损伤结构,非但不必要,而且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延长飞机的停飞事件,造成浪费。
这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飞机的受损部位进行修理,以完全或部分恢复构件的承载能力,保证它的使用安全性。
由此可见,修理受损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
二、复合材料常见缺陷及损伤修理1、常见典型损伤和缺陷。
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在服役过程中受到物体冲击或受环境条件影响,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复合材料的损伤或缺陷,复合材料在制造和使用中的常见缺陷和损伤如表。
2、损伤容限与修理容限。
修理容限指的是两个定量的界限,在复合材料修理中即表述为出现缺陷或损伤后需不需修、能不能修。
第七章飞机复合材料修理案例

(3)下蒙皮修理 ①在方向舵的下蒙皮,将一热电偶放置在切口边缘附近。 用高温胶带将热电偶贴好,注意胶带和修理铺层不能接触。 ②准备一块厚度大于3-5mm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尺寸应略 大于损伤区域。在支撑板上覆盖一层隔离膜后,将支撑板 贴到方向舵下蒙皮损伤区城外表面,支撑板应完全覆盖损 伤切口区域。 ③将修理铺层1的一面隔离膜除去.将其铺于损伤区域。 注意应保证边缘接触很好、无皱折。 ④将修理铺层1的另一隔离膜也除去。 ⑤将修理铺层2的一面隔离膜除去,然后铺在铺层1上, 将铺层2铺设平整。 ⑥重复上述操作,将全部修理铺层铺贴完毕。
(1)修理准备 ①目视检查蒙皮的损伤情况,然后用敲击法确定损伤区域的大小。 ②用无绒抹布/三氯乙烷溶液清洗修理区域,清洗完毕后擦干溶液。 ③按一定几何形状(如椭圆形、圆形、长方形)将损伤或者污染的上
蒙皮区域切掉,最小的圆角半径0.50R。按同样的形状将下蒙皮也切掉, 下蒙皮的切除周边尺寸比上蒙皮大约为2.5mm。
1到4与切口在同样的尺寸,而修理铺层5和6应当延伸到蜂窝芯的边缘。 ③称量所用铺层碳布的质量.称量同等质量的EA956树脂。按说明
书混合树脂,注意应在树脂适用期内完成全部操作。 ④在一个切割平面上放置一片隔离膜,其大小应能覆盖碳纤维织物。 ⑤将树脂涂在隔离膜上,然后在树脂上面放上干的碳纤维织物。用
另一层隔离膜覆盖浸渍了树脂的碳纤维织物。 ⑥用刮片在隔离膜上面将树脂压入碳纤维织物中。 ⑦重复上述步骤使足够的碳纤维织物浸渍上树脂。 ⑧将模板铺在浸渍树脂的碳纤维织物上。按所需形状剪裁出需要的
第七章
试验验证 对于损伤直径为101.6mm,厚度为12.7mm的复合材料蒙皮 修理设计作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修理后的试样,在损伤截 面拉断,与位于钛金补强板一侧的螺钉剪断几乎同时发生, 钛合金补强板和蒙皮上的紧固件孔处,没有发现明显的挤压 伸长变形。损伤孔边的应变和计算值相一致,试验极限载荷 达设计载荷112%,对应总体破坏应变为4480μmm/mm,试 样的破坏形式为紧固件剪断,并且蒙皮板沿钉孔截面拉伸断 裂。对于厚度为4.76mm的蒙皮修理后还作了疲劳试验,在经 过4倍寿命试验后,进行剩余强度试验,试样发生拉伸/挤 压混合破坏.破坏时总体应变达5200μmm/mm,满足设计要 求。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总结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总结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是航空维修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下是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的总结:1. 仔细评估损伤:在进行复合材料结构修理之前,必须仔细评估损伤的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
这包括使用适当的检测工具和技术,如超声波探伤或热红外成像,来确定损伤的位置和扩展情况。
2. 选择修复方法:根据损伤的性质和位置,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
修复方法可以包括表面修补、填充修复、层压修复或补强修复等。
选择修复方法时要考虑到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及修理后的重量和性能影响。
3. 准备工作:在进行修理之前,必须对修复区域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除损伤区域周围的污垢和残留物,清理表面以确保良好的粘接或结合。
4. 材料选择和制备:选择适当的修复材料,如复合材料补片、粘接剂或填充剂。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与原材料的兼容性和结构要求的匹配性。
在使用之前,要确保修复材料经过适当的制备,如切割、打磨和涂覆。
5. 修复操作:按照修复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修复操作。
这可能涉及到粘接、固化、热处理或压制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修复的质量和一致性。
6. 检验和测试:完成修复后,必须进行检验和测试以验证修复的有效性和质量。
这包括使用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如超声波检测或光学显微镜观察,来检查修复区域的完整性和质量。
7. 记录和报告:对修复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记录包括修复方案、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参数,以及检验和测试结果。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维护和审计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修复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经过合适的评估、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正确准备和操作、进行检验和测试,并记录和报告修复过程,才能有效地修复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并确保飞机的安全和性能。
飞机复合材料修理技术研究

飞机复合材料修理技术研究复合材料在飞机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结构缺陷和损伤,因此对复合材料的修理和维护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对飞机复合材料的合理维修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飞机的安全系数。
主要对复合材料在飞机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常见的复合材料维修方法。
标签:复合材料;维修;应用一、复合材料的结构构成该机型所使用的复合材料是由玻璃纤维或由环氧树脂基体(树脂)制成的碳布组成的。
环氧树脂基体可以保护纤维,并转移分布在纤维上的载荷。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材料,一旦其形状成型,将不再改变。
纤维具有抗拉强度高的特点,但其抗压和弯曲强度较低;环氧树脂基体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
其中,固体压板(层压板)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基体铺层组成的;二级胶接是用胶粘剂将预固化的复合材料零件固定的结构连接;夹层结构是由两个包围着闭孔泡沫芯的层压板组成的。
二、飞机复合材料的维修技术2.1飞机复合材料的维修准则在飞机复合材料的维修中,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满足飞机的载荷和强度要求;2)满足结构的刚性要求;3)满足耐久性要求;4)满足气动光滑性要求;5)修理后增重效应小;6)修理的时间短、成本低。
2.2飞机复合材料修理方法在飞机复合材料的修理方法中,主要包括了贴补法、挖补法、注胶法、机械连接法等方法。
按照连接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机械连接修理和胶接修理两种。
(一)胶接修理胶接修理是飞机复合材料最为常见的修理方法,在飞机复合材料中主要采用的结构形式是层合板和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
在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的修理中主要是层合板和芯材的修理两个方面。
在复合材料修理的分类中,可以根据补片与原结构的位置分为贴补修理和挖补修理。
(1)贴补修理在贴补修理中主要是在损伤结构的外表面胶黏固定补片的修理方式,通过贴补修理可以恢复损伤构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首先将损伤区域的结构清除,打磨成圆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打磨成任意形状。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常用方法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常用方法1. 引言复合材料在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低密度使得复合材料结构成为一些特殊领域的选择。
因为其特点,复合材料在受损后进行修理时需要特殊的考虑。
本文主要讨论在航空领域中的复合材料结构常见的修理方法。
2. 损伤评估和表征在进行复合材料结构修理之前,必须先进行损伤评估和表征。
在损伤表征中,要了解受损部位的尺寸、形状、深度、类型以及受损的程度等信息。
对于损伤的类型,包括裂纹、孔洞、烧穿等,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性质和影响,以便确定后续修复方案。
3. 常见的修理方法3.1 外补丁法外补丁法是一种在结构中增加补丁的方法。
其主要步骤包括往受损区域周围贴上预制的复合材料片,使用胶水固定住,然后进行碳化处理,接着进行表层处理以及终端加工。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处理时会对整个结构有较小的影响,同时成本和维护工作也较少。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外补丁法可能会对结构的流线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3.2 内补丁法内补丁法是一种在复合材料结构内部添加补丁的方法。
首先将受损区域周围挖去一定量的复合材料,并将补丁塞入然后对其进行胶接和热处理。
这种方法需要在深度困难区域内施工,因此通常需要使用专业设备。
在对结构产生影响时,内补丁法表现良好。
3.3 局部替换法局部替换法是一种把受损的结构部件替换为新的构件的方法。
这种方法会更改结构的刚度、质量等结构特征,也会对结构强度产生影响。
通常,该方法仅在不得不对结构进行深刻改变的情况下使用。
3.4 补丁替换法补丁替换法是一种将已损害的叶子或层替换为新的部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会影响到结构的刚度,需要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4. 结论复合材料结构因其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对其损伤进行的修复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几何形状以及其深度和损伤类型。
本文介绍了外补丁法、内补丁法、局部替换法和补丁替换法等常见的修理方法,但根据具体情况仍然需要进行选择和评估。
在选择一种修理方法时,需考虑到其对结构特性的影响,既要保证了结构损伤得到有效修复,又不会对结构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