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保险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保险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保险体制改革,保险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动保险业的发展和促进我国保险市场的形成。随着保险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保险企业已由最初的一家发展到现在的八十多家,竞争日益加剧,保险市场的监管也逐步完善,我国保险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我国保险市场仍面临问题如监管体系缺乏所引其的竞争不公、保险业发展不平衡、在保险发展滞后、保险中介人市场不完善等诸多许多问题。我们需要找出对策,借鉴外国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的方法,从而推动我国保险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保险市场问题对策现状

一、保险市场的现状

保险企业已由最初的一家发展到现在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区域性的;既有国营

性的,又有独资合资的。保险初级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整体保险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逐步被推向市场,在竞争中

求发展、求生存、与之相适应,用工制度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企业将会通过

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导致了职工就业风险,也增加了职工的风险意识,从而引

导了国民保险素质的提高,对保险的认识正在逐步改变,保险已深入到每一个方

面。同时,保险市场的建设也逐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方法,行业协会等

正从各个方面建设加强。

(一)

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二)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 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

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

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三)

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四)

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

,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保险市场的问题

(一)市场监管体系缺乏,市场竞争不公平

现在我国保险市场中,独立的保险企业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国外的数十家保险企业虎视眈眈,我国巨大的保险潜力,将不可避免地使市场竞争加剧,而偌大的保险市场却缺乏独立完善的监管机构,我国部分省(市)保险企业成立了民间群众组织形式的同业公会,但这种行业协会法律责任不明对各成员的约束力不大,对整个保险市场的运作缺乏整体的监控调节。保险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保险市场的不平等性处处显示各种保险企业费率、税率、条款、规政策互不一致,不合理、不合法行为时有发生。当前,中国保险监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1、保险监管发展不成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十1998年成立,时间不长,在保险监管方面还缺乏经验。

2.1,2、保险监管目标有局限性。保险监管通常比较重视对保险公司的监管,目标往往是为了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这样必定导致保险市场其他方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保障,

从而造成了保险监管目标的局限性问题,不利于保险业的发展

2.1.3、保险监管存在信息不充分的问题。与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充分问题类似,政府在实施保险监管时同样存在信息不充分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充分问题的存在,导致政府实施保险监管时,在提出保险问题与采取保险方法等方面存在困难。

2.1.4、保险监督的外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对于保险公司公布的报表和其他数据资料的正确性、准确性、真实性等方面,保险监管机构缺乏必要的外部审计制度,导致保险行业在数据准确性方面普遍存在虚假问题。

2.1.5、保险监管人员素质方面存在问题。在业务知识方面,很多保险监管从业人员保险监管知识缺乏,导致保险监管方面存在漏洞等问题。

(二)保险中介人市场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保险市场不仅仅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两个基本要素的组合,还要有保险中介人活动其中,保险中介人是保险人、被保险人信息沟通的桥梁,对推动保险市场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保险中介人素质良莠不齐,整体水平不高。一般来说,保险代理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等,而保险经纪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经纪人应具备较高的保险理论水平,扎实的保险业务技能,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公估人须由一些专业检验水平的专家来担当、我国目前这样人才缺乏。保险中介人在我国立法较为滞后,保险中介人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但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始终未给予足够重视

2,2,1、我国保险中介发展不平衡

我国目前选择的是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体的中介制度模式,但该模式却导致了我国保险中介发展不平衡。首先:个人兼业代理人快速发展,而专业代理人却发展缓慢;其次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发展相对缓慢。使我国的保险中介市场只停留在最底层的发展水平上,严重阻碍了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的融通作用,进一步也阻碍了保险市场的发展

2.2.2、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观念淡薄

围追著眼前利益,保险中介机构紧紧围绕的是保险公司和大客户,根本没有意识对社会公众宣传自身品牌和功能,导致社会公众对其人制度和接受度低。从社会公众角度来说,相当多的人对保险中介机构的性质、地位、作用及经营的业务几乎不了解

2.2.3、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保险中介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保险经纪和公估从业人员人数少,经验全发,技术水平低,与业务发展要求相距很远。按照有关规定,对保险中介机构的员工持证率有相应要求,但市场上绝大部分保险中介机构的持证率低。

(三)保险业发展不平衡

首先,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全国各地保险业发展的不平衡。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供给主体较多,业务规模较大,市场竞争激烈,而一些中西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条件较差,人们的保险观念比较薄弱,保险需求不旺。

其次,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保险业务的开展主要在城市,城市的保险需求相对较大,而占人口绝大比重的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保障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保险意识薄弱,保险需求小。

再次,人寿保险业发展相对落后。在世界各国的保险市场体系中,寿险业处于主导地位,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寿险业则明显落后非寿险业,寿险份额仅为30.4%,寿险深度也只有0.3%,是寿险深度最低的十国之一。

(四)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

一个完善的保险市场应由原保险和再保险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但目前我国在保险业仍

然存在着“体制不规范,分保手段单一、国内做法和国际惯例不尽一致”等问题,使原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难以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原保险市场的发展再保险市场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再保险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再保险公司,而且包括再保险经纪人。再保险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保险业务,需要再保险经纪人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在承保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时,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往往需要由再保险经纪人提供技术帮助。在国际上,大部分再保险人的业务都是通过再保险经纪人来办理的。近几年来,尽管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再保险经纪人发展却相对缓慢,成为制约再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成立国家再保险公司迫在眉睫。

(五)公众风险意识较弱,投保意愿不高

传统观念是公众保险意识淡薄,在我国公众的保险意识中,人是最重要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尤其是当事人不幸身故时,大部分人都吃有一种“人都没有了,还要钱干嘛“的观念。事实上保险的重大意义在这实现得以凸显,有了保险,胜者能够在物质上得到保障,是这一特殊的方式承担对生者最后应尽的责任。但中国人说话办事都图个吉利,对不好的事情不比较忌讳。因而一谈及保险似乎预示着不想的事发生,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将保险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有人是上门的保险营销为不吉利,甚至过出保险营销员禁止入内的牌子。

(六)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保险业在营销观念上有了进步和提高,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长期以保险公司为中心,没有切实考虑到广大的保险客户,在险种设计、保险的销售等方面不够贴金保险客户的需求。第二对市场的分析和把握不足,中国保险公司很少投入物力和财力进行市场调研,以致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心理不清楚,社会需要什么产品不清楚第三由于进入门槛低,一些地方保险代理人称为下岗职工在就业的重要渠道,而不少保险公司有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方式,造成代理低水平营销,很快就被淘汰出局。人员的高速聚集,已成为保险代理人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保险代理人又不属于保险公司员工不想寿保险公司任何福利,完全依赖业务提成,造成行业短期行为凸显,一些保险代理人急功近利,误导消费者投保,产品售后服务又跟上,最终造成保险纠纷,使保险代理人的设会形象被毁,进而影响保险的发展。三、针对我国保险市场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本身并不绝对排斥国家和政府的行政管理,良好的监管能够发挥国家强制力来为保险行业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条件。但是,在应该让市场经济自由调节的问题上实行过分集中化的行政管理,一定会阻碍保险业务的发展,也打击了保险企业经营的积极性。保险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法人,应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能够自主独立地决定自己经营的方针和政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保险监管机关不应干预保险企业的经营行为,只要其经营行为不违反社会公众利益、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就不应破坏了其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权利。

3.1.1

监管部门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行文审批与市场整顿,使得不断的审查、检查等工作占用

了大量的监管资源,并希望以此解决违规问题。但是,监管部门审查、检查工作依据的是保险企业报送的材料,这些材料有相当程度的虚假成分。

3.1.2.

监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防范违规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处罚上,强调对交易双方之间矛盾纠纷的解决,而不看重对矛盾问突从根源上的疏导,未能意识到创造良好的保险文化环境、培育良好的保险土壤的重要性。

3.1. 3.

监管部门调控非良性竞争的手段单一,重点是通过制定政策、统一指导价格、统一行为指引、业务发展指引等来防止企业主体间形成恶性竞争,使保险公司产生惰性,会不自觉地对监管部门的决策和动向产生依赖,长此以往,保险企业在服务和产品的创新方面失去主动性和灵活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难以做出迅速的反应。

3.1.4

寿险市场目前至关重要的是健全和完善保险法规,制定和完善保险法的实施细则及有关法规条例和办法。政府对寿险业监督应行驶实体性监督原则,不仅要严格审批要设立的公司,而且对已成立的公司的承保、赔付、财务、经营都要认真审定。其次,严肃法制尊严,严格贯彻保险法规。监管部门应引进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清理非法经营人寿保险机构和组织,

完善寿险市场的竞争秩序,对违规违法的经营行为予以界定,明确惩罚标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再者,进一步发挥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减少破坏性、自守性竞争带来的共同风险和损失,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最后,企业必须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强内控机制。

(二)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保险中介人市场

保险中介人是保险市场竞争的产物,是市场要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险市场越发达,保险中介人市场就越完善,并且保险中介人市场的发展会推动保险市场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今后,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大对保险中介人的监管力度,同时各地应尽快建立并完善保险行业自律组织,通过制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摆脱潜在的恶性竞争,保持市场稳定。此外,在优先大力发展保险代理人的同时,根据国情可适当发展保险经纪人和公估人,实行保险经纪人和公估人的资格考试制度,从而健全和完善保险中介人市场。

3.2.1.

创建适合保险中介健康发展的市场

为保险中介公司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主要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政府积极投资设立中介公司;鼓励现有中介主体向中介公司少的地区开设分支机构,促使各地域的协调发展,在维持保险代理人发展的前提下,鼓励保险中介人,保险公估人更为快速发展

3.2.2.

保险公司加大对保险中介机构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由于中介机构的业务人员在从业之前大都没有接触过专业保险知识,且其业务的连续性不强,

所以对这一部分的从业人员仅仅通过一般的岗前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保险公司应当着力提高对保险中介机构业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后续教育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更多有针对性的

培训。

(三)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打破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保险业地区间、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对此,政府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因此而不再支持保险业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而是要实行协调管理。一方面要继续支持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并采取优惠政策,切实推进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城乡经济差距,为保险业的均衡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再保险市场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应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再保险市场、其中国家再保险公司是政策性再保险公司,主营法定再保险,其业务量占再保险市场的垄断份额,以实现国家对再保险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为宜。商业再保险公司是经营除法定再保险业务以外的再保险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加强和改善再保险监管,促进再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对再保险的监管有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直接监管是对承接再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人进行监管,而间接监管主要是对原保险人的再保险协议及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间接地对再保险人施加影响。直接监管方法成本较高,但安全性好;而间接监管易于操作,但安全性不高。我国目前的再保险市场不成熟,缺乏再保险承保能力,再保险供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市场,并且缺乏再保险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采用直接监管方法,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并且会限制我国保险业的承保能力。因此,在现阶段适宜采用较为宽松的间接监管方法

(五)提高公民保险意识

保险行业经营观念上的差距,造成公众对保险的困惑认知,优化保险意识环境,保险行业责无旁贷,理应成为中坚力量。但是目前保险公司各自为政,施展人海战术进行的街道小区宣传、以产品为核心开展的广告宣传、以单个公司形象为重的公关宣传等做法收效甚微,必须加以改变,创新宣传方式。从过往习惯性的、纯粹性的商业、产品宣传中走出来,增加理赔、服务、公益的宣传,普及群众保险知识,提升公众保险意识,营造全社会良好的保险文化、保险氛围,共同把保险这块蛋糕做大做好,以行业的发展带动公司的发要改变和提升行业形象,保险公司应加强保险常识的普及,尤其要重视对理赔知识的宣传。譬如可以将投保的小常识、常见险种的责任和除外责任、公司的理赔流程、典型理赔案件、拒绝索赔案件以及服务和投诉电话,用简单的语言辅以生动的图案加以编排,以广告、宣传册、或街道小区布告栏等定点、长期的方式告知广大居民,让民众对保险消费明白、放心,消除“买保险容易,理赔难”的不良影响。此外,保险公司的产品宣传应注意宣传的真实性。夸张或不切实际的宣传可能保险消费明白、放心,消除“买保险容易,理赔难”的不良影响此外,保险公司的产品宣传应注意宣传的真实性。夸张或不切实际的宣传可能会带此外,保险公司的产品宣传应注意宣传的真实性。夸张或不切实际的宣传可能会带来一时的业绩增长,但必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破坏保险公司乃至行业的信誉,抑制保险的需求。因此对产品的介绍不能只是介绍好处,要同时告知产品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免责事项。

(六)改进个人营销业务

保险公司要不断的研究市场需求,进行保险品种的创新。通过对个人营销员的公开招聘,是能者上庸者下,已形成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在建立和健全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对营销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专业知识和业务技巧的培训。规范个人营销员的销售行为在市场营销中严格按照统一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开展业务。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使营销员充分挖掘内在潜力。

结束语:我国寿险业务发展相对落后有其历史原因,但与我国人民的保险观

念薄弱也有重大关系。

今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传统的人

身保障机制被打破,

人们的风险意识增强,

投保愿望也会随之增强,

加上保险业

分业经营的实行,可以相信,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文献:

(1)数据引自《中国保险业年鉴》。

(2)邵学清科技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投资2007(09)

(3)王霄颖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与建设商业时代 2007年28期

(4)孙晓芳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问题研究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年1期

(5)深圳财产保险报价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112468741.html,

(6)杨俊丽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7)战歌中国保险监管政策改革与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大硕士论文2005年

(8)王立平我国保险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分析[期刊论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4)

(9)周虹我国保险监管模式构建的法律问题研究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郭潞生张志彬我国保险市场的问题及对策理论探讨

(11)徐敏峰《开放背景下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研究》河海大学 2005

(12)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网络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策探究

网络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策探究 一、网络保险道德风险概述 网络保险指保险公司通过网络与客户交流信息,进行保险产品的宣传营销,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等一系列保险经营活动。与传统保险相比,网络保险拓宽了保险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给客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这种保险模式增加了虚拟性,难以了解对方的信息。 网络保险道德风险是指在从事网上保险交易的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对彼此的信息掌握不完全,在获取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对他人做出不利的行为。道德风险中一种是被保险人不完全了解保险人的行为,随着市场的完善,这类风险会得到有效控制;二是保险人不完全了解被保险人的行为,这种风险危害严重,很多学者把道德风险描述为“被保险人为谋取保险金而有意识地制造事故, 致使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或在保险标的受到损失时不采取有效措 施, 故意扩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危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网民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至2015 年12 月,我国网民达6. 8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 3%;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 13 亿。大量的网民和网购行为的存在为网络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网络保险正处于发展时期,保费收入占比不断增加,但道德风险的存在阻碍着网络保险的正常发展。 二、网络保险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网络保险投保人的道德风险 投保人在投保时故意隐瞒重要信息,使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时没有按实际风险收取保费,这引得高风险人群购买保险,且在网上保险公司对投保人信息核实难度增加,让许多投保人有机可乘;投保后,责任的转嫁让他们减少了防止灾害的努力,通过网络对保险事故核实的局限性也增加了投保人故意引发事故或夸大事故的程度,引发欺诈现象。这样的道德风险在

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30%的平均增长率,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保险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好的发展成绩,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保险市场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10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4528亿元,其中人身险10632亿元,财产险3896亿元,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357亿元。尽管保险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比,我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社会大众保险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人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认为自己不会发生事故、或者认为保险公司是赚钱为目的,保险实际并没有什么好处,没有充分认识到保险是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手段,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人身与财产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这导致对保险的需求不足。同时,有部分人又错误地认为保险可以赚更多的钱,可以令人暴富,或者把保险单纯地当作投资手段,忽视了保险产品的本质特征。 2、保险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供给主体少、垄断程度高、保险商品少等情况。全国人寿保险公司与财产保险公司总共不足100家,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70%—80%,其余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20%左右,这说明中国保险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由于垄断程度高、有效竞争不足,导致险种少、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低劣。一方面有些保险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有些保险产品过剩。 3、保险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保险祛律法规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基本涵盖了保险合同行为、保险经营和监管的各个环节。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建立了适应我国保险实践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险监管机构的严格执法对于规范保险经营行为、提高保险的经营管理水平、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地推动了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保险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为:(l)法规体系的层次不高。我国目前仅有一部保险法律,大量指导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的规范属于规章和一般规范性文件,低层级的法规影响了对保险市场进行规范的权威性。当与别的相关法律发生冲突时,就不能适用专为保险市场制定的法规,这将影响到保险市场的调整。(2)部分法规不能适应保险市场创新和发展变化的需要。目前,针对保险市场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还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调整。特别是对保险市场的日新月异的业务创新,缺乏预见性,有时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随着保险业内外情况的变化,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保险实际的需要,与保险市场发展相脱节,一些新的保险违法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予以规定,原有的相关规定需要加以修改。(3)部分法律法规与上位法相冲突,比如某些监管方面、市场准人方面的规定,实际上与保险法或其他法律相冲突。监管部门存在扩权冲动,导致保险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存在障碍。同时,一些法律法规过于教条,缺少可操作性,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节。 4、市场竞争还不充分。 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普遍现象,为了达到快速增长的目标,很多保险公司都或多或少地通过高返还、高手续费、提高保障范围等手段在市场上争揽客户。这种不计后果的竞争行为不仅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经营风险日益加大,而且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了保险公司的信誉。 5、保险市场主体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很多保险公司虽然重视服务,但服务质量不高,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服务内容、形式、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其次,公司违规现象严重,弄虚作假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保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1)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1) 内容提要: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道德风险使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地增长,过度消耗有限资源,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本文对我国医疗保险及其表现,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和防范措施,对当前医疗保险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与完善方面提出一点建议。关键词: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风险防范一、引言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 经济制度,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即具有社会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使它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起着“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稳定担负着巨大作用,因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医疗保险,政府以各种形式来组建、完善和提供社会医疗保险。在理想的情况下,医疗保险的提供不应改变被保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医疗费用的变化,也就是说,保险当事人的行为不应该影响保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条件是很难满足的。在医疗保险中,医疗费用并不是完全由个体所患疾病来决定的,它还受个体对医生的选择、就医习惯和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由于医疗保险的提供,它为患者提供了过度利用医疗服务的动机和激励机制,也给医疗机构的过度供给创造了更多机会和条件。即通常会引发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医疗 保险机构所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风险,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如何减少道德风险,提高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对医疗卫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却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与研究。二、道德风险及表现形式在保险领域里,道德风险是任何一个保险人都必须面对的 一个无法回避的风险。国家实行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后,使医疗机构和患者都成为“经 济人”,而“经济人”在做决策时就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其出发点。我国的基本社会医 疗制度推出时间较晚,医疗卫生体制也存在诸多的缺陷,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在我国就更为严重。如何对其加以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显得极为迫切。(一)道德风险的概念及其 影响道德风险最早源自于保险业,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道德风险亦可称之为“败德行为”,一般是指一种无形的 人为损害或危险,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泛指市场交易中一方难以观测或监督另外一方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城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保障优先序研究保险公司客户服务 问题探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完整版)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目录 一、保险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 (一)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 (1) (二)保险业中的道德风险 (1) 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比分析 (2) 三、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为例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逆向选择分析 (2) 1.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容易诱发逆向选择 (2) 2.自愿参保机制度会导致逆向选择 (2) (二)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道德风险分析 (3) 1.保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会导致道德风险 (3) 2.医疗机构定点会出现道德风险 (3) 四、如何降低保险业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4) (一)提升保险市场的软环境 (4) 1.继续发展生产力,奠定物质基础 (4) 2.加强诚信治理,建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4) (二)提升保险市场的硬环境 (4) 1.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和司法制度 (4) 2.保险公司加强对投保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防范 (4) 五、结论 (5)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保险市场中普遍存在,在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加大了事故发生的机会,对保险公司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逆向选择使优良的客户逐渐被排出市场。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在保险市场中尽可能解决客户与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 一、保险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一)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 保险公司根据相关信息制定保费,保证自己有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对总体市场的风险进行评估。而现实的保险市场,由于投保人比保险人拥有信息优势,投保人根据自有一些信息精算出风险概率,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保人(优等客户)的风险概率大于保险人评估出的总体市场风险概率,二,保人(劣等客户)的风险概率小于或等于保险人评估出的总体市场风险概率。保人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市场就会出现更多的优等客户愿意投保,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概率增大,保险公司没有利润甚至亏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保险公司只有提高保费,增大经营风险概率,原本是优等客户变成了劣等客户,直至最后劣等客户没有人投保,这就是劣等客户追逐优等客户,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产生的逆向选择。 (二)保险业中的道德风险 在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其实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保险人的行为没有被被保险人察觉,从而产生一种道德风险;第二类:被保险人的行为没有被保险人察觉,从而产生一种道德风险。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第一类道德风险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及保险业监督机制的健全逐渐减少。因此,我们一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由被保险人带来的第二类道德风险上。 在我国,很多保险类书籍直接将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定义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为谋取保险金而有意识的制造事故,致使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或在保险标的受到损失时不采取减轻损失的有效措施,故意扩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危险”这类危险的产生,是因为保险人一方无法确知被保险人一方的实际行为和真实意图,同时对于保险标的和保险事故本身,也不如被保险人一方了解的详细,这种双方信息量的不对称,给被保险人一方有了可乘之机。

保险市场发展趋势-麦肯锡

WORKING DRAFT Last Modified 07/07/2010 12:15:31 PM China Standard Time Printed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咨询会议讨论材料 2010年7月8日 机密和专有 未经麦肯锡许可,任何对此资料的使用严格禁止

完成H 股上市之后,太平洋保险将根据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采用新的发展思路,完成新的战略目标 Working Draft -La A 股 H 股上市 2006-07年2008-10年2011-15年 ?未来3-5年中国经济 ast Modified 07/07/2010 1重点 ?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业务结构,提升及保险市场有哪些发 展趋势? ?在此趋势下,太保如 2:15:31 PM Printed 主要活动 引战略投资者?创建上市公司的治 理结构 调整务构,提升价值及盈利水平?继续提高管理水平和 专业能力何体现价值增长“可 持续性”? –新起点?创建“可持续价值 增长”管理的核心理念 专能力 –新思路–新目标 实现市场化转型完成投资者要求 以客户为导向全面提升竞争力

概述 未来3-5年中国保险行业驱动力?后危机时代全球发展模式将经历“再平衡”,中国内需消费及 建设投资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城市化、中产化、老龄化等六大趋势将成为影响中国保险客户 Working Draft - La 未来 的特征、行为与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并使客户需求成为中国保 险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基于客户需求的变化中国保险行业将围绕“改变发展模式ast Modified 07/07/2010 1 3-5年中 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基于客户需求的变化,中国保险行业将围绕“改变发展模式、 实现结构调整、创新经营模式”继续发展 ?产寿险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基本格局不变,产品上进一步凸现 长期保障功能城乡发展更为均衡传统渠道改革势在必行 2:15:31 PM Printed 长期保障功能,城乡发展更为均衡,传统渠道改革势在必行, 新渠道作用日益突出,对优质客户的深度开发(如续保、加保) 将成为确保效益前提下推动规模的一项重要手段 ?养老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资产负债管理将成为核心竞争力,PE,基建及地产等另类投资 渠道方兴未艾潜力巨大 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全面提升 太保未来3-5年的战略思考?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全面提升竞争力–纵向做强做深保险主业 –横向拓展进入产业链其他领域 –提升执行能力及专业能力

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保险供给方的问题 1、险种单一,保险产品同构现象严重。目前,保险市场运行的许多险种针对性和适用性差,条款设计缺乏严密性,不能很好地满足投保人多方面的需要,甚至成为积压和滞销的淘汰产品。因此,许多保险公司的经营都集中在数量有限的一些险种上。例如:在寿险中,各大公司都在拼命争夺、抢占少儿险市场;在产险上,各公司的竞争也主要集中在财产、车辆、货物运输等少数几个大险种上。至于责任、信用、保证、医疗保险等,都处在亟待发展之中。此外,保险产品的同构现象也十分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各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相似率达90%以上。这种状况导致了保险公司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造成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浪费。 2、竞争加剧、违规经营现象相当严重。其主要表现第一,擅自提高或降低费率、扩

大承保责任,增加无赔款返还。在一些主要险种中,甚至出现一些破坏性、掠夺性的竞争行为。如:提高或降低机动车辆保险基本保费或提高宣传品档次,变相提高或降低费率。第二,超规定比例支付保险代理手续费。以航空人身意外险为例,多家寿险公司竞争这一业务,手续费竞争攀升,甚至高达70%以上。第三,未经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开办新险种。第四,虚假承保、逆向保险。有些基层保险机构为了完成保费任务,甚至通过承保、退保、再投保等虚假承保的办法增加保费和业务量。更为恶劣的是有的保险公司竟为出了保险事故的企业补办保险手续,补签保险合同。这些不正当竞争、违规经营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加剧了保险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使某些险种隐藏了严重的支付危机。 3、内部管理混乱,会计核算,帐户管理有漏洞,内部控制薄弱。第一,重要单证管理和使用混乱。第二,帐户管理不严格。一些基层保险公司为便于操作,没有按规定在开户银行设立责任准备金存款户,造成保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一.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一)保费收入总额 2009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993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为3062亿元,同比增长31.33%,按此增速全年保费收入可达3930亿元。2009年我国非寿险保费收入折合538.7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11%,位列第九。由于1987年以来全球非寿险保费收入增速长期低于5%,因此我国财险收入规模占全球市场比重不断上升,但相对于较高的人口总量和经济规模,目前我国非寿险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然较低。 尽管我国财产保险发展速度较快,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但在国内保险市场的份额从80年代以来却大幅下降。 (二)险种结构 企业财产保险曾经是财产保险市场规模最大的险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车险成为财产保险公司第一大险种。截至2009年,机动车辆保险已占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72%,比2000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尽管2009年比重创新高有经济刺激计划引起汽车销量上升的短期因素,今后汽车销量下降可能引起车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但短期内车险在财产保险市场的地位仍难以动摇。 与其他国家相比,车险在我国财产保险中的比重也较高。不考虑意外险和健康险,2009年我国车险占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74.96%。从盈利能力来看,车险承保利润率其实很低,由于产品同质性高,市场竞争激烈,2008年、2009年车险承保业务均为亏损,并导致全险种承保业务亏损,因而车险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也是保监会整治财险业的重点。 (三)行业集中度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一直是财产保险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公司,但市场份额最高的中国人保比重有所下降,太保和平安则有所上升,而且平安财险保费收入已在2009年超过太保。总体来看由于人保份额降幅趋缓而平安、太保份额上升,前三大公司份额总和有所回升。2010年前三季度,人保、平安、太保保费收入占行业66.28%,比2008年的低点63.86%上升2.42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暂时趋于稳定。 二.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存在问题 由于很多公司过度追求保费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导致竞争层次较低,各种不规范现象非常普遍。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与道德风险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目录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保险市场中普遍存在,在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加大了事故发生的机会,对保险公司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逆向选择使优良的客户逐渐被排出市场。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在保险市场中尽可能解决客户与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 一、保险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一)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 保险公司根据相关信息制定保费,保证自己有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对总体市场的风险进行评估。而现实的保险市场,由于投保人比保险人拥有信息优势,投保人根据自有一些信息精算出风险概率,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保人(优等客户)的风险概率大于保险人评估出的总体市场风险概率,二,保人(劣等客户)的风险概率小于或等于保险人评估出的总体市场风险概率。保人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市场就会出现更多的优等客户愿意投保,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概率增大,保险公司没有利润甚至亏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保险公司只有提高保费,增大经营风险概率,原本是优等客户变成了劣等客户,直至最后劣等客户没有人投保, 这就是劣等客户追逐优等客户,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产生的逆向选择。 (二)保险业中的道德风险 在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其实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保险人的行为没有被被保险人察觉,从而产生一种道德风险;第二类:被保险人的行为

没有被保险人察觉,从而产生一种道德风险。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第一类道德风险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及保险业监督机制的健全逐渐减少。因此,我们一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由被保险人带来的第二类道德风险上。 在我国,很多保险类书籍直接将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定义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为谋取保险金而有意识的制造事故,致使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或在保险标的受到损失时不采取减轻损失的有效措施,故意扩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危险”这类危险的产生,是因为保险人一方无法确知被保险人一方的实际行为和真实意图,同时对于保险标的和保险事故本身,也不如被保险人一方了解的详细,这种双方信息量的不对称,给被保险人一方有了可乘之机。 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比分析 关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区别,主要有三点:话语上有现象与行为之分。逆向选择主要是现象问题,而道德风险更侧重于主体如何通过各种违规手段和行为去达到个人的目的。时间上有先后之分,一般而言事前被称为逆向选择,即在达成契约前,一方利用信息优势诱使另一方签订不利的契约,事后称为道德风险。涉及的主体目的有所不同,逆向选择的主体主要是争取进入某一体系并获得某种资格,而道德风险的主体更多是想滞留于体系内并谋得利益。 三、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为例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同其他自愿性保险一样,新农合作为自愿性国家公立医疗社会保险计划,同样很难解决自身的逆向选择问题。政府通过再分配制度与逆向选

保险代理公司的地位与发展之路

保险代理公司的地位与发展之路 一、保险代理公司的市场地位 保险代理公司的成立,必将引起保险市场商业保险公司现行展业方式的重大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在保险公司经营理念未转变或处于转变的过程中,甚至会引起保险公司的恐慌。在短期内,保险代理公司业务量小的时候,某些保险公司尚且企图以封杀来进行对抗,他们还在为传统的产品设计--产品销售--出险赔付而自以为是,孰不知入世后的市场变化将吞没短见者和无心理准备者。他们看到的只是代理公司蚕食了他们自以为是他们的蛋糕,而未能看到代理公司只是帮他们把蛋糕做大,同时在壮大自身的过程中,确立新的保险主体的地位。这种只算自家一本帐的思维方式,传统观念的陋习,最终导致的只能是展业成本加大市场份额减少的后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导致失败。 但是保险代理公司在销售环节中的主渠道作用,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保险代理成为销售环节中的主力,才能真正达到兴利除弊,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内保险事业。而这种销售环节中的主渠道的作用体现,则完全是市场定位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三个市场主体来看看保险代理公司的关键所在: 1、保险公司为什么选择跟代理公司合作? (1)专业化的需要:未来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将是产品开发、核保和资金运用(即投资管理)。 (2)自身的营销队伍和渠道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竞争及经营压力逐渐增大。 (3)消费者也对当前的保险营销模式日渐不满。以前自产自销的模式,让消费者在选择多家保险产品时经常无所适从,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还要花大量的精力去与不同公司的保险代理人沟通接触。 2、优秀代理人为什么选择到代理公司发展? 保险代理公司对于代理人来说,将比选择保险公司更具优势。 首先从销售方面来看,代理人在面对客户时,将有更多的产品组合选择,不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74841107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险业的及演变 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元(198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42%和3.16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为4591.07亿元,较1992年增长了8倍;保险中介机构170家。此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14个城市设立了200余个代表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80~1985年的恢复阶段。中国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恢复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这一阶段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产寿统一经营,险种单一,且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2)1986~1991年的平稳发展阶段。以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兵保”)成立为标志,区别于前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包括新疆兵保、太平洋、平安等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形式上被打破;(3)1992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为标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明显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业实现产寿分业经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身险份额超过财产险;保险险种迅速增加,保险服务改善;保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二、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和构成 (一)保险市场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保险企业如何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

保险企业如何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 保险公司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是保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道德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 道德风险是一种人为风险,是被保险人及其关系人(投保人、受益人)为谋取保险合同上的利益而希望风险发生或人为制造的风险,其结果是造成损失事故或扩大事故损失程度。它的形成原因是保险公司存在的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风险是保险公司的经营对象,保险公司在对一类风险集合承保之前,要对其进行评价和衡量,以得到其平均出险率,并以之为基础确定费率,这就要求保险公司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只有处在信息充分的环境下,保险人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保险价格,从而保证偿付能力。而当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完善、不准确或不对称所导致保险公司不能精确地评价风险时,道德风险就会产生。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骗赔型道德风险,通常又称为保险欺诈。从成因上分析,是由于信息不完善或不精确,使保险公司不能完全监督和控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被保险人及其关系人为获得赔款,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这是道德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狭义上道德风险的定义。骗赔型道德风险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未发生保险事故而谎称发生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等人身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伪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它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以骗取保险金。 2.非骗赔型道德风险,一般又称心理风险。这同样也是由于保险公司不能监督和控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被保险人甚于“购买了保险就减小了风险”的心态而疏于防范,反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另一种表现则是当保险事故发生了,被保险人认为反正有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不积极地进行施救和控制,人为地导致了损失的扩大。 3.被保险人的逆选择。逆选择是投保人进行的不利于保险人的选择。投保人对自身具有比风险集合平均出险率高的风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保险倾向,期望能通过保险获取一定的收益,这样道德风险便产生了。例如人身险中,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死亡率高的人乐于参加死亡保险,并要求较高的保险金额;患有疾病的乐于参加健康保险;职业危险程度高的乐于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等。这类道德风险的成因是保险人的信息不对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能够较精确地评估自身的的风险,保险公司却很难根据被保险人的出险概率对其进行区分,从而导致投保人以低费率获得高风险保障,引发道德风险。 二、道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1.从保险条款的制订入手,消灭道德风险产生的温床。 保险条款制订上的不完善,是引发保险纠纷的经常性原因。基于“解释有利于被保险人”的原则,保险人在因保险条款模糊引起的诉讼案中,常处于不利地位,被保险人也有可能在其中获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诱使了道德风险的产生,也因此使被保险人或投保的行为变得不可控制。严格制订保险条款,在条款中列明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界定保险双方责任范围,可减少行为的不可控因素。制订条款要用规范、准确的语言,避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条文和语句,有助于维护保险双方的利益。此外,在条款中采用免赔额,要求被保险进行必要的防灾防损工作等约束条件,一旦发生保险事故或事故损失扩大被保险人也要承担部分责任,可制约心理风险,使其行为增加可控度。 2.建立与保险营销机制相配套的风险核保机制,拒绝逆选择。 承保是保险经营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承保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定性。近年来各家保险公司引入保险营销机制,大批仅经短期培训的保险营销员、代理人在保险市场上大显身手,抢夺业务。营销机制以保费数量定业绩的标准助长了无限扩张保费的心理。营销员在展业时,求快求多,重数量较效益,减少了对投保人应有的资料调查,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予以承保,大量风险由些潜伏下来。保险公司也急于多占市场,无暇控制代理人的行为,接受了大量不合格风险,埋下了道德风险的隐患,严格影响着保险经营的财务稳定。 建立与营销机制相配套的风险核保机制,旨在对风险标的进行评估和分类,把好承保关,拒绝不保风险,并对可保风险以合理的费率加以匹配,维护保险经营的财务稳定性。首先,要求保险展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通过一定的资格考试,并设置业务质量的考证制度,以经过核保部门核保后接受的业务数量来确定他们的业绩,明确展业人员的权责范围,督促他们去进行风险的第一步选择。其次,核保

保险业务发展前景

一、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一)保费收入稳定增长,健康险业务持续亮点 从各项业务占比来看,寿险业务在年度中存在前高后低的趋势,由于2015年寿险开门红业务增长较为显著,所以在年初时占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占比在逐步降低,但仍略高于同期水平;与降息环境下寿险产品的吸引力提升,以及前期权益类市场的良好表现带动寿险公司投资需求、加大销售力度有关。(二)权益投资谨慎中保持积极,类固定收益投资渠道更加丰富 降息的环境使得作为保险投资主体的债券的收益在长期承压,为应对这一趋势,一方面政策逐步放宽,另一方面公司也在通过投资定向增发、长期股权投资、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海外投资等方式提升类固定收益的投资回报水平。“其他投资”的占比在近年来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提升险资收益率水平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经济形势对保险业务的影响 (一)新监管体系引领行业系统性优化,细分政策落地提供更多机遇2015年 2月,保监会正式发布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偿二代”)17项监管规则,偿二代体系正式确立。同时,为了避免直接切换带来部分公司偿付能力的休克,保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设臵了灵活、富有弹性的过渡期。 (二)机构组织形式尝试更多探索,积极拥抱互联网创新 (1)相互保险 (2)员工持股 (3)互联网保险 一方面,已经于 2013年 11月成立的“众安在线”,众安在线在监管部门支持下,将增加机动车保险和金融信息服务等业务,并增资 57.6 亿元以提高偿付能力充足水平;与华大基因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互联网基因检测保险计划“知因保”,该计划主要针对乳腺癌疾病提供专项健康管理,是“互联网+先进技术+健康管理”的一次积极创新尝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互联网金融专业化方面的先发优势,有序增加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机构,保监会近日批准筹建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同时,监管部门也在抓紧完善配套监管规则,未雨绸缪有效防范相关风险。 (三)上市公司价值转型为基础,行业热点布局更加积极 大型上市公司市场地位较为稳固,已经初步走过了单纯抢占市场份额的时期,而在近年来开始注重业务的价值贡献和公司的长期发展;由于个险渠道的销售特性,产品多具有组合复杂、期限长、价值贡献高的特点,符合公司价值转型的需要,更加成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条线;上市公司的寿险业务普遍把价值增长、期交业务增长的重要性放在了最为优先的位臵。 三、保险行业的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