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舒伯特、门德尔松、 肖邦、李斯特、比才等。
感谢观赏
添加副标题
谢谢同学们一学期以来的配合和支持,预祝大家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202X.00.00
从具体的音乐要素上看: ① 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约束,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伸缩性很大,抒情性加强。 ② 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被更自由地运用。 ③ 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时会给人以调性含糊不清。 ④ 力度、速度变化强烈,这些表达感情张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强弱幅度的对比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 ⑤曲式结构自由多变,作曲家只注重内容和主观的表现,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严格的极富逻辑性的曲式结构。
(三)德国的众赞歌(Chorale;Kirchenlied)的特点:
① 用德语代替了拉丁文演唱 ② 曲调来源于格里高利圣咏、新填词的俗乐和新创作的音乐 ③ 演唱的形式为管风琴伴奏的众人合唱形式 ④ 开始为单音音乐形式,后来发展成四声部合唱,主旋律在高声部。
巴洛克音乐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分期及其含义 19世纪前后的一百年(1790~1910) 初期:19世纪10~20年代 中期:19世纪30~40年代 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 晚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
含义及时间界定
浪漫(Romance)一词原出于11~12世纪用罗曼语写成的关于叙述中世纪骑士侠义气概和传奇事迹的民谣或小说。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
创造了极富个性的音乐风格特征。他的音乐是自然的流露,从不矫揉造作,具有孩童般天真烂漫的性格,同时又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戏剧性特征,其晚期作品还加入了悲剧因素。他的音乐中所蕴含的特质,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之一。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独特而丰富的一支。
它通过音乐作品的形式、风格、结构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行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巴洛克音乐风格起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开篇之作。
巴洛克音乐注重构建对比性强烈的音乐形态,通过复杂的旋律和和声来表达情感。
其代表作品有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音乐的平衡、清晰和对称感。
古典主义音乐以奏鸣曲、交响曲和室内乐等形式为主,具有明快、优美的旋律,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三、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表达个人情感、强烈的个体主义倾向和音乐形式上的自由。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对情感的表达,通过丰富的和声和复杂的旋律来传达作曲家独特的情感体验。
肖邦和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四、印象派音乐风格印象派音乐风格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其特点是追求音乐形象的明暗对比和画面感的表现。
印象派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和阴暗的氛围创造,以模糊的旋律和和声传达出抽象的感觉。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五、现代主义音乐风格现代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主张摒弃传统的音乐形式和和声体系,注重对音乐材料的再创造和对听觉冲击的追求。
现代主义音乐涌现了许多前卫的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等。
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的西方古典音乐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独特性。
每个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体验,而无论是巴洛克音乐的华丽与庄重,还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平衡与清晰,亦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与浪漫,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介绍

• 《幻想交响曲》 • 1827年的一个秋夜,柏辽兹在巴黎剧院观看一个英国 剧团演出的莎士比亚悲剧,因迷恋奥菲利亚的扮演者 女演员哈丽特· 史密森而陷入了单相思,曾多次追求都 遭到拒绝。痛苦的体验激起了作曲家狂热的创作热情, 他创作了平生第一部重要的大型作品 ──《幻想交响 曲》。 • 作曲家在形式、配器方面进行了突破,在创作手法上 《幻想交响曲》采用了主导乐念(“主题动机”)更 能让听众清晰掌握音乐整体概念。《幻想交响曲》一 共有“梦、热情”、“舞会”、“田野风光”、“断 头台进行曲”、“女巫的安息日晚会之梦”五个乐章, 整首交响曲就像一出无言的戏剧,当时它原本有个标 题艺术生涯中的插曲,而幻想交响曲只是个副题,但 后来大众的使用习惯都以“幻想”来称呼这首作品。
• 钢琴曲《爱之梦》 • 《爱之梦》,实际上是3首夜曲,共三首:1.据乌兰 的《高贵的爱情》而谱曲,富于表情的小行板,降A 大调。2.据乌兰的《神圣的死亡》谱曲,极似慢板, E大调。3.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据弗莱利格拉特 的《尽其所能爱德去爱》谱曲 • 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 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 转,抒写了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为优雅的快板, 降A大调,6/4拍。开头的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曲 (片段1),优美的分解和弦烘托出浪漫的气氛。其 音乐分五段,构成类似回旋曲式的二重三段式。 第 三、四两段热情洋溢,音乐达到高潮后,再回到开头, 尽情地歌唱。
• 李斯特 • 弗朗兹·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 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 人物之一,被誉为“钢琴之王”。 其作品充 分挖掘钢琴的音响功能,对键盘音乐的发展作 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且创造了“交响诗”这一 音乐形式,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 纪才普遍采用的和声语言。响曲》、《匈 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 帕》、四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 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 钢琴曲中最难的一首当属《唐璜的回忆》。
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

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浪漫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代表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之间的音乐风格。
它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人主义,主张人类的自由与超验。
在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中,音乐诗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音乐诗学是指音乐与文学之间存在的联系。
它认为音乐可以通过音符和旋律来传达意象,就像诗歌中的意象一样。
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表现主义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主张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表达出情感、形象和观念。
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都可以传达出情感。
比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中的四个音符就表达了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情感,莫扎特的《安魂曲》中的旋律则表现了一种宁静和神圣的氛围。
二、音乐画面感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强调音乐的图像感,即音乐可以创造出一种具有视觉形象的效果。
比如门德尔松的《春之歌》中的旋律可以让人想象出春天的景象,舒伯特的《冬之旅》中的旋律也能够勾起一个冬天的画面。
三、音乐幻想性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追求对超验和无限的探索。
音乐可以让人进入另一个领域和现实,创造出一种幻想性的氛围。
比如勃拉姆斯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中的大量独奏乐段就可以带领听众进入另一个世界,舒伯特的《冬之旅》则能够营造出一种幻想般的听觉体验。
四、音乐意象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看重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意象。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些难以言表的情感和想法。
比如舒伯特的《铃声》中,那不断重复的琴键声仿佛是一个又一个的钟声,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总之,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音乐诗学将音乐和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而是通过声音创造出一种幻想性的世界,达到了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
课题研究论文: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征

122421 音乐论文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征19世纪初至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半叶,这就是“浪漫主义”。
“浪漫”(Romantic)一词源于Romance(罗曼语)。
在文学中指一种中世纪罗曼语写的讲述英雄人物事迹的传奇故事或诗歌,此处则指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是对传统、古典模式和束缚力权威的种种反叛,它重视个性、主观、情感的自由表现和抒发,从而使这个世纪成为钢琴音乐发展的巅峰时代。
一、在音乐内容方面1、注重个人主观情感体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理念、社会文化结构、艺术欣赏观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曲家们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们抛弃了传统的形式,创作了大量适应社会变革所需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借用中世纪的传奇故事、神话为内容,来隐喻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歌颂爱情的伟大与崇高、人类的自由平等,他们力图在钢琴音乐中表现自己的感情世界,把个人的情感寄托于作品之中。
在某一程度上说,浪漫主义的本质就是表达、传递、流露、强化个人情感。
浪漫主义音乐在客观上夸大和加深了音乐心理刻画能力,丰富了对心里刻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作曲家们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他们的情感世界,来自对大自然的微妙观感,来自诗歌、戏剧、绘画等姊妹艺术的启迪,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引发的想象。
其中,作曲家个人的生活经历、爱情、传记和各种体验在音乐创作中占有相当的位置。
2、增强了民族性内容和情趣浪漫主义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民族性因素的增加。
肖邦对波兰,李斯特对马札加、舒曼对德国、格里格对挪威、格林卡对俄罗斯等等,都是他们自己民族精神的代表。
本民族的古老传说、故事、质朴的民间音乐素材,在他们的作品中占据重要位置,民族性倾向成为作曲家表达情感的重要部分。
如肖邦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他的民族爱国精神(如《革命》)和民族形式(如玛祖卡、波兰舞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格里格富有乡土气息的《特罗尔豪根的婚礼日》等等。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进行曲.舞曲

15
肖邦“军队波罗涅兹” op.40第1首
浪漫音乐.
《A大调波罗涅兹》是一首表现爱国思想的 钢琴曲,使人想起古代波兰骑士的形象。据说肖 邦有一天晚上写完了这首舞曲在钢琴上弹奏时, 看见房门打开,一群波兰武士穿着古代服装列队 而过。这一幻象使肖邦感到惶恐,他夺门而出, 整夜不敢回到房间里去。乐曲共分三段:
以小约翰.斯特劳斯《雷鸣电闪波尔卡》 最为著名。
17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小约翰.斯特劳斯1825 年10月出生,在家中是长 子,他的父亲老约翰.斯特 劳斯经过多年的奋斗、好 不容易组织成一个乐队, 这时已是一个乐队的负责 人。他不愿让儿子再走自 己这条路,先把小约翰.斯 特劳斯送到工业学校读书, 后来又让他到银行当了一 名职员。
11
《匈牙利舞曲》第1号
浪漫音乐.
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 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 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 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 利吉普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 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 氛中结束。
12
《匈牙利舞曲》第5号
浪漫音乐.
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为流行的一首, 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 “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的音乐文化—进行曲.舞曲 主讲教师:王大燕
1
P99 进行曲的创作概况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进行曲创作与古典时期 的进行曲相对照,继续发扬贝多芬、莫扎特 进行曲的活泼、庄严风格。脍炙人口的作品 有威尔第的“凯旋进行曲”,又名《大进行 曲》或《阿依达进行曲》选自其歌剧《阿依 达》,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选自其歌剧 《罗恩格林》,舒伯特为奥地利皇室近卫军 写的“军队进行曲”,以及老约翰.施特劳 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等。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一般特征

1.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一般特征:音乐史学家一般把19世纪称作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音乐的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变化,这使得它在音乐上的一般特征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时期:1.前面提到过的浪漫主义的总体特征在19世纪的音乐中均有很明显的表现;2.作曲家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得以独立,再也不需依靠教会和贵族的庇护;3.音乐听众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音乐厅和歌剧院里的听众,另一种则是朋友们相聚在沙龙里面的听众;4.在音乐作品篇幅的大小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类是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等大型作品,另一类则是独唱艺术歌曲和钢琴小品等小型作曲;5.作曲家在作品中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6.作曲家们对诗歌及其它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发生浓厚的兴趣,由此而产生标题音乐,并备受人们的青睐;7.器乐曲中的高难度演奏技巧和演奏家必备的博大精深的艺术修养最为听众所仰慕,一位作曲家兼演奏家最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8.比较受听众欢迎的音乐形式有带钢琴伴奏的独唱艺术歌曲、歌剧、钢琴作品和交响曲,室内乐及合唱等音乐媒介受欢迎的程度有所下降;9.民族主义的趋势在音乐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曲家有意识地在音乐作品中表现某种民族风格,他们将民族直接作为歌剧、歌曲或标题音乐中的主题旋律,进而把民间旋律和民族风格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
有时他们还从另外的国家哪里“借用”其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从而形成了一中“异国情调”2.韦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作曲家和奠基人之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821年创作的《魔弹射手》(又译《自由射手》),这是一部真正属于德国的歌剧;韦伯的浪漫主义歌剧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被誉为“浪漫主义歌剧之父”3.舒伯特成了欧洲第一位自由职业音乐家;被后人称为“歌曲之王”是当之无愧的;舒伯特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他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原稿只有完整的两个乐章;无歌词是他的首创,这种体裁为后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开创了新的领域。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的音乐风格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的音乐风格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风格的分析,力图较为宽泛地对这一重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对今后的钢琴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外艺术史上,凡是杰出的艺术家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其全部创作之中,体现在其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等各方面,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是德国音乐家,巴赫的风格与贝多芬的风格截然不同,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拉斐尔的画风与达·芬奇的画风的迥异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艺术风格体现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流派则体现出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的共性。
在近代文艺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流派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下面笔者谈一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特色。
19世纪(1830—1900年)的音乐,常被称作浪漫主义音乐。
这个世纪是情感宣泄、多愁善感的世纪;是和声极度多样发展的世纪,是曲式结构大胆创新的世纪;也是音乐大师层出不穷、钢琴音乐发展到巅峰的世纪。
在19世纪初,钢琴的使用已很普遍,它的音响比以往的大键琴更有效果,尤其是踏板装置的增加,又为钢琴增加了一项新魅力,它使和声美妙地混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色彩感,更能表达出浪漫的气氛。
钢琴不仅仅成为一件独奏乐器,还进入室内乐的范围,从而吸引无数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它们使钢琴尽可能地表现以柔情的情绪到宏大的篇幅,使钢琴的技巧和表现都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而此时作曲家兼演奏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又形成了明显的演奏风格。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是相对的。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是个人主义,尚情感、重主观、尚新奇、重民族情。
在这种观念下,浪漫主义的音乐在形式和技巧上虽承自古典乐派,但内容上都大有差异,古典乐派的音乐是超民族的、超个别性,着重在抽象的观念,只求表现“美的理想”,而较少宣泄人类产生的感情,浪漫乐派的音乐则是自由奔放,形式上无拘无束,喜用抒情和描写,民族民间因素大大增加,标题性也很强,与大自然密切结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摘要
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开创了西方音乐
史上新的篇章。这个时期的音乐,体现了自由、热情、奔放、强烈的风格。在乐
章中自由挥洒真挚情感。在此时期,出现了大批优秀音乐家,诸如舒伯特、肖邦
等等。为音乐史的发展和转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浪漫主义时期 自由奔放 创新
Abstract
Western Romantic period music with its unique performance practices and art
forms to create the new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The music of this
period, reflecting the freedom, enthusiasm and unrestrained, a strong style. Develop
freely in the movement of sincere emo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musicians, such as Schubert, Chopin, and so on.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musical history.
Keyword:
Romantic Period Free-spirited Innovation
一、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概述
浪漫主义这一词的含义,原来是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
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
先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中。在作品里,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
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
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浪漫主
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
区别,实际上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已含有浪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
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
纪初。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以主观感情至上,表达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
对于未来的各种幻想和奇思。艺术表现形式和之前的变现形式有了新的改变,形
成和发展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
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渊源
初期浪漫主义音乐源自于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与同法国大革命有关的自
由民主思想,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约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
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都可划分为浪漫派。从时代上来说,十九世纪
中叶是其全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但又与古典音乐有所不同,浪漫
主义音乐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一)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
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
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
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
有民族特色。
(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
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
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
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
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
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
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
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
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
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
重要的形式。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
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
话,那么浪漫主义音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
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
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
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
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四、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一)贝多芬 --先驱者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
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希
望。
(二)舒伯特--音乐巨匠
弗朗茨·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
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三)舒曼--促进者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的作品,以钢琴曲和歌曲居多,他的钢
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
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他惯以数首艺术歌曲组成套曲,以浪漫主义诗人
的诗作为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作为音乐评论家,他热情推崇巴赫、贝多芬,
赞誉肖邦、勃拉姆斯的天才;他的积极评论,对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并将19世纪标题音乐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肖邦--爱国主义浪漫音乐家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
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
的波兰孤儿”。
(五)李斯特--钢琴之王
弗朗茨·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
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
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
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
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五、浪漫主义作品鉴赏
(一)《梦幻曲》舒曼
《梦幻曲》 是舒曼所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童年情
景》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是,这部作品不仅是写给儿童的,也是写
给成人的。表现了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作品手法洗练,形象刻画生动准确,
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
感。
在细细品味这首柔美的音乐时,仿佛睡了一个午觉,在梦里一般。在梦境里,
回到了童年美好的时光,和三两青梅竹马的好伙伴在田野追逐奔跑。一不小心,
跑进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看到一个不同现实的梦幻仙境。跑累了,躺在草地上,
眯着眼睛,看着蓝蓝的天空,安谧祥和,纯洁如净。曲终,也终明了童年天真烂
漫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有一点淡淡的惆怅,一点小小的忧伤。那种干净得像白云
般的快乐和童趣随着漫漫时光化成长大的成熟。简简单单的主题,干干净净的音
符,动人美妙的抒情风格,诗一般的意境已是时间难得的仙乐。柔美如歌的旋律
萦绕在耳畔,童年美好的回忆像甜丝丝的棒棒糖弥漫在空气中。各声部完美的交
融以及充满表现力的和声语言,诉说着一场回不去却恋恋不舍的梦。让人忍不住
再次倾听,再次沉浸在梦境。
(二)《仲夏夜之梦》门德尔松曲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根据希腊雅典民间传说创作的一部喜剧。门德尔
松在创作此部序曲时年仅17岁,无法理解莎士比亚所反映的社会意义。但因此,
赋予了此作品不一样的青春气息。
当跳动的乐章响起,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幻境。一对深爱的情侣为了冲破现
实的束缚和社会的阻碍,想逃出那个让人窒息的牢笼,双双私奔到大森林避难。
一路胆战心惊,但为了自由、为了幸福,一切的艰难险阻都不重要,只要深深相
爱的两个人永远在一起。序曲描写的仲夏夜,有着迷人神奇地气息。幻境中的一
切,神奇美好,梦幻无比。青春的音调,让人觉得有一种狡黠的快乐。也正是门
德尔松17岁的年华所挥洒的具有年龄特征的音乐种子。与舒曼的《梦幻曲》相
比,更富有青春的活力和朝气,但也不失青春的灵气。
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无疑为世界的音乐史增添了一笔无价的瑰宝。也
是一个历史性的新开端。自此,音乐有了新灵魂。那一个个天才般的音乐家们,
用他们的生命写着动人的乐章。浪漫主义的音乐就像一个个跳动的精灵存在于历
史的长河中,经久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