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二)
翻译研究的语域分析模式

论 模式 ( Ha l l i d a y, 1 9 9 5 / 2 0 0 5 / 2 0 0 7, 1 9 9 9; Ha l l i d a y&
p o r t a n t c o n c e p t s o f r e g i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i .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r e g i s t e r a n d r e c o n s t uc r t i o n o f r e g i s t e r ,a r e d e i f n e d, a n d a
[ 关键词 ] 语域 思想 ; 两面性假 设 ; 语 域 分析 三级模 式 ; 语 域创 建 ; 语 域 重 建
[ 中图分 类号 ]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献编 号 ] 1 0 0 2 — 2 6 4 3 ( 2 0 1 4) O 1 - O1 0 2 - O 6
J o u r n a l s P u b l i s h i n g C e n t e r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
Re g i s t e r An a l y s i s i n Tr a ns l a t i o n St ud i e s
GA0 Sh e n g - we n
(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S u n Y a t -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2 7 5 , C h i n a/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1.关于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
进行语篇分析有多种方法。
美国著名语篇分析学者斯夫术(D.Schiffrin) 在《语篇分析途径》(Approaches to Discourses 1994)—书中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互动社会语言学(in teractio nal sociolinguistics) 、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语用学(pragmatic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
韩礼德的理论框架成了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语言的工具,我国有很多语篇分析学者都是韩礼德的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如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等。
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在翻译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因为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地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有:《语篇与译者》(Hatim & Mason, 19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Bell,1991)、《换言之:翻译教程》(Baker,1992)、《译者即交际者》(Hatim&Mason,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Hatim , 1997)以及《再论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式》(House,1997)。
用韩礼德的语言和话语分析模式探究法律英语的翻译

用韩礼德的语言和话语分析模式探究法律英语的翻译
潘永霞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0(000)035
【摘要】韩礼德的语语分析模式,建立于他所命名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本文拟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话语
语义和词汇语法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从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和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等三种元功能相互联系的角度,以及如何透过词汇语
法中的及物性、情态、主位--述位/衔接实现原文和译文话语语义(discourse semantics)所包含的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等三种元功能的对等,以求让
后来的法律翻译人士从宏观上更加把握法律英语的特点,最终达到法律翻译更准确、地道.
【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潘永霞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浅析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以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和诺德文本分析模式为例
2.用韩礼德的语言和话语分析模式探究法律英语的翻译
3.从学科话语特征破解学科
教育的困境——韩礼德《科学语言》对话语深度研究的启示4.从学科话语特征破解学科教育的困境——韩礼德《科学语言》对话语深度研究的启示5.韩礼德语言研究取向之哲学溯源——《韩礼德的新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取向》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作者:王旭光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9期【摘要】语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50余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开始,它便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
掌握好语篇分析对英语翻译大有帮助。
本文首先分析了语篇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其次,就翻译与语篇分析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篇分析模式意义1 前言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是近30年来从美国发源起来的一门学科,虽然发源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基于语篇语言学来看,任何语篇都是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也是意义与结构的统一体。
为了有效地保障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所以,应该在语篇层次上进行翻译。
本文就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2 语篇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语篇语言学主要包括句子间的语义连贯和语句衔接,语篇的信息度、指向性,句子的会话结构、句际关系、排列关系,语篇的结构等。
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语法学等学科与语篇语言学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语篇的重要特征主要有两个,分别是“连贯”和“衔接”。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存在于语篇的底层,也是语篇特征的重要部分,语义连接是利用逻辑推理来将其连贯起来。
衔接将语篇的表层结构有效地体现出来,是一个语义概念。
诸如省略、替代、照应等语法手段和如同现关系、复现关系等词汇手段都能够将语篇结构上的衔接表现出来。
语篇分析方法至今都还没有标准的、公认的、统一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基本都是在实例分析之上来归纳、总结、分析语篇分析方法。
3 翻译与语篇分析的关系译文语篇是翻译的最终产品,而原文语篇是翻译的直接对象。
由于构成语篇的各下级部分之间都是存在着较大的结构联系和语义联系,将其形成为有机的语篇整体。
语篇涉及的各种联系被称之为“连贯”;翻译实际上就是重构和识别各种联系的过程。
因此,语篇连贯在翻译内容确立、翻译表达、翻译理解中都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拉波夫语篇分析英语叙事文体模式的教学策略

学法指导摘要:本文探讨拉波夫语篇分析模式在英语阅读叙事文体中的运用,旨在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能力及应考能力。
关键词:拉波夫语篇分析模式;英语;叙事文体一、拉波夫语篇分析模式研究价值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bov,1927-)是社会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主张把语言放到社会中去研究,建立起一套富有特点的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语言学研究方法多样化起了促进作用。
目前,备受语言学界推崇的建立语料库及进行数据化量化分析等做法无不源于拉波夫的定量分析法。
拉波夫提出了著名的叙事文体六组分析模型,把完整的叙事分成六个部分,分别是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评议(Evaluation)、结果或结局(Result or Resolution)和回应(Coda)。
每个部分可通过不同的问题表证来阐述。
二、拉波夫语篇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笔者在高中阅读理解叙事文体专题复习中,运用了拉波夫语篇分析模式进行教学,收到效果良好。
本文选用了2020年广州市统测阅读理解语篇,以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为理论依据,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该篇阅读理解主要记叙了上周日,Iris一家突然遭遇了沙尘暴,而Iris的爸爸去田里看家畜还没回来,Iris急忙呼喊爸爸回家,又一遍遍地按汽车喇叭好让父亲听到。
最终父亲平安找到了车,一家人躲过了沙尘暴。
整个故事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是典型的叙事结构,符合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六要素。
1.点题点题是叙述者在叙述前对整个故事的概要总结,让读者知道“What was this about?”或“What was the narration(of the story)about?”Iris一家住在风沙很大的地方,每天不得不用头巾蒙住嘴,才不会吸入灰尘,在空气很糟糕的日子里,他们呆在家里帮妈妈把湿床单盖在窗户上,防止风沙进入。
英语阅读中语篇模式的应用

英语阅读中语篇模式的应用加强英语阅读中语篇模式的应用[摘要] 本文探讨了语篇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价值。
笔者通过介绍几种常见的语篇模式,并结合高中新课标英语教材和高考阅读理解中的文章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语篇模式理论指导阅读实践,优化阅读教学的高效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语篇模式英语阅读高效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步骤进行,即按字、词、句、篇章的顺序,先讲生词,语法,然后通过句子分析来解释翻译课文,而忽视对文章整体篇章的综合理解。
传统阅读课教学以词汇为核心,注意语法讲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要求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变的更加重要。
学习一门语言主要的目的就是阅读。
长期以来,英语的阅读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门之一。
过去的研究者注重传统阅读过程、图标理论和互动理论的研究。
但是研究者忽视了:为什么阅读者的阅读成绩高与低的原因的研究。
随着语篇语言学的理论在西方的兴起,语篇模式教学法已进入高中英语教学课堂。
语篇模式(textual pattern)是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
Hoey (1983: 31) 将组织模式定义为“构成语篇(部分语篇)的关系的组合”。
语篇的组织模式作为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指语篇中各个主要成分的组合结果,是人们语言交际中互相遵守和期待的“语言组织”(Linguistic consensus)(Winter, 1944:55),在语篇的生成与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中可能存在许多语篇模式,但常见的模式如下:1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该模式结构一般由情景(situation)、问题(problem)、反应(response)或解决(solution)、评价(evaluation)或结果(result)组成。
一般来说,问题—解决模式结束的标志是对“问题”提出肯定的解决办法,而否定的评价则标志着另一轮“问题”的开始。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摘要: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
作者以功能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要求译者透彻地分析和准确地理解源语文本及其功能与翻译目的,从而帮助译者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分析模式;功能翻译理论;源语文本分析;功能;翻译目的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德国功能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她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以下简称《模式》)。
她的功能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老师卡塔琳娜·赖斯的影响。
此外,德国功能学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还包括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其核心思想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
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也是功能学派理论之一,她认为翻译是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1]。
《模式》中提出的文本分析模式始终是以翻译为导向的,即无论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还是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都要紧紧围绕翻译功能。
虽然诺德在《模式》中提出的关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理论与赖斯、弗米尔和赫尔兹-曼塔里的理论大有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功能翻译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更加注重分析源语文本的特点。
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诺德深受德国功能主义的影响,她认为原文和目标文本首先是“忠实——自由——对等”的关系。
通常人们都期望翻译能够“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所有相关特点,并且期望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对等。
人们习惯将对等概念等同于忠实概念,所以不遵守对等标准的目标文本在原则上被认为是不恰当的翻译。
因此,逐字翻译和直译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翻译,因为它们“过于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特点。
另外,改译、自由重写和意译同样不被视为翻译,因为它们对原文处理的自由度太大。
“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而是由译文目的所决定。
英汉翻译中的语篇分析

Tx oko rnl i (98 ;奈 达 的 S l ad et o Ta a o b f s t n 18 ) te n y
Ds u e (18 , S n , Sne Ta ltn ior c s 9 3) / s es , rna i g s o
“ 语言应能够解 释我们所有 的经历 ,把我们 周围的世界和内心世界 ,以及我们 自己的思维过 程的无数不同的现象缩减为可处理的几种现象类 型 :过程 ,事件和行为的类型,事物 ,人和团体
指出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对原文及物性结构和语篇谋篇机制的分析,将有助其准确把握和忠实再现原文语篇的语言
特 色,压其独特的表 达方式 背后所 隐藏 的丰 富而深刻 的 内 在含 义。
关键词 :英汉翻译 ; 语篇 分析 ;压 物性结构 ; 谋篇机制
[ 中图分 类号 ]
9 0
[ 文献标识码 】 A
pe eso n i flrpo u t no sl g ii lrsa di rfu d i l i m n en a rhn ina df t u e r c o i i us cf t e n spoo n mp  ̄t ah d i f t n t u t i o u d ret h. Ke r s ywod :E—C t nlt n iso rea ayi;t nivt t cue oeied vc r sa o ;d cus nlss r s i s u tr ;c hs eie a i a t y r i v
德把语言所具有的这种功能称为语 言的达意功能 ( etn ntn ,即表达概念的功能:把现实 i aoa f co) d i lu i 世界或想象世界 的事情说 出来 ,对某些人 、物、 动作、事件 、状态有所描述 。而语言的这一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知识一、导论20 世纪90 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在翻译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语篇分析法侧重于描述语言意义交流及建立社会和权力关系的运作方式。
翻译研究中, 最具影响力的语篇分析模式当数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后,对翻译研究那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无疑注入了一塘清水,尤其对中国翻译界挥之不去的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翻译研究者把语篇分析引入翻译研究后,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版了几部重要作品,主要有:J uliane House 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种重访模式》( Translation QualityAssessment : A Model Revisited ) ,[ 1 ]Mona Baker 的《换言之: 翻译教程》( In Other Words :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 ,[ 2 ] Bell 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 ,[ 3 ] Basil Hatim和Ian Mason 合著的《语篇与译者》( Discourse andthe Translator ) [ 4 ] 和《作为交际者的译者》(The 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 ,[ 5 ] Basil的《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 Translation Theoryand Cont rastive ) 。
[6 ] J uliane House 通过对原文和译文进行语域对比分析以确定译作评估模式,并分析了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 和隐形翻译(coverttranslation) 。
显性翻译自称不是翻译,隐形翻译则被定义为在译语文化中享有和源语文本平等的地位。
Baker 探讨了翻译中语言各层次尤其是语篇和语用层次上的对等。
Basil Hatim 和Ian Mason 将符号层上的语篇融入其翻译研究模式,代表了更广泛意义上的话语观。
在我国,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的应首推黄国文和张美芳二教授。
黄国文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年第7 期上发表的《导读: 关于语篇与翻译》[ 7 ]一文是对一组语篇与翻译的专题文章写的导读,这标志着语篇翻译在我国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
黄国文、张美芳在《中国翻译》2002 年第3 期上发表的《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8 ]在笔者看来,则是语篇翻译研究的宣言书,标志着语篇翻译学研究在中国的正式成立,因为该文指明了语篇翻译研究的学科概念、研究范围、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后来,黄国文又相继发表了多篇文章,就语言的经验、逻辑、人际、语篇功能对唐诗英译来稿日期:2003 - 04 - 07作者简介:袁文彬(1973 - ) ,男,湖北监利人,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作了详细论述,开创了翻译研究的崭新领域,把语篇翻译研究推向了高潮,为翻译研究朝纵深方向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至今方兴未艾,成为翻译研究中的又一重镇。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More: /peixun/ Edit:英语培训More:yypxjgwk 所以,在大学的翻译系或翻译学校里,都把同声传译和即席传译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此外,译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业余活动,如体育运动、娱乐游戏、从事业余研究和写作等。
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以胜任口译这一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工作。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