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与翻译6

合集下载

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类型的划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类型的划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类型的划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姜智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0018)=摘要> 本文阐述了德国的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

认为: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是语篇,而非字、词、句等语言单位。

因此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

其代表人物莱斯就从功能的角度将语篇划分为三种:信息资讯型、表意抒发型、呼唤号召型,并从三种不同的语篇类型来探讨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 语言功能;语篇;翻译一、语篇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是交际,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会根据交际情景和目的的需要,将语言符号组成连贯的语篇,以完成某个或某几个交际功能。

篇章语言学把语言的研究从句扩大至篇,因此语言的功能便重新释义为语篇的功能。

而对语篇功能的划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布朗(1983:1)曾指出语篇的两大功能:transacti on al和i nteracti ona,l前者指表达某种内容的功能,后者指表达某种社会关系及个人态度的功能。

以H 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篇有三种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篇章组织功能。

N e wmark(1988:39-44)认为语篇有五种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学功能,元语言功能。

对各家之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学家所关注的是以下三方面:语言本身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功能;语言作用于读者、听者所产生的效果;以及针对语言结构机制的某些功能。

二、语篇类型的划分H ati m(1990)认为:语篇是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某种修辞目的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交际功能。

所以语篇类型是根据其功能来划分的。

德国功能派的代表人物莱斯(K.R ei ss)从功能的角度将语篇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咨讯型语篇(I n for m ative text),表意抒发型语篇(Expressive text),呼唤号召型语篇(Vocati ve text)。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翻译是语言之间的桥梁,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语言的文化和思想。

在翻译过程中,对等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对等。

在翻译中,对等关系主要有两种,即文本内对等和文本间对等。

文本内对等是指源语篇和目标语篇在语篇层面上的对等,这种对等的是语言内部的关系,例如句法、词汇和语义等。

而文本间对等则是指源语篇和目标语篇在超语篇层面上的对等,这种对等的是语言之外的因素,例如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翻译中的对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本功能文本功能是指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所起的作用。

在翻译中,源语篇和目标语篇的文本功能应该尽可能地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原文中的警告、提示和呼吁等功能在翻译后应该保持不变。

文本结构文本结构是指语篇的宏观组织形式,例如叙事结构、论证结构和描述结构等。

在翻译中,源语篇和目标语篇的文本结构应该尽可能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翻译小说时,应该注意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场景描写等方面,保持原文的叙事结构。

文本风格文本风格是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例如用词、句式、语气和修辞等。

在翻译中,源语篇和目标语篇的文本风格应该尽可能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例如,在翻译诗歌时,应该注意韵律、节奏和意象等方面,保持原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中,对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这种自由度允许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以适应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文化背景。

然而,这种自由度并不是无限制的,它必须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为前提。

自由度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保证对等的前提下,适当的自由度可以使翻译更加流畅、自然和易于理解。

它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原文的精髓,并将其融入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中。

同时,自由度还可以使译文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翻译显化研究

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翻译显化研究

谢谢观看
其次,翻译策略也是影响翻译显化的重要因素。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充 分考虑目标读者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例如,在 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适当进行显化 处理,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翻译显化及其影响因素
此外,文本类型也是影响翻译显化的因素之一。不同文本类型需要不同的翻 译策略。例如,在翻译新闻报道时,译者需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避免过多的显化处理;而在翻译广告文案时,译者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目标读者 的情感需求,适当进行显化处理,以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翻译显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跨领域研究将是未来翻译显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研究者将跨越不同领 域,对翻译显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例如,可以将翻译显化与文学、心理 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显化现象 及其本质。
翻译显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数据分析也将在未来翻译显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语料库的不断扩 大和文本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大规模语料库 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翻译显 化研究
01 引言
目录
02
翻译显化及其影响因 素
03 翻译显化研究现状
04
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 的翻译显化
05
翻译显化研究的未来 发展方向
பைடு நூலகம்
引言
引言
翻译显化是指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中的隐含信息在目标语言中明确表达出 来的过程。这些隐含信息可能包括文化背景、角色关系、情感色彩等。翻译显化 的研究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功能语篇分析视角 下,翻译显化研究能更深入地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显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1.关于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

进行语篇分析有多种方法。

美国著名语篇分析学者斯夫术(D.Schiffrin) 在《语篇分析途径》(Approaches to Discourses 1994)—书中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互动社会语言学(in teractio nal sociolinguistics) 、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语用学(pragmatic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

韩礼德的理论框架成了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语言的工具,我国有很多语篇分析学者都是韩礼德的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如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等。

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在翻译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因为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地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有:《语篇与译者》(Hatim & Mason, 19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Bell,1991)、《换言之:翻译教程》(Baker,1992)、《译者即交际者》(Hatim&Mason,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Hatim , 1997)以及《再论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式》(House,1997)。

语篇分析与翻译

语篇分析与翻译

一、翻译下面的段落(75%)(1)将下文译成中文:UK Borders Act 2007Be it enacted by the Queen’s most Excellent Majesty, by and with the advice and consent of the Lords Spiritual and Temporal, and Commons, in this present Parliament assembled, and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same, as follows:Detention at ports1 Designated immigration officers(1) The Secretary of State may designate immigration officers for the purposes of section 2.(2) The Secretary of State may designate only officers wh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hinks are—(a) fit and proper for the purpose, and(b) suitably trained.(3) A designation—(a) may be permanent or for a specified period, and(b) may (in either case) be revoked.2 Detention(1) A designated immigration officer at a port in England, Wales or Northern Ireland may detain an individual if the immigration officer thinks that the individual—(a) may be liable to arrest by a constable under section 24(1), (2) or (3) of the 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 1984 (c. 60) or Article 26(1), (2) or (3) of the 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Northern Ireland) Order 1989 (S.I. 1989/1341 (N.I. 12)), or(b) is subject to a warrant for arrest.(2) A designated immigration officer who detains an individual—(a) must arrange for a constable to attend as soon as is reasonably practicable,(b) may search the individual for, and retain, anything that might be used to assist escape or to cause physical injury to the individual or another person,(c) must retain anything found on a search which the immigration officer thinks may be evidence of the commission of an offence, and(d) must, when the constable arrives, deliver to the constable the individual and anything retained on a search.(3) An individual may not be detained under this section for longer than three hours.(4) A designated immigration officer may use reasonable force for the purpose of exercising apower under this section.(5) Where an individual whom a designated immigration officer has detained or attempted to detain under this section leaves the port, a designated immigration officer may—(a) pursue the individual, and(b) return the individual to the port.(6) Detention under this section shall be treated as detention under the Immigration Act 1971 (c.77) for the purposes of Part 8 of the Immigration and Asylum Act 1999 (c. 33) (detained persons).《英国边境法案2007》本届议会上下两院议员提议﹑通过并授权并经女王陛下批准制定本法案:口岸拘留第一节移民局官员的委派(1) 基于以下第二节的目的,内阁大臣可委派移民局官员(2) 具备如下条件的移民局官员,内阁大臣方可委派:(a) 符合工作目的(b) 经过相应的培训(3) 委派(a) 可以是长期的或者临时的(b) (上述两种委派)可以撤销第二节拘留(1)在如下情形下,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口岸委派的移民局官员可以对个人实施拘留行为;(a) 根据《警察与刑事罪证法案1984》(第60章) 第24节(1), (2)或(3)或者《警察与罪证法令1989》(北爱尔兰)(S.I. 1989/1341 (N.I. 12) )第26条(1), (2)或(3)规定,该嫌疑人可由警方逮捕,或者(b) 该嫌疑人正受到警方通缉(2)委派的移民局官员在实施拘留行为时(a)必须尽实际可能尽快安排警方前来处理;(b)为了避免嫌疑人脱逃,或者可能对其本人及其它人造成人身伤害,可以对嫌疑人实施搜身行为,并扣押任何可用于前述行为的物品(c)必须扣押嫌疑人身上搜查得到的任何可能的犯案罪证(d)在警方到达情况下,必须将嫌疑人及搜查得到的物品移交警方(3)此节规定下,对嫌疑人实施的拘留时限不得超过三个小时(4)此节规定下,委派的移民局官员为了执法目的,可以使用合理的强制手段(5)此节规定下,委派的移民局官员拘留或者准备拘留的嫌疑人离开口岸的情形下,委派的移民局官员可以(a)追捕嫌疑人并(b)将嫌疑人遣送回口岸(6) 基于《移民及政治庇护法案1999》(第33章)第8节(受拘押人部分)规定的目的,此节规定下实施的拘留行为等同于《移民法案1971》(第77章)的规定下实施的拘留行为(2)将下文译成中文:First stop for most visitors to Thailand is Bangkok, a clamorous, often maddening city thatcan inspire a gamut of emotions-- loathing, despair, humor, and even affection-often all within minutes of each other. The country's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center, this steamy, chaotic place is hard work for the visitor, but its rewards are outstanding. Here you'll find magnificent temples and palaces, world-class restaurants, intriguing museums, and an unrivaled nightlife. The rising sun striking riverside temples along the Chao Phraya River (昭披耶河) — the city’s main watercourse -- is one of the great sights of Southeast Asia.After Bangkok, head to the countryside, a place that both soothes and dazzles. In some cases, you'll find it an almost clichéd reckoning of one’s notions of Southeast Asia: extraordinary temples done in wildly flamboyant architectural styles; centuries-old cities of powerful, long-gone empires; fruit-laden boats gently rowed down calm canals: caparisoned elephants heading parades in northern villages: multicolored kites fluttering below clear blue skies: lush paddy fields being worked by plow-pulling oxen; and expansive plantations of rubber trees, coconut palms, and bananas.Some visitors travel farther along the coast to the rugged and beautiful island of Ko Chang (阁昌岛), Thailand’s second largest island and reckoned by some to be the kingdom’s next tourist hot spot. South of Bangkok, the beaches and islands that string along and off the Malay Peninsula are peerless in Asia -- sparkling and shimmering tropical gems that are extremely popular with foreign visitors.多数游客到泰国旅游,第一站是曼谷。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

2004年1月第28卷第1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 niv 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January2004Vol.28N o.1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袁文彬(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韩礼德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为众多翻译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他们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

休斯通过译文和原文的语域分析以确定译作评估模式,区别了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贝克探讨了翻译中语言各层次包括语篇和语用方面的对等;哈迪姆和梅森将符号层的语篇模式融入其翻译研究,实现了语篇翻译研究的符号学转向,代表了更广泛广阔的语篇翻译观。

个案分析显示,语篇翻译模式操作性强,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批评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当然,这一理论也存在不足,需要完善,若能将语篇翻译的内部系统与更广阔的外部系统如政治、文化语境等结合起来,它必将展示更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4)01-0101-08一、导论20世纪90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在翻译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语篇分析法侧重于描述语言意义交流及建立社会和权力关系的运作方式。

翻译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语篇分析模式当数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后,对翻译研究那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无疑注入了一塘清水,尤其对中国翻译界挥之不去的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翻译研究者把语篇分析引入翻译研究后,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版了几部重要作品,主要有:Juliane House的5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种重访模式6(T r anslation Q uality A ssessment:A Model Revisited),[1]M ona Baker的5换言之:翻译教程6(I n Other Wor ds:A Cour se Book on T r anslation),[2]Bell的5翻译的理论与实践6(T ranslation and T r anslating),[3]Basil Hat im 和Ian M ason合著的5语篇与译者6(D iscour se and the T r anslator)[4]和5作为交际者的译者6( T he r anslator as Com municator),[5]Basil 的5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6(Com munication across Cultur es:T r anslation T heory and Contr astiv e)。

浅谈语篇分析与翻译

浅谈语篇分析与翻译

浅谈语篇分析与翻译作者:李娟娟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语篇分析对正确理解文章以及翻译有着很大的作用,而翻译工作的重点恰恰是要向读者传递最完整的原文意义。

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语篇分析相关知识、提高语篇分析能力,来促进翻译能力的发展。

本篇文章就从语篇分析与翻译的联系及其作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语篇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0-0258-01一、前言语言,是富有层次的信息系统,语篇则是其中最高结构层次,同时也是最大的翻译单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能否成功。

语篇分析也是一门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并逐渐形成的专门用来研究交际语言使用情况的学科。

翻译工作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因素,比如说文本功能、翻译目的等,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实现翻译工作的目的,译者就需要做到以上各方面。

二、语篇分析语篇这个词的概念非常广泛,它既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首诗、一个对话等。

黄国文曾这样描述语篇——一是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语篇分析,则是指对超出单句长度的语言段落进行的分析,它用于研究语言及其情境之间的关系,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的相关问题都属于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涉及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语篇的理解,重点在于分析语篇表达意义的方法,第二层次是用于评价语篇能否达到目的,为了达到语篇的目的,就不止要分析语篇本身,还要对其语境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分析者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甚至需要对语法在特定情景中的应用做出分析。

三、翻译翻译是指能够准确通顺地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将相对陌生的形式转变为熟悉的能被理解的形式的过程。

它包括语言、文字、图形等翻译。

“翻”是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译”则是在实现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明白另一种语言的含义。

翻译工作主要包括理解、转换、表达这三个环节,显而易见,理解是指准确无误地了解原文的含义,转换是通过各种翻译技巧的使用实现口译或者笔译的形式将原文蕴含的信息转换成译文中的信息,表达则是以全新的、被人熟悉的语言系统重新准确地表达出来。

语言学应用于翻译

语言学应用于翻译

语境与翻译
01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语境是理解语言意义的关键,对翻译的影响非常大。在翻译过程中,译
者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并准确地将其传达给目标语言
的读者。
02
语境的把握
为了准确地把握语境,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同时,还需要根据上下文、语言和非语言的线索来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和
03
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关注语言与语境的相互作用 以及语言的意义。
分类
语用学可以分为理论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理论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普遍规律和原则, 而应用语用学则更关注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具体运用。
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可以帮助译者理解语言的使用 环境和说话人的意图,从而更准确地 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
02
语义学与翻译
语义学的定义与分类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意 义,包括词汇意义、短语意义、句子意义等。
语义学可以分为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语用 语义学等不同领域,分别研究词汇、句法和语用 层面的意义。
意义。
03
语境与文化传递
在翻译中,文化传递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语境是文化传递的关键。通
过把握语境,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传递给目标
语言的读者。
04
句法学与翻译
句法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句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 究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则,以及词与 词之间的关系。
分类
句法学可以分为词法(研究词汇的构 成和变化)和句法(研究句子结构和 句子之间的关系)两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Even more important, she has control over the finances of the party.
Halliday(1994:82)把情态附加语分为两类:语气
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
Halliday & Matthiesen(2004:129-131)把评论附加 语分为两种: 对命题的评论 对言语功能的评论
隐性的表达方式:
(3)Frankly, Kris didn’t want to know. (4)Presumably, Alison has bought a new car.
Biber et al(1999:130-132)把立场状语 (stance adverbial)分为四类:认知立场状语、 态度状语、文体状语和混合类。
(6)Certainly, she consults her lawyer regularly. (7)Rightly, John returned the money.
Quirk et al的文体外接语的范围比较广, 包括了副词、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各 种非限定小句和限定小句等。例如:
(8)In short, he is mad but happy. (9)Putting it bluntly, he has little market value.
显性的外接语 Frankly, I am tired。 疑问句
Frankly, is he tired?
在正式的文体中,评论可以由从属小句的 形式来体现,例如:
(5)If I may say so without offence, your writing is immature. Quirk et al (1985):评论附加语不仅仅是 对整个命题的评论,而且还可以对部分命 题评论,例如:
(17)In fact, students told me that they preferred to work with written sources of input.(事实)
(18)At about this time there is, generally, a complete revolution in the public opinion of the whole 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ally all of the workmen who are working under the old system become desirous to share in the benefits which they see have been received by those working under the new plan.(有效性,事实)
这里使用自建的英语法律语篇和学术语篇语料库,比较了两 种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
法律语篇语料库: 236 378词 学术语篇语料库: 182 902词。 采用Halliday和Matthiessen的评论附加语系统,对 评论附加语进行检索,情况如下表所示:
(杨,2006)
学术语篇的作者在使用评论附加语来表 示自己的个人观点和判断时,首先关注 的是命题的事实、自然程度、有效性和 明显程度。例如:
(10)He was drunk, if you ask me. (11)To be sure, we have heard
many such promises before.
(12)What is more remarkable, he manages to inspire confidence in the most suspicious people.
内容外接语:表达对语句及其真实程度的观察, 包括内容真实性条件的程度(如:really, certainly)和内容的价值判断(如: understandably, wisely)。
Quirk et al(1985:620-621)还将表示真实程 度的内容外接语细分为三类:(a)确信;(b) 怀疑和(c)对事实的判断; 把价值判断细分为两类:(a)对叙述的评价 (通常是对主语的判断)和(b)对行为的判断。
(19)In attempting this task I touch, inevitably, questions of motive, on which spectators are liable to error and are not entitled to take on themselve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final judgment. (自然程度) (20)Clearly, since the set of coalitions has been enlarged with respect to the field, the following inclusion holds. (明显程度)
Hale Waihona Puke 例如:Sadly, the storm destroyed the entire tobacco crop. 但是:She sat sadly in her room.
The doctor, unfortunately, hasn’t left an address.
Halliday (2004) 进一步把言语功能类细分为修饰型 (qualified)和非修饰型(unqualified)。 修饰型的言语功能评论附加语: generally speaking, 非修饰型的不能后接“~ speaking”。 Halliday (2004)的评论附加语系统如下图所示:
(杨,2006)
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
评论附加语(comment adjuncts)是一种重要 的词汇语法资源,经常用来体现说话者/作者对
整个命题或部分命题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说出完全客观的 话,也难得有一个语句能说是完全客观的。
显性的表达方式: (1)I tell you frankly that Kris didn’t want to know. (2)I presume that Alison has bought a new car.
Quirk et al(1985:615)把评论附加语称为外 接语(disjunct),并分为两类:文体外接语 (style disjunct)和内容外接语(content disjunct)。
文体外接语表达说话人对叙述内容的文体和形式 的评论,包括情态和方式(如:truthfully, if I may say so)以及尊敬(如:personally, in broad ter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